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原规范GBJ25-90)勘察的主要特点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黄土湿陷性评价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规范的主要内容湿陷性评价(上覆荷载和浸水可能)地基处理以阎良禹门口高速公路黄土湿陷性处理为例,说明黄土地层、湿陷机理及湿陷性评价与工程结合的相关问题。湿陷有关的指标:湿陷性,自重湿陷性,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新近堆积黄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午城黄土,湿陷变形,湿陷起始压力,自重湿陷量,湿陷量,剩余湿陷量,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关于现行规范建筑物等级划分甲类:高度大于60m的建筑乙类:2460m的建筑, 3050m的构筑物, 50100m的高耸结构 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较大的重要建筑, 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一般建筑。丙类:除乙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和构筑物(7层及以下)丁类:12层的简易房屋,小型车间和小型库房。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场地工程条件的复杂程度划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1、简单场地:地形平缓,地貌、地层简单,场地湿陷类型单一,地基湿陷等级变化不大;2、中等复杂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地层较复杂,局部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变化较复杂;3、复杂场地:地形起伏很大,地貌、地层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广泛发育,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分布复杂,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或变化趋势不利。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勘察调绘1、研究地形的起伏和地面水的积聚、排泄条件,调查洪水淹没范围及其发生规律。2、划分不同的地貌单元,确定其与黄土分布的关系,查明湿陷凹地、黄土溶洞、滑坡、崩坍、冲沟、泥石流及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及其对建设的影响。划分黄土地层或判别新近堆积黄土调查地下水位的深度、季节性变化幅度、升降趋势及其地表水体、灌溉情况和开采地下水强度的关系。调查既有建筑物的现状。了解场地内有无地下坑穴,如古墓、井、坑、穴、地道、砂井和砂巷等。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场地、地基评价指标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变化随深度的变化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变形参数和承载力变形参数和承载力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其它工程地质条件其它工程地质条件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勘察勘探初步勘察勘探点的间距(m)场地类别勘探点间距场地类别勘探点间距简单场地120200复杂场地5080中等复杂场地80120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m)甲乙丙丁简单场地3040405050808000中等复杂场地2030304040505080复杂场地1020203030404050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勘察勘察点深度在单独的甲、乙类建筑场地内,勘探点不应小于4个。勘探点的深度应满足下表(M)湿陷类型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陕西、陇东-陕北-晋西地区其它地区勘探点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101510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勘察取样在探井中取样,竖向间距宜为1m,土样直径不宜小于120mm;在钻孔中取样,应严格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执行。取土勘探点中,应有足够数量的探井,其数量应为取土勘探点总数的1/31/2,并不宜少于3个。如采用单线法测定黄土湿陷性,土样数量应足够多。探井深度应穿透湿陷性土层。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黄土湿陷性试验室内试验室内压缩试验测定黄土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环刀面积不应小于5000mm2(目前试验室采用6000mm2)。试样浸水前和浸水后的稳定标准,应为每小时的下沉量不大于湿陷系数计算公式: hp_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试样,加至一定压力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 hp上述加压稳定后的试样,在浸水(饱和)作用下,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 h0试样的原始高度(mm)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湿陷压力测定湿陷系数的试验压力,应自基础底面(如基底标高不确定时,自地面下)算起;基底下10m以内的土层应用200kPa,10m以下至非湿陷性黄土层顶面,应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当大于300kPa压力时,仍应用300kPa压力);当基底压力 大于300kPa时,宜用实际压力;当压缩性较高的新近堆积黄土,基底下5m以内的土层宜用100150kPa,510m和10m以下至非湿陷性黄土层顶面,应分别用200kPa和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自重压力采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单线法和双线法单线法压缩试验不应少于5个环刀试样,均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分别加至不同的规定压力,下沉稳定后,各试样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试验终止。双线法应取2个环刀试样,分别对其施加相同的第一级压力,下沉稳定后应将2个环刀试样的百分表读数调整一致,调整时并应考虑各仪器变形量的差值。将上述环刀 试样中的一个试样保持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加至最后一级压力,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试验终止。将 上述环刀试样中的另一个试样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后,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分级加荷,下沉稳定后继续加荷,加至最后一级压力,下沉稳定,试验终止。当天然湿度的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与浸水饱和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的下沉稳定后的高度不一致,且相对差值不大于20%时,应以前者的结果为准,对浸水饱和试样的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如相对差值大于20%时,应重新试验。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黄土湿陷性试验现场静载荷浸水试验承压板的底面积宜为2,试坑边长或直径应为承压板边长或直径的3倍,安装载荷试验设备时,应注意保等试验土层的天然湿度和原状结构,压板底面下宜用1015mm厚的粗、中砂找平。每级加压增量不宜大于25kPa,试验终止压力不应小于200kPa。每级加压后,按每隔15、15、15、15min各读1次下沉量,以后为每隔30min观测1次,当连续2h内,每1h的下沉量小于时,认为压板下沉已趋稳定。即可加下一级压力。试验结束后,应根据试验记录,绘制判定湿陷起始压力的p-s曲线图。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黄土湿陷性评价1、当湿陷系数值大于时,应定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程度划分: 时,湿陷性轻微 时,湿陷性中等 s时,湿陷性强烈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类型,分自重湿陷性场地和非自重湿陷性场地。自重湿陷量和湿陷量的计算公式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修正系数的确定自重湿陷量修正系数0: 陇西地区取 陇东-陕北-晋西地区取 关中地区取 其他地区取湿陷量修正系数 基底下05m深度内,取 基底下510m深度内,取1 基底下10m以下至非湿陷性黄土层顶面,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可取工程所在地区的0值。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湿陷量计算深度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应自天然地面(当挖、填方的厚度和面积较大时,应自设计地面)算起,至其下非湿陷性黄土层的顶面止,其中自重湿陷系数值小于0 .015的土层不累计。湿陷量应自基础底面(如基底标高不确定时,自地面下)算起,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累计至基底下10m(或地基压缩层)深度止;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累计至非湿陷黄土层的顶面止。其中湿陷系数(10m以下为自重湿陷系数)小于的土层不计。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湿陷等级划分zs70mm70350mms300mmI(轻微)II(中等)300700mmII (中等)III (严重)IV(很严重)当湿陷量大于600mm、自重湿陷量大于300mm时,可判别为III级,其他情况可判为I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湿陷量计算例题样号取土深度(m)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TC1-111.150.0120.001TC1-222.150.0550.038TC1-333.150.0310.025TC1-444.150.0600.040TC1-555.150.0340.012TC1-666.150.0260.031TC1-777.150.0350.016TC1-888.150.0330.014TC1-999.150.0110.011TC1-101010.150.0180.002TC1-111111.150.0210.001416mm135mm请计算自重湿陷量和总湿陷量: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计算中还需注意地层分层与计算层的关系)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1、地基处理措施 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 乙类、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 地基处理方法:垫层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水法等。2、防水措施3、结构措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