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效能作业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一课时:数的世界教学目标:1、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并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3、学生经历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预习作业1、说出葡萄每千克3.6 元、橙子每千克5.8 元、梨每千克4 元、苹果每千克6 元以及冰箱上冷藏的温度 2。C和冷冻的温度 -3。C等的数学意义。2、你知道这些表示水果的价格的数,分别是什么数呢?(3.6 和 5.8 是小数, 6 和 4 是整数。)3、问:我买5 千克梨,需要多少钱?(生答:45=20(元)课堂作业1、判断下列哪些数是自然数,哪些数是整数?77、36、-28 、0.3 、177、710 、0、7.8 、-1.5 2、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24 5=120 33 4=132 132=26 171=17 3、写出 50 以内 6 的倍数。4、在 644=16 这个除法算式中, ()和( 4)是( 64)的因数,()是()和()的倍数5、下面哪些数是7 的倍数?14 17 25 77 ( 1)师: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数是不是 7 的倍数呢?( 2)生答: 147=2 14是 7 的倍数 17 7=2 3, 17 不是 7 的倍数课后作业1、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整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或无限的)2、通过除法算式246=4,说出()和()是()的因数, ()是()和()的倍数。3、像 0、1、2、3、4、 5、6 这样的数是()像-3 、-2 、-1 、0、 1、2、3 这样的数是()4、100 以内 9 的倍数(),最小的是()100 以内 15 的倍数(),最大的是()100 以内 7 的倍数(),最小的是()5、判断: (1)24=8,8 是倍数, 4 是因数()(2) 45=20,4 和 5 是 20 的因数, 20 是倍数()(3)57=35,5 和 7 是 35 的因数, 35 是 5和 7 的倍数()(4)在乘法算式173=51 中,51 是 17 和3 的倍数, 17 和 3 是 51 的因数()6、商店里运来75 个玉米,如果每15 个装一筐,能正好装完吗?还可以怎么装?装多少筐?7、看谁找得快。(1) 2 4 6 9 12 18 20 30 48 师问:先找哪些是4 的倍数?再找哪些是6 的倍数?哪些数既是4 的倍数、又是6 的倍数?(2)请写出100 以内全部6 的倍数师:100 以内 6 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不限制在100以内呢?第二课时:探索活动(一)2,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的:1、经历探索2,5 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 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个数是不是2 或5 的倍数。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3、 在观察、猜测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预习作业:1、 你能不能找出2 的倍数?能找出多少个?5的倍数呢?2、 分别圈出100 以内 2 的倍数、 5 的倍数。课堂作业1、在下面数中圈出5 的倍数。28 45 53 80 75 34 89 95 汇报:你是怎样判断的?2、根据你对本节知识的掌握,说一下2 的倍数的特征() 、3 的倍数的特征() 、5 的倍数的特征() 。3、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或无限的) 。4、是 2 的倍数的数是 () ,不是 2 的倍数的数是 () 。5、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28 35 40 55 10 84 95 78 53 90 (1)说一说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 的呢?(2)填一填: 2 的倍数有哪些?5 的倍数有哪些?哪些数既是2 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2 的倍数有: 28 40 10 84 78 90 5 的倍数有: 35 40 55 10 95 90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 40 9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课后作业1、食品店云赉5 个面包,如果每2 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 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1)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可以不用计算吗?为什么?(2)生答:根据2 和 5 的特征来判断,85 的个位不是偶数所以不能装完,85 的个位是5,所以能装完。2:数学游戏:每人准备: 0-9 的数字卡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 2 的倍数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 5 的倍数?同桌合作: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第三课时:探索活动(二)3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 3 的倍数特征的过程。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 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3、通过探究3 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课前作业1、前面我们研究了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呢?3、说说能同时被2 和 5 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堂作业1、在书上第6 页的表中,找出3 的倍数,并做上记号。2、观察 3 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1)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验证的结论。试一试在下面数中圈出3 的倍数。28 45 53 87 36 65 课后作业1、 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或无限的) 。2、 判断 : (1)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3) 个位上是0 或者是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4) 个位上是0 或者是 2 的数是 2 的倍数 ()3、 从下列数中选出2的倍数、 3 的倍数、 5 的倍数28 35 40 55 10 84 100 91 14 31 78 79 39 59 77 4、 从 3、0、4、5 四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1)是 3 的倍数;(2)同时是 2 和 3 的倍数; (3)同时是3 和 5 的倍数;(4)同时是2、3 和 5 的倍数;5、 把 0、 2、9 这 三个数组成三位数,从中找出:(1)偶数( 2)5 的倍数。(3)3 的倍数。第四课时:找因数教学目的: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2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课前作业1、 想一想用12 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种长方形?写出乘法算式,并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2、 想一想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课堂作业1、12=()() =()() =()()18=()() =()() =()()15=()() =()()21=()() =()()36=()() =()() =()() =()()2、 分别写出12、 18、15、21、36 的全部因数。3、 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4、 写出 42 的全部因数。课后作业1、 先把下列个数写成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再按要求填空。16=1() =()() =()()16 的全部因数:20=()() =()() =()()20 的全部因数:2、 分别圈出28 和 32 的因数。28 的因数: 1、2、3、4、5、 6、7 8、9 32 的因数: 1、2、3、4、5、 6、7 8、9 ()既是28 的因数,又是32 的因数。3、 填一填。(1) 、14 的因数:(2) 、36 的因数:(3) 、54 的因数:(4) 、14 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5) 、72 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6) 、一个数既是8 的因数, 又是 8 的倍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这个数是()(7) 、只有两个因数的偶数是()4、写出下列个数的因数的个数。2()个9()个12()个23()个34()个4()个5、判断(1) 、16 的因数只有2、4、8 这三个数()(2) 、一个数是2 的倍数一定也是4 的倍数()(3) 、1 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因数()第五课时:找质数教学目的: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课前作业1、用拼长方形的方法写出12 的全部因数。2、用 2、3、 11 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呢?课堂作业1、 判断下列哪个数是质数?12、25、37、54、102、417、23、493、498、777、127 2、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最小的质数。偶数(除2 外) ()质数(一定不是或一定是或可能是)3、圈出 100 以内的质数。课后作业1、把下列个数填入适当的位置。1、 2、3、5、78、28、19、15、73、91、 0 是质数的有:是合数的有:是奇数的有:是偶数的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有:2、 选择(1) 、一个合数的因数有()个。A 2 B 3 C 至少 3 D无数(2) 、大于 2 的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A 质 数B 合 数C 倍数 D 因数(3) 、三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她们可以是()A 4、 5、 6 B 7、 8、 9 C 8、9、 10 D 9、10、11 3、 猜猜我是谁 . (1)我是一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一位数。(2)我是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3)我们是三个连续的奇数,和是27. 4、 判断。(1)奇数与偶数的乘积是偶数。()(2)所有的质数中没有一个偶数。()(3)除 1 外奇数都是质数。 ()第六课时:练习一教学目的:1、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2、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课前作业1、 找出 15 的全部因数和100 以内 15 的全部倍数。15 的全部因数: 100 以内 15 的全部倍数:2、哪个数既是15 的倍数,有是15 的因数?你用什么方法找出来?还有好方法吗?3、一个数既是9 的倍数、又是54 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课堂作业把 1、10、 12、25、37、54、102、 417、23、398 分成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四类。1、先让孩子独立分类2、同桌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4,利用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让其他同学猜。同桌做猜数的游戏一人利用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另一同学猜。然后再交换。课后作业一 ,选哪种包装盒能正好把90 瓶饮料装完?还有其它的包装方式吗?1、同学讨论还有其它的包装方式吗?2、你是怎样想的?二:动脑筋123,234,345,456,567,它们都是3 的倍数。为什么?第七课时:数的奇偶性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 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变化过程, 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作业一:示图:小船最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1、 (1)小船摆渡11 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什么?(2)有人说摆渡100 次后,小船在北岸。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摆渡次数船所在的位置1 北岸2 南岸3 北岸4 南岸2、请任说一个摆渡的次数,学生回答在南岸还是北岸?3、请学生列表并观察。4、想:摆渡的次数与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摆渡奇数次后,船在岸。摆渡偶数次后,船在岸。课堂作业1、 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一次杯口朝下,翻动 2 次杯口朝上。翻动10 次后,杯口朝() ,翻动 19 次后杯口朝() 。2、观察下面两组数,各有什么特点?第一组: 80、12、20、6、18、34 第二组: 11、21、37、87、5、39 试一试:( 1)从第一组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 )(2)从第二组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 )(3)偶数 +偶数 =()奇数 +奇数 =()偶数 +奇数 =()3、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0388+1008 23456+67899 78346+978435 课后作业1、 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3089+2004 11387+131 268+1024+162 13+25+37 2345+3456+4567+5678 2、小红家卧室灯的开关最初在关闭状态,现在如果不断开关,开关13 次后,灯处于哪种状态?为什么?如果开关200 次呢?3、A是最小的合数,B是一个质数, A和 B的和是偶数, A是几? B是几?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一课时: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目的:1、能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形成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课前作业你都认识哪些图形?你能画出这些图形吗?1、看一看,画得对不对。2、比较任意两个图形,说一说哪个图形面积大。课堂作业1、呈现主题图。2、提出问题。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与同学进行交流。3、全班反馈、交流。(1)图和图面积相等。(2)把图平移到图位置,两个图形重合。(3)图和图合起来与图12 的面积相等。(4)图和图合起来与图的面积相等。(5)图 11 和图 12 的面积相等。(6)图和图的面积相等,也都比图小。(7) 板书配合说明: 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直接比较(两图面积大小相差明显);运用重叠的方法;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课后作业1、书 P17“练一练”的第1、2 题。2、书 P17“练一练”的第3、4 题。第二课时: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教学目的: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4、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作业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会用到那些公式!课堂作业地毯上的兰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1、观察书上的图,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2、自己独立观察图,先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方法一:(1)尝试计算:(2)每小块正方形上兰色部分的面积:(方法非常多样)整块地毯上兰色部分的面积:(根据你的理解列出算式来。请生板演,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小块正方形上兰色部分的面积的?集体订正。 )方法二:(1)地毯总面积;(2)白色部分面积: (自己试独立计算,想一想白色部分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3)兰色部分面积:3、还有别的方法吗?(请生介绍自己想出的其他的方法。 )课后作业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2、下列点子图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3、求下列每组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第三课时:动手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教学目的:1、经历“动手做”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2、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3、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新知。4、 对周围环境中与图形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课前作业:(1) “长方形的桌面” ,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2) “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3)应该怎样制作最大的长方形桌面?课堂作业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学生自行实践活动。(2)反馈实验结果。 (图略)(3)认识高、低。(4)学会画高。(5)尝试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掌握画高的方法、步骤。2、三角形的底和高。(1)尝试画高。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画出它的高,并标明“高”和“底” 。(2)展示作品。(图略)(3)画指定边上的高。教师画一个三角形,并指定一条底。学生画指定边上的高。说一说,是怎么画的。(4)提出问题。师:三角形有几条不同的高?课后作业(1)完成书P 、21 的“练一练”的第1 题。(2)完成书P 、21 的“练一练”的第24 题。第四课时: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的: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课前作业 :1,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 2口算出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1) 长 1.2 厘米,宽3 厘米。(2) 长 0.5 米,宽 0.4 米。课堂作业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揭示转化规律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 3归纳总结公式比较变化前的两个图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结果完成填空。4教学字母公式(1) 介绍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及读法。板书 S=ah (2)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 ,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 h 或“S=ah” 。( 同时板书 ) (3) 提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5. 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 如下图 ) ,它的面积是多少? ( 得数保留整数 ) 3.5 厘米4.8 厘米课后作业1填空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 ) ,它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这个长方形的( ) 与原平行四边形的 ( )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 。2判断,并说明理由。(1) 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2) 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5你能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吗?如果能,请计算出面积。 ( 单位:厘米 ) 16、20、15、20 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教学目的: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应用题。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课前作业1口算。4.9 0.7 5.42.6 4 0.25 0.870.49 530270 3.5 0.2 542 98 6 12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12 米,高 7 米;高 13 分米,第6 分米;底 2.5 厘米,高4 厘米课堂作业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 米,高是 78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问题改为: “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 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如果问题改为: “一共可收小麦58500 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与前比较, 从数量关系上看, 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课后作业下土重量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1.6 厘米2.5 厘米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 平方米和底是7米,求高。分析与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 平方米,底是7 米,求高就用面积除以底就可以了。第七课时: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课前作业1平行四边形底 1.5 厘米高 2 厘米 (1) 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 ?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2) 底是 2 厘米,高是1.5 厘米,求它的面积。(3)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课堂作业1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2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3,尝试4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5 ,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6,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4) 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课后作业1. 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 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 ) ,所以() 。第九课时: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课前作业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底1.8 厘米高 2.1 厘米三角形:底2.5 米高 3.2 米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除以2”?课堂作业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引导学生明确:操作过程。先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顶点,再使一个梯形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80 度,使梯形的上下底成一条直线,然后把第一个梯形的左边沿着第二个梯形的右边平行移动,直到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2. 字母公式。(1) 学生看书(2) 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和h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S= (3) 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为什么要“除以 2” ? 课后作业1. :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 如图 ) ,渠口宽 2.8 米,渠底宽 1.4米,渠深1.2 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拿出渠道模型,认识横截面。使学生明白横截面是一个平面。生试做。订正。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除以2” 。2判断。(1)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 倍。 ( ) (2)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 练习(1) 让学生用铅笔代替圆木或钢管摆成图中的形状。(2) 根据公式求出总根数,说一说是什么道理。使学生体会到:把另外一堆同样形状的钢管倒过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同原来的一堆摆在一起,每层的根数就变成同样多,即都等于上、下底根数之和,这个和乘以层数得到的根数正好是原来一堆根数的2 倍。第三单元:分数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教学目的: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2、通过一个分数单位,能理解并准确找到这个分数所在的整体。3、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课前作业1、请你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一。2、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一也不同。在这件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作单位一。3、师拿厚薄两本书,说这两本书的三分之一的页数一样吗?为什么?4、我一次能吃四分之一块蛋糕,看图,这两个四分之一一样吗?为什么?小结:两本书的三分之一中,因为两本书的厚薄不同,因此结果不同。 在这里, 要把书看作单位一。5、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画一画。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练一练。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2、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3、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一样吗?4、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分析: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谁是单位一?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谁是单位一?虽然都是四分之三,它们表示的多少一样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我们应从哪个角度来考虑?)课后作业1、在正方形里填上适当的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理由。)2 个二分之一是()。()个四分之一是1,5个八分之一是(),七分之三里面有()个七分之一。越往下分, 单位一越小, 1 中所包含的单位一也越多。你还能继续往下分吗?2、下列哪些分数更接近0,哪些分数更接近1?分别填入圈内。第三课时:分饼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前作业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这一天,师傅把解决午餐的事教给了八戒来解决。八戒出去化缘,从一户人家里化来了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2、用圆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3、( 1)每张饼每个人得四分之一,每个人工得四分之三张饼。(2)把三张饼放在一起分,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一张饼的四分之三。4、9 张饼平均分给4 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用 9 个圆代替饼,分一分。课堂作业介绍真分数和假分数。(试一试。1、分别写出几个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同学进行交流。(自学概念,说说你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带分数的?)2、概念: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练一练。1、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2、 以 7 为分母, 分别写出3 个真分数和3 个假分数。3、在直线上填上假分数,在下面填上带分数第四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目的:1、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课前作业(一)活动一:探索分数和除法的关系1、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同学们都知道每人可以得到1 块,谁来写一写算式?2、把 1 块蛋糕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所以 12=1/2 ,3、如果把 7 块蛋糕平均分给3 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像这样再写几个算式吗?4、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 除数(除数不为0)6、小结。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课堂作业:试一试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 5=()/() 8 7=()/()5/6=()()12/7= ()()(学生独立完成)2、怎样把7/3 化成带分数?(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7/3 化成带分数?(1)7/3=6/3+1/3=2+1/3= (2)7/3=7 3=)3、怎样把2 又 3 分之 1 化成假分数?课后作业1、把 10 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 个人,每人得几块?平均分给5 个人呢?2、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27/5 18/6 1又 3/8 8又 1/49 3、一共有15 个桃子,共4 千克,要平均分给5 个小伙伴。(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注意:这两个问题的单位不一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4:实践活动制作一个长方形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某些物品的长度。(测量前先估计,再用整数或分数表示实际测量的结果。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中。)第六课时 :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目的 : 1、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2、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 .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课前作业一、铺垫孕伏1口算。 ( 读题说得数 ) 3.5 3= () 1.85= () 4.81.2=() 83.7= () 4.52=()2.5 4=() 3 0.5= () 0.8 1.5=() 0.8 0.5 0.14 6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3根据 12030=4 在里填数。(1203) (30 3)=(12 ) (30 10)=4 课堂作业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 (1)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三张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条。把第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 份,其中1 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把第二张纸条平均分成4 份,其中2 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把第三张纸条平均分成6 份,其中3 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2) 说说这三个分数的意义。(3) 把三张纸条上下对齐,观察阴影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3启发引导,总结规律。观察上面两个式子,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果怎样?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观察又知道了什么?启发学生知道: (3) 观察上面两组式子中,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汇报交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因为分母不能是0,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以 0;又因为除法里,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4反馈练习。 ( 投影出示 ) 在下列各图中,画出阴影,表示图下面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2) 学生阅读课本并填书,一人板演。(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课后作业1、 1 填空(1)把 12 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 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2)写出 3 个与 23 相等的分数,有() 、() 、 ()(3)把 47 的分母扩大4 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4)把 23 化成分母分别为18、 27、51的分数,而分数值不变,有()、() 、 ()2、 根据分数基本性质,把下列的等式补充完整。3、比较大小。3、 综合应用(能力提高)。(1)34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15,它一 13 相等,这个分数是()(3)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3,分数值就是自然数 1,它与二分之一相等,这个分数是()(4)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大10,它与三分之一相等,这个分数是()(5)在下面各种情况下,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 )、分子扩大到原来的4 倍,分母不变;2)、分子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分母不变;3)、分母扩大到原来的10 倍,分子不变。第七课时:找最大公因数教学目标 : 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学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3、使学生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课前作业(1) 别找出 12 和 18 的因数, 并交流找因数的方法。(2)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思考: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3)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小结: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是课堂作业1、第 1、2 题,通过这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2、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3、第 4 题,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这里第一行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 1,第二行的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对于这样有特征的数字,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5、第 5 题,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现自己写一写,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公因数的。课后作业1、写出 1、2、3、4、5、 20 等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1) 先让学生填表, 找出这些数与4 的最大公因数。(2)再根据表格完成折线统计图。(3)组织学生观察表格,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 、找一找1、2、 3、4、5、 20 等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否也有规律,与同学说一说你的发现。第八课时:约分教学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3、经历探索约分方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说明知识形成的过程及自己的观点。课前作业做一做:(图略)设计找相等分数的活动,通过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找出一组相等的分数。课堂作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师:从上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2)师:你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一发现吗?观察这一组等式中的分子、分母变化特征。由学生口头说明这4 个分数相等的理由。概括全文。(1)请学生尝试说明这4 个分数相等的理由。接着引出约分的概念。(2)介绍最简分数的名称和意义。叫做最简分数。约分的方法。(1)把 16/48 化成最简分数。课后作业1、第 1 题,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进行约分。学生独立练习,注意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碰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2、第 2 题,用“猜灯谜”的形式进行约分练习,请学生独立完成。3、第 3 题,在里填上“” “”或“” 。这里包含了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其余的要约分后进行比较。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大小比较的思考过程。4、第4 题,写出三个与相等的分数。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第十课时:找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 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运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3、在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前作业1、写出 20 以内 2 的倍数。2、写出 20 的所有因数。3、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什么?最大的因数是什么?4、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最大?课堂作业(一)去少年宫。1、创设“去少年宫”的情境。2、请说一说“每隔2 天去一次,每隔4 天去一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怎么理解。3、引导学生探索“哪几天他们同时去少年宫”的解决策略。(1)在日历表中用不同的符号圈出两人去少年宫的日子。(2)将这些数写下来,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淘气去少年宫的日子都是3 的倍数,小小去少年宫的日子都是5 的倍数。(3)观察两个人同时去少年宫的日子有什么特点。得出这些数都是3 和 5 的公倍数,从而提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二)填一填。1、找 4 和 6 的倍数。2、找 4 和 6 的公倍数。(1)在这些数中,既标由于“”又标有“”的数,有哪几个?它们是什么数?(2)既是 4 的倍数,又是6 的倍数,你能给它一个名称吗? 3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1)在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什么?可以给它一个名称吗?(2)有最大公倍数吗?为什么?4、小结: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5、第 1、2 题,请学生独立填写,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这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6、第 3 题,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学生现独立练习,然后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课后作业第 4 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先理解“4 分钟发一次车、6 分钟发一次车”怎么理解,然后引导他们探索解决策略,并逐步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找出4 和 6的公倍数12,24 等。第十一课时:分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3、通过观察、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课前作业1、比较下列各分数的大小。3/8和4/8 7/9和5/9 13/30 和 17/30 2/5 和 2/7 1/5和 1/3 2/9和 2/11 学生比较各组分数的大小。课堂作业师:操场和教学楼谁的占地面积大?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是数形结合,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概念,即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第三种是。1、独立完成第1 3 题。(1)第 1 题,把下面各组分数进行通分。(2)第 2 题,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3) 第 3 题,运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后作业第 4 题,引导学生比较3 个分数的大小,交流比较的策略。可以是先将三个分数一起通分后进行比较;还可以以二分之一为标准进行比较,比大,比小,这样就能得出 。第十二课时: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目标: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课前作业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呈现:速度时间=路程2、应用。(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 千米, 5 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 千米, 200 千米要行几小时?课堂作业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第三个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与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相遇时两辆车行的全部路程是多少,分别是什么车行驶的” ,从而分析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 千米”的数量关系。 、 。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课后作业1、第 1 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2、第 3 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第 5 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中的数学信息,可以设牛的体重为x 千克,大象的体重就是10x 千克,再根据“大象比牛重4500 千克”的数量关系了出方程并求出解。第十三课时:旅游费用教学目标: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识。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课前作业(一)购买门票的策略。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即4个大人, 1 个小孩。2、了解教材已经提供的两种优惠方案的含义。方案一是大人每位160 元,小孩每位40 元;方案二是团体 5 人以上(含5 人) ,每位 100 元。课堂作业3、分别计算出两种不同的方案所需要的总钱数,然后通过比较,从中选择较为经济的方案。经计算,方案一要花680 元,方案二只需500 元即可。因此选择方案二。4、出示第二幅情境图,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即2个大人, 4 个小孩。经计算,此时采用方案一只需480 元即可, 方案二要花600 元。因此这次选择方案一。5、通过两种不同情境的计算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6、练一练。第 1、2 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规律应该是:大人多,小孩少,按B 方案买票省钱;大人少,小孩多,按A方案买票省钱。第 3 题,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后展开讨论,可以用两种方案相结合, 即 6 个大人买团体票,3 个小孩买小孩票。鼓励学生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课后作业研究租车的策略。1、出示情境图,说说了解到哪些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如“限乘40 人”是什么意思。2、谈谈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在小组内交流想法。3、因为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列表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4、填写表格,小组合作,分工计算。5、试一试用上面的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第十四课时:看图找关系教学目标: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找出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2、 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课前作业1、出示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2、组织学生看图后交流,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使学生了解到折线变化的过程、每个数的含义。3、根据图表回答问题。除了交流结果,重点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课堂作业1、第 1 题,题目呈现了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请学生独自思考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一幅图离家的距离一直在变,先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远,然后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近,这与小明母亲走到读报栏后直接返回家中的行为是一致的。第二幅图中途有一段是家里家的距离不变,这与小明父亲在中途读报的行为是一致的。2、第 2 题,让学生根据图的变化确定或描述行为、事件的变化。先请学生思考,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说明图中的变化与事件或行为变化的联系。3、第 3 题,题目呈现的是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让学生仔细观测题中的三幅图表,准确判断出哪一幅才是能描述这件事的图表。课后作业4、第 4 题,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来描述王老师上午的行为变化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图的变化编一个故事。5、第 5 题,题目呈现的是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先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再看图回答问题。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整个行程的变化情况。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一课时:折纸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课前作业 。1、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2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3、现在要计算两张纸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那些算式? 4 、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的,另一类是分母不同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课堂作业1、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请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2、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3、就分母不同的加法算法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们进行讨论。4、结合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验证哪一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5、交流汇报。(1) “与 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2) “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3) “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相加减。”(4)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课后作业1、第 1 题,看图填一填。2、 第 2 题,估计下列那些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1, ,0,再算出来。估计分数加减法的得数大小比估计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数运算的结果要困难得多,为此,在开展本题练习前,再一次复习用分数表示直观图。3、第 3、4 题,独立完成。4、第 5 题,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议用线段图分析题意,作草图即可。第二课时:星期日的安排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进一步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价值。课前作业1、复习。(1)计算。 3/8+1/2 5/6+3/4 11/12+1/6 (2)口答。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课堂作业1、创设情境,引导观察。(1)出示书P 、68 的主题图。(2)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壤土,能获得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探索算法。(1)列出算式。先让学生们独立尝试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将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 ,并作为总数进行运算。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2)讨论具体的运算过程。师:你能算出上面两个算式的得数吗?让学生尝试。可以是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可以是先从“1”中减去部分,再用剩余的减去另外部分;还可以先计算两个部分的和,再从“1”中减去“和” 。(3)汇报、交流。方法 1:方法 2:方法 3:1、第 1 题,请学生独自完成计算。2、第 2 题,先作草图,再进行解答。课后作业第 3 题,先填表,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行一段山路,山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行时间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会不同?”。建议作草图来帮助理解本题目。4、第 4 题,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第一次加水是,第二次加水是,第三次加水是,三次加水的总量是 = 1 ,所以笑笑喝的果汁与水同样多。第三课时:看课外书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3、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课前作业1、复习。(1)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阴影部分。(图略)(2)在里填上“” 、 “”或“ =” 。 0.850.9 3/43/5 1/100.1 0.720.27 3/51/2 0.4537/100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上面的练习,再组织全班交流。2、引入。师:刚才同学们利用了把分数化小数或小数化分数的办法比较了一个分数和一个小数的大小。这里所出现的分数分别是10 和 100 (是十进分数) ,这节课,我将来探讨分数、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板书课题:看课外书时间(分数、小数的互化)。课堂作业1、呈现书第71 页的例题。2、理解题意。师:题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通过交流,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3、指导估算。先让学生估计,指名说一说估计的结果。4、精确比较。(1)自主探究比较方法。师:你能精确比较0.4 和 1/4 的大小吗?那请你动脑筋想办法来比一比,并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尝试:比较0.4 和 1/4 的大小;教师巡视,个别交流、辅导,注意发现不同的比较方法。(2)讨论交流比较方法。5、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悟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基本方法:“一般地说,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三、练一练。1、第 1 题,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请学生独立完成。2、第 2 题,下列小数化成的分数是否正确?如果不对,请改正。请学生独立完成。3、第 3 题,以“你说我答”的形式,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结果。如四分之几、五分之几、八分之几化为小数的数值。课后作业1、第 4 题,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请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要学会取有效数字,如与 0.33 进行比较,由于化为小数是无限小数,所以在用除法把化成小数时,只要取三位小数即可,不需多取,以提高练习的效率。2、第 5 题,在直线上面填上适当的分数,在直线下面填上适当的小数。学生独自填写,并仔细观察直线上下数的大小顺序。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第 1 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课前预习题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堂练习题1、测量并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2、计算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后复习题1、计算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二个图形下图左课题: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学目标: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课前预习题预习本节内容,想一想,你的脚印或者手印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有什么变化?课堂练习题1. 下面分别是两片树叶的平面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整格的按半格计算),请你填一填。2. 课后复习题1. 某公司想购买土地(如图所示)。比一比,在同等价格下购买哪一块划算些?(每个方格1km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 市政公司准备给中百商场门口的广场(如图所示)铺砖,每个方格表示1m2 。(1)估计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大?(2)如果 1m2大约要 4块瓷砖,每块瓷砖4.8元,大约需要多少钱?第三课时:尝试与猜想鸡兔同笼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2、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课前作业一、呈现鸡兔同笼问题。组织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组活动 2、交流方法 3、小结课堂作业二、做一做独立完成第1-3 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课后作业第 4 题的答案有多种,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答案。讨论第 4 题与前 3 题所给条件的不同,从而让学生知道哪些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哪些题是有多种答案的。第四课时:点阵中的规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2、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从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一些规律。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从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一些规律。课前作业一、探索与发现1、指导学生观察书上提供的图形的基本形状。2、指导学生观察前后图形点的个数是如何增加的。3、指导学生观察前后的算式。 4 、小结:发现的规律课堂作业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6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