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基于此种情况,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时、客观地分析巩义市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针对空巢老人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关键词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relevant statistics,China has entered an aging society.And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aging,empty nest family has become a social earnest attention and social problems to be solv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estic research,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mpty nest elderly quality of life,mental health,social support structure,spiritual comfort,etc.Based on the situation,the introduction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timely and objectively analysis of gongyi city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empty nest old man s life,and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empty nest old man appeared,and the reasons of empty nest old man to the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urban empty nest old man。 life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analysis一、导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有65 岁及以上老年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巢家庭 1561.64 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 万人2,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现象已相当严重。而近几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老龄办2012 年 9 月的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4。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年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我的家乡巩义市虽然经济并不算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其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对巩义市的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所反映问题的分析,向社会及家庭对待空巢老人的生活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在研究方法上选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判断抽样。因为对于空巢老人我们接触到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根据调查到的少量个体以了解整个总体的情况。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也搜集了大量文献,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调查始于2013 年 3 月 11 日,共调查 200 名空巢老人,男女分别有 100 人,各占 50% ,年龄在 60-69 岁,70-79 岁,80 岁及以上的分别有 80 人,89 人,31 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 ,44.5%,15.5%。地点基本上是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的。在请他们填写问卷的同时我也及时地通过聊天对其进行小型的访谈,了解情况。在调查问卷回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三) 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这些老人年龄都在 60 周岁及以上。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8。二、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按照发生的顺序,可由低级到高级按阶梯状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此理论,通过几位老人自身的讲述,并结合个案资料的分析,我们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如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一)第一层次:生理需要物质生活缺乏保证。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是空巢老人生活的基础。本次调查显示,巩义市城区有49.8%的空巢老人靠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其他重要经济来源有子女供养,占27.8%;抚恤金占2.1%;工资收入占 12.4%;社会救济站占2.9%。其中,享有退休金的空巢老人有139 人,退休金额为 5001000 元的最多,有47 人,占 23.5%;其次为 12001500 元的有 44 人,占 22% ;15000 元以上的有 32 人,占 16% 。此外,仍有16 人的退休金不足500 元,在物价上涨,医疗费用日益增高的今天,这部分老人在子女没在身边的情况下生活是比较紧张的。医疗费用过高。在调查空巢老人的经济支出哪项比例最大时,126 个老人的回答是生活必需品支出,占到绝大多数63% ;其次是保健品及医疗支出54人,占27% 。由此可见,在中小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仍以追求温饱问题为主,其次就是解决看病问题,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由于付不起高额医疗费用而送走生命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医疗费用已成为他们沉重的生活负担,生病没钱治也成为空巢老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二)第二层次:安全需要日常生活缺乏照料。安全是一个人能够生存下去的基本保障,而对空巢老人而言,安全在其身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人身安全,用药安全,医疗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等等,以上这些因素多体现在老人生活的细节,属于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而从更深层次的理解,缺乏必要的照顾才是他们真正的健康难题。老人上了年纪,身体的各项机能都随之下降,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实属正常,但如果身边没有人进行很好的照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很有可能小病演变成大病,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对于老人来说,最应该在身边照料的是子女,但在生活压力相当大的今天,很多子女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选择了远离父母,这样由于子女工作或居住地远等原因,老人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人们常说“老小孩”,在刚开始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给出这样的称呼,感觉看上去很怪,不合时宜,但后来我渐渐懂了,人上了年纪跟小孩是一样的,小孩时刻需要大人的关怀与照顾,而老人又何尝不是呢。子女是其最亲近的人,如果不能时常陪在身边,那么老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的生活就会面临很多的难题。调查显示,87.8%的空巢老人在吃饭、洗澡、上下楼梯、做简单家务等日常活动中没有困难,这就表明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生活能够自理。但是,其生活自理能力与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完全一致。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6.7%的空巢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超过一半的老人患有高血压,近30.3%的老人患有心脏病,而糖尿病、中风、关节炎等也是老年人常患的疾病。这些身体健康状况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一定的帮助和照料。自身缺乏必要的疾病护理常识。由于空巢老人年龄和身体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再加上信息的闭塞和自身能力的降低,就造成了缺乏疾病护理知识的局面。在调查问卷中,我也涉及到了一些关于平时基本护理的常识小测验,而结果显示,有25% 的空巢老人对这些是一无所知,他们在遇到疾病的时候,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和自求多福。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的空巢老人在平时根本没有关注过这些方面,他们平时的生活比较单一,通过看报纸或听广播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件难事。而在我们小区,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位空巢老人独自在家,由于天气多变患上了感冒,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本是一件很容易就解决的事,而对于这位老人而言,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而且越来越严重,于是她觉得自己触犯了神灵,除了每天的祷告还找来了一些传统的土药方,每天盲目的熬水喝,刚开始还没什么问题,但后来量变达到了质变,老人开始呕吐不止,最后险些送上性命。这说明了遇到疾病以及后续的处理问题可以说是空巢老人的盲区,本来自身抵抗力差,一方面不清楚该如何科学用药,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药该服用多大的剂量。这或许是空巢老人的通病,面对此种情况,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来实现自身意识与常见病理的联接,这就要动用政府与社会的力量来逐渐实现对老人的集中社区照料。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显示,国外发达的社区照顾服务在解决老年人的日常照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那么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大约一半的城市空巢老人需要社区为其提供相关服务。200 位空巢老人中,曾经接受过或目前正在接受社区照料服务的老人只有10 位,占全部老人的5% ,而且这些老人多为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对比城市空巢老人对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与其所享受到服务的比例,我们便不难发现,许多需求还未真正得到满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三)第三层次:社交需要社交,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社会交往,也就是社会关系,在所有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在这个层次中,大多数空巢老人因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普遍都有一种“空巢感”,即情感空洞。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日趋狭窄,社会交往也越来越少,寂寞、孤独之感会随之而来,此时,子女的关爱便成了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在194位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88.9%的空巢老人表示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较好,关系一般的占 9.3%,关系不好或“不好说”的只占1.8%,可见巩义市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总体而言较好。除了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与社会的接触和与他人的交流也是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闲暇活动的场所而言,空巢老人去的最多的是室外空地( 71.4%),其次是公园( 45.6%),接下来是社区小商店(15% )、老年活动室( 11.8%)、老年人协会( 2.4%)等。在水塔小公园进行访问时,随处可见老人活动,他们或在一起排练老年舞蹈,或三五人聚在一起聊天,或分组下棋,或锻炼身体,精神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丰富的。近几年来,巩义市政府在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方面做了不少实事,建造了好几个供居民休闲休息的公园,这就给有大量空闲时间的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场所。另外,由于巩义市目前在乘公交及旅游这一块对老年人实施了优惠政策,这就大大提高了巩义城市空巢老人外出游玩的积极性,在访问中,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对提及的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她说只要自己没事就会乘坐公交车去康百万庄园参观,这个门票对老人也有特殊优惠,一方面线路不是太远不会觉得太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就此感受一下古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说到周边的风景区她基本上都是常客,此时,老人脸上洋溢的是幸福和感激的笑容。相对于这些较好的情况,本次调查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有老人反映,设在居委会的老年活动室基本上只是个形式,虽然挂了牌子,但基本上没有老年人在那里活动,这样的场所就等于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此外,调查中还有老人反映,社区里的一些单位因种种原因不允许老人使用他们的活动场所,这样表面看起来为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很多贡献,但这其中的成果老人并未享受的到。随着改革的深入,社区在老年人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尤其社区举办的文体活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更会成为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只有 25.4%的空巢老人经常参加社区的文体活动,而另外74.6%的空巢老人却不太愿意参加,访问中也有这样的空巢老人存在,在其他老人积极参加活动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愿意靠近,而问起原因时,也是躲躲闪闪,闪烁其词,还有的老人则是选择沉默,虽然不能从他们的话语中得到任何信息,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是比较心酸苦闷的。这部分空巢老人将是以后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应该给予这些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必要时候要进行心理疏导。总之,在丰富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这一块儿,社区还有很多事要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在底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才能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在目前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们重点分析了前三个层次,因为只有前期的问题解决了,老人才能够达到后两层次的需要。下面我们对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原因分析(一)老人方面个人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过去常认为,人到老年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子女同住并享受天伦之乐。而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确立使得这一传统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代际分居成了一种新趋势,这客观上促成了城市空巢家庭的增多。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老人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而选择与子女分居,尤其是那些经济上能够独立、身体状况较好、精神上需求又较为丰富的低龄老人。还有部分老人比较怀旧,因对久居的社区怀有深厚感情,自身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住所和朋友,从而选择与子女分开生活。老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代沟是衡量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增加,家庭成员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选择。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贯彻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独生子女进行联姻,这样每一对夫妇就要赡养四位老人,负担比较重。空巢家庭的老人虽希望与子孙后代居住在一起,但与多数年轻人追求新潮思想的观念相比,极易使家庭成员间的代沟问题突出,由此老少两代人为满足自身对自由生活的需求,小家庭的居住方式被普遍接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有的老人看着子女们忙于学习、工作,抽不出充裕的时间照顾自己,只有忍痛割爱,选择独立生活来减轻子女的负担。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有时代变迁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彼此的心态问题,如果子女能设身处地的多为父母着想一点,那么两代人之间也就没有了这不可跨越的鸿沟。(二)子女方面时间的稀缺性。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时间资源的稀缺性,在巩义这么一个生活节奏还不算太快的小城市,在上下班时刻,街上身边全都是匆忙的年轻人,而在他们为生计奔波的同时,家里剩下的是孤独无助的老人。这样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彼此的距离拉远了。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时刻都要在有限的时间约束内选择是工作还是留在家中照顾老人。根据需求理论预期,当照顾老人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照顾老人的需求应该下降,直接导致每周工作更多的时间。我们将照顾老人的价格视为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6,因此,人们会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外出工作,这就形成了纯粹意义上的空巢老人家庭。还有一部分子女,虽然与老人住在一起,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事情太多,时间上根本不能保证起码的共处,这在本质上也构成了空巢老人家庭。时间固然珍贵,但作为子女,应该完全有能力分配好时间的比例,太偏向工作,那么家庭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子女养老意识越来越淡薄。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自古以来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相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老人的思想比较传统,喜欢热闹,希望子孙满堂,就像老北京一样生活在四合院里,过着几世同堂的生活。而如今人口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加上生活压力的增大,子女收入低,养老成了子女重大的负担。他们认为自己的家庭太大,不仅要抚养自己的孩子,还要去照顾父母,这样的生活重担让他们原有的心态和思想分崩离析。日积月累,渐渐的养老意识越来越淡薄,便开始觉得对老人不闻不问也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是情有可原,理所应当。于是很多子女离弃父母,虽与老人住在一个社区,但对老人漠不关心,或者用在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养老费用。(三)社会方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社会转型中所发生的社会变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让年轻人固守传统美德,不到外面世界去寻求发展是不现实的。所以频繁的工作变动,快速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城市里,日渐增多的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国外求学或工作,这就使得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一代人故土难迁。养老机构不完善。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机构的发展仍处于低水平阶段,这也是形成空巢老人家庭的一个客观原因。个案采访中有两位老人曾经在敬老院里住过,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总结出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第一,养老院的价格过高,没有为老人考虑太多,很多老人认为长期住下去会给子女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太会去选择居住;第二,养老院的服务缺乏特色,社会安排一般都是固定模式,我们试想一下,每个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固有的生活习惯,如果不能做到人性化管理,那么长期下去老年人就会陆续出现心理问题,住的也不会舒服,这无疑是对老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第三,养老院不具备必要的医疗条件,当老人生病后,家属仍需要请假带他们去医院治疗,这样既浪费了本可以节省的时间,又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养老机构由于存在以上几点弊病,很难成为老年人养老的最佳选择,因此,大部分老年人仍然选择留守家中,这就给空巢家庭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从问卷和个案访问结果可以看出,导致城市空巢老人的原因不止一个,是主观与客观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客观原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双独联姻组成的家庭客观上无法同时满足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必须有一部分老人被动独立生活而空巢。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这种原因而空巢的家庭将占绝大多数。四、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对策建议(一)老人自我调适克服自身空巢心理。所谓人不可一日无事,老年人无事可干是诱发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所以老年人应培养兴趣,广交朋友,充实生活。其次,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去,关心社会,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在前段的郑州就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老人自发的组织起来,在公交上为年轻人让座,这条消息一经播出,就引发了热议,先不说这种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单从老人方面来讲,这种举动就很好的证明了自己是社会中的重要一员,把自己融入到了社会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是体验生活也好,换位思考也罢,至少自己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心态是难能可贵的。参加社会活动是充实心理、克服空虚的较好办法。重新确立生活目标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方式。一旦有了坚定的追求目标,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第三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老年人可以请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己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按时间表起居,按时吃饭,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和保持好的心情继续生活。改变自身认知观念。目前我国的家庭,尤其是城市的家庭是逐渐由大家庭转化为多元化的小家庭,家庭赡养功能是在逐渐弱化的,多数老年人希望的“养儿防老”模式的实现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困难。自己所期望的欢聚一堂的场面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也就给老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为了避免面对空巢,老年人应改变观念,接受社区和社会所提供的养老机构,如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这些机构在居住环境、娱乐场所、医疗保健等方面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不错选择。(二)子女尽职尽责子女应敬老养老。子女应在可能的条件下,担负起赡养老年人的义务。尽管存在多种养老方式,但大部分老年人喜欢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愿意住在敬老院。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机构很发达,但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家庭养老。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素来有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应尽可能的照顾老年人。如果条件不允许老年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经常的探望、电话问候也是必需的,儿女的关心常常会给他们带来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老歌唱的,歌词虽然平淡但却朴实,道出了父母与子女共同的心声。“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老人不求儿女为自己贡献多少赡养费,而是实实在在的陪在身边。引导父母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当今社会,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虽然生活越来越方便,医疗条件越来越发达,但很多城市空巢老人还是不去就医,因为他们认为身体出现症状是正常衰老所致,而非疾病所致,尤其是听力损害及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尿系统症状。身边没有儿女的观察和照顾,有些老年人实际已身患疾病且出现相应症状,但由于不去就诊而耽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作为儿女应定时带父母去接受各种慢性病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具备有关慢性病的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等知识,使其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意义。(三)政府及社会相助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的养老金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使老年人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嘱补贴、社会老人补贴等方面,也要适时不断提高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给老年人提供就业的机会。退休之后继续工作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而且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一些老年人心理压力过大,想的多,无所事事长期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出现。访谈中,一位老人讲到,她现在是在帮助照顾别人的孩子,因为她自身比较喜欢小孩儿,家里都是姑娘且离得较远,不在身边,因此,就找了这样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既能满足她精神寄托的需要,又能用自己的经验来助人为乐,且工作时间也不长,不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政府和社会就应该提供给那些适合参加工作的老人们工作的机会。工作的形式及强度应是适合老人身心状况的。如工作时间可以是部分工作时间制,每天工作两个小时或四个小时,或每周工作两天、三天等。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在老龄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医疗保障改革的趋势之一是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并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显然并不可行,但提高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此外,社区对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应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咨询、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等。具体表现在:定时为空巢老人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健康讲座。这些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地避免延期诊断和突发疾病的发生。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如免费发放健康杂志、免费发放健康食谱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探索居家养老方式。社区 - 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因此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一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制度,支持社会各界采取多种方式,兴建规范的老年公寓、养老院以及开展各类针对老人的服务等。对这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政府部门要落实好在用地、收费和税收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二要推行“日托”养老服务模式。老人白天在活动室自由活动,晚上就各自回家,使其既能得到很好的照料,又能满足老人和儿女的情感需要。三要推广上门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政府应尽快出台居家养老政策,为空巢老人提供聊天、日常护理、陪医送药、保姆服务等家政服务,及时为空巢老人排忧解难。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要贯彻就近、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和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外活动。要改变过去单一搓麻将现象,设置电视、聊天、棋牌等多种活动工程,组织老年人学习时事政治,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还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多关心并进行探望,尤其要经常探望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常出门活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予以帮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参考文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1 刘同昌 . 空巢现象与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 青岛市独居老年人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04,16(8):10-12. 2 何斯 , 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J ,南方人口 ,2006,24(4):15-18. 3 张良礼 . 应对人口老龄化-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50-55. 4 陈建兰 .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期刊,2009,32( 6): 8-10. 5 唐政 . 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健康需求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09,10(7):16-19. 6 王玲凤 . 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6(5):11-14. 7 李爱芹 .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以徐州为个案J.社会工作, 2007,23(7):20-23. 8 赵芳 .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N. 南京师大学报 ,2003-03-19(5). 9李 德 明 . 城 市 空 巢 老 人 与 非 空 巢 老 人 心 理 状 况 的 比 较 J.中 国 老 年 杂 志 ,2006,10(6):31-34. 10 张传辉 , 赵丽 . 影响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效果的因素分析J.学理论, 2009,13(7):22-25. 11 陈建兰 . 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徐州为个案J.社会学期刊,2009,15(5):16-2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