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八下文言文复习知识梳理与练习大全与朱元思书一、文学常识1、 与朱元思书 的作者吴均叔痒 “ 吴均体 ” _ ,是 南朝 _代文学家。字 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 ”解题: “ 与” :给予。 “ 书” :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 寥寥一百四十余字, 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使人读后悠然神往, 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 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二、解释重点字。文言词语1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2通假字 【转】通 “ 啭” ,鸟叫声。【反】通 “ 返” 。【见】通 “ 现” ,露出。3常规词语【风烟】烟雾。【共色】一样的颜色。【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缥( pi o)碧】青白色。【无碍】毫无障碍。【甚箭】比箭还快。【夹岸】两岸。【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竞上】争着向上。竞,争。【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形容很多。【泠泠( l ng)】形容水声激越。【作响】发出声响。【相鸣】互相和鸣。【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鸢 (yun)飞戾( l )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经纶】筹划,治理。【柯(k )】树木的枝干。【蔽】遮蔽。【犹】像。【交映】互相掩映。 5、重点句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三、课文内容提示1、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2、结构: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 奇山异水” 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 异水” (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 “ 奇山” (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作者从视觉、听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1)从“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从“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3)从“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4、 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 (总领全文的句子)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写听觉感受的:写山“ 奇” 的句子: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文中 “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 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欣赏。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6、主旨句: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 (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7、讨论。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 “ 奇” 在何处?答:奇在“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句中连用 “ 负、竟、轩、邈、争、指 ” 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8 结尾“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四、拓展延伸1 由“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由“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3、 本文与三峡思想感情的差异:三峡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一句通过渲染悲凉的气氛, 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本文从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含蓄表达了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阅读训练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 piao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ling )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ying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yuan ) 二、解释下列加线词语。从流飘荡:天下独绝:百叫无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互相轩邈:负势竞上:千转不穷:经纶世务者:水皆缥碧:窥谷忘反:横柯上蔽: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四、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b.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许里。c.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d.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_ _六、课内阅读训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吴钧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和_的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写山奇,分别从_觉和 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 4 作 者 在 欣 赏 了 奇 山 秀 水 后 发 出 了 怎 样 的 感 慨 ?_ 5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七、阅读拓展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加线的词语。良多趣味()属引凄异()泠泠作响()2 、 . 甲 文 先 写 山 , 后 写 水 , 层 次 井 然 。 写 水 是 按(顺序)写的。乙文则是按结构来写的。3.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4、.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5、.乙文中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把他译成现代汉语。五柳先生传一、文学常识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 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 ,诗有饮酒 归园田居其三二、基础知识 2、 人物欣赏: (1)五柳先生的形象 :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对“ 五柳先生 ” 的评价: 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他不慕荣利, 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 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 隐居起来, 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 “ 醉翁” 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3、 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 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二、基础知识 1、 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 亲旧:亲戚、朋友。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期:希望,愿望。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 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打补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若人:此人。俦:朋友,伴侣。觞:酒杯。 嗜:爱好,喜欢。 2、 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好读书,不求甚解:(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3、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兹若人:此人。俦:朋友,伴侣。觞:酒杯。 嗜:爱好,喜欢。 2、 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好读书,不求甚解:(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 不慕荣利 ”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4)文中描写 “ 五柳先生 ” 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三、 课文内容复习提示1 五柳先生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淡泊名利、率真自然兴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安贫乐道生活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隐士2 否定词( “ 不” )体现了作者与世俗格格不入,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3 表达的感情:厌恶追求名利、官场世俗;希望避世归隐4 作者以幽默的笔调,着重表现了自己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5 文中最能突出五柳先生安于贫困,乐观豁达性格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6“ 不求甚解 ” 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 为什么五柳先生 “ 好读书,不求甚解 ” ?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 不慕荣利” 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 中的“ 志” 是什么?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马说一、作者作品:1、韩愈唐朝文学家。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2、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二、基础知识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2、执策而临之策:鞭子临:面对3、其真无马邪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4、其真不知马也其:表推测语气,相当于“恐怕”5、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餐或:有时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材:通“才”,才能7、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这样虽:即使8、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尚且等:一样,等同9、 才美不外见见:通 “ 现” 表现出来10、故虽有名马故:所以,因此虽:即使11、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千里:日行千里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阅读理解: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s 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0、其真不知马也 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11 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2、 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4、在马说第三段中, 作者认为对 千里马 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6、 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7、 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18、 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学常识、 1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明初著名散文家,为明代“ 开国文臣之首 ” 。与刘基、高启并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 序,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前言后记)和赠序(文人之间以言相赠,相当于议论性散文)(本文是赠序二、基础知识一)重点字词解释。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 “ 之” 是“ 怠” 的宾语,指 “ 笔录” 这件事。 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执经叩问:求教。叩,问。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俟(其欣悦):等待,等。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 穷冬:严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至)舍:学舍,书舍。僵劲:僵硬。 (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 以衾(拥覆) :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 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同舍生皆)被(绮绣) :同“ 披” 。 (戴)朱缨(宝饰之帽) :朱缨,红色的帽带。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右备)容臭:容臭,香袋。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 ,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三、重点内容提示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 略无羡艳意 ”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思考、 (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4 从文中可以得到那些启示?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学习要敢于发问;学习要有主动性;学习要勤奋刻苦 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5 “略无慕艳意 ”“ 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表现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6 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 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7 结合文章,谈谈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 勤且艰 ” ,专心致志。这是宋濂的切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8 作者学有所成的三个原因: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9 作者“ 緼袍敝衣 ” 处在同学中间,却 “ 略无慕艳意 ”“ 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对此你有何评价: 作者贫寒的生活与富家子弟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它表现了作者不为饥寒生活所动摇, 不为富家子弟所诱惑, 潜心研究学问,终于学有所成。既说明了求学的不易, 也表现了作者的意志和毅力。 作者以学得只是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学习。10 你觉得 “ 先达” 对弟子 “ 未尝稍降辞色 ” 的作法可取吗?不可取。 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弃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 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 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 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 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1 陶渊明读书 “ 不求甚解 ” 求“ 会意” ,目的是自娱。宋濂借书、抄书、求师,目的是观群书,求上进。12、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 y 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 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阅读练习1本文作者,字,号,(朝代)散文家。2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1)余幼时即嗜学() (2)无从致书以观()(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 弗之怠 ( )( ) (5) 走送之 ( ) (6)不敢稍逾约()(7) 既加冠 ( ) (8) 无硕师名人与游()(9)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 ( ) (10) 未 尝 稍 将 辞 色()( ) (11) 援疑质理( ) () (12) 或遇其叱咄()(13) 俟其欣悦()(14) 负箧曳屣 ()()(15) 持汤沃灌()(16) 以衾拥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7) 寓逆旅主人( ) (18) 腰白玉之环( ) (19) 烨然若神人()(20) 緼袍敝衣()(21)略无慕艳意()3,写出本文中带有通假字的句子及句中通假字:(1)(2)4根据要求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5、对上段中“舍” “腰”“略” “知”解释正确的是()A 房子腰间丝毫感觉B房子腰上挂着稍微知道C房子腰上挂着丝毫感觉D房子腰间挂着丝毫知道2.“日再食”的译文是() A 每天的第二顿B每天吃两顿 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乐的事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A 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 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中考链接: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题目。(12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 分) (1)无从致书以观致: _ (2) 走送之走: _ (3)援疑质理质:_ (4) 俟其欣悦俟: _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先帝不以臣卑鄙C或遇其叱咄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D益慕圣贤之道孔子曰:“何陋之有?”3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 译文:_ 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2 分) 答:_ _ 六、 (2008,广东)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9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精益求精 c又 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D 未尝稍降 辞色义正 辞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 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译文3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 分) 答:4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 分诗词曲五首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酬赠诗。“ 酬” 的意思是以诗相答2“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一联是如何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的?答:“ 巴山楚水 ” 写出了被贬之地的偏远, “ 凄凉地 ” 写出了作者的悲凉与无奈;“ 二十三年 ” 写出了被贬时间之长, “ 弃置身 ” 写出作者的愤懑。3.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用了两个什么典故,抒发了什么感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1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这个典故抒发自己对亡友柳宗元的怀念和自己的寂寞孤独以及对统治者迫害自己旧友的不满;2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这个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抒发作者对人事全非的感慨生疏与无限怅惘。4.请对“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一联的艺术手法与情感内容进行赏析。答:展现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此句运用比喻修辞, 把自己比作 “ 沉舟”“病树” ,前面却是生机勃勃的 “ 千帆过” 、“ 万木春” 的美好前景,知道在他之后必定有新人新气象。揭示了社会进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表明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说明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5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23 年,包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应为 22 年】二 赤壁(咏古诗)1 杜牧:常有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抑郁情怀,怀古伤今是他的诗歌的一大主题。2 本文借题发挥,慨叹英雄成名机遇,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3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联对历史有眼光独到的反思,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英雄成功靠的是机遇。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4 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说起?因为这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同时,也是为了引出后文对历史事件的咏叹。小石谭记一 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 “ 唐宋八大家 ” 致以,世称 “ 柳河东 ” ,又称“ 柳柳州” ,与韩愈并称“ 韩柳” 。被成为 “ 游记之祖 ” ,其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是“ 永州八记 ”二、基础知识复习一)词语:1. 水尤清冽尤:格外。冽:凉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见:出现。3. 为坻,为屿,为嵁为:成为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4.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 相当于“来”5. 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以:因为。清:凄清。居:停留。7. 隶而从者隶:跟从。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行: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9. 下见小潭下:在下面。10. 日光下澈下:往下。11.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13.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14. 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冷。16. 乃记之而去乃:就去:离开。二) 、句子翻译。1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18.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19.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3.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三、课文内容理解1 顺序:发现石谭 谭中景物 小潭源流 谭中气氛2 观鱼和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观鱼和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为一乐一忧,乐其实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凄凉忧伤才是本文感情的主调。 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排遣抑郁,但这种自然带来的环境之乐和生机之乐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凄凉忧伤的心境又流露出来。3 本文属于散文。4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 用了白描手法。作者对小石谭的整体感受是:幽深寂静,凄凉忧伤。课文始终贯穿一个“ 清” 字。5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突出了小石谭水清、石奇、鱼活、溪水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凄凉忧伤悲愤。6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在全文的作用:不仅高度概括了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凄凉忧伤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7 “ 谭中鱼可百许头 ” 可否改成 “ 谭中鱼百头 ” ?不能。尽管谭中水很清,但是鱼是在游动的,人不可能把谭中鱼数清楚,只能用“ 可”“许” ,不能用确数。训练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潭中鱼 可百许头()(2)悄怆幽 邃()(3)不可久 居()(4)隶而从者()2写出下列加粗词语所指代的内容。(1)其 岸势犬牙差互()( 2)不可知 其 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以 其 境过清()(4)乃记 之而去()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扣住文中描写水、鱼、溪流的句子去填。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4翻译。(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一) (从文章内容和主旨方面去揣摩。)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 多用 _辞格,摹形状貌, 形象逼真。6文 中 描 写小 石潭 的 _等景 物 , 突出 了小 石潭_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_的情感。7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_ 8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依据是什么?_ _ 9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_ 醉翁亭记 1、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环滁( ch ) 林壑( h )琅琊( l ng y ) 饮少辄醉( zh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岩穴瞑( m ng) 伛偻( y l ) 酒洌( li )山肴野蔌( s )觥筹( gng ch u)射者中( zh ng) 弈者胜( y ) 颓然( tu ) 阴翳( y ) 3、重点解词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临于泉上者:靠近。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杂然而前陈者: 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醉翁之意:情趣。深秀者:秀丽。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4、重点语句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译:(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 5、复习文章知识。(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旨。(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3)“ 太守自谓也 ” 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诵。(1)“ 醉翁” 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 也。(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 “ 醉能同其乐 ” ) (醉乐统一的句子)(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4)文中与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 ” 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练习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环滁()琅()琊()饮少辄()醉林霏()岩穴()山肴()野蔌()弈()者胜阴翳()翼()然酒洌()二、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林 _ _然水声_ _然岩穴 _ _明变化 _ _提携_交错宴_之乐四、速配(请将下列加点的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蔚然遮盖翼然临于泉上茂盛的样子醉翁之意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佳木秀靠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颓然情趣阴翳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五、来,做个小翻译!(你一定能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六、你一定能准确完成语段后的问题!(相信我, 你能行!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_,_。_,_。_, _,_,_。野芳发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_,_,_,_,_,_,_。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我国_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_。3. 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描写 “山间四时” 的句子是 :_ ,_,_,_。 (2)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 。 4. 归纳第自然段的段意。 5. 第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_、_、_、_;其中核心为 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七、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八、朗读第一段,回答问题。1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_句。写景的顺序是 _ _ 。2这段文字写景的角度有_、_。3这段景物描写,总写_和_,是为了引出下文对 _自然风光的描写,为下文写人的活动_。4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_ _ 。5用“ /”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提示可分为二层)岳阳楼记一、基础知识一、生字谪(zh )守 朝晖( hu )夕阴霏霏( f i) 薄暮冥冥( m ng)霪(y n)雨 心旷神怡( y ) 皓(h o)月 宠辱偕( xi )忘潜行( qi n) 浩浩汤汤( shng) 潇(xi o)湘 属 ( zh 同“ 嘱” )二、重点解词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何极:哪有穷尽。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郁郁:形容香气很浓。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译: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译: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四、文章知识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第二段: (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 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第三段: (写景、抒情)写 “ 迁客骚人 ”“以己悲 ” 的心情 ” 。第四段:写 “ 迁客骚人 ”“以物喜 ” 的心情。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腾子京 “ 谪守巴陵郡 ” ,却仍然 “ 重修岳阳楼 ” 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五、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 “ 悲” 、“ 喜” 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 进”“退” 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 “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 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 大观” 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第二段中说 “ 前人之述备矣 ” ,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 述” 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六、思考( 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 感极而悲” ,天气美好才会 “ 心旷神怡 ”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答:推导出 “ 古仁人之心 ” 与“ 二者之异 ” ,表现古仁人的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的博大胸襟。(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答:以物喜,以已悲。(4)第五段中 “ 或异二者之为 ” 中“ 二者 ” 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 “ 二者之为 ” 持什么态度?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6)“ 迁客骚人 ”“古仁人” 的区别在哪里?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 “ 以物喜, 以已悲 ” 。古仁人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XX 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勉励友人。 点明中心。七、词语欣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答:“ 怒” 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1 分)练习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对上文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或者作法在先没有B有人心情在先微小C或者作法在之前轻微D或许心情在之前没有2从文中找出四对反义词。答:(1)_,_;(2)_,_;(3)_,_;( 4)_,_。3“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的句式特点是()A宾语前置B判断句C介词结构后置D定语后置4“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答: _ 5“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感极而悲者,喜洋洋者。6“何哉?”这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问题?文中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 _。_ 7“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有两个“忧”字,依次说明“忧”的是什么?答:忧 _,忧 _ 8抒发作者宽大情怀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的正确读法是(先从语法结构来考虑!) A先天下之 / 忧/ 而/ 忧B先天下 / 之/ 忧而忧C先天下 / 之忧 / 而忧D先 / 天下之忧 / 而忧10本段文字使用的表达方式是A记叙 B议论 C抒情11本段文字节选自_,作者是 _,字 _,_朝的文学家, _是他的谥号,课文选自 _。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是照应上文的_一句;“退”照应上文的_一句。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A做朝官或赴外任都忧国忧民B当官为民都忧虑重重C顺境逆境都悲观失望D时时处处都担惊受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答案限15 字之内)答: _ 14本段首句中的“二者之为”指什么?(默写)“二者之为”的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是什么?他们与“古仁人之心”的区别是什么?答: _。_ 15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项是(当联系全文来思考!)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朋友。B表现作者自己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抱负和决心。C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怅。16对本文写作目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应朋友之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B借作记之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C当时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贬之时,作者要借此文与朋友共勉。D描写巴陵胜状,抒发览物之情,评说迁客骚人。满井游记一、 文学常识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 公安三袁 ” ,为“ 公安派” 的创始者,主张 “ 独抒性灵 ”二、 重点词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恶能无纪恶:怎样。纪:通 “ 记” ,记载。2. 冻风时作作:起。3.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4. 波色乍明,鳞浪层层乍:初。5.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乍:突然。6. 柔梢披风披:分散。7. 毛羽鳞鬣之间鳞:指鱼类和爬行类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8. 夫能不以游堕事堕:耽误。9. 麦田浅鬣寸许鬣:像兽颈上的长毛一样。10.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用泉水煮。茗:煮茶。罍:端着酒杯。蹇:骑驴。11.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译句12.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鸽。13.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14.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15.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16. 风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三、课文内容提示1 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2 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3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作铺垫4 第二段层意: 交代出游日期、 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5 感情变化:去满井前:局促(无奈郁闷)去满井时:脱笼之鹄(喜悦、自由)景物描写(白描、比喻):植物、动去满井后:自此始(欢愉) 物、山水土地、游人 大自然和春天6“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的表达效果:运用比喻修辞, 将初春被融雪洗过的山峦比作干净美丽的新妆倩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山的 “ 鲜妍明媚 ” ,表现了作者对暖和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7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放在段末的作用何在?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段末起到了收束全段、 抒发郊游感受的作用,为下段表达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情山水之心志作铺垫。8 课文第二段写景层次分明,作者先用“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写出满井全景。接着分四层写出各种景物的细节写水光山色写柳条麦苗写游人欢欣写鱼鸟之乐9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除了自我安慰外,还蕴含着失意的酸楚和抑郁不快。(自嘲与自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1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0.请说出以下句子所用之修辞手法:(1)鳞浪层层(比喻)( 2)呷浪之鳞(借代)11.作者写水 “ 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绘出初春水光;写山 “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 。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白描手法(写景时不堆砌辞藻,而是用极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形象却鲜明如画)诗五首一 饮酒(一)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闹中有静(心静不奔竞于仕宦之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境高远脱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自得(高洁、脱俗、隐逸的意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大自然中获得人生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谛闲适脱俗;高洁;闲适自如;回归自然(二)1 写作者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厌恶官场的虚饰和狡诈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 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 为什么说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中的“ 见” 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 “ 望” 字就没有这种效果?因为 “ 见” 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 望” ,而是无意所 “ 见” ,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4 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欢愉)的心境5 怎样理解 “ 心远地自偏 ” 这句诗?它蕴含了怎样的哲理?意思是只要内心远离尘俗,就自然会觉得所居之地偏僻幽静。蕴含的道理是, 只要没有追名逐利的思想,即使居住在喧闹的地方,也会觉得幽深僻静。6 说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的大意: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偶尔抬头,悠闲自在地遥望到南面的庐山,心境愉悦闲适。7 写作者面对良辰美景, 神往不已悠闲自得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8 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 此中” 指此时此地的情和境, 也就是隐居生活。 “ 真意” 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领悟到的自然意趣,它包含着大自然淡泊闲逸、自由适性、各有所归的意趣,也包含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会于一体的意趣。10 诗中的 “ 心远” 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答:“ 心远” 指的是心灵超脱尘俗,心志高远,是这首诗的“ 诗眼” (关键),表现了作者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后面的内容都是承此词而来。11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诗中写到了菊花、南山、山气、夕阳、飞鸟等景物。用菊花与南山这两个意象表现作者高洁脱俗的节操以及恬淡闲适的心情,用鸟的知倦而返表现作者愿意离开尘俗,隐居田园的愿望。12“ 真意” 指的是什么,请从文章自然理趣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答:“ 真意” 指的是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领悟到的自然意趣,它包含着大自然的淡泊闲逸、自由适性、各有所归的意趣,也包含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会于一体的意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2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3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B“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一句与杜甫望岳中的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都是借归鸟写出诗人陶醉于自然不想在尘世做官的感受。C“ 此中有真意 ” 与归园田居 中的“ 但使愿无违 ” 都表达了诗人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成了君子美好品德的象征。他们都是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二 行路难(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夸张极言酒席好话丰盛苦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对比反衬内心愤懑迷茫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道路艰险仕途不顺闲来垂钓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表明对仕途的信心, 委婉地道出了希望得到皇上的重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反复咏叹仕途不顺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勉(虽壮志难酬但雄心不泯)豪情(二)1 品味“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的妙处:本联巧用比喻手法,用“ 冰塞川、雪满山 ” 比喻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喻仕途的艰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抑郁状况。2 第二联中能体现作者当时心情的动词是“ 停、投、四顾 ” ,表现了作者未能实现理想的苦闷抑郁及不知前路如何的茫然。3 说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意思:总有一天,我将顺乘大风之便,冲破巨浪阻隔,高挂云帆横渡沧海,到达我理想的彼岸。4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5 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自信乐观、 纵横豪迈的气概。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诗人相信,即使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到达理想的彼岸。6“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了宴会的奢华,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氛围。与下文“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作者心中的悲苦。7 黄河” 与“ 太行” 在诗歌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表现仕途上走投无路,四处为难。8 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到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的变化。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1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圣” ,其作品被称为“ 诗史” ,作品特点是沉郁顿挫2 第一段用连续动词和拟人手法写秋风抱茅,表现了作者的无奈焦灼叙3 第二段写群童抱茅,表现了作者的怨愤无助4 第三段写夜雨难眠烘托了作者的凄苦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3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 最后一段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抒发了美好的社会理想, 反映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推己及人。(二)1 反映诗人一家贫寒起初的生活状况的语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2 表达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3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比喻4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作者以自身经历和感受叙写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痛苦生活,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大济苍生的博大胸襟和理想。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寒早,狂风之猛(正侧面描写, 炼字法 “ 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夸张、比喻(以花喻雪,以春喻冬)壮美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侧面描写:奇寒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过渡,景(冷)情(愁),烘托愁情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室内热闹与室外寒冷形成对比。热情送别与惆怅心情形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成对比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前四联写奇寒,后四联含蓄地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二) 1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 高岑”2“ 雪上空留马行处 ” 的“ 空” 既是写景,又表现了作者因与友离别恋恋不舍而内心失落空虚的感情3 说说“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的意思:弓箭冻硬,无法拉开;铠甲冰冷,难以穿着4 联系全诗体会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诗在全文的作用及它表现的复杂情感:这是文章的过渡句,将诗从歌白雪转入对百丈坚冰的环境描写,并在愁云浓重的氛围中引出送别之事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既有即将与友分别的难舍之情也有自己有家难回的惆怅落寞的思乡之情。5 结合全诗说说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的“ 忽” 好在哪里? “ 忽” 写出了塞外天气突变的情形,也传达出诗人的惊奇之情。6 送别场面的描写是按怎样的顺序展开的?诗的末联隐含着怎样的情感?军帐饮别辕门送别 雪中惜别。末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友人的深深依恋之意和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惆怅之情。7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对偶、互文8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夸张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10 本诗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与自己有家难回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11 描述“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 的画面:山路盘旋曲折, 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4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2“ 卷” 从正面 “ 折” 从侧面烘托风势之猛; “ 即” 写出风雪来得早。13 诗中写 “ 狐裘”“角弓”“锦衾 ”“铁衣” 有何作用?以边疆展示身边的用品来侧面烘托气候的寒冷,同时也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14 请赏析名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 忽如” 二字不仅写出了 “ 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 想象奇特, 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无限的温暖与希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15、分析 “ 风掣红旗冻不翻 ” 中“ 掣” 的妙处。 “ 掣” 字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16、请描述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17、“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运用何种艺术手法?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答案:21与朱元思书阅读训练一、pi3o xu1n mi3o l0ng l k5二、1随着2独一无二3 好像4轩:高 邈:远 都作动词用5不停止6筹划,治理三、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清 急3视 听 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先总后分练习 2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pi o ) (l ng ) ( y ng ) ( yu n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从流飘荡:顺,沿天下独绝:妙到极点百叫无绝:停止急湍甚箭: 胜过猛浪若奔: 奔马互相轩邈: 比高远负势竞上:凭依,凭借千转不穷:同“啭”文中指蝉鸣水皆缥碧:青绿色窥谷忘反:同“返”返回横柯上蔽:树枝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四、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b ) 五、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 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 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六、阅读拓展1、.解释加点的词语。良多趣味(真,实在)属引凄异(接连不断)泠泠作响(发出)2、.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夏、春、冬、秋(或季节)(顺序)写的。乙文则是按先总后分(或总分)顺序来写的。3.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5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4、.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5、.乙文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把他译成现代汉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看见这些雄奇的山峰, 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见幽美的山谷就会留连往返。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的蔑视,含蓄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爱慕之情,以及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24、送东阳马生序1一、l shi4 shuo4 ying4xiu4(5)lin3(6)qie4 2 取得,这里指买到通“肢”官名,国子监的老师同辈的人 3介词,用连词,作“因为”解连词,相当于“而”连词作“因为”解介词,译为“拿” 4 (翻译略)含义:运用对比,衬托出自己由于学业出众,尽管穿得破旧而无卑意。 5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今耳岂他人之过裁二、 (一) 6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尊敬而专心)请教。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8 “每假借逾约” 。 9态度、行动。5C6B7A8B 26 参考答案 1(1)大约(2)深 (3)停留( 4)跟随2(1)那,溪岸的(2)它的,溪水的(3)这里的,小石潭周围(4)小石潭的景物3(1)如鸣佩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1)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5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6山石、潭水、树蔓、游鱼、溪流、岸势,清幽、明丽、深远,悲凉凄苦7因为这个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8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作者观赏景物时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9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27 思路分析与详解1D 2( 1)喜悲(2)进退(3)先后(4)忧乐3A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6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B 6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民、君。8C 9D 10B、 C 11岳阳楼记,范仲淹,希文,宋,文正,范文正公集12“进”照应“居庙堂之高”,“退”照应“处江湖之远”,A 13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无私精神。14“二者之为”指“感极而悲者矣”和“其喜洋洋者矣”两大句。他们的不同点是:形式上是一悲一喜;相同点是:本质上是为了自己。区别在于悲喜的原因不同,“二者”是为自己,而“古仁人”是为君为民。15C 16D 28 醉翁亭记三、壑蔚潺潺颓暝晦伛偻觥筹酣四、五、 1.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 早晨进山,晚上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六、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2. 宋欧阳修3.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2)太守之乐其乐4. 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及其带给游人的无穷乐趣。5.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7 页,共 3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七、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1从大到小,从俯到仰,由点到面,自远而近。 2 视觉,听觉 3 琅琊山酿泉 醉翁亭布置好环境 4 开篇点题, 引出“乐”字这一全文的主线 5 第一层()交代醉翁亭的环境第二层((11) )写醉翁亭命名的由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8 页,共 38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