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1讲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2017中考一轮复习复习目标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3、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战争的危害知识梳理主题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开始:19世纪70年代,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2.表现:(1)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_的主要动力。(2)电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进入“_”。电力工厂机器电气时代3.成果:(1)电器:_发明了耐用的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其一系列电器发明,改善了人们生活,被誉为“_”。(2)交通工具。发明: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_为动力,1885年,_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的_制成飞机。影响: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爱迪生发明大王内燃机卡尔本茨莱特兄弟典例精析1.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的时代。追溯历史,为汽车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莱特兄弟B.爱迪生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2.“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D改良蒸汽机3.1873年,比利时工匠格拉姆参加维也纳世博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明了电动机,关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众多技术马上被产品化并投入市场。这之后,人类进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原子时代CC B 知识梳理主题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1)背景:在_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_阶段,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2)形成。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_是核心。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_是核心。(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德国英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过程: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击毙。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爆发标志: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_宣战。(4)交战双方: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与英国为首的协约国。(5)著名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_”。(6)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_失败。(7)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8)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塞尔维亚凡尔登绞肉机同盟国典例精析1.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相互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B.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C.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AD 难点突破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3)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合理、合法地利用科技成果。 难点突破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怎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掠夺战争。(1)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2)战争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显示出了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质。(3)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归纳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