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心理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 204 年 9 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玻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第 1 页 共 18 页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2、中年级: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3、高年级: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会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参与社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的途径:1、听取专家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4、多开设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行为分析法等。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实验周期三年(204.9-207.8)第 2 页 共 18 页(一)准备阶段:(204.9-204.12)1、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2、学习学校总课题方案。3、确定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研究项目,提出研究计划。(二)实施阶段:(205.1206.12)1、按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开设心理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体验教育活动等。2、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3、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三)总结阶段:(207.1207.8)1、收集相关资料,听取家长与学生的意见,并做好记录。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课题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预期成果:典型案例集、课题研究报告。七、课题研究过程概述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204 年 9 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确定 1-5 年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课题组织机构:课题指导专家:任其平(安师院教育系教授)课题负责人:王泽润课题组长:徐一文课题组成员:潘家宝、舒萍、张丽、叶代娣、朱秀华、钟玲、邹慧君、潘功兰、吴晓潮、薛苇、鲍涛、余丽娟、汪翠霞、刘娟娟、朱启宏、梁兰萍2、根据实际,实验研究(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全面普及,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学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心理讲座,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与学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使全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学,第 3 页 共 18 页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对个人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的重要性,极大地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二)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学校办学的宗旨是一切为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了能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开展以下活动。建立个案库。学校经过班主任的详细了解与观察确定了少数有较重心理困扰及障碍的学生作为个案跟踪辅导对象,由年级组辅导教师一月一次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认真分析行为原因及教育效果,以便提高后期教育的针对性。目前,全校的心理辅导个案库成员有 20 余人。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教育,大多数学生能正常地学习,正常与同学交往,处事能力大有增强。个案一: 五(3)班吴某,大脑有疾患,精神经常兴奋,失控。一年来在年级组教师跟踪教育辅导下,现在能正常随班就读。学生评价:他上课能静心下来听课,下课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随便攻击别人。个案二:三(1)班胡某,性情暴躁,多动,学习不能专心,课堂上行为随意经常无故攻击人。如今学生评价:上课能安静上课,作业能及时完成,鲁莽行为有所改善。个案三:四(2)班徐某,表现为不与同学交往,平时不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封闭自我。现在学生评价:如下课与同学玩耍,上课也能发言,集体活动表现也较积极。个案四:四(1)班韦某,表现为个性偏激主观,遇事冲动,以自我为中心,曾因一件小事与爷爷发生冲突,因而举起斧头砍爷爷被及时制止。现在家长评价:与人相处时较友善,学会怎样文明理智去解决问题,能够尊敬家长,遇事愿意与家长沟通。举办专题讲座。为提高广大学生调控自我行为的能力和素质,学校聘请专家举办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一次,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心理。安师院教育技术系任其平教授,致力于教育研究,他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借助讲座形式与广大学生交第 4 页 共 18 页流,让学生受益匪浅。205 年底我校邀请了知心姐姐杂志社的编辑来校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她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举办心理健康板报。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心理健康专题板报展,让学生们认识心理学,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更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我调控的方法。开设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学校开设了知心姐姐信箱,学生可以将自己成长的烦恼通过书信的形式投入信箱,辅导教师能很快给学生咨询回复,引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思想。高年级组的心理辅导教师还组织五年级优秀学生成立了咨询小组,共同商讨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好等方面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2)加强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并且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一是积极创设条件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更多的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懂得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205 年聘请了三院保健主任给家长做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报告;205 年 9 月请安师院的严云堂教授为六年学生做关注学生春期生理、心理教育讲座,对于高年级学生如何克服心理上厌学、说谎、早恋等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广大家长深受启发。205 年 9 月请任其平教授给一年级家长做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生活报告。各类专家指导讲座,让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从而科学地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二是利用家教周报报纸,心理板报、广播站及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现代教育观(原文来自:wWw.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心理课题结题报告),让他们知道减负减什么,家庭的民主气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有关知第 5 页 共 18 页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育人观,人才观,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参与的机会,体验的机会,还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成长环境。三是对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家长进行案例教育,进行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如今年刚毕业的学生王某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与祖父母祝孩子缺少母爱,祖父母望孙成龙要求严格,父亲不关心他还经常打骂,不准他与母亲见面,孩子一度处在崩溃边缘,在校表现自我保护意识强烈,不能与同学正常相处,攻击性强,对不利于自己的任何言论存在强烈的敌意,并且有自伤发泄行为,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教师发现后马上与家长联系,结合家教理论向家长陈述利害。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家长正确处理亲情关系。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对孩子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通过家校合力,该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矫治,学习成绩也重拾升势。(3)调节班主任工作心态,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通过班级来实施,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将班主任列为课题组成员,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听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学校课题组与教导处一起利用周三的教研会邀请安师院的任其平教授给本校教师进行了关注心理,关爱生命、小学生心理教育2 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任教授就新时期教师面对的压力及如何调试自我心态给教师做了具体详细的心理上的指导,同时就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做了科学的指导,让广大教师深受启发,懂得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样与那样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成效。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水平,学校每学期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育案例分析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比较突出、学困生转化比较成功的班主任给全体教师介绍经验,让广大教师在交流中启迪,在讨论中感悟,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提高我校班主任教师的整体育人水平。(4)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第 6 页 共 18 页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向学生的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自然等学科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数学、科学课可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情感;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体育课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积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今年学校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创编新童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常常沉静于宽松和谐氛围中。校园里宣传橱窗每月更换一次,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悬挂在走廊间,校风校训赫然省目,墙壁上的学生书画作品一学期更换一次等,这些使整个校园给人一种书香悠淳,洁静典雅的心灵感染,时时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中央雕塑喷泉,假山浮石,名人雕刻,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和谐优美,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丽熏陶和道德的感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相容的心态。篇二:心理课题结题报告“各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绿园区正阳小学“全方位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长春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市教科所审批立项的科研课题,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和当时教育发展 的趋势,我校选择了“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子课题。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已顺利结题,为了深入研究,我校申请继续研究在“各学科进行心理健康 教育”,目前,已进入结题阶段,现将课题研究主要情况向总课题组汇报:一、 研究目的、意义第 7 页 共 18 页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课程要为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 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而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交流合作、改进 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这些做法都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各学科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已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各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 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具有潜移默化效果,这比心理健康教育课及 专题活动更为经济有效。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学科渗透式教育,则在不增加人 力、物力及时间要求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符合课堂经济学的要求。小学学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迫在眉睫,故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尝试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在本阶段我们要求各科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有意识、系统 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策 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是靠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成熟的标志即在于 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具体目标:(一)、根据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生中普遍存在是心理问题,制定出有层次、有系统 的心理辅导的内容和目标体系,努力尝试开展和探索在小学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1、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合格健全的人格,使每个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接纳自己。2、发展学生的智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教育心育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改意识,提高教学效率。4、转变传统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师生第 8 页 共 18 页平等、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转变传统教学活动,以师生间合作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锻炼机会。转变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转变教学方法,注意师生间的协商或讨论式教学, 提倡民主,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方法。5、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而带 动整个教学。提供探求学生心理特点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根据不同心理特点设计 最优化的教法。(二)、通过实践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 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观、合群、自信、自立、 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三)、同时,研究和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在小学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水平,有助于创建一套切实 可行的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把现代教学心理的研究 成果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渗透各科教学的实践中去。并总结、筛选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中学各科教学的优秀个案。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 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 系。二、过程与方法:(一)、建立组织保障1、在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新成员,由课题组成 员到大部分实验教师,再到全体任课教师,辐射开来,由校长亲自主抓,制定实 验课题方案计划,让心理健康教育尽快走入课堂。第 9 页 共 18 页2、四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进行小学各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的探究与尝试,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聘请心理 学专家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宝贵经验,在实践中请他们予以指导。3、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全体学生心理的问卷调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的阅卷调 查,建立心理咨询档案。根据调查的结果反馈到各班,供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借鉴。4、 学校有一名教育心理专职教师,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要求全体学科教师改 变观念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5、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案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下总结经验,形成文字,以便应用和推广。并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二)、我们初步制定了在各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1、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1)、营造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教学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交往过程。师生应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自然地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良好的教态,有助于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互动局面,促进师生情感互动。采用借鉴愉快教育、情境教学、协同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思维和个性解放出来。(2)、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动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学生学习的优劣,不仅与他的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与他的学习动机水平密切相关。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对学科教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活学生学习动机。为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生兴趣盎然、高兴地学。同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优化心理因素、明确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学习竞赛,进而合理奖惩、保证心理安全,从而激活学生适度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佳的学习动机水平。(3)、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第 10 页 共 18 页成功和失败不仅可以提供反应学习活动的信息,而且还可能对后续学习的动机产生深刻的正向或负向影响。不少研究表明,成功体验对动机激发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善于设计和运用课堂提问、耐心等待、演板练习、作业讲评等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因人而异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实际的不同要求,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进一步迸发出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4)、化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产生不同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等心理困扰。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情感情绪,体谅和理解学生的情感情绪。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学习疲劳、学习厌倦、学习紧张、学习懒散、学习分心、学习烦躁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疏通、调节、排除、化解,随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5)、重视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人格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由内在的观念、心态和外显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组合而成。小学生的人格正处在初步形成期,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信心、正义感、责任心、进取心、意志力、诚善品质、乐观胸怀、行为能力等人格特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最后,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市、区教育科研部门专家指导下,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协同性、随机性、诱导性、顺应性、渗透性原则,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难,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适应性,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具体实施步骤:(1)教材的处理与挖掘小学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材内容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位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咨询教师。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泛、方式多样,包括学第 11 页 共 18 页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因此,要求教师转换其社会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与行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教学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触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线索,并努力实现教学目的观、教学效益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整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是学科教学的中心一切。即如何从提高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传统的学科教学强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学生要适应教学,从而忽视学生心理发展与主观需求;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培养。(3)课堂管理与课堂心理环境良性的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课堂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对学生学习具有潜在影响,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在课堂管理上,教师要善于合理应用表扬和批评,注意激励学生主动地去学习。(4)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能形成学生好奇、探究、坚持和精细等理智的习惯,发展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之中,克服接受式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给学生充分的操作自主权,调动学生思维,进而使学生达到好学、乐学的理想境界。(5)学习困难生的个别教育第 12 页 共 18 页由于个别差异的普遍存在,以及教学上某些弊端的原因,在班级里总有些学习困难生。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其改进作业方法,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态度。2、注意问题(1)、要讲究有机进行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贵在自然、贴切,它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紧扣的,是有机融合的。(2)、要讲究适度进行一般每节课只能利用 35 分钟时间,所谓“有度”,一是要注意程度,二是要注意梯度,即在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及渗透的循序渐进;三是注意效度,即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策略,把握最佳时机。( 3)、要讲究灵活进行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同样,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每位教师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中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教材处理。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目标,并相应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初中、高中分阶段、有层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求各学科、各个领域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各课科程标准和各课教材中去,使显性课程外的各课,都作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每一册教材甚至每一单元,教师要根据训练思维的项目做适当的调整和安排,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并合理在本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 13 页 共 18 页、制定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依据,我们分析了小学 19 门学科情况,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得到贯彻和实施,此外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的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和渗透。、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科心理渗透 :为了更好地实施发散性心理辅导,除了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外,学校还要注重学科心理渗透。一般的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在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每一门学科都要提出运用心理科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制定鼓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论文的管理措施。,倡导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四)、边实验边总结。课题组按计划召开专题研讨会和阶段性总结会,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对成功的经验及时总结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进行情况,在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课程改革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有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要求,都必须通过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实施。三、成果与成效成果:(一)、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一些教师对此作出总结,有的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写出文章,年来发表论文几十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105 篇,有 22 篇获奖,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教学设计集、教学反思集、案例分析集、论文集、阶段计划集、阶段总结集、评课集、学生心理记录集等。(二)、课题成果评选中我校有一百多名学生获得不同等次的奖项。在长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心飞翔”活动中有 80 多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三)2021 年张舒老师代表正阳小学做国家级心理课题汇报课第 14 页 共 18 页2021 年心理剧我是农民工的孩子 我自豪获市二等奖 区特等奖 并改编成情景剧在吉林教育电视台播放2021 年心理班会“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参加市里大赛成效:、在各学科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小学所必修和选修的 19 门功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浅入深贯彻于个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科学类课程(语文、社会、思想品德、生活等)这些课程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 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的自然常识、健康、数学、科学等课程。这些学科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观察、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参与,而且这些科目的学习过程更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同时自然科学类课程还特别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如数学课中抽象的概念、运算法则及运用这些法则、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很好的过程。健康、科学、自然等课程中的演示和实验,更是包含着丰厚而广泛的认知心理方面的资源。此外,在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渗透与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艺术、体育类课程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影响生理,促进认知,改善情绪状态,调整行为方式,调节消极情绪、锻炼坚强意志、健全学生人格、改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等。(二)、改变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变得融洽。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前分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每个学生体验成功铺设阶梯,激发兴趣,渗透学法。教师在良好的心境下授课,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速度快,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言语有表现力,婉转动听。在教师的和颜悦色、满腔热情之下,学生的紧张情绪得以缓和,对第 15 页 共 18 页立情绪得以淡化,自卑情绪得以扭转,竞争情绪得以激发,师生关系融洽、协调,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出现积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随之提高。整个教学活动成了一种合作性学习,培育发展一种和谐的、新型的人际关系。(三)、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科研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在小学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水平,在科研中成长起来。四、结论与反思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原因问题:(一)、学科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难以形成“合力”。(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留下断裂层。(教师之间不平衡和自篇三: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 204 年 9 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第 16 页 共 18 页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2、中年级: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3、高年级: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会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参与社第 17 页 共 18 页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第 18 页 共 18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