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2)(2)关于负担法律行为 处分法律行为甲有一台电脑,总价8千元卖给乙,其后甲将其对乙的债权交付于丙,并将相关债权文书交于丙,当乙开了八千元支票给丙后,甲即将电脑交付给乙。问:甲乙丙间共有多少法律行为?哪些是处分行为,哪些是负担行为?区分的意义何在?三、意思表示1、定义所谓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之意思的行为。其一,先有某种动机其二,基于该动机产生意欲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即效果意思其三,有将该效果意思向外部公开的意识,即表示意思其四,为向外部发表该效果意思的行为,即表示行为续2、形式p873、意思表示的分类(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2)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3)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和对非特定人的意思表示(4)健全的意思表示和有瑕疵的意思表示p90续民法草案第六十六条 虚假的意思表示,表意人不得主张该意思表示无效,但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一致的除外。梁慧星主持的民法典建议稿:第129条【真意保留】表意人故意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一致的意思的,不得主张该意思表示无效。但该不一致为相对人所明知的除外。第132条【戏谑的意思表示】戏谑的意思表示无效。真意保留的效力:原则上为有效。例外情形,其不一致为相对人所明知者,应无效。续虚伪表示所谓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之虚假的意思表示。虚伪表示应具备下述要件:须有意思表示;须表示与真意不符;须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虚伪表示的效力:原则上应无效。但不得以其无效对抗善意第三人。续隐藏行为所谓隐藏行为,指隐藏于虚伪表示中依其真意所欲发生的法律行为。隐藏行为是否有效,应适用关于该行为之规定。所谓错误,指表意人因误认或不知,致其表示与意思不一致。错误之构成要件:须表示与意思不一致;须其不一致出于表意人之误认或不知。 续意思表示之错误分为:其一,关于当事人本身之错误其二,关于标的物本身之错误其三,关于当事人资格之错误其四,关于标的物性质之错误其五,关于法律行为性质之错误其六,关于价格、数量、履行地、履行期之错误。以交易上认为重要者为限,构成意思表示内容之错误其七,关于动机之错误续误传所谓误传,指因传达人或传达机关之错误致表示与意思不符。重大误解之认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所作解释: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续所谓欺诈,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于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之行为。欺诈的构其一,须有欺诈之故意其二,须有欺诈行为。其三,须被欺诈人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判断。其四,须被欺诈人基于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续胁迫指以不法加害威胁他人,使其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该恐惧心理而为意思表示之行为。 胁迫的构成要件其一,须有胁迫之故意。其二,须有胁迫行为。其三,须其胁迫为非法。其四,须被胁迫人因受胁迫而生恐惧心理其五,须被协迫人基于恐惧心理而为意思表示。续4、意思表示的完成(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完成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应于其意思表示成立同时发生效力,此为原则,如法律有特别规定则属于例外。(2)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完成A表示人必须向相对人为表示B表示的发送者,必须是有权者C相对人应完成受领意思主义 表示主义 p88。续5、意思表示的撤回在对话的意思表示,由于意思表示一经发出,就已完成,所以不发生撤回的问题。合同法第17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6、意思表示的撤销表意人在意思表示生效之后又取消其意思表示的行为。通常是禁止的。合同法18条规定了“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19条又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四、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1、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p89(1)、一般成立要件:当事人、意思表示、目的。指一般法律行为所共同的成立条件。(2)、特别成立要件法律行为的特别成立要件,指特定的法律行为所特有的成立要件。2、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A、行为人适格续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这里的行为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就自然人而言,行为能力有三种情形: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为任何有效法律行为。无行为能力人:不能为任何有效法律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在有限的范围内为某些法律行为,可以被认为适格。续各国判例和学说,就限制行为能力人所具有的相应行为能力,提出了以下类型范围: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行为。纯获法律上利益的行为。法定代理人事先允许的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使用诈术的行为。(*)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所进行的某些习惯所允许的,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小民事行为,一般认为是有效的。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样,其所实施的“纯获利益的行为”合法有效。续对于法人应在目的范围内。p190。B、行为人意思表示的有效要件:意思表示真实P90.意思表示真实包括两个方面:(*)行为人的意思表示须是自愿的,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强迫行为人实施或不实施某一法律行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须是真实的,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外在的意思表示是一致的。C、内容适当:p91续标的合法标的确定和可能标的不能,分为以下数种:其一,事实不能与法律不能其二,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其三,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其四,永久不能与一时不能其五,全部不能与一部不能形式合法关于法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五、民事行为的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定义 类型法律后果p94-99六、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p100七、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追求真意The end,thank you!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