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国际价值理论研究述评内容摘要国际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在世界市场上的应用和推广,也是解释国际经济运行机理,以及揭示国际资本剥削关系的基石。但是,长期以来,国际价值理论也是学界论战较频繁、创新难度较大的经济领域之一。有必要系统地理清国际价值研究脉络和阶段性论战的缘由和焦点,并归纳总结其主要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以便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丰富国际价值理论体系。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国际价值实体国际价值量国际价值转形“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展开自己的价值”马克思, 1975:163 ,这才表达了“真正的价值性质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的劳动来发展” 马克思,1974:294,显然,商品价值在世界贸易中具有了更一般的表现形式即国际价值,并由比国内社会劳动更一般的社会劳动即“世界平均的劳动单位”马克思, 2004:614来决定。国际价值理论则是劳动价值论在世界市场上的应用和推广,是解释国际经济运行机理,以及揭示国际资本剥削关系的基石。但是,长期以来,国际价值理论也是学界论战较频繁、创新难度较大的经济领域之一,比方国际价值实体是否存在,国际价值如何决定,国际价值是否能够实现转形等问题。因此, 有必要系统地理清国际价值理论的研究脉络和论战焦点,并归纳总结国际价值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问题,以便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丰富国际价值理论体系。一、国际价值的研究脉络一古典经济学家的国际价值理论古典经济学家最早讨论了国际经济现象的劳动价值原理。比方, 亚当 斯密论证了自由贸易必须建立在同样劳动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1976则提出了100人的劳动产品交换80 人的劳动产品的所谓国际不等量劳动交换问题。但是,他们的劳动价值基础都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具体来看, 斯密的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的混合主义,其中,劳动价值论只是适用于“资本积累、土地私有”之前的原始经济社会。李嘉图尽管批判斯密劳动价值论的不彻底性,并将其推广到国内经济的所有状态,尤其是 “资本积累、土地私有”之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了古典劳动价值论。然而,他的劳动价值体系也存在三个主要的逻辑缺陷:一是劳动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他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只是劳动发挥主要作用,这也被斯蒂格勒形象地称为93% 的劳动价值论。二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2 没有发现或重视土地资源的垄断性,从而不能区分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劳动创造价值的不同,于是认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价值都是由生产条件最不利的部门或行业的劳动消耗决定。三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是由各国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也就是用生产成本论替代了劳动价值论。故李嘉图也不可能提出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国际价值思想。二古典经济学家国际价值理论的分野为了弥补古典经济学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不足,学界主要形成三条研究路线:一是坚持保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为代表,提出了国际价值法则,实际上是市场需求决定论,一般也称为相互需求论。但是,穆勒1991的“国际价值”只是形式上的 “价值”,本质上仍然是李嘉图的国际“交换价值” 。 正如其本人定义的 “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一个商品的价值不是物品本身一个内在的实物的本质,而只意味着交换中所能获得的别种东西的数量”穆勒, 2012 ,简单来说,商品价值是由交换商品的需求数量决定,于是推广到国际贸易就是一个国出口商品的价值由另一个国家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决定。 难怪马克思批判其国际价值理论是“毫无生气的混合主义” 马克思, 2004:17 , “企图调和不能调和的东西” 马克思, 2004:18 。二是用价格理论替代劳动价值论。从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论和马尔萨斯的需求决定论,再到新古典主义的贸易供求均衡论和赫克谢尔- 俄林的资源禀赋论,都另辟新径,摒弃了萨缪尔森Samuelson, 1957) 批判的“不必要迂回”的劳动价值论, 借助时机成本的选择方法,逐渐构建起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体系。虽然,时机成本方法不仅可以躲避价值决定问题,而且还可以量化分析除劳动以外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但是,没有价值基础的价格理论体系无疑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不可能从“源头”上深层次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三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及其发展马克思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推论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出现的重大变化,进而提出国际价值的“超额”和“转移”思想,并指出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是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的实现方式,其实质是国际资本剥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正逐渐显现出来。遗憾的是,由于国际环境、 学科发展及生理健康等条件限制,马克思未能完成国际价值理论体系的构建,留下了诸如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如何计量、国际价值转形和国际不平等交换等难解之谜,不可防止地引起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广泛、持久的争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整理出版之后,马克思国际价值思想的争论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19 世纪末至20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国际推广时期,2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3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分流时期,以及21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国际推广时期。在早期, 围绕国际价值问题展开的论战并不激烈,主要是针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比方,庞巴维克Eugen Bohm-Bawerk,1949较早发现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劳动价值论与第三卷平均利润率规律之间的逻辑悖论,指出马克思的错误在于他的劳动价值论不是从事实出发, 而是建立在不稳固的形式辩证法的基础上的,从而彻底否认了劳动价值论。恩格斯则为了维护马克思资本论 三卷逻辑的内在一致性,在 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中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说明和辩护,并且发展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推断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也适用于国际贸易。布哈林、 鲍威尔、 格罗斯曼和名和统一等学者都支持了恩格斯的结论,并进一步论证了国际利润平均化规律揭示的国际资本剥削关系。需要注意其假定前提是资本和劳动力在世界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也就是说, 他们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世界市场上一般化了马克思的利润平均化规律。然而,这正是李嘉图和马克思都非常重视的不同于国内市场的国际交换条件。比方,李嘉图发现国际不等量的劳动交换根源于资本流动在世界市场上难以克服地域约束,无奈最终放弃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则始终如一的坚持劳动价值论,并且敏锐地指出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性。所以,在世界市场上简单机械推广的马克思价值规律,实际上仍然是国别价值规律,当然会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批评和反对。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的国际价值研究进入了分流时期。基于对“资本和劳动力国际自由流动”假定的讨论,学界先后出现了法国学派、西德学派、日本学派和中国大陆学派。法国学派以伊曼纽尔1988为代表,在“资本国际自由流动、劳动力国际不自由流动”的假定前提下, 利用马克思的利润平均化规律分析了狭义的和广义的不平等交换,揭示了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的国际资本剥削关系。阿明1990进一步提出“中心外围”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论。 之后,不平等交换理论被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作为理论工具分析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但是,也引起了关于不平等交换的国际大论战。比方,劳动力国际不自由流动是否影响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工资差异与不平等交换的因果关系及是否扭曲了马克思的国民工资差异思想等争议。较早提出质疑的是西德学派。该学派以布施K.Busch 、科尔梅 G.Kohlmey等为代表,将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研究重点从强调资本和劳动力国际流动自由化的国际生产价格理论转向国际价值的形成和决定,也就是世界劳动与这种根据国别划分国际价值学派的方法借鉴了中川信义的思想。需要说明的是其特殊性表现在:一是各地区法国学派和西德学派所在地区比较明显都有一个研究的发起者,比方法国学派的伊曼纽尔和西德学派的布施;二是各学派兴起时间上大体是顺接的。再就是,各学派只是代表了该地区关于国际价值研究的主要特征,并不表示所有相关研究都涵盖在内,以及观点的统一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4 国际价值的关系问题,深入研究马克思提出的价值规律“重大变化”的机理。日本学派则进一步将 “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自由性”对世界劳动和国际价值影响的论战推向了新高潮,并形成了对立鲜明的诸多流派。比方,以木下悦二、行泽、 木原行雄和游仲勋等为代表主张没有劳动力的国际自由流动,就不会形成世界劳动即国际价值实体;以名和统一、松井源、吉村正晴和中川信义等为代表则批判西德学派的世界劳动先验论,强调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在世界劳动形成中的决定作用,充分肯定国际价值实体的客观存在。除此之外, 论题也开始拓展到国际价值的研究对象、研究路线到不平等交换等领域,各流派也是针锋相对。比方,围绕资本论研究对象展开的争论:宇野弘藏认为国际价值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商品经济,木下悦二坚持认为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方式和国际交换关系,中川信义2008则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的世界市场结构。再比方, 关于国际价值的研究路线则是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三卷研究价值的逻辑,即“劳动二重性第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体形成了“世界劳动国际价值国际市场价值” 的研究结构。 诚然, 也不难发现日本学派在这一时期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究的学术传统。比较分析,中国大陆学派也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文本研究,但是,更注重应用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结合“现实具体”的变化,来研究国际价值的基本理论及政策应用。 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 资本和劳动力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流动性严重受阻,两类国家之间也还没有正常的国际交换关系,所以,学界没有更多地关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也没有参与到法国学派、西德学派和日本学派的论战中, 但是,仍然重视国际剥削关系的研究,并支持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论和辛- 普命题两种理论对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批判。到了20 世纪 80 年代,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流动自由性不断提高,商品贸易规模也日渐增加,研究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热潮开始兴起。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比较为导火线,围绕世界劳动、 价值规律法则修正和不平等交换等之前法国学派、西德学派和日本学派争论的传统问题再次展开激辩。主要形成了以袁文祺、陈奇伟、寇俊瑞、柯阳、吴晓东等为代表维护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文本解释的正统论,以宋涛、 杨西孟等为代表质疑马克思国际价值形成和存在的庸俗论,以及以童书兴、朱乃肖、赵从显等为代表关注“现实具体”变化对国际价值影响的现代论。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的国际价值研究主要是回溯到了李嘉图国际贸易理“现实具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术语,经常应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中,此处沿用了这种术语,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5 论的劳动价值论之争,也延续和综合了其他学派的论战焦点,但是,像日本学派一样,流派众多,分歧显著。20 世纪 90 年代,学界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影响,出现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式” 之争,也使国际价值研究的分歧到达新的顶点。一方面出现了以李翀、杨圣明、赵战波等为代表的新正统论,综合恩格斯的国际生产价格论和西德学派的世界劳动论来发展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新趋势;另一方面以童书兴、丛培华、 何小峰等为代表的新庸俗论则转向了西方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自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淡化了国际价值基础研究的理论兴趣,中国大陆学派则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掀起研究国际价值理论的新高潮。进入21 世纪,中国大陆学派在反思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把马克思的价值逻辑在世界市场统一和国际分工深化的条件下推广到国际价值领域,可以称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国际推广时期。 主要特征是把经济全球化看作资本和劳动力国际自由流动的集中表达,不再过多地争论国际价值形成的强约束条件,由此分歧也明显减少,可以统称为正统的现代派,即在维护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现实具体” 变化对国际价值形成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分为弱化“价值规律修正”的机械论和强化“价值规律修正”的演化论。前者沿袭了恩格斯等早期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把价值规律从国内市场直接推广到世界市场;后者则强调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国际价值的形成更加复杂,需要更系统的深入研究。二、国际价值的研究焦点在梳理了国际价值的研究脉络之后,下面就可以进一步分析有关马克思国际价值论战的主要问题,即国际价值的决定和转形。一国际价值的决定1. 国际价值的质与量。马克思的价值范畴内涵着“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两个规定,即价值的“质”和“量”。其中,关于价值的质,马克思最早在威廉配第和富兰克林之后明确指出它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消耗”马克思, 2004:52 ,是在商品的等价交换中“把不同种商品所包含的不同种劳动化为它们的共同的东西,化为一般人类劳动” 马克思, 2004:65 ,与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相对。关于价值的量,则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 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马克思, 2004:51 。容易发现, 价值的质和量本质上就是劳动和劳动量,把它们统一在一起, 正如马克思所说 “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它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量决定的,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6 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 2004:218 。进一步分析, 虽然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并直接影响国际价值的质和量的决定, 但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基本原理,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世界市场,也无论是价值,还是国际价值,都内涵着质和量的辩证统一关系。于是,根据马克思的价值逻辑,国际价值的质和量即国际价值实体和国际价值量本质上必然是世界劳动和世界劳动量的关系;国际价值的决定也包括质的决定和量的决定两个层次。学界对此主要形成三个争议问题:一是国际价值的质的世界劳动决定;二是国际价值量的劳动量计量; 三是国际价值的质与量的内在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第三个问题一般混淆在前两个问题的讨论之中,故下面重点述评前两个问题。2. 国际价值的质的决定。国际价值的质即国际价值实体是国际交换的抽象人类劳动,一般称为世界劳动。 这与早期的西德学派使用这一概念有很大关系,也与该派和日本学派对世界平均的劳动单位的理解相关。但是, 学界对于世界劳动的形成存在三种主要看法,即世界劳动的虚构论、 先验论和拥护论。一是,关于世界劳动的虚构论,一方面直接反对世界劳动的存在性, 另一方面则通过反对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存在性,间接否认国际价值。 其中,反对世界劳动存在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个别劳动只有在资本和劳动力充分自由流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社会平均化,即形成社会必要劳动,假设资本尤其是劳动力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性受到较为严格的约束,就无法在世界市场竞争作用下形成世界必要的平均劳动。比方, 拉吉斯兹尔科 1986认为如果资本和劳动力都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世界平均的劳动单位根本不具有实体性, 只能作为一个用来折算国别劳动进行比较的尺度,即所谓的“统一价值” 。另一论调也是从自由竞争的视野强调在世界市场上难以形成同质的、统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方,伊曼纽尔1969就认为国际价值存在的前提是各国生产条件的平均化,帕鲁瓦C.Palloix 1970则进一步指出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生产条件的差异不可能形成“单纯国际劳动时间”。二是,世界劳动的先验论是躲避世界劳动形成的平均化问题,换句话讲,不再“执着”于讨论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自由化对国际价值实体形成的影响,而是直接将世界劳动作为先验存在的客体,以此转向国际价值量的决定研究。这以西德学派最为典型,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方法: 一是基数赋值法; 二是加权平均法。 基数赋值法是西德学派的代表布施1974通过赋予不同发展程度也代表了相应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国家不同的世界劳动帕鲁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单纯国际劳动时间的存在反证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存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7 日和相同比例的国际货币单位,其中, 以中等发达国家为单位基数,然后再折算为国别劳动日进行比较。 但是, 除了世界劳动先验论假定的外生性,这种方法只是一种计量特殊国际价值量的方法,并不具有一般性,尤其是把中等发展程度国家的“国民劳动日”直接作为“世界劳动日”,即商品国际价值量的计量尺度,而没有“社会必要”的一般人类劳动性质,即没有真正的国际价值实体。另外,该方法也没有考虑世界市场上两种金属货币同时衡量国际价值量的具体特征。关于加权平均法则是赋予各个国家与其发展程度相应权数的一种方法。科尔梅 1962最早提出了加权平均思想,主张通过加权平均国别劳动生产条件和劳动强度来产生国际价值实体的存在条件,并进一步强调加权平均国别生产价格可以得到国际生产价格。陈永志 2007也提出需要把平均劳动强度和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各国国内平均劳动折算为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世界平均劳动。但是,作为国际价值实体的世界劳动, 本质上是一般的抽象人类劳动,只有凭借抽象力才能在国际交换中发现其存在的可能性。故国别生产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加权平均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根本不具有具体的实体性。即便如此,也无法躲避“权数”的赋值问题。具体来看,大多文献的国际价值量权数采用的是出口商品量,或者可供出口的商品量,实际上,一方面权数是个相对的比值或独立的系数,而不是绝对的数量,即只能一般为出口商品量与世界总出口量的比例,而不是出口或可供出口的商品量, 另一方面考虑到国别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权数也应该作出相应的量化调整。三是,世界劳动的拥护论主张世界劳动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其中,针对世界劳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又形成两种主要流派。具体来看,以世界劳动“自然”属性为基础的流派强调国际分工对世界劳动形成的决定作用。比方,阿明1981提出了 “世界价值” 范畴, 认为从国际分工的角度只要商品属于国际商品,即使没有劳动力的国际自由流动,该价值也是存在的。中川信义1983也支持阿明的论点,明确的表示劳动力国际流动影响的只是价值规律法则的修正,并不会影响世界劳动的形成,且进一步指出世界劳动是 “承担世界以及国际社会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 也包括融入国际分工的非资本主义劳动。 而以世界劳动 “社会” 属性为基础的流派则提出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才是世界劳动形成的深层成因。比方,李彩彦Lee Chai,2002在批判了世界劳动“自然”属性论的基础,指出“具体”的世界劳动与马克思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有本质的区别, 这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原理。相比而言, 中国大陆学派从20 世纪 80 年代起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直接从马克思的价值实体推广到国际价值实体,即更加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另外,李翀2007 、何干强 2013等还进一步分析了世界劳动的“自然属性”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8 “社会属性”对于国际价值形成的辩证关系。3.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马克思关于国际价值量的决定曾提到四个国际价值尺度,即“世界平均的劳动单位” 马克思, 2004:614和“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1979:405两个内在尺度,以及金和银两种世界货币的外在尺度。其中,没有经过马克思严格论证的内在尺度范畴成为后来学者论战的焦点。主要形成两大类决定模式,分别是第一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独立决定模式和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模式。一是,第一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独立决定模式。该模式基于资本和劳动力国际流动性的不同假定, 主要形成三种计量单位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基本方法,即基数赋值法、 加权平均法和算术平均法。 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基数赋值法已在世界劳动先验论中作了相关讨论。这种方法假定资本尤其是劳动力的国际不自由流动,通过基数赋值的方法先验地确定国际劳动日即国际价值,然后再比较分析国别劳动日即国别价值。换句话讲, 不再讨论国际价值实体的形式,直接以“日”为单位来赋值确定国际价值量。其次,加权平均法与基数赋值法的假定前提一样, 即在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不自由流动条件下,除了加权平均国别劳动生产条件和国别劳动强度来决定国际价值量的形成之外,科尔梅还提出加权平均国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国际价值量的方法,并强调相应的权数是各国同种商品的可供出口量。这种方法主要在中国大陆学界流行,一般表示为111 11nz QLQL QQ 。问题是马克思在工资的国民差异 一节中着重分析了国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异质性,显然不能简单地加权异质的国别社会必要劳动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更何况对于权数确实定也同样存在国际价值实体决定中的权数赋值困难。比方,金建 1988提出权数应该是已经成交的商品出口量,何小峰 2003则认为权数是各国生产的商品数量。第三,算术平均法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 第一卷中关于价值的定义直接归纳的一种方法,即在市场供求均衡的条件下利用第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方法,也被称为算术平均法。该方法是假定国内市场的资本和劳动力在充分自由流动的条件下,由社会必要劳动总量与商品总量的比例得到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可以表示为zL Q,其中,L为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即商品价值总量,Q为商品生产总量,z为单位商品价值量。假设将这种方法推广到世界市场,就是在假定资本和劳动力能够在世界市场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各个贸易国家的中等劳动强度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消耗的平均劳动时间即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不像基数赋值冯金华最早将生产函数()Q L引入到价值量表达式,并数理分析了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变化。参阅:冯金华, 200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原理,财经科学,第8 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9 法和加权平均法是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充分自由流动的条件下替代国内价值量决定的算术平均法,而是在世界市场上进一步推广了该算术平均法,形象地可以称为机械的或者广义的算术平均法。但是, 马克思明确表示价值规律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在世界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必须重视国别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对国际价值量决定的影响,那么,机械的算术平均法并没有充分考虑马克思算术平均法适用条件的国际变化,显然不能实现国际价值量的科学计量。二是, 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模式。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有关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整体思想推广到世界市场,就是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国际价值量,即综合考虑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和市场供求结构对国际价值量的共同影响。但是,大多学者针对第二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对国际价值量的影响只是强调了世界市场的作用。比方,中川信义1983 的国际市场价值论, 刘东升2004的供求价值论、 吴宣恭 2007的国际市场竞争论,以及其他学者的国际市场价格论和国际市场垄断论等。 也有学者强调了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的共生性,提出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国际价值量的必要性。比方,陈奇伟 1982建立了基于两种含义的世 界 必 要 劳 动 时 间 的 国 际 价 值 量 决 定 模 型 , 即(1)(1)(1)IsdqL 。 其 中 ,11nniiiiiLa kk,L为该商品的国际直接消耗劳动量,ia为该商品在某国直接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ik为某国出口该商品的量;q11q代表一般生产力水平,1q为生产力水平系数;d1d为国际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率。1d为需求系数;s10s为他种商品替代该种商品的可能性,1s为替代系数。但是,其模型并不构成国际价值量的函数关系,没有合乎逻辑地写出国际价值量的数学表达式,只是形式上用一种简单的数学符号机械地描述了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变量关系。更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中的世界劳动量计量同样没有克服加权平均方法的局限性,无法解决国际价值实体的形成问题。( 二) 国际价值的转形在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下,马克思的利润平均化规律推广到世界市场必然要解决国际价值的转形。 目前,该问题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相关讨论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鲜明的对立观点,即否认论和肯定论。1. 否认论。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世界劳动的虚构论者否认世界劳动的存在,进而否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10 国际价值的形成,故无从谈起国际价值的转形问题。正如前文所讨论的,这类学者强调国际价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自由流动,假设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受到约束,尤其是不同国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地域限制,都会影响国际价值的形成。二是世界劳动的拥护论者中也有些学者否认国际价值的转形。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决定了难以论证 “等量资本等量利润”规律适用于世界市场,以至于用国际市场价格替代了国际生产价格。比方,中川信义1983就认为国民的生产价格在世界市场上表现为成本价格,即市场价格。2. 肯定论。 主要有三种类型,最早出现的是以恩格斯为代表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在假定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自由流动趋势下,将马克思的利润平均化规律直接推广到世界市场,得到“国际价值必然转形为国际生产价格”的基本结论。之后,出现放松资本和劳动力国际自由流动约束的另外两种类型。一是以伊曼纽尔和阿明为代表强调只要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就可以促使国际利润率平均化,实现国际价值转形。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性大大提高,这也得到更多很多学者的继承和发展。二是以科尔梅为代表认为即使资本和劳动力都不能在世界市场自由流动,通过国别生产价格的加权平均也可以实现国际价值转形,并计算出国际生产价格。但是,肯定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一是国际价值转形必要性的论证。由于价值转形问题仍然争论不休,甚至被称为“百年难解之谜”,必然引起学界失去继续研究国际价值转形的理论兴趣;二是目前国际价值转形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哲学、经济史学、 社会学等定性分析为主,缺乏深入的技术性定量研究,难以细致地探究转形过程。三、主要结论第一, 马克思提出的国际价值思想引起学界长期而激烈争论。具体来看, 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依次是 19世纪末至20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国际推广时期,20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分流时期,以及21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国际推广时期。其中,20 世纪 90 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际价值研究失去了理论兴趣,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进入21 世纪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新经济条件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掀起了研究国际价值理论的新高潮。但是,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不足,而且,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分歧。第二,关于国际价值的质即国际价值实体的分歧是国际价值是否由世界劳动决定。主要形成虚构论、 先验论和拥护论等三种基本结论。具体来看, 虚构论认为国别劳动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实现平均化来形成社会必要劳动,即世界劳动, 所以反对世界劳动决定国际价值实体;先验论将世界劳动作为先验存在的客体神秘地决定国际价值实体;拥护论则强调只要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11 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形成世界劳动,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世界劳动存在的充要条件, 从而支持世界劳动决定国际价值实体。但是, 先验论和拥护论尽管认同世界劳动决定国际价值实体,却没有严格论证国际价值实体的世界劳动本质及其决定条件。第三,关于国际价值量的决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第一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单独决定模式, 先后又出现分别基数赋值法、加权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和劳动强度法等四种具体方法,但是,都存在一定的逻辑矛盾,重要的是,没有纳入第二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既无法说明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的数学关系,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在国际价值量决定中的不同作用, 以及世界市场对国际价值量变化的主要影响等理论问题,也不能有效地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国际运行中的实际经济问题。二是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模式,虽然强调了第二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进一步推导出国际价值量的一般表达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世界市场的作用。第四,国际价值转形的基础是价值转形,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价值转形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以至于学界一方面“无暇东顾” 国际价值转形问题,另一方面也渐渐失去了理论兴趣,甚至部分学者肯定国际价值却否认国际价值转形,或者极端地直接批判国际价值的虚构性。总起来看, 国际价值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国际价值的质和量的决定两个问题,诚然, 国际价值转形也不容无视。进一步讲, 关于国际价值的质和量的讨论存在严重分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以世界市场上资本和劳动力的非自由化流动为前提条件,强调价值规律的 “重大变化” 。或者说,“重大变化”的价值规律影响了决定国际价值的质和量的变化,即世界劳动是否决定国际价值实体,世界必要劳动时间能否形成,以及如何决定国际价值量。实际上,在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也存在其他的“一般变化”,但是,价值规律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其存在的基础、条件和基本关系等本质特征保持“不变”。所以,在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未发生质变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价值逻辑论证世界劳动决定的国际价值实体存在性,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量及其变化,从而提出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国际价值量的基本原理,并用来解释资本主义国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文献1 Busch, 1974, Die multinationalen Konzerne:Zur Analyse der Weltmarktbewegungen des Kapitals, Frankfurt/M, Suhrkamp.2 Christian Palloix, 1970, La question de Iechange inegal, .3 Eugen Bohm-Bawerk, 1949, Karl Marx And The End Of His System,Augustus M. Kelley Press, New York. 4 Kohlmey, 1962, Karl Marx heorie von den internationalen Werten mit einigen SchluBfolgerungen fur die Preisbildung im AuBenhandel zwischen den sozialistischen, ,Berlin.5Lee Chai, 2002, On Marx s International Value Theory: Revisited. Review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 19.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12 6 Samuelson, 1957, Wages and Interest: A Modern Dissection of Marxian Economic Model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阿明, 1990, 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北京:商务印书馆。8 陈琦伟, 1982,论国际价值比较利益论科学内核的再探讨,世界经济,第 6 期。9 陈永志、李细满,2007,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当代国际价值的变化,当代经济研究 ,第 1 期。10 何干强, 2013,也谈国际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的特征,政治经济学评论 ,第 4 期。11 何小锋、来有为,2003,从劳务价值论到国际价值论,生产力研究 ,第 1 期。12 金建, 1988,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探讨,争鸣,第 4 期。13 李翀, 2007,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的构建,当代经济研究 ,第 4 期。14 李嘉图, 1976,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5 刘东升, 2004,论服务产品市场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决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论文。16 马克思, 2004, 资本论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7 马克思、恩格斯,19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第 3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8 马克思、恩格斯,19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 马克思、恩格斯,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 穆勒, 1991,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假设干应用,北京:商务印书馆。21 穆勒, 2012, 论政治经济学假设干未定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2 吴宣恭, 2007,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几个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2 期。23 伊曼纽尔, 1988, 不平等交换对帝国主义贸易的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4 兹尔科, 1986,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5 中川信义, 2008,围绕国际价值论的假设干理论问题,经济资料译丛 ,第 1 期。26 中川信义, 2003, “不等价交换”与国际价值论对阿格里伊曼纽尔、萨米尔阿明、克里斯蒂安帕卢瓦的“不等价交换论”之批判,经济资料译丛 ,第 3 期。Review on International Value Song Shuli Lu Wenjing Abstract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value i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abor theory of value in the world market and the foundation of explaining the mechanism of world economy and especially revealing the international exploitation. But it has long been the most frequency to debate and difficult to innovate. So it is the basic to further innovate and develop the theory through clarifying the research venation and foci on international value, furthermore, summarizing the progres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study.Keywords MarxLabor theory of value Substance of international value Magnitude of international value International value transformation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