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 国 古代陵墓 主讲:袭志富 一、古代墓葬的起源和演化 “葬”是指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墓”则指埋棺之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并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弃之于荒野。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开始对死者遗体进行埋葬,一方面是出于对集体成员的关怀和对死去亲人的眷恋;另一方面是由于灵魂不死观念的产生和原始宗教的出现。在对灵魂的敬畏和对阴间生活幻想的基础上,人们渐渐形成了对死人的崇拜。于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以讨好死者灵魂,由此产生了各种葬法。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宗教观念进一步深化,对死者的安葬日趋重视,墓葬开始有了明确的制度,即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墓地发展为户外氏族公共墓地。 此时人们开始深掘土坑,把尸体埋在地下。这种能更好地保护尸体的土葬,开始成为普遍的葬法。位于黄河流域的2000多座仰韶文化墓葬遗址多数是土坑葬,其布局类似于当时人们居住的村落。而且许多公共墓地的尸骨头部都朝着一个方向。 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中原地区,以土坑竖穴墓为主要的墓葬形制,但一直到西周初年,墓地地面上还没有明显的坟丘。“文、武之兆,与地平齐”。 兆指是墓地的地域,西周王陵与地面平齐,上面无任何标志,也就是易系辞提到的“不封不树”方式,即墓地不起坟、不种树。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坟丘式墓葬。孔子曾说:“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意为见过土丘坟:坟头有的呈四方形高高隆起,就像堂基;有的狭长陡峭而上平,就像堤坝;有的宽广低矮,中间稍高,像门檐;有的薄削而长,像斧刀。土丘坟出现后,很快流行起来,墓地由“不封不树”变为“又封又树”、“大封大树”,坟头的高低大小、坟地树木多少,成为表明死者身份的一种标志。 二、墓葬的地面建筑1陵墓封土 自春秋出现墓上封土以后,坟不仅是墓的标志,而且成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帝王陵墓的封土规模宏大,称为“陵”或“山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 方上封土形 战国时陵墓封土以方形为贵为上,所以至秦汉时帝王陵墓封土多采用“方上”形,即帝陵封土位于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夯筑到一定高度,顶端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顶,称为“方上”。整个坟丘像被截去顶部的方锥体,犹如倒置的斗,所以又称“覆斗形”。秦陵汉武帝陵(2) 以山为陵形 汉文帝霸陵是历史上第一座因山为陵的帝王陵墓,但形成定制始于唐代。利用山的峰峦作为帝王陵墓的坟头,与“方上”封土陵丘相比,更加高大壮观,更加坚固持久,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威严尊贵。自唐太宗李世民以九峻山为陵建造昭陵开始,因山为陵成为唐代帝陵的既定制度,也是我国重要的帝陵形制。汉文帝霸陵陕西唐乾陵 (3)宝城宝顶形 五代开始,南方的一些偏远小国统治者陵墓封土为圆丘形。这主要是因为南方潮湿多雨,方上形较难保持封土原形,为防止坟丘被雨水冲蚀,人们修建圆丘状坟并以石块围护。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修建孝陵时,正式采用这一模式,陵墓封土演变为“宝城宝顶”形。在地宫上修筑圆形砖城,称为“宝城”,砖城内填土,形成高出城墙的圆顶称为“宝顶”。宝城前设突出的方形城台,上面建明楼,就是“方城明楼”。明清两代帝陵基本都是如此形制。前蜀王建的永陵坐落在清东陵的慈禧皇太后陵寝坐落在清东陵的慈禧皇太后陵寝2陵园布局和祭祀建筑 “陵”是帝王的坟墓,“寝”是帝王灵魂的起居场所,“庙”是祭祀和朝拜的地方,三位一体共同形成了陵寝。后代的陵寝变迁及发展,主要在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帝王陵墓的陵园布局和以“寝”为主体的祭祀建筑群上体现了出来。 第一部分为祭祀建筑区 为陵园建筑的重要部分,用来供祭祀之用。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早期曾称作享殿、献殿、寝殿、陵殿等。秦始皇陵陵园的北部设有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唐乾陵曾有房屋378间。明代帝王陵园的祭祀建筑区由 恩殿、配殿、廊庑、祭坛、朝房、值房等组成。清东陵的享殿 第二部分为神道 又称作“御路”、“甬路”等,是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引大道。唐以前,神道并不长,在道旁置少数石刻,墓道的人口设阙门。到了唐朝,陵前的神道石刻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型的“石像生”仪仗队石刻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帝王陵神道发展到了高峰。“御路”、“甬路” 第三部分为护陵监 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为了防止被盗掘和破坏,每个皇帝的陵都有护陵监。监的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署、市衙、住宅等建筑。3、墓室结构 (一)土穴墓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穴形式很简单,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墓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尸体,无棺椁,尸体也无特殊东西加以包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葬具。在大汶口文化后期,少数墓坑面积很大,坑内沿四壁用天然木材垒筑,上面又用天然木材铺盖。 (二)木椁墓 进入阶级社会后,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段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即棺外的套棺,用砍伐整齐的大木枋子或厚板用榫卯构成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盘,上有大盖,在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其棺椁形式即如上所述。 椁是在棺或套棺之外,隔较大空间再加的一层,用于在土穴之中保护棺木,棺椁之间形成的空间用来放置随葬品。战国秦汉时期所用的木椁,规模巨大形如墓室,又叫椁室,又因为形状象方井,又叫井椁。椁室被分割成若干部分放置棺木和随葬品。曾侯乙墓的椁室高为3135m,用了3171根长木条,380m3的木料。椁室的制作考究,最典型的就是“黄肠题凑”,所谓“黄肠”就是制椁的木料全部采用柏木的姜黄木心,“题凑”则是指将柏木层层平铺垒筑在四周,而且木头都朝内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这种椁室制度在西汉中期以前为帝王广泛采用。汉以后用空心砖垒筑的墓室,起到了保护棺木的作用,从而取代了以前椁的作用,原来的棺椁制度迅速消亡。因此后代通常把套棺的最外一层叫做椁。 (三)砖石墓 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木椁墓室逐渐被取代。这是中国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然后普及到各地。西汉中期,中原一带流行空心砖墓。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石室墓,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从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砖石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定陵地下宫殿内景4随葬品 古人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支配下,厚葬之风一直是丧葬文化的主流,随葬品品种丰富、数量巨大,几乎活人所用者皆为死者所用,是盗墓之风的诱因,但也为我们保留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物,成为旅游鉴赏的对象。 (1)陶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生产的普及,使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包括各种生活用品、生产用具、武器以及装饰品等,多为死者生前所用。在夏商周时期,随葬品中还出现了陶制礼器。 (2)青铜器 商周时代,青铜器生产技术发达,为社会上层广泛采用。并且青铜礼器成为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贵族墓葬多采用青铜礼器随葬。在安阳殷墟的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就有210多件。曾侯乙墓的全套青铜礼器重达10to秦铜车马制作精致,结构复杂,技艺精湛,比例准确,被称为“青铜器之冠”。(3)丝织品 我国是丝织业发达的大国,随葬品中丝织品占重要地位,但因其保存困难所以很少能保存至今。考古发现的商周时期已经有丝麻织品随葬。汉代墓出土丝织品中包括绢、纱、绮、罗、锦等。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重不足50g。(4)玉器 古人认为“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因此葬玉成为重要的礼器用玉,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认为玉器施覆于尸体可防止腐朽。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块就成为死者佩带的精美耳饰,晚期的良渚文化几乎每个墓葬都出土大量玉器,玉琮环绕,玉璧、玉璇玑居中,形成“玉殓葬”。殷商的妇好墓出土玉器达755件,有琮、璧、环、璜、琥等礼器以及玉制兵器、用具、饰品等。战国时期是玉器发展的最辉煌时期,曾侯乙墓、中山王陵等皆出土大量随葬玉器。 (5)明器 所谓明器,又称冥器、鬼器,就是专门为随葬死者而制作的各种器物。所用原料多为陶、瓷、竹、木、石,所模仿的有礼器、兵器、工具以及车、船、仓、井、房屋、庭院、栏圈等模型以及人、兽等,大凡世之所见皆做之。俑就是明器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了,它们大小和真人真马相同,排列成军阵,规模庞大,制作达到了已发现的历代陶俑中的顶峰。唐代墓葬陪葬大量使用低温釉陶器“唐三彩”,出现了分工齐全的各类三彩俑,包括镇墓兽俑、仪仗俑、乐舞俑等,成为盛唐文化的典型代表。北宋以后逐渐流行纸扎明器,但不随死者下葬而是在下葬之时或之后焚烧。商代(号鸟)尊(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卜骨(殷墟小屯南地出土)商代带流虎(扳下一个金)象牙杯(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甲骨(殷墟小屯南地出土)商代偶方彝(河南妇好墓出土)商代司母戊方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商代铁刃铜铖(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商代玉凤(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玉龙(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西周漆豆(复原)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墓地遗存东周编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东周冰槛(金字边)(曾侯乙墓出土)东周金银镶嵌龙凤形方案(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东周莲鹤方壶(河南新郑出土)东周龙凤纹绣绢衾东周龙凤纹尊(湖北江陵楚墓出土)谢 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