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 1 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无机物(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a 作用:作为良好的溶剂;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2)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a 存在形式:无机盐在细胞中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作用: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血液中缺Ca2+会发生抽搐现象;HCO3-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Na+、k+离子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等) 。2.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依据b 种类:糖类的组成元素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蔗糖和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元作用: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分类依据: 之所以把糖类分成单糖、二糖和多糖, 是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如单糖就不能继续水解。(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 种类:脂质主要由C、H、 O 三种元素组成,脂质可分为油脂、磷脂、植物蜡和胆固醇。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能物质。磷脂: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但血液中胆固醇过多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3)蛋白质的功能b 功能:通常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消化酶)具有免疫作用(如:抗体)具有帮助物质出入细胞(如:细胞膜上的载体)(4)氨基酸的结构和种类、氨基酸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b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结论: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形成方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 NH” 。 (注意:其中的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学键用“”表示,书写时不能遗漏)命名: N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N 肽。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计算: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 =氨基酸数 -肽链数(5)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b 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氨基酸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结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注: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正确的三维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所必需的)(6)核酸的种类和功能a 组成元素:由 C、H、O、N、P 组成。种类:种类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存在场所脱氧核糖核酸DNA 脱氧核苷酸主要在细胞核核糖核酸RNA 核糖核苷酸主要在细胞质功能:核酸是细胞中控制其生命活动的大分子。DNA中贮藏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并决定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7)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b 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组织和细胞中,有机化合物含量各不相同。对于某些有机化合物,可以使用指示剂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苏丹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本尼迪特试剂可与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等)在热水浴条件下发生作用生成红黄色沉淀。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常用材料:花生种子、蚕豆种子或菜豆种子等。方法步骤:制片徒手切片,将种子子叶切成12mm 厚的薄片,置于载玻片中央。染色用吸水纸吸去材料表面的水,将苏丹染液滴在切片上,静置23min,使切片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料,再在切片上滴加12 滴 50的乙醇溶液, 洗去多余的染料。制片用吸水纸吸去乙醇溶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 滴水, 盖上盖玻片, 制成临时装片。观察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橙黄色)的脂肪颗粒。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常用材料:马铃薯块茎方法步骤:将生物组织材料剪碎后研磨、过滤。取 2mL 样本上清液加入5 滴碘碘化钾溶液,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结果:溶液颜色变成蓝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常用材料:梨和白萝卜方法步骤:将生物组织材料剪碎后研磨、过滤。取 2mL 样本上清液加入2mL 本尼迪特试剂, 振荡试管, 使样本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均匀,将试管置于热水浴中加热23min,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结果:产生红黄色沉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常用材料:稀释的鸡蛋清,豆浆等。方法步骤:取2mL 样本上清液加入2mL 双缩脲试剂A(NaOH) ,振荡试管,使样本与试剂 A 混合均匀,再加入5 滴双缩脲试剂B(CuSO4) ,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结果:溶液颜色变成紫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第二章细胞的结构3. 细胞概述(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a 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结论: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2)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a 细胞的大小: 细胞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如最小的细胞是属于细菌类的支原体细胞,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卵黄)。 细胞体积过大(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的数目:生物体的长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 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如初生婴儿的细胞数目约为2 1012,成人的细胞数目约为21014) 。细胞的种类: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 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等绝大多数生物。(3)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b 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使用的基本程序:取镜安放对光制片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实验操作过程: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动载玻片, 将所要观察的细胞 (物像) 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 让高倍镜头正对通光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比较:高倍物镜下视野亮度暗、物像大、细胞数量少。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被放大倍数是指放大标本的长度和宽度,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4. 细胞膜与细胞壁(1)质膜的选择透性 a 细胞膜又叫质膜,质膜有允许某些分子透过,而阻止另一些分子透过的特性,称为质膜的选择透性,选择透性属于质膜的功能特性。(2)质膜的“结构模型” b 脂双层: 质膜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单位膜,脂双层指两层磷脂分子,所以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膜蛋白:质膜中还含有蛋白质。有些质膜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类。质膜结构模型的特点:组成质膜的膜蛋白和磷脂大多都是可以移动的,由于膜中的各种组分都在不断地移动,像流体一样, 而且又有各种蛋白质分子镶嵌在其中,所以这种模型称为流动镶嵌模型。因此, 质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质膜组成成分的作用 a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质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膜蛋白。脂双层是膜结构的基础,它使得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膜蛋白有许多功能:有些膜蛋白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还有一些膜蛋白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中有的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物质(化学信号),有的能识别其他细胞,有的则与病原体作斗争。(4)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作用 a 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作用: 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5)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b 实验原理:质膜具有选择透性的功能,从而使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实验步骤:将玉米籽粒放在温水(2025)中浸泡 36小时,取 4粒已经泡涨的籽粒,将其中2粒在沸水中煮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 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 20倍的红墨水染色 (以淹没种子为宜) 。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实验结果: 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全都染上了红色,而没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仅表层带有浅浅的红色。结论: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透性。5. 细胞质(1)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质体、液泡和中心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a 内质网:形态、结构:是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的细胞器,这些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包括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种类型。功能: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加工蛋白质和有机物的运输通道。核糖体: 形态: 颗粒状小体。结构: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外表面没有膜结构。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在细胞溶胶中,一部分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尔基体:形态、结构: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由这种小囊产生的小泡组成。功能: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如: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高尔基体的作用就是把集中在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溶酶体:形态、结构:是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溶酶体中含有60 种以上的水解酶。功能: 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使细胞内的水解反应局限在某种膜包被的结构中进行,防止水解膜破坏整个细胞。线粒体: 形态: 呈颗粒状或短杆状。结构: 由内、 外两层膜构成的,膜的结构基础都是脂双层,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以及嵴的周围都是液态的基质。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 和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己需要的蛋白质。功能: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需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均在线粒体内进行。质体 : 质体存在于植物和藻类细胞中,分白色体和有色体两类。 白色体不含色素,是贮存脂质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淀粉的, 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有色体含有色素, 最重要的一类有色体是叶绿体。叶绿体:形态、结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面有双层膜,内部是液态的基质,浸在液态基质中的是一个复杂的膜系统,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就存在于这些膜系统中。功能: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形态、结构:是细胞中一种充满水溶液的、由单位膜包被的细胞器。液泡中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其中含有无机盐类、糖类、氨基酸、色素等。功能:贮藏营养和色素等物质,其中液泡中的色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和叶有各种颜色;此外还有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和失水的作用。中心体:形态、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构成,无膜结构,每一个中心粒都是由一组微管排列成的筒状结构,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功能:在动物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作用。(2)细胞溶胶的功能 a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细胞溶胶中含有多种酶, 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3)活动: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b 实验原理: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以及液泡、细胞壁等结构。实验目的: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实验步骤:黑藻的培养实验前将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黑藻叶片是由一层绿色的单层细胞组成,不需加工即可进行观察叶绿体)。取材:将黑藻从水中取出,用镊子从新鲜枝条上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小叶放在载破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6. 细胞核(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b 细胞核的结构: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中的DNA 分子中。 染色质染色体成分相同,只是凝聚程度不同,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形状各异的同一种物质。核被膜:是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 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核仁:是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基质:细胞核中液态部分。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b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绿色植物细胞有叶绿体等质体,动物细胞没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动物细胞一般没有。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大多数植物细胞中则没有。7.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b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不同点大小较小较大细胞壁多数有,但成分与植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有,成分主要是纤维素。质膜原核生物进行呼吸的场所。光合细菌中也可作为光合膜真核细胞的质膜是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的界面(如蓝细菌)。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细胞核染色质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无,只有丝状DNA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共同点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三细胞的代谢8. 细胞与能量(1)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a 吸能反应: 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高(如人体细胞中葡萄糖合成糖元就是一种吸能反应) 。放能反应: 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低(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糖类的氧化,也称为细胞呼吸)。(2)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a ATP的化学组成: ATP由一个核糖、一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A 代表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T 代表 3 个, P代表磷酸基团。所以一分子ATP含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也叫做腺苷三磷酸。ATP的特点:一分子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和重新形成。当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则ATP就变成了ADP ,当 ADP得到能量时又能重新形成高能磷酸键形成ATP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ATP和 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这个过程储存能量这个过程释放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的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如肌肉收缩、 神经细胞的活动以及细胞中的其他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注:在 ATP 和 ADP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扩散和渗透的过程 b ADP+Pi+能量酶ATP ATP 酶ADP+Pi+能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扩散:指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扩散达到平衡时, 分子仍继续运动,且维持着平衡状态。渗透:指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水分子是从其分子数相对多处向相对较少处扩散。结论:扩散和渗透都是物理现象。发生渗透的条件:有半透膜存在半透膜两边均为液态且存在浓度差半透膜的特点:大分子物质不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如水)可以透过。渗透扩散区别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物质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到相对含量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两处物质相对含量不等即可结果半透膜两侧的溶剂分子达到动态平衡两处物质相对含量相等联系渗透作用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方式(2)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 b 红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因:红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处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的红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又有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液体(细胞溶胶)的浓度时,红细胞就失水;红细胞发生皱缩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红细胞内液体(细胞溶胶) 的浓度时, 红细胞就吸水。 吸水到一定程度,由于细胞膜的伸缩性有一定限度,所以红细胞会发生破裂现象。(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 b 下图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的状态:图中的 1 代表细胞壁, 具有全透性, 所以 1 和 2 之间充满外界高浓度的溶液。图中的 2代表细胞膜, 5 代表液泡膜, 3代表细胞质, 2、5 和 3 合称为原生质层,相当于植物细胞的半透膜;液泡内的液体叫细胞液,当半透膜(原生质层)两侧存在浓度差,即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之间有浓度差,就会发生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液泡内的水就会流向细胞外。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比细胞壁大,当植物细胞处于高浓度溶液中时,由于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层的收缩,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外因:原生质层两侧具有浓度差;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内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当植物细胞处于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导致液泡变大, 整个原生质层体积增大,最后与细胞壁重新贴在一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4)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扩散易化扩散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载体蛋白不消耗需要需要举例水、 O2、CO2、甘油等脂质等脂溶性物质。血 浆 中 葡 萄 糖 进 入红细胞K+进入红细胞, Na+出红细胞(5)细胞胞吞、胞吐的过程 a 有些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被一部分质膜包起来,这部分质膜和整个质膜脱离,裹着该物质运动到细胞的内侧或外侧。运送到细胞内侧的,成为胞吞;运送到细胞外侧的,称为胞吐(如变形虫摄食过程就是胞吞;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酶的分泌就是胞吐)。小结:扩散(渗透)被动运转易化扩散离子或分子方式主动运转大分子或颗粒胞吞胞吐(6)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b 实验目的:观察、描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实验原理 :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其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时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和细胞内外浓度差)。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实验材料: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蔗糖的质量浓度为0.3g/mL 的溶液,清水。方法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中有一个呈紫色的大液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原生层质与细胞壁分离,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变深。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原生层质与细胞壁重新贴在一起,液泡体积变大,颜色变浅。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植物细胞是否为活细胞?( 答案见最后 ) 讨论:如果用尿素、甘油或KNO3替代蔗糖溶液,会发生什么现象?10酶(1)酶的发现过程 a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酒精产量与活酵母菌的繁殖量成正比,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与酵母的活动无关,只需要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德国的毕希纳则证明了促使酒精发酵的确实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 酶;美国的萨母纳尔得到脲酶证实了酶是一种蛋白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科学家又发现极少数特殊的酶是RNA ,并称为核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2)酶的本质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b 酶的本质: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也有极少数是RNA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具有促使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而本身却不发生变化的特点,所以酶体现了在生化反应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场所主要在细胞内,也可以在细胞外, 如在人体消化道内酶就对食物的消化起催化作用。(3)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b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例: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蔗糖酶只能水解蔗糖,却不能水解麦芽糖。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例:每个酶分子能在1s 之内将 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是无机催化剂的1000 万倍。(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c 影响因素:温度和PH。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 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例 1:低温冷藏可以长时间保存植物种子,就是因为低温可以使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种子的新陈代谢,使得种子在长时间内保持活性。例 2: 人体唾液的PH=7.6 , 酸碱度接近中性, 但是当唾液流到胃中时,由于胃酸的PH=1. 52.5之间, 所以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就失去活性,唾液淀粉酶只有在酸碱度为中性的环境(口腔)中才能保持活性。(5)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b 实验目的:比较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酶的作用。实验原理: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恰好与底物分子结合。这就好比钥匙恰好能插到锁眼中一样,这就导致了一种酶往往只能催化相应的一种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实验材料:稀释200 倍的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2% 的蔗糖溶液,溶于质量分数为0.3%氯化钠溶液中的淀粉溶液(其中淀粉含量为1% ) ,本尼迪特试剂,蔗糖酶溶液,试管,试管架。方法步骤(略)要求:画一张实验记录表。讨论:实验步骤(教材P64)1 3 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见最后)讨论:为什么3 号、 4 号、 5 号、 6 号试管要在37恒温水浴中保温?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你如何理解酶的专一性?讨论:如果5 号试管出现轻度阳性反应,你认为该怎样解释?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11细胞呼吸(1)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概念 a 需氧呼吸:指细胞必须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厌氧呼吸: 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2) 需氧呼吸过程 b 笫一阶段(糖酵解)C6H12O62C3H4O3(丙酮酸)少量H 少量能量(细胞溶胶);笫二阶段(柠檬酸循环)2C3H4O3(丙酮酸)6CO2大量 H 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H O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3)厌氧呼吸过程 b 始终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2C3H6O3;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高等动物、人和乳酸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2C2H5OH CO2;高等植物、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比较: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1:3 ,产生的ATP之比为 1:15 。呼吸方式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溶胶、线粒体细胞溶胶条件有氧情况、多种酶缺氧情况、多种酶物质变化葡萄糖水和二氧化碳葡萄糖乳酸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 (30ATP) 释放少量能量 (2ATP) 相同点本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过程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4) 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b 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在栽培中中耕松土就是为了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粮油种子的储藏,必须降低种子的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果实和蔬菜常通过低温来控制细胞呼吸以降低他们的代谢强度,达到保鲜目的;连续阴天的蔬菜大棚中,通过晚上降温来降低细胞呼吸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12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阶段、场所、产物:b 光合作用: 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阶段:光反应和碳反应。光反应和碳反应的关系:光反应碳反应原料H2O CO2产物ATP、NADPH 、O2三碳糖、 H2O、RuBP 能量转换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 ATP ATP 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 (如三碳糖)中的化学能发生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叶绿体基质发生条件光照、色素、酶酶(2)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图:a 种类色素本身的颜色选择吸收的光能功能类 胡 萝 卜 素3/4 胡萝卜素橙黄色蓝紫光吸 收 传 递 转化光能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1/4 叶绿素 a 蓝绿色红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叶绿素 b 黄绿色蓝紫光(3)光反应发生的变化:b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类囊体膜上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光能并把H2O 光解: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光能 ATP 和 NADPH 中活跃的化学能(4) 碳反应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5)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 目的要求: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分离叶绿体中的4 种色素。实验原理: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加入SiO2使研磨更充分;CaCO3可以保护色素在研磨过程中不被破坏。纸层析法原理: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材料用具:(略)实验步骤:(略)实验结果:四条色素自上而下分别为:胡萝卜素(含量最少所以最细) 、叶黄素、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最粗) 、叶绿素b。讨论:本实验要成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答案见最后)(6)活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 目的要求: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和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具体影响会导致植物生长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实验原理: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强度的强弱、光照的时间长短、不同的波长的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矿质元素和水等。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效率增高。低温时碳反应中还原碳(三碳糖)的产量会减少, 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光合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碳反应中酶的活性。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 CO2浓度降低, CO2固定减弱,生成的三碳化合物(C3)数量减少,RuBp 在细胞内的量在短期内增多,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NADPH、ATP 数量减少,此时三碳酸(C3)还原过程减弱,光合作用速率就会下降。不同波光的光对光合作用也有影响,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胡萝卜素只水的光解: 2H2O 4H O2 4e ATP 的形成: ADP Pi 能量 ATP NADP 的还原: NADP 2e H NADPH 酶光酶CO2的固定: CO2 RUBP(C5)2 三碳分子( C3)C3 的还原: C3三碳糖C5 的再生: 5 三碳糖 3C5ATP NADPH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7 页吸收蓝紫光,其他波段的光吸收量都很少,绿光几乎不吸收。实验设计方案一: 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用不同功率的聚光灯作为实验自变量(光照强度)来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二: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温水, 热水和冰块作为实验自变量(温度)来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三: 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实验自变量( CO2浓度)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四: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不同颜色的玻璃纸作为实验自变量(不同波长的光)来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讨论:通过什么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答案见最后)四细胞的增值和分化13细胞的增殖(1)细胞周期a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有丝分裂期(M 期)和一个分裂间期(G1 期、 S 期、G2 期)。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包括两个过程:细胞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又称胞质分裂)(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即指分裂期)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b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图示以动物细胞为例)前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最便于观察和研究。后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为两个,各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已经转变为两个独立的染色体,并被纺锤丝拉向两极。末期:染色体、纺锤丝消失,核被膜(及核仁)重新形成。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 含量为 2a,染色体数目为2N)分裂时期比较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 含量2a4a 4a 4a 4a 4a2a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染色体数目2N 2N 2N 4N 4N2N 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4N 0 0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b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但在其不同点见下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两极发出纺锤丝由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纺锤丝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4)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 目的要求:观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描述观察到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形态。熟练使用显微镜并掌握生物绘图。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特点:材料用具:略实验原理: 洋葱根尖分生区正在分裂的细胞的特点是呈正方形、体积小、排列紧密,一些细胞中出现了线状、棒状结构(染色体)。方法步骤:略讨论: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的装片时应注意什么?讨论:动物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最好使用什么实验材料?(5)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b 实验原理: 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用盐酸处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彼此容易分开。用水洗去盐酸后,再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制成装片,再观察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差异。材料用具:盐酸、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光学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等。材料的获取:待洋葱根长到15cm 时,取其处理观察。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压片(或制片)。观察:在低倍物镜下找到观察对象,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14细胞的分化(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b 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生物的个体发育是通过细胞的分化过程来实现的。(生物体的正常发育是细胞在分化过程受到高度精巧的严格控制下发生的,一旦失去控制, 细胞分化就会异常。细胞的癌变就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a 正常细胞发生突变而称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癌细胞能在体内转移;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3)引发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a 引发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称为致癌因素,如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等)、化学因素(许多无机物或有机化合物等) 、生物因素(许多种病毒等)。15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1)细胞衰老的特征a 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等; 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发生许多变化,如线粒体的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体积则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等;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核膜不断向内折叠。(2)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a 细胞的衰老并不意味着机体的衰老;而细胞凋亡 (或称编程性细胞死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是有某种基因引发的,不同于病变或伤害导致的死亡。如:一个健康成人体内的骨髓和肠中,每小时约有10 亿个细胞凋亡。(3)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a 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不可避免的。 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讨论答案】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6)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b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植物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由于活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可以用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来鉴别。讨论:如果用尿素、甘油或KNO3替代蔗糖溶液,会发生什么现象?由于以上三种物质均可以以被动转运(尿素、甘油)或主动转运(KNO3)的方式进入细胞,所以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10酶(5)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b 讨论:实验步骤(教材P64)1 3 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可检验淀粉、蔗糖与本尼迪特试剂能否发生特异性颜色反应。讨论:为什么3 号、 4 号、 5 号、 6 号试管要在37恒温水浴中保温?因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你如何理解酶的专一性?3 号、6 号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4 号、5 号试管无此现象,说明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同理,蔗糖酶只能水解蔗糖,不能水解淀粉,证明了酶具有酶一性。讨论:如果5 号试管出现轻度阳性反应,你认为该怎样解释?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可能原因1:试管壁没有洗干净,沾有少量蔗糖;原因2:淀粉溶液不纯净,混有少量蔗糖。假设 1 可反复冲洗试管后再做;假设 2 可用半透膜过滤蔗糖,得到纯净淀粉后如果没有红黄色沉淀,就说明假设成立。12光合作用(5)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 讨论:本实验要成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滤纸需要事先干燥处理,这样有利于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色素带整齐清晰;2.滤纸的长度为 10cm,宽度为1cm,并且浸入层析液的一端要剪角,这样处理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色素分离时整齐便于观察;3.距离滤纸的下端1 cm 处画滤液细线, 要求要细、 直、 齐,重复 23次,使滤液细线的色素含量多,便于分离色素带清晰明显。4.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不然会使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观察效果。(6)活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讨论:通过什么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由于实验用的是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方法来测量光合作用速率。13细胞的增殖(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b 讨论: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的装片时应注意什么?先用低倍物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上高倍物镜, 用细准焦螺旋和光圈把视野物像调整清晰,知道看清楚物像为止。讨论:动物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最好使用什么实验材料?利用马蛔虫受精卵的分裂过程进行观察。【会考复习策略】1今年的会考标准从会考标准条目上来看,没有大的变化,有几处有了变动,如下(必修 1):1. 无机物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去年:“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4. 细胞膜与细胞壁质膜的结构模型(去年:“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质膜组成成分的作用(去年:“质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和作用(去年:“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10. 酶 酶的本质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去年:“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从这几处的变化来看,只是从字或词组的意义有所改动, 实质意义没有改变, 我认为综观整个会考知识条目,会考对学生的总体要求没有大的改变。2. 复习策略(1)充分利用学科指导意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和会考导引严格按照学科指导意见和普通高中会考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特别是标准中的知识条目, 因为试卷是完全按照 标准来出的,所以对标准中的“考试要求”要特别注意,是“a”还是“ b”, 学会参照会考标准的每一个考点和要求, 首先抓好课本内容的复习, 并且在每章内容复习的同时,充分利用会考导引,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的出题方向,题型,分值等,再根据导引中的题目,让学生回忆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点,加深理解和记忆。(2)学会“抠书”整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会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基础性,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观点等是复习的重点。要回归教材和会考标准, 课本是指南, 课本是依据。 下面例举一些问题,教材上都有,但学生看书时却忽略,成为“知识盲点”。1. 膜蛋白的种类有哪些 ?生物催化剂可以是膜蛋白的种类吗?如果是 , 那么在膜上的生物催化剂可以指哪些? 必修 1 P 31 2. 要使光合速率随着 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 大气中 CO2浓度中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必修 1 P96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这一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是否能观察到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 能观察到 , 因为在制作装片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受到挤压, 细胞破裂 , 脂肪滴溢出细胞外. 4. 高等哺乳动物体内哪种细胞不含细胞核?高等植物体内哪种细胞不含细胞核?必修 1 P41 5. 蓝细菌 (蓝藻) 产生 ATP的场所有哪些 ? 必修 1 P45 6. 核酶是指什么?必修1 P61 7. 合成磷脂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必修1 P34 8. 线粒体内膜上存在需氧呼吸哪个阶段的酶?必修1 P73 (3)利用概念图加强概念学习对于概念理解的层次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概念的字面定义, 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 有的学生可能存在模糊的认识;有的学生的理解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学生在学习任何概念性知识之前,实际上都已经有了前概念(迷思概念)。如对于糖类的认识,学生的前认知总是认为应该是甜的,却无法把糖类的概念和纤维素等联系在一起等等,所以我们老师在复习时应帮助学生再一次有效建构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有效区分生物学的一些概念,如染色体和染色质,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细菌和真菌等, 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图,让学生以“细胞”这一概念为中心,来构建概念框架, 把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化合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中包含的细胞器,细胞的增殖,分化,癌变等等围绕着“细胞”进行知识框架建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7 页概念图作为学习者学习的一种策略:可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还发现,合作学习建立概念图比学习者独自建立概念图的效果要好。例: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填出恰当的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7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