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整理1. 定义:一般地, 如果cbacbxaxy,(2是常数,)0a,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 2. 二次函数2axy的性质(1)抛物线2axy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轴. (2)函数2axy的图像与a的符号关系 . 当0a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当0a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 (3)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轴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形式为2axy)(0a. 3. 二次函数cbxaxy2的图像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轴的抛物线 .4. 二 次 函 数cbxaxy2用 配 方 法 可 化 成 :khxay2的 形 式 , 其 中abackabh4422,. 5. 二 次 函 数 由 特 殊 到 一 般 , 可 分 为 以 下 几 种 形 式 : 2axy; kaxy2; 2hxay;khxay2;cbxaxy2. 6.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时,开口向上;当0a时,开口向下;a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平行于y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x. 特别地,y轴记作直线0x. 7. 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 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8. 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1)公式法:abacabxacbxaxy442222,顶点是),(abacab4422,对称轴是直线abx2. (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hxay2的形式,得到顶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为(h,k),对称轴是直线hx.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轴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 抛物线cbxaxy2中,cba,的作用(1)a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2axy中的a完全一样 . (2)b和a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由于抛物线cbxaxy2的对称轴是直线abx2,故:0b时,对称轴为y轴;0ab(即a、b同号)时,对称轴在y轴左侧;0ab(即a、b异号)时,对称轴在y轴右侧 . (3)c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bxaxy2与y轴交点的位置. 当0x时,cy,抛物线cbxaxy2与y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0c, 抛物线经过原点; 0c, 与y轴交于正半轴; 0c, 与y轴交于负半轴.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0ab. 10.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2axy当0a时开口向上当0a时开口向下0x(y轴)(0,0 )kaxy20x(y轴)(0, k) 2hxayhx(h,0) khxay2hx(h,k) cbxaxy2abx2(abacab4422,) 11.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cbxaxy2.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y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khxay2.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交点式: 已知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1x、2x,通常选用交点式:21xxxxay. 12.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1)y轴与抛物线cbxaxy2得交点为 (0, c). ( 2 ) 与y轴 平 行 的 直 线hx与 抛 物 线cbxaxy2有 且 只 有 一 个 交 点(h,cbhah2). (3)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cbxaxy2的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1x、2x,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02cbxax的两个实数根.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有两个交点0抛物线与x轴相交;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轴上)0抛物线与x轴相切;没有交点0抛物线与x轴相离 . ( 4)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同( 3)一样可能有0 个交点、 1 个交点、 2 个交点 . 当有 2 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k,则横坐标是kcbxax2的两个实数根 . ( 5)一次函数0knkxy的图像l与二次函数02acbxaxy的图像G的交点,由方程组cbxaxynkxy2的解的数目来确定: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l与G有两个交点 ; 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与G只有一个交点;方程组无解时l与G没有交点 . ( 6) 抛 物 线 与x轴 两 交 点 之 间 的 距 离 : 若 抛 物 线cbxaxy2与x轴 两 交 点 为0021,xBxA,由于1x、2x是方程02cbxax的两个根,故acxxabxx2121,aaacbacabxxxxxxxxAB44422212212212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3 分)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 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注意: x 轴和 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点的坐标的概念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a时, (a,b)和( 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考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3 分)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 P(x,y) 在第一象限0,0 yx点 P(x,y) 在第二象限0,0 yx点 P(x,y) 在第三象限0,0 yx点 P(x,y) 在第四象限0,0 yx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点 P(x,y) 在 x 轴上0y,x 为任意实数点 P(x,y) 在 y 轴上0x,y 为任意实数点 P(x,y) 既在 x 轴上,又在y 轴上x,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 0,0)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点 P(x,y) 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 y 相等点 P(x,y) 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 y 互为相反数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5、关于 x 轴、 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点 P 与点 p 关于 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点 P 与点 p 关于 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 P 与点 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点 P(x,y) 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1)点 P(x,y) 到 x 轴的距离等于y(2)点 P(x,y)到 y 轴的距离等于x(3)点 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x考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38 分)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 y,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 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 x 的函数。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2)列表法把自变量x 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 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考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310 分)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bkxy(k, b 是常数, k0) ,那么 y 叫做 x 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kxy中的 b 为 0 时,kxy(k 为常数, k0) 。这时, 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bkxy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y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k 的符号b 的符号函数图像图像特征k0 b0 y 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y 随 x 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0 x 增大而增大。b0 y 0 x 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K0 y 0 x 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b0 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2)当 k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2)当 k0 k0 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x 的取值范围是x0,y 的取值范围是y0;当 k0 a0 y 0 x y 0 x 性质(1)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 2)对称轴是x=ab2,顶点坐标是(ab2,abac442)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ab2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右增;(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 x=ab2时,y 有最小值,abacy442最小值(1)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2)对称轴是x=ab2,顶点坐标是(ab2,abac442)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ab2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增右减;(4)抛物线有最高点,当x=ab2时, y 有最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值,abacy442最大值2、二次函数)0,(2acbacbxaxy是常数,中,cb、a的含义:a表示开口方向: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0 时,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当=0 时,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当0 时,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补充: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题时,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y 如图:点A 坐标为( x1,y1)点 B 坐标为( x2,y2)则 AB 间的距离,即线段AB 的长度为221221yyxxA 0 x B 2、函数平移规律(中考试题中,只占3 分,但掌握这个知识点,对提高答题速度有很大帮助,可以大大节省做题的时间)3、直线斜率:1212tanxxyykb为直线在 y轴上的截距扩展1.一般一般 直线方程ax+by+c=0 2.两点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 )(112121xxxxyyyy3.点斜知道一点与斜率)(11xxkyy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斜截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 ykxb(k 0) 5 .截距由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确定的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1byax记牢可大幅提高运算速度6.设两条直线分别为,1l:11yk xb2l:22yk xb若12/ll,则有1212/llkk且12bb。若12121llkk7.点P(x0,y0)到直线 y=kx+b( 即: kx-y+b=0) 的距离 : 1) 1(2002200kbykxkbykxd对于点 P(x0,y0)到直线滴一般式方程ax+by+c=0 滴距离有2200abacbyxd常用记牢中考点击考点分析:内容要求1、函数的概念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些点的坐标特点2、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及图像的识别,理解图像与变量的关系3、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4、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象限分布情况,会作图5、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特征,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6、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在实际情景中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利用二次函数刻画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命题预测:函数是数形结合的重要体现,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函数的概念主要用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图像、平面直角坐标系等,一般占2%左右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有紧密地联系,是中考必考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解答题及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占5%左右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考查常以客观题形式出现,要关注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突出应用价值,36 分;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多以压轴题出现在试卷中要求: 能通过对实际问题情景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图像,能丛图像上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会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值分析近年中考, 尤其是课改实验区的试题,预计 20XX 年除了继续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化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考查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同时将注重考查二次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