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4页
第2页 / 共164页
第3页 / 共164页
第4页 / 共164页
第5页 / 共164页
第6页 / 共164页
第7页 / 共164页
第8页 / 共164页
第9页 / 共164页
第10页 / 共164页
亲,该文档总共1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基础测绘处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基础测绘处2012年年7月月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水深测量水深测量一、一、 海洋测绘概述海洋测绘概述【考点直击】【考点直击】通过学习重点领会海洋测绘内容和通过学习重点领会海洋测绘内容和海洋测绘的作用,掌握海洋测量平面基准、高程海洋测绘的作用,掌握海洋测量平面基准、高程基准和深度基准等海洋测绘的基本概念。基准和深度基准等海洋测绘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测绘学分类测绘学分类2、海洋测绘海洋测绘3、海道测量海道测量。海道测量规范。海道测量规范4、海图制图海图制图。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二、二、海道测量海道测量总体要求总体要求(一一)、海道测量的任务和目的海道测量的任务和目的 1、海道测量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水深测量和海岸地形测量,获取海底地貌、底质情况和航行障碍物等资料。 2、海道测量的目的是为编绘航海图提供数据,以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二)、(二)、海道测量的基本内容海道测量的基本内容a)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基础;b)进行水位观测,确定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和计算水深测量时的水位改正;c)进行水深测量、助航标志的测量、航行障碍物的调查探测、水文和底质测定等;d)进行海岸地形测量。 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三)、海道测量(三)、海道测量采用基准采用基准1、平面坐标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坐标系,其与地心坐标系的关系采用国家统一使用的转换参数或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的区域性转换参数。2、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3、以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面,深度基准面的高度从当地平均海面起算;一般情况下,它应与国家高程基准进行联测。深度基准面一经确定且在正规水深测量中已被采用者,一般不得变动。 灯塔、灯桩的灯光中心高度从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 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时所形成的实际痕迹进行测绘。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四)、(四)、测量与成果图基本精度规定测量与成果图基本精度规定 1、海道测量的平面及高程控制基础是在国家大地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按其平面控制精度,海道测量控制点分为海控一(以H1表示)、二(以H2表示)级点。 海控点的分布,应以满足水深测量、海岸地形测量为原则。大于1:5000比例尺测图,最低平面控制基础为国家四等点;小于(含)1:5000大于1:10000比例尺测图,最低平面控制基础为海控一级点;小于(含)1:10000比例尺测图,最低平面控制基础为海控二级点。 直接用于水深测量和海岸地形测量的平面控制点:大于5000比例尺测图为海控一级点,小于(含)1:5000大于1:10000比例尺测图为海控二级点,小于(含)1:100OO比例尺测图为测图点(以Hc表示),可在海控点上直接发展。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2、水深测量中,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大于1:5000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1. 5 mm, 小于(含)1:5000大于(含)1:100000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1. 0 mm,小于1:100000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实地100 m。 3、深度测量一般使用回声测深仪,深度测量极限误差(置信度95)的规定见下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深度测量极限误差(置信度95)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4、相对于计算值的成果图绘制误差的限差: (1)图廓边长度误差不大于图上0. 1 mrn ; 对角线长度、方里网各线段长度误差不大于图上0.2mm。 (2)控制点展绘的准确性,以控制点间的距离来检查,每一控制点检查边数不得少于二条,且检查边角应在300-1500之间,边长误差不大于图上0. 3 mm。 (3)格网绘制的准确性,以其交点的直角坐标来检查,其坐标位移误差不大于图上0. 6 mm。 (4)等角和等距格网,每幅图不少于五个检查点; (5)双曲线格网,每幅图不应少于八个检查点。检查点要均匀分布。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五)、(五)、测图比例尺、投影、分幅原则和标测图比例尺、投影、分幅原则和标准图幅准图幅1、水深测量的基本测图比例尺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和海底地貌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规定为:a)海港、锚地、狭窄航道及具有重要使用价值的海区,以1:2000-1:25000比例尺施测;b)开阔的海湾、地貌较复杂的沿岸及多岛屿地区,以1:25 000比例尺施测;c)地貌较平坦的沿岸开阔海区,以1:50000比例尺施测;d)离岸200海里以内海域,以1:100000或1 : 250000比例尺施测;e)离岸200海里以外海域,一般以1:500000比例尺施测。为了详细显示海底地貌,对个别地段可进行放大比例尺测量,但其控制基础仍按原比例尺要求。海岸地形测量的测图比例尺应与水深测图比例尺相同。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测图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大于1:5 000比例尺测图采用1. 5度带投影,大于(含)1:10 000比例尺测图采用3度带投影,小于1:10 000比例尺测图采用6度带投影;小于(含)1:50 000比例尺测图可采用墨卡托投影,并以测区的中央纬度作为基准纬线。3、测图分幅应以较少图幅覆盖整个测区为原则。 具体分幅时,尽量与海图出版图幅一致,并适当照顾海区的完整性。4、水深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为: a) 50 cm X 70 cm; b) 70 cm X 100 cm; c) 80 cmX 110 cm。5、海岸地形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 为50 cm X 50 cm或与水深测量图幅尺寸一致。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实战题1、单项选择题 (1)在海洋测量中,灯塔、灯桩的灯光中心高度从 ( ) 面起算。 A 平均大潮高潮面; B 理论深度基准面; C 1956年黄海高程系; D 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海港、锚地、狭窄航道及具有重要使用价值的海区,以( )比例尺施测; A 1:2000-1:25000; B 1:5000-1:50000; C 1:7500-1:100000; D 1:100000-1:500000。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多项选择题 (1)海洋测绘的主要内容是进行( )测量。 A. 海岸带控制测量; B. 海岸地形测量; C. 水深测量; D. 海洋鱼类分布特性的测定; E. 助航标志的测定。 (2)海道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为() A. 50 cm X 50 cm B. 50 cm X 70 cm; C. 60 cm X 60 cm; D. 70 cm X 100 cm; E. 80 cm X 110 cm。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三、海道测量三、海道测量技术设计技术设计(一)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a)确定测区范围; b)划分图幅及确定测量比例尺; c)标定免测范围或确定不同比例尺图幅之间的具体分界线(即折点线); d)明确实施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技术保证措施; e)编写项目设计书和绘制有关附图。【考点直击】【考点直击】根据项目要求,确定海洋测绘根据项目要求,确定海洋测绘内容内容, ,进行技术设计。进行技术设计。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二)专业设计 首先应全面地收集和分析测区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对某些资料不足或难以评估资料可靠性的海区,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和充实,并编制技术设计书。1、资料收集和分析 在技术设计之前,应收集测区下列资料: a)最新出版的地形图和海图; b)控制测量成果资料及其说明; c)水位控制资料; d)助航标志及航行障碍物的情况; e)其他与测量有关的资料。 对所收集的资料,应对其可靠性及精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作出对资料采用与否的结论。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2、图上设计程序( 1)控制测量 a)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或海图上标出已知网(点)、水准路线及验潮站; b)设计待测网(点)时,旧点应充分利用,并把测区内的助航标志、显著物标一并列入计划,估算新设计网(点)的精度; c)按控制网(点)对高程起算点的密度要求,设计控制点的水准联测路线; d)在能满足布设测图点精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造高标,减少过渡点,力求图形简单,保证精度,密度合理。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水深测量a)确定各种不同比例尺测图测深线的布设方向、间隔及障碍物、底质点的探测方案;h)确定岸台、检查台、比对点、验潮站、水文点的位置和水位改正方案,预先估算测区定位中误差;C)确定定位仪器和测深仪器的检验与测定的方法;d)提出对景图拍摄的地点及要求。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海岸地形测量 a)根据水深测量范围和测量比例尺,按照自由分幅和分幅最少的原则设计图幅; b)根据作业要求和已有资料情况,确定修测和实测的范围; c)提出增设测图点的方案; d)根据岸滩大小确定测量方法。(4)完成图上设计后,应认真进行检查,务使各方面的设计完整并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实地勘察(1)实地勘察是修正充实初步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为此,实地勘察前,工作人员需对初步技术设计进行充分研究,然后拟订勘察实施计划。(2)实地勘察内容: a)调查测区行政区划、社会情况、自然地理、水文气象、通讯、交通运输、物资器材、医疗卫生和船舶避风锚泊等条件。 b)勘察已有的控制网(点)和水准点位置、标志类型及保存情况。实地勘察所需增设的控制点(包括显著物标)间的通视情况、确定其位置、战标类型及标高;勘察导线路径上物理测距仪的工作条件。 c)检查已有验潮站水准标志的保存情况,对潮汐性质复杂资料又不足的海区,一般均应设站勘察。拟新设的站,应勘察站位和设站条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d )资料不足的港、湾、河口及易变地段应进行实地勘察,以提出合理的施测方案。 e)调查了解测区内航行障碍物的变化情况。 f)勘察岸台、检查台、比对点的位置,测试测区电磁场对无线电定位仪的干扰情况。(3)及时提交实地勘察结果书面报告。勘察报告应对勘察的内容逐项说明,并对初步技术设计提出修改意见。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4、技术设计书的拟定和审批 设计人员根据实地勘察结果,应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正和充实,制定技术设计书。(1)技术设计书由技术说明书、控制测量、水深测量和海岸地形测量设计图及有关附图和附表组成。(2)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为: a)任务的来源、性质、技术要求;测区的自然地理特点;技术设计的依据及原有测量成果的采用情况。 b)各施测控制点的等级、标石和规标类型及造埋数量;水深测量图幅、测深里程、航行障碍物的数量、海岸地形测量的图幅、面积和岸线长度。 c)作业所ru的各种主要仪器、器材、船只类型和数量。 d)根据测区地理气象及技术装备条件,确立不同海区的作业率,并计算各种测量作业的工作量和工作天数。 e)根据测区特点和作业技术水平,重点提出适当的作业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应作出具体技术指示。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水深测量设计图应标出测区范围、测图分幅编号、比例尺、验潮站、水文点、岸台、检查台、比对点、测区及附近重要城镇和道路的名称。(4)控制测量设计图应标出已知点和待测点的名称和等级、已知边、待测边、已知方向和待测方向;导线路径、等级、线号、点号;水准路线、等级、线号、点号及路线联测的水准点、三角点或其他固定点。(5)海岸地形测量设计图,按标准图幅布满测区,标出分幅编号、比例尺以及实测、修测范围。(6)附表包括水位改正方案、定位中误差计算、障碍物探测统计及技术说明书中各种统计表格等。(7)技术设计书需装订成册,由设计人员签名、主管业务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批,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任务下达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四、四、平面控制与高程测平面控制与高程测量量(一)一般规定1、国家各时期布测的三角(导线、GPS)点,凡符合现行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精度要求的,均可作为海道测量的高等控制点和发展海控点的起算点使用。2、国家等级点的布测按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执行。海控一、二级点布测的方法主要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测图点可采用GPS-RTK法、导线、支导线和交会法测定。【考点直击考点直击】根据技术设计,实施海洋控制测量,根据技术设计,实施海洋控制测量,并进行测区深度基准面的联测传递。并进行测区深度基准面的联测传递。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序号序号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S)(S)最低控制最低控制基础基础直接用于直接用于测量测量投影投影1 1S1S1:50005000国家四等点国家四等点H1H1高斯(高斯(1.51.5带)带)2 21 1:5000S15000S1:1000010000H1H1H2H2高斯(高斯(33带)带)3 3S1S1:1000010000H2H2HCHC高斯(高斯(66带)带)4 4S1S1:5000050000墨卡托投影墨卡托投影平面控制基本要求和投影分带规定平面控制基本要求和投影分带规定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限差项目限差项目H1H1H2H2HCHC测角中误差(测角中误差()5510101010相对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相对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0.20.20.50.5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1/500001/500001/250001/250001/250001/25000交会点最大交会点最大互差(米)互差(米)1 1:1000010000比例尺比例尺测图测图1 1小于小于1 1:1000010000比比例尺测图例尺测图2 2海道测量控制点精度指标海道测量控制点精度指标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二)平面控制测量1、选点(1)准备工作 实地选点工作开始前,选点员须对技术设计书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领取测区地形图、海图、控制网图和选点所用的器材,如望远镜、罗针、测旗、六分仪等。(2)实地选点 在确保通视的情况下,选、造、埋可同时进行。选点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控制点的命名 控制点一般应取村名、山名、地名作为点名,并向当地政府机关、人民群众进行调查。( 4)选点报告书 选点工作结束后,应按下列内容编写报告书: 2、造标和埋石(1)造标(2)埋石 3、水平角测量(1)测角仪器的检验(2)水平角观测与记录 4、距离测量(1)仪器的选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5、资料记录、整饰与计算(1)野外测量的记录和整理(2)计算应遵守的规定(3)概算内容 a)原始资料的检查; b)调制起算数据表; c)调制观测结果记簿,用计算机记录水平角观侧时,可直接调制方向卡片 d调制方向卡片; e)近似边长的计算; f)近似坐标的汁算; g)绘制控制点资用图; h)测站点、照准点归心改正数的计算; i)曲率改正数的计算; j)将斜距边长化至高斯平面上边长的计算。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4)验算(5)平差计算A)验算合格后,海控一、二级点应按平密方法进行平差计算;测图点可采用近似平差方法。B)平差计算的同时,应进行精度评定。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6)资料整理 各种原始资料和计算资料一律装订成册,需复印的资料应装入纸夹或纸套内。 透明纸控制点成果表的调制。 凡需蓝晒或复印的控制网展点图及其他网图,一律用黑墨水绘。 a)控制网展点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 : 100 000,大比例尺测图地区可按I :25 000。另绘附图。 b)图上应绘有高斯方里网、岸线和岛屿的轮廓; c)书写标题、测区名称、施测单位、测量年代、比例尺、图例说明及其他必要的注记; d)国家大地点的图式符号按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规定绘制; e)图式规定如下: 海控一级点,圆的直径为4 mm,边粗为0.2 mm ; 海控二级点,圆的直径为4 mm,边粗为0.1 mm ; 测图点,圆的直径为2 mm,边粗为0. 1 mm。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水准点及路线:圆的直径为4 mm ,路线为0. 2 mm粗的虚线,水准点符号为 。 交会点,由于交会点较多,方向线不宜都绘上,只在待定点的点旁绘上1 cm长的方向线;各方向线应对准起算点,前方交会点一律绘虚线,后方交会点在靠近设站点的一端一半绘实线,其余一半绘虚线。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三)、高程控制测量1、三角高程测量2、水准测量3、资料计算与整饰(1)野外测量的记录和整理:(2)计算时应遵守的规定(3)高差计算(4)三角高程测量验算的项目与限差(5)三角高程平差和精度估算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6)资料整理与归档 a)各种原始资料和计算资料一律装订成册; b将各点的最后高程记入透明纸控制点成果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四)、GPS测量1、海控点GPS测量要求海控级控制点按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布测。2、在大队和主管部门对GPS测量全过程检查、验收合格后,上交如下资料: a)测量任务书、技术设计资料和补充技术文件; b)点之记、环视图、委托保管书、选点资料和埋石资料; c)GPS网观测图; d)卫星预报表; e)仪器检验资料; f)外业观测资料; g)数据处理资料和成果表; h)外业技术总结和数据处理报告; i)成果验收报告。 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五、五、水深测量水深测量(一)(一)水位控制水位控制1、验潮站的设立(1)验潮站分为长期验潮站、短期验潮站、临时验潮站和海上定点验潮站。 a)长期验潮站是测区水位控制的基础,主要用于计算平均海面,一般应有2年以上连续观测的水位资料。本本节节重重点点:根根据据技技术术设设计计,实实施施海海洋洋定定位位测测量量和和水水深深测测量量,并并对对测测深深成成果果进进行行必必要要的的改改正,获得海道和海底地形测绘成果。正,获得海道和海底地形测绘成果。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b)短期验潮站用于补充长期验潮站的不足,与长期验潮站共同推算确定测区的深度基准面,一般应有30天以上连续观测的水位资料。 c)临时验潮站在水深测量时设置,至少应与长期站或短期站在大潮期间同步观测水位3天,主要用于深度测量时进行水位改正。 d)海上定点验潮站,至少在大潮期间(良好日期)与相关长期站或短期站同步观测一次或三次24 h或连续观测15天水位资料,用于推算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以及预报瞬时水位,进行深度测量时的水位改正。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验潮站布设的密度应能控制全测区的潮汐变化。相邻验潮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 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汐性质基本相同。对于潮时差和潮高差变化较大的海区,除布设长期站或短期站外,也可在湾顶、河口外、水道口和无潮点处增设临时验潮站。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验潮站站址的选择原则: a)水尺前方应无沙滩阻隔,海水可自由流通,低潮不干出,能充分反映当地海区潮汐情况约地方; b)水尺能牢固设立,受风浪、急流冲击和船只碰撞等影响较小的地方,如有可能尽量在固定码头壁上安装水尺; c)水尺应设在岸滩坡度较大的地方; d)能牢固埋设工作水准点,并便于与主要水准点以及国家水准点、控制点进行联测的地方; e)适当考虑验潮人员的安全、生活和交通方便,在保证水位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把验潮站选在居民点附近; f)海上定点验潮站的站址,要求海底平坦、泥沙底质、风浪和海流较小的地方; g)对水准标石已破坏的旧验潮站,需重新设站时应尽量与旧站址重合。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4)验潮站水准点标志的埋设 每个验潮站应埋设工作水准点和主要水准点标志各一个。 工作水准点应设在水尺附近,以便经常检查水尺零点的变动情况;工作水准点可在岩石、固定 码头、混凝土而、石壁上凿标志,再以油漆作记号。不具备上述条件时,亦可埋设牢固的木桩。 主要水准点应设在高潮线以上、地质比较坚固稳定、能长期保存、易于进行水准联测的地方。 在验潮站附近的水准点和三角点,经检查合格,可作为主要水准点。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水准联测 主要水准点应与国家水准点联测,联测要求应根据路线长短按有关规定执行。 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 验潮站的水尺,至少有一根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是用等外水准测定的。各水尺零点之间的相互高差,可在海面平静时,用水面水准或等外水准的方法测定。水面水准法要求两根水尺每隔1 0 min同时进行一次读数,连续读数三次,其高差互差不得超过3cml,取中数使用,超限者应重测。 水位观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工作水准点与水尺零点、便携式验潮仪零点之间的相互高差有无变化,如发现或怀疑零点有变化时(如大风浪或水尺受碰撞后)应及时进行高差联测,当零点变动超过3 cm时,应重新确定相互关系。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沿岸验潮站采用自记验潮仪、便携式验潮仪、水尺,其观测误差不得大于2 cm ;海上定点验潮站可采用水位计或回声测深仪。水位计观测误差应不大于5 cm。用回声测深仪进行观测,站位处水深不得超过50m,观测误差不得大于水深的1%。 用自记验潮仪观测水位的要求: a)自记验潮井要求井中水面与井外海面保持同样高度,同时升降;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b)读数精度为1 cm,时间比对精度为1 min; c)记录仪读数与校对水尺读数之差,最大不超过2 crn,每天检查一次; d应经常检查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或主要水准点之间高差有无变化,最长不超过7天联测一次, 用水尺观测水位的要求: a)设立的水尺,要求牢固、垂直于水面,高潮不淹没、低潮不干出,二根水尺的衔接部分至少有0. 3 m的重叠。 b)水位观测,应每隔0.5h观测一次,整点时必须观测,读到厘米,时间记到整分。 c)高、低平潮及其前后1h和潮位变化异常时,每隔10 min观测一次。 d)在大风浪、海面波动不稳定时,可取波峰和波谷的平均值作为水位读数。 e)当水尺将要干出或将被淹没时,必须立即增设新水尺,可先观测,然后用水面水准或等外水准得出水尺零点间的高差关系;特殊情况下,也可先在固定物上标出水位的痕迹,然后再转到水尺上读数。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f)水位观测时,当水尺的瞬时水深小于(含)0. 3 m时,应更换水尺;更换水尺时,应同时读取两根水尺的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2 cm,并记入手簿相应栏内,原水尺读数供校核。 g)因故漏测时,应按实际观测时间的数据记载,不得为了凑数而擅自插入水位读数。 h)进行同步观测时,应在1,7,13,19时观测风向、风力、气压,并记载天气状况,如阴、雨、晴、雪等。 i)验潮站所使用的钟表,每天必须与北京时间校对一次,并记在手簿的备注栏内,其表差应不大于1 min。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验潮站不同水尺的零点读数应归化到统一的水位零点。水位零点一般假定在工作水准点以下整米处,但必须低于最低潮位。验潮站的水位零点一经确定,不得改变。利用旧站进行水位观测时,也可以采用其深度基准面作为水位零点。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二)(二)平均海面平均海面1、长期验潮站采用2年(含)以上连续水位观测数据,取其每小时的平均值求得平均海面。2、短期验潮站的平均海面,一般用邻近的两个长期验潮站的平均海面转测求得,转测误差不得大于10cm。转测方法: a)几何水准测量法: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直接联测两站水准点间的高差,进而求得短期站的平均海面。 b)同步改正法:采用30天(一个月)同步观测水位平均值,首先计算长期站的月平均海面与其多年平均海面的差值即同步改正数,然后将短期站的月平均海面加上此同步改正数即可求得短期站的平均海面。其计算方法,也可采用回归分析法。3、临时验潮站的平均海面,可利用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或短期验潮站以距离内插法求得:4、海上定点验潮站的日平均海面,可由与邻近长期站或短期站以同步改正法求得。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75、现行海道测量时用的高程系统是( )。 A.理论深度基准面 B.当地平均海面 C.吴淞零点 D.1985国家高程基准76、干出礁高度从( )起算。 A.理论深度基准面 B.当地平均海面 C.平均大潮低潮面 D.理论大潮高潮面77、海图上的潮信资料有平均高潮间隙、平均低潮间隙、大潮升、小潮升和( )。 A.平均海面 B.最高潮位 C.最低潮位 D.涨潮历时78、海图内容的三大要素是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 )。 A.水部要素 B.陆部要素 C.勘航要素 D.辅助要素79、人工观测水位时水尺设置的要求是( )。 A.水尺零点不低于平均海面 B.水尺零点低于最低潮面 C.水尺零点不高于平均海面 D.水尺零点高于最高潮面80、目前海道测量平面控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 )。2011年考试题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三)海道测量定位一般规定: 对定位方法、设备精度和主要技术指标的选用应保证定位点的点位精度满足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在海道测量工作中,可用如下方法定位: A)光学仪器的交会法定位; B)测距仪与经纬仪或全站仪的极坐标定位;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C)无线电定位系统的圆一圆定位; d)无线电定位系统的双曲线定位; E)卫星定位。 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应尽量保持一致,对大于(含)1:10000比例尺测图,二者水平距离最大不得超过2 m;对小于1:10000比例尺测图,二者水平距离不得超过5 m,否则应将定位中心归算到测深中心。测深与定位时间应保持同步。 在各种定位方法中,两条位置线交角应保持在30度-150度之间,如超过上述范围,在定位中误差不超限的情况下,应以解析法记入图板。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在测量过程中,定位点的间隔规定见下表: 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四)深度测量 准备工作: 在出测前应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抄录起算数据;领取各种仪器、器材、表簿和海图等; 绘制工作图板的要求如下:包括了解上级业务部门对作业的要求,抄录各种已知数据,对各种仪器按规定进行测试,检查和校准。a)图廓线、折点线、新测岸线和控制点均用黑色墨水绘制;从旧图上转绘的岸线及零米线以黑色铅笔描绘;从海图上转绘的沉船、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礁石、特殊水深、石陂用红色墨水记入,并尽量从大比例尺的最新海图上转绘,转绘时应标明各种障碍物的高度或最浅深度、位置和范围;控制点和岸台以大小适当的圆圈表示(一幅图内大小一致),并注明控制点名称,按“标高/高程”的形式注记标高和高程。 b)以黑色铅笔绘出计划测深线。标绘水文点、底质点及验潮站位置。同一幅图分成几块工作图板工作时,测深线均应统一编号。同一控制点的简称应一致,不同控制点不能用同一简称。 c)应注明测区名称、图板编号和作业组长(分队长)姓名。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测深线的布设: 主测深线方向应垂直等深线的总方向;对狭窄航道,测深线方向可与等深线成45度角。在下列情况下,布设测深线的要求为: a)沙嘴、卿角、石破延伸处,一般应布设辐射线,如布设辐射线还难以查明其延伸范围时,则应适当布设平行其轮廓线的测深线; b)重要海区的礁石与小岛周围应布设螺旋形测深线; c)锯齿形海岸,测深线应与岸线总方向成45度角; d)用于导航的叠标,一般应在叠标线上及其左右各布设一条测深线,间隔为图上3-5 mm; e)应从码头壁外1-2 m开始,每隔图上2 mm平行码头壁布设2-3条测深线; f)在测深过程中,应根据海底地貌的实际情况,对计划侧深线进行适当调整; g)使用多波束测深仪时,测深线的布设宜平行于等深线的走向。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测深线间隔的确定应顾及海区的重要性、海底地貌特征和水深等因素。原则上主测深线间隔为图上1cm。对于需要详细探测的重要海区和海底地貌复杂的海区,测深线间隔应适当缩小,或进行放大比例尺测量。螺旋形测深线间隔一般为图上0.25 cm,辐射线的间隔最大为图上1cm。最小为0.25 cm。 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检查线总长应不少于主测深线总长的5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测深仪的选用: 回声测深仪是深度测量的主要工具。在选择测深仪时,主要应考虑深度测量范围、测深精度、分辨率、覆盖面积、覆盖重叠带、检测可靠性等因素。地貌复杂海区,应选择垂直指向角小的回声测探仪;港湾、航道和沿岸测量应选用浅水回声测深仪,近海测量一般选用量程适中的水深回声测深仪,远海测量则选用深水回声测深仪。 测深仪主要技术指标: a)测深精度:测量成果满足本规范深度测量的精度要求。 b)工作频率:10-220kHz。 c)换能器垂直指向角:3-30 度 d)连续工作时间:大于24 h e)适航性:船速不大于15 kn,当船横摇10度和纵摇5度的情况测深仪器能正常工作。 f)记录方式: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两种。 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测深仪的检验和校正: 出测前应对回声测深仪进行下列试验: a)停泊稳定性试验。试验场必须选择在水深大于5m的海底平坦处,连续开机时间不得少于8 h;试验中,每隔15 min比对一次水深,水深比对限差应在0. 4 m以内,并测定一次电压、转速和记录放大旋钮(增益旋钮)位置。模拟记录应连续、清晰、可靠。对于非固定安装的测深仪,可在仪器房内利用水深模拟器进行8h的稳定性试验。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b航行试验。当测深仪换能器安装后或变换位置时都应进行航行试验。试验时,选择水深变化较大的海区,检验测深仪在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下工作是否正常。试验不合格的仪器,不能用于测深。 出测前应对多波束测深仪进行下列试验: e)停泊稳定性试验。选择水深大于20米的海底平坦区,连续开机8h以上;比对中央波束的水深限差应小于士0. 3 m。 b)航行试验。当测深仪换能器安装后或变换位置时都应进行航行试验。试验时,选择水深变化较大的海区,检验测深仪在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下工作是否正常。试验不合格的仪器,不能月于测深。 测深仪的操作和维护应按其说明书及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在测深过程中测深仪电源电压的变化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10%。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使用测深仪时,应测定仪器的总改正数。总改正数包括以下各项改正数的代数和:仪器转速改正数、声速改正数、吃水改正数(静态和动态吃水改正数的代数和)以及换能器基线改正数。 用校对法直接求测深仪总改正数适用于。1- 20 m水深,可用水听器或检查板对测深仪进行校正。校对仪器时,测深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海况平静,船只处于漂泊和平稳状态下进行。改正数求法如下: 用检查板或金属绳水铊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大于200 m水深的声速改正数,使用中国近海回声测深声速改正表,测区范围超出中国近海回声测深改正表范围的使用回声测深改正数表或使用拟合公式进行改正. 小于200 m水深的声速改正数,也可使用中国近海回声测深声速改正表进行改正。 0-20m水深用校对法检查测深仪时,同一测区内,每台仪器一般应于测深开始第一天的测前和测后进行改正数的测定测前、测后检查时间应控制在测深开始与结束的前后两个小时以内)。相同深度测前、测后改正数差不得超过2倍测深精度。以后每隔15天测定一次,在此期间内每天开始测深前只需比对一个水深,当发现与第一天的改正数曲线相同深度比较超过2倍测深精度时,应立即重新进行测前、测后仪器改正数测定。每天比对一个水深时,水深应大于5m,且应在测区进行。用水听器检查每一个深度时,同一深度在测深仪记录纸上,比对不得超过三次。当仪器故障、进行大修或更换测深仪的主要部件时,要重新测定仪器改正数。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校对测深仪使用的金属绳,在每次校对仪器之前(不包括每天比对水深点)应检验一次,如有误差应立即调整其深度符号于正确位置处。 在水文因素变化大的海区,如流量较大的江河出口地段,持续暴雨和台风后岸边浅水区等,均应增加测深仪检查次数 使用水铊测深,水铊绳必须使用伸缩小的材料制成,每工作日测前和测后均应检验水铊绳。检验时,读至厘米。 深度测量要求: 深度测量的主要器具有回声测深仪、侧深杆和水铊.回声测深仪适用于各种比例尺大面积深度测量;测深杆适用于流速小于1 m /s,且水深小于5m的测区的深度测量;水蛇适用于流速小于1m/s,月.水深小于10 m的特殊测区的深度测量。 两定位点间内插深度点的要求: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a)机动船在航速、航向不变的情况下,用测深仪测深,允许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内插;用测杆和水铊测深,允许内插一个点。 b)使用非机动船测深时,定位点间不许插点。 对有海草及其他植被覆盖海底的海区,必须用水铊或测杆测深。 当水深超过(含)200 m时,一般可不进行水位改正。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补测: a)对一般海区测深仪回波信号或数字记录以及两定位点间测深线漏测在定位图上超过3 mm时,均应补测。对地貌复杂海区,不得发生漏测现象; b)记录式测深仪的零信号或回波信号不正常,不能正确量取水深时; c)不能正确勾绘等深线和海底地貌探测不完善时; d)验潮工作时间不符合要求时; e)测探线间隔超过规定间隔的二分之一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重测: a)主、检比对超过下列规定要求时; b)定位中误差超限时; c)所使用的定位仪及测深仪不符合本规范要求时; d)其他严重违反本规范要求时。 主、检比对及图幅拼接比对超限,或虽未超限,但存在系统误差以及对测量成果质量有疑间时,均应分析原因正确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写入技术总结。 由重合点深度(两点相距图上1. 0 mm以内)所列出的不符值数列的处理步骤如下:首先对不符值数列进行系统误差及粗差检验,剔除系统误差和粗差后,其主、检不符值限差为: 水深0-20时为0. 5 m 水深20-30mi时为0.6m; 水深30-50 m时为0.7 m; 水深50-100 m时为1. 5 m; 水深大于100 m时为水深的3% 超限的点数不得超过参加比对总点数的15。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不同年度施测的相邻图幅之间,必须进行拼接测量,具体要求如下: a)在拼接处应至少重叠一条测深线; b)重叠测深线布设方法:每幅国应各自从拼接的图廓线起向外0. 5 cm布设一条测深线,再依次布设灰幅图其他测深线。上述两条测深线的两端均应向图廓外延长1-2 cm。 c)当拼接水深不一致时,应查明原因,或报告上级业务部门处理。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五、航行障碍物的探测 航行障碍物的探测: 对危及船只航行安全的障碍物如礁石、沉船、浅地等,均应准确测定其位置、最浅深度(或干出高度或高程)、范围和性质,对新发现的障碍物要及时上报。 各种障碍物位置的测量,必须至少有一个多余观测,其位移不得大于5m,取中数作为其位置。 明礁及干出礁的高度(高程)应登礁测定,干出礁的干出高度也可观测适淹时间测定;同时测量其范围,并在手簿上描绘草图。重点要求:掌握航行障碍物分类及其探测方法。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水下航行障碍物的探测要求: a)特殊深度或浅地:特殊深度按水深变化率分成三级:弱级10%-20%,中级20%一30%,强级30%以上。对特殊深度或浅地的探测,应在己测资料的基础仁,首先进行搜索探测(即以特殊深度为中心布设3 -4条相互交叉或平行的测深线),以大体弄清其延伸范围及判断更浅水深的走向二如发现有更浅水深,应继续探测,以确实探明其最浅水深及位置。 b)暗礁:中级以上且深度小于20 m的孤立礁石,必须进行加密或放大比例尺探测。凡由旧图转绘的暗礁,当新测的最浅水深与旧图注记的水深之差大于旧图注记水深值的2倍测深精度时,应进一步探测或扫测。 c)对特殊深度探测的详尽程度,一般不应机械地按其等级之强弱而应根据其所处海区地貌情况及其重要性来确定。如对航行有影响的地段或处于平坦地段的特殊深度,即使是弱级特深也应详尽探测;对于航行无甚影响或地貌复杂海区,一般对中、强级特深才予以详细探测。 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d )对已有可靠资料或经调查已知其概位的水下障碍物,可请熟悉情况的有关人员协助探测,或采用扫测方法探测其最浅深度及位置,并适当加密以探测其范围。 e)对水下障碍物进行加密探测时,加密线的间隔一般为图上0.25-0. 5 cm;加密线的方向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必要时可放大比例尺探测。 群礁地区的探测,应测出其最外围礁石和主要礁峰的位置、高程(高度),并适当描绘其他礁石的相对位置和绘出群礁的危险界。 对航行障碍物的探测结果,应填写障碍物探测一览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水深在100 m以内的海区均须探测海底表层底质;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25 平方cm一点;锚地、停泊场、航道和重要海区及底质复杂海区,为图上4-9 平方cm一点;底质变化不大的海区为图上50-100平方 cm一点。 底质测定时必须定位,特殊深度和各种航行障碍物均应探测底质。一般情况下必须使用采泥器等器具取样判读。使用水铭探测底质,只允许水深在10m以内,且必须停车进行。 重点要求:底质探测方法。六、底质探测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浅地层剖面仪探测底质及其分层结构时,应按任务需要,结合测区的地质条件和地貌单元特征,充分利用已有的钻孔地质资料来布置测线。测线方向通常是垂直岸线,测线间距应根据需要而定,定位点间距为图上2.0-2. 5 cm。 对景图拍摄地点,应选择在有助于航海人员识别港口、复杂航门或离岸较远航道的转向点上。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七、外业、内业资料的记载、整理与检查(一)验潮资料的记载与整理 验潮资料的记载应按验潮手簿中“验潮及其手簿填写规则,执行,当其与本规范发生矛盾时按本规范执行。 资料整理要求 a)验潮人员对所观测的资料必须在现场及时整理,发现间题,正确处理。 b) 15天以上同步观测的水位资料,因故漏测在24 h以内者,其恢复的方法是用漏测前一昼夜与后一昼夜同一时刻的两条潮汐曲线的中线补入,或用相邻两个验潮站相应时间所观测的潮位,分带内插补入。重点要求:外业与内业资料整理内容。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恢复的潮位,在潮位曲线图上用虚线表示,并把恢复的潮位记入手簿中,注明恢复的方法与执行者。 c)验潮站经历簿所列的记载项目,应按规定要求用蓝墨水钢笔填写。 d)同一项目,如验潮站、水尺及水准点的名称、编号、位置、高度等,在不同手簿上记载必须一致。有关图表(如验潮站附近地形图、水尺、水准点与验潮站零点高度关系断面图)都必须详细准确地绘制,且在略图七应标明水准点位置及与两个以上显著固定物标的方位距离。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二)测深与定位资料记载与整理:测深手簿的填写与整理除按“手簿填写规则”进行填写外,还应做到: a)在测深方法简要说明一栏填写:用何种方法定位,用何种上具测深和测定底质,测深仪的检查方法。 b)手簿每页开始应记载日期、线号、航向、航速。当测深中改变航向、航速或换标时,应及时记录。当测量船转向时,应在手簿中水深一栏内以铅笔划一斜线表示之。 c)手簿上经分析确定不采用之成果,应用铅笔以斜线划去,并注明原因,当事者签名。 d)当在小于5m的浅水区测深时,因调整放大旋钮位置及栅偏压而使用测杆或金属绳水钝比对水深时,应将比对数据、时间记入测深仪检查的表格内。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e)在变换测深工具时,要用符号文字说明,如杆(索)测水深前后用符号1”表示,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杆(索)测始”及“杆(索)测止”。在规定时问间隔未测出某个定位点水深时,则在其相应位置以“x 表示之。 在手簿内应描绘干出礁、明礁、石破的形状和范围,并注明正北方向。新绘制草图均应记在定位点下面。 测深仪改正曲线的绘制和改正数的量取按规定执行。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测深仪记录纸的填写和注记: a)每日开始(结束)工作时应注明“X年X月X日X时开始(结束)工作”,在每条测深线第一定位点前注明所测线号,在定位线上注明点号及时间; b)工作开始、结束及深段变化时,在记录纸上均应注明深段; c)按规定检查的电压、转速、放大旋钮位置、声速和校准线位置、灵敏度大小等应记人记录纸上; d)凡不插点(如点线作废,转向等)处,要划民符号“,”,并在其旁注明原因; e)记录纸两端,应贴上标签(贴在记录纸正面),测探线号应从各自一端的顺序填写。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f)测深仪记录纸零位及回波讯号描绘.(三)工作图板的整理与整饰: a)经过探测后的航行障碍物除石陂以棕色表示外,其余用黑色表示。探测后的底质绘棕色圆圈 。 b)验潮站的位置,按图式符号以黑色墨汁绘制表示。 c)定位点经检查无误即可着墨,并以小圆圈表示。定位点间插点的以实线连接,不插点的以虚线连接。每条线起、迄点和逢5的整倍数点以及废点前后的点,都要标明点号。 d)在测深线的一端,要整齐一致的划直径相同的圆圈(圆圈应置于岸线以上或空白处),在圆圈内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注明线号,并以箭头表示探测方向。补测和加密的线号用分数表示,分母为相邻主测深线号码,分子为补测或加密的次数。检查线的编号,在检字右下角加编号,如检;。检查线绘绿色。 e)岸滩上小沟、各种航行障碍物、海藻、渔网、急流、涡流等均按海图图式符号表示或用文字说明,并标出范围。 f)加密线过密时,应在图板空白处绘放大图。 g)作业中,凡未使用过的控制点,应以黑墨汁用X”符号划去。 h)记入潮流位置(使用海流计时,即测量船抛锚位置;使用追踪法时,即为最大流速的位置),潮流符号按海图图式规定绘制。 i)工作图板经历簿必须及时逐项填写,测深工作前,可填写封面、图廓点和折点坐标,并进行校对签名;测深中,应随时填写手簿编号、测深线号数、记录纸号码。其他项目在外业工作完成后填写。填写要简明扼要,项目齐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四)深度透写图绘制与整饰: a)深度透写图是分析水深测量成果精度及探测完善性的重要资料,必须及时绘制。绘制时,水深及各种航行障碍物要进行水位和测深器具误差两项改正。 h)深度点和等深线的描绘,应能完善地显示海底地貌。绘制要求见内业资料整理有关规定。 c)为了便于分析海底地貌和测量成果精度,检查线和邻图拼接处的水深数字,分别用绿色、蓝色墨水的钢笔书写,余则用黑墨水钢笔书写方向一律朝北)。海底地貌复杂地区的特殊深度和航行障碍物可用其他醒目的颜色如红色表示。 d)复绘控制点和岸线,标明验潮站、测区、图号及施测单位。(五)用标组合图的绘制和整饰: a)复绘控制点、岸线、标出各用标组合的点名和范围,并将最大、最小的定位中误差注记在相应的点位上; b)注明测区、图幅编号、作业组长姓名。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定位工作中,遇有仪器故障、停电、干扰、失步等均应在手簿备注栏内注明。干扰恢复栏内应填写影响定位点数据的应改、已改数据,同时在记录带上分别用蓝、红铅笔划出1、2波道的正确相位周线条,在相应处分别用蓝、红铅笔注明应改和已改数据。 工作中遇有采底质、避鱼网等不能内播水深的地方,在手簿、船台记录纸(带)、测深仪记录纸上均应加以注明。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测深线跨图幅的填写:手簿记录时要重叠两个定位点,重叠定位点按各自所在图幅的顺序编号,并在备注栏内注明该点在另一图幅内的编号;船台记录纸(带)、测深仪记录纸可连在一起,但需注记清楚。 每日工作结束后,船台记录纸(带)、测深仪记录纸两端的外侧应贴上标签。 定位手簿、测深手簿、船台记录带、测深仪记录纸所记的线号、点号、日期、时间均应完全一致, 手簿中值班.人员、改错、重要问题的处理意见等均应填写完善并签名。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对起始数据的获得、测深和定位资料进行全面检查、校对。对图板上有怀疑的定位点或在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正确记入的定位点,应经改正后记入。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外业资料的检查 作业组的自我检查: 成果质量的好坏,作业组是关键。必须及时进行自我检查,把保证成果质量贯彻在作业全过程,将差错消灭在作业过程中。 a)作业人员对所执行的每项工作,如仪器检验、各种资料的计算、控制点和深度点的记入及各种图件的绘制等,均必须由第二人进行全面的校核检查,做到正确无误。 b)组长要对全组成果质量负责,对测深和扫测中的重点项目,如起始数据的获得、所有特殊深度及各种航行障碍物探测有否遗漏、记入是否正确、海底地貌探测是否详尽完善以及作业中重大问题的处置是否正确等,都必须亲自检查,并作出负责的结论。 C)作业结束后,要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整饰,符合要求,方可上交。 队、大队的检查: 队、大队在出测前要对业务技术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外业中,要对作业组进行技术指导.对重要作业内容应进行全面检查,其他项目进行lo%-%的抽查。当抽查中发现间题时,应视情扩大拍查范围。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内业资料整理一般规定 a)在内业整理中,发现外业资料有矛盾、错误和可疑的问题时,应对有关资料进行校对,具体分析,正确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填入问题登记表,以备考查。在整理过程中,严禁随意划改原始数据。 b)对资料中的注记、说明和改正应使用蓝墨水书写;校对及检查人员用红墨水书写,日.应在相应栏内注记和签名。 c)成果图板整理中每一项目完成后,必须由另一作业员进行全面校对。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图板准备:定位点的记入和检查:当测深线上的定位点过密时,可以适当地舍去个别定位点,但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a)其水深应与附近深度变化基本一致; b)航向、航速变化的定位点不能舍去; c)特殊深度和影响地貌特征的定位点不能舍去; d)舍去的定位点,应在手簿备注栏内注记说明。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定位点的检查; a)抽查定位点,一般应不少于20%,但对点位变化不正常和成果图板与工作图板出入较大的定位点,必须全面检查; b)对导航标志、天然目标、特殊深度、礁石、沉船的位置,必须全面检查; c)由第二人检查时,其点位误差为: 格网记入互差不得超过3 mm ;透明纸转绘互差不得超过0.5mm ;解析法记入互差不得超过0.3mm. 用格网内插记入的定位点,应在图上均匀选择若干个点(等角、等距、辐射线格网选4-5个,双曲线格网选7-8个)计算直角坐标检查,其位移误差不得超过1. 5 mm。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各种航行障碍物的位置、高(深)度经各项改正校对后,应重新填入障碍物探测一览表。 深度改正 在进行水位改正前,需检查各验潮站的零点、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的确定是否准确。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的计算均取0.00。 当相邻验潮站的控制范围互相重叠时,则各站范围内的瞬时水深,应以其实测水位资料分别改正。 当相邻两验潮站的控制范围互不重叠时,两验潮站间的瞬时水深,可采取直线分带法或时差法进行水位改正,采用上述方法时均要求两站间的潮时和潮高的变化与其距离成比例,分带时带的界线基本上应与潮波传播方向垂直。 只有在狭窄航道,且潮波传播方向与两站连线基本平行时,方可利用两个验潮站的水位进行两站间的水位改正,否则应采用三个验潮站的水位进行瞬时水位改正。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两个验潮站之间的分带数,应按下式计算: 水位综合曲线以不同颜色绘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制时,应将两验潮站的深度基准面重叠。纵坐标表示潮高,每厘米代表0.2m(或0.1 m);横坐标表示潮时,每厘米代表0.5h,绘好后在曲线图两端应贴上标签。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当利用三个验潮站(或定点站)对其控制区域进行水位改正时,可使用时差法、分带内插法或解析模拟法。 时差法进行水位改正时,沿岸水深测量必须采用实测水位,用多项式拟合实测水位时,拟合点的时间跨度不得小于12 h,但也不宜大于24 h。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近海水深测量时可采用预报或实测水位。 计算两验潮站间的时差T时,要求潮位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3 min,三个验潮站之间潮时差的闭合差不得大于6 min。 时差法水位改正时,各站的水位均应化归到本站深度基准面。 测深仪测得的水深须进行各种误差改正。水探0-20 m用校对法求改正数;大于20 m用水文资料计算改正数。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时,则在20 m处取两条曲线之中数,然后由15-25 m范围内连成一条圆滑曲线。 测深仪各深段的改正数,在曲线图适当位置列表注明,量取精度为0.1 m。 绳索改正数,直接取自测深手簿绳索改正表中测前、测后之累积中数。 测深器具的各项改正数,须进行全面的核对检查。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深度量取 量取深度之前,应对记录纸进行检查与整理。 a)零位讯号线用铅笔通过零讯号左侧外缘连成直线,外业画的连线不合要求者,应加以修正。 b)回波讯号模糊不清或中断超过图上3 mm者,须检查外业所勾绘的回波讯号连线的准确性。连线用红铅笔(或红墨水钢笔)勾绘在回波讯号靠近零讯号的一侧。当受风浪影响而回波讯号呈波浪状时,连线应勾绘在回波讯号的波峰与波谷的中央。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在不影响真实地反映海底地貌的前提下,为使图面清晰易读,可以合理地取舍深度点。但不准舍去下列内容: a)能确切地显示礁石、特殊深度、浅滩、岸边石破等航行障碍物的位置、形状(及其延伸范围)以及深度(高度)的点; b)能确切显示港口、航道、岛屿周围的地貌和狭窄水道中的深水航道的点; c)特殊深度和反映其变化程度的特征点; d)能正确地勾绘零米线、等深线及显示干出滩坡度的特征点。 成果图板上采用的深度,须在测深手簿中该深度点下面划一蓝线表示。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清绘 a)控制点名称,符号在图上无法表示时(影响水深、岸线的绘制),均不着墨0但应在透写图上绘制符号和注记名称。 b)文字注记和水深字的书写一律朝图板的正北方向。水深字的大小,可根据海底地貌和水深点的疏密而定。 c)明礁、干出礁的面积在图上大于0. 2 mm时,应绘出实测形状;小于(含)0.2 mm时用符号表示。在明礁旁注记高程,在干出礁旁注记干出高度。 d)暗礁和水下障碍物,要注记最浅深度、底质或性质。 干出滩的清绘 a)干出滩上的深度点,应在其位置上写出干出数字,如5:; b)个别未千出的深度点,用零米线勾绘其范围; c)干沟,用虚线绘出其形状,并注记沟深。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等深线的绘制要求如下: a)不同水深的图幅应表示的基本等探线。 b)等深线可在测深精度两倍范围内向深水一侧移动后,勾绘成圆滑的曲线。 当海底平坦,基本等深线不能明确反应海底地貌时,可加绘辅助等深线;当海底坡度很大时,基本等深线可适当压缩。 c)等深线以黑色墨水绘制,线粗0.02 mm。基本等深线绘实线,辅助等深线绘虚线。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底质用汉字表示,当其位置与深度点重合时,可稍向下移动。一切特殊深度的底质都应记入。 图廓的清绘: a)内图廓线粗0. 1 mm,外图廓线粗I. 5 mm。内图廓线至外图廓线外沿的距离为10 mm; b)方里网短线绘在内外图廓之间,且与内图廓正交,长为3 mm,粗为0. 1 mm 。 附注说明和图廓内外的注记。 清绘时,除有特殊规定外,一律用黑色着墨。 透写图的绘制与整饰 按下列要求绘制测深线透写图 a)用透明纸复在“套纸”或“内业图板”上复制测深定位点。定位点用直径约2 mm的圆圈表示,在测深线稠密处,可适当缩小。检查线定位点,用直径约3 mm的圆圈表示。 b)在每条测深线上,有播点的两定位点用实线连接,不插点的两定位点用虚线连接。为使每条测深线能清楚地区别开来,在测深线交叉处可分别用直线和曲线连接。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如因加密线过密致使图面不清晰时,在透写图空白处,可绘制放大的示意图。 C)不同测深组完成的测深线、检查线和加密线,应用不同颜色绘制,并说明其所属的作业组。 d)测深线编号、定位点间连线和点号注记。 e)按规定标出验潮站位置、名称,绘出水位改正区划。 f)在适当位置,说明测深线所在手簿的编号、不同定位方法等有关问题及其他。绘制检查线透写图: a)检查线透写图在成果图板上转绘,用绿色墨水写出检查线上的深度点,并在其两侧用黑墨水写出主测深线上2-3个深度点,以便进行主、检深度比较。 b)当主、检测深线的两深度点重合或相距很近无法同时表示时,可将主测深线的深度写在旁边,在其点位上记一黑点,并绘箭头指示点位。字体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c)主、检测深线探度点在平坦地区一般取相距1 mm以内的两个深度点作比较;在深度变化剧烈和没有重合点的地方,参考其变化规律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填入“主、检测深线深度比较统计表”内。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在检查线透写图上,按下列要求与相邻图幅进行拼接: a)在图幅的重叠处,用黑色墨水写出本图幅的深度;用其他颜色写出相邻图幅的深度和相邻图幅的编号; b)当相邻图幅的比例尺不一致时,应以大比例尺图上的深度点缩绘至小比例尺图上,再进行拼接; c)相邻图幅的深度点比较的拼接结果应填入“相邻图幅拼接处深度点比较统计表”内。 测深线透写图要记入全部使用过的控制点。检查线透写图只均匀记入部分控制点。各种透写图上的控制点,一律用直径3 mrn的圆圈表示,并注记控制点名称。 绘制航行障碍物及特殊深度透写图。该透写图上,凡障碍物有名称者,应注记名称;无名称者,只注记其高程或深度,并进行编号。其名称、编号均应与“航行障碍物探测一览表”一致。 各种透写图,只绘内图廓线,在北图廓外沿正中写图的名称,如“测深线(检查线或障碍物)透写图”左端写海区名称;右端写图幅编号。 在南图廓外沿左端写绘制者;右端写校对者。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八、海岸地形测量 一般规定 实测海岸地形时,海岸线以上向陆地测进:大于(含)1:10 000比例尺为图上1 cm;小于1 : 10 000比例尺为图上0.5cm。密集城镇及居民区可向陆地测至第一排建筑物。海岸线以上部分,按国家相应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规范执行,当有同比例尺或大比例尺最新地形资料时,可进行修测。海岸线以下测至半潮线,与水深测量相拼接。码头地区应测完整。海岸线应进行实测。 海岸地形图测量,可选用全站仪极坐标法、一方位一距离法、大平板仪测绘法、经纬仪(或水准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法、以及能达到精度要求的其他测绘方法。采用仪器必须经过检验和校正,合格者才能使用。 平板仪的检查及校正。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海岸地形测量图板上应表示如下内容: a)海岸线、干出滩、明礁、岛屿; b)码头、道头、海堤、防波堤、船坞、渔堰、系船桩、验潮站、灯塔、灯桩、导航台、信号台、立标、导标、测速标、罗经校正标和各种显著的塔、房量、碉堡、独出树、孤峰、独立石等可供海上航行的一切显著的建筑物和天然目标; c)水上建筑物; d)区域界线及指示水下管线的标志; e)道路、河流、沟渠、居民地、土质及植被等。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海岸地形图测绘要求: a)必须准确、清晰、易读和实用。 b)除采用极坐标法和一方位一距离法测量碎部点外,作业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垂线法、交会法等作业方法测量地物。 C)地物地貌应按实际大小和轮廓,依比例尺测绘在图上,并根据要求加以说明或注记;不能按实际大小和轮廓测绘的地物地貌,应按规定的地物地貌符号表示,且应与实地情况相一致,地物地貌的符号中心应与地物地貌中心相吻合。 d)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测图点的点位中误差及邻近地物点间中误差在图上不得超过下表规定。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地形图分幅,一般采用矩形或正方形分幅,图幅大小为50 cm 50cm或与水深测量图幅尺寸一致。图幅的编号及整饰格式,类同陆地地形测量。 陆地碎部测量除应执行海道测量规范规定外,还应执行有关的陆地地形测量规范的规定。 海岸线和干出滩测量 海岸线测定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海岸线测定时可根据海岸的植物边线、土壤和植被的颜色、湿度、硬度以及流木、水草、贝壳等冲积物来确定其位置。 海岸线测绘时应按性质区分为:岩石岸、磊石岸、砾质岸、沙质岸、陡岸、岩石陡岸、加固岸、垄岸等。 采用平板仪、经纬仪测量海岸线时,海岸线位置应以标尺点间的连线求得,最大误差不得大于图上1.Omm,其转折点的位置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 6 mm . 与海岸线相连的码头、道头、防波堤、船坞、堰坝、输水槽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等均须详细测绘,并注记高程。 图上实测的海岸线位置与其他地物位置发生矛盾时,不得移动海岸线位置;但当岛屿与大陆以堤岸相连接时,堤上的公路、铁路、堤的符号必须加宽时可移动海岸线位置。 各种陡岸、堤岸以符号表示时,其宽度为图上1. 0mm。当实地宽度小干上述规定时。按边进行测绘,用规定的符号大小表示,符号外边线表示实地岸线位置;若实地宽度大于上述规定时,则根据实地情况,进行上下坎测绘或一边测绘,其符号宽度则按实际大小表示。 陡岸、堤岸均须注记比高,测注精度为0. 1 m,注记位置应选择在陡岸的最高处。陡岸、堤岸的比高有滩地区从倾斜变换点起算,无滩地区从形成海岸线的痕迹线算起, 在河口地区测绘海岸线时,潮差较大的地区,仍按平均大潮高潮线测绘;在河水影响大于潮汐影响的河口内部地段,则以河水的常水位(一年大部分时间平稳的水位)作为河岸线。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干出滩测量 海岸线至水深零米线间的海滩称为干出滩(又称潮间带)。干出滩的性质及其范围、干出滩上的地物、地貌和干出高度点(从深度基准面算起),可采用地形测量方法或水深测量方法测定。对于范围不大的干出滩,在测量海岸线的同时,在其测站点上即可进行干出滩测量;对于大面积干出滩一般采用断面线法进行测量。 干出滩按其性质可分为岩石滩、珊瑚滩、泥滩、沙滩、砾滩、泥沙混合滩、沙泥混合滩、沙砾混合滩以及芦苇滩、丛草滩、红树滩等。 对各种干出滩的性质,必须说明注记。当干出滩上为两种(含)以上性质时,必须分别测绘。如靠近水深零米线是泥滩,而泥滩与海岸线之间是草滩(或其他性质的干出滩如牡蝎滩、芦苇滩等),此时草滩必须完全描绘,在其外围再注记另一种干出滩的性质。草滩的外轮廓,可以用极坐标法、立标尺法、交会法测绘。干出滩的外边缘采用水深测量资料。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凡在测图板以内的明礁、干出礁均应测定其位置、高程(或干出高度)。测定时应不少于三个方向,其位置互差不应大于图上1. 0 mm,高程(或干出高度)互差不应大于0. 4 m。困难情况下,当交角良好时采用两个方向测定。 于出礁干出高度的测定亦可采用记时间直接量取法和记取适淹时间法,用附近验潮资料进行改正求得。 靠岸的礁石根据具体情况,按下列原则进行测定: a)靠岸不太明显的岩礁,只测定位置,不测高度。如在呷角头上延伸出的大石玻,在石阪上有一个比石破略高一点的明礁,则可不测其高程,只测其位置。反之,该明礁显著突出,如高出周围石阪在Im以上者,则需同时测定其位置与高程。 h)呷角头上没有石阪时,则不论其礁石的大小、高度,均应测定其位置与高程。 c )呷角头上虽然没有石破,但有并列或前后紧靠有两个以上明礁者,则可测定其位置,而高程只测定其外面的一个,或其中比较显著的一个,不必逐个测定: d)靠岸的独立明礁,必须测定其位置与高程。 e)靠岸并列许多互不相连的明礁,而又非群礁者,则必须逐个测定其位置,高程可适当取舍测定。 f)群礁应测定其外围和显著礁石的位置、高程,在此范围内者可适当合理测定。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干出滩上的干沟,应尽量测绘.对于干出滩上的小水道、小河流的入海口,除已由水深测量测定者外,也必须进行测绘。测绘时,凡能徒涉放置棱镜、标尺的,尽量利用低潮时,用极坐标法、放置标尺法和交会法测定。 当干出滩的面积较人时,干出滩高度一般以图上每隔25 cm布设一条断面线进行施测。对有价值的干出滩(如沙滩、硬泥滩等)应缩小间隔,对无价值的干出滩(如大面积的湾底,下陷很深的大泥滩等)间隔可放宽。 断面线一般应垂直海岸线布设,其起点按测站点的要求测定。断面线的树量要求为: a)断面线一般采用经纬仪视距高程导线法测量。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b)在观测过程中,一般应与测图点或测站点进行联测,以检查精度;并尽量测量附近的地物、地貌,同时记在手簿中。 c)断面线一般测至半潮线,低潮时测到有水深时为止,最后一个测站点或标尺点上应量取水深并记取时间。以水深法计算出的干出高度,应与经纬仪视距导线法测得的干出高度相一致,最大互差不超过0. 4 m d)在容易下沉的泥滩进行断面测量时,应准备长宽各约30 cm,厚约2 cm的木板三块,设站时经纬仪脚架放在木板上。 e)平坦的大面积干出滩,干出高度亦可采用等外水准进行测量。 对于困难地区和面积较小的干出滩,可采用极坐标法测量。在风浪较小时,沿不同时间的岸边潮位线(平行海岸线),每隔图上1 cm一个定位点,并记下时间和水位。其定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1. 5 mm,经改正后的干出高度的中误差不得大于0. 2 m . 重要的大面积干出滩的海岸地形测量,可采用水深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高潮时进行水深测量,以求得断面点的干出深度;低潮时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以判读干出滩上地形起伏和微地貌特征。内业处理时,根据两种资料进行综合,绘制出干出滩上的地形图。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岸地形修测修测底图应符合下列要求 a)线条粗细一致清楚,色调均匀,她物、地貌逼真、清晰和易读; b)图廓边长、对角线和变形等项应符合下表规定: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修测的具体内容 a)凡新增的工厂、显著房屋、道路、桥梁、沟渠、水库、盐田、气象台、重要水井,以及其他必须在图上表示的地物,均须补测于图上; b)缺少方位物高程和高程注记点不够时,应进行补测; c)已经消失的地物,如已拆毁的房屋、废除的道路和电线杆、已砍伐的独立树等,均须从图上去掉; d)位置未变但地物已经发生变化,如简易公路已改建成普通公路、庙宇已改建成工厂等,须以符合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于新内容的符号代替; e)名称注记或说明注记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不论是原来调查注记错误或事后变化的,须一律进行改正。修测的方法和要求 a)海岸线以上部分,因地物地貌已在原图上显示出来,可采用交会、视距和描绘方向线等方法进行检测。 b)海岸线和海岸线以下的明礁、干出礁和沿海的助航标志(各种立标、导标、灯标)以及水塔、独立树等,控制测量未测定的,均应设站实测。 c)对地物修改较少或不便于交会测站时,可按原图相关位置进行调绘;根据原图上较显著的地物点以两距离或一距离一方位法把新增地物描绘于图上。 d)在海岸线以上部分修测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校核拼接。如接合差不大于木规范对于地物和等高线测图误差的I J倍时,则可根据陆图上最近地物点或转折点,合理连接后清绘。如接合差超过上述规定而又不属于旧图的错误和遗漏,此时则可根据陆上最近地物点或转折点进行勾绘,实测部分清绘,勾绘部分用红色.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如发现陆图有错误或遗漏时,测量员必须用仪器进行改正或补测,使之符合本规范要求,并将该部分清绘。如发现陆图的错误和遗漏的面积很大,已超出测图范围,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描绘,此时实测部分清绘,描绘部分用红色。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离岸较远且孤立的小岛其图上面积大于(含)0. 2 平方mm,时应详细测绘其大小、高低起伏和走向;配合水深测量,还要表示出船只停泊和避风区域。为此,测图比例尺一般比该水域的水深测量比例尺要大些。图上面积小于0.2平方 mm的小岛,一般按明礁的要求测量,只测量其中心点(或最高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2rn,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 2 m.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九、九、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一)技术总结1、技术总结要求: a)测量作业完成后,队、大队应分别编写技术急结; b)技术总结字迹应端正、清楚,附表、附图应折迭成同样大小; c)技术总结应装订成册; d)队的技术总结除自留外,尚须报大队,大队的技术总结除报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外,还应归入技术档案两份。本本节节重重点点:根根据据海海洋洋测测绘绘项项目目的的特特点点和和要要求求,对对项项目目过过程程质质最最进进行行控控制制,并并对对项项目目成成果果进进行行整整理理、检查、验收和归档。检查、验收和归档。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技术总结的内容为:总述、专项总结、结论、经验教训和建议。(1)“总述”的内容为: a)任务来源及要求; b)测区概况; C)作业过程概述(包括作业时间、投入作业人数、船只、仪器设备和人员技术情况等); d)作业依据; e)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f)完成任务情况。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专项总结”包括控制测量、水深测量和海岸地形测量总结。-控制测量总结的内容为: a)起算数据的说明; b)利用其他单位成果情况; c)控制点布设情况,包括数量、等级、建造规标结构、类型及新、旧点的重合情况; d)所用仪器及检验情况; e)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f)对成果精度情况列出专门的统计表; g)控制测量成果结论意见;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h)其他有关技术事项。-水深测量.急结的内容为: a)所用验潮站的名称、性质、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及水位改正方法; b)测图点及各种起始点情况; c)所用仪器的检验、测定情况; d)定位精度情况; e)海底地貌探测的完善性、新发现的特殊深度及航行障碍物的探侧结论; f)重合点深度比较表; g)成果图的绘制精度; h)其他有关技术事项。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海岸地形测量总结的内容为: a)测区内已有成果成图资料及其利用情况; b)测站点测量情况; c)岸线、岸滩测量工作量统计及仪器使用、检验情况; d)外业实地检查及接边情况; e)成果质量结论意见。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结论”是整个作业通过检查审定和技术总结,对测量成果、成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和能否提供使用作出结论性意见。(4)“经验教训和建议”主要是总结作业过程中使用新仪器、新方法的经验体会和由于事故所致的重大返工约教训,以及其他有关业务技术方面的建议。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检查与验收 海道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按下列程序进行;作业组自我检查,队、大队、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依次逐级验收。 作业组应对所用的仪器、各项操作、作业限差、手簿填写、资料整理等进行全面检查,各项计算成果进行百分之百的校核,作业组长应对全部作业成果负责,并对作业质量作出结论。 作业队领导应亲自组织和领导技术骨干深入到各作业组,进行现场指导,对作业组作业中的何一工序、每一项目及各项资料均应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发现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大队的检查验收由大队业务部门组织实施。验收中,对重点项目应全面检查,对其他项目进行抽查。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队和大队在检查验收海岸地形测量资料时,必须进行部分实地检查。 在大队验收后,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验收采取重点抽查。 各级在检查、验收中,如发现成果不符合要求时,应退回有关单位处理。 大队的成果鉴定表随资料上交。 上交资料 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后,对上交的资料进行总的清点、整理,然后装订成册、编制目录、开列清单进行上交。主要上交资料内容: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控制测量上交资料内容: a)控制点成果表(透明纸、蓝晒); b)控制网展点图(透明纸、蓝晒); c)控制点点之记(透明纸、蓝晒); d)方向卡片; e7各种观测手簿(包括磁带等记录资料); f)观测结果记簿; g)仪器检验资料; h)归心投影资料; i)各种计算资料; j)其他。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水深测量上交资料内容: a)成果国(自动化水深测量内业成果记录介质)及其经厉簿,验潮站经历簿; b)测深线和底质透写图; c)主、检,相邻图幅拼水深透写图; d)航行漳碍物探(扫)测一览表及存档卡片; e)定位中误差计算表及等精度曲线图; f)测深,定位及验潮等各种记录手簿; g)测深仪记录纸,导航仪记录带; h)测图点、岸台、比对点坐标表; i)各种扫海资料和透写图(包括扫海趟、重叠带透写图、侧扫声纳记录纸等); j)各种仪器检验资料; k)水位改正计算资料; l)各种目动化测量记录介质和打印记录; m)其他。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岸地形测量上交资料内容: a)着墨原图; b)各种观测和计算手簿; c)仪器俭验资料; d)高程(干出高度)透写图; e)图历表; f)透明纸接边图; g)助航标志一览表; h)其他。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和成果鉴定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洋测绘习题1在利用多波束测水深时,两条平行的测线外侧波束应保持至少()的重叠。A. 10% B. 20% C. 30% D. 40%答案:B2海底地形测量测线一般布设为(),又称测深线。A. 直线 B. 曲线 C. 折线 D. 弧线答案:A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 侧扫声呐波束是左右舷侧向发射的,换能器正下方一定范围内回波时间间隔太短,故中间大约()范围内没有回波,称为盲区,也叫水柱区。A. 10 B. 20 C. 30 D. 40答案:A4在编制航海图时,规定1:1万图上基本等高距为()。A. 1m B. 2m C. 5m D. 10m答案:C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5各种海图一般选用()投影。A. 墨卡托 B. 高斯-克吕格 C. 等积 D. 圆锥答案:A6根据海洋测量工作的目的不同,可把海洋测量任务划分为()两大类。A. 科学性任务 B. 实用性任务 C. 军事任务 D. 捕鱼任务答案:AB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7目前海洋测量中世界上常用的基准面为()。A. 深度基准面 B. 平均海面C. 海洋大地水准面D. 大地水准面答案:ABC8下面属于墨卡托投影的特性的是:存在()变形。A. 经线是相互平行的直线B. 纬线是平行的直线C. 经线与纬线成正交D. 等角航线在投影平面上是一条直线答案:ABCD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9下面属于海底地貌的表示方法的有: A. 深度注记法 B. 等深线法 C. 分层设色法 D. 写景法答案:ABCD10. 选择测深线布设方向的基本原则:A. 有利于完善地显示海底地貌B. 有利于发现航行障碍物C. 有利于工作D. 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答案:ABC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第二部分 海图编绘本节重点:本节重点:根据技术设计,确定海图的根据技术设计,确定海图的类型和投影方式,进行海图制图综合,类型和投影方式,进行海图制图综合,并按照海图图式制作海图。并按照海图图式制作海图。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图的类型和投影方式海图(Chart): 以海洋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地图;为航海需要专门绘制的一种地图;以海洋为主要对象所测绘的地图。 因为航海必需要有精确测绘海洋水域和沿岸地物的专门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和投影方法绘制而成。 主要内容包括:岸形、岛屿、礁石、水深、航标和无线电导航台等,有了海图,船只便不易搁浅了,所以它是航海必不可少的参考数据。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图与普通地图异同点既然海图是地图的一种,海图和普通地图必然有许多共同之点。首先,制图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将极不规则的地球表面上的制图现象表示到平面上,都要有特定的数学基础,都要设计特殊的符号系统,都要对制图现象进行综合和概括。其次,制图的程序也是一样的,都要进行外业的测量和调查,然后进行内业整理、制图作业,再编制成图。另外,图形的载体也基本一样,或印在纸上,或以数字形式储存在计算机中,或显示在屏幕上。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不同点既然海图是地图的一种,海图与普通地图又会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获取海图资料的方法不同于陆地地形图(简称陆图),这在海洋测量特点中已作介绍。差别最大的是海图表示的内容和表示方法明显不同于陆图。以海底地形图和陆图相比,陆图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壤植被和境界线六大要素为其主要内容。而海底地形图主要内容为海岸、海滩和海底地貌,海底基岩和沉积物,水中动植物,水文要素,灯标、水中管线、钻井或采油平台等地物,以及航道、界线等。海图中数量最多的航海图,除内容不同于陆图外,在表示方法上也有许多不同于陆图的地方,如:多采用墨卡托投影;没有固定的比例尺系列;深度起算面不用平均海面而用特定的深度基准面;分幅沿海岸或航线进行;在邻幅间还有重叠部分;有自己特有的编号方法;符号设计原则和制图综合原则也略有不同;为保证航行安全,航海图出版后要不间断地进行修正,始终保持现势性等。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图分类海图通常分为普通海图、专用海图两大类:普通海图,包括海区地势图、海洋地形图等,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类海图。专用海图,包括军事辖区图、潜艇用图、快艇用图等。 航海图属于专用海图,但由于它历来是海图的主要品种,且使用比较广泛,世界各国习惯上均将其列为单独一类。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种类1、总图: 一种小比例尺海图,比例约为1:4000000。涵盖的范围很大,包含的航行信息却很少。 洋图:也是小比例尺海图的一种,比例约为1:600000。涵盖区域为世界主要大洋。2、近海图: 也 是 小 比 例 尺 海 图 的 一 种 , 比 例 约 为1:250000。涵盖区域为各国沿海区域。 沿岸海图:一种记载详尽航行信息的大比例尺海图,比例通常为1:50000至1:100000之间。用于船只沿海岸线或在港口附近航行。3、港区图: 比例尺多大于1:50000,视港区大小及危险情况而定。主要供船只进出港或在狭窄水道内的航行,图中对陆上和水上航行信息的记载都非常详细。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图作用 航海图主要用于舰船航海定位,为便于图上作业,多选用墨卡托投影(即等角正圆柱投影);没有固定的比例尺系列;分幅主要沿海岸或航线划分,但邻幅间有供航行换图时所必需的重叠部分;为保持航海图的现势性,还需根据海区变化及时进行改正。 航海图分为海区总图、航行图、港湾图。 海区总图,包含一个完整的海区,概略表示海岸、海底地貌、主要助航设备及航行障碍物等要素,比例尺一般小于1:300万,主要供研究海区形势,制订航行计划用。 航行图,包含广大海域和一定的航道,主要显示沿岸地形、海底地貌、助航设备及航行障碍物,比例尺一般为1:10万1:300万,主要供舰船航行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港湾图,主要显示港湾、锚地,图上详细表示沿岸地形、港湾设施、海底地貌、助航设备、航行障碍物等要素,比例尺通常大于1:10万,供舰船进出港口、锚地,驻泊避风,在港湾布扫水雷、障碍,组织合成军队登陆和抗登陆作战、训练,研究和实施港湾建设等使用。 没有海图,战舰就无法出航;没有海图的海域,就是舰艇的禁航区。一切海上军事行动,小到单艇出航,大到发射水下运载火箭、编队环球航行、远赴亚丁湾护航、多国舰艇海上检阅等,都必须先进行海图准备。 “海图人”为历次海上军事行动准备的海图,是海军走向远海大洋的“通行证”,是开启未来海战胜利之门的“金钥匙”。 重力图、磁力图等海图鲜为人知,却关系重大。海洋重力场的微小差异,直接影响远程武器的命中精度。外军试验表明:1毫伽的重力误差,足以导致弹道导弹偏离目标1公里。“海图人”绘制的重力海图,曾保障我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准确地飞向预定目标。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图的数学基础(海图投影) 海图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坐标系、深度基准、高程基准和投影等。 大于1:300 000的海图采用非WGS-84坐标系,其它比例尺海图采用WGS-84坐标。 中国沿海及附近海域的海图,采用理论最低潮面,国外地区的部分海图采用了所引用资料的深度基准面。 高程基准面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海图采用的投影主要有墨卡托投影(中小比例尺图)、高斯投影和平面图投影(大比例尺图),高纬地区采用日晷 r gu 投影,专题海图采用了一些其它投影。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图编码及注记规则1、海图采用2至5位阿拉伯数字编号表示。海图编号反映了海图所在的地理区域及比例尺特点。2、海图上的注记以中文为主,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主要地理名称加汉语拼音或相应的拉丁字母说明,说明性内容采用中英文对照,其余只注中文。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图制图综合海图制图综合一直都是困扰海图编绘人员的难题,当海图要素从大比例尺图缩小到小比例尺图后,要素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因此必须对要素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如对要素符号的夸大、简化、平滑、聚合、收缩等,以满足生产和规范的要求海图的要素很多,不仅包含了陆地地形的所有要素,还包含水下和水上的物标要素。随着图形比例尺的缩小,这些要素在图上的距离越来越小,要素之间压盖、相邻等冲突也不断出现,为了保持海图的清晰性,对一些要素的删减便是编绘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航海图首先是要满足船舶的航行需求,因此海图的制图综合要以船舶的安全航行和方便航行为指导原则。应将对航行有用的要素尽量在图上全部表示出来,比如准确表示海底的底质,这对船舶的抛锚意义重大,因为对船舶来说,海底抛锚以泥沙底、泥底、沙底为好,贝壳底次之,应避免在石质底海底抛锚。又比如海上岛礁、陆地的湾、角等是航行计划线标定的重要参,也是船舶航行转向的依据,此类助航标志的形状、颜色、号码是船舶航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海图上应尽量体现这些要素。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二、海图制图综合的定义与要求 所谓海图制图综合,就是在满足海图主题与用途的要求下,在海图比例尺的条件,通过选取、化简等手段,将客观世界再现于地图介质上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海图制图综合与海图要素的显示比例关系密切,在要求图面清晰、方便使用的前提,比例尺越小,删减的要素就越多。 将大比例尺图变成小比例尺图时,应尽量保留航行特征物,重要的特征物如灯塔、航道碍航物等更应该在不影响图面美观的情况下保留下来。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三、海图制图综合的原则和方法海图制图综合的原则,要涉及它的使用对象,因为使用对象不同,对图纸的要求也将不同。船舶航行,关注的是海底最浅水深的准确度; 而航道整治,不仅关注浅水深,也关注其他水深。从航行角度考虑,海图制图综合的原则为: 内容完备性和清晰易读性统一; 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统一; 保持景观特征; 协调一致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1 海岸线的制图综合方法在海图上,规范规定中国大陆地区表示的海岸有以下6 种: 陡岸( 不区分石质和土质) ; 沙质岸; 磊石岸; 加固岸; 树木岸; 海堤( 堤岸) 。其他性质岸,如岩石岸、砾质岸、芦苇岸、丛草岸等只表示岸线,不表示性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海岸线综合时一般遵循“扩大陆部、缩小海部”的原则,在小比例尺海图上应尽量保持岸线平面图形的类型特征,可不表示短小海岸的海岸性质。 各类比例尺区间对海岸线的表示要求不尽相同,一般港湾图都要求详细表示海岸线,体现海岸线自然弯曲程度等特征和海岸性质; 而比例尺小一些的主要用于船舶离岸航行的海图,对海岸线的要求逐渐放宽,因为船舶在远离海岸线的水域航行时对海岸甚至于海岸物标的需求越来越少。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 航行障碍物的制图综合方法同样的物体或浅点,位于不同的深度其表示方法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航行障碍物在任何比例尺的海图上都应进行标示。特别是深度基准面以下的各种物体,航行用图上均应一个不漏地标示出来,在编绘时即使删去其他要素,也要尽最大可能地保留这些特征点。而对于深度基准面以上的物体: 干出滩和岛屿,则可根据地形特点和比例尺情况进行适当的综合。干出滩亦称海滩,是指海岸线与干出线( 零米等深线) 之间的潮侵地带。中国大陆地区的干出滩性质分为6 种: 沙滩; 泥滩; 磊石滩; 岩石滩; 珊瑚滩; 树木滩。其他性质滩,如沙泥混合滩、芦苇滩、丛草滩等一般用泥滩表示,如果周围为沙滩时,则用沙滩表示。沙砾混合滩、砾滩一般用沙滩表示,周围为磊石滩时,则用磊石滩表示。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干出滩通常用符号法和范围线加注记法表示。沿岸干出滩按分界尺度“有条件”选取,孤立干出滩则均应选取。海图编绘时一般岛屿都要在图上表示出来,如因地形和比例尺原因难以表示的小岛,可按重要性和岛屿的分布特征进行选取。对于群岛,删减岛屿时应注意删减后图上仍能正确反映出群岛的分布方向、分布范围和群岛中的重要海上通道等信息。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 海底地貌与水深注记的制图综合方法海图上是以水深注记、等深线和海底底质注记表示海底地貌的。表示海底地貌的一般要求是: 保证航行安全; 正确显示航道; 充分反映海底地貌; 保持不同海图图幅之间海底地貌特点的一致性; 表示海底地貌要清晰、美观。水深注记选取的原则和方法是: 取浅舍深,保证航行安全; 深浅兼顾,正确反映海底地貌形态; 选取能表示航道宽度和深度的水深,充分反映通航能力; 选取能表示各类地貌的深度、范围、走向等特征的水深注记。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4 助航标志的制图综合方法当进行小比例尺海图编绘时,考虑到图面的分辨率和清晰程度,有些助航标志或注记需要进行删除省略。规范对不同比例尺区间的助航标志表示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港口进出的航道两边,一般成对地布设助航灯浮标。由于航道一般仅有一百多米,在小比例尺海图编绘时,如果成对灯浮标均表示可能会使图面不清晰,考虑到航行方便和安全航行,可将灯浮标保留成“之”字形结构。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对于装有同步闪的航道灯浮标,在同步闪灯标灯质上加注“( 同闪) ”。为了统一,可对具体标注作进一步的规定: 加注的“( 同闪) ”放在原灯质的最后面; 根据规范的要求灯质从右到左按次序省略; 一组同步闪的灯标如需省略应同时舍去。海图的制图综合要站在航行的角度,力争发行的海图都能满足船舶的航行需求,并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按照海图图式制作海图编制海图要依据:GB 12319-1998中国海图图式,该标准规定了海图符号的规格和海图各要素在图上的表示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测制、出版各种比例尺航海图,也可供编制出版各种专题海图时参考;它是识别、使用海图的基本依据。出版海图要依据:GB/T 14477-2008 海图印刷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海图印刷中印前处理、制版、打样、印刷、成品检验等的制作工艺、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该标准适用于普通海图、航海图、专用海图和海图集、航海书表等的印刷。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一)各要素的编绘1、控制点、高程点2、陆地方位物具有航行方位意义的各种建筑物,如大厦、饭店、烟囱、碑、宝塔、水塔、教堂、庙宇、钟楼、风车、无线电杆、电视塔、碉堡等,在比例尺大于1:20万图上,应详细表示,并应根据航路指南及其他航行参考资料进行补充。有资料的则应注记名称、高度、数量及颜色等。陆地方位物尽量用符号表示,如无相应的符号,可用圈形符号加类别名称注记表示。3、海岸线 在各种比例尺图丘,都应详细、准确地表示海岸线。海岸线的化简,应在保持主要特征点位置准确并能反映出其自然弯曲程度的前提下,遵循扩大陆部、缩小海部的原则。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4、岛屿 (1)岛屿岸线 岛屿岸线的表示一般同大陆岸线。当岛屿面积较小,图上直径小于3 mm时不表示海岸性质。 (2)岛屿的综合原则: 各种比例尺图上的孤立小岛,不论面积大小均不得舍去。如图上面积小到不能依比例绘出时,应将封闭曲线的直径扩大至0. 6 mm绘出。 群集或离岸很近的小岛,不能依比例绘出时,可用直径为0.4 mm的黑点表示,但岛屿的方向及形状应近似原形。图的比例尺缩小后,可适当舍去部分岛屿,但不得合并,不能改变岛屿的轮廓特征。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5、陆地地貌、水系(1)陆地地貌 在比例尺大于1:50万图上,一般应表示等高线和其他陆地地貌要素。( 2)等高线 在比例尺大于1:50万图上,一般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貌,缺乏资料时,也可以用山形线表。一幅图内陆地地貌的表示方法必须一致,不能既有等高线,又有山形线。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3)其他陆地地貌要素 在比例尺大于1:20万图上,表示沿海的下列地貌要素: a)岩峰、独立石、火山口; b)面积大于200 mm的熔岩流、冰川, c)长度大于10 mm的陡石山、陡崖。 1:20万及更小比例尺图上,上述要素不予表示。(4)水系 在各种比例尺图上,应表示较大的通海河流以及较大的运河、沟渠、湖泊,面积大于100 mm的盐田,面积大于600 mm的沼泽。图上宽于0. 4 mm的河流绘双线,有的河流可只在入海口处绘出河口部分。6、居民地7、港口设施、管理服务机构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8、道路、飞机场9、桥梁、架空建筑、闸10、陆上管线、城墙11、境界12、干出滩13、水深 “宁浅勿深”原则。14、等深线 为了显示航道,可加绘任意深度的等深线。海底地貌变化剧烈的海区,可少绘一至二条基本等深线,但一幅图内应统一。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15、底质 底质注记的间距一般为40-$0 mma锚地、航道附近及海底底质类型变化剧烈的海区可适当加密。16、航行障碍物 各种比例尺图上应准确、详细、明显地表示礁石、沉船及其他航行障碍物,并在图幅载负量允许的情况下注记其性质、高度及深度等。17、海流、潮汐 各种比例尺图上详细表示各种潮流、区域性海流及洋流。比例尺缩小后,可适当取舍,其基本原则是“取强舍弱”;往复潮流取涨落潮成对的.舍不成对的,季节性洋流应注月份。如基本资料不够详细,应尽可能根据海洋水文资料补充。18、近海设施 在比例尺大于1:300万图上,表示海上永久性平台、井架、系泊塔、井口、管道等近海设施。如测探资料上缺少这类物体,可根据海洋石油生产、管理等有关部门的资料进行补充。在1:300万及更小比例尺图上,近海设施不予表示。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19、助航标志 海图上表示的助航标志包括灯标(灯塔、灯桩、灯船、灯浮标)、立标、浮标、无线电标、雷达标、雾号等。表示助航标志的基本要求是: a)选取合理,使用本图航行能够利用的航标一般都应表示,保证船舶导航定位之需要; b)位置准确,保证船舶定位精度; c)说明注记合理,便于用图者正确识别航标。20、信号台(站)、海上服务设施21、航道、锚地及各种海区界线22、对景图、对景点及方位引示线23、方位圈及磁差(磁偏角)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2011年海洋测绘考题单项选择题:75、现行海道测量时用的高程系统是( )。 A.理论深度基准面 B.当地平均海面 C.吴淞零点 D.1985国家高程基准76、干出礁高度从( )起算。 A.理论深度基准面 B.当地平均海面 C.平均大潮低潮面 D.理论大潮高潮面77、海图上的潮信资料有平均高潮间隙、平均低潮间隙、大潮升、小潮升和( )。 A.平均海面 B.最高潮位 C.最低潮位 D.涨潮历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78、海图内容的三大要素是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 )。 A.水部要素 B.陆部要素 C.勘航要素 D.辅助要素79、人工观测水位时水尺设置的要求是( )。 A.水尺零点不低于平均海面 B.水尺零点低于最低潮面 C.水尺零点不高于平均海面 D.水尺零点高于最高潮面80、目前海道测量平面控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 )。 A.三角测量 B.三边测量 C.导线测量 D.GPS测量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多项选择题: 99.测量水深可采用的仪器设备包括() A测深杆 B记载激光测深系统 C旁侧声纳 D多波束测深系统 E磁力仪 100.利用单波束回声测深仪进行水深测量时,对主测深线与等深线应保持的方向要求包括() A 0 B 30度 C 45度 D 60度 E 90度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请批评指正,谢谢!再 见!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测绘学分类 按传统分,测绘学分为:1、大地测量学2、摄影测量学;3、地图制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工程测量学;5、海洋测绘学。 按测绘学科分级与设置分,海洋测绘学是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洋测绘海洋测绘学是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1、海道测量2、海洋大地测量3、海底地形测量4、海洋专题测量(海洋重力、海洋磁力和海洋水文气象等)5、航海图、海底地形图、各种海洋专题图和海洋图集等图的编制。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道测量学 海道测量学是对地球表面可航行水域及毗邻的沿岸地区的自然特征进行测量和描述的一门应用科学。海道测量的研究对象是海洋和内陆水域的水体、水底和沿岸地形。 海道测量的主要内容是:1、进行沿岸控制测量;2、海岸地形测量;3、水深测量;4、扫海测量;5、海洋底质探测;6、海洋水文观测;7、助航标志的测定;8、以及海区资料的调查等, 以获取海底地貌、底质情况和航行障碍物等资料,其目的是为编绘航海图提供数据,以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海图制图海图制图是设计、编绘、制印海图的各项工作之总称。包括海图设计、编辑准备、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和印刷出版等阶段,各阶段的内容与一般的地图编制大致相同。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请批评指正,谢谢!再 见!海洋测绘综合训练及案例分析课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