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与环境化工安全与环境第二章第二章燃烧与爆炸燃烧与爆炸1 1内容导航2.1燃烧及其特性2.2燃烧机理2.3 燃烧速度2.4爆炸及其特性2 22.1 燃烧及其特性燃烧及其特性2.1.1 燃烧与氧化2.1.2 燃烧条件2.1.3 燃烧过程及燃烧形式2.1.4 燃烧种类2.1.5 氧指数2.1.6 最小点火能量3 32.1.1 燃烧与氧化燃烧反应特征a.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b.放出大量的热c.发出光一切燃烧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并不都是燃烧反应。4 42.1.2 燃烧条件燃烧三要素(必要条件) 有可燃物存在 有助燃物存在,即氧化剂 有能导致着火的能源燃烧的充分条件 可燃物与助燃物要达到一定的比例 点火源要有一定的强度(温度和热量)燃烧四面体学说指出燃烧的第四个要素是 使连锁反应不受抑制,即自由基反应能继续下去5 52.1.3 燃烧过程及燃烧形式火焰型燃烧混合燃烧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如焦炭的燃烧6 67 7T初为可燃物开始加热时的温度,大部分热量用于熔化、蒸发或分解,故可燃物温度上升缓慢。到 T氯时,可燃物开始氧化。由于温度较低,氧化速度不快,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还较少,若此时停止加热,仍不致引起燃烧。如继续加热,则氧化反应速度加快,温升亦快,当达到T燃,此时氧化产生热量的速度与向环境散发热量的速度相等;若温度再稍升高,就突破这种平衡状态,即使不再加热,温度也能自行上升,到 T与就出现火焰并燃烧起来。因此,T自 为理论上的自燃点,T自 为实验时测得的自燃点,T燃为物质的燃烧温度。8 8其中,Q诱着火延滞时间; Pk混合气压力,Mpa; T器壁温度,。物质温度虽已经达到,但并不立即着火,而要经过若干时间,才会出现火焰,这段时间称为诱导期。A、B决定于试样性质的常数9 92.1.4 燃烧种类着火有空气存在的环境中,可燃物质与明火接触能引起燃烧,并在移去火源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能引起着火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闪燃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可燃气体,遇到明火后,只出现瞬间闪火而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引起闪燃时液体的最低温度叫闪点。1010闪燃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互溶的两元可燃混合液体的闪点一般介于原来两液体之间,但也可能比纯组分的闪点都高或都低,使用时应注意。石油化工产品的闪点测定温度范围类别温度范围类别测定方法及规定测定方法及规定低于300GB 261-83-40至室温GB 7634-87开杯闪点及难于用闭杯测定的产品GB 267-881111自燃定义:可燃性物质在助燃性气体中,在无外界明火的直接作用下,由于受热或自行发热能引燃并持续燃烧的现象。自然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根据热源不同,自燃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12122.1.5 氧指数氧指数又叫临界氧浓度(COC)或极限氧浓度(LOC),是用来对固体材料可燃性进行评价和分类的一个特性指标。GB 2406-93规定了对材料氧指数的测定方法。模拟材料在大气中的着火条件,如大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将材料在不同氧浓度的O2-N2系混合物气中点火燃烧,测出能维持该材料有焰燃烧的以体积分数表示的最低氧气浓度,此最低氧气浓度称为氧指数。13132.1.6 最小点火能量定义:在处于爆炸范围内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中产生电火花,从而引起着火所必须的最小能量。测定方法:在充满混合气的球形容器中心由电火花放电作为点火源,如图。141415152.2 燃烧机理燃烧机理2.2.1 燃气燃烧的连锁反应2.2.2 连锁反应速率表达式1616近代用连锁反应理论来解释燃烧机理。连锁反应通常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两大类。 链引发、链的传递和链的终止。碳氢化合物的燃烧:新的链环要依靠中间生成物分子的分解才能发生,且分子结构越复杂反应机理越复杂。17172.2.1 燃气燃烧的连锁反应氯和氢反应(典型直链反应)1818链的引发链的传递链的终止19192.2.2 连锁反应速率表达式F(c)反应物浓度函数fs链在器壁上销毁因素fc链在气相中销毁因素A与反应物浓度有关的函数链的分支,在直链反应中=1,在支链反应中120202.3 燃烧速度2.3.1 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2.3.2 可燃液体的燃烧速度2.3.3 可燃固体的燃烧速度21212.3.1 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火焰的传播速度称为气体燃烧速度。按燃气运动状态的不同,有层流和紊流状态之分。对层流状态燃气,火焰传播速度可在一根长玻璃管中装入可燃混合气进行测定。在玻璃管一端点火,可见火焰薄层(火焰前锋)从点火端移向预混未燃气的另一端,直到可燃气全部燃烧完毕。由于未燃气体是静止的,所以火焰的位移速度就是火焰的传播速度。2222若火焰前锋在时间间隔dt的位移是ds,则位移速度u=ds/dt2323影响可燃混合气体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混合气性质、混合气成分、混合气原始温度和压力等火焰传播速度:炔烃烯烃烷烃混合气初始温度高,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压力增大时,火焰传播速度略有降低。压力影响不甚明显。火焰传播速度一般随管径增加而加快,但当达到某一极限值时,速度不再加快;随管径的减小而减小,当管径小到某程度时,火焰在管中就不能传播。阻火器的原理24242.3.2 可燃液体的燃 烧速度不同液体着火速度不同。表示方法:液体燃烧的质量速度和液体燃烧的直线速度。影响因素:液体初温、储罐直径、液体热容、蒸发潜热、火焰的辐射强度、液面的高低和液体中水分的含量等。容器每平方米面积上每小时燃烧掉液体的质量, kgm-2h-1每小时烧掉容器内液体的高度, cm-2h-125252.3.3 可燃固体的燃烧速度可燃固体物质的燃烧速度一般小于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不同物质差别较大,如石蜡、三硫化磷等燃烧速度较慢,硝基化合物、硝化纤维等则较快。26262.4 爆炸及其特性2.4.1 爆炸分类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 2.4.3 爆炸范围图2.4.4 爆炸与爆轰2.4.5 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2.4.6 粉尘爆炸2.4.7 雾滴爆炸2.4.8 爆炸温度与压力2.4.9 爆炸压力爆炸强度27272.4.1 爆炸分类物系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对外做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简言之,爆炸式系统的一种非常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2828(1)按 爆炸发生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爆炸化学爆炸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爆炸时有燃烧现象,所需氧自身供给至少是由两种化学上不相联系的组分所构成2929(2)按 事故过程爆炸分类爆炸需要有点火源的爆炸A着火破坏型爆炸B泄漏着火型爆炸化学反应热积蓄引起的爆炸A自然着火型爆炸B反应失控型爆炸过热液体蒸发引起的爆炸A传热型蒸汽爆炸B平衡破坏型蒸汽爆炸3030(2)按 事故过程爆炸分类,各类的预防措施A惰气置换混合气成分控制与管理点火源的管理防止不稳定物质生成B防泄漏防阀门误操作泄漏物质的检测报警点火源管理3131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A、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性气体在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来表示,有时也用单位体积中可燃物含量来表示(gm-3或mgL-1)。爆炸下限爆炸上限过量空气冷却,阻止了火焰蔓延,活化中心的销毁数大于产生数含有过量的可燃物质,空气不足,火焰不能蔓延,但此时若补充空气,则有火灾爆炸危险有火灾爆炸危险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浓度,由低到高3232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B、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a、原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T ,分子内能 ,爆炸危险性 对于气体物质其中 HC燃烧时的纯热量,kj mol-1 T温度,3333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B、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b、原始压力:一般压力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且上限随压力增加较为显著。因为P ,物质分子间距 ,碰撞速率 ,燃烧的最初反应和反应的进行更为容易。其中,P压力(绝对压力),MPa L上大气压力为0.1MPa时的爆炸上限 L上(p)某一压力下的爆炸上限3434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B、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c、惰性介质 惰性介质 ,爆炸极限范围 ,增加到某一数值,可使混合物不燃不爆。 d 、容器:容器直径 ,爆炸范围 。 传热和器壁效应。 e、点火能源 点火能源 ,爆炸范围 。 f、火焰的传播方向 g、含氧量 ,爆炸范围 ,其中下限影响不大,上限显著增加3535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C、爆炸极限的计算: 查文献,直接测定,计算,经验公式(1)闪点法 其中,p总混合气的总压力,常压时为1.013105Pa; P闪闪点时该液体的蒸汽分压,Pa。但由于生产条件与测试条件的出入,这类数据只能作为参考3636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C、爆炸极限的计算:(2)按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当量浓度计算。链烷烃类的爆炸下限计算公式如下:其中C0为气体完全燃烧时物质的当量浓度。对于碳氢化合物,在常压和25条件下:上式可用于估算链烷烃类以外的其他有机可燃性气(液)体的爆炸下限,但当计算H2、C2H2以及含N2、Cl2等有机物时出入较大,不可应用。3737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C、爆炸极限的计算:(3 )复杂组成的可燃性 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式中,Lm混合气的爆炸上限或下限; Li混合气中某一组分的爆炸上限或下限; yi某一可燃组分的摩尔分数或体积分数; n可燃组分数量。求混合气爆炸上限时,yi全部以上限值代入,求混合气爆炸下限时,yi全部以下限值代入3838应用时要注意:ya+yb+=1(100);只适用于混合气中各组分气体的活化能E摩尔燃烧热Q、活化概率的比例常数k等近似相等的混合气。 2.4.2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C、爆炸极限的计算:(4)可燃性气体和惰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式中,Lm含有惰性气体的可燃混合气的爆 炸上限或下限; Lm混合可燃部分的爆炸上限或下限; B惰性气体体积分数;此式不适用于估算含惰性气体的混合气的爆炸上限39392.4.3 爆炸范围图40402.4.3 爆炸范围图图中X1 、X2是可燃气 F 在氧气中的爆炸下限和上限; X1 、X2是可燃气 F 在空气中的爆炸下、上限;FA 是等边三角形坐标中的空气组分线。 A 点处 (02 ) = 21 %。41412.4.4 爆炸与爆轰定义:爆炸性混合气体在全部或部分封闭的环境中(容器或管道内),一经点火,就会以点火源为中心,燃烧的火焰以圆球面形状一层层向外传播,七传播速度可达爆炸波速度(每秒数十米或数百米);假如预混物的组成或预热条件适宜,就可能产生一种与通常爆炸根本不同的现象,爆炸波的速度可高达103 ms-1,压力再升高,就会产生更大的破坏力,这种现象称为爆轰。42422.4.4 爆炸与爆轰爆轰范围: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轰现象只发生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这个浓度范围就是爆轰范围。爆轰范围也有上、下限之分,其数值介于爆炸上、下限之间。影响爆轰的因素: a、初始温度:影响小,T ,爆轰速度 ; b、初始压力:P ,爆轰速度 ; c、与管道或容器的长径比有关。43432.4.4 爆炸与爆轰预防爆轰发生的工业措施: a、从工艺上消除爆炸性混合气体存在; b、避免任何正常或不慎时有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气体存在的长距离管线。44442.4.5 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某些单一成分分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时则会产生分解爆炸。是由物质分解热的产生引起的。产生分解爆炸并不需要助燃性气体存在。在高压下容易产生分解爆炸的气体,当压力低于某数值时则不会发生分解爆炸,这时的压力称为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45452.4.6 粉尘爆炸1、定义: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固体微粒接触到火焰(明火)或电火花等任何着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如金属粉尘、煤粉、有机物粉尘、纤维粉尘及农副产品谷物面粉等2、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燃料;空气;混合;点火源;容器的密闭性 46462.4.6 粉尘爆炸3、机理:4、粉尘爆炸的特征 a、燃烧速度、爆炸压力小于混合气体爆; b、多数为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也特别多; c、二次、三次爆炸。 47471热能加在粒子表面,温度逐渐上升;2粒子表面的分子发生热分解或干馏作用,在粒子周围产生气体;3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同时发生燃烧;4由燃烧产生的热进一步促进粉尘分解,燃烧连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即发生爆炸。2.4.6 粉尘爆炸5 5、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化学性质和组分化学性质和组分粒度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粒度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可燃性气体共存的影响可燃性气体共存的影响最小点燃能量:指最易点燃的混合物在最小点燃能量:指最易点燃的混合物在2020次次连续试验时,刚好不能点燃时的能量值连续试验时,刚好不能点燃时的能量值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水分含量水分含量粒子直径越小,越易爆炸48482.4.7 雾滴爆炸可燃液体的雾滴能够传播火焰。据报道,雾滴直径小于0.01mm时,其可燃下限等于该物质气相时的爆炸下限(质量分数)。惰性气体、雾化水、卤代烷等的存在能抑制雾滴燃烧。49492.4.8 爆炸温度与压力内能法求解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温度和压力。例题2.4:已知甲烷的燃烧热,QCH4 =799.14kJmol-1, U CH4=1.82kcalmol-1(300K时),原始温度为300K时,在空气中爆炸,试求爆炸时的最高温度和压力。解:燃烧方程式50502.4.8 爆炸温度与压力例题2.4 求出爆炸前即300K时反应物的热力学能和。热力学能由表2.15查得。系统内爆炸(燃烧)产生的总能量:再用试差法求爆炸后的最高温度:51512.4.8 爆炸温度与压力例题2.4设爆炸后的温度为2800K,从表2.15查得2800K时各产物的热力学能代入式内:故爆炸的实际理论温度应大于2800K,因此要再设爆炸后温度为3000K,则:这个值大于866.1 Kj,故爆炸后的温度应在28003000k。52522.4.8 爆炸温度与压力例题2.4用内插法求出理论上的最高温度:爆炸压力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求得:式中,P0原始压力,Pa; T原始温度,K; m爆炸前气体的物质的量; n爆炸后气体的物质的量,mol。53532.4.8 爆炸压力爆炸强度1、概念密闭容器里,对燃烧过程进行压力测试,可以测出瞬时压力。压力上升速度dp/dt是衡量燃烧速度的尺度,也就是衡量爆炸强度的尺度(爆炸强度)。 dp/dt:在爆炸压力-时间曲线的上升线段通过拐点引出的切线斜率,等于压力差除以时间差的商,即 p/ t=dp/dt=压力上升速度54542.4.8 爆炸压力爆炸强度2、“三次方定律”最大爆炸压力通常不受容器体积的影响,而容器的容积对爆炸强度有显著影响。“三次方定律”Kg和Kst分别称作气体爆炸指数和粉尘爆炸指数。55552.4.8 爆炸压力爆炸强度2、“三次方定律”“三次方定律”可用来估计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如建筑物或容器中爆炸所造成的后果。混合物的组成、容器的现状、容器中的混合情况、点燃源能量的大小,对Kg和Kst均有影响,但当这些条件相同时,则Kg和Kst可视为一个特定的物理常数。565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