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吕不韦吕不韦吕氏春秋是“杂家”的代表作,秦朝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结合百家,总结历史,为秦王提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 吕氏春秋的文章都比较短,但组织严密,运用了许多比喻、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很讲究逻辑修辞。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是战国末年战国末年(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前后)年前后)秦国丞相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的杂家杂家著作,又名著作,又名吕览吕览,在公元前,在公元前239写成,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的编著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学说。据吕不韦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据吕不韦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因为因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序意序意)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流血的仕途流血的仕途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家产有数千金,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家产有数千金,某次经过邯郸,见到子楚,回来就问他父亲:某次经过邯郸,见到子楚,回来就问他父亲:“耕田之耕田之利几倍?利几倍?”回答说:回答说:“十倍。十倍。”再问:再问:“贩卖珠宝,得贩卖珠宝,得利几倍?利几倍?”回答说:回答说:“百倍。百倍。”三问:三问:“拥立国君,掌拥立国君,掌握握国家,得利几倍?国家,得利几倍?”他父亲说:他父亲说:“呀,那就无数倍,算呀,那就无数倍,算不清了。不清了。”吕不韦说:吕不韦说:“拼命种地,未必能得温饱,立拼命种地,未必能得温饱,立国定君,可以福泽后代,我有主意了!国定君,可以福泽后代,我有主意了!”他的主意,就他的主意,就是盯上了子楚这件是盯上了子楚这件“宝货宝货”,吕不韦善于揣摩他人的吕不韦善于揣摩他人的心思,心思,又能言善辩,希望拥立他作秦君,自己好从中取利又能言善辩,希望拥立他作秦君,自己好从中取利这就是这就是“奇货可居奇货可居”的故事。的故事。秦赢政统一了中国,采用秦赢政统一了中国,采用“皇帝皇帝”称号,并自称是皇帝,还称号,并自称是皇帝,还规定子孙称帝以规定子孙称帝以“世世”计数,一直传到千世万世。秦始皇按计数,一直传到千世万世。秦始皇按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为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为36郡,郡以下设县,郡长官由皇帝决郡,郡以下设县,郡长官由皇帝决定。秦始皇还执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定。秦始皇还执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规定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一律为规定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一律为6尺。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尺。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改革时,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领兵内改革时,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领兵30万反击匈奴,收复了河南等地,并设置了事万反击匈奴,收复了河南等地,并设置了事4个县。为了防御个县。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征用民夫,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征用民夫,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建造了不少城墙。这就是西起临洮,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建造了不少城墙。这就是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秦代东至辽东的秦代“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又动用七十万囚犯,建造一。又动用七十万囚犯,建造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并选中骊山北麓这个地方,修建他的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并选中骊山北麓这个地方,修建他的陵墓。后来秦始皇为了消除阻碍郡县制实行的旧思想,下令陵墓。后来秦始皇为了消除阻碍郡县制实行的旧思想,下令除医药、占卜、种植等之外的,不是秦史官所记的史书,非除医药、占卜、种植等之外的,不是秦史官所记的史书,非官家收藏的官家收藏的诗经诗经、尚书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一概交和诸子百家的书籍,一概交出烧掉;凡私下谈论这类书的人办死罪;拿古代制度批评现出烧掉;凡私下谈论这类书的人办死罪;拿古代制度批评现在的人,全家处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在的人,全家处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寓言 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引婴投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释下列句中黑色的字:1见人方引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2人问其故故3其子岂遽善遽善游哉4以此任任物,亦必悖悖矣5楚人有涉涉江者6其剑自江中坠坠于水7遽契遽契其舟8是吾剑之所从坠是吾剑之所从坠9不亦惑乎不亦惑乎引婴投江引婴投江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译文】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刻舟求剑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第一部分:叙述楚人丢剑、找剑的过程第二部分:是议论,讥笑这种找剑方法是糊涂的方法。说明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说明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就会失败。循表夜涉循表夜涉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蚓。军惊而坏都舍蚓。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也。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也。是作者用来说明治国者必须因时变法,不能墨守成规的道理。再读一则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