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弹防刺服检验实施细则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制二0年一月-1 -防弹防刺服检验实施细则1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公安部装备财务局提出的防弹防刺服样品检验。2. 执行产品标准及依据GA141-2010 警用防弹衣GA 68-2008 警用防刺服公装财2010990 号关于开展防弹防刺服第二批送检工作的通知公装财 20101011 号 关于开展防弹防刺服防弹性能检验工作的通知3. 检验项目产品的检验项目见表1 O表 1 防弹防刺服检验项目表序号检验项目1一般要求组成外套颜色防护层结构保护套密封性能保护套材料耐静水压穿着灵活性2防护面积3防护层重量4防护层厚度5防弹性能常温状态下的防弹性能高温处理后的防弹性能(55C、4h)低温处理后的防弹性能(-20C、4h)浸水处理后的防弹性能(0.5h)-2 -湿热老化处理后的防弹性能(70C , 80%Rh, 240h, 常温下恢复24h)-3 -6防刺性能常温状态下的防刺性能高温处理后的防刺性能(55C、4h)低温处理后的防刺性能(-20C、4h)4. 样品数量防弹防刺服检验样品数量:同种防护级别、同种结构的样品9 件5. 检验流程保护套密封性 能检验(0.5 件 样品) 和 耐静水 压性能 检验 (0.5 件样品)注:前 5个流程检验全 部用其中 1件 样品。6. 一般试验条件及检测通用要求6.1 一般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条件为:温度23Ci2C、般要求检验防护层厚度检验? 防护面积检验?防护层重量检验- 4 -相对湿度 30%-70% 。(2) 实际试验条件记录内容: 试验环境温度、相对湿度。6.2 检测通用要求(1) 试验用仪器及设备运行良好,加电预热3min 待仪器及设备稳定后,实施测试。(2) 所有试验数据应在示值稳定后读取,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可重现。(3) 试验样品核查,试验样品的型号应与检测委托书上标明的型号一致。(4) 试验后保留半件完好的样品入库备案。(5) 检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如停电,仪器损坏等,应检查被测样品,若被损坏,样品停止使用。若被测样品完好,可重新对其进行检测。(6) 检测报告中对产品描述应包括组成及防护层结构,对产品组成的特殊情况应作详细说明。7. 检验项目与步骤7.1 一般要求检验(1) 要求:防弹防刺服由外套和防护层( 含保护套 )组成( 外套内外如果附加其他材料,应将此部分材料拆除后再进行各种性能试验,如不拆除则应将此部分材料作为防护层的一部分进行结构、重量、厚度和面积等指标的考核,具体由研制单位选择确定),外套可拆洗,面料颜色为警用藏蓝色,肩部、腰部尺寸可以调节。防护层所有材料的外形尺寸应相同,材料表面无破洞、深坑、划伤、破裂缺口、边角毛刺等缺陷,同一层材料应均匀平整一致,无拼接、局部隆起、皱褶等缺陷。并采用不透光、不透水的黑色保护套密封,封边应均匀一致,保护套材料应具有抗渗水性能,耐静水压应大于等于 18kPa 。外套与防护层规格尺寸应相互匹配,防护层应与外套连接牢固。防弹防刺服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并易于穿脱,穿着后不应限制两臂的自由运动及人体跪、跳、蹲、跑、俯仰、转体等动作。(2) 检测用仪器及设备:中国人民警察警服面料颜色标样、织物渗水性测试仪。(3) 试验方法:目测和试穿样品,评价穿着灵活性;参考GA141-2010 中 6.4 的测试 方法,用织物抗渗水压仪测试保护套面料的耐静水压及用垂吊方法检验密封性能。(4) 记录:组成和颜色、防护层结构、保护套密封性能及灵活性评价结果。(5) 判据:检验结果应满足(1)的要求。7.2 防护面积检验(1) 要求: 防护层应覆盖人体主要内脏器官( 包括前、后及侧面防护 ) ,防护面积应不小于 0.3m2。检测用仪器及设备:精度为1mm 的皮直尺。(3) 试验方法:用皮直尺准确测量芯片每一部位的尺寸,计算前后芯片的总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单位为m2。(4) 记录:检测结果。(5) 判据:检验结果应满足(1)的要求。7.3 防护层重量检验(1) 要求: 1 级(FDC-1) 防护层重量应不大于3.0kg; 2 级(FDC-2) 防护层重量应不大于3.5kg。(2) 检测用仪器及设备:电子称,精度5g。(3) 试验方法:用电子称称量所有样品防护层的重量。(4) 记录:称量结果。(5) 判据:检验结果应满足(1)的要求。7.4 防护层厚度测量(1) 要求: 1 级(FDC-1) 防护层厚度应不大于15mm; 2 级(FDC-2) 防护层厚度应不大于20mm 。试验方法:将防护层平整后放到平台上,然后在样品上放一块450mm 450mm 3mm的平整钢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保持2 分钟,待压缩稳定后进行测量。对不可放平的防护层另行处理。(3) 记录:实测结果。(4) 判据:检验结果应满足(1)的要求。7.5 防弹性能检验(1)要求: 1 级(FDC-1) 防弹性能应能达到GA141-2010 标准规定的 2 级;2 级 (FDC-2)防弹性能应能达到GA141-2010 标准规定的 3 级。-4 - 5 -(2)检测用仪器及设备:环境试验箱、弹道测速系统、试验用躯干模、深度尺等。(3)试验要求及方法按照 GA141-2010 标准中的 6.6 (常温)、6.7 (浸水)和 6.8 (高温、低温、湿热老 化)执行。试验要求1) 选择好躯干模,躯干模及其背衬材料应该满足GA141-2010 标准附录 8 中 B1.4 的要求。2) 对试验样品进行预处理, 高温(55C吃C,保持 4h)、低温(-20 E吃C,保持 4h)湿热老化(温度70C , 80%Rh, 240h, 常温下恢复 24h 后进行防弹性能试验)浸水( 0.5m 深的水中浸泡30min )。3) 每一种条件的试验应在一件防弹防刺服的前身和后身都进行,常温条件下在5m 处共射击 12 发,前身和后身各射击6 发,其中 4 发入射角为0o, 2 发入射角分别为+30和-45。其余四种条件的防弹防刺服前身和后身在5m 处各射击 3 发,共 6 发, 入射角度均为 0。对于搭接、铆接的防弹防刺服,+30和-45射击点要对准接缝处。试验方法按照GA141-2010 标准附录B 执行。1) 常温防弹性能试验:将样品捆绑到躯干模上,按要求在样品上贴好弹着点位置,调整样品及样品位置,对标记好的点用规定的试验枪弹进行射击,每次都应该对点。记录每次射击的结果穿透情况及凹陷深度。2) 高温防弹性能:对高温调节好的样品,按上述方法进行防弹性能检验,试验应在15min 内完成。3) 低温防弹性能:对低温调节好的样品,按上述方法进行防弹性能检验,试验应在15min 内完成。4) 浸水后防弹性能试验:样品浸水处理后,取出垂5min 后,在 10min 中完成第 一发试验,30min 内完成射击试验。5) 湿热试验后防弹性能试验:样品经湿热处理(温度 70Ci2C,相对湿度 80%条 件下保持 240h, 然后在常温下恢复24h 后进行防弹性能试验。(4)记录:记录射击条件、射击距离、射击角度、每一发的弹速、穿透情况及凹陷深度。- 6 -(5)判据:检验结果应满足(1) 的要求,即在有效命中的情况下,所有子弹不能穿透样品,所有有效命中的弹着点的凹陷深度不能大于25mm。7.6 防刺性能试验(1)要求:对于 1 级(FDC-1 )和 2 级(FDC-2)防弹防刺服,其防刺性能均应能满足 GA68-2008 标准的要求,即以24J .5J 动能,按 0和 45刺入角有效刺入,不允许刀尖 穿透防弹防刺服。(2)检测用仪器及设备:落锤冲击试验机,试验用标准刀片(技术指标详见GA68-2008 标准附录 A 中 A.1.2 的要求),高、低温试验箱,试验用背衬材料(技术指标详见 GA68-2008 标准附录 A 中 A.1.4 的要求)。注意:每个试件试验前均应进行背衬材料的校准。(3)试验要求及方法 试验要求1) 选择好背衬材料,称准刀具组件,其质量为2.4kg。2) 对高低温试验样品进行预处理,高温(55 E C,保持 4h)、低温(-20E C, 保持 4h)。3) 每一种条件的试验应在一件防弹防刺服的前身和后身上都进行,共刺10 点, 前身和后身各刺5 点,其中3 点刺入角为0, 2 点刺入角为45。对于搭接、铆接的防弹防刺服, 45角 2 刺点要刺在接缝处。4)两刺点之间或刺点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若两刺点之间或刺点与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 而发生穿透现象,可再选适当的位置补刺一次,若没有穿透,则判定为合格,否则不合格。5) 刺入点离背衬材料边缘必须大于50mm。6) 判断是否穿透防弹防刺服的依据是看刺入点贴身面的面料是否有穿刺孔。对不 好判断的面料在背衬材料放一张70g 复印纸,以复印纸上是否有穿透孔为准。 试验方法- 7 -1)常温防刺性能试验:将样品平放到背衬材料上,仪器设备先调“0“基点,然后设定下落高度“ 1020mm ”然后上升到设定高度,移动样件,对标记好的点下落3 次 0穿刺,然后是 45角 2 次,每次都应该对点。记录每次穿刺的结果。2) 高温防刺性能:对高温调节好的样品,按上述方法进行穿刺性能检验,试验应在10min 内完成。3) 低温防刺性能:对低温调节好的样品,按上述方法进行穿刺性能检验,试验应在10min 内完成。(4) 判据:检验结果应满足(1) 的要求。8. 判定规则样品的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产品不合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