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0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5页 / 共60页
第6页 / 共60页
第7页 / 共60页
第8页 / 共60页
第9页 / 共6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专题 1 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题备考引擎专题专题 1 1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备考引擎 高频考高频考点点高考试卷高考试卷试题情境试题情境考题考题题型题型题题号号分封制分封制20192019年全国年全国课标课标西周分封制在中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国历史上的影响选择选择题题T24T2420092009年北京年北京北京广安门桥北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的蓟城纪念柱选择选择题题T12T1220092009年广东年广东柳宗元的文章和柳宗元的文章和书封面书封面选择选择题题T2T220192019年海南年海南刘邦在位末年特刘邦在位末年特别诏令的目的别诏令的目的选择选择题题T3T3【考情报告考情报告】专题专题 1 1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备考引擎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考试卷高考试卷试题情境试题情境考题题型考题题型题号题号宗法制宗法制20192019年广东年广东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家国一家国一体体”、忠孝观念、忠孝观念选择题选择题T12T1220092009年山东年山东红楼梦红楼梦中贾母中贾母的语句的语句选择题选择题T9T920092009年年辽宁、宁夏辽宁、宁夏宗法制在秦汉以后宗法制在秦汉以后的重大影响的重大影响选择题选择题T25T2520092009年天津年天津唐太宗、宋太宗、唐太宗、宋太宗、明太祖、康熙帝有明太祖、康熙帝有关皇位继承的史实关皇位继承的史实选择题选择题T1T120192019年广东年广东明清古建筑中的一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幅牌匾选择题选择题T12T12高频考高频考点点高考试卷高考试卷试题情境试题情境考题题考题题型型题号题号郡县制郡县制与郡与郡国制国制20192019年北年北京京汉代郡国并行的一幅地方行政汉代郡国并行的一幅地方行政图图选择题选择题T12T1220192019年江年江苏苏柳宗元对秦地方管理的评价柳宗元对秦地方管理的评价选择题选择题T1T120192019年全年全国国课标课标柳宗元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论对秦郡县制对秦郡县制的评价的评价选择题选择题T25T2520192019年安年安徽徽柳宗元对秦汉地方管理的评价柳宗元对秦汉地方管理的评价 选择题选择题T14T1420092009年安年安徽徽安徽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安徽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图选择题选择题T12T1220192019年江年江苏苏“齐人齐人”“”“鲁人鲁人”的表述变化的表述变化的原因的原因选择题选择题T1T1高频考高频考点点高考试卷高考试卷试题情境试题情境考题题考题题型型题题号号三省六三省六部制部制20192019年海南年海南唐代三省长官均号唐代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的目的称宰相的目的选择题选择题T4T420192019年福建年福建朱子语类朱子语类中对中对唐三省制的评价唐三省制的评价选择题选择题T14T1420092009年江苏年江苏唐代三省机构的精唐代三省机构的精细分工细分工选择题选择题T2T220192019年山东年山东唐朝中央机构效率唐朝中央机构效率提高的原因提高的原因选择题选择题T8T8高频考高频考点点高考试卷高考试卷试题情境试题情境考题题考题题型型题号题号宋元加宋元加强中央强中央集权集权措施措施20192019年广东年广东唐宋设置谏官的不同唐宋设置谏官的不同选择题选择题20192019年山东年山东宋形成了宋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知”的局面的局面选择题选择题T10T1020192019年江苏年江苏元管理佛教和地方事务的文元管理佛教和地方事务的文字记载字记载选择题选择题T3T320092009年海南年海南 宋代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宋代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选择题选择题T6T620092009年浙江年浙江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地方机构示意图机构示意图”选择题选择题T14T1420192019年海南年海南宋代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宋代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选择题选择题T6T620192019年宁夏年宁夏古代吏治腐败中以钱卖官的古代吏治腐败中以钱卖官的现象现象选择题选择题T25T25高频考高频考点点高考试卷高考试卷试题情境试题情境考题考题题型题型题题号号明清强明清强化君权化君权的措施的措施20092009年年辽宁、宁夏辽宁、宁夏明朝明朝“六部六部”的职能的职能选择选择题题T28T2820092009年浙江年浙江明代内阁制度明代内阁制度的描述的描述选择选择题题T16T1620092009年广东年广东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强化过程中的特殊过程中的特殊现象现象选择选择题题T5T5高频考高频考点点高考试卷高考试卷试题情境试题情境考题考题题型题型题题号号古代选古代选官与监官与监察制度察制度20192019年江苏年江苏诗人左思对诗人左思对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评价的评价选择选择题题T2T220192019年浙江年浙江唐代科举制唐代科举制的描述的描述选择选择题题T1T16 620092009年上海年上海宋代官员出宋代官员出身的说法身的说法选择选择题题T5T520192019年上海年上海网友发表帖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子讨论科举制的话语制的话语选择选择题题T2T21 1专题专题 1 1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备考引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分封制和宗法制。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历经建立、完善、加强、强化并衰落的的集中体现,历经建立、完善、加强、强化并衰落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为第二阶段,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核心内容。 【专题综述专题综述】专题专题 1 1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备考引擎 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命题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的高频点。20192019年命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备考:年命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备考: (1)(1)命题仍将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角度,尤其是命题仍将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角度,尤其是对现实的影响角度考查,如对现实的影响角度考查,如“认祖归宗认祖归宗”等。等。 (2)(2)注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注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现,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如封建君主专制中央现,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如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政治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集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政治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制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特点及影响等。措施、特点及影响等。【考向预测考向预测】专题专题 1 1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备考引擎 (3)(3)明清时期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带来的弊端明清时期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带来的弊端对今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对今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4)(4)古代政治制度古代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选官用人中央集权制度、选官用人制度、监察制度等制度、监察制度等) )不断创新对今天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借鉴作用。借鉴作用。 (5)(5)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古代君主专制、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古代君主专制、近代民主政治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近代民主政治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的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的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专题专题 1 1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备考引擎 (1)(1)复习早期政治制度时,突出对分封制、宗法制复习早期政治制度时,突出对分封制、宗法制内涵、特点及影响的复习。内涵、特点及影响的复习。 (2)(2)复习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时,要抓一条主线:复习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时,要抓一条主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及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及阶段特征。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段特征。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及作用;二是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及作用;二是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 (3)(3)重视对主干知识从不同命题角度的分析,联系重视对主干知识从不同命题角度的分析,联系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如与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如与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公务员制度等的链接复习。公务员制度等的链接复习。【复习策略复习策略】专题专题 1 1 专题网络构建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网络构建专题专题 1 1 专题网络构建专题网络构建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宗法制的内涵、影响及社会遗存探究点一宗法制的内涵、影响及社会遗存 1 1宗法制是用来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宗法制是用来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的纽带、具有宗族色的稳定。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的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 2对西周的影响: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对西周的影响: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天子到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天子到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均依据于此。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王位世袭制和分及传承均依据于此。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3 3对后世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1)(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2)(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3)(3)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调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会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会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背离。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背离。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例例1200912009山东文综山东文综 在在红楼梦红楼梦第第九十回中,贾母说: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这反映出贾母 ( () )A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C C【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文史结合的典型本题是一道文史结合的典型题目,在解答时一是要充分调用文学巨著题目,在解答时一是要充分调用文学巨著红红楼梦楼梦的相关内容,知道林黛玉和贾母有一定的相关内容,知道林黛玉和贾母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二是调用历史知识宗法制,其突的血缘关系;二是调用历史知识宗法制,其突出特点是血缘关系。依据题干有效信息出特点是血缘关系。依据题干有效信息“自己自己人人”“”“外人外人”作答。林黛玉是作答。林黛玉是“外人外人”,贾宝,贾宝玉是玉是“自己人自己人”,贾母强调宝玉和黛玉的远近,贾母强调宝玉和黛玉的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后宗法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对宗法制特点及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对宗法制特点及对后世社会遗存现象的考查。如对后世社会遗存现象的考查。如20192019年广东卷对年广东卷对“家国一家国一体体”忠孝观念的历史渊源的考查;忠孝观念的历史渊源的考查;20092009年辽宁、宁夏卷第年辽宁、宁夏卷第2525题对宗法制特点的考查、天津历史卷第题对宗法制特点的考查、天津历史卷第1 1题对宗法制对题对宗法制对封建皇位继承影响的考查;封建皇位继承影响的考查;20192019年广东卷第年广东卷第1 1题对祠牌匾题对祠牌匾与宗法制关系的考查等。今后本考点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与宗法制关系的考查等。今后本考点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复习时应特别注意与宗法制有关的历史遗存的现象,点,复习时应特别注意与宗法制有关的历史遗存的现象,如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全球华人清明祭拜黄帝陵;百如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全球华人清明祭拜黄帝陵;百家姓系列丛书、家谱修订、各地宗祠、家庙以及民间存在家姓系列丛书、家谱修订、各地宗祠、家庙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制的历史遗存。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探究点二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 1 1不同点不同点(1)(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几乎西周。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确立于元朝。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确立于元朝。(2)(2)和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和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免。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3)(3)作用: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作用: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2 2相同点相同点(1)(1)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3)(3)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3 3反映的趋势: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反映的趋势: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深远的影响。 例例2201922019全国课标卷全国课标卷 柳宗元在柳宗元在封建论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郡县制为“公天下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C制度法令的统一制度法令的统一D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D D【解析解析】材料中的材料中的“公天下公天下”的含的含义是从天下选拔官吏,它与分封制下周天子义是从天下选拔官吏,它与分封制下周天子主要从本宗族中任用官吏的主要从本宗族中任用官吏的“私天下私天下”相对相对立,由此判断立,由此判断D D项与项与“公天下公天下”的含义相符。的含义相符。A A项不是主要表现,可以排除。项不是主要表现,可以排除。B B、C C两项虽体两项虽体现了郡县制的进步性,但不符合现了郡县制的进步性,但不符合“公天下公天下”的含义,故均排除。的含义,故均排除。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是我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不仅对当时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三大地方行政制度,不仅对当时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考固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考命题主要通过新情境、新材料的设置,考查三大制度的命题主要通过新情境、新材料的设置,考查三大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如内涵、特点及影响。如20192019年全国课标卷第年全国课标卷第2424题对山东、题对山东、山西与西周分封制关系的历史渊源的考查、安徽文综卷山西与西周分封制关系的历史渊源的考查、安徽文综卷第第1414题对秦朝设郡县制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考查;题对秦朝设郡县制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考查;20092009年年广东卷第广东卷第2 2题对题对“封建封建”一词含义与分封制关系的考查、一词含义与分封制关系的考查、北京卷第北京卷第1212题对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与分封制题对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与分封制联系的考查;联系的考查;20192019年江苏卷第年江苏卷第1 1题关于题关于“齐人齐人”“”“鲁人鲁人”的表述变化原因的考查等。今后高考将会加强对分封制、的表述变化原因的考查等。今后高考将会加强对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比较的考查。郡县制与行省制比较的考查。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汉唐与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比较探究点三汉唐与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比较 1 1汉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汉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1)(1)相同点:相同点:在中央:在中央: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在地方上:在地方上: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2)(2)不同点:不同点:在中央: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中朝”来削弱相权,来削弱相权,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来削弱相权;在地方上:在地方上: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2 2唐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唐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1)(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2)不同点:唐朝加强了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不同点:唐朝加强了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中书门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例例3201932019广东文综广东文综 唐代和宋代都有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是非。这说明 ( () )A.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D D【解析解析】唐宋时期的谏官分别对宰唐宋时期的谏官分别对宰相、皇帝负责,由此可以排除相、皇帝负责,由此可以排除C C项;唐代谏官项;唐代谏官的职能、来源表明,他们的存在是对皇权的的职能、来源表明,他们的存在是对皇权的制约、对相权的加强,据此排除制约、对相权的加强,据此排除A A、B B项。唐项。唐宋谏官不同的来源和职能,说明皇权与相权宋谏官不同的来源和职能,说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宋代的皇权得到了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宋代的皇权得到了加强,故加强,故D 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 自秦朝设置宰相制度,直至明太祖废除自秦朝设置宰相制度,直至明太祖废除宰相,围绕着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宰相,围绕着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个王朝的措施、特点各不相同。高考命题就是从这个角度个王朝的措施、特点各不相同。高考命题就是从这个角度设置题目进行考查。如设置题目进行考查。如20192019年山东卷第年山东卷第1010题对宋代分割相题对宋代分割相权特点的考查;权特点的考查;20092009年江苏卷第年江苏卷第8 8题对唐代三省机构精细题对唐代三省机构精细分工的考查、海南卷第分工的考查、海南卷第6 6题对宋代分割宰相权力的考查、题对宋代分割宰相权力的考查、广东卷第广东卷第5 5题对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特殊现象的考查等。题对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特殊现象的考查等。今后高考将仍然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各个历史阶段强化今后高考将仍然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各个历史阶段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复习中应注意梳理秦汉、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复习中应注意梳理秦汉、唐宋、明清不同历史阶段强化皇权的措施,注意分析比较唐宋、明清不同历史阶段强化皇权的措施,注意分析比较其异同,把握其强化皇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其异同,把握其强化皇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其探究点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特点发展演变的特点 1 1、主要含义:、主要含义: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 2、具体内容(演变过程):、具体内容(演变过程):(1 1)形成)形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理论上,韩非子提出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实践上,商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 2)创立)创立秦朝:秦朝: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焚书坑儒等。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 3)巩固)巩固西汉:西汉: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 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4 4)完善)完善隋唐:隋唐: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调整和健全府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兵制。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5 5)加强)加强北宋: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 6)新发展)新发展元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7 7)强化(或顶峰)强化(或顶峰)明清: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3 3特征:特征: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至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至上,实行上,实行“人治人治”; 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始终与中国古代政治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始终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伴随。制度相伴随。4 4演变的趋势:演变的趋势: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6 6、评价:、评价:积极作用: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防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组织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消极作用: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对人民的政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束缚了商品经济发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6 6、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最终推翻:辛亥革命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1912年年2 2月月1212日,宣统帝正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式下诏退位) )。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1915年当上年当上“中华帝国的中华帝国的皇帝皇帝”,宣布改,宣布改19161916年为洪宪元年,年为洪宪元年,19151915年蔡锷、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讨逆宣言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乘机打败张勋。 例例4 4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着眼点是防止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着眼点是防止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其加强中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 ( () )极力提高皇权极力提高皇权竭力削弱相权竭力削弱相权首先首先集中军权集中军权 削弱地方权力削弱地方权力A AB BC C D D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D D【解析解析】本题易错选本题易错选A A项。提高项。提高皇权、削弱相权属于强化皇权的措施,加皇权、削弱相权属于强化皇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问题,强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问题,可排除可排除。故。故D 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 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个问题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个问题两个概念,学习时要注意正确区分。围绕着君权与相权的两个概念,学习时要注意正确区分。围绕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是高考命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如题的重点内容。如20192019年北京文综卷第年北京文综卷第1212题对汉代加强中题对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考查、江苏卷第央集权的措施的考查、江苏卷第1 1题对汉代对地方管辖措题对汉代对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福建文综卷第施的考查、福建文综卷第1414题对唐代强化皇权措施的考查;题对唐代强化皇权措施的考查;20092009年浙江文综卷第年浙江文综卷第1414题对宋代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第题对宋代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第1616题对明代内阁含义的考查,宁夏、辽宁文综卷第题对明代内阁含义的考查,宁夏、辽宁文综卷第2828题对题对明代废行省权分六部的考查等。高考命题常常会设置迷惑明代废行省权分六部的考查等。高考命题常常会设置迷惑项来考查区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概念内涵的不同,复项来考查区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概念内涵的不同,复习时要区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强化皇权措施与习时要区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强化皇权措施与加强对地方管辖的中央集权措施。加强对地方管辖的中央集权措施。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五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探究点五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 1 1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 (1)(1)演变:演变: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2)(2)演变趋势演变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平、公开、客观的原则。2 2古代监察制度变化古代监察制度变化 中国历代王朝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中国历代王朝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 秦朝: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西汉:西汉:汉武帝设汉武帝设13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王以及地方高官。 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北宋: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能生效; 明朝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司法。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段。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例例5201952019江苏历史江苏历史 诗人左思在其诗人左思在其咏咏史史中沉郁悲歌: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 )A A征辟制征辟制 B B察举制察举制C C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D D科举制科举制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C C【解析解析】从材料看,从材料看,“世胄蹑高位,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可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一个人的政治地位,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一个人的政治地位,不是由其才能、品质决定的,而是由其家族的不是由其才能、品质决定的,而是由其家族的门第高低决定的,而以门第高低作为选拔人才门第高低决定的,而以门第高低作为选拔人才依据的是九品中正制,因此依据的是九品中正制,因此C C项符合题意。征项符合题意。征辟制和察举制依据的是个人的品质,科举制依辟制和察举制依据的是个人的品质,科举制依据的是个人的才能,故排除据的是个人的才能,故排除A A、B B、D D。 专题专题 1 1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经历了一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经历了一个从门第高低到才能的演变过程,同时封建统治者个从门第高低到才能的演变过程,同时封建统治者注重加强对中央百官和地方行政、军事、财权的监注重加强对中央百官和地方行政、军事、财权的监督,其目的就是强化皇权,维护其统治,这对我们督,其目的就是强化皇权,维护其统治,这对我们今天公务员的招考、反腐倡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今天公务员的招考、反腐倡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而高考常常会命题考查不同选官制度、不同监察因而高考常常会命题考查不同选官制度、不同监察制度的利弊,以达到借古鉴今的目的。如制度的利弊,以达到借古鉴今的目的。如20192019年浙年浙江文综卷第江文综卷第1616题对唐代科举制的考查;题对唐代科举制的考查;20092009年北京年北京文综卷第文综卷第1313题对元代科举制的考查;上海卷第题对元代科举制的考查;上海卷第5 5题题对宋代科举制的考查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对宋代科举制的考查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演进变化的历注意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演进变化的历程及特点的掌握,分析其演变的实质。程及特点的掌握,分析其演变的实质。专题专题 1 1 专题热点链接专题热点链接六、专题热点链接 制度创新,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制度创新,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公平公正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懈追会,追求公平公正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懈追求。借鉴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与创新的经验教训,求。借鉴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与创新的经验教训,更有利于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将是高考命题的更有利于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查热点。复习中应注意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重要考查热点。复习中应注意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与主干知识的链接考查。题与主干知识的链接考查。 (1)(1)从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中理从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中理解宗法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深远影响。解宗法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深远影响。 【热点综述热点综述】专题专题 1 1 专题热点链接专题热点链接 (2)(2)分析中国古代加强完善中央对地方的分析中国古代加强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分析中管理中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分析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深远影响。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深远影响。 (3)(3)从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从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理解中可以程、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理解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弊端。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弊端。专题专题 1 1 专题热点链接专题热点链接 1 1(20192019安徽百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安徽百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近年来,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公天下”的因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A 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C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热点演练热点演练】【解析解析】C C 历史学习中应正确评价和认识中国古历史学习中应正确评价和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针对近年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出现的贬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倾向,来学术界出现的贬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倾向,不少学者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不少学者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体现了“现代行政现代行政”的特点;有的外国学者将其与的特点;有的外国学者将其与四大发明并列,是中国对后世的重大贡献;当代著四大发明并列,是中国对后世的重大贡献;当代著名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名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公天下”的因素。这些观点在新教科书中得到了的因素。这些观点在新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对中央集权制度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充分体现,并对中央集权制度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在教学中要吸纳这些新见解,阐明中国古代中定。在教学中要吸纳这些新见解,阐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据此本题选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据此本题选C C项。项。 2 2(20192019河南郑州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河南郑州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量预测)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这里的“收敛性收敛性”具体具体表现在(表现在(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监督 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军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 A B B C C D D【解析】C 根据题意,“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各选项中第项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第项是明初朱元璋时的措施;第项是清雍正帝时的措施;第项是明清的海禁政策,据此本题符合明清时期的选C项。 3 3(20192019河南焦作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河南焦作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D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解析解析】B B。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中。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央集权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开始建立中所学史实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就是皇权至上,到清朝央集权制度,其核心就是皇权至上,到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军机处的设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手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中。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B。 4 4(2019(2019清远清城区高三一模)某史学家清远清城区高三一模)某史学家认为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以下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中,正确的是( )材料中的材料中的“原理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作者对作者对“后世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作者对作者对“原理原理”的开创者持赞赏态度的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A 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D D 繁赜(繁赜(zz)复杂深奥,)复杂深奥,“漫然漫然”可理解为随意。材料反映了史学家对秦代官可理解为随意。材料反映了史学家对秦代官制的肯定和对后世的影响,第制的肯定和对后世的影响,第项三权分立与项三权分立与制衡一说错误,三权最早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制衡一说错误,三权最早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美国德斯鸠提出,美国17871787年宪法中实践;第年宪法中实践;第项项说法与材料史学家的观点不符,史学家并未否说法与材料史学家的观点不符,史学家并未否定后世的官制。本题定后世的官制。本题项说法符合题意,选项说法符合题意,选D D项。项。5 5(2019(2019济南高三调研济南高三调研) )洪武十二年,明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十恶”重罪,重罪,属于属于“常赦所不原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大臣专擅选官”“”“交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擅为更改变乱成法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这些规定( )A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解析解析】A A 从材料了解到明太祖朱元璋从材料了解到明太祖朱元璋极力防范大臣专权、朋党勾结左右朝政、大极力防范大臣专权、朋党勾结左右朝政、大臣结交宦官影响朝政,这些规定表明皇权专臣结交宦官影响朝政,这些规定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制的继续强化。BCDBCD三项说法与材料的反映不三项说法与材料的反映不符。符。 6. (20196. (2019沈阳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测试)沈阳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测试)元史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要以“山川形便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A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C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解析解析】D 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朝把天下划分为南七北六十三行省,比今天的省要朝把天下划分为南七北六十三行省,比今天的省要大得多,是想借用自然环境差异极大来加强统治的大得多,是想借用自然环境差异极大来加强统治的需要,故应选择需要,故应选择D D。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