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生物必修 2 2 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必修必修) )生物必修 2 复习知识点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 1、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 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别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 1 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别离):显性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别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5、 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DDddF1:高茎豌豆 F1: Dd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 黄圆绿皱 P:YYRRyyrr F1: 黄圆 F1: YyRr自交自交F2:黄圆 绿圆黄皱 绿皱 F2:Y-R- yyR- Y-rr yyrr9 :3:3 : 1 9 : 3 : 3 :1 在 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 9/16 绿皱 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 3/16 绿皱3/169 种基因型:纯合子 YYRR yyrrYYrr yyRR 共 4 种1/16 半纯半杂YYRryyRrYyRRYyrr 共 4 种2/16 完全杂合子 YyRr 共 1 种4/1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别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 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 DNA 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穿插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 2 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 2 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 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拟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根本相同;一条父方,一条母方。(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别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 n 对同源染色体,那么: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 种精子(卵细胞);它的 1 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2 种精子。它的 1 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1 种卵细胞。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精子,另一半卵细胞。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假设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假设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3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四分表达象、同源染色体的别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4、姐妹染色单体的别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假设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那么为卵原细胞的减或减的后期。 例:判断以下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n:减前期 减前期 减前期 减末期 有丝后期 减后期减后期 减后期答案:有丝前期 减中期 减后期 减中期 减前期 减后期减中期 有丝中期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见课本 30 页)第三节 伴性遗传一、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XY 型性别决定方式: ? 染色体组成(n 对):雄性:n1 对常染色体 + XY 雌性:n1 对常染色体 + XX ? ?性比:一般 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 X 隐性遗传的特点: 男 女 隔代遗传(穿插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 X 显性遗传的特点: 女男 连续发病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 Y 遗传的特点:男病女不病 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 X 隐:色盲、血友病伴 X 显: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第一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2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生物必修 2 复习提纲(必修)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 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细胞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称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 DNA 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 2 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 2 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 4 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为受精卵发育准备的。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根本相同;一条父方,一条母方。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2)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3)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别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 n 对同源染色体,那么: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2n 种精子(卵细胞);它的 1 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2 种精子。它的 1 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 种卵细胞。(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精子,另一半卵细胞。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 例:判断以下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减前期 减前期 减前期 减末期 有丝后期 减后期减后期 减后期答案:有丝前期 减中期 减后期 减中期 减前期 减后期减中期 有丝中期(xx 年小题)39(6 分)下面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右面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 的含量变化。分析答复:(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2)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其原因是(3)在曲线图中,ab 段 DNA 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在 A、B、C三图中,与 bc 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4)假设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 Y、y 和 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图 C 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第二节 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经过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脊椎动物个体发育包括和两个阶段。3在有性生殖中,由于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 基因的别离定律一、相对性状 基因的别离定律过程图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豌豆作为研究对象:(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人工授粉的方式:去雄(未成熟期(开花前)、套袋、人工授粉、套袋过程:首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研究,进而研究两对相对性状,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即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试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试验数据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性状。(高茎)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矮茎) 附:性状别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A)。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a)。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位基因:决定 1 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别离):显性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别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型,属于杂交)2、遗传的别离定律 (C)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P 高茎 矮茎F1 高茎自交F2 高茎 矮茎3 :1对别离现象解释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别离,别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三、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 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四、基因别离定律的两种基此题型:正推类型:(亲代子代)逆推类型:(子代亲代)(xx 年小高考题)37(6 分)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 Y、y 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以下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实验一 实验二P 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P 黄色子叶(丁)F1 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自交 F1 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1 :1 3 :1(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2)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5)实验中一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各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测交F2 中有 16 种组合方式,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 9:3:3:1自由组合定律 :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别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别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在减 I 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二、自由组合定律两种基此题型:共同思路:“先分开、再组合”三、常见组合问题(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2)基因型类型问题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别离定律:AaAa 后代 3 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 后代 2 种基因型(1BB:1Bb)CcCc 后代 3 种基因型(1CC :2Cc:1)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23=18 种类型。(3)表现类型问题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别离定律:AaAa 后代 2 种表现型 Bbbb 后代 2 种表现型 CcCc 后代 2 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 222=8 种表现型(xx 年小高考题)20.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假设让基因型为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图,那么“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CaaBb Daabb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必修 2 遗传和进化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1、(理解)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理解)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别离的概念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别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 DDdd 杂交实验中,杂合 F1 代自交后形成的 F2 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 及 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显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 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隐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 F1 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 表示。3、(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别离)解释:两种雄配子 D 与 d;两种雌配子 D 与 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 F2 的基因构成情况是 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 的基因型。证实F1 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别离的正确性。注意:杂交和自交可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测交可以验证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4、5、型的概念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 D 和 d,由于 D 和 d 有显性作用,所以 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别离:D 与 d 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别离而别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别离)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别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 Dd、dd)6、(理解)对别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别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7、(理解)测交的概念、测交试验和测交的意义就是让杂种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 的基因组合。 8、(理解)别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9、(理解)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的概念和实例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 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如果一对呈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两者相互作用而出现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状,即杂合子(Aa)的表型较纯合子(AA)轻,例如红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的杂合体的花是粉红色,这是不完全显性。10、(应用)应用别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1)如后代性状别离比为显:隐=3 :1,那么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 DdDd :1dd (2)假设后代性状别离比为显:隐=1 :1,那么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 Dddd 1Dd :1dd (3)假设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那么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11、(理解)“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见课本) 12、(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黄圆绿皱 P:YYRRyyrr F1: 黄圆 F1: YyRr自交自交F2:黄圆 绿圆黄皱 绿皱 F2:Y-R- yyR- Y-rr yyrr9 :3:3 : 19 : 3 : 3: 1 在 F2 代中:4 两种亲本型:黄圆 9/16 绿皱 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 3/16 绿皱3/169 种基因型:纯合子 YYRR yyrrYYrr yyRR 共 4 种1/16 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 共 4 种2/16 双杂合子 YyRr 共 1 种4/1613、(理解)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F1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别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F2 中有 16 种组合方式,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 9:3:3:114、(理解)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F(YyRr)隐性(yyrr)(1YR、1Yr、1yR、1yr)yr F: 1 YyRr:1Yyrr :1yyRr :1 yyrr。 15、(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的别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别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6、(应用)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1、(了解)染色体的形态类型一般为中着丝粒染色体:两臂的长度大致相同 2、(理解)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母方,一条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3)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4个 DNA 分子=8 条脱氧核苷酸链。 (4)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穿插互换: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局部片段的现象。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3、(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规律关于配子的种类计算:(1)、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可产生 4 个 2 种类型的精子,且两两相同,而不同的配子染色体组成互补。一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可产生1 个 1 种类型的卵细胞,同时产生 3 个极体,四个子细胞两两相同。(2)、有多个性原细胞,设每个细胞中有 n 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穿插互换,那么可产生2n 种配子。识别细胞分裂图形(区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形判断方法:(此方法不用记,只要理解、图形能判断即可)(1)先判断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有单体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无单体 (2)三个前期的判别:一看染色体数目;二看有无联会;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奇数:减有联会:减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 (3)三个中期的判别:一看染色体数目二看染色体排列;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奇数:减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减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 (4)三个后期的判别:看一极:一看有无染色单体;二看有无同源眼色体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 (5)两个末期的判断:一看染色体数目;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奇数:减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 例题:判断以下各细胞分裂图属何种分裂何时期图。解析:甲图细胞的每一端均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四分体、别离等行为,且每一端都有一套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故为有丝分裂的后期。乙图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图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理解)受精作用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表达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有重要意义。 6、(了解)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父方,一个母(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7、(理解)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基因的别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别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别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了解)染色体组型的概念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9、(理解)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概念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10、(理解)XY 型性别决定方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