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魏萍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城关二中虽属于城关镇但却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现有8个教学班,368名学生,60名教职工。目前,我们对七至九年级的3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项心理问题的专项调查,调查显 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高达90,其中程度比较严重(已 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占3。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自我封闭和自 卑(25)、焦虑甚至恐惧(20)、胆怯(15)、厌学(25)、嫉 妒(10);敌视甚至仇恨(5)等。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 有四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原因(如家庭、出身、长相等)造成的自卑 自弃心理; 二是因学习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倦怠心理; 三是因与他人的 关系问题引发的逆反、对立、妒忌、敌视心理;四是因信心缺失和前 途渺茫等因素导致的迷惘心理。对于上述心理问题,80的学生表示 可以自我控制,70的学生表示平时能找到自己觉得有效的排遣办 法。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 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 这使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更加艰难。 令许多 教师苦恼的是, 往往琢磨不透学生的所思所想, 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 心。而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爆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上升趋势。 这些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 钟,也引发了我们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冷峻思考。 导致学生 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社会环境因素学生生活在社会中, 社会影响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 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一 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应当引起我 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 心理压抑之中; 单亲家庭的增多, 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 家庭关爱; 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 一部分学生在社会 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 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令人关 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或寄宿在学校,致使学校、家 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 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 管理脱节,磨合难。可见,“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2、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但就农村中学而言, 心 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事实上,学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向来不敢在教育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上有丝毫马虎。 尽管素质教 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 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实施德育, 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问 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这样,学校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理念, 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 一个得力的人员保障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进行观察、分析,并实施有体系的心健康教育工作。3、师资培训因素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 但农村中学的教师在 这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 验;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家指导; 三是教师编制矛 盾突出,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 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农村教师接受了大量的新 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训, 但不成系统,且具体要求也不够明确。加之近几年,农村学校编制紧 缺,在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 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学生 中许多积淀已久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 而农 村学生的家庭环境至少有三个不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问题: 一是家长 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二是学生大多在校寄宿,与家长的沟通不够; 三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受到较大冲击,问题家庭、特殊家庭数 量增大,受害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大。二、加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是最近几年才引起重视的。 尤其是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在社会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关注下, 学 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设置了课程, 培训了师 资,加强了管理,进行了督导。可以说,这项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科 学的发展轨道。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现状 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 视力度不够。首先,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仍然是教学质量, 社会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其次,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但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 对教育质量的 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因而,学校在这 方面显得比较被动。 当问题发生了才引起重视, 日常的教育工作还很 不到位,其管理水平与师资培训力度还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需要。再者 ,家庭是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背景, 家庭教 育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突出。 许多农村家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无所 知或知之甚少, 不少家庭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 我们在对部 分家长中做了调查, 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的成绩, 其次是身体健 康和安全问题,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长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摆在最关注的 位置,高达75的家长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学不了解、不关心,高 达80的家长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懂。 这就很难保证每一个家庭都 能给学生一个有利于心理成长的家庭环境。由此可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切 实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显得刻不容缓。1、加强教育督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 校评估、 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 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 论培训和实践指导; 一方面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实际的心理 健康教育评估方案, 进行跟踪督导评估,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 重视和加强。2、改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 康的人为根本目标, 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不仅要把学 生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德育工作重要内容, 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 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3、重视师资培训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 必须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 当前,应特别加强农村中学教师的心 理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部门应把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 指导,倡导所有教师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4、加强家长培训 。针对农村学生家长的状况,学校应以多渠道、多 形式开展深入的家长培训工作, 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 加强学 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积极改善学生 的心理成长环境。5、关爱特殊学生 。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 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 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 个性化的实施办法, 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 帮助他们回归正常 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6、改革学生评价 。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 质。当前,农村中学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研究学生 评价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 从评价方面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 氛围。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 是一 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工作, 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从制度上加强 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 把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的报告城关二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