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主讲人:潘丽君主讲人:潘丽君第二章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概述学习要点:学习要点:2.1 2.1 组织与组织行为组织与组织行为2.2 2.2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2.3 2.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2.4 2.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2.12.1 组织与组织行为组织与组织行为组织组织 1 1、组织的含义、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 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至少具备三个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具有专业分工和协调功能2、组织与环境、组织与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了组织的环境。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的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组织依靠环境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发展机遇,组织的产出、服务被环境接受的程度是限制组织活动的边界条件。组织活动的效率受制于环境条件的优劣。因此,组织活动必组织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须适应环境的需要。许多组织失效的原因在于不能适应环境。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与组织直接作用的要素、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与组织直接作用的其他组织和个人称为利益相关者其他组织和个人称为利益相关者。当然,组织也会影响环境组织也会影响环境,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组织活动的结果必然会对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组织要为优化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其“社会责任”。3、组织的演变、组织的演变结构和过程、存在和演变反映了组织的两种形态。静态静态地看,组织的存在表现为在某些特定目标下形成的职位、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式结构,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动态动态地看,组织结构形成后,必然展开活动以完成组织目标,同时要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提高组织的效能,这种运作、变革、发展的过程即为组织的演变过程。因此,组织既是一种维持结构,又是一种创造结构,其目的是使结构发挥作用。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约束下,同类型组织往往会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发展机会而展开竞争。形成优胜劣汰的结局。竞争性环境中,一个组织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与环境协调、适应的程度,他决定了组织工作成果的有效性。专业化和分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组织演变的动因。任何性质的组织都有一个适度的规模。3、组织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活动可分为基本的两大类: 直接导致组织目标完成的作业活动和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管理活动。由此可见,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的、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不断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行为。1、组织行为的特征、组织行为的特征(1)目标性(2)秩序性2、组织行为的层次、组织行为的层次(1)个体行为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本的细胞。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2)群体行为群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3)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研究对象2.2 2.2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组织行为学的形成组织行为学的形成1、先人的贡献、先人的贡献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对组织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历史已经超过6000年,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古城、中国的万里长城等古建筑的宏大规模,古希腊民主制度、古罗马法律体系、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制度的长期运转,都体现了人类早期组织管理的实践与智慧。但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但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组织管理思想的产生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组织管理思想的产生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于专制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促进,工作机械和动力机械相继出现,并由此导致了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生产组织所要求的计划性、连续性、规范性、准时性以及精确性等使管理难度空前增大,管理成本大为上升,传统的经验式管理遇到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以亚当.斯密等人为代表,人们开始重视组织理论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组织管理思想。2、早期管理理论中的组织行为学思想、早期管理理论中的组织行为学思想泰勒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之父”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怎样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一是怎样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怎样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怎样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亨利亨利.法约尔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他在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充实了管理理论。他认为,就管理职能而言,它只是经营六项职能之一。法约尔是第一个把管理职能与企业职能明确区分的人,他不仅深入研究了组织理论和管理行为,而且进一步把管理理论系统化和普遍化了。3、心理学对管理学的关注、心理学对管理学的关注从19世纪末开始,心理学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心理学家做了把心理学引入管理领域的尝试。美国的心理学家芒斯特伯格在1912年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一书。同年,美国心理学家莉莲.吉尔布雷斯也出版了著作管理心理学。他们都明确提出了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问题。4、人群关系学说的创立为行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人群关系学说的创立为行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人群关系学说产生的标志是梅奥的霍桑实验人群关系学说产生的标志是梅奥的霍桑实验。19241932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整个试验前后共分为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工厂照明试验(19241927年)年)继电器装配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19271932年)年)访谈试验访谈试验观察实验观察实验(19311932年)霍桑实验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于1933年正式发表,即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其主要内容是:职工职工是是“社会人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企业存在着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重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5、行为科学的诞生、行为科学的诞生在“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上,20世纪的世纪的40年代末年代末50年代初,年代初,行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了行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了。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集一些大学的科学家开会,正式将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1956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行为科学杂志。6、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组织行为学的产生行为科学诞生以后,人们又从对人的行为研究发展到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产生了组织行为学。具体来讲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大学的管理学院和研究生部的教师成立了“组织行为学”小组,确立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课题,从此以后,“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应该指出的是,“组织行为学”概念的使用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但是对该学科内容的研究应该追溯到20世纪初。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组织行为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组织行为学分为主要研究个体和群体心理行为的微观组织行为学和主要研究组织行为的宏观组织行为学。追溯起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30年,属于封闭的理性模式。第二阶段:19311960年,属于封闭的社会性模式。第三阶段:19611970年,这个阶段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者中有不少人把组织看作是开放的理性模式。第四阶段:1971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者把组织当做开放的社会性模式。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趋势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趋势1、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的含义在不断扩大2、组织行为学中的“行为”的含义在不断扩大3、组织行为学中有关概念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细化u有人提出“胜任力”的概念,胜任力是指人们与其任务情景相联系的综合才能。管理胜任力是管理者诸项要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能力。u关于个性,我们常说某个人“自信”,现在人们则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它反映人的信心程度。4、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进一步加强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新挑战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新挑战1、组织中成员构成的变化、组织中成员构成的变化(1)知识工作者的发展(2)劳动力的多元化组织沟通方面的挑战组织文化建设方面的挑战组织激励方面的挑战(3)员工忠诚度的减弱2、组织管理方式的变化、组织管理方式的变化(1)管理的柔性化(2)倒金字塔式组织3、组织形态的变化、组织形态的变化(1)企业流程再造(2)虚拟组织2.32.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组织行为学的特点边缘性与综合性边缘性与综合性两重性两重性实用性实用性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而人与人又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差异,决定了其表现和工作绩效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起点就是从个体的行为出发,分析和解释各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对工作中的个体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个领域主要是心理学家的贡献,从内部因素看,包括态度、能力、个性、价值观、知觉、学习和动机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组织的环境和政策。群体行为群体行为人们在组织中极少完全单独工作。如果要完成任务,组织成员就必须在工作中合作并协调他们的活动。因此,组织行为学就需要研究组织中群体行为的方式,以及影响群体行为及工作绩效的因素。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它们的研究目标,而不是把重点仅仅放在较窄的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上。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制度的变迁乃至技术的进步,都会对组织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引发组织变革、结构调整并对组织文化造成冲击。组织行为学所关注的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对组织绩效带来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环境、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等,而核心仍是发挥组织的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能。在这三个层面中,人的行为既有很多的共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异性;影响人们行为和决策因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又彼此相互关联,共同对人的行为、工作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等产生影响,并进而对组织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图2.1 组织行为学的内容体系 组织行为学微观组织行为宏观组织行为个体行为 人际与群体行为 知觉 态度 能力 个性 权力 领导 冲突 沟通 组织环境 组织结构 组织变革 组织文化在学习组织行为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和把握以下几点。(1)行为的一致性与差异性(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一定组织范围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3)组织行为学运用的是系统分析的方法。2.4 2.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1 1、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理论性研究理论性研究是为了增加人类知识而进行的研究,侧重于从理论上阐明某种心理或行为现象,而不着重研究成果是否能应用于实践和怎样应用于实践。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是为了解决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服务性研究服务性研究是咨询人员的研究。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对某种情况所进行的调查性研究,通过这种调查,使人们能够认清问题的所在,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或策略以减少和消除此类问题的发生,也可以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变革。2 2、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主要目标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状况特点和出现频率。预测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是人们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预先考虑今后可能发生的情况的研究方法。因果性研究因果性研究也称“分析性研究”,这种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 3 3、以研究可控性为原则的分类、以研究可控性为原则的分类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情况,用文字如实记载,形成案例。现场研究现场研究就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实际情景的研究,与实验室相比具有更强的逼真性。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是一种按照周密的实验设计,在实验室里实施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准则和规范,是人类分辨善恶的标准。组织作为人们社会群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生、存在和发展本身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道德活动的必然结果。任何组织的出现,都是人与人之间一定责任关系的合成,而责任关系是道德应有之义。ThankThank you! you!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