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成纤维细胞:细胞呈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巨噬细胞:胞体形态多样,核小染色深;胞质嗜酸性,常含吞噬的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可见较多的溶酶体和吞噬体。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作用;抗原提呈和分泌作用。浆细胞: 细胞圆或卵圆形,核偏位, 染色质粗块状, 辐射排列, 胞质嗜碱性, 核旁有浅染区,电镜下粗面内质网、 游离核糖体、 高尔基复合体丰富。 功能:合成和分泌抗体 (免疫球蛋白) 。2.长骨的结构3.骨骼肌、心肌的结构4.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突触的结构,周围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胞体是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胞体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胞体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胞核,异染色质少,染色浅,核仁大而明显。 胞质内具有两种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尼氏体在HE 染色切片中呈块状或颗粒状嗜碱性物质;在电镜下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神经元纤维在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成网; 在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具有支持、运输的作用。树突短而粗,分支多,表面有许多树突棘,是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树突内也有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轴突细而长,末端分支较多,表面光滑为轴膜,内含轴质。轴质内无尼氏体,但有大量神经元纤维。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冲动传离胞体。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具有定向传导信息的功能。化学性突触是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作为通讯的媒介,其结构可分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突触前成分含许多突触小泡,少量线粒体、微管和微丝等。 突触前、 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二者之间的间隙为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在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是由施万细胞的胞膜包卷轴突而形成的多层膜结构,称髓鞘,髓鞘呈节段性。髓鞘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髓磷脂。相邻髓鞘之间的狭窄处,称郎飞结。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5.心壁的结构心壁由三层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1)心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构成。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流动。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又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为薄层细密结缔组织,外层又称心内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和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 (2)心肌膜:最厚,主要由心肌构成,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心外膜:为心包膜的脏层,其结构为浆膜。由薄层结缔组织及表面被覆的一层间皮构成6.各级动脉的结构和功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内膜分内皮、内皮下层。内皮、内皮下层和明显的内弹性膜。内皮,内弹性膜可明显或不明显。中膜多层弹性膜,少量平滑肌和胶原纤维。多层环行平滑肌, 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几层平滑肌。外膜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明显的外弹性膜疏松结缔组织无外弹性膜三层分界不明显明显不明显功能辅助泵,维持血流的连续性。调节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调节组织局部的血流量,维持正常血压。7.淋巴结、脾的结构和功能淋巴结脾被膜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 较厚,外覆间皮,内含平滑肌。实质结构分( 1)皮质:包括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和皮质淋巴窦。( 2)髓质:包括髓索和髓窦。分( 1)白髓: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和边缘区。( 2)红髓:包括脾索和脾血窦。窦有,为淋巴窦。有,为脾血窦。淋巴小结有,位于周边。有,分散存在。功能滤过淋巴液,免疫应答。滤血,免疫应答,造血。8.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三个带。(1)球状带:较薄,细胞排列呈球团状,腺细胞较小,呈锥形,核小染色深,胞质较少。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 主要能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排出 K+,使血 Na+浓度升高,血K+ 浓度降低。(2)束状带:位于球状带深部,最厚。细胞较大,呈多边形,排列成条索状,胞核圆,着色浅,胞质内含大量脂滴,在常规制片中因脂滴被溶解,故胞质呈泡沫状。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 主要为皮质醇, 可促进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并转变为糖,抑制免疫应答及减轻炎症反应。(3)网状带:位于束状带深部,紧靠髓质。细胞排列成索,索相互吻合成网。该带细胞小,核亦小, 色深,胞质嗜酸性。 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雄激素,也分泌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9.消化管的一般结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1)粘膜:分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上皮:口腔 食管及肛管: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其余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腺体和淋巴组织。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2)粘膜下层: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其间有粘膜下神经丛食管:有食管腺。十二指肠:有十二指肠腺。皱襞:粘膜下层与粘膜层共同向管腔突起。(3)肌层:内环外纵二层,其间有肌间神经丛。食管上段:骨胳肌食管下段、胃肠道:平滑肌(4)外膜:薄层结缔组织食管、大肠末段:纤维膜胃、肠管:浆膜10.胃底腺的结构和功能胃底腺位于胃底和胃体部胃黏膜固有层内,为分支管状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构成。主细胞:主要分布于腺的底部。光镜下,细胞呈柱状,核圆位于基部,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着色浅;电镜下,胞质内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顶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主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布于胃底腺上半部。光镜下,细胞体积大,呈圆锥形,核圆色深,位于中央,胞质呈强嗜酸性;电镜下,胞质内可见细胞内分泌小管及微管泡系统,线粒体丰富。壁细胞主要合成分泌盐酸和内因子。颈黏液细胞: 分布于胃底腺的顶部。楔形夹于在其它细胞之间,顶部胞质染色浅,核扁平位基部。主要分泌可溶性酸性黏液。干细胞:位于腺体顶部,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可转变为表面粘液细胞及胃底腺细胞。内分泌细胞:主要为ECL 细胞和 D 细胞,分泌多种胃肠道激素,协调自身消化吸收功能及参与调节其他器官的生理活动。11.小肠绒毛和小肠腺的结构和功能12.胰腺内、外分泌部的结构和功能13.肝小叶的结构和功能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五部分构成。( 1)中央静脉: 位于肝小叶中央,壁薄多孔,收集肝血窦血液,并将血液汇入小叶下静脉。(2)肝板:呈凹凸不平板状结构,是肝小叶执行功能的重要结构,肝板相互吻合成网。肝板上有孔,使肝板相互通连。肝板由肝细胞排列而成,是肝内唯一的实质性细胞,数量多,高度分化,功能复杂。肝细胞体积大,呈多面体形,细胞核大而圆,位于中央、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呈嗜酸性,含弥散分布的嗜碱性物质。电镜下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3)肝血窦:是位于肝板之间的腔隙,腔大而不规则,经肝板上的孔通连成网状管道。肝血窦中富含血液、肝巨噬细胞及大颗粒淋巴细胞。肝血窦内皮细胞上有大小不等的孔,孔上无隔膜,内皮细胞间隙大,细胞外无基膜,因此通透性很大;肝巨噬细胞能清除异物、衰老突变细胞, 具有防御、免疫功能;大颗粒淋巴细胞在抵御病毒感染、防止肝内肿瘤及其他肿瘤的肝转移方面有重要作用。(4)窦周隙:为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问隙,是相互通连的网状管道。窦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隙中含血浆和贮脂细胞,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伸人窦周隙内。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贮脂细胞能贮存维生素A 及合成网状纤维。( 5)胆小管: 是相邻肝细胞的细胞膜局部凹陷而形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相互吻合成网,银染呈网格状, 为胆汁排泄管道。肝细胞的微绒毛伸入其问,利于胆汁释放。相邻肝细胞之间形成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防止胆汁外溢。14.肺泡的结构和功能肺泡是半球形的囊状结构,开口于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构成肺的主要结构。肺泡壁较薄,由单层肺泡上皮构成,相邻肺泡之间为肺泡隔。(1)肺泡上皮:由I 型肺泡细胞和型肺泡细胞构成。I 型肺泡细胞覆盖肺泡大部分表面,呈扁平状, 胞质中含有吞饮小泡,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型肺泡细胞呈立方形或圆形,嵌于 I 型肺泡细胞之间,胞质内含有高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颗粒内含有板层状小体,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内径的稳定。此外,型肺泡细胞通过增殖分化能形成I 型肺泡细胞。(2)肺泡隔:为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弹性纤维使肺泡有弹性,在肺泡回缩时起重要作用;肺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可游走进入肺泡腔,能清除进入肺泡和肺间质的尘粒、细菌等异物,发挥免疫防御作用。(3)气一血屏障: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气一血屏障,由肺泡表面黏液层、I型肺泡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内皮构成。正常情况下,气一血屏障很薄,有利于气体交换。(4)肺泡孔:是相邻肺泡之间气体流通的小孔,可平衡肺泡间气体的含量,当某个终末细支气管发生阻塞时可通过肺泡孔建立侧支通气,避免肺泡萎陷。15.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肾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包括血管球和肾小囊,以滤过的方式形成原尿;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对原尿进行重吸收。血液由入球微动脉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经毛细血管的有孔内皮、血管球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滤过形成原尿,肾小囊腔收集原尿经血管球尿极进入近端小管,近曲小管重吸收85%的水份和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大部分无机盐后进入细段;肾单位袢进行水、电解质交换后进入远端小管和集合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水、Na+,排出 K+ 、H+和氨等,形成终尿,终尿经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后贮存于膀胱。16.精子发生的过程和染色体核型的变化,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精子发生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五个阶段。精原细胞:为较幼稚的生精细胞,有A、B 两型, A 型为干细胞, B 型可分裂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紧贴基膜,圆形或椭圆形;初级精母细胞:体积最大,圆形,核呈丝团状,核型为46, XY ;次级精母细胞:圆形,核染色较深,核型23,x 或 23,Y;精子细胞:位于近腔面,体积小,核圆,染色质细密。核型23,x 或 23,Y;精子:外形似蝌蚪,分头、尾两部分,头部为高度浓缩的细胞核,核前2/3 有顶体覆盖,顶体由高尔基复合体形成,是特殊的溶酶体。尾部是精子的运动装置,分为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四部分,其中,中段外侧包有线粒体鞘17.卵泡的发育过程,黄体的形成、结构和功能,子宫壁的结构和功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卵泡的发育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1)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部,体积小,数量多。由中央的初级卵母细胞和周围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在胚胎时期, 卵原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初级卵母细胞,随即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并长期停留在分裂前期, 直至排卵前才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卵泡细胞具有支持和营养卵母细胞的作用。(2)初级卵泡:初级卵母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在靠近质膜的胞质中出现电子致密的溶酶体,即皮质颗粒。 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状,并迅速增殖成多层,最内一层为高柱状,呈放射状排列, 称放射冠。 在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间形成一层嗜酸性、均质状的透明带,构成透明带的蛋白中,zP3 为精子受体。初级卵泡周围结缔组织形成卵泡膜,卵泡膜与卵泡间有基膜相隔。(3)次级卵泡:卵泡细胞继续增殖,当卵泡细胞问出现卵泡腔时,卵泡改称次级卵泡, 腔内充满卵泡液。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形成卵丘。 分布在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密集排列成颗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卵泡膜分化为内、外两层,内层血管丰富、纤维少,主要由基质细胞转化而来的膜细胞组成,该细胞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结构特征;外层主要有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协同合成雌激素。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合称生长卵泡。(4)成熟卵泡:次级卵泡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发育为成熟卵泡,其结构与次级卵泡的相似,但因卵泡液急剧增多而体积显著增大, 而颗粒细胞的数量却不再增加,因此卵泡壁越来越薄,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在排卵前 3648 小时,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随即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但停滞于分裂中期,须在受精时才能完成此次分裂。18.名词解释: H.E 染色纤毛,骨单位,肌节 , 闰盘,尼氏体,环层小体,内皮,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垂体门脉系统, 胰岛,壁细胞, 门管区, 肝小叶, II 型肺泡细胞, 肺小叶 , 气血屏障,球旁复合体,滤过屏障,精子发生,血-睾屏障,放射冠,透明带,月经周期,受精,植入,胚泡,胎盘,三胎层胚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