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尊重学生”摘要:尊重意味着平等,意味着民主,意味着宽容,意味着理解、帮助和支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要考虑到学生的开展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开展规律;设计的课程适合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和谐开展。关键词:尊重;尊重学生;内涵;策略尊重学生不仅意味着对学生的爱与期待,还意味着合理、有效的管理。尊重绝不等同于放纵,无原那么的迁就,否那么就是“尊重”幌子下对生命、对社会责任的漠视。一言以蔽之: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尊重意味着换位思考。尊重学生就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并选择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要以学生的优化开展作为衡量工作的准绳。下面就尊重学生的内涵与尊重策略谈谈自己的见解:一、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内涵1.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脊梁,尊严可以使人高尚,人格尊严是人的第二生命。每个人的根本权利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权保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作为塑造人灵魂的教育,就更不应该去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就会换来学生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的前提和源泉,作为教师要注意利用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主体性活动中开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形成学生自我开展的内驱力。2.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学生是开展中的人,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教师应看到学生的未完成性,给学生创造开展的环境和时机,对每一位学生持久的期望就会给学生更强大的开展动力。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正是学生广阔的开展空间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错误,因此,教师应当正确看待和处理。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群体,比方有的学生有自卑倾向,那么表现为对教师的责备逆来顺受,而有些学生那么比拟自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有的学生那么介于之间,凡事持观望态度。自卑情结严重的学生往往会封闭而逆反,而自信的学生那么可能因此骄傲。真正尊重学生的教学是要在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优化开展。3.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育要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们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通过情感的满足拉进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创立和谐师生关系,在和谐的感情交流中传授知识,让学生在愉悦和快乐中获取知识。4.引导学生从自尊到尊重他人教育自尊重始,只是说明尊重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最根本素质就是尊重,尊重是一切素质的综合和具体表达,可以说它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和支柱,一切素质的根基和动力。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学生。只有学会了尊重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和家庭、尊重教师和学校、尊重单位和集体,尊重社会和国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学生和国民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进步。二、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策略1.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效果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学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只有按照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到达教学目的。因而,教学过程既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准备,如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调动起学生的能动精神与积极态度等;又要为“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必备的学习设施与材料、良好的条件与气氛。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确实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开展的节律,不断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2.重视师生关系在教学场中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爱,是教育的前提。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教育原理。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气氛熏陶中,学生身心才能和谐安康地成长。3.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每位学生,他总是带着某种情绪来参加学习的,积极的如喜欢、愉快、满意,的如紧张、烦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该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的课堂心理状况与教师的课堂领导方式有关。让学生自主首先应表现为学生的心理自主,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保持有愉悦的心理体验,有良好的兴趣和适度的学习张力,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能否营造宽严相济、张弛适度的和谐的心理气氛或课堂风格。显然,教师的无上权威下,处于知识能力弱势的学生又怎会有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