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节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说出溶液的特征。2、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溶解现象。2、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学习重点、难点: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课前准备仪器:试管、药匙、试管架、滴管。药品:蒸馏水、植物油、泥土、食盐、蔗糖。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揭示本课学习目标: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2背出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的概念,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二、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设问: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盐水你还指导那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 思考、讨论、回答,讨论结果填入教材P.152 表 6-1 中三、探讨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演示实验:P.163上的实验1、实验 2 将实验现象填入教材P.153表 6-2 中实验实验现象高锰酸钾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发生变化。食盐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发生变化。蔗糖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发生变化。泥土加入水中液体浑浊、不透明,静置后产生沉淀。食用油加入水中液体浑浊、不透明,静置后分为上下两层。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等概念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3、物质溶解的现象:(1)溶液的颜色:高锰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钠溶液紫红色蓝色黄色浅绿色无色(2)温度改变:有的物质溶于水使温度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等;有的物质溶于水使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如:食盐。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5、讨论:如何加快物质溶解的速率?三、小结四、作业:教材P.158练习与实践T.1、2、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2 课时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2、什么叫乳化剂?3、有人说:“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这话对吗?为什么?4、举例说明有的物质溶于水会使温度升高,有的物质溶于水会使温度降低。二、探讨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联想与启示(P.157 上的联想与启示)2、演示 P.157 上的活动与探究(测量物质的凝固点)将测得的凝固点填入下表中:水蔗糖的水溶液食盐水溶液凝固点 / 结论:少量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凝固点下降。应用举例:冬天使用水泥时,常加入氯化钙防冻,这是为什么?3、测量水、食盐水、蔗糖的水溶液的沸点将测得的沸点填入下表中:水蔗糖的水溶液食盐水溶液沸点 / 结论:少量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沸点上升。4、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结论:有的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如:食盐、硫酸、氢氧化钠等;有的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如:蔗糖、酒精。5、从微观上解释溶液的导电6、P.158 交流与讨论三、让学生回答P.157 联想与启示中的三个问题四、小结五、作业:教材P.158练习与实践T.4、5、7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 ,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能够指出某些溶液中溶质的状态,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有溶质质量分数,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能清楚有关对溶质,溶剂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溶质,溶剂的理解,培养学生辨正地分析问题。学习重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课前准备教师: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仪器:烧杯(两个) ,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药品:蔗糖,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投影: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设问:假如你是一名护士,尊医嘱给病人静脉输液,对于你手里拿着这瓶药液,你必须关注它的哪些方面。二、探讨溶液的组成1溶质、溶剂的判断: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解溶质的物质叫溶剂。交流与与讨论:填写表6-6 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即溶液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演示实验:P.161上的实验 1、实验 2 (2)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3)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叫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0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讲解例题:P.162例题四、教师小结:1、小结本课主要知识点2、指出当已知溶液体积和密度时,可用公式“质量=密度体积”求得溶液的质量五、布置作业:P.164练习与实践T.1、 2、6、7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学会溶液稀释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编写计算应用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计算为载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感态度。学习重难点:溶液的配制的计算和稀释计算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配制好的几种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投影或演示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实验室所用的几种溶液,这些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怎样配制出来的?二、探讨“怎样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问题:怎样配制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食盐溶液?2、步骤:计算、称量、溶解3、演示:三、探讨有关溶液的计算1、将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变为溶质质量分数10%的食盐溶液,怎样操作?思考,交流讨论并回答2、如何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变为溶质质量分数20%的食盐溶液,怎样操作?思考,交流讨论并回答四、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P.164练习与实践T.3、 4、5、8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用实验探究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3、学会判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方法4、结合生活实际,将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加以转化. 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情景-问题 - 探索”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 ,运用知识2、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组实验等过程,培养学生观察 .记录 .分析 .归纳 .总结等能力3、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思维形式大胆地质疑.假使 .联想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研究的习惯2、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3、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学习重、难点: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课前准备食盐,蔗糖,消石灰,水,汽油,食用油,试管,量筒,硝酸钾,: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试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设置疑问: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举出例子,说出你的想法。二、探讨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联想与启示(P.166 上的联想与启示)2、引导学生的答案方向,抛出溶解性概念。设置疑问:你认为,物质的溶解性与那些因素有关?归纳学生的猜想与假设,选择“溶质的性质” 、 “溶剂的性质” 、 “温度” 三个因素要求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3、演示 P.166 上的活动与探究(实验1、实验 2、实验 3)4、提出问题:由以上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5、物质溶解性的应用提出问题:你知道毛料衣物干洗的原理吗? 教师简介生活中物质溶解性的应用6、创设情景引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定义情景:小明于小刚向一杯水中加了几勺糖后,搅拌,杯底有糖剩余。小明还要加糖,小刚却说:“不要再加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 小刚说得对吗?为什么呢?我们将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教师演示教材p.167“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1 7、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提出问题: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定义中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学生上讲台演示教材p.167“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2、实验 3 总结:一般情况下 , 8、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三、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P.172练习与实践T.1、 2、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2、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并能根据曲线变化情况知道物质溶解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复习-问题 - 讨论 -探索”的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2、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绘制曲线等过程中培养自我观察、总结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物质的溶解决定于物质的本性和外界条件的事实,充分理解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习重点: 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2、会查看、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和应用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什么叫溶解性?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二、引入新课:如何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呢?引导启发学生提示:饱和溶液在什么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三、溶解度的概念1、归纳学生的汇报结果,给出溶解度的概念。追问:你能理解这样规定的意义吗?能寻找到四个关键的要素吗?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100g 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是为了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公式:100gm2m1S)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物质的溶解度(2、设置疑问: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怎样表示这种变化关系最直观、形象,又便于应用呢?3、溶解度曲线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含义引导学生讲解曲线上点、交叉点的意义。(2)随温度变化情况提示:随着温度如何变化?归纳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3)应用完成教材P168“观察与思考” ,归纳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四、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P.172练习与实践T.4、 5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 3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以结晶实验入手,了解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采取分离的手段;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复习-问题 - 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2、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实验等过程中培养自我观察、总结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2、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学习重点: 1、建立结晶的概念。2、运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方法来分离混合物。学习难点: 运用结晶的方法来分离混合物。教学过程:一、提问复习:什么叫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是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呢?二、引入新课:设置疑问:能否将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取出来?三、新授:1、演示实验:P.170实验 1、实验 2 2、由实验引出晶体与结晶的的概念(1)晶体:是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在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3、结晶的方法指导学生看书讨论:有哪些结晶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演示实验: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小结:(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固体溶质,即缓升型的物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应用举例:海水晒盐(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称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应用举例: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可用这种方法来除去食盐。四、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P.172练习与实践T.6、 7、8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