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5页
第2页 / 共125页
第3页 / 共125页
第4页 / 共12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第6页 / 共125页
第7页 / 共125页
第8页 / 共125页
第9页 / 共125页
第1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中医哲学学习中医哲学【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容。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学中的应用。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学时学时】4学时学时既可代表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既可代表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如:男与女,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如:男与女,天与地,明与暗,冷与暖等。天与地,明与暗,冷与暖等。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相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内与外,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内与外,上与下,向阳与背阳等。上与下,向阳与背阳等。阴阳,首先见于阴阳,首先见于周易周易系辞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象,四象演八卦”。说明阴阳二气互相结合交感,说明阴阳二气互相结合交感,而产生万物。而产生万物。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阴,暗也;阴,暗也;阳,明也。阳,明也。”阴阳最初的概念阴阳最初的概念非常朴素,指非常朴素,指“日光向背日光向背”而而言。即向阳的一面属阳,背阳言。即向阳的一面属阳,背阳的一而属阴。的一而属阴。后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后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一切事物都具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一切事物都具有正反方面,两者对立而又统一,相反相有正反方面,两者对立而又统一,相反相成。成。如:动与静,白天与黑夜,上与下,如:动与静,白天与黑夜,上与下,水与火,寒与热,强与弱,大与小,等等。水与火,寒与热,强与弱,大与小,等等。于是以阴和阳分别加以概括,逐渐上升为于是以阴和阳分别加以概括,逐渐上升为理论,形成阴阳学说。理论,形成阴阳学说。(二)阴阴属性归类的原则和特点:(二)阴阴属性归类的原则和特点:1、归类原则:水、火为阴阳之征兆。、归类原则: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水与火是表现阴阳属性和特点最形象水与火是表现阴阳属性和特点最形象的物质,故为阴阳之征兆。的物质,故为阴阳之征兆。火火性温热而炎上性温热而炎上属阳属阳水水性寒冷而趋下性寒冷而趋下属阴属阴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曰:曰:“水火者,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之征兆也。”根据水火的属性特点,区分万事万物根据水火的属性特点,区分万事万物的阴阴属性。的阴阴属性。阳阳阴阴明亮的明亮的晦暗的晦暗的温热的温热的寒冷的寒冷的活动的活动的静止的静止的积极的积极的消极的消极的兴奋的兴奋的抑制的抑制的功能的功能的物质的物质的上升的上升的下降的下降的方位时间温度亮度重量运动状态人体阳 上 天 左春夏白昼温热明亮轻运动上升兴奋物质气阴 下 地 右秋冬黑夜寒冷晦暗重静止下降抑制功能血2、归类特点: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归类特点: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而言的,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不是绝对的。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事物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中事物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中可再分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可再分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平旦上午上午阳中之阳。阳中之阳。如如白昼白昼属阳属阳日中日中下午下午阳中之阴。阳中之阴。日西日西合夜合夜上半夜上半夜阴中之阴阴中之阴夜晚夜晚属阴属阴鸡鸣鸡鸣下半夜下半夜阴中之阳阴中之阳平旦平旦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年四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寒极生热,热极生季,寒来暑往,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不断相互转化。寒,阴阳不断相互转化。 自然界:自然界:从冬从冬春春夏夏阳阳气气阴阴气气“冬至一阳生冬至一阳生”(寒(寒温温热)热)从夏从夏秋秋冬冬阴气阴气阳气阳气“夏至一阴生夏至一阴生”(热(热凉凉寒)寒)人体生命活动:人体生命活动:功能活动的产生,消耗营养物质即功能活动的产生,消耗营养物质即“阳长阴消阳长阴消”营养物质的化生,依赖功能活动即营养物质的化生,依赖功能活动即“阴长阳消阴长阳消”二、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一)阴阳的对立制约:1、涵义:、涵义: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立的结果。2、表现:、表现:(1)相互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互对立:阴阳属性相反(2)相互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共处于一)相互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相互个统一体中,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以取得事物的相对平衡。制约,以取得事物的相对平衡。如:如:自然界自然界冬至冬至立春,阳气立春,阳气制约阴气,气候由寒制约阴气,气候由寒温温夏至夏至立秋,阴气立秋,阴气制约阳气,气候由热制约阳气,气候由热凉凉阴阳的对立制约的结果是造成对方的削弱。阴阳的对立制约的结果是造成对方的削弱。如:温热如:温热 驱散寒冷,用温热药治疗寒证。驱散寒冷,用温热药治疗寒证。 寒冷寒冷 降低高温,用寒凉药治疗热证。降低高温,用寒凉药治疗热证。3 3、对立制约的形式:阴阳相互消长。、对立制约的形式:阴阳相互消长。 通过阴阳相互消长,实现阴阳相互制通过阴阳相互消长,实现阴阳相互制约,没有消长,就没有制约,这是实现约,没有消长,就没有制约,这是实现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二)阴阳互根互用:(二)阴阳互根互用:1、涵义:阴阳双方既相互对立,又、涵义:阴阳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方而单独存在。互根:互相依存。互根:互相依存。互用:互相促进。互用:互相促进。2、表现:表现:阳依存于阴:阳根于阴。阳依存于阴:阳根于阴。相互依存相互依存阴依存于阳:阴根于阳。阴依存于阳:阴根于阳。阴为阳之基: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无阴则阳无以 化化”,“独阳不长独阳不长”。相互为用相互为用阳为阴之用:阳为阴之用:“无阳则阴无以无阳则阴无以生生”,“孤阴不生孤阴不生”。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说:说:“阴在内,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静而居于阴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静而居于内,是因为阳气镇守;阳动而居于外,内,是因为阳气镇守;阳动而居于外,发挥正常的功能,是因作为物质基础的发挥正常的功能,是因作为物质基础的阴的役使。阴的役使。这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高度概括。这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高度概括。(三)阴阳消长平衡:(三)阴阳消长平衡:1、涵义:、涵义: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不是处于静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限度内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限度内互为消长的运动中,维持相对的平互为消长的运动中,维持相对的平衡。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衡。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消:减少、消亡消:减少、消亡长:增加、增长长:增加、增长2、表现:、表现:(1)阴阳互为消长:)阴阳互为消长:阴消阳长:寒阴消阳长:寒热热物质物质功能功能阴长阳消:热阴长阳消:热寒寒功能功能物质物质(2)阴阴皆消皆长:)阴阴皆消皆长:阴随阳消阴随阳消阴阳皆消阴阳皆消阴阳虚损阴阳虚损阳随阴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阴随阳长阴阳皆长阴阳皆长阴阳旺盛阴阳旺盛阳随阴长阳随阴长(四)阴阳相互转化:(四)阴阳相互转化:1、涵义:、涵义: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是质变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是质变过程。过程。2、条件:条件:(1)内在依据)内在依据阴阳互根阴阳互根(2)物极必反)物极必反阴阳至极阴阳至极3、表现:、表现:(1)重阳必阴,热极生寒。)重阳必阴,热极生寒。(2)重阴必阳,寒极生热。)重阴必阳,寒极生热。如如素问素问六微旨大论六微旨大论所说:所说:“物之生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阐释了阴阳。阐释了阴阳转化的机理。转化的机理。“生、化、极、变生、化、极、变”事物事物由小到大,发展到极点,则向反面转化。由小到大,发展到极点,则向反面转化。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不可分割地存在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不可分割地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于一个统一体中。 1 1、阴阳的对立,消长含有矛盾的对立性,阴阳、阴阳的对立,消长含有矛盾的对立性,阴阳的依存,转化含有矛盾的统一性。的依存,转化含有矛盾的统一性。2 2、阴阳互根互藏是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阴阳互根互藏是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3 3、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消、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消长的结果。消长引起量的渐变,转化引起质长的结果。消长引起量的渐变,转化引起质的突变,两者紧密相连,共同完成事物由微的突变,两者紧密相连,共同完成事物由微而著,由盛而衰,往复更替的运动过程。而著,由盛而衰,往复更替的运动过程。三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不离阴阳”素问素问宝命全形论宝命全形论从人体部位分:从人体部位分:体表体表为阳为阳背部背部为阳为阳体内体内为阴为阴腹部腹部为阴为阴上部上部为阳为阳四肢外侧四肢外侧为阳为阳下部下部为阴为阴四肢内侧四肢内侧为阴为阴从脏腑分:从脏腑分:六腑六腑为阳为阳五脏五脏为阴为阴从气血分:从气血分:气气主动、属阳主动、属阳血血主静、属阴主静、属阴从五脏分:从五脏分:心心阳中之阳阳中之阳心肺心肺居上属阳居上属阳肺肺阳中之阴阳中之阴肝肝阴中之阳阴中之阳肝脾肾肝脾肾居下属阴居下属阴肾肾阴中之阴阴中之阴脾脾阴中之至阴阴中之至阴(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关系协调的结果。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关系协调的结果。素问素问.生气通天论生气通天论曰:曰:“阴平阳秘,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乃治。”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密,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密,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对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人体的生命就正常。的动态平衡,人体的生命就正常。(三)说明人体病理变化:(三)说明人体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到邪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到邪与正二方面,导致阴阳协调关系破坏,引正二方面,导致阴阳协调关系破坏,引起阴阳偏盛偏衰,出现阴阳失调。疾病起阴阳偏盛偏衰,出现阴阳失调。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便是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之一,便是阴阳失调。(1 1)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的病理变化。阴或阳过度亢盛,可致阴阳转化。阴或阳过度亢盛,可致阴阳转化。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阳邪偏盛致病,可致热证。实热证。阳胜则热:阳邪偏盛致病,可致热证。实热证。 阳胜则阴病:阳邪偏盛致病,可致阴液损伤。阳胜则阴病:阳邪偏盛致病,可致阴液损伤。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阴胜则寒:阴邪偏盛致病,可致寒证。实寒证。阴胜则寒:阴邪偏盛致病,可致寒证。实寒证。 阴胜则阳病:阴邪偏盛,阴长阳消,可导致阳阴胜则阳病:阴邪偏盛,阴长阳消,可导致阳气损伤。虚寒证。气损伤。虚寒证。(2 2)阴阳偏衰:指阴液和阳气任何一方)阴阳偏衰:指阴液和阳气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阳虚则寒:阳虚则寒: 指人体阳气虚衰不足,阳指人体阳气虚衰不足,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现虚寒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现虚寒证。即证。即 “ “阳虚则阴胜阳虚则阴胜”。 阴虚则热:阴虚则热: 指人体阴液不足,阴虚不指人体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虚热证。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虚热证。即即“阴虚则阳亢阴虚则阳亢”。 阳盛:身体机能阳盛:身体机能过度活度活跃,精神亢,精神亢进,内内热,损耗体内液体,症状是耗体内液体,症状是发热、口、口渴、大便燥渴、大便燥结、头痛、失眠、痛、失眠、烦燥不安燥不安等。等。阳虚:身体机能衰退,活阳虚: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内力减弱,内寒,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寒,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大便稀溏等。阴虚:身体阴份不足,会感到口燥咽干、阴虚:身体阴份不足,会感到口燥咽干、皮肤干、皮肤干、贫血、内分泌失血、内分泌失调、内、内热、手、手足心足心热等。等。综上所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综上所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的病机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的病机总纲。总纲。 根据根据素问素问通评虚实篇通评虚实篇:“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阴阳偏胜,阴阳偏胜所出现的热证,寒证分别为实热证,实所出现的热证,寒证分别为实热证,实寒证;阴阳偏衰所现的热证,寒证则为寒证;阴阳偏衰所现的热证,寒证则为虚热证,虚寒证。虚热证,虚寒证。 阴阳两虚:阴阳两虚: 因阴阳之间存在互根关系,故又可发生阴阳互损的因阴阳之间存在互根关系,故又可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导致阴阳两虚。病理变化,导致阴阳两虚。 阴阳互损是指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阴阳互损是指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表现为: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表现为:阳损及阴阳损及阴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气的不足,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气的不足,累及阴液的化生不足,出现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累及阴液的化生不足,出现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的病理状态。阴损及阳阴损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累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累及阳气的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耗,出现以阴气的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耗,出现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四)用疾病诊断:(四)用疾病诊断: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张景岳:张景岳:“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起到执简驭繁。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的作用。 四诊分阴阳,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四诊分阴阳,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1、四诊分阴阴、四诊分阴阴(1)望诊:望病人色泽的明暗分阴阳)望诊:望病人色泽的明暗分阴阳色泽鲜明色泽鲜明属阳属阳色泽晦暗色泽晦暗属阴属阴色黄鲜明如桔色,阳黄、病轻、易愈色黄鲜明如桔色,阳黄、病轻、易愈黄疸黄疸色黄晦暗如烟熏,阴黄、病重、难愈色黄晦暗如烟熏,阴黄、病重、难愈(2)闻诊:闻病人语声高低分阴阳)闻诊:闻病人语声高低分阴阳语声高亢,多言躁动语声高亢,多言躁动属阳属阳语声低微,少言沉静语声低微,少言沉静属阴属阴 (3)问诊:)问诊:问病人寒热的喜恶分阴阳问病人寒热的喜恶分阴阳恶热、口渴、喜饮恶热、口渴、喜饮属阳属阳恶寒、口润、不渴恶寒、口润、不渴属阴属阴(4)切诊:部位、形态、至数分阴阳)切诊:部位、形态、至数分阴阳浮、数、洪、滑浮、数、洪、滑阳脉阳脉沉、迟、细、涩沉、迟、细、涩阴脉阴脉2、辨证分阴阳:八纲辨证是临床各、辨证分阴阳:八纲辨证是临床各种辨证方法的纲领,而阴阳又是八种辨证方法的纲领,而阴阳又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纲辨证的总纲。表、实、热表、实、热阳阳八纲八纲里、虚、寒里、虚、寒阴阴无论四诊,还是辨证,都必须以分无论四诊,还是辨证,都必须以分辨阴阳为首务。如张景岳所说:辨阴阳为首务。如张景岳所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阳而已”。(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因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因此,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调整其阴阳的此,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调整其阴阳的偏胜偏衰,以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最偏胜偏衰,以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最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原则。(六)指导疾病的预防(六)指导疾病的预防 春夏季节要保养阳气,秋冬季节需春夏季节要保养阳气,秋冬季节需固护阴精,以顺应四时,调节阴阳。不固护阴精,以顺应四时,调节阴阳。不仅可使人体健康,并可增强预防疾病的仅可使人体健康,并可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能力。 第二节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的内涵、特性、生克规律、并用以阐述宇内涵、特性、生克规律、并用以阐述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古代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古代哲学。哲学。中医学运用中医学运用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主要在于概括,主要在于概括脏腑组织的功能属性,论证五脏系统相脏腑组织的功能属性,论证五脏系统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并归纳人体与自然互联系的内在规律,并归纳人体与自然界的某些相互关系,特别是阐明人体的界的某些相互关系,特别是阐明人体的整体结构关系,从而指导中医临床之病整体结构关系,从而指导中医临床之病理分析,以及诊断和治疗。理分析,以及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亦是中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亦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物质的运动变化。1五:五材,构成客观世界的木、五:五材,构成客观世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2行:运动、运行。行:运动、运行。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各自特性;(一)、五行的各自特性;(二)、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二)、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三)、五行的生克乘侮。(三)、五行的生克乘侮。(一)五行的特性:(一)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木曰曲直:“曲直曲直”是指树木能曲能直、是指树木能曲能直、向上、向外伸长舒展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生发姿态、引申为的生发姿态、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及现象,都质的事物及现象,都可归属于木。可归属于木。(一)五行的特性:(一)五行的特性:火曰炎上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事物,均归属于火;于火;(一)五行的特性:(一)五行的特性:土爰稼穑:土爰稼穑:“稼稼”,春播(种)。,春播(种)。“穑穑”。秋收(收获)。秋收(收获),引申为具有受纳,引申为具有受纳,承载,生化等作用或承载,生化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可归属于土。都可归属于土。(一)五行的特性:(一)五行的特性:金曰从革:金曰从革:“从从”、由也,金的来源,、由也,金的来源,“革革”变革之意,变革之意,“从从革革”,一说金是通过变,一说金是通过变革产生;一说金有变革革产生;一说金有变革之性。引申为具有洁静,之性。引申为具有洁静,沉降,收敛,肃杀等性沉降,收敛,肃杀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可归属于金。都可归属于金。(一)五行的特性:(一)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水具有滋润,向下的性质,引申下的性质,引申为具有滋润、寒为具有滋润、寒凉、闭藏等性质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现象归属于水。由此可见,五行的特性虽来源于对由此可见,五行的特性虽来源于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的观察,但实际上大大超过了五种的观察,但实际上大大超过了五种物质的本身,既基于五行,又高于物质的本身,既基于五行,又高于五行,是对五种不同功能属性的抽五行,是对五种不同功能属性的抽象概括,成为事物和现象的综合概象概括,成为事物和现象的综合概念,具有更为广泛,更为抽象的涵念,具有更为广泛,更为抽象的涵义。义。(二)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二)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五行学说从五行的特性出发,把自五行学说从五行的特性出发,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别归属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别归属为五大行类,具体归类可分为两种为五大行类,具体归类可分为两种情况。情况。1、直接归类、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取象比类法:“取象取象”:即从事物形象(形态、作:即从事物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象。“比类比类”: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的归属。以确定其五行的归属。所谓取象比类,简而言之,即是将事所谓取象比类,简而言之,即是将事物的形象与五行的抽象特性相比较,以物的形象与五行的抽象特性相比较,以确定事物的五行归属。确定事物的五行归属。2、间接推演、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至与其相关的事物,以得知这推演至与其相关的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些事物的五行归属。如:已知东方属木,推演自然界如:已知东方属木,推演自然界五味中的酸,五气中的风,五季中五味中的酸,五气中的风,五季中的春,人体中的肝、胆、目、筋、的春,人体中的肝、胆、目、筋、爪、怒等等。爪、怒等等。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24页)页)(三)五行的生克乘侮:(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1、涵义:、涵义: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作用。资生、助长、促进的作用。生:资生、助长、促进。生:资生、助长、促进。2、次序:、次序: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五五行行相相生生的的结结果果,是是物物态态的的转转化化,并并形成生生不息的形成生生不息的“永恒永恒”运动状态!运动状态! 3、关系:、关系: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生我”和和“我生我生”的关系,生我者为母,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即我生者为子,即难经难经所谓的所谓的“母子关系。母子关系。”如:水生木,水为木之母,木为如:水生木,水为木之母,木为水之子;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水之子;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为木之子。(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1、涵义:、涵义: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和制约的作用。相克制和制约的作用。 克,有克制和制约的意思。克,有克制和制约的意思。2、次序:、次序:木木土土水水火火金金素问素问宝命全形论宝命全形论:“木得金而木得金而发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发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胜竭”。3、关系:、关系: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克我”和和“我克我克”两个方面的联系。两个方面的联系。内经内经称为:称为:“所不胜所不胜”和和“所胜所胜”的关系。的关系。克我者克我者所不胜所不胜我克者我克者所胜所胜金为木而不胜金为木而不胜如:金克木。以木而言如:金克木。以木而言木为金所胜木为金所胜(3)相生与相克的关系:制化关系)相生与相克的关系:制化关系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推动事物正常的变化与发展。制约,以推动事物正常的变化与发展。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没有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没有相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相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发展。制化的规律是任何一行过旺,必有一行来克制化的规律是任何一行过旺,必有一行来克制它,从而出现五行之间新的协调。已展示出制它,从而出现五行之间新的协调。已展示出人体自动调控系统模型的雏型。人体自动调控系统模型的雏型。木木金金土土水水火火生生克克相克异常相克异常相乘和相侮相乘和相侮1、涵义:、涵义:(1)相乘:指五行中其一行对其所)相乘:指五行中其一行对其所胜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胜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克反应。其次序与相克一致。乘,相克反应。其次序与相克一致。乘,乘虚侵袭或恃强凌弱。乘虚侵袭或恃强凌弱。如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如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金,金乘木。(2)相侮)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不胜一行的反克,又称反侮。侮,不胜一行的反克,又称反侮。侮,欺侮,欺侮,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反。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反。木木土土水水火火金金 2、导致相乘相侮的原因、导致相乘相侮的原因:(1)某一行太强(有余),去乘所)某一行太强(有余),去乘所胜一行,侮所不胜一行。(克我)胜一行,侮所不胜一行。(克我)(2)某一行太弱(不及),受所不)某一行太弱(不及),受所不胜(克我)一行所乘,受所胜(我克)胜(克我)一行所乘,受所胜(我克)一行反侮(反克)。一行反侮(反克)。如如素问素问五运行大论五运行大论说:说:“气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胜轻而侮之”。侮侮有余有余乘乘(侮所不胜)(侮所不胜)(制已所胜)制已所胜)金金木木土土乘乘不及不及侮侮(侮而乘之)(侮而乘之)(轻而侮之)(轻而侮之)3、相乘与相侮的联系与区别:、相乘与相侮的联系与区别:(1)区别:相乘是顺五行相克的次)区别:相乘是顺五行相克的次序发生的相克太过;相侮是逆五行序发生的相克太过;相侮是逆五行相克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相克次序而出现的反克。(2)联系:发生相乘时,同时可出)联系:发生相乘时,同时可出现相侮;同样,发生相侮时,也可现相侮;同样,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乘现象。同时出现相乘现象。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不是完全孤立的,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五脏分属五行,不仅阐明五脏的某响,五脏分属五行,不仅阐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而且还以生克制化阐述五些生理特性,而且还以生克制化阐述五脏之间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以脏之间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异常的生克,即母子相及和乘侮关系,异常的生克,即母子相及和乘侮关系,阐述五脏的病理变化,并广泛用于疾病阐述五脏的病理变化,并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诊断和治疗。(一)类比脏腑生理功能阐述脏腑间相互关系(一)类比脏腑生理功能阐述脏腑间相互关系根据五脏的五行分属,以五行的特性概括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根据五脏的五行分属,以五行的特性概括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木曰曲直:有柔和、升发、条达的特性,肝属木,故肝木曰曲直:有柔和、升发、条达的特性,肝属木,故肝有疏泄功能,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生理特性。有疏泄功能,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生理特性。火曰炎上: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心阳旺盛则火曰炎上: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心阳旺盛则有温煦之功,以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故心有主血脉的有温煦之功,以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故心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土爰稼穑:土有受纳,承载,生化等作用或性质,脾属土爰稼穑:土有受纳,承载,生化等作用或性质,脾属土,故有主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土,故有主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后天之本。金曰从革:金有洁静、沉降、收敛的特性,肺属金,故金曰从革:金有洁静、沉降、收敛的特性,肺属金,故肺气以肃降为顺,有主宣发和肃降的生理功能。肺气以肃降为顺,有主宣发和肃降的生理功能。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闭藏、向下的性质,肾属水,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闭藏、向下的性质,肾属水,故肾有藏精,主宰水液代谢的功能。故肾有藏精,主宰水液代谢的功能。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1)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水生木:肾精化生肝血,肾阴滋养肝阴。水生木:肾精化生肝血,肾阴滋养肝阴。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心阳肾阳以温煦脾阳。火生土:心阳肾阳以温煦脾阳。土生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滋补肺气。土生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滋补肺气。金生水:肺主肃降以助肾水。金生水:肺主肃降以助肾水。(2)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金克木:肺气清肃制约肝气上逆。肺为肝之主。金克木:肺气清肃制约肝气上逆。肺为肝之主。木克土:肝气疏泄制约脾土壅滞。肝为脾之主。木克土:肝气疏泄制约脾土壅滞。肝为脾之主。土克水:脾气运化抑制肾水泛滥。脾为肾之主。土克水:脾气运化抑制肾水泛滥。脾为肾之主。水克火:肾水上济心制心火亢烈。肾为心之主。水克火:肾水上济心制心火亢烈。肾为心之主。火克金:心火温煦抑肺清肃太过。心为肺之主。火克金:心火温煦抑肺清肃太过。心为肺之主。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了五脏功能的互制约,维持了五脏功能的协调平衡。展示出人体自动协调平衡。展示出人体自动调控系统模型。调控系统模型。(二)阐述脏腑间的病理影晌(二)阐述脏腑间的病理影晌 1 1、说明五脏病变相互影响、说明五脏病变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相互传变母子相及传变和相乘相侮传变二种情况:母子相及传变和相乘相侮传变二种情况:(1 1)母子相及传变:)母子相及传变: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肾精不足而肝血不足,致肝肾精血不足;如肾病及肝,肾精不足而肝血不足,致肝肾精血不足;肾阴不足,导致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肾阴不足,导致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子病累母: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又称子病累母: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又称“子子盗母气盗母气”。如:心病及肝,心火亢盛,累及母脏肝脏,可引动肝火,如:心病及肝,心火亢盛,累及母脏肝脏,可引动肝火,致心肝火旺;心血不足,累及于肝,致心肝血虚致心肝火旺;心血不足,累及于肝,致心肝血虚(2)相乘相侮传变:)相乘相侮传变:相乘传变:相克太过而为病。包括相乘传变:相克太过而为病。包括二种情况:二种情况:传其所胜:一方过亢,被克一方受到传其所胜:一方过亢,被克一方受到过度克制。如肝气疏泄太过则肝气犯脾。过度克制。如肝气疏泄太过则肝气犯脾。侮而乘之:被克一方本身虚弱,不能侮而乘之:被克一方本身虚弱,不能承受对方的克伐而致病。如肝气虚弱,疏承受对方的克伐而致病。如肝气虚弱,疏泄不及,不能承受金气正常的克制。泄不及,不能承受金气正常的克制。相侮传变:反向克制而为病。包括二相侮传变:反向克制而为病。包括二种情况:种情况:侮所不胜:一方力量过强,对克己一侮所不胜:一方力量过强,对克己一方,即所不胜一方进行反侮而致病。如金方,即所不胜一方进行反侮而致病。如金克木,若肝木过亢,则反侮肺金,而致木克木,若肝木过亢,则反侮肺金,而致木火刑金的病变。火刑金的病变。轻而侮之:一方力量过弱,反受克己一轻而侮之:一方力量过弱,反受克己一方的反侮,即所不胜者轻而侮之。如木克方的反侮,即所不胜者轻而侮之。如木克土,若肝木太弱,肝失疏泄,则脾土反走土,若肝木太弱,肝失疏泄,则脾土反走肝木,称为肝木,称为“土侮木虚土侮木虚”。(三)用于疾病的诊断(三)用于疾病的诊断1、诊断本脏疾病:、诊断本脏疾病:根据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综合四诊,根据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综合四诊,根据本脏的色、味、脉诊断本脏疾病。根据本脏的色、味、脉诊断本脏疾病。如:面色青、口味酸、脉弦,病位多如:面色青、口味酸、脉弦,病位多在肝;面色面赤、口味苦、脉洪病位多在在肝;面色面赤、口味苦、脉洪病位多在心,多为心火亢盛之病。心,多为心火亢盛之病。2 2、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 根据某脏病变,出现它脏的色脉,分根据某脏病变,出现它脏的色脉,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析五脏疾病的传变。 如:脾虚病人,本为面色萎黄,若出如:脾虚病人,本为面色萎黄,若出现面见青色,则为木乘土,多为肝病犯脾;现面见青色,则为木乘土,多为肝病犯脾; 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为水乘火,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为水乘火,多为肾水上凌于心等。多为肾水上凌于心等。3、判断疾病的预后:、判断疾病的预后:根据色与脉的生克关系,判断疾病的根据色与脉的生克关系,判断疾病的预后及病情的轻重顺逆。预后及病情的轻重顺逆。(1)色脉相符:预后好,病轻,为顺证。)色脉相符:预后好,病轻,为顺证。如:肝病如:肝病面青、脉弦。面青、脉弦。脾病脾病面黄、脉緩。面黄、脉緩。肺病肺病面白、脉浮。面白、脉浮。心病心病面赤、脉洪。面赤、脉洪。肾病肾病面黑、脉沉。面黑、脉沉。(2)色脉不符:)色脉不符:色脉相生:见生色之脉者预后良好。色脉相生:见生色之脉者预后良好。如肝病面青脉本当弦,若见沉脉,沉为如肝病面青脉本当弦,若见沉脉,沉为肾脉,肾属水,水能生木,故为生色之肾脉,肾属水,水能生木,故为生色之脉,预后良好。脉,预后良好。色脉相客:见客色之脉者预后不良,色脉相客:见客色之脉者预后不良,病重为逆证。如肝病面青,反见浮脉,病重为逆证。如肝病面青,反见浮脉,浮为肺脉、肺属金,金能克木,则为客浮为肺脉、肺属金,金能克木,则为客色之脉,预后不良。色之脉,预后不良。临证时,必须四诊合参,不可机械临证时,必须四诊合参,不可机械套用。套用。(四)用于疾病的治疗(四)用于疾病的治疗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五脏虚则易传,实则不易传,再则五脏虚则易传,实则不易传,再则选择易被传及之脏进行治疗,以防选择易被传及之脏进行治疗,以防止其传变。止其传变。难经难经:“见肝之病,知肝传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当先实脾当先实脾”。2确定治疗原则与治法:确定治疗原则与治法:(1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与治法:)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与治法: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补母泻子补母泻子难经难经六十九难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常用的有:常用的有: 滋水涵木:滋肾阴养肝阴滋水涵木:滋肾阴养肝阴 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 培土生金:补脾气以益肺气。培土生金:补脾气以益肺气。 金水相生:养肺阴滋肾阴。金水相生:养肺阴滋肾阴。 (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与治法:)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与治法: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抑强扶弱抑强扶弱 抑强:抑其克者之强。抑强:抑其克者之强。 扶弱:扶其被克者之弱。扶弱:扶其被克者之弱。常用治法:常用治法: 抑木扶土:疏肝健脾。抑木扶土:疏肝健脾。 培土制水:补肾或补脾以制约水湿泛滥培土制水:补肾或补脾以制约水湿泛滥 佐金平木:肃肺以抑肝的方法。佐金平木:肃肺以抑肝的方法。 泻南补北:泻心火滋肾水。泻南补北:泻心火滋肾水。第三第三节精气学精气学说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是古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是古代先哲们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代先哲们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宇宙的无形而运动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宇宙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气中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原。原,是气中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原。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共同构成本原。共同构成本原。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宇宙万物宇宙万物精气精气极细微物质极细微物质气的自身的运动变化推气的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变化气与宇宙万物相互渗透,气与宇宙万物相互渗透,成为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成为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使万物相互感应而构成一使万物相互感应而构成一个整体。个整体。气气本本体体论论的的观观点点无形无形有形有形 弥散而运动弥散而运动 的状态存在的状态存在 凝聚成形质凝聚成形质 的状态存在的状态存在现代物理学的认识现代物理学的认识实物实物无形无形 连续性或粒子性物质:连续性或粒子性物质: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基本粒子、原子、分子。 非粒子性或连续性物质:非粒子性或连续性物质:电场、磁场、引力场。电场、磁场、引力场。精与气概念的联系与差异:精与气概念的联系与差异:1、精与气是同一的,都是构成宇、精与气是同一的,都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不断运动的极细微宙万物的本原而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的物质。的物质。2、精是气的精华部分。是构成人、精是气的精华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一)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 。(二)精气的运动和变化。(二)精气的运动和变化。(三)精气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三)精气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一)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一)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 精气学说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精气学说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由精或气构成,宇宙万物的生都由精或气构成,宇宙万物的生成皆由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成皆由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包括人类的共精或气是构成天地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同原始物质。精气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形式:精气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形式:无形:肉眼看不见的处于弥散运动无形:肉眼看不见的处于弥散运动状态,充塞于无垠的宇宙空状态,充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有形:肉眼可见的处于精气凝聚而有形:肉眼可见的处于精气凝聚而稳定状态,广泛存在于物质稳定状态,广泛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世界之中。“气合而有形气合而有形”。(二)精气的运动和变化(二)精气的运动和变化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具有巨大能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具有巨大能量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由于量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由于精气的不断运动,使得由精气构成精气的不断运动,使得由精气构成的宇宙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宇宙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纷繁变化,都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纷繁变化,都是精气运动的结果。精气运动的结果。1.精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精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1)气的运动形式:)气的运动形式:理论上可概括为升、降、出、入、理论上可概括为升、降、出、入、聚、散等几种。聚、散等几种。升与降,出与入,聚与散,虽是升与降,出与入,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2)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气的升)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气的升降出入聚散运动,使整个宇宙充满降出入聚散运动,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既可促使无数新生事物的了生机,既可促使无数新生事物的孕育和发生,又可引致许多旧事物孕育和发生,又可引致许多旧事物的衰败与消亡,如此则维持了自然的衰败与消亡,如此则维持了自然界新陈代谢的稳定与平衡。气的运界新陈代谢的稳定与平衡。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之机,整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之机,整个世界就会毁灭生命就会消亡。个世界就会毁灭生命就会消亡。2、气化:、气化: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各种变化的过程。凡在气的直接作用下或参与下,凡在气的直接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以及表现形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以及表现形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的结果。(1)气化的主要形式:)气化的主要形式: 气与形的转化:气与形的转化:气生形气生形: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的气化过程。有形之物的气化过程。形化气: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又形化气: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又化为无形之气的气化过程。化为无形之气的气化过程。形与形的转化:形与形的转化:有形之实体在气的推动和激发有形之实体在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下也可相互转化,如自然界作用下也可相互转化,如自然界的冰化为水,水化为雾或雨雪等,的冰化为水,水化为雾或雨雪等,人体内的精血互化、津血互生等,人体内的精血互化、津血互生等,皆属于皆属于形化形形化形的气化过程。的气化过程。气与气的转化:气与气的转化:无形之气之间,也可发生相互无形之气之间,也可发生相互转化。天气下降于地,可变为地转化。天气下降于地,可变为地气;地气上腾于天,可化为天气。气;地气上腾于天,可化为天气。如如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说: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有形实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植有形实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动物的生长壮老物的生长化收藏,动物的生长壮老已等变化,都属于有形实体自身的已等变化,都属于有形实体自身的不断更新的变化过程。动植物的这不断更新的变化过程。动植物的这些变化是在有形之体的内部与自然些变化是在有形之体的内部与自然界的无形之气之间的升降出入转换界的无形之气之间的升降出入转换中进行的,它们与自然界共处于一中进行的,它们与自然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个统一体中。人类是自然界之中的最可贵的、最人类是自然界之中的最可贵的、最高级的生物,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高级的生物,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是由于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而推是由于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而推动和调控的气化过程。人体内之气动和调控的气化过程。人体内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精、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各脏量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腑的功能活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而人体内的这一气化过程,是在而人体内的这一气化过程,是在与自然界之大气的交换过程中进与自然界之大气的交换过程中进行的,也是在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行的,也是在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中进行的。故说人与自然界影响中进行的。故说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息息相通,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之法成。(2)气化过程的类型:)气化过程的类型:化:气緩和运动所促成的某些化:气緩和运动所促成的某些变化。类似现代所说的变化。类似现代所说的“量变量变”。变:气剧烈运动所促进的显著变:气剧烈运动所促进的显著变化。类似现代所说的变化。类似现代所说的“质变质变”。化与变均取决于气的运动,气的化与变均取决于气的运动,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提和条件。运动是气化的前提和条件。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一)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一)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 精气,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精气,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物质。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食物中的水谷营养精微食物中的水谷营养精微(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生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其生、长、人体的生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其生、长、壮、老、己主要取决于精气尤其是肾中精气壮、老、己主要取决于精气尤其是肾中精气的盛衰。的盛衰。 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气化运动的反映。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气化运动的反映。升降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没有升降升降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没有升降出入就没有生命运动。出入就没有生命运动。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气化功能的失调,即人体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气化功能的失调,即气机失常。气机失常。 气机失调,往往先出现气虚、气郁、气陷、气机失调,往往先出现气虚、气郁、气陷、气滞、气逆等气机本身的病变,继而脏腑功气滞、气逆等气机本身的病变,继而脏腑功能失调,波及津血,造成痰凝、血瘀,无论能失调,波及津血,造成痰凝、血瘀,无论何病,总由气机失调为先导。何病,总由气机失调为先导。(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精气学说把精气不足和气机失调看作是疾病精气学说把精气不足和气机失调看作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和本质,故培护精气和调理气机产生的根源和本质,故培护精气和调理气机就成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成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