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勾 践 灭 吴 国 语作者:相传是左丘明,现大多认为是各史家编篡而成。体例: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内容: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思想:思想较杂,重在记实。文学价值:A、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B、叙事时,有缜密生动之笔。C、所载朝聘、飨宴、辩诘、应对之辞,有些部分写得较精炼真切。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夫差发誓报仇,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1.结合课下注解诵读全文2.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义存国之计复国之计灭吴之举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形成于吴。2.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3.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4.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5.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兵败会稽山后,越王勾践采取了那些措施来保全国家的?内:招揽人才,谢罪于民,抚恤百姓.外:卑躬求和,寻找机会存国之计请说说你的理解,并作出简要的评价.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奖励生育减免赋税抚恤百姓礼贤下士与民耕织复国之计.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勾践深得民心。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夫差轻敌,轻信小人。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从勾践兴国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到那些经验教训?从课文的标题来看,本文的重点应放在灭吴上,可实际上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直接写的只有最后一句,作者为何这样安排详略?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存国、复国准备工作,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一文简练精彩,朴实无华而又余味无穷.先写君臣执手相谋,又写勾践富国强兵之策,最后写越国最终灭吴,情节布局,详略安排,独具匠心.在作者笔下,越王勾践深沉丰满,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他处事不惊,有胆有识;他知人善任,关心百姓.大夫文钟忠于越国,机智过人.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勾践的人物形象。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一)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资物资,钱财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费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供给,资助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凭借赤壁之战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积蓄以备贩卖贾人夏则资皮成完成,实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成功赤壁之战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成为,形成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关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已成的,老的,旧的.狱中杂记狱中成法,质明启钥。讲和遂使之行成于吴。游在水中浮行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游哉?流动,流浪。国之孺子之游者虚浮不实游嘴滑舌游玩,游览醉翁亭记滁人游也。游历,游学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交游史记项羽本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蕃茂盛。多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繁殖将帅二三子以蕃。通“藩”。屏障。通“番”。古时对外族的通称(三)词类活用: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动用法)2、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宦,使做宦,名词的使动用法)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礼,名词做动词)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动词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6、又郊败之(郊,在郊外,名词作状语。)(四)古今异义:爪牙丈夫夫人脂劝于是(五)通假字帅率取娶免娩政征摩厉磨砺有又(六)文言句式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介词结构后置)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1.知例句出处意义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国语勾践灭吴感觉到素与副使张胜相知汉书苏建传相亲,相好吾与之共知越国之败国语勾践灭吴主持、管理孰为汝多知乎?列子两小儿辩日通“智”2复例句出处意义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副词“又”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国语勾践灭吴副词“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庄繁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恢复3既例句出处意义楚人未既济左传子鱼论战完全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国语勾践灭吴已经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不久三军既惑且疑,则诸候之难至矣孙子兵法谋攻表并列的连词:“常”或“且”将军既帝室之胄三国志隆中对既然4劝例句出处意义果行,国人皆劝国语勾践灭吴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说三曰劝农功晁错:论贵粟疏鼓励5.遂例句出处意义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就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勾践灭吴终于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于是四方无一遂司马迁报任安书成功6.当例句出处意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阻挡,把守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抵挡吾闻二世公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应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正当北邀当国者相见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主持,执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辞面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将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史记孙子列传必定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dng)梦溪笔谈雁荡山适当募有得捕之者,当(dng)其租入柳宗元:捕蛇者说抵挡 文种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勾践夫妇穿着仆人的衣服,守过阖闾的墓,还当过马夫与门卫,夫差每次乘车外出,勾践总是牵着马步行在车前,范蠡也始终朝夕相随,寸步不离。一天,夫差召勾践入见,勾践跪伏在前,范蠡肃立在后。夫差对范蠡说:“今勾践无道,你能弃越归吴。必当重用。”范蠡答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臣在越不能辅佐越王为善,致得罪大王,幸不加诛,已经感到很满足了,怎么还敢奢望富贵呢?”第二天,吴王夫差在高台上眺望,看到勾践和夫人端坐在马厩旁,范蠡垂手立在身后,虽然蓬首垢面操持贱役,而不失君臣夫妇之礼,心中十分感动,也大起怜惜之念。 虽然夫差大起怜惜之念,然而仍不曾有恢复勾与践自由的迹象。机会是人找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夫差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感染寒疾三个月未愈。这时勾践前来求见,毛遂自荐道:“臣在东海,曾习医理,观人粪便,可知病情。”说完取过夫差的粪便就尝。喜道:“大王的病已大为减轻,七天后就会好转!”到期果然痊愈。吴王夫差大为不忍,于是摆下酒宴招待勾践,不断称赞勾践是仁者。伍子胥在旁看了大不以为然,警告夫差;“勾践下尝大王之粪,他日一定上食大王之心,大王如果不觉察警惕。一定会被他打败的。”夫差那里听得进去,认为勾践已经没有敌意,不久就将勾践亲自送出城赦他回国。周敬王二十四年,勾践继位为越王,吴王阖闾认为有机可乘,为报周敬王二十四年,勾践继位为越王,吴王阖闾认为有机可乘,为报新仇旧恨,大举进攻越国。当时越王新立,布署未定,按照实力和新仇旧恨,大举进攻越国。当时越王新立,布署未定,按照实力和当时的形势分析,吴胜越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谁料战争的结果竟当时的形势分析,吴胜越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谁料战争的结果竟是吴军一败涂地。是吴军一败涂地。 战争中,勾践挑选一批勇士,脱去上衣,手战争中,勾践挑选一批勇士,脱去上衣,手执利刃,列成三行,缓步向吴军阵前推进,助以响彻云霄的喊声:执利刃,列成三行,缓步向吴军阵前推进,助以响彻云霄的喊声:“冒犯上国兴师讨伐,愿以一死为越王赎罪!冒犯上国兴师讨伐,愿以一死为越王赎罪!”吴军还没有反应过吴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已来到吴军阵前,一个接一个地刎颈而死。吴军人人目瞪来,他们已来到吴军阵前,一个接一个地刎颈而死。吴军人人目瞪口呆,对于眼前血肉模糊的悲壮场面,惊赫、震憾,不知所措。刹口呆,对于眼前血肉模糊的悲壮场面,惊赫、震憾,不知所措。刹时,越军阵地金鼓齐鸣,越兵排山倒海冲杀过来,吴军招架不住,时,越军阵地金鼓齐鸣,越兵排山倒海冲杀过来,吴军招架不住,一路败退下去,吴王阖闾的右脚,也被越军大将灵姑浮的长矛刺中,一路败退下去,吴王阖闾的右脚,也被越军大将灵姑浮的长矛刺中,回国后不久就因伤重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回国后不久就因伤重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携李之战携李之战”,会,会战的地点就在今天浙江嘉兴一带。战的地点就在今天浙江嘉兴一带。 伍子胥(?公元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名员,字子胥。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前512),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肆以罷(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此后数年间,吴军连年扰楚,迫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随即展开大举攻楚的准备,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作为吴的盟国,使楚北方门户洞开,为尔后避开楚军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了条件。又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间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战的子期,而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十四年,与孙武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终成破楚之功。由于怀有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在楚未能安抚民心,激起楚国上下反对,致使吴军难以立足。阖闾死后,继事吴王夫差。二十六年,吴、越夫椒之战,越惨败几于亡国,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越王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痈遗患,而应乘势灭越。夫差不纳,坐视越国自大。三十六年,及见夫差欲率大军攻齐,越王句践率众朝贺,再度劝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绝。知夫差昧于大势而不可谏,吴国必为越国所破灭,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反遭太宰伯诬陷,被逼自杀。死后仅十年,越灭吴,终应其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著录兵书五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亡失,当证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著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