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练习题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例题 1:连续登记的(与练 P12-1 同类)(注意:不能数错天数)尾头 +1 某公司人数登记如下:1 11 日1222 日23 30 日610 人612 人620 人11 日11 日8 日月平均:人6148111186201161211610ffaa例题 2:间隔相等的某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职工人数如下表。(与练 P12-2 同类)日期:10、 1 11、1 12、1 今年 1、1 人数:865 872 890 879 人8781428798908722865a例题 3: 间隔不相等(接上例)(与练 P13-3 同类)日期:1、1 3、31 9、1 10、31 12、 31 人数:90 50 100 80 40 间隔: - 3 个月5 个月2 个月2 个月人人74)(75.73225322408022801005210050325090a第四章生活日分配统计例题 1: (练习册P23-1)某建筑公司2000 年 10 月份有节日3 天,公假8 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 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900 人,其它情况如下:计量单位工日项目合计缺勤工日300 停工工日100 非生产工日80 加班工日40 停工被利用工日40 解:(1)日历工日数9003127900 日公假工日数119009900 日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 279009900 18000 日出勤工日数制度工作时间缺勤工作时间17700 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缺勤工日数300 日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177008010040 17560 日全部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加班加点时间1756040 17600 日(2)出勤率 17700/18000=98.33% 出勤时间利用率17560/17700=99.2% 加班加点比重40/17600=0.28% 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17560/1800097.6% 第六章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练习1. 标准实物量(练习册P36-1)计算劳动生产率标准实物量指标:列表:2.因素分析:( 练 习 册P36-2)某造纸 厂 的 统 计资料如下:报告期基期日期工人数日期工人数1-5 607 1-10 600 6-11 609 11-15 605 12-17 610 16-21 608 18-22 615 22-28 610 23-25 610 29-31 607 26-30 610 - 指标报告期基期实际工作小时数111020 113256 涂料印刷纸产量1098 907.5 要求: (1)分别计算报告期、基期的平均人数(2)分析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工人人数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3)分析时劳动生产率变动与工人人均工作小时数变动对月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解:(1)基期和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5356655610361056156610660956071111ffaT610 人37659360776106608560596000T605 人产品产量 (吨 ) 含氨量 % 折算系数标准实物产量 (吨) 硫酸铵2.8 21 1 2.80 尿素5.4 46.20 2.2 11.88 氨水7.5 15 0.71 5.36 合计15.70 - - 20.04 吨标准实物量04.205 .721154. 5212.468.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报告期生产率:%1 8 06 1 00 9 8, 11q基期生产率:%1 5 06 0 550.9070q(2)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及职工人数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资料:报告期基期产品产量Q (吨)1098 9075 平均职工人数(人)610 605 劳动生产率(吨/人)1.8 1.5 列关系式(依题意)产品产量劳动生产率平均职工人数QqT 00101011001101TqTqTqTqTqTqQQ%99.1205.90710980011TqTqQ1-Q0=1098-907.5=190.5 吨即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提高了20.99%, 绝对数增加了190.5 吨。其中,由于劳动生产率变动总产量提高了:%12091510986105.110981011TqTq1098915 183 吨说明劳动生产率指数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20% ,使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183 吨。由于职工人数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83.1005.9079150010TqTq915-907.57.5 吨说明由于职工人数指数报告期比基期提高0.83% ,使总产量提高0.83%, 绝对数为7.5 吨总结:乘法关系:120.99% 120% 100.83% 总和关系; 190.5 吨 183 吨 7.5 吨说明:(3)分析时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工人人均工作小时数变动对月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资料:报告期基期实际工作小时数(时)111020 113256 产品产量(吨)1098 9075 平均职工人数(人)610 605 小时劳动生产率(吨/时)0.0989 0.00801 人均工作小时T(时)182 187.2 月劳动生产率1.8 1.5 月劳动生产率小时劳动生产率职工平均工作小时数QqT 00101011001101TqTqTqTqTqTqQQ%28.12346.18. 118200801. 018200989. 01011TqTq1.8 1.46=0.34 %33.9750. 146. 10010TqTq1.461.5=0.04 120.00% 123.28% 97.33% 0.3 0.34+( 0.04) 说明:3. 因素分析:某机器制造厂有下列统计资料:练习册P363 指标报告期基期总产值(万元)742.5 696.8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2700 2600 生产工人平均人数(人)2000 2080 实际工作工时数(工时)362000 370240 (1)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及全部职工人数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2)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3)分析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时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工人平均每人工作小时数指数之间的关系;(4)分析由于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节约的劳动力数量。解:(1)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及全部职工人数的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依题意,列关系式:总产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部职工人数Q = q T 00101011001101TqTqTqTqTqTqQQ%00.1205.18.101QQ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指标报告期基期全员劳动生产率 q 0.275 万元 /人0.268 万元 /人平均人数 T 2,700 2,600 产值(万元) Q 742.50 696.80 1 总产值指数%56.10680.69650.7420011TqTqq1T1 q0T0 = 742.50696.80 = 45.70 万元 /人说明: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6.59% ,绝对数增加45.70 万元。 q 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对 总产值的影响%61.10260.72350.742700,2268.050.7421011TqTqq1T1 q0T1 = 742.50723.60 = 18.90 万元说明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报告期比基期提高2.61% ,使总产值增加18.90 万元。 T 职工平均人数变动对 总产值的影响%85.10380.69660.72380.696700, 2268.00010TqTqq0T1 q0T0 = 723.60696.80 = 26.80 万元 /人说明:由于职工平均人数报告期比基期增加3.85% ,使总产值提高26.80 万元综合说明:106.56% = 102.61% 103.85% (+45.70)万元= (+18.90)万元 +(+26.80) 万元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2.61% ,使总产值增加18.90 万元 /人;另一方面,由于职工平均人数增加3.85% ,使总产值提高26.80 万元 /人。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全厂总产值提高6.59% ,绝对数增加45.70 万元。(2)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劳动生产率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中的比重指数Q= qT 00101011001101TqTqTqTqTqTqQQ列表:指标报告期基期总产值 (万元 ) 742.50 696.8 全部职工人数2,700 2600 生产工人人数2,000 2080 生产工人比重 T 0.74 0.80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q 0.371 万元 /人0.335 万元 /人全员劳动生产率 Q 0.275 万元 /人0.268 万元 /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61.102268.0275.00011TqTqq1T1 q0T0 = 0.2750.268 = 0.007 万元 /人说明: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2.61% ,绝对数增加0.007 万元 /人。2 q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75.110335. 0371.07404. 0335. 07404. 0371. 01011TqTqq1T1 q0T1 = 0.371 0.74040.335 0.7404 =0.0267 万元 /人说明: 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10.75%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0.0267 万元/人。 T 生产工人比重指数变动对 产值的影响%59.92268.02479.080.0335.07404. 0335. 00010TqTqq0T1 q0T0 = 0.0199 万元 /人说明,由于生产工人比重指数下降7.50%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下降0.0201 万元 /人。综合说明:102.61% = 110.75% 92.59% 0.007 = +0.02670.0199 (单位:万元/人)18.90 =73.1754.27 (单位: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提高2.61% ,绝对数提高0.007 万元 /人,产值增加18.90 万元。是因为:一,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提高10.75%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报告期比基期提高0.0267 万元 /人,产值增加73.17 万元;二,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报告期比基期降低7.41%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报告期比基期降低0.0199 万元 /人,产值降低54.27 万元。(3)分析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时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工人平均每人工作小时数之间的关系工人劳动生产率= 时劳动生产率人均工作小时数Q =q T 00101011001101TqTqTqTqTqTqQQ列表:指标报告期基期生产工人平均人数2,000 2,080 总产值(万元)742.50 696.80 实际工作工时( 工时 ) 362,000 370,240 时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q 0.002051 0.001882 人均工作小时数 T 181 178 工人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Q 0.375 0.335 %75.110335.0371.00011TqTq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q1T1 q0T0 = 0.371 0.335 = 0.036 万元 /人 360 元/人报告期工人劳动生产率比基期提高10.75% ,绝对数增加0.036 万元 /人,受到时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工作小时数两个因素影响。 q 时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工人劳动生产率Q 的影响%93.108181001882.0181002051.01011TqTqq1T1 q0T1 = 0.0020511810.001882181 =0.030589 万元 /人 305.89 元/人由于时劳动生产率提高8.93% ,使工人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增加305.89 元/人。 T 人均工作小时数变动对工人劳动生产率Q 的影响%69.101178001882. 0181001882. 00010TqTqq0T1 q0T0 = 56.46 元/人由于人均工作小时数提高1.69% ,使工人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增加56.46 元/人综合说明: 110.75%=108.93% 101.69% 360=305.8956.46 (4)分析由于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可带来的劳动力节约量人报告期人数基期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量劳动力节约量21620000.335742.54. 因素分析、平均数的三种指数形式某铁矿的统计资料如下练习册P36-4 铁矿产量 (吨) 平均工人数 (人) 平均生产率指数报告期1Q基期0Q报告期1T基期0T报告期1q期期0q01qq甲1064 730 1400 1000 0.76 0.73 104.11% 乙420 748 600 1100 0.7 0.68 102.94% 全矿1484 1478 2000 2100 0.742 0.704 105.4% (1)计算各铁矿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指数及全铁矿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总指数说明各铁矿劳动生产率变动与全厂劳动生产率变动有无差异? (2)如果有差异应如何分析之(或直接问三种指数形式)? (3)分析全矿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劳动生产率总产量甲厂劳动生产率=1064 吨/1400 人 = 0.76 吨/人%11.10473.076.0平甲厂基期劳动生产率水水平甲厂报告期劳动生产率甲厂劳动生产率指数乙厂劳动生产率=420 吨/600 人 = 0.7 吨/人%94.10268.07 .0平乙厂基期劳动生产率水水平乙厂报告期劳动生产率乙厂劳动生产率指数全铁矿劳动生产率= (1064+420) 吨/(1400+600)人 = 0.742 吨/人%4 .105704.0742.0水平全铁矿基期劳动生产率率水平全铁矿报告期劳动生产全铁矿劳动生产率指数甲乙厂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4.11%和 2.94% 和全厂劳动生产率提高5.4% 有差异。(2)劳动生产率的三种指数形式%4.105704. 0742. 0000111TTqTTq指数全铁矿劳动生产率可变这说明全矿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了5.4% 全矿劳动生产率水平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0.038 吨/人(0.742-0.704)全矿总产量增加(0.742-0.704) 2000=76 吨。%78.103715.0742.0110111TTqTTq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这说明由于两厂劳动生产率水平平均提高了3.78% 使全矿劳动生产率水平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 (0.742-0.715)=0.027 吨/人全矿总产量增加了(0.742-0.715)2000=54 吨。%59.101704.0715.0000110TTqTTq数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这说明甲乙两车间人员比重的变化,使全厂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了1.6% 绝对数增加了 (0.715-0.704)=0.011 吨 /人全矿总产量增加了(0.715-0.704)2000=22 吨。综合分析:105.40%=103.78%101.59% 0.038 吨 /人=0.027 吨/人+0.011 吨/人76 吨=54 吨+22 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3)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对总产值的影响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平均职工人数即qTQ吨762000704.02000742.0%40.1052000704.02000742.01011TqTq甲乙两车间劳动生产率水平分别提高了4.11% 和 2.94% 使全厂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了5.4% 从而使全厂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绝对数增加了0.038 吨/人。总产量增加76 吨。5因素分析练习册 P38 5 某企业的统计资料如下:指标报告期基期产值 (亿元 ) 5.4 亿元5 亿元平均人数2,000 2,100 固定资产原值 ( 亿元 ) 1.1 亿元1 亿元要求:分析企业劳动者技术装备程度的变动及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列表:指标报告期基期固资利用程度指标 q 4.90 5 劳动者装备程度 T 0.00055 亿元 /人0.00048 亿元 /人劳动生产率 Q 0.0027 亿元 /人0.0024 亿元 /人固定资产平均原值总产值固定资产利用指标劳动生产率= 固定资产利用指标劳动者技术装备程度指标Q= q T %50.1120024.00027.00011TqTqq1T1 q0T0 = 0.00270.0024 = 0.0003 亿元 /人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提高12.50% ,绝对数增加0.0003 亿元 /人,是受到固定资00101011001101TqTqTqTqTqTqQQ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产利用程度指标和劳动者装备程度两个因素影响。 q 固资利用程度指标变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20.9800275.00027.000055.050027. 01011TqTq q1T1 q0T1 = 0.00270.00275 = 0.00005 亿元 /人分析:由于固定资产利用程度下降1.80% ,使生产率下降0.00005 亿元 /人。 T 劳动者装备程度变动对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58.1140024. 000275.00024.000055.050010TqTqq0T1 q0T0 = 0.002750.0024 = 0.00035 亿元 /人分析:由于劳动者装备程度提高14.58% ,使生产率提高0.00035 亿元 /人。综合说明:以上三个指数的关系为:112.50% = 98.20% 114.58% +(0.0003) 亿元 =(0.00005 亿元 )+(+0.00035 亿元 ) 分析: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利用程度下降1.80% ,使生产率下降0.00005 亿元 /人;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装备程度提高14.58% ,使生产率提高0.00035 亿元 /人。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全厂劳动生产率提高12.50% ,绝对数增加0.0003 亿元 /人。6 。 相关分析练习册 P366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与企业人均技术装备程度资料如下:练习册P396 年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X 2.8 2.8 3 2.9 3.4 3.9 4 4.8 4.9 5.2 5.4 5.5 6.2 7 Y 6.7 6.9 7.2 7.3 8.4 8.8 9.1 9.8 10.6 11.7 11.1 12.8 12.1 12.4 X 年设备能力(千瓦/人)Y 劳动生产率(吨/人)(1)计算年设备能力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系数,并判定其相关程度;(2)建立以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并指出回归方程斜率的经济意义(3)设备能力为6.5 千瓦 /人时,劳动生产率是多少?解:(1)相关系数:98.238.611418.2961222xnxLxx1.619.13414195.13601222ynyLyy2.369.1348.6114111.6321yxnxyLxy11.63295.13608.2969.1348.6122XYYXYX64.9149.13441.4148.618YX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96.01.6198.2362.36LxxLyyLxyr高度相关(2)回归方程:bxay53.1527.198.232.36LxxLxyb89.241. 453.164. 9xbybxyaxbxay53.189.2斜率的经济意义:年设备能力提高1 千瓦 /人,则劳动生产率提高1.53 千元 /人。(3)人千元 /84.125.653.189.2y即当新建企业年设备能力为6.5 千瓦 /人时,劳动生产率为12.84 千元 /人。7:某厂生产某种产品有如下资料月份1 2 3 4 5 6 7 产量 (千件 ) 3 4 5 4 5 6 4 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元/件 ) 75 74 73 72 71 70 73 (1)计算产量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的相关系数。(2)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并指出产量每增加1 千件时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平均变化了多少? (3)如果产量水平为8 千件时估计单位产品人工成本。(1)确定相关系数71.529.1371437)4654543()4654543(22222222Lxx71.177)73707172737475()73707172737475(22222222Lyy71.871.224922417)73707172737475)(4654543()734706715724735744753(Lxy87.071.1771.571.8LxxLYYLxyr产量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的相关系数为-0.87。说明产量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为高度负相关。(2)求解回归方程bxay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53.171.571.8LxxLxyb35.79)43.4)(53. 1(57.72xbybxyaxy53.135.79斜率表示产量每增加1 千件时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平均减少1.53 元。(3)预测:11.6735.79853.1y如果产量水平为8 千件时估计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为67.11 元。8.某厂生产某种产品有如下资料(20XX 年考题 )月份1 2 3 4 5 6 产量 (千件 ) 2 3 4 3 4 5 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元/件 ) 73 72 71 73 69 68 (1)计算产量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的相关系数。(2)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并指出产量每增加1 千件时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平均变化了多少? (3)如果产量水平为6 千件时估计单位产品人工成本。148130268794262122xyyxyx82.15.51091.022*5 .51010225.5brLxyLyyLxx37.77*)82.1(xyaxy82.137.779.(2001 考题)某企业1999 年 9 月份甲车间在册人数为19 日 1000 人, 1021 日 1300人, 2230 日 1267 人,其它资料如下:产量(吨)平均人数(人)劳动生产率(吨/人)8 月 Q0 9 月 Q1 8 月 T0 9 月 T1 8 月9 月甲10000 7200 2000 1200 5 6 乙4000 9000 1000 1800 4 5 全厂14010 16200 3000 3000 4.67 5.4 分析: (1)计算表中所缺指标,并填入表中;(2)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分析各车间及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变动;(3)计算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及分子分母差额;115.63% 122.73% 94.29% 0.7310.27 (4)综合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平均人数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节约的劳动力数量。115.72%115.63% 100.07% 22002190 1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0.(20XX 年考题 20 分) 下表为某企业资料,请根据资料进行如下计算分析:(1)月劳动生产率指数以及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绝对增加数(2)小时劳动生产率指数(3)工作日长度指数(4)工作月长度指数(5)以上各指数对月劳动生产率指数的影响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资料基期报告期小时劳动生产率(件/ 人)10 12 工作日长度(工时)7.2 7.6 日劳动生产率(件/ 人)72 91.2 工作月长度(工日)22 23 月劳动生产率(件/ 人)1584 2097.6 标准答案 (考试时要按这种格式写):(1)月劳动生产率指数132.4%15842097.6(3 分)(2)小时劳动生产率指数120%237.610237.612(3 分)(3)工作日长度指数105.6%237.210237.610( 3 分)(4)工作月长度指数104.5227.210237.210(3 分)(5)以上各指数对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影响1 由于月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2.4% ,使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绝对数增加了2097.61584513.6 件/人( 1.5 分)2 由于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使月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的绝对数增加了2097.61748349.6 件/人( 1.5 分) 3 由于工作日长度指数增加了5.6% ,使月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的绝对数增加了1748165692 件/人( 1.5 分)由于工作月长度增加了4.5% , 使月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了16561584 72件/人( 1.5 分)上述四种指数的关系为:132.4% 120% 105% 104.5% (1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劳动生产率水平绝对数的关系为:513.6(件 / 人) 349.6(件 / 人) 92(件 / 人) +72(件 / 人) (1 分). 11.下表为某企业资料,请根据资料进行如下计算分析:单位基期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5000 9000 全部职工人数人2000 3000 基本生产工人人数人1620 2564 生产工人人数人1800 2850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2.5 3 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3.09 3.51 基本生产工人占生产工人比重90% 89.96% 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90% 95% (1)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绝对增加数;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基本生产工人占生产工人比重指数;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指数;以上各指数对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的影响(2)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和生产工人占全员的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解答:(1)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基本生产工人占生产工人比重指数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指数000100100110110111000111cbacbacbacbacbacbacbacba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1202.53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113.59%2.64077582.999716295%89.96%3.0995%89.96%3.51绝对数 2.99971622.64077580.3589404 万元 /人 3589.40 元/人基本生产工人占生产工人比重指数99.96%2.641952.640775895%90%3.0995%89.96%3.09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绝对数 2.64077582.641950.0011742 万元 /人 11.74 元/人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指数105.682.52.6419590%90%3.0995%90%3.09绝对数 2.641952.50.14195 万元 /人 1419.5 元 /人120% 113.59% 99.96% 105.68% 5000 元/人 3589.4 元/人 11.74 元/人 1419.5 元/人(原因是四舍五入)报告期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基期提高了20%,绝对数增加了5000 元/人。其中,由于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了13.93%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3589.4元/人;由于基本生产工人占生产工人比重指数降低了0.04%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减少11.74 元/人;由于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指数提高5.68%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1419.5 元/人。(2)单位基期报告期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2.5 3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2.78 3.16 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90% 95%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1202.53绝对数32.5 0.5 万元 /人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113.67%2.6413.00295%2.7895%3.16绝对数 3.0022.641 0.36 万元 /人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指数105.56%2.52.64190%2.7895%2.78绝对数: 2.641 2.50.14 万元 /人120% 113.67% 105.56% 0.5 万元 /人 0.36 万元 /人 0.14 万元 /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说明:报告期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基期提高20% 。绝对数增加0.5 万元 /人。其中,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13.67%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0.36 万元 /人;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指数提高5.56% ,使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0.14 万元 /人。第七章劳动定额统计练习册P45 2.产品名称工时定额(工时 / 件)实际产品产量(件)实际消耗工时甲3 6,000 15,800 乙4 3,000 9,600 丙8 4,800 39,600 合计- 13,800 65,000 (1).3 种产品的定额完成情况:%100)()(实耗工时总数追加定额基本定额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产品甲定额完成程度%92.113800,15000,18%100800,153000,6%125600,9000,12%100600, 94000, 3.产品乙%97.96600,39400,38%100600,398800,4.产品丙(2).3 种产品定额的综合完成情况:产品甲定额的综合完成程度%100缺勤工时总数非生产工时总数停工工时总数实耗工时总数基本定额工时合格品数量%92.113800,15000,18%100800,153000,6产品乙= 125% 产品丙= 96.97% 例 1:某企业 2000 年 10 月份有 31 天,工假8 天,节日3 天,采取一班制,每班8 小时,其他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料如下: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T 人150 合格品Q 件9,000 非工人过失造成的废品1Q件170 基本工时定额Tn 工时 /件2 追加工时定额nT工时 /件0.50 缺勤工时T2工时1,560 停工工时T3工时1,124 停工被利用工时工时500 加班加点工时工时1,000 非生产工时T4工时470 分析要求:制度内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时数、全部实际工作工时数。分析该企业10 月份工时的利用情况。分析该企业由于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工时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的影响。解答: 1、制度内工时数= (日历工时公休)8 小时 150 人= (3183)8 150 人= 160 小时 150 人= 24,000 ( 工时 ) 出勤工时数= 制度缺勤= 24,000 1,560 = 22,440 制度内实际工时数= 公历公休缺勤停工+停工被利用非生产= 22,440 1,124+500470 = 21,346 全部实际工作工时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 加班加点= 21,346 + 1,000 = 22,346 %50.93%100000,24440,22%100制度工时出勤工时出勤率%100出勤工时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出勤时间利用率%12.95%100440,22346,21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出勤率 出勤时间利用率= 93.50% 95.12% = 88.94% A %100)()(实耗工时总数追加定额基本定额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生产工人定额完成程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00346,225.2170,9%100346,22)5.02()170000,9(%59.102%100346,22925,22%100实耗工时总数基本定额合格品数量指标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B%55.80%100346,220.2000,9C企业劳动条件失常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100)(实耗工时总数基本定额废品数量追加定额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04.22346,22925,4346,2234085500,4%100346,220.21705 .01705. 0000,9D以企业全部工时消耗为基础的劳动定额综合完成程度%100缺勤工时总数非生产工时总数停工工时总数实耗工时总数基本定额工时合格品数量%59.70500,25000,18%100560, 1470124,1346,220.2000,9说明:(参 P174)上述计算说明,从企业整体考察,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80.55% ,如果将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企业劳动定额综合的完成程度仅为70.59% ,远没有达到现行劳动定额规定的要求。但从企业生产工人的技术状况和劳动能力看,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 102.59% ,即:生产工人实际工作一个小时,可完成1.0259 个定额工时任务。企业与生产工人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如下:1由于劳动条件不正常,损失了4,925 个定额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22.04% ,2由于出勤率偏低,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缺勤工时合计为3,154 小时,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仅此为88.94% 。综上所述,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1减少停工工时,在停工工时中,提高利用率,以减少停工工时中的损失时间。2减少缺勤工时,提高出勤率,那么就不用加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例题 3 列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合格品Q1件8,000 非工人过失造成的废品11Q件160 基本工时定额Tn 工时 /件2.00 追加工时定额nT工时 /件0.50 实耗工时T1工时17,680 停工工时T2工时1,224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非生产工时T3工时440 缺勤工时T4工时1,456 %100)()(实耗工时总数追加定额基本定额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生产工人定额完成程度%10 068 0,175.2160, 8%100680,17)5. 02()160000,8(%38.115%100680,17400,20%100实耗工时总数基本定额合格品数量指标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50.90%100680,170.2000,8企业劳动条件失常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100)(实耗工时总数基本定额废品数量追加定额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89.24680,17400, 4%100680,17320080,4%100680,170. 21605. 0)160000, 8(以企业全部工时消耗为基础的劳动定额综合完成程度%100缺勤工时总数非生产工时总数停工工时总数实耗工时总数基本定额工时合格品数量(即:制度工作日 ) %92.76800,20000,16%100456,1440224, 1680,170.2000,8说明:(参 P174)上述计算说明,从企业整体考察,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90.50% ,如果将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企业劳动定额综合的完成程度仅为76.92%,远没有达到现行劳动定额规定的要求。但从企业生产工人的技术状况和劳动能力看,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115.38%,即:生产工人实际工作一个小时,可完成1.1538 个定额工时任务。企业与生产工人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如下:1 由于劳动条件不正常,损失了 4,400 个定额工时, 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24.89% 2由于出勤率偏低,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缺勤工时合计为 3,120 小时,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仅此为% 综上所述,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1减少停工工时,在停工工时中,提高利用率,以减少停工工时中的损失时间。2减少缺勤工时,提高出勤率,那么就不用加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第九章劳动报酬统计1. 例 2.(2004 考题) 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企业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的原因。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单位报告期基期指数绝对增减额工资总额千元2520 2000 126520 职工平均人数人4200 4000 105% 200 职工平均工资元600 500 120 100 答案及计分标准(共10 分) :企业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6% (1 分)增长绝对额为520 千元,这是职工人数和平均工资都增长的综合作用结果。(2 分) 1由于职工人数增加了200 人,使工资总额增加了200 500100 千元 (1分) ,使工资总额提高了100/2000100% 5% (1 分) 2由于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100 元,所以工资总额增加了1004200420 千元( 1 分) ,工资总额增长了420/200021%( 1 分)工资总额的增长是职工人数增长和平均工资增长的综合作用结果:126%=105% 120% ( 1 分)520 千元 100+420(1 分)26% 5% 21% (1 分)附:计算过程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平均职工人数0010101101TqTqTqTqQQTqQ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资总额增长由于平均工资增长使工工资总额相对增长数:千元工资总额绝对增长额:2620005205202000252001QQ千元)绝对数:(相对数:4204200500-60020%100%-120%120%42005004200600由于职工人数增长使工资总额增长千元(绝对数:相对数:1004000)42005005%100%-105%105%400050042005002. 例 2(02 年考题)资料总产值(万元)平均人数(人)劳动生产率Q0 Q1 T0 T1 q 甲车间400 720 80 120 乙车间480 400 160 100 全厂880 1120 240 220 1计算各车间及全厂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指数、劳动生产率增减量,并说明车间劳动生产率变动是否与全厂劳动生产率变动存在差异;2 车间劳动生产率与全厂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应如何正确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试分析之。138.69% 103.87% 133.51% (5.093.67)( 5.094.9)( 4.93.67)3 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127.27% 138.72% 91.75240312.672.6 3. (20XX 年)职工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间存在密切关系:(1)如何研究分析企业或部门职工工资水平提高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之间的关系?(2)如何对职工实际工资水平的变动进行分析?我国1999 年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是8543 元, 1998 年为 7669 元, 1999 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8.6%, 试分析之。1999 年实际工资水平8664.3098.6%8543、元4.如何对职工实际工资水平的变动进行分析?假定我国2000 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是9543 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8.6% ,1999 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7669 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 ,试分析之。答: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受制于物价水平,即取决于货币购买力的高低,购买力高低可以用物价指数来描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物 价 指 数货 币 工 资 ( 平 均 工 资 )实 际 工 资 水 平 (3 分)我们可以用实际工资指数来分析实际工资水平的变动。基期物价水平基期平均工资报告期物价水平报告期平均工资实际工资指数(3 分)2000 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9543 元, 1999 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7669 元,所以国有企业平均工资2000 年比 1999 年提高 24.44% 。124.44%76699543基期货币工资报告期货币工资货币工资指数(3 分)由于 2000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98.6% ,比 1999 年降低了1.4% ,所以 2000 年国有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水平是:元物价指数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水平9678.5098.6%9543( 3分)1999 年实际工资水平是7669 元,所以从实际工资来看,2000 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比 1999 年提高了26.20% 。126.20%76699678.598.6%124.4%实际工资指数(3 分)从绝对额来看,货币工资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1874(9543-7669)元,而从实际工资来看,由于受到物价水平的影响,实际工资水平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2009.5(9678.50-7669)元,多出来的135.5(2009.5-1874)元就是物价指数降低的1.4% 结果。 ( 5分 )5. 某企业劳动者生产率及职工工资资料如下:2000 年20XX 年指数产值(万元)36000 49500 137.5职工人数(人)3000 3300 110年平均工资(万元)3 4.2 140年劳动生产率(万元/人)12 15 125平均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0.25 0.28 112(1)分析平均支付每个职工工资的节约或超支额(2)分析企业费用的相对节约额分析平均支付每个职工工资的节约或超支额报告期平均工资(基期平均工资基期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4.2( 31215) 4.2 3.750.45 万元报告期支付给职工的平均工资超支0.45 万元 /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 ,劳动生产率提高25%,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的幅度低于工资增长的幅度)分析企业费用的相对超支额平均每个职工工资节约或超支额报告期企业职工平均人数0.45(万元 /人) 3300(人) 1485 万元企业工资费用增加1485 万元,因此企业产出经济效益每人降低0.45 万元,企业降低1485万元。6. 某企业工资总额和利税总额资料如下:20XX 年20XX 年指数工资总额(百元)15300 22900 149.67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利税总额(元)5190200 19169800 369.34百元工资实现利税(元)339.23 837.11 246.77企业实现利税总额百元工资实现利税效益工资总额(百元)Qqt 2578148)1530022900(23.339%67.1491530023.3392290023.3391140145222900)23.33911.837(%77.2462290023.3392290011.837%34.36951902001916980000101011010010101101tqtqtqtqQQtqtqtqtqQQ分析:13979600114014522578148 369.34 246.77 146.67报告期企业实现利税总额比基期增加139600 元,增长269.34,其中,百元工资实现利税效益增长146.77,使企业实现利税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11401452 元,工资总额增长 49.67,使企业利税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2578148 元。参见教材P214 7. 某企业工资总额和工业增加值的资料如下:20XX 年20XX 年工资总额(元)1500,000 2200,000 工业增加值(百元)75000 88000 平均每生产百元工业增加值支付的工资(元)20 25 参见教材P215 工资总额平均每生产百元工业增加值支付的工资工业增加值本章练习题:练习册P538. 练习册 P53六1某企业职工平均人数和工资统计如下:项目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职工平均人数T 人340 320 职工平均工资q 元780 820 工资总额千元265.2 262.4 试分析职工人数变动及职工平均工资变动对工资总额的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9.练习册( P53六2)某市报告期年平均工资8,800 元,基期8,100 元。同期消费总指数103.8% ,试分析工资水平的变动。年平均工资增长8800/8100108.64% 报告期实际工资水平元478, 8038. 1800, 8(剔除消费指数)报告期实际工资指数%66.104%80.103%64.108%80.103100,8800,8表明:某市职工报告期平均工资比基期增长8.64% ,但由于消费价格指数上扬3.8% ,所以职工实际工资仅提高4.66% 。从绝对额来看,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比上年增加:8,800 8,100 = 700 元然而,由于消费价格的上涨,报告期比基期仅增长:8,478 8,100 = 378 元(关系:工资增长104.66% 消费增长103.8% 8,100 元 - 8,478元 -8,800元10某企业工人工资有关资料如下(练习册P533)按技朮等级分组基期报告期01xx平均人数0f平均工资0x平均人数1f平均工资1x1-2 级40 300 135 370 123.33% 3-4 级120 500 180 520 104% 5-6 级45 600 50 620 103.33% 合计205 482.93 365 478.22 99.02% 1.分析各级及企业工人平均工资变动。2.企业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分子分母差额。3.综合分析企业工人平均工资对工资总额的影响。问题 11-2级 平 均 工 资 绝 对 增 加 值 为370 300 = 70元 报 告 期 平 均 工 资 增 长 率 为370/300=123.33% 3-4 级平均工资绝对增加值为520 500 = 20 元报告期平均工资增长率为520/500=104% 5-6级 平 均 工 资 绝 对 增 加 值 为620 600 = 20元 报 告 期 平 均 工 资 增 长 率 为620/600=103.33% 整个企业平均工资绝对增减额为478.22 482.93 = - 4.71 元减少了4.71 元报告期工资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减率为 478.22/482.93=99.02% 报告期平均工资减少了0.98% 。2%75.10873.43922.4783655060018050013530036562050520180370135101111fxffxf指数企业平均工资固定构成%05.9193.48273.439205600455001203004036550600180500135300000110ffxffx指数企业平均工资结构影响分子分母差额固定构成指数差额478.22-439.73=38.49 结构影响指数差额439.73-482.93=-43.2 问题 3工资总额= 平均工资平均人数即qTQ00101011001101TqTqTqTqTqTqQQ该企业报告期工资总额= 15.1719365)93.48222.478()(101Tqq由于企业平均工资人均减少了0.98% 使人均工资绝对数减少了4.71 元工资总额绝对数减少了1719.15 元第十一章人工成本统计1. 某企业报告期和基期人工成本资料如下(练习册P60 2)企业基期报告期单位产品成本人工成本总额0Z(元)产品产量0Q(件)人工成本总额1Z(元)产品产量1Q(件)基期0q报告期1q甲23520 336 33957 441 70 77 乙31200 624 47502 819 50 58 合计54720 960 81459 1260 57 64.65 1.计算各厂及公司单位产品人工成本。2.分析各厂单位产品人工成本的变动及产量构成变动对公司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变动的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3.分析公司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变动对人工成本总额变动的影响。问题 1甲厂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件元 /774413395711QZ件元乙厂单位产品人工成本/588194750211QZ件元公司单位产品人工成本/65.6412608145911QZ问题 2%1107077指数甲厂单位产品人工成本%1165058指数乙厂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可变指数全厂单位产品人工成本=5765.64=113.42%42.1135765.641260508197044112605881977441101111QqQQqQ固定指数全厂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全厂单位产品人工成本提高了13.42% 。%1005757960506247033612605081970441000101QqQQqQ指数全厂单位产品结构影响由上可知甲乙两厂的产量构成没有变化所以对公司单位产品人工成本没有影响。问题 3人工成本总额= 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产品产量即QqZ00101011001101QqQqQqQqQqQqZZ%42.113126057126065.641011QqQq(64.65-57)*1260=9639 公司单位产品人工成本提高了13.42% 全公司人工成本总额增加了9639 元。人力统计学练习册选择答案第一章:一 CDCCDDCCABCCBDAACC二 1ABD 2ABC 3BCD 4ABCD 5ABCD 6ABCDE 7BC 第二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2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一 CCCCCCCDCCABCDDBC二 1BCD 2ABC 3ABCDE 4CDE 5ABCDE 6ABCDE 7ABD 8ABCD 9ABCDE 10ABDE 11E第三章:一 CDDDCABDAB二 1ABCD 2ABCD 3ABC第四章一 ACCCDABDCDBBBBACACA二 1AB 2DE 3BDE 4ABE5ABCDE 6AC 7ABCDE 8BD 9AD 10ABCDE第五章一 CDBBADCCDCDACC二 1ABD 2ABCDE 3ABCDE 4ACD 5ABC 6ABD 7ABC 8ABC 第六章一 CCBDBCAACDACBCBDCBABD二 1ABCD 2AB 3ABCDE 4BCE 5ABD 6CDE 7B 8DE 9ABCDE 10ABCDE 11BC 12CDE第七章一 ABBDCBCDCABAADA二 1CE 2ABD 3ACE 4ABCD 5ACD 6BD 7ABC 8BE 9ABCDE 10ABCD第八章一 CCBDC二 1ABC 2CDE 3AB 4ABCDE 5ABCDE 第九章一 BCADDCDBCBBCCCD二 1ABC 2ABCD 3BCDE 4ABCDE 5ABCDE 6BC第十章一ACBCBDAD二 1ABC 2AC 3ABCE 4ABCDE 第十一章一 AAAAAAAAAB第十二章一ABABADABDAACAAA二 1AB 2ABD 3AD 4AB 5AB 6AB 7AB 8BCD 第十三章一AAABCDCD第十四章一 BAABAABA二 1ABCD 2AB 3ABCDE 4ABC 5ABC 6ABCDE 第十五章一DAAAAAAAAACAAABAAADAB二 1AB 2AB 3AB 4ABE 5AB 6AB 7ABCD 8ABC 9ABC 10ABC 11A B 12ABC 13ABC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27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