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6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5页 / 共86页
第6页 / 共86页
第7页 / 共86页
第8页 / 共86页
第9页 / 共86页
第1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城市的增长一个英国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一个英国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20102010),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均人均GDP GDP :$35,580$35,580预期寿命:预期寿命: 79 79 岁岁成人识字率:成人识字率:99%99%一个墨西哥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一个墨西哥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一个墨西哥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一个墨西哥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20102010),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人均人均人均人均GDP GDP GDP GDP : $11,410$11,410$11,410$11,410预期寿命:预期寿命:预期寿命:预期寿命: 76 76 76 76 岁岁岁岁成人识字率:成人识字率:成人识字率:成人识字率: 92%92%92%92%一个马里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一个马里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一个马里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一个马里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20102010),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人均人均人均GDP GDP :$1,130$1,130预期寿命:预期寿命:预期寿命:预期寿命: 50 50 岁岁岁岁成人识字率:成人识字率:成人识字率:成人识字率:46%46%5人均人均GDP:2010($)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1960-2010年年中国中国6,5725.8%新加坡新加坡29,9215.4%日本日本30,8213.8%西班牙西班牙26,1253.2%印度印度3,4862.7%以色列以色列25,6702.7%美国美国41,8542.2%加拿大加拿大32,8862.1%哥伦比亚哥伦比亚7,7691.8%菲律宾菲律宾4,9201.4%阿根廷阿根廷14,4211.0%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14,7290.8%卢旺达卢旺达1,3330.3%海地海地1,8361.2%事实事实 1: :世界各国的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有着巨大差别(有着巨大差别(人均人均真实真实GDP)事实事实 2: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有很大差别率有很大差别(人均人均真实真实GDP增长率增长率)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的概念的概念一、城市经济增长一、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城市经济作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一般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宏观经济动态运动的理论阐述,一般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宏观经济动态运动的理论阐述,“增长增长”在多数情况下与宏观经济分析相联系,因此城市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与宏观经济分析相联系,因此城市经济增长能否在城市层次上讨论?增长能否在城市层次上讨论?增长可以在城市层次上讨论,原因在于:增长可以在城市层次上讨论,原因在于:对增长问题的研究并不完全局限于宏观经济分析对增长问题的研究并不完全局限于宏观经济分析城市经济的分析并不是作为一种介于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城市经济的分析并不是作为一种介于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之间的经济分析之间的“中间层次中间层次”而存在的,将城市经济学视而存在的,将城市经济学视为为“中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的理解不妥。的理解不妥。城市经济增长可以区别于一般经济增长而作为一个独立的研城市经济增长可以区别于一般经济增长而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存在,其原因在于:究范畴存在,其原因在于:首先,首先,一般经济增长考察一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动态演化过程,一般经济增长考察一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动态演化过程,而城市经济增长是将某一特定城市的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而城市经济增长是将某一特定城市的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城市经济的发展运动固然有与整体国民经济运动一般规律契城市经济的发展运动固然有与整体国民经济运动一般规律契合之处,合之处,但城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其动态演化但城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其动态演化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性。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其次,其次,城市经济增长分析中有一般经济增长所没有的重要因城市经济增长分析中有一般经济增长所没有的重要因素分析,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是由城市经济自身特性决定的。素分析,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是由城市经济自身特性决定的。例如,城市经济增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前提,而多数一般经例如,城市经济增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前提,而多数一般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是限制递增规模经济的。济增长理论模型中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是限制递增规模经济的。又如,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变量,这在一般增又如,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变量,这在一般增长理论中得不到反映。长理论中得不到反映。再次,再次,一般增长理论是抽象掉空间因素之后的动态分析,而一般增长理论是抽象掉空间因素之后的动态分析,而城市经济增长的讨论必须考虑空间因素城市经济增长的讨论必须考虑空间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城市。这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增长过程的空间表现上:一方面增长极的产生取决于空经济增长过程的空间表现上:一方面增长极的产生取决于空间、区位因素;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增长的扩散及对整个城市间、区位因素;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增长的扩散及对整个城市体系的影响也蕴含着许多空间经济问题。体系的影响也蕴含着许多空间经济问题。最后,最后,区别于一般经济增长理论,区别于一般经济增长理论,城市经济增长对于制度、城市经济增长对于制度、政策给予相当的重视政策给予相当的重视。一般经济增长理论中对于制度性变化、。一般经济增长理论中对于制度性变化、政府干预、公共政策的研究薄弱;而在城市经济增长的分析政府干预、公共政策的研究薄弱;而在城市经济增长的分析中,这些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中,这些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城市政策和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城市政策和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 “城市增长城市增长”与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 的关系的关系“城市增长城市增长”(Urban Growth)是)是西方城市经济学西方城市经济学中常见的概念,与对城市经济增长概念的明确界定相中常见的概念,与对城市经济增长概念的明确界定相比,它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有时指城市规模(人口规比,它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有时指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扩张;有时指城市经济(国民收入模、用地规模)的扩张;有时指城市经济(国民收入的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的扩张。后者显然与的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的扩张。后者显然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Urban Economic Growth)是相通的。是相通的。从前者看,二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重叠的,因为决定从前者看,二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重叠的,因为决定城市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于城市经济的增长。城市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于城市经济的增长。因此,在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多数情况下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二、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二、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两个:就业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两个:就业量指标和国民收入指标。量指标和国民收入指标。1. 就业量就业量(Employment) 就业量之所以被用作测度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就业量之所以被用作测度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源于两点:要指标,源于两点:一是城市就业量与人口之间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而人口一是城市就业量与人口之间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而人口规模是测度城市规模最适宜的工具,在城市增长与城市经规模是测度城市规模最适宜的工具,在城市增长与城市经济增长大部分相通的情况下,就业量自然被用来作为测度济增长大部分相通的情况下,就业量自然被用来作为测度工具;工具;二是就业量在外部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城市的经济规模二是就业量在外部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城市的经济规模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 采用就业量作为测度指标时,用一个城市经济系采用就业量作为测度指标时,用一个城市经济系统中的就业量代表该城市的经济规模,用就业量统中的就业量代表该城市的经济规模,用就业量的变动表示城市经济的运动。的变动表示城市经济的运动。在现实运用中,就业量指标是一个系列指标,总在现实运用中,就业量指标是一个系列指标,总就业量是各部门就业量的总和,一般被分解为两就业量是各部门就业量的总和,一般被分解为两个部分:个部分:向城市域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就向城市域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就业量业量和和向城市域内市场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向城市域内市场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就业量。就业量。2. 国民收入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在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发明之前,经济增长的讨论是无法落实的。核算体系发明之前,经济增长的讨论是无法落实的。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因此将国民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因此将国民收入及人均国民收入测度指标从一般经济增长领域移植到城市经济收入及人均国民收入测度指标从一般经济增长领域移植到城市经济增长领域是理所当然的。增长领域是理所当然的。但城市经济增长考察的不是一国的国民收但城市经济增长考察的不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而是某一特定城市的国民收入。所以与国民收入总额入,而是某一特定城市的国民收入。所以与国民收入总额(Total Income)相比,人均国民收入相比,人均国民收入(per Capita Income)是一个更有意是一个更有意义的指标,义的指标,要对城市经济增长作更全面深入的考察,需要利用人均要对城市经济增长作更全面深入的考察,需要利用人均国民收入这一重要指标。国民收入这一重要指标。13生产率生产率:作用及其决定因素:作用及其决定因素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这种能力取决于劳动劳动生产率生产率(Productivity):每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Y = Y = 真实真实GDP = GDP = 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数量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数量L = L = 劳动数量劳动数量 因此因此劳动劳动生产率生产率 = Y/L (= Y/L (人均产出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 )14为什么生产率如此重要为什么生产率如此重要?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而生产率的增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而生产率的增长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决定因素。长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决定因素。当一个国家的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劳动生产率很高,生产率很高,那么那么它的真实它的真实GDPGDP和和人均人均收入都会很高收入都会很高 如果生产率快速增长,那生活水平也会提高很快如果生产率快速增长,那生活水平也会提高很快那么那么,什么决定了生产率及其增长率?什么决定了生产率及其增长率?15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称为称为物质资物质资本本(K K),),简称资本。简称资本。资本的重要特征是,它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资本的重要特征是,它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K/L = K/L = 人均人均物质物质资本资本 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资本(机器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资本(机器、设备等),那么设备等),那么其劳动其劳动生产率会更高生产率会更高就是说:就是说:K/LK/L的增加导致的增加导致Y/LY/L的增加的增加人均物质资本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存量(Physical Capital)16人力资本人力资本(H H):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得的知识与技能。人力资本包括在早期儿童教育、小学、中学、大学人力资本包括在早期儿童教育、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劳动力在职培训中所积累的技能。和成人劳动力在职培训中所积累的技能。 H/L =H/L =人均人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人力资本(知识、技能等),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人力资本(知识、技能等),那那其劳动其劳动生产率会更高生产率会更高就是说:就是说:H/LH/L的增加会导致的增加会导致Y/LY/L的增加的增加人均人均人力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存量(Human Capital)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17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N)(N):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有更多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有更多的N N便可以便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生产出更多的Y Y 。N/LN/L的增加会导致的增加会导致Y/LY/L的增加的增加一些国家很富裕是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些国家很富裕是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沙特阿拉伯有大量的石油)(比如沙特阿拉伯有大量的石油)但国家并不需要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才能使自己富裕但国家并不需要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才能使自己富裕(比如日本进口它所需的自然资源)(比如日本进口它所需的自然资源)人均人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18技术知识: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如如农业技术进步,少数人就可以生产足以养活整个国家的农业技术进步,少数人就可以生产足以养活整个国家的食物(食物(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并不仅仅意味着更快的计算机技术进步并不仅仅意味着更快的计算机、更清晰的电视或更清晰的电视或者更者更智能智能的手机的手机 它意味着能提高生产率的一切高级知识它意味着能提高生产率的一切高级知识(使社会从已有的使社会从已有的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产出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产出)公共知识。公共知识。比如亨利比如亨利福特福特的的生产线生产线私人知识。比如可口可乐的饮料秘方私人知识。比如可口可乐的饮料秘方短期内私人拥有的知识。比如新药专利。短期内私人拥有的知识。比如新药专利。技术知识(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19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关系的图表或生产函数是描述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关系的图表或等式:等式:Y = A FY = A F(L, K, H, NL, K, H, N)F F()() 是一个表示投入如何结合起来以生产产出是一个表示投入如何结合起来以生产产出的函数的函数;“A A” ” 表示表示技术水平技术水平 “A”A”乘以乘以F( )F( ),因此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 “ “A”A”的增加)的增加)会使经济可以用既定的投入组合生产出更多产量会使经济可以用既定的投入组合生产出更多产量(Y Y)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一、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一、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增长机制,是指引起城市经济增长的城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是指引起城市经济增长的城市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方式。阐释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分析城市经济运行的内在阐释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分析城市经济运行的内在结构及关系的主要的城市经济模型有:结构及关系的主要的城市经济模型有:城市基础模城市基础模型、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型、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I/OI/O模型)和计量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我们下面主要利用城市基础模型,从宏观的角度来我们下面主要利用城市基础模型,从宏观的角度来描述城市经济增长。描述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基础模型城市基础模型(Export Base Model)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各种模型中最为古老、常见和简单的模型,类似于凯恩各种模型中最为古老、常见和简单的模型,类似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模型。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模型。1. 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二分法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二分法城市基础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基础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基础部门基础部门和和非基础部门非基础部门的二的二分法。即将城市的产业部门按照是否向城市域外分法。即将城市的产业部门按照是否向城市域外“出口出口”产品和劳务分成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产品和劳务分成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基础部门基础部门指指那些向城市域外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出口”产品和劳务从而为城市带来收产品和劳务从而为城市带来收入的部门;而入的部门;而非基础部门非基础部门则指那些只为城市域内的市场则指那些只为城市域内的市场而生产的部门。而生产的部门。基础部门的基础部门的“出口出口”带来收入以支付城带来收入以支付城市的市的“进口进口”,因而基础部门决定了城市经济的规模。,因而基础部门决定了城市经济的规模。基础部门向非基础部门提供需求,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基础部门向非基础部门提供需求,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若其它条件不变,则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若其它条件不变,则这一比例越高,城市经济增长率就越高。这一比例越高,城市经济增长率就越高。 2乘数乘数(Multiplier)乘数是指基础部门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整体规模乘数是指基础部门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整体规模增长的倍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整体部门(基础部门与增长的倍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整体部门(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之和)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非基础部门之和)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如果以就业量指标测度,则乘数计算如下式:如果以就业量指标测度,则乘数计算如下式: MT/B式中,式中,M为乘数,为乘数,T为城市总就业量,为城市总就业量,B为基础(出口)为基础(出口)部门就业量。部门就业量。乘数作用过程如下:乘数作用过程如下: 假定在二分法的城市经济中没有税收、储蓄等漏出,当假定在二分法的城市经济中没有税收、储蓄等漏出,当基础部门得到的出口收入增加基础部门得到的出口收入增加100元时,如果进口支出元时,如果进口支出占收入的占收入的20,则这,则这100元出口收入中将有元出口收入中将有80元用于元用于购买非基础部门的产品和劳务,购买非基础部门的产品和劳务,20元用于购买进口品;元用于购买进口品;购买本地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本地产品和劳务的80元又成为本地居民的收入,元又成为本地居民的收入,其中又将有其中又将有64元用于购买非基础部门的产品和劳务,元用于购买非基础部门的产品和劳务,16元用于购买进口品。如此往复,循环不止。将这一元用于购买进口品。如此往复,循环不止。将这一循环过程中各期收入相加,有:循环过程中各期收入相加,有:由此可见,乘数等于由此可见,乘数等于5,等于城市经济整体(,等于城市经济整体(1)与)与基础部门(基础部门(0.2)之比。于是,城市经济的增长可)之比。于是,城市经济的增长可以描述如下:以描述如下: TT/BBMultiplierB 其中,其中,T为总就业量的增长额,为总就业量的增长额,B为基础部门就为基础部门就业量的增长额。业量的增长额。采用就业量指标,是因为现实中两类部门之间的收采用就业量指标,是因为现实中两类部门之间的收入流是难以测定的。当然,在更复杂的分析中可以入流是难以测定的。当然,在更复杂的分析中可以分析两类部门间的收入流动,并用收入指标更全面分析两类部门间的收入流动,并用收入指标更全面更深入地测度城市经济增长。更深入地测度城市经济增长。 3. 3. 乘数与城市规模乘数与城市规模以上对乘数作用的分析不是真正的动态分析,而是以上对乘数作用的分析不是真正的动态分析,而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一种比较静态分析,T T(T/BT/B)BB,式中的,式中的乘数乘数T/BT/B是一个常数,但在实际的增长过程中乘数是一个常数,但在实际的增长过程中乘数是变动的,与城市经济的规模相关。随着城市经济是变动的,与城市经济的规模相关。随着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规模扩大将导致城市地方市场的扩增长,城市经济规模扩大将导致城市地方市场的扩大,以前需进口的产品和劳务将改出城市内部的非大,以前需进口的产品和劳务将改出城市内部的非基础部门生产。基础部门生产。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乘数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乘数会变大。会变大。 4. 4. 对城市基础模型的评价对城市基础模型的评价城市基础模型在城市经济学中是历史最长的一个经城市基础模型在城市经济学中是历史最长的一个经济模型。从济模型。从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出现以来,这一模型虽然年代出现以来,这一模型虽然受到各方面的批评,但因为它简单、易于理解和实受到各方面的批评,但因为它简单、易于理解和实际运用,而且与凯恩斯宏观经济乘数模型十分契合,际运用,而且与凯恩斯宏观经济乘数模型十分契合,因此它始终是城市经济学中分析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因此它始终是城市经济学中分析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型要模型。从从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开始,由于凯恩斯式的需求管理式年代开始,由于凯恩斯式的需求管理式经济学受到批判,作为对同样是需求指向的城市基经济学受到批判,作为对同样是需求指向的城市基础模型的批判也日益尖锐。础模型的批判也日益尖锐。对此模型的批判主要是两个方面:对此模型的批判主要是两个方面:次要方面的批评:次要方面的批评:集中于模型的一些细节方面,包集中于模型的一些细节方面,包括:对乘数是否稳定及其局限性的批评,对城市出括:对乘数是否稳定及其局限性的批评,对城市出口收入以外其它收入的作用的批评等。这类批评导口收入以外其它收入的作用的批评等。这类批评导致对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修正,但未直接动摇致对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修正,但未直接动摇对此模型的信心。对此模型的信心。主要方面的批评:主要方面的批评:认为需求指向模型对城市经济实认为需求指向模型对城市经济实质的理解是根本错误的。城市域内的商业活动和服质的理解是根本错误的。城市域内的商业活动和服务业是稳定和持续的,它们才是城市经济中基础的、务业是稳定和持续的,它们才是城市经济中基础的、第一位的组成部分;不断变动中的出口产业只是城第一位的组成部分;不断变动中的出口产业只是城市经济中附属性的、第二位的组成部分,因此模型市经济中附属性的、第二位的组成部分,因此模型对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相互决定关系的结论是本对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相互决定关系的结论是本末倒置的。末倒置的。具体而言,城市基础模型是一种需求拉上的具体而言,城市基础模型是一种需求拉上的模型模型(Demand Driven Model),),它认为城它认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源于需求的变动,而这种变动市经济的增长源于需求的变动,而这种变动完全是由域外对城市基础部门出口产品的需完全是由域外对城市基础部门出口产品的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即求变动所引起的,即只有当域外对城市出口只有当域外对城市出口产品的需求增长时城市经济的增长才可能发产品的需求增长时城市经济的增长才可能发生,并通过乘数作用最终决定城市经济的增生,并通过乘数作用最终决定城市经济的增长幅度。长幅度。二、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中的供给方面二、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中的供给方面城市基础模型属需求指向模型,强调外部需求变动城市基础模型属需求指向模型,强调外部需求变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下面从供给方面对城市经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下面从供给方面对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济增长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1. 供给方面研究的意义供给方面研究的意义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供给方面的原因在于仅有需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供给方面的原因在于仅有需求方面的阐释不足以全面认识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质。求方面的阐释不足以全面认识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质。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与国家层次的宏观经济增长机制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与国家层次的宏观经济增长机制是不同的。经济增长是两个方面作用的结果:投入是不同的。经济增长是两个方面作用的结果:投入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提高。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提高。供给方面的研究就是遵循供给方面的研究就是遵循这一思路去寻找需求指向模型中不曾研究也未能包这一思路去寻找需求指向模型中不曾研究也未能包含的因素。含的因素。2. 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基础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基础供给基础是指城市内部供给方面增长的决定因素,即城供给基础是指城市内部供给方面增长的决定因素,即城市经济的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市经济的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需求指向的模型中,增长由外部需求变动引起,并不在需求指向的模型中,增长由外部需求变动引起,并不考虑这些变动如何产生,也不考虑城市经济的供给能力考虑这些变动如何产生,也不考虑城市经济的供给能力如何与需求的变动相适应。事实上,供给能力方面的变如何与需求的变动相适应。事实上,供给能力方面的变动作为城市经济增长中的另一个基础,也具有相当的影动作为城市经济增长中的另一个基础,也具有相当的影响作用,而且与不确定的外部需求变动相比较,供给基响作用,而且与不确定的外部需求变动相比较,供给基础更加确定,并可以在城市经济系统内部进行调整和决础更加确定,并可以在城市经济系统内部进行调整和决定。定。从城市经济的供求分析来看,总产出取决于总供给和总从城市经济的供求分析来看,总产出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均衡点的位置。城市经济中总产出的增长并不需求曲线均衡点的位置。城市经济中总产出的增长并不单纯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右移。供给曲线的右移同样会引单纯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右移。供给曲线的右移同样会引起总产出的增长(如图起总产出的增长(如图4-1所示)。所示)。图图4-1 城市经济的供求分析城市经济的供求分析从城市经济系统来看,供给曲线的右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当从城市经济系统来看,供给曲线的右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当企业和居民在城市间的移动达到均衡时,它取决于企业生产成本企业和居民在城市间的移动达到均衡时,它取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而当这种均衡被打破时,它取决于企业和居民的移入,的下降;而当这种均衡被打破时,它取决于企业和居民的移入,因为企业的移入自然会增加城市的生产能力,而居民的移入又将因为企业的移入自然会增加城市的生产能力,而居民的移入又将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并增加城市的域内需求。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并增加城市的域内需求。 从供给能力增长的两个方面中任一方面看,最重要的因从供给能力增长的两个方面中任一方面看,最重要的因素都是素都是城市经济系统中的聚集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系统中的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实际上是地方化经济效益和城市化经济效益的总称。前实际上是地方化经济效益和城市化经济效益的总称。前者产生于城市经济中某一行业的总产出增加时,该行业者产生于城市经济中某一行业的总产出增加时,该行业中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后者则产生于城市经济的总产中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后者则产生于城市经济的总产出增长时,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这二者是影响供给能出增长时,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这二者是影响供给能力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力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聚集经济效益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城聚集经济效益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城市经济中,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它使许多行业市经济中,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它使许多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使公共服务(如教育、交通、通讯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使公共服务(如教育、交通、通讯等)成本降低,使第三产业发达,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等)成本降低,使第三产业发达,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更加稳定。所有这些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更加稳定。所有这些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生产率提高,并最终导致供给能力的增长。本下降、生产率提高,并最终导致供给能力的增长。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一、制定城市经济增长政策的必要性一、制定城市经济增长政策的必要性在西方国家,从国民经济层次看,刺激宏观经济增长和在西方国家,从国民经济层次看,刺激宏观经济增长和阻止经济衰退的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作用已被广为肯定。阻止经济衰退的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作用已被广为肯定。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和在经济现实中的应用,使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和在经济现实中的应用,使人们给予了们给予了“看得见的手看得见的手”与与“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相同的重视相同的重视和运用。但对于是否需要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则经历了一和运用。但对于是否需要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则经历了一个认识上的转变过程。起初,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个认识上的转变过程。起初,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政府只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和政治组织,不直接干预和政府只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和政治组织,不直接干预和参与城市经济活动。从参与城市经济活动。从20世纪世纪70年代这种状况发生转变,年代这种状况发生转变,城市政府制订和实施各种刺激增长、阻止衰退的城市经城市政府制订和实施各种刺激增长、阻止衰退的城市经济政策。这种转变有理论的和现实的原因。济政策。这种转变有理论的和现实的原因。理论方面理论方面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对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对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供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城市经济增长政策的制订和供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城市经济增长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实方面现实方面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滞胀,年代以后,石油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滞胀,对许多城市的打击极其沉重。城市迅速出现经济衰退;对许多城市的打击极其沉重。城市迅速出现经济衰退;同时,由于经济空间格局的重构和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同时,由于经济空间格局的重构和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传统工业城市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面临着空间传统工业城市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面临着空间增长不均衡而带来的双重打击,那些以夕阳产业为经增长不均衡而带来的双重打击,那些以夕阳产业为经济主体的传统制造业城市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局面。这济主体的传统制造业城市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局面。这就促使城市政府不得不为刺激城市经济的增长和振兴就促使城市政府不得不为刺激城市经济的增长和振兴衰退中的城市而发挥作用。衰退中的城市而发挥作用。二、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二、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一)公共政策(一)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城市政府为改善和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公共政策是指城市政府为改善和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政策和计划。制定的政策和计划。公共政策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公共政策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从企业的角度看从企业的角度看,良好的公共服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良好的公共服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可以降低产品价格并售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增加企使企业可以降低产品价格并售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良好的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移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良好的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移入城市,进一步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当这种促进作用发生城市,进一步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当这种促进作用发生在城市出口部门的企业时,乘数作用将使这种促进作用扩在城市出口部门的企业时,乘数作用将使这种促进作用扩大到城市总就业量的增长上。大到城市总就业量的增长上。从居民的角度看从居民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将使追求高工资率和高质,公共政策将使追求高工资率和高质量生活环境的居民,移入公共服务好、劳动力需求旺量生活环境的居民,移入公共服务好、劳动力需求旺盛的城市,增加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盛的城市,增加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公共政策的公共政策的“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效应。企业和居民的移入、效应。企业和居民的移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城市内部需求的数量和多样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城市内部需求的数量和多样性增加,使得一些过去需要从域外进口的商品改由城性增加,使得一些过去需要从域外进口的商品改由城市域内企业生产。这种市域内企业生产。这种“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效应与出口增长效应与出口增长的效应相同,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同样的乘数作用。的效应相同,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同样的乘数作用。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包括以下内容: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1. 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城市人力资本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城市劳动力的生产率,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良积累和城市劳动力的生产率,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良好的劳动力素质也是吸引域外企业移入的重要原因。好的劳动力素质也是吸引域外企业移入的重要原因。 2.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基础设施中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强,通讯设施的完善和水、电、煤气供中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强,通讯设施的完善和水、电、煤气供应)的改善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显著的影响。统计分析表应)的改善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显著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与城市生产率的增长之间具有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与城市生产率的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各种公共政策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各种公共政策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最易见效、作用也最显著的政策。是最易见效、作用也最显著的政策。 3. 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利用政策。企业需要有良好的场地和区位,而区位企业需要有良好的场地和区位,而区位和场地条件都直接受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土地使用政和场地条件都直接受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土地使用政策可以更好地规划土地的利用,适当增加土地的供给,配合策可以更好地规划土地的利用,适当增加土地的供给,配合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企业选址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企业选址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这种土地利用政策不但可以吸引更多域外企业移入,也可以刺激土地利用政策不但可以吸引更多域外企业移入,也可以刺激域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域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38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政府可以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生产率政府可以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生产率人力人力资资本本投资投资 (H)(H),而且教育具有外部性。,而且教育具有外部性。如如公立学校公立学校的政府财政投入的政府财政投入 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每一年学校教育使人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每一年学校教育使人的工资增加平均工资增加平均10%10%左右左右 但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有一个现在与未来的权衡取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有一个现在与未来的权衡取舍:舍:在学校学习一年需要牺牲现在一年的工资来换在学校学习一年需要牺牲现在一年的工资来换取以后更高的工资取以后更高的工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问题。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问题。39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教育和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教育和健康的投入上健康的投入上,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水平有了很大年来,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的提高,1949年前,全国人年前,全国人口中口中80%是文盲,适龄儿童是文盲,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入学率只有20%。到。到1997年年小学入学率达到小学入学率达到98.9%。同。同时,男女受教育的机会也日时,男女受教育的机会也日趋平等。趋平等。新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令新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令世人瞩目的,然而,与发达世人瞩目的,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还存在国家相比,中国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教育水平中国的教育水平 401、国民教育总投入和总水平较低:、国民教育总投入和总水平较低:从公共教育经费占从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看:根据的比重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93的数据,加拿大:的数据,加拿大:7.4%;法国;法国5.5%;美国;美国5.3%;日;日本本4.7%;世界平均;世界平均5.6%;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4.1%;而中国只有;而中国只有2.7%。200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年以来,一直维持在3.412.79%之间,而世界之间,而世界的平均水平是的平均水平是7%左右,发达国家左右,发达国家9%左右,不发达国家左右,不发达国家4%左左右。右。41从受高等教育者占人口比例看:与欧美相比,中国排名垫底。从受高等教育者占人口比例看:与欧美相比,中国排名垫底。加拿大加拿大21.3%;美国;美国18.5%;日本;日本13.8%;德国和英国是;德国和英国是11%,而中国只有而中国只有1.3%。另据调查显示,到。另据调查显示,到2010年,中国公民具备基年,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知识素质的比例为本科学知识素质的比例为3.27%。也就是说,每。也就是说,每100人中,仅有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 。(其中公务员、城镇职工和农民的。(其中公务员、城镇职工和农民的比例分别为比例分别为10.4%、3%和和1%)422、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城乡之间的非均衡:城市居民除了自己子女的学杂费外,不再负担城乡之间的非均衡:城市居民除了自己子女的学杂费外,不再负担其他教育费用;而农村居民除了负担自己子女的学杂费外,所有的农其他教育费用;而农村居民除了负担自己子女的学杂费外,所有的农村人口还要负担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以用于农村学校的基本建设村人口还要负担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以用于农村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公用经费。和公用经费。地区之间的非均衡:基础教育投入呈现出东、中、西部的地区之间的非均衡:基础教育投入呈现出东、中、西部的U型结构,型结构,东部发达,西部国家支持力度大,而中部地区形成东部发达,西部国家支持力度大,而中部地区形成“谷底谷底”。接受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公平,如近些年的高考移民现象、等教育的机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公平,如近些年的高考移民现象、北京地区的高考优惠政策等问题。北京地区的高考优惠政策等问题。43城市内部非均衡:小学、初城市内部非均衡:小学、初中、高中分出不同等级,重点中、高中分出不同等级,重点学校择校费学校择校费5千至千至3万;农民工万;农民工的子女入学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子女入学曾长期得不到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的非均衡:政高等教育资源的非均衡:政府重点投入是府重点投入是“锦上添花锦上添花”,而不是而不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如,如“985”、“211”工程的评比、工程的评比、高校本科教育评高校本科教育评“优优”等各类等各类寻租活动。寻租活动。44改善营养和医疗,促进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改善营养和医疗,促进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使人口更健康的支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使人口更健康的支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更健康的更健康的工人生产率更高工人生产率更高(泰勒的科学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在营养极度缺乏的国家,提高热量的摄入会增加工人的生在营养极度缺乏的国家,提高热量的摄入会增加工人的生产率:产率: 19621962-19951995年,韩国迅猛的经济增长期间,热量消费增年,韩国迅猛的经济增长期间,热量消费增加了加了44%44%,而且男性平均身高增加了,而且男性平均身高增加了2英寸。英寸。诺贝尔诺贝尔经济学经济学奖获得者奖获得者 罗伯特罗伯特福格尔福格尔研究发现研究发现: 从从17901790年到年到19801980年,英国年,英国30%30%的的人均人均GDP增增长长是由于是由于营营养的改善养的改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健康状况差和营养不足仍是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健康状况差和营养不足仍是提高生产率和改善生活水平的障碍。生产率和改善生活水平的障碍。45中国的健康水平中国的健康水平中国人口健康水平的情况中国人口健康水平的情况与教育水平的问题相近。与教育水平的问题相近。主要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巨主要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巨大。农村缺医少药,农民大。农村缺医少药,农民小病托,大病等,因病致小病托,大病等,因病致贫的情况相当普遍。最近贫的情况相当普遍。最近两年,农村养老、医疗保两年,农村养老、医疗保障项目开始起步。障项目开始起步。(二)补贴和优惠政策(二)补贴和优惠政策与公共政策作用对象的普遍性不同,补贴和优惠政与公共政策作用对象的普遍性不同,补贴和优惠政策主要是策主要是针对移入的企业、新建企业和某些需倾斜针对移入的企业、新建企业和某些需倾斜性政策扶持的企业。性政策扶持的企业。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具体使用方式有: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具体使用方式有: 1. 税收减免税收减免税收减免是最为常见的政策。许多城市都有对新企业在一税收减免是最为常见的政策。许多城市都有对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减免地方税的政策,这对许多企业都有吸引力。定时期内减免地方税的政策,这对许多企业都有吸引力。在一些城市中,这种政策的运用只限于那些对税收差异较在一些城市中,这种政策的运用只限于那些对税收差异较为敏感的行业。为敏感的行业。 2. 土地开发中的优惠土地开发中的优惠这种方式是城市政府购买土地并开发土地,当开发结束和这种方式是城市政府购买土地并开发土地,当开发结束和各项配套设施完成以后,以低价(甚至低于开发成本)将各项配套设施完成以后,以低价(甚至低于开发成本)将场地转移给企业。场地转移给企业。 3. 金融方面的优惠金融方面的优惠这种优惠有许多具体形式:这种优惠有许多具体形式: 第一,城市政府可以提供政府信贷给企业或者为企业的借第一,城市政府可以提供政府信贷给企业或者为企业的借贷提供担保,二者都可以使企业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获取贷提供担保,二者都可以使企业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获取资金,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资金,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第二,采取较为间接的方式第二,采取较为间接的方式“工业债券工业债券”(Industrial Bonds),),这种方式曾经在美国广为采用。由城市政府发行一这种方式曾经在美国广为采用。由城市政府发行一种债息免税的工业债券。政府利用发行债券所得购买、开发种债息免税的工业债券。政府利用发行债券所得购买、开发土地,然后将土地租给企业,企业用租金偿付债券利息。在土地,然后将土地租给企业,企业用租金偿付债券利息。在偿付完成后,这些土地以名义上的价格(通常为偿付完成后,这些土地以名义上的价格(通常为1美元)转移美元)转移给租用企业。采用工业债券方式实际上使企业在获取土地时给租用企业。采用工业债券方式实际上使企业在获取土地时得到了金融优惠得到了金融优惠由于债券所得免税,它的债息低于市场由于债券所得免税,它的债息低于市场水平,这种由免税而导致的低利率最终使租用土地的企业得水平,这种由免税而导致的低利率最终使租用土地的企业得到实惠。到实惠。 (三)企业关闭政策(三)企业关闭政策与其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应,企业关闭政策是与其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应,企业关闭政策是从从“负负”的方面起作用的方面起作用通过对企业关闭的限制来减少或通过对企业关闭的限制来减少或延缓衰退的发生,它必须得到城市议会的立法支持。延缓衰退的发生,它必须得到城市议会的立法支持。 在城市在城市经济中,企业关闭政策对那些处于衰退中的城市具有特别的经济中,企业关闭政策对那些处于衰退中的城市具有特别的意义。意义。企业关闭政策在限制企业关闭方面主要有如下政策措施:企业关闭政策在限制企业关闭方面主要有如下政策措施: 1关闭需提前声明。由于国家级相关立法也要求企业关闭关闭需提前声明。由于国家级相关立法也要求企业关闭应事前声明,很多城市政府要求企业比国家级立法中规定的应事前声明,很多城市政府要求企业比国家级立法中规定的时间更提前做出关闭声明。美国联邦法案中要求提前期为时间更提前做出关闭声明。美国联邦法案中要求提前期为60天,而城市政府则规定企业要在关闭前天,而城市政府则规定企业要在关闭前2年就做出关闭声明。年就做出关闭声明。 2 2要求关闭企业向雇员提供额外支付。企业在关闭要求关闭企业向雇员提供额外支付。企业在关闭时向雇员提供额外支付,其数额依雇员的原工资水时向雇员提供额外支付,其数额依雇员的原工资水平和为企业服务时间的长短而定。有些城市做出更平和为企业服务时间的长短而定。有些城市做出更严厉的规定,甚至要求关闭的企业继续为雇员支付严厉的规定,甚至要求关闭的企业继续为雇员支付工资,直至其重新就业为止。工资,直至其重新就业为止。 3 3企业关闭税。企业关闭税也是一种额外支付,只企业关闭税。企业关闭税也是一种额外支付,只不过是付给城市政府的。这是对企业关闭的额外惩不过是付给城市政府的。这是对企业关闭的额外惩罚。罚。 三、城市经济增长政策评析三、城市经济增长政策评析从城市的视角来看,上面介绍的几种典型政策都是从城市的视角来看,上面介绍的几种典型政策都是有效的。但还必须把视角扩大,从全国观点来重新有效的。但还必须把视角扩大,从全国观点来重新审视这些政策。审视这些政策。(一)公共政策(一)公共政策无论从全国观点看,还是从城市(特定的一个城市)无论从全国观点看,还是从城市(特定的一个城市)的视角看,公共政策都是有效的、有益的,的视角看,公共政策都是有效的、有益的,其其实质实质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生产力,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生产力,因而因而是一种积极的干预。正因为如此,任何时候公共政是一种积极的干预。正因为如此,任何时候公共政策都应作为刺激和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首选工具。策都应作为刺激和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首选工具。 (二)补贴和优惠政策(二)补贴和优惠政策从城市的角度看,这方面的政策是奏效的,但从全从城市的角度看,这方面的政策是奏效的,但从全国的观点来看,情况就不同了。本来,在国的观点来看,情况就不同了。本来,在“看不见看不见的手的手 ” ”的自发作用下,企业将选择一个对它而言的自发作用下,企业将选择一个对它而言成本最低、最有效率的地区。但是,补贴和优惠政成本最低、最有效率的地区。但是,补贴和优惠政策会使得企业移至有补贴和优惠的城市,而不选择策会使得企业移至有补贴和优惠的城市,而不选择最有效率的地点。如果这种情形发生,从全国观点最有效率的地点。如果这种情形发生,从全国观点来看,该政策是不足取的。同时,在现实中,这一来看,该政策是不足取的。同时,在现实中,这一政策从长期来看效果不大。因为,在各城市之间所政策从长期来看效果不大。因为,在各城市之间所进行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博弈,如果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博弈,如果全国范围内经济活动的规模一定,则某个城市由于补贴、优惠经济活动的规模一定,则某个城市由于补贴、优惠而吸引移入的企业恰是另一城市的所失。而吸引移入的企业恰是另一城市的所失。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有关补贴、优惠政策的评价可分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有关补贴、优惠政策的评价可分为三类:零和游戏、正和游戏、负和游戏。为三类:零和游戏、正和游戏、负和游戏。零和游戏的观点认为零和游戏的观点认为,一城市所得必是其它城市之所失。,一城市所得必是其它城市之所失。负和游戏的观点认为负和游戏的观点认为,补贴和优惠打乱了自由市场竞争所,补贴和优惠打乱了自由市场竞争所形成的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城市的生产活动虽然扩大了,形成的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城市的生产活动虽然扩大了,但这种生产是不经济、低效率的,从全同范围看,博弈的但这种生产是不经济、低效率的,从全同范围看,博弈的结果是净损失,只有在结果是净损失,只有在“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引下的资源配置指引下的资源配置才是最优的。才是最优的。正和游戏的观点认为正和游戏的观点认为:由于工资刚性,宏观经济的均衡产:由于工资刚性,宏观经济的均衡产出是不足的,无法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补贴和优惠政策出是不足的,无法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补贴和优惠政策则削弱了这种刚性,因而博弈不是零和的,而是正和的。则削弱了这种刚性,因而博弈不是零和的,而是正和的。尽管三类评价不一,但从总体上看,补贴和优惠政策不尽管三类评价不一,但从总体上看,补贴和优惠政策不可取,因为,补贴和优惠是有代价的。城市政府收入减可取,因为,补贴和优惠是有代价的。城市政府收入减少,补贴支出的增加将使公共服务的支出减少,这无疑少,补贴支出的增加将使公共服务的支出减少,这无疑是有害的。是有害的。(三)企业关闭政策(三)企业关闭政策企业关闭政策的作用很复杂,进行评价比较困难。企业关闭政策的作用很复杂,进行评价比较困难。从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关闭政策是要将企业关闭的从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关闭政策是要将企业关闭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但企业关闭同样也有外部效益外部成本内部化,但企业关闭同样也有外部效益关闭的企业所省出的资源(人力、资本、土地等)关闭的企业所省出的资源(人力、资本、土地等)可由其它企业利用。因此,外部效益大于外部成本可由其它企业利用。因此,外部效益大于外部成本时,企业的关闭是有利于整体经济的,这时限制和时,企业的关闭是有利于整体经济的,这时限制和惩罚企业的关闭则是不利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惩罚企业的关闭则是不利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这种政策只是限制关闭,它只能延缓衰退而无法完这种政策只是限制关闭,它只能延缓衰退而无法完全拯救衰退中的城市。全拯救衰退中的城市。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状况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状况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由于不同的体制环境,城市经济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由于不同的体制环境,城市经济增长可以分成两个时期,其基本状况各有不同。增长可以分成两个时期,其基本状况各有不同。一、传统体制下的城市经济增长状况一、传统体制下的城市经济增长状况传统体制对城市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影响,是造成中国经传统体制对城市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影响,是造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制高积累和结构失衡的快速工业化倾向。从济发展的强制高积累和结构失衡的快速工业化倾向。从建国至建国至20世纪世纪70年代末的年代末的30年间,通过使居民收入水年间,通过使居民收入水平长期凝固化、依靠高度集中的财政机制的中介转换,平长期凝固化、依靠高度集中的财政机制的中介转换,强制实现了低收入与高积累,换取了比世界其它低收入强制实现了低收入与高积累,换取了比世界其它低收入国家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更快的工业化速度。这种倾向国家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更快的工业化速度。这种倾向使中国在人均使中国在人均GNP不到不到200美元时就形成了一般国家在美元时就形成了一般国家在人均人均GNP1000美元时的重化工业结构。美元时的重化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结构失衡:从城乡结构看,城市与乡村被一系列制度所严格区分、各从城乡结构看,城市与乡村被一系列制度所严格区分、各自封闭,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政策和城乡居民严格区分的自封闭,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政策和城乡居民严格区分的户籍制度,压低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实现高积累。户籍制度,压低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实现高积累。从产业结构看,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由于城从产业结构看,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由于城乡分隔、人均收入水平低,工业的发展不能依靠需求导向,乡分隔、人均收入水平低,工业的发展不能依靠需求导向,而只能实现由供给推动的自我发展。在这一体制下,由于而只能实现由供给推动的自我发展。在这一体制下,由于基本没有国际市场,国内的消费市场又由于低收入而被严基本没有国际市场,国内的消费市场又由于低收入而被严格限定,经济发展只能走重化工业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格限定,经济发展只能走重化工业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道路。道路。在制造业构成上,满足传统重型结构需求的部门畸重,而在制造业构成上,满足传统重型结构需求的部门畸重,而生产最终产品的部门畸轻。结果是生产最终产品的部门畸轻。结果是20世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年代末,中国实现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较高程度的工业化,制造业占国实现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较高程度的工业化,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35;重工业部门在工业中所占份;重工业部门在工业中所占份额达额达64以上。以上。通过对几个不同规模等级的、数据时间序列比较完整的通过对几个不同规模等级的、数据时间序列比较完整的城市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传统计划体制下城市经济增城市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传统计划体制下城市经济增长中一些带有共性的基本状况:长中一些带有共性的基本状况: 1. 在近在近30年间,中国城市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平均增年间,中国城市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平均增长速度,且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长速度,且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2. 城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存在明显的波动,且呈现正、城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存在明显的波动,且呈现正、负增长率交替的古典型波动现象。负增长率交替的古典型波动现象。 3. 城市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城市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差较大。一般说来,这个差额表现了人口的增长速度相差较大。一般说来,这个差额表现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从城市经济的增长看,人口增长这个因素无法完度。但从城市经济的增长看,人口增长这个因素无法完全解释此差额。因为中国在传统体制下,人口城市化的全解释此差额。因为中国在传统体制下,人口城市化的速度较慢,且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速度较慢,且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的份额很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种差额反映了较低的的份额很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种差额反映了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即传统的重工业优先、供给推动型的城市劳动生产率,即传统的重工业优先、供给推动型的城市经济增长效率较低。经济增长效率较低。 二、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经济增长状况二、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经济增长状况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持续的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持续的经济增长时期。由于传统体制逐渐被一些市场取向经济增长时期。由于传统体制逐渐被一些市场取向的阶段性体制以致最终为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城的阶段性体制以致最终为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城市经济增长已完全不同于传统体制下的增长。市经济增长已完全不同于传统体制下的增长。这个时期对城市经济影响大的因素主要有:这个时期对城市经济影响大的因素主要有: 1. 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得大批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得大批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而从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而从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乡完全封闭隔离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劳动乡完全封闭隔离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从宏观上力的流动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从宏观上刺激了城市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使生产要素刺激了城市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使生产要素的配置逐步趋向合理。的配置逐步趋向合理。 2. 2. 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居民收入长期维持低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居民收入长期维持低水平凝固的局面被打破。经济增长已由传统体制下水平凝固的局面被打破。经济增长已由传统体制下高积累、高投资、低收入、低消费转变为收入高增高积累、高投资、低收入、低消费转变为收入高增长、消费高增长与高积累并存的格局。长、消费高增长与高积累并存的格局。 3. 3. 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使得产业结构向需求结构变化的方向靠拢。的体制,使得产业结构向需求结构变化的方向靠拢。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使得产业结构向消费品生产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使得产业结构向消费品生产倾斜,轻、重工业长期比例失调的局面迅速转变。倾斜,轻、重工业长期比例失调的局面迅速转变。 4.4.中央集权体制的瓦解使得地方、城市政府的活力中央集权体制的瓦解使得地方、城市政府的活力大增。由于城乡关系进一步协调,市场机制逐步发大增。由于城乡关系进一步协调,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城市日益成为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节点挥作用,城市日益成为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节点而发挥其辐射作用。由于城市性质的转变和地方活而发挥其辐射作用。由于城市性质的转变和地方活力的增强,城市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同步性产生变化,力的增强,城市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同步性产生变化,地区之间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也在拉大。地区之间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也在拉大。这些方面的变化,促使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这些方面的变化,促使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由过去低收入水平上的供给推动型向中等收长方式由过去低收入水平上的供给推动型向中等收入水平上的需求牵引型转进。入水平上的需求牵引型转进。对比传统体制下的城市经济增长,新时期城市经济对比传统体制下的城市经济增长,新时期城市经济的增长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的增长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1. 城市保持了经济的高增长,特别是从人均国民收入指标看,城市保持了经济的高增长,特别是从人均国民收入指标看,新时期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传统体制时期。新时期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传统体制时期。 2.从增长的周期性看,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的增长呈现加速增从增长的周期性看,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的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且增长的良好势头在较长时期内得以保持。长态势,且增长的良好势头在较长时期内得以保持。 3. 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之间的差额亦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之间的差额亦较传统体制时期有较大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时期城较传统体制时期有较大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时期城市经济中生产率在提高,增长更加有效率。市经济中生产率在提高,增长更加有效率。 4. 从增长速度的分布看,一些城市的增长速度较为突出,地从增长速度的分布看,一些城市的增长速度较为突出,地区间的差距在扩大,这是新时期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突出现象。区间的差距在扩大,这是新时期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突出现象。61(一)中国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一)中国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和资源重新配置,带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和资源重新配置,带动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改动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投资结构,扩大了对外贸易,使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善了投资结构,扩大了对外贸易,使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30余年的高速增长。据中国经济学家和世界银行的学者余年的高速增长。据中国经济学家和世界银行的学者估计,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如果从生产估计,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如果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要素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左图:中国经济学家的估计左图:中国经济学家的估计右图: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右图: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62(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1、高资本积累率:、高资本积累率: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储蓄冲动,资本的年积累率高达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储蓄冲动,资本的年积累率高达40%左右,高资本左右,高资本积累率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积累率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会在长时期内保持一个很大的绝对数量,在今后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会在长时期内保持一个很大的绝对数量,在今后20年内仍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年内仍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以来人力资本积累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以来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逐年递增,保证了后续力。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逐年递增,保证了后续力。4、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国内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持续源泉。生产总值增长的持续源泉。5、较大的技术进步:、较大的技术进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选择上具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选择上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采取购买、模仿的方有后发优势,可以采取购买、模仿的方式迅速实现技术进步,由此构成经济增式迅速实现技术进步,由此构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长的重要源泉。第五节第五节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因素实际影响因素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劳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人动力市场、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人力资本。称它们为实际影响因素有两个原因:力资本。称它们为实际影响因素有两个原因:从理论研究方面看,这些因素确实从其自身的侧面影从理论研究方面看,这些因素确实从其自身的侧面影响着经济增长,但目前无法全部纳入城市经济增长机响着经济增长,但目前无法全部纳入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的一般分析之中,所以应单独列出并加以阐释;制的一般分析之中,所以应单独列出并加以阐释;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目前这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目前这些因素都存在着现实问题,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些因素都存在着现实问题,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影响作用不尽一致,因此冠以的影响作用不尽一致,因此冠以“实际实际”二字,从理二字,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一并加以分析。论和现实的角度一并加以分析。(一)城市劳动力市场(一)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密不可分。城市经济的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密不可分。城市经济的运行和增长要求具有一个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城运行和增长要求具有一个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着城市的就业规模,均衡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着城市的就业规模,均衡的改变决定着就业量的增长从而决定着城市经济的增长。的改变决定着就业量的增长从而决定着城市经济的增长。城市劳动力需求是工资率的函数,当工资率上升时,需城市劳动力需求是工资率的函数,当工资率上升时,需求下降。这种下降缘于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求下降。这种下降缘于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这两种效应都使城市劳动力需求曲线具有负的斜率。城这两种效应都使城市劳动力需求曲线具有负的斜率。城市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决定因素有三种:域外市场需市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决定因素有三种:域外市场需求增加、劳动生产率增长、城市的工商业税收和公共服求增加、劳动生产率增长、城市的工商业税收和公共服务。务。当域外市场需求增加时,城市基础部门将提高对劳动力的需当域外市场需求增加时,城市基础部门将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需求增长通过乘数作用传导至城市的非基础部门,求;这种需求增长通过乘数作用传导至城市的非基础部门,从而对非基础部门产品的需求增加并提高非基础部门的劳动从而对非基础部门产品的需求增加并提高非基础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力需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产品的价格并导致产品需求量增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产品的价格并导致产品需求量增大,但同时生产率提高也会使企业在既定产量下可以使用更少的但同时生产率提高也会使企业在既定产量下可以使用更少的劳动力。因此,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终效应取决于产品的需劳动力。因此,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终效应取决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求价格弹性。城市工商业税收和公共服务将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从某种城市工商业税收和公共服务将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从某种意义上看,公共服务(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是意义上看,公共服务(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其价格则是企业付出的工商税收。企业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其价格则是企业付出的工商税收。如果这种中间投入品价格提高,则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产如果这种中间投入品价格提高,则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产品需求下降,引致对劳动力的需求亦下降。当城市的税收与品需求下降,引致对劳动力的需求亦下降。当城市的税收与公共服务的组合改善时,企业产品的成本降低、需求上升,公共服务的组合改善时,企业产品的成本降低、需求上升,最终推动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右移。最终推动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右移。城市劳动力的供给亦是工资率的函数,当工资率上升时,城市劳动力的供给亦是工资率的函数,当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个正常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个正常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与随着劳动力供给增长(特别是增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与随着劳动力供给增长(特别是增长中由其它城市移入的劳动力)造成的城市住房、土地长中由其它城市移入的劳动力)造成的城市住房、土地等价格的上升(因人口增加、需求增长)有关。这些价等价格的上升(因人口增加、需求增长)有关。这些价格上涨越快,城市的生活成本上升也就越快,从而使城格上涨越快,城市的生活成本上升也就越快,从而使城市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越低,供给曲线越陡峭。市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越低,供给曲线越陡峭。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还不是一个统一、完善的市场,劳动力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还不是一个统一、完善的市场,劳动力市场上供求机制的作用受到极大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源于三市场上供求机制的作用受到极大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个方面:其一其一是户籍制度的影响;是户籍制度的影响;其二其二是目前企业的经营机是目前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就业、用人制度的限制。这种限制一方面使得企业中的制和就业、用人制度的限制。这种限制一方面使得企业中的生产常在不经济区进行,资本和劳力并无相互替代的效应;生产常在不经济区进行,资本和劳力并无相互替代的效应;另一方面使企业在雇佣和解雇职工时缺乏自主权,进一步增另一方面使企业在雇佣和解雇职工时缺乏自主权,进一步增强了劳动力市场的刚性;强了劳动力市场的刚性;其三其三则在于现行的分配制度。实际则在于现行的分配制度。实际收入分配中平均化倾向(特别是在国有企业)非常严重。这收入分配中平均化倾向(特别是在国有企业)非常严重。这种劳动力种劳动力“质质”、“价价”不符的情况使得劳动力行为不规范,不符的情况使得劳动力行为不规范,劳动效率很低。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劳动效率很低。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分隔、不完善、刚性强。这对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长是一个巨分隔、不完善、刚性强。这对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长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大的障碍。要改变目前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要改变目前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包括户籍制度、企业经营机制、就业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包括户籍制度、企业经营机制、就业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应彻底改革,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应彻底改革,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 (二)城市产业结构(二)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及其特定的相互关系。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自己的特征:开放性、服务性、开放性、服务性、集约性集约性。任何城市的产业结构都是开放性的,即城市中的产业必有任何城市的产业结构都是开放性的,即城市中的产业必有面向域外(国内、国际)市场的基础产业部门。面向域外(国内、国际)市场的基础产业部门。服务性指城市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服务性指城市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由城市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产业是由城市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产业的产生就源于城市腹地的需要,城市作为一个区域中心提的产生就源于城市腹地的需要,城市作为一个区域中心提供第三产业的服务;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产业中供第三产业的服务;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必将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必将大幅度上升。集约性则是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和城市经济的聚集性的内在集约性则是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和城市经济的聚集性的内在要求。要求。城市产业结构的状态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增长城市产业结构的状态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增长从比铰静态的角度看,当城市产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结构一从比铰静态的角度看,当城市产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结构一定时,城市经济的增长受制于:城市的三次产业是否协调;定时,城市经济的增长受制于:城市的三次产业是否协调;三次产业中的各种部门是否与资源条件、生产要素配置的三次产业中的各种部门是否与资源条件、生产要素配置的现状相适应;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与市场需求结构相现状相适应;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与市场需求结构相协调。协调。从动态的角度看,当城市产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从动态的角度看,当城市产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时,城市产业结构对这种需求结构变动的适应能力直接化时,城市产业结构对这种需求结构变动的适应能力直接决定着城市经济增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决定着城市经济增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需求结构从需求弹性小、附加值小的产品向需求弹性高,需求结构从需求弹性小、附加值小的产品向需求弹性大、附加值高的产品转移。如果城市的产业结构能够适应大、附加值高的产品转移。如果城市的产业结构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不断高级化,将促进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地增长;这种变化不断高级化,将促进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地增长;反之,城市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会降低甚至出现经济衰退。反之,城市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会降低甚至出现经济衰退。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看,实现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增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看,实现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手段,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长的手段,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指城市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级化,是指城市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的过程。顺向演进的过程。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包括两个调整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包括两个调整过程:首先,使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即使城市产业部首先,使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即使城市产业部门按市场的需求结构形成恰当、协调的比例关系;门按市场的需求结构形成恰当、协调的比例关系;其次,在此基础上,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城其次,在此基础上,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城市产业结构在更高的档次上实现比例协调。市产业结构在更高的档次上实现比例协调。实现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手段有两种:实现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手段有两种:被动的手段被动的手段是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实现自我调节;是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实现自我调节;主动的手段主动的手段是制订和实施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是制订和实施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产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产业政策。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1.依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本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好依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本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好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2.2.确定合理的技术导向,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确定合理的技术导向,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3.3.通过财政、金融、税收、外贸、外汇、技术等政通过财政、金融、税收、外贸、外汇、技术等政策手段,实现对老旧产业的淘汰,鼓励符合高级化策手段,实现对老旧产业的淘汰,鼓励符合高级化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完成新旧产业的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完成新旧产业的置换。置换。 4.4.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公共服务作为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公共服务作为城市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其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城城市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其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目前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目前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 1 1城市产业部门发展不协调,城市产业部门发展不协调,“瓶颈瓶颈”问题严重。问题严重。“瓶颈瓶颈”主要产生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内部组装、加工行主要产生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内部组装、加工行业发展过快而基础设施、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生产部门发展业发展过快而基础设施、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生产部门发展滞后。滞后。 2 2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滞后于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滞后于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成效不明显。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成效不明显。 3 3城市产业发展中主导产业不明确,呈多元齐头并进之势,城市产业发展中主导产业不明确,呈多元齐头并进之势,阻碍规模经济的形成,投资浪费严重。阻碍规模经济的形成,投资浪费严重。 4 4城市产业区域分工不合理,区域分工合作尚未形成。城市产业区域分工不合理,区域分工合作尚未形成。这些问题已存在多年。关键问题是没有综合配套的改革举措;这些问题已存在多年。关键问题是没有综合配套的改革举措;同时市场不统一、不完善。这些问题构成未来中国城市经济同时市场不统一、不完善。这些问题构成未来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隐忧,但从目前情况看,其解决也尚待时日。增长的隐忧,但从目前情况看,其解决也尚待时日。(三)城市基础设施(三)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城市经济增长中供给基础的主要部分。城市经济增长中供给基础的主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可从两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可从两方面分析:方面分析:从短期看,从短期看,城市基础设施的效应在于提高生产率、城市基础设施的效应在于提高生产率、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从长期看,从长期看,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增强城市的吸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企业流入引力和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企业流入城市,扩大城市经济规模,促进城市产业的置换城市,扩大城市经济规模,促进城市产业的置换和结构调整,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增长。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降低城市的生产成本并提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降低城市的生产成本并提高其生产率。这种作用源于两个方面:高其生产率。这种作用源于两个方面: 1 1城市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种中间城市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种中间产品直接投入城市生产体系,因此,对城市生产行产品直接投入城市生产体系,因此,对城市生产行为和生产率的提高有直接作用。这类基础设施主要为和生产率的提高有直接作用。这类基础设施主要是经济性的基础设施,如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邮是经济性的基础设施,如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设施等。电通讯、供水设施等。 2 2城市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亦可作为最终产城市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亦可作为最终产品供居民消费,从而提高他们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品供居民消费,从而提高他们的福利和生活质量,进而提高劳动效率,由此间接地影响城市的生产过进而提高劳动效率,由此间接地影响城市的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率。程,提高生产率。城市设施的发展还将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城市设施的发展还将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劳动力选址于此,并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劳动力选址于此,并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 1 1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提高城市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在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提高城市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在一个统一、完善的市场中,企业和居民为追求最大利润和居民个统一、完善的市场中,企业和居民为追求最大利润和居民福利最大化会在城市之间不断移动。城市基础设施无论是作福利最大化会在城市之间不断移动。城市基础设施无论是作为直接投入生产的中间产品,还是作为供居民消费的最终产为直接投入生产的中间产品,还是作为供居民消费的最终产品,都会成为企业选址和居民迁移的吸引因索。居民的迁移品,都会成为企业选址和居民迁移的吸引因索。居民的迁移或者说劳动力的迁移则受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影响更大。由于或者说劳动力的迁移则受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影响更大。由于两种迁移的成本和难度不同,一般地劳动力迁移的弹性更大。两种迁移的成本和难度不同,一般地劳动力迁移的弹性更大。 2 2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社会公用的一种公共资本,它的发展将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社会公用的一种公共资本,它的发展将促进城市经济中私人部门的投资,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促进城市经济中私人部门的投资,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分析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强烈刺激私人部门在土引擎。分析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强烈刺激私人部门在土地和建筑物上的投资,并在一个较弱的程度上刺激私人部门地和建筑物上的投资,并在一个较弱的程度上刺激私人部门在机器设备上的投资。而且,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中在机器设备上的投资。而且,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中有一种以资本替代劳力的倾向,即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节省有一种以资本替代劳力的倾向,即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节省劳动力的效果。这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劳动力的效果。这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 (四)人力资本(四)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与自然人力相对应的概念,自然人力是指未所谓人力资本是与自然人力相对应的概念,自然人力是指未经任何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则是对劳动力进行普经任何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则是对劳动力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等的支出(直接成本)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等的支出(直接成本)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间接成本)等价值在劳动力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间接成本)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固。一般讲的劳动力都是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自然人身上的凝固。一般讲的劳动力都是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自然人力的复合体。力的复合体。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将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城市经济的将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是由生产成本、要素生产率、产品结构和质量、相对竞争力是由生产成本、要素生产率、产品结构和质量、相对价格等众多因素决定的,人力资本最明显和最直接发生作用价格等众多因素决定的,人力资本最明显和最直接发生作用的是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的这种影响是其内在效应和外在的是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的这种影响是其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的复合体。内在效应表现为高人力资本可以获得高收入,效应的复合体。内在效应表现为高人力资本可以获得高收入,即劳动力的收益递增,内在效应一般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教即劳动力的收益递增,内在效应一般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获得;外在效应则产生了不脱离生产岗位的在岗培训和育获得;外在效应则产生了不脱离生产岗位的在岗培训和“边干边学边干边学”,它表现为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的收益都发生递,它表现为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的收益都发生递增。增。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关系,由图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关系,由图4-2表示。表示。图图4-2 教育、人力资本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人力资本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增加的城市人力资本存量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增加的城市人力资本存量城城市市劳劳动动力力的的技技能能水平水平劳动力的生产率劳动力的生产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城市经济的竞争力职业培训投资职业培训投资产业和产品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投资投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高技能水平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高技能水平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高技能劳动力的存量高技能劳动力的存量在校学生的期望、目标和受教育的动机在校学生的期望、目标和受教育的动机学校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学校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城市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两种途径:城市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两种途径:由城市自身通过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能由城市自身通过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所生产的人力资本;培训所生产的人力资本;由城市域外移入城市的人力资本。由城市域外移入城市的人力资本。城市人力资本在形成过程中有两个特点:城市人力资本在形成过程中有两个特点: 其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即时产生而其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即时产生而是存在着时滞,只有长期不间断地加大教育投入,是存在着时滞,只有长期不间断地加大教育投入,才会带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推动。才会带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推动。 其二,经验分析表明,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循环其二,经验分析表明,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循环累积的效应,即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直接决定于城累积的效应,即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直接决定于城市人力资本的最初存量。市人力资本的最初存量。中国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国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1. 城市公共教育投人长期不足。继续教育和职业技城市公共教育投人长期不足。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更不普遍。能培训的开展更不普遍。 2. 2. 人力资本质量低下。这种质量是指劳动力的知识人力资本质量低下。这种质量是指劳动力的知识层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人力资本的知识进步程度。层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人力资本的知识进步程度。 3. 3. 用人、就业制度和分配制度效率低。人力资本投用人、就业制度和分配制度效率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无法回收,抑制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有效利资收益无法回收,抑制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有效利用。用。前两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义务前两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义务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来解决;后者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来解决;后者的解决则需要系统、配套的综合改革。的解决则需要系统、配套的综合改革。第六节第六节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中的问题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中的问题一、城市政府的角色和职能一、城市政府的角色和职能体制的转换需要政府担当的角色和职能亦随之转换。但目前体制的转换需要政府担当的角色和职能亦随之转换。但目前中国城市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转换进展很慢,在某些地区城市中国城市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转换进展很慢,在某些地区城市政府对城市经济的行政干预不仅未见减弱,反而有所增强。政府对城市经济的行政干预不仅未见减弱,反而有所增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政府所担当的角色不是具体经济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政府所担当的角色不是具体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而只是监督者。这种监督一方面是维护市场的动的参与者,而只是监督者。这种监督一方面是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是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指导。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是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指导。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物品(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物品(如基础设施建设),它的收入分配作用有限。而金融、财政政策是国家统一的政它的收入分配作用有限。而金融、财政政策是国家统一的政策,在统一的市场中城市政府在这些领域内几乎不可能有什策,在统一的市场中城市政府在这些领域内几乎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但目前城市政府的职能却在膨胀,对上述三个领域么作为。但目前城市政府的职能却在膨胀,对上述三个领域全面出击。从短期看,在市场不统一、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全面出击。从短期看,在市场不统一、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膨脓有其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性,但从长远看它的负面影这种膨脓有其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性,但从长远看它的负面影响更大。响更大。造成城市政府角色错位和职能膨胀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最根造成城市政府角色错位和职能膨胀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两个:一是中国的改革是走渐进式的道路。由于本的原因是两个:一是中国的改革是走渐进式的道路。由于改革不配套和地区间改革进程的差异,造成在统一计划不存改革不配套和地区间改革进程的差异,造成在统一计划不存在之后,代之而起的是相互分隔、严重扭曲的市场,客观上在之后,代之而起的是相互分隔、严重扭曲的市场,客观上助长了上述政府行为;二是从主观上讲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认助长了上述政府行为;二是从主观上讲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认识不够,片面强调政府作为经济增长推动者的作用,在理论识不够,片面强调政府作为经济增长推动者的作用,在理论界和实践操作中界和实践操作中“新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影响太大。影响太大。解决问题的两种途径:一方面,全面推进各方面的配套改革,解决问题的两种途径:一方面,全面推进各方面的配套改革,消除地区间的差距和新旧体制转换中的真空;另一方面应强消除地区间的差距和新旧体制转换中的真空;另一方面应强调调“小政府小政府”,加深对,加深对“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的认识,实现理念的的认识,实现理念的变革。同时,必须加快政治民主化建设。变革。同时,必须加快政治民主化建设。二、二、“诸侯经济诸侯经济”与产业趋同与产业趋同“诸侯经济诸侯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之间人为地设置障是指在一定的区域之间人为地设置障碍,阻止生产要素、产品、资金的自由流动,从而碍,阻止生产要素、产品、资金的自由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成为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经济实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成为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经济实体。体。产业趋同则是指在城市间产业结构呈现同构的现象。产业趋同则是指在城市间产业结构呈现同构的现象。这两个问题同质、同源。这两个问题同质、同源。“诸侯经济诸侯经济”的实现多借助于行政手段,它对城市的实现多借助于行政手段,它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城市经济最主要的特征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城市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开放性,要求有开放的域外市场。没有要素、就是开放性,要求有开放的域外市场。没有要素、产品、资金的自由流动,城市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产品、资金的自由流动,城市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城市经济增长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城市经济增长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诸侯经济诸侯经济”的解决要靠统一的市场建设,行政、的解决要靠统一的市场建设,行政、法律手段都不如经济杠杆有效。统一的市场将使各法律手段都不如经济杠杆有效。统一的市场将使各区域真正形成自主的比较优势,使低效率的保护主区域真正形成自主的比较优势,使低效率的保护主义失去意义。义失去意义。产业趋同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类似于产业趋同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类似于“诸侯经济诸侯经济”。产生城市产业的同构,关键是在分隔的市场上。产生城市产业的同构,关键是在分隔的市场上要素价格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结果使真正的比较要素价格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结果使真正的比较优势无从显现。在现实中解决产业趋同问题,需要优势无从显现。在现实中解决产业趋同问题,需要建设统一的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形成真正的建设统一的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形成真正的比较优势,以此指导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比较优势,以此指导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可持续增长三、可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不牺牲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不牺牲后代的利益来实现本代人的发展。后代的利益来实现本代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了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等各方面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了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等各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经济内容只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内容的综合体,经济内容只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领域内提出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领域内提出的要求可以概括为:首先,首先,要要求消费结构转变,要求更多地消费那些能够实现生态循环、求消费结构转变,要求更多地消费那些能够实现生态循环、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产品。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产品。其次,其次,要求生产过程转变、要求生产过程转变、技术进步提高、降低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发技术进步提高、降低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发展相应的技术。展相应的技术。最后,最后,要求彻底转变人的观念,协调好人与要求彻底转变人的观念,协调好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即人们要意识到对后代人的责任,尊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即人们要意识到对后代人的责任,尊重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合理地运用资源以实现发展。重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合理地运用资源以实现发展。城市经济的增长如何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目标结城市经济的增长如何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目标结合协调起来,是中国城市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合协调起来,是中国城市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可能出现的不协调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可能出现的不协调在于:传统的租放型增长方式依赖要素投入、资源在于:传统的租放型增长方式依赖要素投入、资源消耗增大来支持经济的增长;城市中环境保护不利,消耗增大来支持经济的增长;城市中环境保护不利,城市污染严重。要避免这种不协调,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污染严重。要避免这种不协调,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增长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城市经济增长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1 1加大宣传,改变人们的落后观念,彻底改变经济加大宣传,改变人们的落后观念,彻底改变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不可兼得的错误观念。期中最重要增长与环境保护不可兼得的错误观念。期中最重要的是对企业家的宣传,他们是生产体系中微观上的的是对企业家的宣传,他们是生产体系中微观上的指挥者,他们的观念不转变,宣传就不会有显著效指挥者,他们的观念不转变,宣传就不会有显著效果。果。 2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新兴产业,以技术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新兴产业,以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具体的措施应是步和生产率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具体的措施应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 3 3加强环境保护。有两个方面对策:从技术角度,加强环境保护。有两个方面对策:从技术角度,要发展技术,减少生产污染,减少污染的危害并大要发展技术,减少生产污染,减少污染的危害并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中相应部分的建设;从制度角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中相应部分的建设;从制度角度,则要通过污染税的形式将污染的外部性内部化,度,则要通过污染税的形式将污染的外部性内部化,用经济手段来促使生产体系中污染的生产和排放。用经济手段来促使生产体系中污染的生产和排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