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运用: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论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事先收集准备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论、漫画、 flash小动画等情境材料并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复习旧课,预习教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收集有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方面的寓言故事、成语、名言等(二)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讨论:漫画中的人能钓到鱼吗?为什么?看 漫 画思考以漫画导入,生动、形象,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展示漫画:挖 个 坑 也 能 钓大鱼!新课教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1、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设问: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所讲的知识回答,也可作如下设问引导学生回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能这样区分的吗?我们应当怎样 区 分 二 者呢?)联 系上节课所学知识思考回答借助教材 P12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分歧 : 围 绕 物 质 和 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前者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后者则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展示材料: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 做 什 么 的 ?家 在 哪 里 ? 追求什么?”民 工 : “ 打工 , 家 在 深 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 追 求 物 质 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展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比较表填写表格图表式简洁、 明了,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综合能力展示表一:唯 物 主 义 与 唯心 主 义 的 分 歧比较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2)唯 物主 义的 三种 基本 形态设问:(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学生联系 教材思考 并回答选取哲学史上唯物 主 义典型代表 的 著名观点, 在具体事例中培 养 学生分析、 概 括能力,并得出:唯 物 主 义三种形态:古代 朴 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于 具 体的物质形态近代 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 结 为自然科学 意 义上的原子辩证 唯 物主义和历 史 唯物主义: 正确揭示了物质 世 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 历 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材料一:泰勒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希腊七贤之一。 他首先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认为 “水” 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 最后又复归于水。材料二:原子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 1803 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17 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材料三:19世纪末20 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展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较表填 写 表格图 表 式 简洁、明了,培养学生概 括 、比较、综合能力展示表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较表2、唯心主义主 观唯 心主 义与 客观 唯心 主义设问: (1) “心”与天地万物是什么 关 系 ? 没 有“心”就没有世界吗?(2)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 什 么 样 的 关系? 学生联系 教材思考 并回答选 取 哲 学史上唯 心 主义典型代 表 的著名观点,在具体事例中 培 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并得出:唯 心 主 义的两种 基 本形态: 主 观 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视 为 第一性 客 观 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 作 是世界的本原材料一:王阳明,明朝哲学家,称自己的哲学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 “心”即天地万物的主宰, “心”决定并产生一切。材料二: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 “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混沦,不可分开” ;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继续引导:大家能否再举出一些反映主客观唯心主义的例子呢?学生 列举事例检 验 学 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主观唯心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等。客 观 唯 心 主 义 :“ 上 帝 是 万 物 的 主宰” ;柏拉图: “世界是“理念” 的影子“;黑格尔: “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等。展示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比较表填写表格借助图表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综合能力展示表三: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比较表3、 哲学 史 上 还存 在 辩 证法 和 形 而( 过 渡 ) 设问:楚人能如愿找 到 他 的 宝 剑吗?你认为他犯了什么错误呢?学 生 讨论并回答激发兴趣,自然过 渡 到新知识播放 flash动画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上 学 的 对立设问:寄生藤和主干树是什么关系?引 用 类 比法、图示法,形象、生动、直观地引导 学 生得出结论:唯 物 主 义与唯心 主 义和辩证法 与 形而上学“ 两 个对子”的关系:相 对 于 前者斗争而言,后者之间 的 斗争具有从 属 的意义展示:寄生藤在自然界存在一种藤类的植物,它的生长必须要依附在主干树,以吸收所需的养分。离开了主干,它们就没法生存。展示:辨证的唯物主义形 而 上 学的辨证的唯心主义形 而 上 学的延伸思考:对于如何评价一位同学,是否就看他成绩的优秀与否就可以衡量了呢?大家该如何去评价他呢?(提问)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了 解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讲知识点采用知识框架形式,清晰、明了地 帮 助学生理清 本 节课知识点展示本节课知识框架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知识、扩展思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七、教学反思1、巧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预期效果。根据本课特点,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法。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使用了教材现有的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言论,并以学生喜爱的漫画、flash等形式来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又能体现新课程要求。 2 、构建表格框架,化杂乱为有序。对于相似知识点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混淆,分不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表格方式进行处理,可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以知识框架形式呈现,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附:1、漫画:挖个坑也能钓大鱼!2、表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比较表派别围绕问题分歧唯 物 主义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 心 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表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较表(多媒体展示)唯物主义形态基本观点局限性或优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表三: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比较表(多媒体展示)唯心主义形基本观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3、知识框架:对立课后练习:恩格斯指出: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 12 题。1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C 、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 、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 、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物是观念的集合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气者,理之依也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 A、 B、 C 、 D、4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哲学的两大阵营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B.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C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6许多同学高考前找算命先生算命,或者去寺庙求签测前程,这种做法属于()A唯物主义 B不可知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7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 、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8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A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C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9. 有人说,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D 2.D 3.C 4.C 5.A 6.C 7.B 8.B 9答案要点:(1)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重视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并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 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精神文明,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否则就会造成混乱。点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课,其内容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理论问题。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难度,再加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形式,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等知识点,使教学内容抽象而繁杂。但本课内容对学生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做到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情境、体验、感悟、运用”是本课设计的最大特点。本课针对高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 , 选择了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言论作为教学情境,并与学生相对感兴趣的漫画、 flash动画视频等形式相结合来呈现,把学生引进主动学习、 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的内容为具体,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运用教材知识点。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整节课在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过渡中完成,把时间和空间给予了学生,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很好地碰撞,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针对本课相似概念较多的情况,采用了许多图表法,便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明确各自的区别,把相对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借助图表的方法得以较好地理清。在资源的选择上,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把教材现有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较好地为教材内容服务。总之,该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