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1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5页 / 共71页
第6页 / 共71页
第7页 / 共71页
第8页 / 共71页
第9页 / 共71页
第1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教材马艳研读教材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基本功。研读教材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基本功。唯有教师走进了文本,方能引导学生与文唯有教师走进了文本,方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本进行心灵的沟通。成尚荣一、一、“部编本部编本”教材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各部分学习目标和各部分学习目标二、二、“部编本部编本”教材的教材的框架框架结构结构三、三、“部编本部编本”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二、二、“部编本部编本”教材的特点教材的特点(一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播(二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三三)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四四)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一一)内涵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二二)梯度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三三)选文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营养与趣味并重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接近全部课文的一半。一下教材的选文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考验,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经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新课文中,有表现自然之美的春夏秋冬,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的怎么都快乐,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介绍传统节日的端午粽,有培养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四四)弹性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适应性尊重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这类题目,有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如,“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有借鉴课文语言表达的,如,“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想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有指向生活的,如,“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说一说。”“一分钟能做什么?”有开展游戏活动的,如,“我们也来猜字谜吧!”“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二、二、“部编本部编本”教材的各部分学习目标教材的各部分学习目标1.识字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3.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框架结构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三三四四框架结构2个单元8课集中识字集中识字6个单元21课课文课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快乐读书吧人文主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文要素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心愿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第三单元 伙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四单元 家人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夏天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七单元 好习惯1.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2.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 第八单元 问号1.借助图画阅读; 2.读出祈使句的语气。四、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识字写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识字课识字课天气词语量词词组身体器官“包”字族文夏天事物加加减减卫生习惯识字加油站识字加油站集中识字写字音序查字法识字编排特点识字方法多种多样识字方法多种多样重视承载传统文化重视承载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重视识字基础知识的呈现重视识字基础知识的呈现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展示汉字构成规律,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以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展现学校与家庭生活。联系简单的生活常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识字。传统蒙学的识字方法。各种方式的韵语识字。识字教学建议交流自主识字的方法。抓“典型字”重点识读。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阅读)语文学习目标朗读朗读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词句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内容理解内容理解找出课文中的信息,根据信息作简单判断。找出课文中的信息,根据信息作简单判断。标点标点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读好长句子 “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读好对话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老师范读。重视培养朗读能力充分读,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抓好读词语的训练,养成连词读的习惯,不破词。语气要求不要太高,差异化指导。必要的范读指导。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低年级朗读要求教科书中的文章,能流利朗读。程度适合的其他文章,准备几分钟,能流利朗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建议重视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重视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关注阅读与表达的关系关注阅读与表达的关系长课文教学建议长课文教学建议“快乐读书吧快乐读书吧”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和大人一起读和大人一起读”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借助画面,使词语形象化。词语的理解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关注阅读和表达的关系关注阅读和表达的关系小公鸡和小鸭子:你和你的好朋友有没有用自己的特长帮助过对方?端午粽:交流端午节习俗。树和喜鹊:想想一棵树和一只喜鹊会怎样交谈;后来很多树和很多喜鹊,他们“叽叽喳喳”是在聊什么?连环画课文的编排连环画课文的编排注音原则:难字注音。注音原则:难字注音。注音原则:难字注音。注音原则:难字注音。汉语拼音是学生独立阅读的重要凭借。汉语拼音是学生独立阅读的重要凭借。汉语拼音是学生独立阅读的重要凭借。汉语拼音是学生独立阅读的重要凭借。汉语拼音不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唯一凭借。汉语拼音不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唯一凭借。汉语拼音不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唯一凭借。汉语拼音不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唯一凭借。连环画课文的编排连环画课文的编排充分调动多种猜读手段充分调动多种猜读手段充分调动多种猜读手段充分调动多种猜读手段借助图画借助图画借助图画借助图画形声字形声字形声字形声字构字规律构字规律构字规律构字规律结合语境、结合语境、结合语境、结合语境、生活经验生活经验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有大人陪伴的无压力阅读。有大人陪伴的无压力阅读。“大人大人”的范围。的范围。和大人一起读和大人一起读散文:胖乎乎的小手童谣:妞妞赶牛故事:狐狸和乌鸦故事:狐狸和乌鸦童话:夏夜多美儿歌:孙悟空打妖怪故事:三只白鹤散文:阳光儿童诗:谁和谁好教科书十分重要,但是,教科书中的课文绝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口语交际)充分考虑年龄特点,容易激发兴趣。听故事、讲故事时给扶手、给坡度。培养学生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设计学生生活中最真实的情境。讲口语交际中的求助功能进行整合。无论是否帮到,都要表示感谢,这也是基本的交际准则。贴近学生生活,最常遇到的真实情境。在接、挂电话的过程中保持礼貌的态度,有修养、更文明地与人交往。有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有尊重别人的能力。打破单纯地独白式讲解游戏规则的常规做法。教会学生最基础的条理表达。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识和行为习惯。感谢聆听,欢迎指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