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6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5页 / 共66页
第6页 / 共66页
第7页 / 共66页
第8页 / 共66页
第9页 / 共66页
第1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三章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风险分析概述风险分析概述一、风险分析的含义一、风险分析的含义: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基础上对风险及其损失的总体分析方法。风险分析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风险分析科学与否直接影响风险管理效果的好坏。但是,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风险分析具有相当的难度。本书将从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两个部分来讨论风险分析。风险分析不仅仅是指风险识别或风险衡量,它是一项包含了风险管理这两方面在内的更为复杂的任务。下图简单描述了风险分析的各个阶段: 风险分析 1 2 3 4原因风险后果二、风险分析的划分:二、风险分析的划分:风险分析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风险和人的行为、风险分析方法、统计分析。这种划分只是便于描述风险分析的所有内容。而不一定有助于实务操作。(一)风险和人的行为风险分析的第一大领域研究的是与风险相关的人的行为特点、了解他人如何认识风险及面临风险时如何采取行动,对于进行风险分析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人们是如何应对风险的,我们也许就能以不同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建议。(二)风险分析的方法当风险经理开始进行风险分析时,他不可能脱离技术的帮助。一种技术方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事实上一种方法也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类型的行业。风险经理需要一系列方法,其中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这些方法通常用于解决实务中的问题,并在实务中得到了全面推广。具体包括观场调查法、列表检查法、组织结构图法、流程图法。危险因素及可行性研究法、事故树法、危险因素指数法。(三)统计分折毫无疑问,在这一部分中数字的运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现在便宜的台式电脑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许多计算问题,而这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应该不难获得,关键问题在于一个现代的风险经理应当懂得如何运用统计分析。风险分析的三部分不应被看做是彼此孤立的组成部分,对它们进行划分只是便于学习理解。在实务中,三者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三、风险分析的成本三、风险分析的成本 研究风险分析的成本并且合理地安排成本是十分重要的。风险分析的收益在于通过风险分析能够发现那些尚未被识别的风险,并有助于敦促人们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损失,最终 降低损失成本。但风险分析的收益并不能立竿见影。甚至于在短期至中期内都难以见效。结果就是风险经理很难确定在什么时侯风险分析不再产生收益,而这个时候,在风险分析上每多花费一元钱实际就意味着是在浪费。如图所示,随着风险分析成本的增加,风险分析的收益也由正值变为了负值。风险经理必需时刻记住这幅图,以确保风险分析始终在合理的财务范围内进行。风险分析成本负收益正收益第二节第二节 风险和人的行为风险和人的行为一、对待风险的态度和行为一、对待风险的态度和行为态度:风险偏好者和风险回避者行为:一家企业应该认识到员工在通常情况下对待风险的态度,并运用这些信息安排适合个人的具体工作。二、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二、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一)“标准赌博”衡量法:它从经济上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例如:一个结果只可能为A或B的赌博,A、B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1-PZBA或者选定一个数(二)技术衡量法:并不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它们更注重研究个人是如何认识风险的。标准赌博衡量法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是有限的,而技术衡量法对于风险管理就有更多的实践指导意义。许多技术都是通过考察个人对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判断,来研究个人对风险的态度。1.技术1 (通过事故发生的实际数目与估计值来反映对风险的认识)2.技术2 (可以为安全工作或事故防范工作提供目标)第二种衡量技术更加简化了,它只要求每个人根据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对风险进行排序。而不需要对具体数值进行估侧。第三节第三节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一、风险识别的概念一、风险识别的概念风险识别就是风险主体逐渐认识到自身存在哪些方面风险的过程。风险识别技术实际上就是收集有关损失原因、危险因素及其损失暴露等方面信息的技术。风险识别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存在哪些风险,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风险所引起的后果及严重程度如何,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等。1. 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之一2.风险识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3.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连续性、制度性的工作二、风险识别的主要工作二、风险识别的主要工作1、全面分析经济单位的人员构成、资产分布以及业务活动2、分析人、物和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判断损失发生的可能性3、分析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其形态,如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财务危机、营业中断和民事责任等。风险识别过程包括以下两个环节风险识别过程包括以下两个环节:1、感知风险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认识风险及其致损事故的环节就是感知风险。2、分析风险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研究各种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环节成为分析风险。三、风险识别的内容三、风险识别的内容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要回答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有哪些风险?2、风险因素有哪些?3、导致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是什么?4、风险事故所致后果如何?5、识别风险的方法有哪些?6、如何增强识别风险的能力?第四第四节 风险识别的方法的方法一、风险因素分析法一、风险因素分析法1 1、风险因素分析法概述、风险因素分析法概述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比如,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固有风险的一个风险源,该风险源转化为风险的条件是外部环境恶化,如市场竞争剧烈、有效需求不足或产品生产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等。如果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坏,企业发生舞弊、欺诈行为,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就加大,固有风险也相应增大。目前,应用风险因素分析法评价固有风险的通常作法是,审计人员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之后,如果各项因素都比较好,出错的可能性比较小时,认定固有风险的水平在50%左右为宜;反之,如果有迹象表明有可能存在重大差错,那么审计人员应直接将固有风险水平定为100%。2 2、风险因素分析法的关键、风险因素分析法的关键风险因素分析法的关键之一,在于对各个因素风险程度的估计。各个因素风险程度通常可以采用描述法,即以“高、中、低”或“好、较好、中等、较差、差” 等标准来描述。但由于所分级别一般都比较有限,这种描述估计结果的方法往往过于粗略,只能大体反映各因素的风险程度,也不便于审计人员考察其对最终固有风险的影响。另外一种常用方法就是打分法,即将各因素的具体情况与标准水平做一比较,然后根据其差异情况用绝对分值来表述要素的风险程度。与描述法相比,打分法能够较详细地反映各要素的风险程度,也有利于审计人员考察其对最终固有风险的影响。 风险因素分析法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估计各个因素风险程度对最终固有风险的影响程度。由于与固有风险的敏感关系不同,不同的因素对最终固有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评价固有风险时,这种影响差别是通过给不同的因素设置不同的权数来区分的。而这些权数一般采用经验值设置或根据专家意见确定。3 3、风险因素分析法的运用、风险因素分析法的运用事实上,审计人员想对固有风险各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即使是定量分析也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这是因为,固有风险因素的风险概率的确定完全是主观的,是凭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予以确定的。也就是说,是在对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非常主观的概率。用这个主观性的概率表述固有风险因素的客观状况及趋势,并使之成为固有风险评估系统的信息接入口,必然使固有风险的评估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对审计风险要素的分析计量就是对审计判断的定量化,这是一种主观的行为。 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局部改进该评估系统来减少其中的人为因素,增强其客观性。比如说采用打分法就比普通的分等级评价更能详细地反映各固有风险影响要素的风险程度。在确定各个因素风险程度对最终固有风险的影响程度的权数时,也可以采用数学上的判断矩阵来计算,以增加其准确性。 对评估系统进行改进的思想前提是这样的:由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对于简单事物进行分析判断的准确性要比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判断的准确性更高,所以对评估系统的判断事项的划分越细越有利于人们对该判断的准确计量。判断矩阵将各个风险因素对最终固有风险影响程度的判断,变换为各因素间的两两比较,然后通过数学计算对各因素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各个风险因素对最终固有风险影响程度的不同。这样,可使多因素的比较变成了两个因素的比较,更便于操作,判断结果也能更加准确。4 4、风险因素分析的案例分析、风险因素分析的案例分析( (一一) )社会医疗保险风险因素分析社会医疗保险风险因素分析(一)社会医疗保险的风险因素 根据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原则,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做了充分问卷调查与征求总结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社会医疗保险的风险因素,主要由道德风险、基金筹集风险、人口老龄化风险、疾病风险以及医疗需求风险等五个因素组成。这些影响因素所构筑的体系具有全面性、严密性和体系性的特征,依据是我们曾针对性地进行了三轮相关问卷调查,在初期构建的基础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整合与论证,运用规范研究方法最后得出下文的指标体系,因而其具有相当的信度与效度。现就三层五大类15项指标体系分述如下: 1.疾病风险 疾病风险是指参保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的概率对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是一种纯粹性质的基本风险。一方面,某些急慢性传染病和某些地区的地方病虽然有所控制和下降,但未根本解决,某些传染病在局部地区仍有爆发流行。另一方面,我国的疾病谱已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类型,再加上心理行为、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也日益成为严重威胁城乡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我国人口众多,传染病、流行病的危害极大,2002年我国发生“非典”已经在这方面敲响了警钟。我国现在正处于艾滋病(AIDS)的高速增长期,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除此之外,鼠疫、霍乱两种甲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不容忽视;性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部分乙类传染病防治形势严峻;血吸虫病等地方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一些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日益增加;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就会迅速蔓延到整个地区,危及人群和社会。因而疾病风险更具有群体性和社会性。这些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上都是医疗保险保障的范畴,如果大面积的发生,医疗保险基金会造成崩溃的局面。 2.道德风险医疗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道德风险问题尤其突出。在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则是指由于社会医疗保险的提供,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利用信息优势所采取的导致社会医疗保险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机会主义行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出于经济利益而采取诸如诱导需求、借医发财等机会主义行为;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方来说,由于社会医疗保险的提供,减少了个人躲避和防范风险的动力,增加了个人过度利用医疗服务的动机和激励机制,这时就产生了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医疗服务机构的道德风险。参保人的道德风险。医疗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合谋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表现为:人情处方,大肆泛滥;自费变公,瞒天过海等。3.人口老龄化风险 所谓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老龄化风险是指由于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导致社会医疗基金支出面临的风险。老年人患病概率大,是最需要得到医疗服务的群体。由于老年人退休后不缴纳医疗保险金,而享受医疗保险的概率和标准远远高于年轻人,对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带来很大冲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构性增长比例失衡。老年群体医药费用支出系数严重倒挂。4.医疗需求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医疗保险需求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医疗保险需求随着增加,当人们的收入减少时,对医疗保险的需求也相应减少。个人收入的变化会引起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另外,不同效益类型的单位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层次也不同。亏损单位由于经济状况不佳,除基本生活开支外,其可支配收入很少,无力支付更多的医疗消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都面临企业负担过重和经济效益不好等困难,部分经济效益不佳、负担较重的国有企业可能会面临无力缴费的困境。企业效益好坏直接影响医疗保险的缴费和医疗消费,增加了医疗保险风险。很多人对医疗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位从自身利益考虑出现逆向选择,即高危人群比例较大的单位选择参保,离退休、年龄偏大的人群参保积极,年轻人群参保消极。很多居民对医疗保险改革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医保药品多是疗效较差的低档药品,他们缴纳医疗保险费与所得到的医疗待遇和购药权利不成比例,因而不愿参加医疗保险。很多效益好或职工年轻化的企业,考虑自身的利益担心参保后吃亏,也拒绝参加医疗保险。 5.医疗保险基金筹集的风险 基金筹集的风险是指筹集的医疗保险基金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基金的收入不能弥补基金的支出,造成医疗保险收不抵支,造成医疗保险运行的风险。据大数法则的原理,保险的覆盖面越大,抗风险的能力越强。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水平,不仅取决于保险方对参保者医疗费用的补偿程度,而且取决于参保者人群数量及其经济状况。具体表现有: 瞒报缴费基数。在职缴费人员流失。基金欠缴现象加剧。(二)社会医疗保险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用解释结构模型可以科学地反映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一般程序包括: (1)组织ISM专家小组:10人左右,由不同观点人员构成,主要是省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领导、高校专家学者、相关课题研究组成员;(2)选择系统的构成要素;(3)构思意识模型:意识模型是指ISM专家小组根据给出的系统构成要素,确定所研究问题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4)建立邻接矩阵:邻接矩阵是根据意识模型转化而来的;(5)建立可达矩阵并进行分解:就是将可达矩阵里面的所有可达关系层次化、系统化,并据此不断优化关系直至最终整理出所研究问题的解释结构模型;(6)根据所构建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解释结构模型,并给出层次化、系统化的方案对策。社会医疗保险风险的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包括总风险和其他15个具体因素在内的共16个因素,通过计算给出了社会医疗保险风险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这里由于篇幅限制,省略了具体计算过程。其中,保险总风险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缴费人数、医药费用剧增、基金欠缴以及缴费基数等四个方面,也就是说要降低社会医疗保险总风险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但这四个方面影响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对它们构成影响的还包括较为复杂的关系。具体地说:缴费人数受到保险意识以及参保人员年龄构成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医药费用剧增主要受到参保人员结构、医患共谋和疾病病种等三个因素的影响。基金欠缴则主要受制于企业效益和参保人员道德水平。缴费基数主要根据收入水平来确定,但同时会受到参保人员道德影响。影响社会医疗保险的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企业效益,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只有企业效益提高了,社会经济发展了,才能切实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进而从根本上降低我们社会医疗保险的风险。二、事件树分析法二、事件树分析法1.定义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简称D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其中,一些事件的发生是以另一些事件首先发生为条件的,而一事件的出现,又会引起另一些事件的出现。在 事件发生的顺序上,存在着因果的逻辑关系。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以一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 进行分析,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达到系统故障 或事故为止。所分析的情况用树枝状图表示,故叫事件树。它既可以定性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又可以定量计算出各阶段的概率,最终了解事故发展过程 中各种状态的发生概率。2、功能 ETA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和方法。 事后用ETA分析事故原因,十分方便明确。 ETA的分析资料既可作为直观的安全教育资料,也有助于推测类似事故的预防对策。 当积累了大量事故资料时,可采用计算机模拟,使ETA对事故的预测更为有效。 在安全管理上用ETA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3、事件树编制 (1)确定初始事件 事件树分析是一种系统地研究作为危险源的初始事件如何与后续事件形成时序逻辑关系而最终导致事故的方法。正确选择初始事件十分重要。初始事件是事故在未 发生时,其发展过程中的危害事件或危险事件,如机器故障、设备损坏、能量外逸或失控、人的误动作等。可以用两种方法确定初始事件: 根据系统设计、系统危险性评价、系统运行经验或事故经验等确定; 根据系统重大故障或事故树分析,从其中间事件或初始事件中选择。2)判定安全功能 系统中包含许多安全功能,在初始事件发生时消除或减轻其影响以维持系统的安全运行。常见的安全功能列举如下: 对初始事件自动采取控制措施的系统,如自动停车系统等; 提醒操作者初始事件发生了的报警系统; 根据报警或工作程序要求操作者采取的措施; 缓冲装置,如减振、压力泄放系统或排放系统等; 局限或屏蔽措施等。(3)绘制事件树 从初始事件开始,按事件发展过程自左向右绘制事件树,用树枝代表事件发展途径。首先考察初始事件一旦发生时最先起作用的安全功能,把可以发挥功能的状态 画在上面的分枝,不能发挥功能的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枝。然后依次考察各种安全功能的两种可能状态,把发挥功能的状态(又称成功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枝,把不能 发挥功能的状态(又称失败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枝,直到到达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 (4)简化事件树 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初始事件或与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或者其功能关系相互矛盾、不协调的情况,需用工程知识和系统设计的知识予以辨别,然后从树枝中去掉,即构成简化的事件树。 在绘制事件树时,要在每个树枝上写出事件状态,树枝横线上面写明事件过程内容特征,横线下面注明成功或失败的状况说明。4、事件树定性分析 事件树定性分析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就已进行,绘制事件树必须根据事件的客观条件和事件的特征作出符合科学性的逻辑推理,用与事件有关的技术知识确认事件可能状态,所以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就已对每一发展过程和事件发展的途径作了可能性的分析。 事件树画好之后的工作,就是找出发生事故的途径和类型以及预防事故的对策。 找出事故连锁 事件树的各分枝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最终导致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一般地,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有很多,即有许多事故连锁。 事故连锁中包含的初始事件和安全功能故障的后续事件之间具有“逻辑与”的关系,显然,事故连锁越多,系统越危险;事故连锁中事件树越少,系统越危险。 找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事件树中最终达到安全的途径指导我们如何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在达到安全的途径中,发挥安全功能的事件构成事件树的成功连锁。如果能保证这些安全功能发挥 作用,则可以防止事故。一般地,事件树中包含的成功连锁可能有多个,即可以通过若干途径来防止事故发生。显然,成功连锁越多,系统越安全,成功连锁中事件 树越少,系统越安全。 由于事件树反映了事件之间的时间顺序,所以应该尽可能地从最先发挥功能的安全功能着手。5.事件树定量分析 事件树定量分析是指根据每一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各种途径的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各个途径概率值的大小,作出事故发生可能性序列,确定最易发生事故的途 径。一般地,当各事件之间相互统计独立时,其定量分析比较简单。当事件之间相互统计不独立时(如共同原因故障,顺序运行等),则定量分析变得非常复杂。这里仅讨论前一种情况。 1.各发展途径的概率 各发展途径的概率等于自初始事件开始的各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 2.事故发生概率 事件树定量分析中,事故发生概率等于导致事故的各发展途径的概率和。 定量分析要有事件概率数据作为计算的依据,而且事件过程的状态又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因缺少概率数据而不能实现定量分析。6.事故预防 事件树分析把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表述得清楚而有条理,对设计事故预防方案,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从事件树上可以看出,最后的事故是一系列危害和危险的发展结果,如果中断这种发展过程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因此,在事故发展过程的各阶段,应采取各种可能措施,控制事件的可能性状态,减少危害状态出现概率,增大安全状态出现概率,把事件发展过程引向安全的发展途径。 采取在事件不同发展阶段阻截事件向危险状态转化的措施,最好在事件发展前期过程实现,从而产生阻截多种事故发生的效果。但有时因为技术经济等原因无法控制,这时就要在事件发展后期过程采取控制措施。显然,要在各条事件发展途径上都采取措施才行。事件树应用实例:例1:以行人过马路为例来说明事件树分析的过程。行人过马路无车(成功)有车(失败)顺利通过冒险通过顺利通过顺利通过车辆过后通过车前通过有充足时间没有充足时间司机采取紧急措施司机未采取措施车祸车祸有效无效例2 有一泵和两个串联阀门组成的物料输送系统(如图所示)。物料沿箭头方向顺序经过泵A、阀门B和阀门C,泵启动后的物料输送系统的事件树如图所示。设泵A、阀门B和阀门C的可靠度分别为0.95、0.9、0.9,则系统成功的概率为0.7695,系统失败的概率为0.2305。 阀门串联输送系统事件树图例3 有一泵和两个并联阀门组成的物料输送系统图中A代表泵,阀门C是 阀门B的备用阀,只有当阀门B失败时,C才开始工作。同例2一样,假设泵A、阀门B和阀门C的可靠度分别为0.95、0.9、0.9,则按照它的事件树如图,可得知这个系统成功的概率为0.9405,系统失败的概率为0.0595。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阀门并联物料系统的可靠度比阀门串联时要大得多。例3 某工厂的氯磺酸罐发生爆炸,致使3人死亡,用事件树分析的结果如图所示。 该厂有4台氯磺酸贮罐。因其中两台的紧急切断阀失灵而准备检修,一般按如下程序准备: 反罐内的氯磺酸移至其他罐; 将水徐徐注入,使残留的浆状氯磺酸分解; 氯磺酸全部分解且烟雾消失以后,往罐内注水至满罐为止; 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水排出; 打开人孔盖,进入罐内检修。 可是在这次检修时,负责人为了争取时间,在上述第3项任务未完成的情况下,连水也没排净就命令维修工人去开人孔盖。由于人孔盖螺栓锈死,两检修工用气割切断螺栓时,突然发生爆炸,负责人和两名检修工当场死亡。事件树分析具有如下特点:1.事件树分析是一个动态过程2.可以指出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3.能够找出消除事故的根本措施总之,事件树分析法是以选择某一风险因素为开始事件,按照逻辑推理,推论其各种可能的结果以及产生这些结果的途径。使用这种分析方法,需要大量的资料和时间。故只在风险很大或隐患很深的系统中才采用这种分析方法。 三、风险事故事后分析法风险事故事后分析法在风险事故正在发生或者发生后进行事后分析,有助于风险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下面通过一个项目工程事后分析来说明风险事故事后分析法是如何运用的。1.项目风险管理成功的原因(1)项目目标清楚,对风险采取了现实可行的措施;(2) 从项目一开始,就让参与项目各阶段的有关方面参与制定防止风险的决策;(3)项目各有关方的责任和应当承担的风险划分明确;(4)在项目准备和施工前,对所有可能的设计方案都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比较;(5)在项目规划阶段,组织和签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事先预计到了;(6)项目经理有献身精神,拥有所有应该有的权限;(7)项目管理团队全体成员工作勤奋,对可能遇到的较大风险都集体讨论过;(8)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准备了及时的应急计划;(9)进行了团队建设,表彰、奖励及时有度;(10)对团队管理成员进行了培训。2.项目风险管理失败的原因(1)项目业主不积极,缺少推动力;(2)沟通不够,决策者远离项目现场,项目各有关方责任不明确,合同未写明;(3)规划工作做得不细,或缺乏灵活性;(4)把工作交给了能力不足的人员,又缺乏检查、指导;(5)仓促进行各种变更,变更责任人、项目范围或项目计划;(6)决策时未征求各方面的意见;(7)其他错误。四、财务报表分析法四、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是根据风险主体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为基础,分析每一会计科目,发现潜在的风险。风险主体的财务系统留有大量的关于自身各项经济活动的记录,它详细地记载着厂房、机器设备、产品种类和产品成本及其他资产项目等具体情况。风险主体的财务记录也反映出风险主体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供货方、消费者的依赖程度,风险主体的财务计划与财务状况,风险主体过去处理风险的财务开支以及过去曾发生的风险损失规模等。财务报表是对风险主体一定期间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每个风险主体的经营活动最终要么涉及货币,要么涉及财产。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一个风险主体的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是某个时点风险主体的状况,它所提供的信息是表制成前风险主体最新的情况。在识别风险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需要考虑:(1) 由于意外损失可能导致价值减少的资产;(2)可能由于事故而增加或产生的负债及事故发生后仍存在的负债;(3) 资产价值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下面以资产负债表为例,作如下分析:(1)现金。现金从存入银行起便涉及到风险,如银行的信誉不良、倒闭以及其他意外事件可能导致的损失。(2)财产。风险管理者对企业所使用的各类财产,均需作定期检查。如存货放在何处,使用和贮藏的货物可能有哪些风险,每一类财产由谁主管,具有特殊风险的存货有哪几种(如易燃、易爆品)。这些风险项目均可从对财产目录的检查中发现。(3)建筑物和设备。建筑物和设备的现状、所处的环境,均可作为调查风险的依据。(4)应收账款。企业应收账款的损失具有隐蔽性,因此,常难以觉察到风险的存在。如债务人发生重大损失,甚至破产,都会给债权企业造成意外损失,从而影响企业利润。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会计年度末的财务状况,为了识别和分析风险,风险管理者可以检查因为发生意外事故而减少的资产,也可以检查负债。例如,因为意外事故而产生或增加的负债以及不论发生意外与否都将继续增加的负债。同时必须意识到,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部分反映了风险主体已经存在的负债,而不是将来可能发生的负债,所以它为风险主体提供的帮助有一定的局限性。2.损益表损益表或利润表是由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组成。它有助于分析影响净收入的各种因素。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损益表显示其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额和租金收入,则表明销售和出租的房屋任一处发生事故都会减少公司的收入,增加其支出。此外,对每一种收入和支出都应作出具体分析,以决定是否某一种意外损失会对它们产生负面影响。3.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能用来分析风险主体经营中的变化,通过揭示净流动资本的变化,反映出在报告期内资金是怎样变动的。资金使用的变化会反映风险主体潜在的重要风险。五、流程图分析法五、流程图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是将风险主体的全部生产经营过程,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绘成作业流程图,针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调查和分析风险。流程图的类型有很多,若按流程路线的复杂程度划分,可分为简单流程图和复杂流程图;若按流程的内容划分,可分为内部流程图和外部流程图;若按流程图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实物形态流程图和价值形态流程图。总之,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目的,可将风险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制作成不同的流程图,以便于识别风险。流程图分析是风险主体用以识别风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且风险主体的组织规模愈大,生产工艺愈复杂,流程图分析法越能体现出优越性。五、流程图分析法五、流程图分析法1、概述流程图分析法是将风险主体的全部生产经营过程,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绘成作业流程图,针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调查和分析风险。生产流程又叫工艺流程或加工流程,是指在生产工艺中,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通过一定的设备按顺序连续地进行加工的过程。该种方法强调根据不同的流程,对每一阶段和环节,逐个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从中发现潜在风险的威胁,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对全部生产过程造成的影响。 流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服务经营流程或管理流程来辨识可能的风险。如果结合投入技术经济学之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将是有效的风险辨识与评估技术。2 2、生产流程分析法的分类、生产流程分析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目的,可将风险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制作成不同的流程图,以便于识别风险。流程图分析是风险主体用以识别风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且风险主体的组织规模愈大,生产工艺愈复杂,流程图分析法越能体现出优越性。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 1.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 2.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从企业的价值流角度来看,企业的流程可分为外部流程和内部流程。 1.外部流程是指原辅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以及材料与产品的运输、仓储等。 2.内部流程是企业内部生产制造或服务提供的流程,例如:某钢铁制造企业的铁矿粉造块与炼焦、高炉炼铁、转炉炼钢、钢水连铸、轧钢等; 流程分析法对辨识运营风险极为有效,内部流程分析能够有效辨识营业中断的风险,外部流程分析能够有效辨识连带营业中断风险。 连带营业中断风险主要有供应商风险和客户风险。供应商风险是由于供应商的原因不能提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原辅材料或机器设备及备品备件而导致无法正常生产,发生营业中断风险;客户风险是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终止购买企业的产品或因为客户财务困难不能按时支付货款而产生的风险。如:铁矿石的大幅度涨价、海运费率的大幅度上涨、铁路运力的紧张导致产品无法运出等都可能带来连带营业中断的风险。 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制造或管理流程不同层次,寻找辨识关键的风险点。对关键风险点进行历史资料分析,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对风险兑现时的损失幅度进行有效的评估。3 3、生产流程分析的目的:、生产流程分析的目的:生产流程分析目的如果明确,可以使分析过程简洁明了。生产流程分析者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具体的目标各有不同,但主要不外乎以下几类:1.改进工艺,完善工艺细节,提高产品品质;2.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消耗;3.减少无意义的等待过程; 4.缩减工序中和工序交接的搬运距离;5.尽量避免信息传递中的失真造成损失;6.改善生产环境,保证生产品质;7.降低水电等能源消耗;8.合并相关工序,减少交接过程等等;4 4、生产流程分析的主要问题:、生产流程分析的主要问题: 1.业务订单 订单下达到生产前,相关要求是否已经明确并准确描述?2.采购 生产流程执行过程中,相关材料、零部件的采购是否已经完成或正在按照计划执行?时间安排是否合理?3.储运 采购的相关物品是否准时安排了运输?4.设备 车间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故障是否能保证及时修复?5.技术 工艺流程卡是否准确、清晰?设计是否合适?公差与订单要求是否吻合?6.装配 装配工艺图是否绘制?装配流水线是否按计划准备?7.人事 人手是否充足?培训是否到位?例子简单流程图简单流程图是将风险主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以大致流程进行分析,进行风险识别的时候,用连线将其主要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明确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复杂流程图复杂流程图复杂流程图是将风险主体所面临的风险,在风险主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程序及每一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均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内、外部流程图或实物形态、价值形态流程图来表示。内部流程图内部流程图。内部流程图是以风险主体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流程路线绘制的流程图,因而也称为生产制造程序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如下风险问题:第一,如果组装环节受到损失,有可能会使整个工厂的生产受到影响 第二,如果右边的工艺3受到影响,则工厂的部分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第三,同样地,如果生产工艺1或者工艺2受到影响,同样会使工艺3的生产受到影响;第四,如果原料供应受到影响,则整个工厂也将无法生产。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风险管理的重点是组装环节和原料供应环节,但其他环节也不能忽视。外部流程图外部流程图外部流程图是以产品的销售运输过程为流程路线绘制的流程图。外部流程图用以揭示企业从原料供应到制成产品,直至销售出去的全过程存在的风险。从图中,对该企业存在的风险可以做如下分析。原料仓库无疑应该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因为企业所有的原料都保存在同一个的原料仓库里,如果它发生损失,很可能会导致整个企业生产的瘫痪。在所有的外部支持者中,外包装商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外包装商出现了风险问题,则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损失,甚至整个生产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一个成品仓库的损失会使部分零售商受到部分损失,但并不会使所有的销售渠道受到损失。实物形态流程图实物形态流程图。实物形态的生产流程图是以某种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为基本流程路线,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各种辅助活动以实物形态反映在图表中,对图中每一过程、每一环节逐步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如果一个风险主体拥有不同的产品,则需要制作不同的流程图。例如:一个简单的实物形态流程如图所示。价值形态流程图价值形态流程图。用标有价值额度的流程路线来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内在联系的流程图便是所谓的价值形态流程图。在这一流程图中,通过货币价值额指标,更清楚地揭示出风险主体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以及对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的依赖程度,明确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部门和关键环节,以及生产过程中某一程序的中断给其他程序带来的影响。六、审核表调查法六、审核表调查法:由工作人员现场填写。优点:1、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且成本合算,时间和费用都更为节省。2、执行起来简单、迅速。3、有利于对企业进行逐年的有效跟踪监测。4、易于修改,内容可以由企业的变动而调整。缺点:标准难以确定;可能造成描述不清,填写不准确、不客观;回复率低和难以控制表格完成的过程。七、危险因素和可行性研究七、危险因素和可行性研究:(重要技术)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受检部分的目的;2、与目的之间的偏差;3、偏差产生的原因;4、偏差产生的后果 。优点:1、极少忽略任何重要事件;2、可发挥集体的智慧;3、能对复杂系统的所有部分展开细致的研究工作。缺点:1、花费时间长;2、为了画出知道工作的图表,必须将系统简单化,将会忽略某些风险。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每一种风险识别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1)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揭示出风险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风险单位的性质、规模以及每种方法的用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2)由于经费的限制和不断地增加工作会引起收益下降,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效果最优的方法或方法组合。(3)如前所述,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仅凭一两次调查分析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识别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答案。因此,在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何种方法,通常同时运用几种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