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波假性正常化T波假性正常化定义:心电图上原来T波倒置的导联在某些情况下转为直立,称为T波假性正常化或T波伪改善。由于T波假性正常化发作时仅表现为T波“正常”直立,而且T波假性正常化是一种动态演变。正常T波方向:正常情况下,在I、II导联中T波直立,III导联中则可以出现直立、平坦、双向甚至是倒置的T波。T波在aVR导联中是肯定倒置的,而在aVL和aVF导联中则是和QRS波群的主方向是一致的。胸导联的T波通常是直立的,V1,V3有时也会出现T波倒置的情况,但其深度0.25mv;当V3导联中出现倒置的T波时,前面2个导联的T波也是倒置的。T波“真”正常化T波假性正常化的鉴别v未发生缺血时T波直立(与QRS主波方向相同),缺血发作时T波倒置,缓解后T波再次直立,这种缺血缓解后的T波直立称为T波“真”正常化。v缺血不发作时T波倒置(与QRS主波方向相反),缺血发作时T波直立,缓解后T波再次倒置,这种缺血发作时的T波直立称为T波假性正常化。发生机制v患者平时表现为心外膜下缺血,故T波倒置;某些情况下缺血加重,累及心内膜,T波转为直立,其发生与神经介质和多种血管活动物质有关。(正常心室复极心外膜完成早于心内膜,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到心内膜的顺序。) T波假性正常化的可能的发生机制:v心肌缺血时,主要表现为T波的向量改变和形态变化,通常T向量总是背离缺血区,患者平时表现为心外膜下缺血,故T波倒置,某些情况下(如冠状动脉痉挛)缺血加重,缺血区累及心内膜,而心内膜缺血时T波为直立,当T波振幅与原倒置T波振幅向量代数和为正值时,即形成假性正常T波。缺血型改变缺血型改变 当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时,出现高而直立的当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时,出现高而直立的T T波,成对称性。波,成对称性。 当缺血发生于心外膜时,出现对称性倒置的当缺血发生于心外膜时,出现对称性倒置的T T波波损伤性改变损伤性改变 随随着着缺缺血血时时间间延延长长,缺缺血血程程度度进进一一步步加加重重,就就会会出出现现损损伤伤型型改改变变,表表现现为为STST段段明明显显抬抬高高,并并可可呈呈单单向曲线。向曲线。坏死型改变坏死型改变 心心肌肌更更进进一一步步缺缺血血,导导致致细细胞胞变变形形、坏坏死死,心心电电图图上出现异常的上出现异常的Q Q波(宽度波(宽度0.040.04、深度、深度1/4R)1/4R)或者或者QSQS波。波。(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透壁性心肌缺血) 引起心肌复极顺序逆转,出现与正常方向 相反的T T向量,出现倒置T T波。 心肌缺血时T T波改变外还可以或同时有STST段改变。 此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异常,出现“过度极化”有关。 1. 1.缺血性T T波改变(Myocardial ischemiaMyocardial ischemia) 2. 2.损伤性STST段改变(Myocardial injuryMyocardial injury)3.3.坏死性Q Q波(Myocardial infarc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 一、基本图形及机制:一、基本图形及机制:v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发作,心肌电活动发生损伤性改变,sT段抬高伴T波高耸抵消原有的慢性心肌缺血改变所致的T波倒置时,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v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受损时,心肌细胞大量释放钾离子,导致一过性高血钾,形成高钾性T波直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 1、STST段改变,STST段下移0.05mv0.05mv;2 2、T T波改变,低平、双向、倒置;3 3、U U波倒置;4 4、传导阻滞或各种心律失常;5 5、左心室肥厚。(一)典型心绞痛v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一时性STST段水平下移或垂直下移0.1mv0.1mv。 和(或)T T波倒置;v或持续性STST段水平下移或垂直下移0.05mv0.05mv。和(或)T T波倒置、低平、双向。 二、二、心绞痛心绞痛心肌缺血示意图心肌缺血示意图正常心电图(1 1)静息心电图:正常或ST-TST-T异常;心律失常。(2 2)发作时心电图:)发作时心电图:典型心肌缺血改变,可见以典型心肌缺血改变,可见以R R波波 为主的导联中,为主的导联中,STST段压低段压低0.1mV 0.1mV ,T T波平坦或倒置,波平坦或倒置, 发作缓解后逐渐恢复;发作缓解后逐渐恢复;T T波假性正常化;变异型心绞波假性正常化;变异型心绞 痛者则相关导联痛者则相关导联STST段抬高。段抬高。病历介绍v60床,张顺福,男,48岁,因“反复胸闷痛2月”于2019年5月9日入院。患者2月前始出现反复发作胸痛,呈闷痛,位于心前区,多巴掌大小范围,常发于走路、爬楼或情绪激动时及夜间发作,休息或含服麝香保心丸可以缓解,一般持续10分钟。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冠心病”,予“氯吡格雷、地尔硫卓、卡维地平、阿托伐他订钙”等应用后改善,但仍有胸闷痛发作。1周前在新区凤凰医院查冠脉CTA提示冠心病,加用氯吡格雷抗凝一周,并予扩冠等治疗后好转,偶有胸痛发作,有时伴有出冷汗。今来我院就诊查心电图:st-t改变。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平时服珍菊降压片。体检:BP 110/70mmHg,心率70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粗。v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级、高血压病3级。v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脉中远端长病变,最严重处约85%狭窄,回旋支远端80%狭窄;右冠脉走形自然,血流通畅,中段85%狭窄,远端80%狭窄。三支病变例1:入院未发作心电图:、aVL中T波浅倒,V4-V6T波倒置,呈冠状T波入院第一次发作:导联、V4中T波直立,V6正负双向入院第二次发作:、V4、V5导联中T波直立;V6负正双向入院第二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10分钟:、aVL中T波浅倒,V4-V6T波倒置,呈冠状T波。入院未发作时:导联T波倒置,呈冠状T波病历介绍v57床,管国华,男,69岁,因“反复胸痛一月余,加重一天”入院。患者今年四月中旬始出现反复发作胸痛,呈闷痛,位于胸骨中下段,多巴掌大小范围,发作无明显规律,与走路、爬楼或情绪激动无关,韩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一般持续3-5分钟。曾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订钙片、氯吡格雷、依姆多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5月21日凌晨胸痛症状再次发作,症状较前相仿,持续时间较前延长,长达半小时左右,程度较前加重,伴有出冷汗。查心电图:st段改变,心肌酶谱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二十余年,血压最高150/90mmHg,平时服用复方利血平降压。有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病史三十余年。查体:BP 112/72mmHg ,心率82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粗。v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I级、高血压病1级、慢阻肺。v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脉各分支走形自然,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中段分出对角支前次全闭塞,狭窄99%,中段狭窄70%,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右冠脉走形自然,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病变例2:胸痛发作时:导联T波直立v60床,张顺福。不稳定心绞痛。心绞痛不发作时或胸痛缓解后,V4-V6导联T波倒置,心绞痛发作时原倒置的T波变直立。v57床,管国华。不稳定心绞痛。心绞痛不发作时或胸痛缓解后导联T波倒置,心绞痛发作时原倒置的T波变直立。以上2例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其心电图共同特点为心绞痛不发作时或胸痛缓解后部分导联T波倒置,心绞痛发作时原倒置的T波变直立,虽然T波的高度变化不一,但均属正常范围,呈现异常心电图一过性“正常化”。v表现:许多调查显示与心绞痛发作相关的异常ST-T假性正常化几乎均见于不稳定型心绞痛。v(T波假性正常化常见于不稳定心绞痛)v2、说明冠状动脉可能处于一个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发生ACS.不稳定性心绞痛(UA)v定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v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局部血流量下降。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