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小学的教案愚公移山小学的教案愚公移山小学的教案愚公移山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的愚公移山小学的教案,欢送大家来查阅这篇文章。1.通过朗读,分析并把握愚公的人物形象,深入体会愚公的精神品质2.体会文中衬托、比照手法表现愚公人物形象体会愚公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体会文中衬托、比照手法在表现愚公人物形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预习检测四组字词检测题目,分别是字音、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和通假字。答复教师的提问检测预习程度,对一些特殊句式、关键词句予以强调,为分析内容作铺垫导入新课请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个标题点上标点,表达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的感受。可能标出的标点:(1)感慨号:表示感慨,对这“壮举”表示赞叹(2)问号:表示疑问,对此表示不解和疑心通过点标点,引导学生对“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予以关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在齐读课文的同时,找出一个与移山意义相近的词语在齐读课文的同时,找到与“移山”意义相近的词语“平险”4.阅读第三段,明确智叟:知难而退、目光短浅;愚公:知难而上、目光长远体会人物比照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愚公移山”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的,但是“移”一字多少有些轻描淡写,难以反映这个过程的困难。而在愚公的话语中,却又一个十分贴切的词语:平险。这个词更能唤起学生对这个过程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个移山过程中的困难精读课文分析人物1.提问:愚公在平险过程中会遇到那些困难呢?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困难推断愚公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体会体会“衬托”这种表现手法在塑造人物中的作用3.根据已得出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朗读前两段。4.根据第三段中智叟的问和愚公的答,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段中智叟和愚公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体会此处“比照”在表现人物中的作用。5.在熟悉了愚公的人物形象后,指导学生对第三段愚公的话进展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前两段二段,对愚公“平险”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一问题进展交流(1)两山高大(2)工具简陋(3)缺乏劳力(4)路程遥远2.对愚公的人物精神品质进展解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坚决不移。此外还可能分析到:有谋划、慎重等。3.注意重点读出愚公平险过程中的困难险阻,读出愚公等人在面对困难险阻时候的执着和坚决。4.智叟:知难而退、目光短浅;由此相对的愚公:知难而上、目光长远5.读出愚公的坚决不移,突出关键词句文章前两段对愚公人物形象的直接评述只有“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这一句话。所以要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先从愚公的行为及其对象入手,从而推断愚公的人物形象。文章第三段虽是智叟和愚公的对话,但这一段却表达出他们两人截然相对的观点和形象。通过分析他们的观点,从而推断两者的人物形象。对于这两局部人物形象的把握,实际上都是从其他事物、人物进展分析,从而推断的,因此需要点明“衬托”和“比照”的两种手法。通过指导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知,也能检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小结全文1.愚公的人物形象以及衬托、比照在反映人物形象上的的作用2.提问:请学生对题目再次点上标点。教师的答案:愚公?移山!标点:“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在整体把握愚公形象后,再对标题标上标点,从而检测学生对整个愚公人物形象的理解课后作业有人说没有天帝的感动和帮助,愚公及其后人未必能够完成移山的重任,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课后完成作业可以从“神话”的特点来思考这样的结局。、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掌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比照、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同学学习文言文的语感。、理读法:引导同学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和常用虚词。多媒体课件。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 Flash愚公移山。二、重点文常、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管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三、读课文,理解文意、同学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同学质疑,教师提醒同学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四、理解全文、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答复。)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那么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开展的观点。、考虑: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考虑: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示人物?通过愚公和智叟的比照,再次表示出愚公坚决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发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拟分析。同学讨论,明确:愚公妻:称谓: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忧)“且焉置土石?”(献疑)智叟:称谓:智叟称“汝”(轻视愚公)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这那么寓言有何寓意?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全班朗读课文。五、总结全文运用比照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胜利,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需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六、安排作业、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1. 顺畅翻译课文2.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4. 学习本文比照和衬托的艺术特色一、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谁都遇到过困难,遇到了困难是应该勇敢地克服还是选择逃避,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中有许多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道道险阻,常常缺乏耐挫力和持久力,最终选择了对目标或理想的放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却是一位面对宏大困难敢于挑战敢于战胜的勇者,学习愚公,尤其学习愚公那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一位都会实现人生既定的目标二、示标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1. 顺畅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句式2.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4. 学习本文比照和衬托的艺术特色三、简介列子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那么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四、听课文录音,并轻声跟读课文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一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并请轻声跟读课文五、翻译课文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共 48 个注释)翻译课文女生译 1、2段,男生负责译 3、4 段,先自行试译,也可相互讨论,等会儿,各请一名代表当众翻译老师友情提示以下字词的解释: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投诸渤海之尾 毕力平险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残年余力山不加增 汉之阴六、总结通假字、重点虚词、特殊句式1、通假字指通豫南 指同直(一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厝 同措(放置)无陇断焉 陇同垄(高地)2、重点虚词的用法“之”的用法构造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而”的用法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其”的用法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他”: 惧其不已也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3、特殊句式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谓) 汝之不惠(主)、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征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详细表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本设计在加强语文根底知识、过程与方法、根本技能和学法指导训练的同时,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把握和感悟,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以及敢于奋斗、自强不息、博大自信的民族精神。教学中采用扩大阅读量的方法,在学好课文的根底上,通过阅读补充教材到达预定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2. 通过阅读补充材料,深刻理解愚公移山的内涵。3. 认识“霄”“渤”“箩”等 7 个生字,会写“移、霄、渤”等 11 个生字。1. 愚公与妻子、智叟的对话。2. 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含义。1. 录音机、愚公移山歌曲磁带。2. 生字卡片。一:激趣导入:1. 欣赏歌曲: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请同学们 和老师共同欣赏(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师:谁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师:愚公移山就是刚刚咱们欣赏这首歌的名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生齐读课题2. 解释课题“愚”什么意思 “公” “愚公”又是什么意思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 14 课看看课文是怎么写愚公移山的,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03 页,放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自己的方法学一学,然后再读几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汇报遇到不认识的字的解决方法(你有这么多方法,老师很佩服你)2.检查生的识字成果移山 云霄 渤海 箩筐 锄头 低洼 寡妇 痴心妄想 夸娥氏师:扫清了字词的障碍,老师找几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 指名读课文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1.生汇报课文内容,用下面的句式把课文内容概括完整因为( )愚公决定( )结果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师:是啊,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方圆七万里,高七八千丈,给愚公他们带来了很多困难。3.同学们想想可能带来哪些困难?师:面对着困难的生活,面对着给他们带来困难的两座大山,凭借一身肝胆,愚公做出了一个怎样的决定?(板书:决定移山)4. 面对这件事,其他人的看法又是怎样呢?拿出笔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生汇报(子孙 妻子 智叟)品读句子:5.“只是妻子不同的看法 渤海”妻子是反对态度吗?(商量、建议)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师:是的,妻子的话表达了他的细心和周到。在大家情绪热烈时提醒他们冷静思考,把移山中的困难考虑充分,提前做好准备。愚公妻子对丈夫的话该什么语气读?(心平气和)是向妈妈对爸爸那样,还是老奶奶对老爷爷那样说呢?指名读妻子的话面对妻子的建议,愚公是怎样说的分角色朗读师:是啊,只凭一家人的力量想把大山移走谈何容易,但有一句话说的好叫“不怕无能就怕无悟”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听到愚公挖山不止的消息,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是谁来了?(邻居)(师播放课件)5. 只有孩子来帮助吗?师:开始只有一家人的时候号子声应该是( )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帮助了,号子声应该是( )最后人们坚决的信念,使他们的号子声惊天动地6. 这惊天动地的号子声说明了什么?7. 我们再来看看面对移山大计,智叟又是怎样说的?品读句子:“愚公啊”自由读,你觉得智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盛气凌人,嘲笑,自以为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把智叟的话活灵活现的读出来8. 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又是怎样回应的?指名读表现了愚公什么样的精神教师引读a. 是啊,面对满堂儿孙,愚公要了却他心中祈愿,所以他信心十足说:生读b. 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移山的信心不改,所以他坚决不移地:生齐读c. 面对后人,愚公精神将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所以他有理由斩钉截铁地告诉智叟:生齐读9. 故事的结局怎样了?大山移走了吗?(齐读最后一段)四、拓展延伸师:无路难,开路更难。自有后来人为你感慨,愚公精神感动着我们,更加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他派来了(生齐读)问:道路通畅了,愚公和智叟再次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五、总结大家说的都很好,风烛残年的愚公为子孙后代造了福,他的精神将会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后人全体起立一起来朗颂。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