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血吸虫病.传染病学云南省血吸虫病基本情况云南省血吸虫病基本情况v 首次于1940年香港大学罗伯逊首次在大理发现血吸虫病人。新中国成立前,我省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洱源县义常村、巍山县东莲花村、弥渡县大阳村等曾因血吸虫病出现田地荒芜、村毁人亡的惨状。调查研究证实我省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大理、丽江、楚雄和红河的18个县、84个乡镇、461个行政村、2875个自然村。累计查出病人32.62万人、晚血病人3391人、病牛12.2万多头、钉螺面积2.2亿。通过五十年的防治,2009年通过国家考核评估达到血吸虫病防治国家传播控制标准。.传染病学一、概念 临床特点v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血管内所引起的疾病。v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五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湄公血吸虫(S.mekongi)、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和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传染病学二、病原学v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异体,成对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主要在肠系膜下静脉内。v在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中,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唯一必需的中间宿主。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畜共患病, 除人以外,家畜中的牛、羊。犬、猪等以及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共40余种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的终末储存宿主。.传染病学日日本本吸吸血血虫虫 成成虫虫虫虫卵卵毛毛蚴蚴母母胞胞蚴蚴子子胞胞蚴蚴尾尾蚴蚴.传染病学虫虫卵卵宿宿主主钉钉螺螺尾蚴尾蚴.传染病学.传染病学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主要是受感染的人和动物,特别是患者和病牛是重要的传染源。在水网地区以患者为主;在湖沼地区除患者外,感染的耕牛和猪也是重要的传染源,耕牛在沙滩放牧而感染,其中黄牛感染较水牛高;在山丘地区除耕牛外,野生哺乳动物如鼠类等也是主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 构成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虫卵随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于孳生、人畜皮肤黏膜接触疫水。.传染病学v(三)人群易感性v(四)流行特征 .传染病学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 (二)病理解剖 1病理过程 (1)第一阶段:尾蚴性皮炎。 (2)第二阶段:幼虫移行。 (3)第三阶段:虫卵肉芽肿形成。 2病理改变 (1)结肠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其次为横结肠于阑尾。.传染病学v(2)肝病变:早期肝大,表面可见粟状黄色虫卵结节。v(3)异为损害:指虫卵和(或)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所致的病变。.传染病学五、临床表现v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患者为3060日,平均40日。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根据病期早晚、感染轻重、虫卵沉积部位以及人体的免疫反应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及异位损害。.传染病学v(一)急性血吸虫病v 1发热 患者均有发热v 2过敏反应v 3消化系统症状v 4肝脾大v 5肺部症状v(二)慢性血吸虫病v 1无症状型v 2有症状型v(三)晚期血吸虫病.传染病学肝肝脾脾肿肿大大腹腹水水.传染病学 1巨脾型 2腹水型v 3结肠肉芽肿型v 4侏儒型v(四)异位血吸虫病v 1肺血吸虫病v 2脑血吸虫病v .传染病学六、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二)粪便检查(三)直肠黏膜或组织检查(四)肝功能检查(五)肝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2CT扫描(六)免疫学检查 .传染病学v血吸虫病的并发症多见于晚期患者。v(一)肝硬化并发症v 1上消化道出血v 2肝性脑病v 3继发感染v(二)肠道并发症v 1肠梗阻v 2阑尾炎v 3结肠癌七、并发症.传染病学八、诊断与鉴别诊断v(一)诊断v 1流行病学资料v 2临床表现v 3实验诊断v(二)鉴别诊断v 1急性血吸虫病的鉴别v 2慢性血吸虫病的鉴别v 3晚期血吸虫病的鉴别.传染病学九、治疗(一)抗原治疗 1吡喹酮的药理级药代动力学: 2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剂量与疗程: (1)急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120mg/kg;儿童总剂量140mg/kg;46日疗法,每日剂量分23次口服。 (2)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按60mg/kg计,体、体重以60kg为限;儿童体重30kg,总剂量70mg/kg,2日疗法,每日剂量分23次口服。 .传染病学v (3)晚期血吸虫病:应适当减少总剂量或延长疗程为宜,以免引起中毒反应。v 3吡喹酮的毒副作用 v 4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疗效 v(二)对症治疗.传染病学十、预防(一)控制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 1加强粪便及水源管理 2灭螺(三)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