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 型新授课教 学目 标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了解艺术创造中重复与变化的艺术规律。教 学重 点1、理清文章思路2、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教 学难 点1、训练学生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2、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教 学程 序教 学 内 容教 师活 动学 生活 动一. 引 题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 3975 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 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 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介绍思考二. 新 授内 容一、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 祖籍广东新会, 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1972年 1 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 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介绍提问回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建树。近几年来,他于五十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二、课文题目含义“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 建筑是时空艺术,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即指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持续或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 即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三、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 一)(1) 本段的意思是说, 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要重复,又需要变化。 ( 二)(2 7)明确:这几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23 两段说音乐,第 4 段说舞蹈, 57 段说绘画。 ( 三)(8 15)这一部分的意思是说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 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证明了这一点。( 四)(16) 批评了我们有些住宅设计的弊端,要么变化得眼花缭乱,要么重复得让孩子找不到家,即单一的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醒建筑设计师们注意。提问归纳指导点拨分析总结自由讨论回答思考讨论回答三. 总 结本节课的任务是训练学生整体感知和领会课文内容的能力,理解文中阐述的观点, 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抓住脉络, 把握论证思路,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文章重点。明确学习目标四. 作 业完成课后练习布 置 作 业课 后完 成教后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 型新授课教 学目 标1、深入分析课文,了解艺术创造中重复与变化的艺术规律。2、领略课文表现出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作者揭示的艺术规律。教 学重 点1、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提要钩玄、概括分析的能力。2、学习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感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体现出的广阔视野与深厚积淀。教 学难 点2、学习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感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体现出的广阔视野与深厚积淀。教 学程 序教 学 内 容教 师活 动学 生活 动一. 引 题检测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提问思考回答二. 新 授内 容一、重点解读 ( 幻灯片显示 ) 体会材料、分析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同时训练对主要内容进行筛选和组织的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读课文思考。1人民大会堂的几十根柱子有什么特点?(这一列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 2北京故宫的前三殿、后三殿,廊、庑、楼、门等有什么特点 ?( 在时间持续的同时, 空间也连续着“流动”,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3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有什么特点?(与北京故宫相同 ) 4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 无尽的重复,千篇一律之尤者 ) 5回廊墙上的花窗有什么特点?(各具一格,千变万化 ) 6这几个建筑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 一切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建筑, 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取胜, 既是千篇一律, 却又提问指导点拨归纳自由讨论回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千变万化 ) 二、品读重点语段,具体体悟语言 1 、作者在说明颐和园长廊(第 13 段)时,运用了一大段看似繁复的说明语言,说说这样写的效果。 ( 先请学生朗读此段 ) 2 、举出本文其他能够通俗、 明白、形象地说明事理的语言。3、谈谈本文在结构、语言或举例方面有无体现“重复与变化”的原则。( 说明:加深学生对“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理解) 小结:借助其他艺术形式循序渐进的解说方式,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视野及深厚的积淀,作者不愧为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型建筑师;平易朴实、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使文章读起来亲切易懂。探讨与拓展 (说明:这个环节是学生活动,在上一课时结束后,事先为学生设计几个探讨与拓展的话题,学生可以分成小组任选一个话题或另立题目, 分头做本课时的汇报准备,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 1试举一个艺术门类的例子, 具体谈谈你对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理解( 诗歌、小说、舞台剧、绘画、雕塑等均可) ,比如绵延的万里长城、卢沟桥的石狮子, 是否也体现了重复与变化的审美原理 ?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与变奏随时间持续表现出的重复与变化。提问共同讨论归纳总结思考讨论分析回答三. 总 结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牵涉多个学科的科技说明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讲章,而是平易朴实、明白晓畅,其人品文风皆可做我们后生晚辈的学习楷模。明确学习目标四. 作 业完成学习指导用书布 置 作 业课 后完 成教后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劝学课 型新授课教 学目 标1、熟读课文,读清文中句读2、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教 学重 点1、熟读课文,读清文中句读2、掌握文章标题的含义教 学难 点熟读课文,读清文中句读教 学程 序教 学 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 引 题“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 ”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 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 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 “ 劝学” 的。介绍回顾二. 新 授内 容一、介绍荀子学生看课本注,教师补充。荀子(约前 313前 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时人尊称为 “ 荀卿” ,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 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继承了孔子学说, 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 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 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 32 篇,其中 26 篇为荀子所著,末 6 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投影介绍检查预习情况教师讲解阅 读 课 文 预习提示回答学生笔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二、题解劝学是荀子第一篇,“ 劝”是“ 劝勉” 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三、课文诵读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并注明通假字4指名 23 名学生朗读课文 (分节读)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 有时需重读, 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 不 可 以 已 ”, 应 重 读“ 学”“不”“已” ,并且 “ 学” 后稍作停顿,即:“ 学/不可以已 ” ,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 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师生讨论、归纳板演教师范读教师指导讨论、归纳从不同角度回答学生齐读分读三. 总 结熟读课文是本文的一大重点, 必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分析,做到事半功倍。明确学习目标四. 作 业1、熟读课文2、抄写课文注释布 置 作 业课 后 完 成教后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劝学课 型新授课教 学目 标1、掌握、积累 “ 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2、 掌握课文出现的 “ 有(又) 、 暴(曝) 、 生 (性) 、輮 (煣) 、知 (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教 学重 点掌握、积累 “ 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 ”12 个文言常用实词;教 学难 点2、学习 “ 于、者、而 ” 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教 学程 序教 学 内 容教 师活 动学 生活 动一. 引 题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引导背诵二. 新 授内 容一、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A字词解释(1)通假字(结合 “ 思考和练习 ” 二)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名词作状语: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用作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一词多义(结合 “ 思考和练习 ” 二)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l)判断句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生讨论、归纳板演教 师提问讨论、归纳学生笔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 无以” 意为“ 没有用来 的办法” 。下文 “ 无以成江海 ” 中“ 无以” 同此)(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课文分析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学不可以已 ”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 “ 学不可以已 ” 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 知明而行无过 ,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 “ 学不可以已 ” 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 学不可以已 ” 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 “ 学而不已 ” 才能成功,从而证明 “ 学不可以已 ” 的论点是正确的。(2)结合完成 “ 思考和练习一 ” ,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提示点拨点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点拨总结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回答三. 总 结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明确学习目标四. 作 业完成课后练习一布 置 作 业课 后完 成教后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劝学课 型新授课教 学目 标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2、理解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教 学重 点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2、设喻的特点。教 学难 点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 积累”“坚持”“专一” 的道理。教 学程 序教 学 内 容教 师活 动学 生活 动一. 引 题导入新课:检查默写重点字词提问笔答二. 新 授内 容研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讨论:1、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2、 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3、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 试讲,教师重点点拨)。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师生讨论、归纳板演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回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从学习的意义 (板书:学习的意义) 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 “跂而望”, “不如登高之博见” 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 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从学习的作用 (板书:学习的作用) 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 “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又用“锲而不舍” , “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板书: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讨论第三题: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教师指导点拨分析总结学生思考回答、笔录掌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 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 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 如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教师指导点拨分析总结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笔录三. 总 结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明确学习目标四. 作 业1、完成课后练习2、完成导学课课练布 置 作 业课 后完 成教后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赤壁赋课型讲读课教学目的要求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2、掌握诵读要领。3、总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感情思路。重点掌握诵读要领难点总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感情思路。电教、教具投影仪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投影):“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 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讲解:这是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分析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后,得出的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绝唱的独特魅力。一解题1作者介绍苏轼(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 神宗时, 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被贬官,先后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官。御使李定等摘其托讽诗中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谛朝廷,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上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开词中豪放一派,对后代有深远影响。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2文体介绍及写作背景。赋:一种富有文采韵节,散文与诗歌结合,可以咏屋写志抒情的文体。教师讲解投影介绍学生笔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词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二重难点解决过程1听读。多媒体显示苏轼所游之地- 黄州城外的赤壁,同时放录音。学生注意诵读的停顿,延长,体会其中的节奏。2诵读指导。“以文为赋”是这篇赋的一大特点,它不是以整句形式写的骈文,而是骈散结合,注重声韵美。3齐读。学生齐读课文,读时体会音韵,注意押韵句。4默读。要求学生对照注解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正音,疏通文意。三理清文章思路。提问:本文构思缜密,形散神聚,表现了作者乐-悲 -乐的感情变化,请具体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感情梳理:1 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2 段: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的悲凉萧声。3 段:主客问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4 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5 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6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主客对话,尽量读出其心情,意境。四课堂小结本课时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借景抒发自己官场失意及豁达乐观的情怀,进而排遣心中的苦闷。通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小结讲评课后作业1 熟读并尽量背诵全文。2思考作者因何而乐,而又因何而悲,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教学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赤壁赋课型讲读课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重点反复诵读,理解文章所含的人生态度和语言的哲理意义。难点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电教、教具投影仪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导入:新课:复习检查:1学生齐背全文。2抽查背诵。具体研习课文一研习第一段。学生齐读第一段。提问: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并说明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乐”情的?多媒体显示月夜赤壁的画面,学生感受画面意境,并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借景抒“乐”情的特点。作者通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清风轻拂人面,将上风平浪静,这是写将面之景。游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放声地诵明月之诗,愉快地歌窈窕之章。教师指导背诵要领。本段可分为三层,首先交代时间,地点, 人物, 其次是景物描写,最后是抒发感受,突出游人之乐。师生齐背第一段。抽两名学生默写写景句。板书:把酒遗世游之乐诵诗羽化二研习第二段。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学生默读后设疑:第一段写了“乐”情后,本段为何又转入写悲情?师生讨论明确:本段是过渡段。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还歌“渺渺兮复习巩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回答教师点拨分析明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然界的浩渺的赞美之了引出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接客人箫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不由得悲伤起来。学生齐背第二段。三研习第三段。指定背诵。提问:客人因何而悲?提问:以前学过的诗句中有那些诗句体现了英雄成为历史沉积的感叹?明确: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四研习第四段。女生齐读。问:针对客人的悲哀,苏子作了怎样的回答?阐述了自己的什么观点?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明确: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五研究第五段。提问:客人在苏子哲理了地阐明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之后有何反映?六课堂小结本课时重点突破课文的具体内容,即对文章作了具体仔细地讨论,分析,理清了作者的感情思路,并初步理解了苏子豁达超俗的思想特点,为下一步鉴赏课文铺设了道路,也为背诵全文提供了巧妙的方法。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回答教师点拨分析明确小结讲评课后作业1、背诵全文。2、讨论赤壁赋的艺术手法。教学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赤壁赋课型讲读课教学目的要求1、继续检查背诵。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重点理解文章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难点学习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课文。电教、教具投影仪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导入:新课:复习巩固一、继续检查背诵二、提问上节课重点内容一、鉴赏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提问:文章乐- 悲-乐的感情变化是通过写景,抒情,议论表现出来的,试具体分析。明确:第一段重点是景物描写,作者把冰清玉洁的明月和浩瀚无边的江水相接时天地浑然一片的景致描写到极至,“乐”情满怀,同时为下文的抒情议论的展开打下了基础。第二段重在抒情,承上文之景描写“泛舟”的欢快心情。面对如此美景,主客之间自然少不了饮酒作歌,“乐”借酒,歌助兴,酒歌又可增添“乐”趣。然而,作者当时遭受贬谪,心情并表示十分愉快的,“望美人兮天一方”就体现了这种思想。客人如此哀伤的洞箫声,更增加了“悲”情,为下文主客问答铺设了道路。第三四段则重在议论,借追述历史陈迹, 感怀历史人物来阐述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道理。我们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伤曹操虽一世之雄,而今却了无踪迹。只有这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享用的。至此,主客之间的理性思辩与感情体验都得到了升华,自然又“洗盏更酌”,欢乐无限了。2提问:苏子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是什么?揣摩条纹体味作者的乐观情怀。明确:赤壁赋通过赤壁之游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即“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作者本来有远大的抱负,在激烈的朋党竞争中屡遭贬斥,并入狱,对于如此不公命运,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排遣心中块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回答教师点拨分析明确小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垒,表现出了坦荡,旷达及强烈的生活信念,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环境,条件,而是把理论的反复辩白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观点形象性和感染力,把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在一起,给读者以艺术享受,令读者对文中的乐观豁达有了更深的体会。 3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明确:一方面用了赋体传统的对话手法,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如第一段的“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羽化而登仙”的韵文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对偶句几主客问答的对话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另一方面有突破了传统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的散文因素,其造语而多有变化,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而富于想象,使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不拘一格。二、对比鉴赏1 念奴娇词与此篇是同期之作,同材之作,请同学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三、德育渗透提问:学习本文有何收获和启迪?对作者的思想有何认识?明确:1、通过主客问答,论辩,阐明了世界万物的“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即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 也不必哀叹人生的短暂,应乐观地对待人生。2、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借游山玩水,随遇而安来排遣心中苦闷与不满的看似超然物外实则无可奈何,软弱无力的生活态度。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四、总结师生共同分析对比渗透扩展总结课后作业完成背诵任务完成课后练习教学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过秦论课型讲读课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预习指导, 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学习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诵读要领难点总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感情思路。电教、教具投影仪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 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 ?一句话,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一、关于作者:贾谊(前200前 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20 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 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二、时代背景:(参考“教与学”)教师讲解投影介绍学生笔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三、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所发资料,疏通课文,并完成投影练习。四、学习课文第1 自然段: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伺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 “包举” “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 “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5秦 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 ,而不是法家的 “内立法度” 及纵横家们的 “斗诸侯” 。对后者, 贾谊在 过秦论 (中) 中称为 “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小结讲评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2、书面翻译第1 段。教学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过秦论课型讲读课教学目的要求1、研习课文第2、3 自然段。2、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重点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难点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电教、教具投影仪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投影练习)一、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 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二、第 2 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1、分 4 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 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 层,其余是第4 层。2、分 2 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 层,其余是第2 层。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 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 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 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 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 3 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 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复习巩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回答教师点拨分析明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三、提问:在第2 自然段第 1 大层中, 3 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 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 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 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明确: 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 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 1 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 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 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四、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 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投影)。五、提问 :第 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 “守”天下的措施。 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明确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六、提问:第3 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提示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回答教师点拨分析明确小结讲评课后作业1、抄写注释2、整理特殊文言现象。教学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课题过秦论课型讲读课教学目的要求1、研习第4、 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重点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难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电教、教具投影仪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导入:新课:复习检查:1、抽检前文重点字词。2、检查第4、5 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一、翻译疏通课文附误译举例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2、才能不及中人。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 “平常的人” ,能够讲通, 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二、第 4 自然段,“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 “天下云集响应” 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回答教师点拨分析明确小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投影)三、第 5 自然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段的“”及“”;第段的: “”、 “”及“”;第段的:“”及“”;第段的“”。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 与拥有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的问话。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提示: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 (孟尝君、 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 ,但结果如何?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四、总结内容、归纳本文艺术特色五、文中重点字词句汇总师生共同分析对比渗透扩展总结课后作业整理文中重点字词句完成课后练习教学札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3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