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当我们乘着历史的航船,驶进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河之中时,你会发现农民起义的惊涛一浪高过一浪。陈涉世家将将我们带入历史的长河,去领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展过程。战国末年,天下纷战,游说之士活跃于政治、外交舞台。唐雎就是其中一位,当秦王想用欺骗手段轻取安陵时,这位安陵的策士会有什么表现呢?走进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你将知道这一过程。诸葛亮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以其聪慧、过人的才智和谋略以率真、忠诚的秉性为后世称道,名传千古,走进隆重对体验三顾茅庐的历史场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对诸葛亮出师表所作的评价。 让我们走进 出师表 去体验孔明的鞠躬尽瘁。本单元为古代史传,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起来!21陈涉世家学习任务:1. 诵读课文,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2. 学习本文用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 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意义。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祖先做过周朝史官,父亲司马谈为汉朝太史令,学识渊博。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 岁就到长安学习,20 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搜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38 岁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群书,掌握了大量丰富的史料。42 岁时开始写史记,公元前99 年,因上书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处以“宫刑”。出狱后他发愤著书,于公元前91 年,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写作背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压迫,实行严酷的刑法,焚书坑儒,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筑骊山墓。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逼得贫苦农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209 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相关知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史记不但文字缜密,记事详细,而且语言形象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作者把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看重。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字形、读音闾(l )左谪戌(zh sh )当行( hng)度已失期( du)以数谏( shu jin)罾(zng)间(ji n)祠(c)陈胜王( wng)忿恚( hu)笞(ch)毋 (w)以应( yng)宁(nng)有种乎蕲(q)谯(qi o)会(hu)计事长吏( l )解释重点词,熟悉课文:1.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去;失望2.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3. 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穷人;强迫守边4. 皆次当行编次5.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暗地里;驻扎;笼6. 失期,法皆斩。按照法律7.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逃跑;同样8. 楚人怜之。爱戴9. 为天下唱通“倡”,首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10. 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罢了11. 固以怪之矣。通“已”12.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到处13.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屡次;恼怒14.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帮助;一齐15.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十分之六七16.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17.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筑;盟誓;用18.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下;率领;攻下19. 比至陈等到20. 将军身被坚执锐亲自;通“披”21. 皆刑其长吏惩罚22. 忿恚( hu):激怒,恼怒。23. 社稷( j ):国家。封建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社,土地神。稷,谷神。24. 徇(xn) : 攻取土地。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25. 罾(z ng):鱼网。课文用做动词,就是用网捕。虚词意义怅恨久之:助词,无意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助词“的”。之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代词,“公子扶苏”。固以怪之矣:代词,“这事”指“鱼腹藏书”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代词,公子扶苏。其卜者知其指意:代词,陈胜、吴广。皆刑其长吏:代词,他们。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介词,因为、由于。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介词,用,拿。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乎等死,死国可乎:语气词,表示商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语气词,表示反问。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副词,用在判断句谓语乃前,有加强判断语势的作用。译为“就是”乃行卜:副词,于是、就。特殊句式省略句:(1)然足下卜之鬼乎!(省略介词“于”,应为“卜之于鬼乎”)(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 省略宾语,应为“夺剑而杀尉”。) (3)上使外将兵。(省略宾语“之”,应为“上使之外将兵”。)被动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用者。赏析课文:第一段:写陈胜青年时代远大的抱负,为下文做铺垫。第二段:陈述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经过。第三段:写陈胜、吴广起义经过。表现陈胜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劲势头。小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突出表现陈胜非凡的才能;同时言简意赅,将一幅幅激烈搏斗的画面情味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郁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同学们熟读成诵。22唐雎不辱使命学习任务:1. 学习课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2.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3. 学习积累文言词汇。作者简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载录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语言,大大丰富了祖国文学和语言的宝库,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惊弓之鸟”“狡兔三窟”等,至今为人所称引。作品背景:战国时期,周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秦国的崛起和强大,打破了六国均势,诸侯各国间的斗争更趋于复杂尖锐。各国间斗争的胜负,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国力的强弱,但另一方面在外交策略上也常一比高低,即决定于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手段。在这种形式要求下,就出现了一大批纵横家一类的人物。各国诸侯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巩固本身的地位, 就争先罗致人才, 造成了一种养士风气。于是“士”阶层就成为当时社会最为活跃的一种政治力量。贵族所养之士,多达数千人,被养之士行行俱备。有的为了猎取功名利禄,奔走各国之间,他们朝秦暮楚,阴谋权诈,不择手段,以达到个人目的;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为解救国家危难挺身而出,做了一些于国于民有益之事。这些人物的言行,构成了这部史料汇编的基本素材,史学家将其辑录加工成文保存下来。课文背景:公元前 230 年和公元前225 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的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秦国。字形、读音弗 f 雎 j 怫 f 跣 xi ?n 抢 qi ng 傀 gu 祲 j n 缟 g?o 挠 no 谕 y梳理课文:解释重点词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2. 大王加惠给予恩惠3. 故不错意也通“措”4. 请广于君扩充5.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屈服;道歉6. 寡人谕矣明白7. 徒以有先生也只因为赏析课文:第一段:故事开端,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第二段:故事的发展,写唐雎与秦王正面斗争的开始。第三段:故事的高潮,写唐雎不畏强暴,战胜了秦王。第四段:故事的结局,秦王请降。小结:用对话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话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词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无不跃然纸上。23隆中对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陇亩(l ng)倾颓(tu )猖蹶 (chng ju )存恤(x)夷越(y)胄(zhu)殆(di)沔(min)诣(y)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 争夺势力范围, 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 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 形成了曹操、 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因此,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翻译:躬 亲自。陇亩 田地。好 喜欢。每 常常。时 当时。莫之许 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 友好。谓 认为。信然 确实这样。屯 驻军防守。器 器重、重视。谓曰对说。与俱来 与(之)俱来。俱。一起。就见 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 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枉 委屈。驾 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 拜访。由是 因此。遂 于是,就。诣 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 总共。乃见 才见到。因 于是。屏 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汉室 指汉朝。倾颓 崩溃、衰败。奸臣 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 盗用皇帝的命令。孤 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过人。信 通“伸”,伸张。句式:1倒装句莫之许:“莫许之”,宾语前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状语后置2省略句君与(之)俱来然(余)志犹未已此诚不可与(之)争锋3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此用武之国。4被动句贤能为之用(被)通假字 1 信:通“伸” 伸张 2已:通“以”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箪:用竹筐盛壶:用壶装一词多义1信确实、的确:谓为信然“伸”伸张:信大义于天下?讲信用:信义著于四海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因于是:因屏人曰、因以为号焉因此:余因得遍观群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就着,根据:因势象形3遂于是,就:先主遂诣亮?终于:操遂能克绍遂迷,不复得路4诚如果,果真:诚如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确,实在: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成语1出自本课的成语:箪食壶浆挟天子以令诸侯如鱼得水度德量力2成语积累:度:估计审时度势审己度人身:亲自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赏析课文:1、这番对策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才能?答:表现了诸葛亮天才的预见能力“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肯定了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力的方向发展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诸葛亮: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和审时度势的非凡能力。2、在诸葛亮眼中刘备是个怎样的人?是一个讲信用,重义气,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名君。24出师表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崩殂(c)疲弊 b 陛下(b) 恢弘(hng) 妄自菲薄 (fe b)以塞 (s)驽钝 (n) 陟 罚(zh) 臧否 (zng p ) 裨补阙漏(b qu )郭攸之(yu)费祎 y 行阵和睦( hng)长史(zhng)猥 自(we )夙夜忧叹 (s ) 以彰其 咎(ji ) 咨诹(z u) 以遗陛下( we )斟酌 损益(zh n zhu )2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诸葛亮 181 234,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躬耕陇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3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p27 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叫匕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4翻译【中道】中途【崩殂】死。崩,古代指皇帝的死亡。殂,死亡。【疲弊】人力疲劳,物力缺乏。【诚】实在,确实。【秋】这里是“时”的意思。【盖】发语词,有“因为是”“原来是”的意思。【殊遇】特别厚待。【遗德】遗留的美德。【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一体】指国家的官员。【为忠善者】 尽忠做好事的人。【昭】显示,表明。【平明之理】公平严明的治理。【良实】善良的人,诚实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是以】以是,因此。【愚】古时自称,我。【广益】更多的益处、成效。【晓畅】通晓,精通。【行阵】队伍,指军队。【优劣】指才能高的人,才能低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亲】亲近。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所以】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可译为“的原因”。【兴隆】兴旺发达。【倾颓】倾覆衰败。【未尝】没有一次。【痛恨】痛心遗憾。 计日而待 计算着时间而到来。指为期不远。【躬】亲自。【苟全】苟且保全。【闻达】闻名作官。【由是】因此。【感激】感动、激动。【驱驰】快跑,喻奔走效劳。【有】通“又”,表余数。【托付不效】托付的事情未能办到。【三军】指全军。【庶】差不多。【职分】职责。【效】重任。【不效】不能实现。【兴德】发扬美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察纳】观察采纳。【不胜】不尽。【涕零】流下眼泪了。5古今词义痛恨古义:痛心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非常恨。布衣古义:贫民百姓。臣本布衣。今义:布的衣服。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感激古义:感动,激动。由是感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6一词多义效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实现、完成不效则治臣之罪。感激感动,激动由是感激。感谢。臣不胜受恩感激。7词性活用光 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恢弘志士之气。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此皆良实。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优劣得所。亲 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亲贤臣。远 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远小人。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攘除奸凶。慢 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8通假字阙通缺稗补阙漏。有通又表余数尔来二十有一年矣。9虚词以介词把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连词表目的来,用来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时间以 受命以来。25词五首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晚唐诗人、词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誉为“花间鼻祖”。 他精通音律, 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 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范仲淹( 980-1052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 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 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第六单元单元汇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一、解释加点字词屯大泽乡(驻扎)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 度已失期(估计) 等死(同样)吴广素爱人(平时,向来)比至陈(等到)藉第令毋斩(即使)以大易小(交换)岂直五百里(只,仅仅)寡人谕矣(明白)谓先主曰(对说) 枉驾顾之(拜访)作奸犯科(法律条文)以彰其咎(表明,显扬)陟罚臧否(提拔) 此殆天所以(大概)二、通假字適戍渔阳:適通 谪为天下唱:唱 通倡固以怪之矣:以通已被坚执锐:被通披故不错意也:错通措轻寡人与:与通 欤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 伸自董卓已来:已通以三、古今异义词楚人怜之 古:爱戴今:可怜卒中往往语 古:到处今:经常,常常以头抢地 古:撞今:抢劫休降于天古:吉祥今:休息长跪而谢之 古:道歉今:感谢抑亦人谋古:而且今:抑制利尽南海:古:物资今:利益开张圣听:古:扩大今:商店开始营业引喻失义:古:恰当今:意义叹息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度的憎恨遂用猖獗:古:因此今:使用古:失败今:凶猛而放肆卑鄙:古:地位低下,学识浅陋今:品行恶劣四、词类活用法皆斩(依法)死国可乎(为而死)此教我先威众耳(树立威信)陈胜王(称王)皆刑其长吏(惩罚)天下缟素(穿丧服)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箪食壶浆(用箪盛)亲贤臣(亲近)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优劣得所(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人)被坚执锐(铁甲)五、一词多义辍耕之垄上期)吴广以为然(对,正确)间令吴广之次所(暗中,偷着)怅恨久之(助词,无义)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鸿鹄之志(的)秦王怫然怒(的样子)时时而间进(偈尔、偈然)苟富贵( 如果)谓为信然( 这样)皆次当行(编次)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衣食所安(养)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扶苏以数谏故(多次,屡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怎么)若为佣耕(你)卒数万人(几)今诚以吴众诈自称(果真)非若是也(像)谓为信然(确实)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实在)若跨有荆益(如果)欲信大义于天下(伸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来,拿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信义著于四海(诚信)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每与臣论此事(谈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