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一【教育心理学绪论】1.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2.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学习的基本理论; 各种类型的学习; 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3. 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 1903 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 到 20 世纪 80 年代 ,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 (1903 年20 世纪 20 年代 ): 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 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过渡时期 (20 世纪 30 年代 50 年代 ): 体系越来越宠杂, 但无真正突破 ; 发展时期 (20 世纪 50年代 80年代 ): 发展显著 , 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 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布鲁纳 :教育过程, 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加涅 : 学习的条件, 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奥苏贝尔 : 教育心理学, 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安德森 :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 年与富斯特合著 教育心理学: 教和学的科学5. 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6.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观察法 :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 调查法 :通过其他有关材料, 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教育经验总结法: 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 自然实验法 : 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 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 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实验室实验法: 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 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临床个案法 : 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真题再现】1903 年 ( ) 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2010) A.华生 B.斯金纳 C.桑代克 D.杜威答案: C。中公专家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 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专著,这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成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此知识点经常会考。【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 一)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 连续性与阶段性。2. 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劳伦兹首先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二 )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童年期。2. 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3. 青年初期。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瑞士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人类所有的心理反映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同化是: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通过这一过程, 主体才能对新刺激做出反应,动作也得以加强和丰富。 顺应是: 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此阶段, 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分化,只能靠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 思维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2. 前运算阶段 (2-7 岁) 此阶段,儿童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 早期的符号功能;b. 自我中心性 ;c. 思维的片面性。3.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此阶段,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守恒概念( 儿童认识到即使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 ) 。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到( 具体运算) 阶段的表现。4. 形式运算阶段(11- 承认 ) 也称命题运算,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思维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一来,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够解决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具逻辑性和系统性。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皮亚杰认为发展先于学习,不主动通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忽视了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他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a. 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b. 教学科研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典型真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ll 15 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 。(20XX 年 4 月)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中公专家评析】答案为D。此题旨在考查认知阶段理论的年龄阶段。11 15 岁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同步练习】1.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其认知发展主要是( ) A 、感觉和知觉分化 B、感知与动作分化C 、动作与语言分化 D、形象与表象分化答案: B 2. 心理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半成熟、半幼稚的儿童,处于( ) A 、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初期 D 、青年期答案: B 3. 少年期指 ( ) 。A.3 岁 6、7 岁 B.11、12 岁 14、15 岁C.6、7 岁 11、12 岁 D.14、15 岁 25 岁答案 B。中公专家解析:少年期是指11、12 岁到 l4 、15 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4. 下列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正确是( ) 。A.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B.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C.皮亚杰将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顺序是:感知一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D.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存在质疑E.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答案: ABDE 。中公专家解析:皮亚杰将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顺序是:感知一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所以C项错误。【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地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1.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时发展对周围是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这种对人、 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个体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其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2.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儿童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独立探索的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主动、自主的性格; 反之,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羞耻感。3. 自主感对内疚感(4-5 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新的任务。 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妥善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4.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 本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经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讲理,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形成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 反之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本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敏感、耐心、富于指导经验的教师有可能使自卑的学生重新获得勤奋感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 本阶段的任务时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的形象。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等方面。 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早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中期 )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成年晚期 ) 。埃里克森理论的教育意义十分突出。它指明了每个阶段发展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三 ) 最近发展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 世纪 30 年代,维果斯基首先将 “最近发展区” 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研究,提出“良好的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的著名论断。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指导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取教学支架,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注意:教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合适。【同步练习】1. 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2.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 A 、信任感 B、自主性 C 、勤奋感 D 、自我同一性答案: D 3、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 ) A 、定势 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答案: D 4、最近发展区是指( ) A 、最新获得的能力B、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C 、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答案: B 5.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 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 否则,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 岁 l.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这种对人、 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 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2)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 岁 3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随着信任感的确立,儿童开始与父母分离,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3) 主动感对内疚感(4 岁 5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4) 勤奋感对自卑感(6 岁 11 岁)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 进取和勤奋的人格 ; 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 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 岁 18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陛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 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其他三个阶段分别是: 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早期 ) ,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中期 )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成年晚期 )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一、学生的智力差异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的差异、发展水平、表现早晚和性别差异等方面。二、学生的性格差异(一 ) 性格特征差异:1.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等; 2.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4. 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特征。(二 ) 性格的类型差异:指在一类人身上有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独立顺从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分为外倾型&内倾型。依据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三、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一 )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二 ) 冲动型与沉思型(三 ) 具体型与抽象型(四 ) 发散型与辐合型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 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 应该选择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典型真题】人格的核心是 ( ) 。(20XX 年) A.性格 B.气质 C. 风格 D.理想【中公专家评析】答案为 A。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此题旨在考查人格与性格的区别。【同步练习】1.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 场依存型答案: A。中公专家解析: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题干所指的是冲动型认知方式。2. 以下属于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是(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独立型和顺从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 D.辐合型与发散型 E. 外倾型与内倾型答案: ACD 。中公专家解析: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是属于性格差异。3. 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A.性格的社会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案: BCDE 。中公专家解析: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4. 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案: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1) 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 (2) 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 (3) 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点梳理1.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 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2. 学习的一般分类3. 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1)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 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 ( 即求知欲 ) 、 胜任内驱力 ( 即成功的欲望 ) 和互惠内驱力; 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 ; 强化原则。4.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 学习分类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 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 客观条件 )的影响, 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 ) 的影响。(3) 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 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 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 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 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真题再现】奥苏伯格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2005)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答案: A 【同步练习】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种完形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答案: B 2.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答案: D 3.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为( )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贝尔答案: A 4.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答案: D 5. 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 A.指导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接受法答案: C 【学习动机】知识点梳理【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1)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2) 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同步练习】1. 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答案: C 2.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答案: D 3. 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答案: A 4. 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 ) 。A.诱因 B.问题情景C.学习期待D.强化答案: B 5. 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A.需要 B.动机 C. 强化 D.诱因答案: D 6.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参考答案: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将动机划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其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将其划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知识点梳理【学习动机的理论】(1) 强化理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3)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 ; 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4) 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 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 机遇 ) 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5)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 ; 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学习动机的培养】(1)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真题再现】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2008) A.生理与安全B.社交与尊严C.求知和审美D. 自我实现答案: D。中公专家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关系分为高低不等的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内部的、( ) 因素。 (2009) A.稳定、可控B.不稳定、可控C. 稳定、不可控D.不稳定、不可控答案: B。中公专家解析: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将归因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和六个因素。三个维度是:内外部因素、稳定非稳定因素、可控非可控因素。六个因素是:能力、难度、努力、运气、身体状况和外部环境。【同步练习】1. 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答案: B 2.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 ) 。A.班杜拉 B.奥苏贝尔C.桑代克 D.布鲁纳答案: A 3. 简述维纳归因理论。参考答案: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 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维度。【学习的迁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知识点梳理1. 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 迁移的种类(1) 正迁移与负迁移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2)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3)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 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 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4) 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3. 迁移的作用(1) 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 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 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真题再现】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 。 (2011) A.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书山有路勤为径答案: A。中公专家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已获得的知识、技能、 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的运用于另一种情景,在“温故知新” 之间, 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可以实现迁移。【同步练习】1. 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迁移 B.动机 C. 策略 D.技巧答案: A 2.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 。A.负迁移 B.正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答案: B 3. 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 负迁移 D.纵向迁移答案: C 4. 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种迁移则是( )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知识迁移答案: A 5. 正迁移可分为( ) 。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B.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C.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D.顺向正迁移和逆向正迁移6. 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 垂直迁移答案: C 【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 早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地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经验类化说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则强调了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关系转换说(2) 现代的迁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 相似性(2) 原有认知结构(3)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促进迁移的教学(1) 精选教材(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真题再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 ) 迁移理论。 (2009) A.关系转换说 B. 相同要素说 C. 形式训练说 D. 认知结构说答案: B。中公专家解析:相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有条件的,只有具备相同的或相似的内容时,才能发生迁移。【同步练习】1. 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2. 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 智力和学习环境 C. 年龄和学习材料 D. 学习目标和态度答案: A 3. 论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由于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可以说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都会直接、间接地对迁移产生影响。(1) 个人因素。智力。智力对迁移的质和量都有重要的作用,智力较高的人能较容易地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及其关系,易于总结学习内容的原理原则,能较好地将以前习得的习策略和方法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年龄。年龄不同的个体由于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习间迁移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有所不同。认知结构。认知结构一般是指个人在以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它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迁移的发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一方面,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态度和心向影响他们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 另一方面,学生对学校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态度影响其学习和学习的迁移。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消极迁移的心理背景。(2) 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特性。那些包含了正确的原理、原则,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的知识以及能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的积极迁移。教师的指导。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有利于积极迁移的发生。教师在教学时有意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共同点,启发学生去概括总结,指导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或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迁移产生良好的影响。学习情境的相似性。简单地说,学习的情境如学习时的场所、环境的布置、教学或测验的人员等越相似,学生就越能利用有关的线索,提高学习或问题解决中迁移的出现。迁移的媒体。有时,两个学习情境并不能直接发生联系或产生迁移,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体才能使两种学习间产生迁移。此时, 能否选择能引起正迁移的媒体会对迁移的发生和迁移的性质产生影响。【 知识的学习】知识点梳理1. 知识的类型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2. 知识学习的类型(1)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真题再现】1、学生在掌握了“猫”“狗”“牛”等概念后,再学习“动物”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答案: A。中公专家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先学习猫等概念概括程度低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动物的概念,属于上位学习。故选A。【同步练习】1. 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答案: B 2. 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答案: C 3. 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 。A.判断 B.推理 C.概念 D.比较答案: C 4.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答案: B 5. 学生通过对整数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数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案: B 6.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答案: B 7. 关于程序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不发出行为指令 B.通过观察行为测量 C.激活速度较慢 D. 提取需有意识搜寻答案: B 8. 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 D 9. 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答案: C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0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