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8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5页 / 共88页
第6页 / 共88页
第7页 / 共88页
第8页 / 共88页
第9页 / 共88页
第1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培训讲义第三章 建设工程实体结构质量现场检测抽样 主讲:丁召峰连云港科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第一节 建筑桩基和复合地基 一、概述 桩基做为建筑物基础形式的一种,随着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的日趋复杂以及高层建筑的增 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市场现有的桩类型有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 制管桩和预制方桩等;这些桩型各有利弊,主要是根据施工场地土层情况及施工费用等来 确定其最经济适用的桩型。为了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 供可靠的数据,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现有的常规检测方法有如下 几种: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单桩竖向抗拨静载试验 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高应变法 5.低应变法 6.声波透射法 7.钻芯法 二、相关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2012 .关于进一步规范桩基工程检测工作的通知连建质【2006】160 号三、检测方法与内容 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 2.桩基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按教材P142表3-1-1选择。 3.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4.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2)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3)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除应达到本条第2款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外,当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不应少于下表规定的时间。土的类别休止时间(d)砂土7粘土10黏性土非饱和15饱和25注: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5.施工后,宜先进行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四、现场检测抽样1.桩基承载力试验静载荷试验(以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为例)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当工程桩总数在 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 2 根。高应变法 桩基高应变检测作为单桩竖向承载力验收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5%,且不得少于 5 根。钻芯法 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 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验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 。2.桩身完整性试验(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 总桩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20 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l0%。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 低应变检测比例:灌注桩 100%,预制桩 50%。五、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1.静载荷试验 1)检测开始时间 2)静载荷试验的加载量不应少于设计要求的单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 2.0 倍。 3)静载荷试验的总荷载或锚桩的反力不得小于预估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4)试桩、压重平台支墩边(锚桩)、基准桩三者之间的中心距离均应大于等于 4D 且大于2.0m。(D 为试桩,锚桩的直径取大者) 5)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最少维持时间为 2 小时。 2.高应变检测 1)检测开始时间 2)进行高应变承载力检测时,锤的重量应大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1.0%l.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 600mm 或桩长大于 30m 时取高值。 3)自由落锤采集信号时,应重锤低击,最大锤击落距不宜大于 2.5m。 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1)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严重塑性变形使力曲线最终未归零;(2)严重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幅值相差超过 1 倍;(3)触变效应的影响。预制桩在多次锤击下承载力下降;(4)四通道测试数据不全。3.低应变检测 1)检测开始时间。 2)检测时,受检桩应破到桩顶设计标高,且桩顶平整。4.声波透射法检测 1)检测开始时间。 2)在桩基施工时需同步埋设声测管,当桩径800m 时,应埋设 2 根管;800mm 2000mm 时不少于于 4 根管。 3)检测时,发射和接收声波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平测法)或保持固定高差(斜测法)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250mm。 5.钻芯法检测 1)检测开始时间。 2)对桩径小于1.2m 的桩钻 1 孔。桩径为1.21.6m 的桩钻 2 孔,桩径大于1.6m 的桩钻 3孔。 3)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距桩中心1015cm 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 0.150.25D 内均匀对称布置。 4)钻芯结束后,应对所取芯样的全貌进行拍照。5)对于合格桩,应采用 0.5l.OMPa 压力,从钻芯孔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回灌封闭,对于不合 格桩则应封存钻芯孔,留待处理。6.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桩的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载 荷作用点相重合。 2)试验标高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 3 倍。 3)加载等级可分为 812 级,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 2 倍。六、检测结果的解读 1.静载荷试验 1)检测结果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Qu,对于陡降型 Q- S 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对于缓变型 Q杂 曲线,取S=40mm 对应的荷载值;对于直径大于800mm 的桩,可取 杂=0.05D(D 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 2)当未出现上述判定时,则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3)当需要向设计方提供承载力数据时,需计算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2)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 ( 3)对桩数为 3 根或 3 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 3 根时,应取低值。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Ra 应按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统计 值的一半取值。2.桩身完整性分类的说明见教材桩身完整性分类的说明见教材P146表表3-1-4. 3.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 1)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两倍时,可取比例界限。2)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 压力的一半。3)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符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习题 一、单选题 1.某工程采用预制管桩,桩周土为砂土、粉土和非饱和粘土层,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不应小于天。A.7 B.10 C.15 D.25 2.某工程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采用钻孔灌注桩,总桩数为117根,全为三桩承台,根据JGJ106-2003 要求,低应变检测桩数不应少于 根。A.3 B.12 C.35 D.39 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特征值为 1000kN,静载试验反力荷载不应小于 kN。A.1000 B.2000 C.2400 D.30004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要求,声波透射法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mm。A.100 B.150 C.250 D.4005.桩径 d=1200mm 的灌注桩,钻芯孔数一般为 个。A.1 B.2 C.3 D.4 6.低应变检测时,实心桩,传感器应安装在 。A.桩中心 B.距桩中心 2/3R C.距桩中心 1/2R D.随处7.声波透射法检测时,每个剖面测点数不应少于 个。A.16 B.20 C.30 D.40 8.用高应变法检测桩基承载力时,锤的重量应大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A.0.5-1.0% B.1.0-1.5% C.1.5-2.0% D.2.0-2.5%9.低应变法检测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时,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应A.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少于 25MPa; B.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少于 15MPa; C.达到设计强度的 50%,且不少于 25MPa; D.达到设计强度的 50%,且不少于 15MPa; 10.声波透视法检测在桩基施工时需同步埋设声测管,当桩径在800-2000mm 之间时,应埋设不少于根管。A.2 B.3 C.4 D.5 11.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或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为 。A.不少于总桩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20 根B.不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C.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20 根D.不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二、多选题1.检测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有 。A.单桩静载试验 B.钻芯法 C.高应变法 D.低应变法2.下列 桩不宜采用高应变法检测承载力。A.预制管桩 B.人工挖孔扩底桩C.Q-S 曲线呈缓变型的大直径桩 D.沉管灌注桩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终止加载。A.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5 倍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2 倍,且经 24 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C.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值D.工程桩作锚桩,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4.钻芯法检测项目的检测目的是:A.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身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B.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C.判断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D.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5.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应符合 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B.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C.本地区采用的新型桩或新工艺D.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6.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常规检测方法有 。A.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B.桩基高应变动力试验C.桩基低应变动力试验 D.声波透射法试验 E. 钻芯法试验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目的是 。A.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B.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C.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D.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8.高应变法检测目的是。A.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B.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C.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D.桩身质量三、判断题1.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中,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且不应少于 3 根,总桩数 50根以内,检测桩数不应不于 2 根。2.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小于15MPa。 3.钻芯法检测桩身强度时,每组芯样应制作两个芯样试压。第二节回填土检测一、概述 当回实填土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时,在平整场地前,应根据结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等,提出压实填土的压实系数 ,以控制压实填土的质量。 与压实系数c 有关的土工参数有含水率、干密度、湿密度等。具体计算公式见教材P148。 与上述土工参数有关的土工试验方法为含水率试验、密度试验和击实试验,其中密度试验包括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这四种密度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见教材P148。击实试验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两种,主要用于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 5mm 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20mm 的土。二、引用的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1999三、现场检测抽样 作为地基持力层的压实填土,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率,每 50100m2 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四、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1.含水率试验必须对两个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测定的差值当含水率小于 40%时为 1%以 内,当含水率大于等于 40%为 2%以内,取两值的平均值为该土样的含水率,差值超过以上范 围需重新检测。2.环刀法、蜡封法检测土样干密度时,需进行平行试验。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0.03g/ cm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五、检测结果的解读 当压实填土作为地基持力层时,其压实系数 k 必须满足如下要求才能视为合格:具体规定见教材P149 表3-2-3。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采用抽样法测定土样含水率时,必须抽取两份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当含水量40%时,平行测定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应 。A.0.5 B.1 C.2 D.3二、多项选择题1.当采用抽样法测定土样含水率时,必须抽取两份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平行测定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应符合 要求:A.含水率10%,差值0.5% B.含水率40%,差值1%C.含水率40%,差值2% D.含水率10%,差值1% 2.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所得到的参数为 。A.最佳击实功 B.最大湿密度 C.最大干密度 D.最佳含水量第三节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一、回弹法1.概述: 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回弹仪,可为数字式也可为指针直读式。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 440。根据相应技术规程的要求,“回弹法”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 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混凝土检测龄期为 141000 天。抗压强度为 10 60MPa。回弹仪检测前后在洛氏硬度 HRC 为 602 的钢砧上,其率定值应为 802。2.引用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 2011) 3.抽检方法: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可用单个检测和批量检测两种方法。a.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抽测的数量可根据检测目的等实际情况确定数量。b.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 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 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 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小于 10 件。c.当检测条件与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可采用同条件试件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试件或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 6 个。抽测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检测测区的布置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4.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 1.在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前,宜具有下列资料: a.工程名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b.构件名称、数量及混凝土类型、强度等级; c.水泥安定性,外加剂、掺合料品种,混凝土配合比等; d.施工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浇筑日期等; e.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f .检测原因 2.检测样品应符合的要求: a.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应在其测试状态时保持干燥。若潮湿,须使其自然风干后再进行测试;b.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若结构或构件已做粉刷,应将其粉刷面凿除,并且不得损伤其原状混凝土面;c.检测面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渗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二、钻芯法:1.概述: 钻芯法是利用专用钻机,从结构混凝土中钻取芯样的检测混凝土强度或观察内部质量的方法。该方法较为直观准确,但该法由于要造成结构或构件局部破坏,故不宜在同一结构中大 面积使用。钻芯法适用于检测建筑结构或构件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 般不允许钻取芯样;对于强度等级小于 C10 的混凝土或虽强度等级较高,但龄期较短的混凝 土。一般也不能钻取芯样,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引用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3.抽检方法:(1)检测批的取样应遵守下列规定:a.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的容量确定。标准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不宜少于 15 个,小直径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应适当增加。b.芯样应从检测批的结构构件中随机抽取,每个芯样应取自一个构件或结构的局部部位,且取芯位置应符合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第 5.0.2 条的要求。(2)单个构件的取样,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 3 个;对于较小构件,有效芯样试件的 数量不得少于 2 个。4.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混凝土芯样应在结构或构件的下列部位钴取: a.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b.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c.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它钢筋 ;d.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 5.检测报告: 单个构件应按有效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中的最小值作为强度推定值。三、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抽检法1.概述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援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援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 1mm。 2.引用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 版)GB50204- 200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 2008。 3.抽检方法a.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 性共同选定;b.对粱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 2%且不少于 5 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 50%;c.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应对不少于 6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厚度进行检验;d.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的合格率小于 90%但不小于 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4.评定(1)允许偏差: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 7mm;对板类构件为+8mm,- 5mm。(2)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盘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 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a.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 90%但不小于 80%,可再取相同数量的构件 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 仍应判为合格; b.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的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 1.5 倍。习题一、单选题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为 。A.对梁类、板类构件应抽取构件数量的 5%且不少于 5 个构件进行检验;B.对梁类、板类构件应抽取构件数量的 5%且不少于 10 个构件进行检验;C.对梁类、板类构件应抽取构件数量的 2%且不少于 5 个构件进行检验;D.对梁类、板类构件应抽取构件数量的 2%且不少于 10 个构件进行检验;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为。A.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 5%;B.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 10%;C.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 30%;D.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 5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A.3 B.6 C.9 D.10 4.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砼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但不少于组。 A.3 B.6 C.1 D.10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规定采用回弹法进行批量检测时,需在同类结构或构件中抽取相应数量的样品检测。同类结构或构件的含义为 。A.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结构或构件; B.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养护条件基本一致的结构或构件;C.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的结构或构件;D.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结构或构件;二、多选题1.关于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正确的说法是A.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 600cd 时所对应的龄期;B.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C.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 14 D.等效养护龄期也不宜大于 60d;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A.对梁类构件为+8mm,-5mm; B.对板类构件为+10mm,-7mm; C.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 D.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E.对板类构件为+10mm,-5mm; 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规定各检测单位应按次序选用测强曲线。A.统一测强曲线 B.专用测强曲线C.地区测强曲线 D.企业测强曲线4.采用钻芯法按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个构件的钻芯数量不应少 个,对于较小构件,钻芯数量可取 个。A.2 B.3 C.4 D.5 5.钻芯法所钻取的芯样直径一般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倍。A.2 B.3 C.4 D.5 三、判断题 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必须采用非破损法,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每次抽样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 E.0.4 条规定允许偏差的 1.5 倍。()3.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养护方法。()四、计算分析题(一)某工程需要用回弹法批量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请判断抽检构件数量,测区与构件的有关要求。1.抽检构件总数的()A.10%且不少于 10 件 B.30%且不少于 20 件C.50%且不少于 20 件 D.30%且不少于 10 件2.测区离构件端部和施工缝边绝缘的距离()A.不宜大于 1.0m, 且不宜小于 0.2m B.不宜大于 0.5m,且不宜小于 0.2m C.不宜大于 1.5m,且不宜小于 0.5m 第四节后置埋件检测一、概述 随着结构加固、建筑装修等工程的增多,后置埋件(后锚固)连接技术发展较快,并成为不 可缺少的一种新型技术。后置埋件是指安装在结构上的埋置锚固件,其中涉及到三种客体:结 构基材、锚固件和被连接体。锚固件不但要完成被锚同件与原结构的连接作用,更重要的是能 有效的将外加荷载直接传递到原结构上,从而达到安全、可靠的功效。后置埋件(后锚固)是指 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混凝土结构上的锚固。影响后置埋件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锚固件本身的质量,二是后埋置技术。后置埋件(后锚固)作用原理可以分为凸形结合(机 械锁定嵌固结合),摩擦结合和材料结台。凸形结台时,荷载通过锚栓与锚固基础间的机械啮合 来传递。此类结合的钻孔须专门与锚栓匹配的钻头进行拓孔,锚栓在拓孔部分与锚固基础形成 凸形结合,通过啮合将荷载传给锚固基底。此类锚栓在混凝土结构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抗冲击 性能,可以在混凝土受拉区中使用。膨胀式锚栓的作用原理属摩擦结合,膨胀片张开后,使锚栓 与孔壁间形成摩擦力。膨胀力可由两种途径产生:扭矩控制和位移控制。扭矩控制是用力矩板 手达到规定的安装扭矩后,膨胀片张开。位移控制是把扩充锥体敲击入膨胀套管内,达到规定 的打入行程后,膨胀片张开。第三种是材料结合。即通过胶台体将荷载传给锚固基础,如当今应 用很广泛的植筋技术。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质量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检验。锚栓抗拔承 裁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构件,可采用非破坏 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应采用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二、引用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2004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 2004三、抽样方法 1.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 2.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 3 根。(连建质【2004】483号:每个单位工程所埋螺栓或植筋总根数的6 且不少于6根。) 3.非破坏性检验,荷载检验值应取 .9Asfyk 及 0.8NRk,c 计算之较小值。NRk,c 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可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6.l 节有关规定计算。五、检验结果评定1、非破坏性检验荷载下,以混凝土基材无裂缝、锚栓或植筋无滑移等宏观裂损现象,且 2 min 持荷期间荷载降低不大于 5%时为合格。当非破坏性检验为不合格时,应另抽不少于 3 个 锚栓做破坏性检验判断。 2.对于破坏性检验,该批锚栓的极限抗拔力满足下列规定为合格: NcRm uNsd NcRmin NRk,*式中Nsd锚拴拉力设计值; NcRm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 NcRmin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最小值; NRk锚栓极限抗拔力标准值; 3.当试验结果不满足 1 条及 2 条相应规定时,应会同有关部门依据试验结果,研究采取专 门措施处理。 混凝土现浇板厚度1.检验批量:每一楼层同一设计厚度的现浇楼板,按楼板数量的2%且不少于3块。2.允许偏差:+8mm,- 5mm。习题一、单选题1.JGJ145-2004 适用于被连接件以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A.普通砼 B.砌体 C.轻砼 D.砖墙2.后锚固基材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20 B.C25 C.C30 D.C35 3.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锚固连接所用锚栓,应选用以下哪几种。A.化学模筋 B.能防止膨胀片松驰的扩孔型锚栓C.据矩控制式膨胀型锚栓 D.位移控制式膨胀型锚栓4.锚固抗拔承功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 。A.随机 B.逐个抽样办法取样。C.逐批 D.监理指定的抽样方法5.抽样时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 计算。A.一半 B.10% C.1% D.0.1% 6.抽样时数量按每批锚捡总数一定量抽取,但不少于 根。A.5 B.1 C.3 D.10 二、多选题1.锚栓按其工作原理及构造的不同可分为 。A.膨胀型锚栓 B.扩孔型锚栓C.化学植筋 D.穿墙锚栓2.组成一个检验批的锚栓有要求。A.同规格 B.同型号C.部位基本相同 D.同一个工程3.对于非破坏性检验,以现象为合格。A.砼基材无裂缝 B.锚栓无滑移C.锚栓或植筋无破坏 D.植筋无滑移4.非破坏性检验时锚栓以 分钟持荷期间荷载降低不大于 时为合格。A.30 B.2 C.3% D.5% 三、判断题1.JGJ145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普通砼为基材的后锚因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以砌体或轻砼为基材的锚固。2.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就采用非破坏性检验。3.锚栓抽取数量按一批锚栓总数的 3%计算,且不少于 10 根。4.锚栓的基材可以用 C50 的砼。第五节砌体工程现场检测一、概述 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目的为获得砌体抗压强度、砌体抗剪强度、砌筑沙浆强度而进行的检测。根据规范(GB50203)和标准(GB/T50125)的规定,在砌体工程施工或验收时,当遇到:砂浆 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发生工程事故或对砌体施工质量有怀疑和争议等情况,需要进一步确定砂 浆及砌体强度时,可以采用对砌体或砂浆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的方法,来推定砖砌体或砂 浆的强度。更多情况下是在对已建砌体工程进行可靠性鉴定时,可以采用现场检测方法来推定砂浆的强度或砖砌体的工作应力、弹性模量和强度。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方法、特点、用途、限制条件具体见教材P154。现场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筒压法、贯入法。 二、相关标准、规范 .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 2011 .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GB/T50315- 2011 .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136- 201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 2004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13/T50129- 2011三、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抽样1.当检测对象为整栋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时,应将其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可以进行独立进行分析的结构单元,每一结构单元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单元。2.每一检测单元内,应随机选择 6 个构件(单片墙体、柱),作为 6 个测区。当一个检测单元不足 6 个构件时,应将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3.每一测区应随机布置若干测点。习题一、单选题1.砌体每一检测单元内,应随机选择 个构件(单片墙体)作为 6 个测区。A.6 B.5 C.4 D.1 2.轴压法测点数不少于 个。A.1 B.2 C.3 D.4 3.扁顶法测点数不少于 个。A.2 B.1 C.3 D.4 4.原位单剪法测点数不少于 个。A.3 B.2 C.1 D.4 5.筒压法测点数不少于 个。A.4 B.3 C.2 D.1 6.原位单砖双剪法测点数不应少 个。A.4 B.3 C.6 D.5 7.推出法测点数不应少 个。A.4 B.3 C.5 D.6 8.砂浆片剪切法测点数不应少 个。A.4 B.3 C.6 D.5 9.砌体回弹法测点数不应少 个。A.4 B.3 C.5 D.610.点荷法测点数不应少 个。A.6 B.5 C.2 D.1 11.射钉法测点数不应少 个。A.4 B.3 C.5 D.2 12.砌体关于检测单元的正确说法是A.每一楼层总量不大于 250 立方米材料品种和设计强度均相同的砌体B.每一楼层总量大于或等于 250 立方米材料品种和设计强度均相同的砌体C.每一楼层总量大于 250 立方米材料品种和设计强度均相似的砌体D.每一楼层总量大于或等于 250 立方米材料品种和设计强度均相似的砌体13.筒压法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烧结普通砖墙体中的砂浆强度B.检测烧结普通砖墙体中的砂浆和砖的综合强度C.检测烧结普通砖体的抗压强度D.检测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剪强度二、多选题1.下面测点数不应少于一个砌体检测方法是A.轴压法 B.扁顶法 C.原位单剪法 D.筒压法 E.点荷法2.下面有哪些是砌体无损检测方法是。A.轴压法 B.回弹法 C.原位单剪法 D.筒压法和点荷法E. 贯入法 F. 射钉法3.下面有哪些方法是局部破损法。A.轴压法 B.扁顶法 C.原位单剪法 D.筒压法 E.点荷法4.扁顶法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 B.测试古建筑和重要建筑的实际应力 C.测试砌体工程的砌体弹性模量 D.测试具体工程的砌体中砂浆的强度5.以下检测方法属取样检测的有 A.轴压法 B.回弹法 C.原位单剪法 D.筒压法 E.点荷法6.原位单砖双剪法检测方法特点有 A.属原位检测,直接在墙体上测试,测试结果综合反映了施工质量和砂浆质量 B.直观性较强 C.设备较轻便 D.检测部位局部破损7.原位轴压法砌体检测方法特点是。 A.属原位检测,直接在墙体上测试,测试结果综合反映了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B.直观性、可比性强 C.设备较重 D.检测部位局部破损8.砂浆并剪切法砌体检测方法特点有 A.属取样检测 B.专用的砂浆测强仪和其标定仪,较为轻便 C.试验工作较简便 D.取样部位局部损伤三、判断题1.当砌体检测对象为整栋建筑物或建筑物一部份时,应交将其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可以独立进行分析的结构单元,每一结构单元划分为若干检测单元。2.砌体每一检测单元内,应随机选择 6 个构件(单片墙体)作为 6 个测区。3.砌体当一个检测单元不足 6 个构件时,就将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4.砌体每个测区只能布置 1 个测点。5.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筒压法:测点数不少于一个。6.点荷法检测要求砂浆强度不应小于 2MPa。四、分析题筒压法取样:每个测区,从距离墙表面 mm以内的水平灰缝中凿取砂浆约 kg砂浆片(块)的最少厚度不得少 mm。各个测区的砂浆样品应分别放置并编号不得混淆。1.距离墙表面A.10 B.20 C.50 D.120 2.凿取砂浆A.2 B.8 C.4 D.20 3.砂浆片(块)的最小厚度A.2 B.15 C.10 D.5 第六节建筑物和构筑物沉降观测一、概述 沉降观测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其主要目的是监控建筑物的日沉降 量、累计沉降量以及差异沉降,为设计和处理提供依据,其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二、引用的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 2007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DGJ32/J 18- 2012三、现场检测抽样1.观测点的布置要求:(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 1020m 处或每隔 2- 3 根柱基上。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应设在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 4 个。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载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地质处理、不同上部结构、沉降缝、伸缩缝处的两侧,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3)对于宽度大于等于 15m 或小于 15m 但地质复杂的建筑的承重内隔(纵)墙设内墙点,以及框架、框剪、框筒结构体系的楼梯、电梯井和中心筒处。(4)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位置处。(5)框架结构建筑的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以及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 (6)重型设各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7)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8)当建筑物出现裂缝时,布设在裂缝两侧。2.观测周期和时间的要求:(1)建筑施工阶段的沉降检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检测,普通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检测,民用多层建筑可在一层模板脱模后进行检测。 2)民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周期,应按每增加1 5层检测一次,封顶后按1 2个月检测一次,直至竣工;民用多层建筑宜按每加高1 2层检测一次,封顶后按1 3个月检测一次,直至竣工;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检测。如果建筑物荷载均匀增大,应至少在增大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竣工时,检测总次数不得少于5次;竣工后检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的稳定情况确定;3)施工过程中若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检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 3个月检测一次。2.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者外。 可在第一年观测 34 次,第二年观测 23 次援第三年后每年 1 次,直至稳定为止。3.在观测过程中,若沉降速度大于等于2mm/d,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若沉降速度大于等于1mm/d,应减缓加荷速度并增加检测次数:若有基础附近垃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 23 d 一次的连续观测。 4.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d或最后两个检测周期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对于软地层二、三级多层建筑以0.020.04mm/d,高层和一级建筑以0.01mm/d为稳定阶段标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沉降水准测量闭合差要求:二级小于 nmm,其中 n 为测站数。A.0.5 B.1.0 C.1.5 D.2.02.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的判定标准,对于一般工程,当最后 100d 的沉降速率小于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A.0.100.40mm/d B.0.040.10mm/d C.0.010.04mm/d D.0.010.10mm/d3.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应视 而定。A.桩基础类型和沉降量大小 B.桩基础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C.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量大小 D.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4.在建筑物停工期间,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沉降观测工作可每隔一次。()A.15 天 B.1 个月 C.23 个月 D.一星期5.一般情况下,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置应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 1015mm 处或每隔根柱基上布点。A.23 B.12 C.13 D.14 6.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次数,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 34 次,第二年 23 次,第三年后每年 次,直至稳定为止。 A.2 B.1 C.3 D.4 7.DS05 水准仪每千米往返平均高程中误差限值为 A.0.5mm/d B.1.0mm/d C.1.5mm/d D.2.0mm/d8.电视塔、烟囱、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沉降观测时,应布设的点数不应少于。 A.3 个 B.2 个 C.6 个 D.4 个9.沉降观测时,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时各观测一次。 A.20%、40%、60%、80%、100% B.25%、50%、75%、100% C.10%、40%、70%、100% D.20%、40%、60%、80%、100%10.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实行逐日或 一次的连续观测。 A.35 天 B.46 天 C.68 天 D.23 天11.在水准路线上有若干个待求高程点,如果测得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认为各测站产生的误差是相等的,对闭合差要按测站数成计算过程即为平差。( ) A.正比例正符号 B.正比例反符号 C.反比例正符号 D.反比例反符号12.沉降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的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 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眺动而难以照准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伞为仪器遮蔽阳光。( A.三 B.四 C.五 D.六二、多项选择题1.沉降观测点的标志埋设,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一般可采用 等型式。 A.墙(柱)标志 B.基础标志 C.隐蔽式标志 D.划线标志2.一、二级水准测量的环形闭合差各是 。A.一级水准测量为:0.3n mm B.一级水准测量为:1.0n mm C.一级水准测量为:0.2n mm D.一级水准测量为:0.5n mm E.一级水准测量为:0.1n mm(n 为测站数)3.沉降观测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应提交的成果为 。A.沉降观测成果表B.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C.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D.沉降观测分析报告4对于沉降观测稳定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 18-2006 描述中正确的有。A.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判定。B.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 2 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C.二、三级多层建筑以 0.020.04mm/d 为稳定标准。D.高层和一级建筑以 0.01mm/d 为稳定标准。三、判断题1.允许误差又称极限误差或限差,是指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2.闭合差的概念:由一个已知高程点起,按一个环线向施工现场各欲求高程点引测后,又闭后回到起始的已知高程点,各段高差的总和即为闭合差。3.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判定。4.一级水准观测等级要求观测视线长度为50m。第七节基坑监测一、概述 基坑工程:为保证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坏而进行的支护、降水和土方开挖与回填等工作,称为基坑工程。 基坑监测:通过基坑监测对基坑工程自身的安全性和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全面的了解,及早发现工程事故的隐患,为调整设计、施工方案提供依据,为可能因基坑变形导致周边邻近建筑物产生沉降、裂缝引发的矛盾提供相关依据。二、引用的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2009三、基坑的分级要求 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 10m;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 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 四、监测要求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 5m 或开挖深度小于 5m 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 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五、监测工作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1.接受委托; 2.现场踏勘察; 3.制订监测方案; 4.监测点设置与验收,设备、仪器校验和元器 件标定; 5.现场监测; 6.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信息反馈; 7.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和报告; 8.现 场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完整的监测资料。六、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1.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2.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隧道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 基坑工程。3.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5.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七、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 1.支护结构; 2.地下水状况; 3.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周边建筑; 5.周边管线及设施; 6.周边重要的道路; 7.其他应监测的对象。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八、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具体内容见教材P160九、观测测点布置 1.基坑监测点的布置应遵从确保监测有效性为基本原则。即: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 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 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 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2.原则上,能埋的测点应在工程开工前埋设完成,并应保证有一定的稳定期,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各项静态初始值应测取完毕。沉降、水平位移的测点应直接安装在被监测的物体上,只 有道路地下管线若无条件开挖样洞设点,则可在人行道上埋设水泥桩作为模拟监测点,此时的 模拟桩的深度应稍大于管线深度,且地表应设井盖保护,不影响行人安全;如果马路上有管线 设备(如管线井、阀门等)的话,则可在设备上直接设点观测。十、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支护结构 2.施工工况 3.周边环境 4.监测设施 5.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测内容。十一、监测期限与监测频率 监测期限从基坑开挖开始至地下结构施工到0.00 标高并且坑壁回填完毕 。对于相应监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现场仪器监测频率可按教材P162 表3-7-5确定。十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照地 质;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 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 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 重开裂; 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十三、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 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秆体系出现 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 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6.根据当地 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十四、阶段性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该监测阶段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2.该监测阶段的监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3.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4.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5.相关的设计各和施工建议。十五、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2.监测依据;3.监测项目;4.监测点布置;5.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6.监测频率;7.监测报警值;8.各监测项目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分析及整体评述;9.监测工作结论与建议。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建筑基坑安全等级共分为几个等级 。 A.一 B.二 C.三 D.四2.在土层锚杆施工中,不能用做刚拉杆材料的是 。 A.细钢筋 B.粗钢筋 C.高强钢丝束 D.钢绞线3.土层锚杆布置时,一般锚杆锚固体上覆土厚度不小于 。 A.2m B.3m C.4m D.5m 4.水平角是指 。 A.地面上任意两直线间的夹角 B.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C.从空间一点出发的两个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 D.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夹角5.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之比的百分率。 A.土中水的质量与所取天然土样的质量 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 C.土的孔隙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D.土中水的体积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6.水位监测管的埋置深度(管底标高)应在最低设计水位之下 。 A.13m B.35m C.57m D.79m 7.地下水位监测时,监测值精度应为。() A.5mm B.10mm C.50mm D.100mm二、多项选择题1.为保证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处于干燥状态,常需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或配以设置止水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坑底面 0.51.0mm以下。降低地下水位也有利于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哪些破坏。 A.流土 B.管涌 C.坑底隆起 D.上层滞水2.存在于地表下岩、土体中的孔隙、裂缝或溶洞中的水称地下水。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哪些类型。 A.基坑内积水 B.潜水 C.承压水 D.上层滞水3.基坑监测可分为仪器监测、巡视检查两种形式,巡视检查可作为仪器监测的补充,即有的工程师有选择地对基坑工程有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现场巡视并做好记录。巡视检查对施工情况检查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A.冠梁、围檩有无裂缝出现; B.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C.基坑开挖分层高度、开挖分段长度是否与设计工况一致,有无超深、超长开挖; D.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设施、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4.监测报警指标一般用哪些内容控制。 A.累计变化量 B.变化速率 C.平均变化量 D.平均速率5.裂缝观测量测精度表述正确的是 A.裂缝宽度量测精度精确到 0.1mm B.裂缝长度量测精度精确到 2mm C.裂缝宽度量测精度精确到 0.2mm D.裂缝长度量测精度精确到 1mm6.当出现哪些情况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A.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B.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降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C.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D.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出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E. 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第八节建筑水电现场检测一、概述 建筑水电通称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涵盖了很多内容,在专业上它分为建筑给排水工程与建 筑电气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包含建筑给水、饮水供应、内部排水、雨水排水、消防水、内部热水 供应、特殊建筑物的给水排水(如游泳池、水景等)等;建筑电气工程包含 1园kV 以下架空线路、 室内各种用电设备及电器器具安装、照明动力线路配管配线、电线电缆接线、电缆头制作、防雷接地系统,以及等电位系统的安装、各种电气设备试运行等。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各类检测非常多,根据见证取样要求和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DGJ32/J21 - 2009的要求,建筑水电检测类别中包括绘排水系统,绝缘、接地电阻,排水管材 (件),给水管材(件)、阀门,电线、电缆,电工套管,开关、插座等项目的检测。这里主要讲述给排水系统和绝缘、接地电阻检测。 其中给排水系统又分承压管道系统和无压力管道系统。承压管道系统主要做水压试验,无压力管道系统需要做灌水试验和通球试验。 绝缘、接地电阻要做接地电阻、绝缘电阻、防雷接地系统检测。二、检测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200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 GB50303- 2002设计文件三、检测项目技术要求 1、建筑排水通球试验 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 100 %。 2、排水管灌水试验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满水 15min 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 5min,液面不下降,检查管道及 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灌水试验持续 1h,不渗不漏为合格。 3、承压管道水压试验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均为工挂压血的 1.5 倍,但不能小于 0.6MPa。 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 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 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h,压力降不得超过 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 1.15 倍状态下稳压 2h,压力降不得超过 0.0猿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泼。4、线路绝缘检测 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问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 0.5。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 。 A.1/2 B.1/3 C.3/4 D.2/3 2.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率必须达到 A.10% B.20% C.50% D.100% 3.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满水 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下降,检查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A.5 B.10 C.15 D.204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试验持续 h,不渗不漏为合格。A.0.5 B.1 C.1.5 D.2 5.承压管道水压试验: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 min,压力降不应大于 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A.5 B.10 C.15 D.20 6.承压管道水压试验: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h,压力降不得超过 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 1.15 倍状态下稳压 h,压力降不得超过 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A.0.5 B.1 C.1.5 D.2 7.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 M。( A.0.5 B.1 C.1.5 D.2 8.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标准代号是 A.GB50204-2002 B.GB50205-2002 C.GB50303-2002 D.GB50017-2003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代号是 A.GB50204-2002 B.GB50205-2002 C.GB50303-2002 D.GB50017-2003二、多项选择1.防雷接地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A.接闪器 B.引下线 C.接地装置 D.避雷针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 A.排水主立管 B.排水支立管 C.水平干管 D.水平支管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 A.隐蔽排水管道 B.裸露排水管道 C.垂直排水管道 D.埋地排水管道第九节建筑物防雷接地电阻检测一、概述建筑防雷对建筑物的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质量,物开展防雷接地检测。二、相关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 2008三、现场检测抽样 工程项目竣工交付前,必须对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检测。人工接地装置和利用建筑 物基础钢筋的接地体各为一个检验批,大型基础可按区块划分成几个检验批,一个验收批不少 于一个点。连建质【2004】483号单位工程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试点或断接卡、避雷引下线、避雷针、避雷带,每个系统检测点不应少于2点。四、现场检测注意事项1、现场必须提供相应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核定文件。根据设计文件确定检测部位和设计要 求。2、测试部位必须清洁干净,除去油漆、锈迹、污物等。3、使用钳型接地电阻表进行检测,仪表本身设立了补偿系数,不需要乘季节系数。使用手摇式接地电阻表,应添加季节系数。4、在进行接地电阻检测时,被测物体和周围环境温度不低于 5益,空气相对湿度不高于80%。五、检测结果解读检测结果与设计文件允许接地电阻值比较,小于等于为合格,大于为不合格。习题一、判断题1.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第十节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一、概述 钢结构焊接质量的无损检测主要有超声波探伤(UT)、射线探伤(RT)、磁粉探伤(MT)、渗 透探伤(PT)等几种方法,其中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仅主要用于焊缝的表面质量的探伤,超声 波及射线探伤主要用于焊缝内部质量的探伤。在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001 中属于强制性规定的是焊缝内部质量的探伤,而在实际的检测中主要以超声波探伤为 主。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超声波探伤的优点及原理。 超声波与射线探伤的比较:钢结构焊缝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一般可用超声波探伤和射 线探伤。射线探伤具有直观性、可追溯性好的优点,但操作程序复杂、检测周期长、成本高援且对 裂纹、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的检出率低。超声渡探伤则刚好相反,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且对 裂纹、未熔台的检测灵敏度高,因此在进行焊缝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时,优先采用超声波探伤,只 有当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可以采用射线探伤。 超声波探伤检测原理:钢结构焊接节点的超声波探伤主要检测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宏观 几何缺陷,常用频率为 15MHz 的短脉冲波以反射法进行。此时,在试件中传播的声脉冲遇到 声阻抗(材料密度与声速的相乘积)有变化处(如出现缺陷)部分入射声能可被反射,根据反射 信号的幅度可刘缺陷的大小、严重程度作出评估。通过测量入射波与反射渡之间的时差可确定 反射面与人射点之间的(声程)距离,用以确定缺陷的位置。二、涉及的主要标准、规范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0012、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 89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20054、钢结构超声渡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03- 20075、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CJ81- 20026、无损检测 焊接磁粉检测JB/T6061- 20077、无损检测 焊缝渗透检测JB/T6062- 2007三、现场检测抽样抽样检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缝数量的计数方法:工厂制作焊缝长度小于等于 1000mm 时,每条焊缝计为 1 处;长度大于 1000mm 时,将其划分每 300mm 为 1 处;现场安装焊缝每条焊缝为 1 处; (2)检测批的确定 1)按焊接部位或焊接接头形式分别组成批; 2)工厂制作焊缝可以按同一工区(车间)按一定焊缝数量组成批;也可以按不 同的构件按类组成批; 3)多层框架结构可以每节柱的所有构件组成批;现场安装焊缝可以区段组成批; 4)抽样检测除设计有要求外应采用随机取样方式; 5)抽样检测时应逐一批次按要求检测。 (3)设计要求质量等级达到一级、二级焊缝的内部无损检测应满足教材P166表 3- 10- 1。 焊缝的质量等级: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对焊缝进行定性分类,如:一级焊缝、二级焊缝、三级焊缝等。 检验等级:检验工作应达到的完善程度,在超声波探伤三级分别为: A 级最低,B 级一般,C 级最高 评定等级:对焊接缺陷的大小进行定量的分级,分为四级: 级、级、级、级。四、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1)现场检测时委托方应供相关的图纸;(2)委托单位应向检测人员提供如材质、厚度、焊接坡口、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结构形式、 焊接环境等基本信息情况;(3)待检的钢构件应铺展整齐;(4)安装好的焊缝进行检测前安全设施必须到位;(5)待检焊缝两测需打磨的宽度约为两倍板厚再加上 30mm 的宽度,打磨应去除掉焊渣、漆层、飞溅等影响检测的物质;(6)属见证类检测需监理旁站见证;(7)所有要检测的焊接节点需外观检查合格;(8)对于现场焊接低合金高强钢焊口,为防止延迟裂纹的漏检,应在焊接后的 24 小时后进 行探伤;有热处理工艺要求的焊接接头应在热处理工序后再进行探伤;对普通的碳索结构钢的探伤可以在焊接接头冷却至常温下再进行。五、超声波检测结果解读 不合格的缺陷要返修,对焊接内部的缺陷应用碳弧气刨刨去缺陷;为防止裂纹扩大或延伸,刨去长度应在缺陷两端各增加 50mm;刨去深度也应将缺陷完全彻底清除,露出金属母材, 并经砂轮打磨后施焊;返修区域修补后应按原探伤要求复验。同一条焊缝一般只允许两次返 修。评定:抽查的焊缝如不舍格率小于 2%,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不合格率大于 5%,该批验 收应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率在 2%5%应加倍抽检,如在所有抽查的焊缝中不合格率不大于 3%。 该批验定为合格;大于 3%则定为不合格。当验收定为不合格时应对余下的焊缝全数抽查。习题一、单选题1.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规定受检对接焊缝钢板厚度不小于 。 A.10mm B.8mm C.12mm D.6mm 2.二级焊缝对应的超声波探伤的合格评定等级为不大于A.级 B.级 C.级 D.级3.一级焊缝对应的超声波探伤的合格评定等级为不大于A.级 B.级 C.级 D.级4.全焊透的二级焊缝应进行抽检,超声波探伤的抽查比例应不小于为A.10% B.100% C.20% D.50%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中规定外观检查时每批同类构件应抽查A.10% B.5% C.3% D.20%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规定外观检查时,被抽查的构件中每类焊缝按条数抽查。A.10% B.5% C.3% D.20% 二、多选题1.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规定,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焊缝形式、荷载特性,焊缝的质量等级可设计为焊缝。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2.建筑钢结构一、二级的射线探伤的检验等级应为A.A B.B C.C 3.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批的确定。()A.按焊接部位或焊接接头形式分别组成批B.工厂制作焊缝可以按同一工区(车间)按一定焊缝数量组成批;也可以按不同的构件按类组成批;多层框架结构可以每节柱的所有构件组成批C.现场安装焊缝可以区段组成批;多层框架结构可以每层(节)的构件组成批D.抽样检测除设计有要求外应采用随机取样方式E.抽样检测时应逐一批次按要求检测4.钢结构超声波检测结果评定A.抽查的焊缝如不合格率小于 2%,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B.不合格率大于 5%,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C.不合格率在25%应加倍抽检,如在所有抽查的焊缝中不合格率不大于3%,该批验收定为合格D.大于 3%则定为不合格E.当验收定为不合格时应对余下的焊缝全数抽查第十一节 钢结构防火防腐涂层厚度检测一、概述 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独特且日益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钢结构的防腐和防火符合相关要求,才能确保其使用寿命。二、相关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001三、现场检测抽样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层厚度、防火涂料涂层厚检查数量:按构建数抽查 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 3 件。四、检测方法1、防腐涂料涂层:用干漆膜测厚仪检查。每个构件测 5 处,每处的数值为 3 个相距 50mm测点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2、防火涂料涂层:用涂层测厚仪、测针和钢尺检查。测量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 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 的规定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001 附录 F。五、检测结果评定1、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 总厚度:室外应为 150 m,室内应为 125 m,其允许偏差为- 25 m。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 偏差为- 5 m。2、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的 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 85%。习题一、单选题1.钢结构防腐涂料层厚度检查数量:按构建数抽查()%,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件。A.5;5 B.10;5 C.10;3 D.5;32.钢结构防腐涂料涂层厚度检测,每个构件测( )处,每处的数值为()相距 50mm 测定促成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A.5;3 B.3;5 C.10;3 D.10;53.厚涂型防火涂料层的厚度()%及以上面积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A.70;80 B.80;85 C.70;85 D.80;75 4.当设计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允许偏差()m,每边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m。A.-25;-10 B.-20;-10 C.-25;-5 D.-20;-5第十二节室内空气有害物质检测一、概述 氡是一种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由镭衰变而得,镭又来自于铀、钍等。镭、铀、钍在大自然中含量很微,比较而言,花岗岩。铝矾土,煤矸石,粉煤灰中含量较高。氡的 射线会致癌。 自然界中任何天然的岩石、砂子、土壤无不含有铀、钍、镭、钾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可见,能够对建筑物室内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的无机材料几乎全以天然土石为基本材料(砖、瓦、水 泥、砂、花岗岩、大理石、石膏等属于此类),矿渣及工业生产的废渣开展综台利用后,也是如此,如煤矸石砖,粉煤灰制品(灰渣砖,掺粉煤灰的水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有的地方甚至用赤泥(生产氧化铝后的废矿渣)以及铀矿山的废矿石等作为建筑材料盖房使用。除此以外, 地下地质构造断裂是民用建筑低层室内氡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此在建筑的选址和设计方而 需着重注意。 甲醛为无色强刺激性气体,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室内暴露者的健康影响最敏感的是嗅觉的刺激,长期接触将致头痛、眩晕、恶心、鼻癌等。 室内污染中甲醛的来源主要为人造板材,粘合剂及一些化纤地毡,油漆涂料等。甲醛在室 内的浓度变化主要与污染源的释放量和释放规律有关,也与使用期限,室内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程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温度和通风的影响最重要。 氨气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中毒。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如部分混 凝土防冻剂,高碱混凝土膨胀剂,早强剂。另有木器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使 用氨水。还有织物和木材的阻燃剂也为氨的一个来源。 苯和 TVCO 均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中的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油漆,涂料,粘合剂,塑料地板 革,地毯等物品,做为溶剂或游离的合成单体。考虑到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品种繁多,不可能一 一定性,规范规定取甲醛,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 作为应识别组分,其他来识别组分均以甲苯计。二、涉及的主要握准、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2010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 93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6- 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R/T18204.25-2000三、现场检测抽样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 3 间;房间总数少于 3 间时,应全数检测。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 3 间。3.当房间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四、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 7 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2.工程完工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并加强通风换气。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TVOC 撤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 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 1 小时后进行。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氧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五、检测结果解读及处理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的限量见教材P170表 3- 11- 1。其中类民用建筑工程指 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类民用建筑工程指办公楼、商店、 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鉴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 工程。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驻措施进行处 理,并可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 1 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 原不台格房间。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按教材P170表 3- 12- 2 设置。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石材放射性检测取样为每种材料随机抽取 2 份样品,每份不少于 kg。 A.0.5 B.1 C.1.5 D.2.0 2.写字楼为民用建筑类工程。()A.A 类 B.B 类 C.类 D.类3.氡-222 原子核放射的是粒子,主要形成 照射危害。A.内 B.外 C.长 D.短4.无机非金属材料放射比活度测定一般采用。A.径迹蚀刻法 B.多道谱仪 C.气球法 D.双滤膜法5.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采用的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需为 。A.A 类 B.B 类 C.C 类二、多项选择题1.民用建筑工程需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包含 等。A.苯 B.甲醛 C.二氧化硫 D.氡2.氨气可来源于 。A.混凝土早强剂 B.高碱混凝土脚胀剂C.木器涂饰用增白剂 D.织物阻燃剂3.装修污染检测中,房间使用面积为90m2设不少于 点,1500-3000m2设不少于 点。A.2 B.3 C.4 D.5 E.6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甲醛浓度检测应在工程完工至少 天后进行,应在对外门窗封闭后进行,氡浓度检测门窗封闭。 A.90 B.30 C.7 D.1h E.12h F.24h 5.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包含 。 A.砂石 B.石膏制品 C.吊顶材料 D.商品混凝土6.民用建筑工程对材料的放射性污染控制主要是控制在建筑材料 的比活度。 A.镭 B.氡 C.钍 D.钾7.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放射性检验项目为。 A.内照射指数 B.外照射指数 C.氡浓度 D.氡析出率8. 属于饰面人造板。 A.实木复合地板 B.细木工板 C.刨花板 D.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9.胶合板可采用 法测甲醛释放量。 A.穿孔萃取法 B.干燥器法 C.气候箱法10.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并不得少于 间。 A.9 B.7 C.5 D.3 三、判断题1.当室内环境污染物宵、浓度检测中出现不合格项目时,应查找原因,并整改后进行复检,复检只检不合格项,但数量增加一倍。2.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四、分析题某娱乐场所总共 6 层,每层均为 3600 平方米,1、2 层为大通间,3、4 层每层都分割成120 平方米的包间,5、6 层每均为 5 个同样大的放映厅。1.请估算该娱乐场所至少共需抽检多少间有代表性房间。AA.4 B.8 C.12 2.最少需设多少点?B?A.10 B.20 C.40第十三节土壤有害物检测一、概述 土壤中有害物质很多,这里根据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2010的要求,主要对土壤中氡气进行介绍。 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照射,使呼吸道细胞受损,从而引发 患肺癌的可能性。室内空气中的氡气主要有以下两个来源:一是建筑物所用的水泥、砂石和砖 等无机建筑材料、二是地下土壤,要进行土壤中氡气的检测,保障公众健康。根据规范的要求, 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建筑工程场地土壤中氡气浓度或土壤氡析出率测 定。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浅(特别是多雨季节),难以进行土壤中氡气浓度的测定;有些地方土壤层很薄,或基层全为石头,同样难以进行土壤中氡气浓度的测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氡气析出率的测定。二、相关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2010三、现场检测抽样 1、检测土壤中氡气浓度时,在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内以 10m 间距做网格,各网格交叉点即 为检测点(当遇到较大石块时,可偏离依2m),但布置点数不应少于 16 个,布点位置应覆盖基础 工程范围。 检测土壤中氡气析出率时,在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内以 20m 间距做网格,各网格交叉点即 为检测点(当遇到较大石块时,可偏离依2m)。 2、在每个检测点,应采用专用钢钎打孔(土质较软的地区,可将取样器直接插入土壤中),孔径宜为 20耀40mm,孔的深度宜为 500耀800mm,但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深度可适当减小。 3、测定氡气析出率的地面,应去除腐植质,地面应平整,尽量不破坏土壤与大气的原有连 接气孔。四、现场检测注意事项 1、检测时间宜在 8:00至18:00 之间,如遇雨天,应在雨后 24h 后进行。2、检测氡气浓度时应配备 琢 放射源,在每次土壤氡气测量前、后均应对测氡仪进行校正, 以检验仪器的稳定性,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3、测定氡气析出率时,应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进行。五、检测结果解读1、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不大于 20000Bq/m3 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不大于0.05Bq/(m2.s)时,可不采取防氡工程措施。2、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大于 20000Bq/m3,且小于 3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大于 0.05Bq/(m2s)且小于 0.1Bq/(m2s)时,应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3、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 30000Bq/m3,且小于 50000Bq/m3, 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大于或等于 0.1Bq/(m2s)且小于 0.3Bq/(m2s)时,除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 抗开裂措施外,还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中的一级防水要 求,对基础进行处理。4、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 50000Bq/m3 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0.3Bq/(m2s)时,应采取建筑物综合防氡措施。习题一、单选题1.土壤氡浓度检测时,在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内以()米间距做网格,布置点数不应少于( )个,布点位置应覆盖基础工程范围。 A.10 B.12 C.15 D.16 2.土壤氡浓度检测时,在每个检测点,应采用专用钢签打孔,孔径宜为()mm,孔深宜为( )mm。 A.30-40 B.20-40 C.500-800 D.600-8003.当民用建筑工程长度土壤氡浓度不大于()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不大于()Bq/m3.s可不采取防氡工程措施。 A.30000 0.05 B.20000 0.05 C.30000 0.1 D.20000 0.14.土壤氡检测时间宜在 8:00-18:00 之间,如遇雨天,应在雨后()h 后进行。 A.12 B.24 C.48 D.36 第十四节综合布线检测一、概述 1.检测目的 2.适用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智能化建筑中综台布线系统的系统性能检测 二、检测依据 1.GB50339- 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GB/T50312- 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三、现场检测抽样 工程项目竣工交付前,必须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进行检测。检测可采用通道测试,也可采 用基本链路测试。 一个单位工程为一个验收批。检测比例:检测对绞电缆布线链路,检测数量不少于10%,且抽测必须包括最远点;检测光纤布线链路,抽测比例 100%。四、现场检测注意事项 1.检测必须在线路敷设完毕,信息插座接线完毕,配线架等安装完毕,施工自检结束以后进行。 2.必须提供相应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核定文件。五、检测判定 1.单项合格判定如下: 1)对绞电缆布线的链路检测,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判该链路检测不合格。 2)光纤布线的链路测试结果不合格,则判该光纤链路不合格。 2.综合判定 1)光纤布线测试时。如果线路中有一条链路无法修复,则判不合格。 2)对绞电缆布线抽样时,被抽样链路不合格比倒不大于 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不合格链路必须予以修复并验证。被抽样链路不合格比例大于 1%,则视为一测抽样不通过,应进行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如果不合格比例仍大于1%,则视为检测抽样不通过,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要求判定。 3)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抽测时,如果有下面两种情况之一就判为不合格:无法修复的链路超过总数的 1%时;不合格链路超过总数的 1%时。 4)全部检测或者抽样检测结果论为合格,则系统检测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非屏蔽双绞电缆的代号为 。A.STP B.SCTP C.UTP D.RJTP 2.信道模式总长不得大于 m。 A.90 B.100 C.150 D.2003.永久链路模式总长不得大于 m。 A.90 B.100 C.150 D.2004.光缆核心直径小,光以一种模式无散射传输,高带宽,可长距离传输的是 光纤。 A.单模 B.多模 C.三模 D.四模5.对绞电缆布线系统抽测数量为总链路的。() A.1% B.5% C.10% D.100% 6.光纤布线系统,抽测数量为总链路的。() A.1% B.5% C.10% D.100% 7对整个布线系统综合判定时,光纤布线系统中有条链路无法修复,则判不合格。 A.1 B.2 C.1% D.10% 8.对整个布线系统综合判定时,对绞电缆布线系统被抽样链路不合格比例不大于为 抽样检测则视通过。 A.1% B.5% C.10% D.100% 9对整个布线系统综合判定时,对绞电缆布线系统全部抽测时,如果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的就判为不合格:无法修复的链路超过总链路的 时;不合格链路超过总数的 时。A.1% B.5% C.10% D.100% 二、多项选择题1.3 类和 5 类布线系统按照进行测试。 A.基本链路 B.信道 C.永久链路 D.直接链路2.5 类和 6 类布线系统按照 进行测试。 A.基本链路 B.信道 C.永久链路 D.直接链路3.信道包括: 集合点、设备线缆在内。 A.水平电缆 B.信息插座模块 C.电信间的配线设备 D.跳线4.3 类和 5 类布线系统测试项目及性能指标包括:。 A.接线图 B.长度 C.衰减 D.近端串饶(音)5.光缆主要有 形式。 A.单模 B.二模 C.三模 D.多模6.光缆测试主要内容是 。 A.长度 B.接线图 C.光功率损耗 D.衰减第十五节空调系统检测一、概述 空气调节是利用冷热源,通过输送装置把能量传递给末端空词设备,然后利用末端 设备和空调区域内介质进行热湿交换,从而达到人们所需要的工作环境。目前空调系统主要分 为舒适性的普通空调工程及有精度要求的净化空调工程;普通空调工程叉分为通过风水交换 空调系统及 VRV 空调系统。空调检测是保证空调区域内的综合效能符合现行有效标准及设计 文件的要求,本检测适用于所有工业及民用建筑的空调工程。二、标准、规范1.GB50243- 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设计文件。三、现场检测抽样 空调工程的现场检验主要分为空调主设备性能参数的校核,空调水系统的检查及空调区 内温度值、湿度值的检测,风系统的校核及噪声值的检测。四、检测结果解读1.空凋工作区内冬季或夏季一个工况参数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为合格。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空调系统风口风量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小于 。 A.5% B.10% C.15% D.20% 2.空调系统涉及的主要规范 。A.GB50303-2002 B.GB50303-2002 C.GB50303-2002 D.GB50303-2002 3.室内噪声的检测布点要求每设一点。 A.50m2 B.30m2 C.25m2 D.16m2 4. 在 VWV 的冷冻水空调系中必须存在控制系统有 。 A.DDC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B.DCS 集散控制系统C. P 压差控制器 D.PID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5. LA、NR、NC 噪声评价方法的相互换算关系 。 A.LA=NR=NC B.LA=NR+5=NC+10 C.LA=NR-5=NC-10 D.LA=NR=NC-10二、多项选择题1.目前常用的制冷方式有 。 A.正压制冷 B.负压制冷 C.真空制冷 D.常压制冷2.空调冷水系统定压方式有。A.生活水箱直接定压 B.膨胀水箱定压 C.城市自来水管网定压 D.稳压罐定压3.室内负荷计算,当计算系统负荷时,还要计算下列负荷 A.风机、风管的温升 B.新风的冷负荷和湿负荷 C.冷却泵、冷水管和冷水箱等温升的附加冷负荷 D.混合损失4.空调检测是保证空调区域内的综合效能符合 的要求。 A.建设单位 B.现行有效标准 C.空调区内人员工作环境 D.设计文件5.空调工程检测主要分为。 A.空调主设备性能参数的校核 B.空调水系统的检查 C.空调区内温度湿度噪声的检测 D.空调风系统的校核三、判断题1.相对湿度是空气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饱和状态下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之比用百分率表示。2.孔板送风依靠顶棚稳压层下部的多孔板实现均匀送风的方式。3.射程是射流从风口到速度降至接近零值处所经过的距离。4.静压箱是使气流降低速度以获得比较稳定静压的中空箱体。5.防火阀是借助感烟(温)器能自动关闭以阻断烟气通过阀门。6.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制冷剂是溴化锂。7.安装立式水泵的减振装制一般用弹簧减振器。8.含湿量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9.露点温度是在大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的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10.在冰畜冷制冷系统中,为了保证乙二醇不被无缝钢管的铁锈二次污染;所有无缝钢管的内外壁都必须进行二次镀锌。11.加湿是将水分或水蒸气加入到物质中。通常指使湿空气含湿量增加的过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