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3页
第2页 / 共183页
第3页 / 共183页
第4页 / 共183页
第5页 / 共183页
第6页 / 共183页
第7页 / 共183页
第8页 / 共183页
第9页 / 共183页
第10页 / 共183页
亲,该文档总共1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生安全生产培培训课件件(钢铁企企业) 理解理解 支持支持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经济政策及经济政策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生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了的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生产法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工商保险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部门规章:部门规章: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已颁布的涉及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有近1500项。其中,涉及安全帽、阻燃防护服等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生产的标准有60多项;涉及粉尘防爆方面的标准有80多项;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等电气安全及有关防爆方面的标准有80多项;涉及带电作业用遮蔽罩等有关带电作业安全方面的有20多项;涉及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方面的标准有11项;涉及索道及游乐设施安全方面的标准有30多项;涉及机械设备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有30多项;涉及消防安全的标准有70多项;涉及压力容器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有50多项。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制度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二、安全生产保障制度三、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四、事故报告和调查和处理制度五、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七、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四不放过: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和性质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收到处理不放过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管理基础安全管理基础现代安全管理原:现代安全管理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四全四全”: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现代安全管理的原则:现代安全管理的原则:法治原则预防原则监督原则教育原则全面原则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系统安全分析事件数事故树因果分析图法(鱼刺法)安全检查表安全评价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事故应还整改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检测和评估制度事故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值班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用电原理制度厂内交通管理制度安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密闭空间作业制度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提供安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主要负责人要对必须投入的资金不足负责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责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责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制定、修行本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组织安全大检查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及大修、技措工程的“三同时”监督会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大机组安全监督工作深入现场监督检查负责各类事故汇总、统计上报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制定职工劳动用品和防暑降温饮料等的发放标准负责对企业各单位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评比第三章第三章 车间班组安全管理车间班组安全管理6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6S的作用:的作用: 一是能提升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形象,提升职工归属感,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会使顾客产生信赖感,喜迎客户、合作伙伴、官员、社会团体来观摩,会成为学习的榜样。二是能够减少浪费,保障安全,提升效率,可以减少资金、人员、场所、效率、成本等方面的浪费,各种区域清晰明了,通道明确、畅通,不会到处随意摆放物品,一目了然的工作场所,好的工作气氛,有素养的工作伙伴,物品摆放有序,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保障。作业现场定制管理的步骤:作业现场定制管理的步骤:分析现状优化配置实施运行规范定置定制管理检查和考核定置管理的现场要求:定置管理的现场要求:各种物料堆放,设备安装,工、器具严格按照工艺和管理要求摆放规范、整齐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电线电缆架设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现场安全通道畅通;消防器材齐全有效,责任到人。现场各种安全标志符合国家标准,悬挂地点位置适当。各种机械、电气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信号装置、警报装置、保险装置、限位装置等齐全可靠。现场通风实施完善,运转良好,尘毒浓度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噪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各种设备、管道、阀门应根据国标和行业标准实行色彩管理,清洁完好,无冒、滴、漏现象;厂区内道路应有明显的交通标志,进出车辆实行限速行驶。设备选购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设备选购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设备具有完备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设备使用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全卫生性能设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设备的操纵器、信号和显示器应满足安全要求并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安全防护装置设备、设施布局标准要求设备使用前的安全管理设备使用前的安全管理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定人定机制度操作证制度安全检查、检验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润滑卡片其他技术文件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培训新上岗人员各种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性能、结构、技术规范设备的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异常情况处理常识使用新设备的从业人员新设备的结构、性能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措施掌握维护保养周期和方法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设备使用中的安全管理设备使用中的安全管理设备使用守则“三好三好”:管好、用好、养好“四会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项基本要求四项基本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五项纪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设备整洁、润滑良好、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随机附件、工具、文件齐全、发生故障,立即排除或报告“润滑五定润滑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设备安全运行操作规程安全运行操作规规程编制原则和规程设备运行安全操作规程内容设备安全运行操作规程的通用要求设备维护完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标准设备维护完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标准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安全规程积极参加安全教育活动有学习体会和活动记录没有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安全要求上岗钱穿戴好防护用品不带火种进入工作现场不吸烟上岗前不喝酒不在现场打闹操作要求牢记上产中的每个不安全部位和因素并有防范措施严格按规程操作检修要求设备检修前要与系统隔离动火分析合格后取得动火证方可动火检修点要有一名操作工配合检修中严禁往检修系统中排放任何物料检修后验收合格器材要求效仿器材完好灭火器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巡回检查要求听泄露声音问泄露气味看泄露部位记检查部位及时消除缺陷岗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标准岗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标准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加强岗位这杯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率,保证生产安全、稳定、优质、高产、低耗。操作人员应做到:爱护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必须经过培训学习,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必须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出故障实行承包将设备及管线按岗位和人头分工,做到台台设备都有人管定期检查维护,保持清洁、无尘、无腐蚀配合维护工检修好设备设备设施安全检查管理设备设施安全检查管理对操作者的教育设备点检法及其特点日常点检项目的确定点检表格的规定明确班组安全培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统筹规划,依法培训政府监管,企业落实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工作目标班组安全培训的管理规范制定培训计划规范培训内容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培训考核简历培训档案加强基础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培养师资计划开发使用的培训教材丰富培训模式第四章第四章 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和原则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消防工作原则政府责任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及其职责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贯彻执行消防法规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并将其纳入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之中进行统筹安排。实行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即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测、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别或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实施演练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管理职责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建筑物内的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防火卷帘、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组织管理专职消防员和义务消防队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管理工作火灾事故安全管理防火检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企业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是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对顶定期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火灾隐患整改火灾隐患整改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想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对于实际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应还,单位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延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应还整改复函,报送公干消防机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公众积极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下列人员淫荡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人员灭火器、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灭火器、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元应当包括下列内容: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度和措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消防档案:消防档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全面反映单位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标,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奖惩:奖惩:单位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评比内容。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班组)和个人,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 灭火器的选择和火灾中逃生方式灭火器的选择和火灾中逃生方式 灭火器可以通过冷却、窒息、隔离及化学灭火器可以通过冷却、窒息、隔离及化学抑制达到破坏燃烧条件,终止燃烧的目的,抑制达到破坏燃烧条件,终止燃烧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泡沫灭火器用。但是对于泡沫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火器 、干粉灭火器原理和适用范围同学们容、干粉灭火器原理和适用范围同学们容易混淆。易混淆。 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当需要泡沫灭火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同时产生氢氧化铝同时产生氢氧化铝胶状沉淀。胶状沉淀。 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除了两种反应物外,泡沫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除了两种反应物外,泡沫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打开开关,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些发泡剂。打开开关,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降低温度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由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达到灭火的目的。由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液体,它不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沫中含有大量液体,它不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痕迹。灭火后不留痕迹。 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失火。 干粉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干干粉粉灭灭火火剂剂平平时时储储存存在在干干粉粉灭灭火火器器或或干干粉粉灭灭火火设设备备中中。灭灭火火时时靠靠加加压压气气体体(COCO2 2或或N N2 2)的的压压力力将将干干粉粉从从喷喷嘴嘴射射出出,形形成成一一股股夹夹着着加加压压气气体体的的雾雾状状粉粉流流,射射向向燃燃烧烧物物。干干粉粉中中碳碳酸酸氢氢钠钠受受高高温温作作用用分分解解并并吸吸热热,放放出出大大量量的的二二氧氧化化碳碳和和水水,水水受受热热变变成成水水蒸蒸气气并并吸吸收收大大量量的的热热量量,起起到到冷冷却却、稀稀释释可可燃燃气气体体的的作作用用;干干粉粉进进入入火火焰焰后后,由由于于干干粉粉的的吸吸收收和和散散射射作作用用,减少火焰对燃料的热辐射,降低液体的蒸发速率。减少火焰对燃料的热辐射,降低液体的蒸发速率。 干粉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各种非水溶性和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各种非水溶性和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以及天然气和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以及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的火灾或一般带电设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的火灾或一般带电设备的火灾。备的火灾。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器瓶体内贮存液态二氧化碳,工作时,灭火器瓶体内贮存液态二氧化碳,工作时,当压下瓶阀的压把时,内部的二氧化碳液体喷出,当压下瓶阀的压把时,内部的二氧化碳液体喷出,使燃烧区氧的浓度迅速下降,当二氧化碳达到足使燃烧区氧的浓度迅速下降,当二氧化碳达到足够浓度时火焰会窒息而熄灭,同时由于液态二氧够浓度时火焰会窒息而熄灭,同时由于液态二氧化碳会迅速化碳会迅速气化气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吸收大量的热,在很短的时间内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对燃烧物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也有助量,因此对燃烧物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也有助于灭火。于灭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600伏以下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初起火灾。火灾。 灭火器名称灭火器名称灭火原理灭火原理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灭火时, ,能喷射出大量二氧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化碳及泡沫, ,它们能粘附在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可燃物上, ,使可燃物与空气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隔绝, ,达到灭火的目的。达到灭火的目的。主要用于扑灭主要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用干燥的用干燥的COCO2 2或或N N2 2作动力,作动力,将干粉从容器中喷出,形将干粉从容器中喷出,形成粉雾喷射到燃烧区,以成粉雾喷射到燃烧区,以粉气流的形式扑灭火灾。粉气流的形式扑灭火灾。 主要用于扑灭主要用于扑灭易燃液体、气易燃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体和带电设备的火灾。的火灾。 液态二氧化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碳灭火器 灭火时,将液态二氧化灭火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碳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灭火后不留痕气的作用,灭火后不留痕迹。迹。主要用于扑救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案资料、仪器仪表。仪表。 火势很小时,使用适当灭火器材或恰当方法火势很小时,使用适当灭火器材或恰当方法灭火。火势蔓延无法施救,可能会造成火灾。火灭火。火势蔓延无法施救,可能会造成火灾。火灾能引起各种伤害,严重时可立即导致人员死亡。灾能引起各种伤害,严重时可立即导致人员死亡。烟雾引起窒息是火灾致伤、致死的主要原因。烟雾引起窒息是火灾致伤、致死的主要原因。 火火灾烟雾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吸灾烟雾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吸入以后容易造成窒息。火灾中浓烟危害很大,被入以后容易造成窒息。火灾中浓烟危害很大,被浓烟熏呛致死的,是烧死的浓烟熏呛致死的,是烧死的4 45 5倍,浓烟致人死倍,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 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约碳。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约占占O.03O.03,当达到,当达到4545时,人就会感到气喘头时,人就会感到气喘头痛,达到痛,达到1010时,人就会窒息死亡。时,人就会窒息死亡。 另外,还有一些物资,如聚氯乙烯材料和尼龙、另外,还有一些物资,如聚氯乙烯材料和尼龙、羊毛、丝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羊毛、丝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对人的威胁更大。 发生火灾时现场处置原则发生火灾时现场处置原则:在场灭火人员遇:在场灭火人员遇到火灾时,要遵循发现起火立即报警,救人第到火灾时,要遵循发现起火立即报警,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消火,县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一,先控制、后消火,县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合理选用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合理选用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灾时的自救逃生方法火灾时的自救逃生方法利用疏散通道逃生自制器材逃生选择好逃生的路线如果外边浓烟太大,火势很猛,则不可贸然开门冲出,这时需要顶紧房门,并匀速用水将门浇湿,用抛尸的杯子、毛毯堵严门缝,不使外边的火焰和浓烟进来,在选择水池边、窗户边等通气情况好、不易被燃烧的地方暂时躲避,大声呼救,等待救援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服压灭火苗沿楼梯逃离时,用一条湿手巾或湿床单作掩护,可抵挡迎面而来的火焰。逃跑时不要直立行走,最好的办法就是低头弯腰,必要时则要爬行第五章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机械伤害类型机械伤害类型绞伤物体打击压伤砸伤挤伤烫伤刺割伤机械伤害原因机械伤害原因机械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上产场地环境不良或作业场所狭窄、杂乱,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价差作业过多,地面有油、液体或其他易滑物,物品堆放过高、不稳。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护士安全、操作错误,超出安全装置或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或工具,装束不安全,无意或为了排除故障而走近危险部位。管理上的因素:设计、制造、安装、或维修上的缺陷或错误,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操作者业务素质差,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布局要合理,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机械设备的电器装置必须符合电器安全的要求。机械设备的操纵手柄以及脚踏开关等应符合要求。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循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以便操作者遵守。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的基本操作规则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的基本操作规则工作前要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操作钱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要按照规定新型安全检查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机械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一、电气安全1.了解了解电气事故种类2.2.了解了解异常停电、异常带电二、触电事故 1.了解了解触电事故的预防技术2.2.熟悉熟悉保护接地系统(IT、TT系统) 保护接零系统(TN系统)的构成3.熟悉熟悉保护接零、接地方法的适用范围三、雷电事故 1.了解了解雷电的种类及危害2.2.掌握掌握防雷装置的类型、作用及人身防雷措施四、了解了解变配电站危险点及安全技术要求。一、一、电气安全要素电气安全要素(一)电气事故种类电气事故种类1.1.触触电事故事故 电击(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 ) 电伤(电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性眼炎等2.2.雷雷击事故事故3.3.静静电事故事故4.4.电磁磁辐射危害辐射危害5.5.电气系气系统故障故障及及事故事故 异常停电 异常带电 (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1.1.电流损伤表现电流损伤表现2.2.损伤的影响因素损伤的影响因素3.3.感知电流感知电流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室颤电流4.4.决定通过人体电流决定通过人体电流 接触电压 人体电阻 二、触电事故预防技术二、触电事故预防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1.绝缘绝缘2.屏护屏护3.间距间距(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保护接地(基本技术措施)2.保护接零(基本技术措施)(三)其他电击预防技术(三)其他电击预防技术(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 IT系统(保护接地)系统(保护接地)保护原理保护原理(适用于各种不接地网)RE与RP(人体电阻)呈并联关系,且RE/RPRE REZ,UP(人体电压)在安全范围内L1L2L3REIPNL1L2L3RERPRNN2.TT系统系统(设备外壳和配电网均直接接地)(设备外壳和配电网均直接接地)有RE保护时人体电压近似取决于RE与RN分配相电压时的分压大小危险性降低,未消除危险性降低,未消除必须配合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必须配合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应用范围:低压用户农村低压电网3. TN3. TN系统(保护接零)系统(保护接零)保护原理漏电单相短路单相短路电流ISS单相短路保护元件动作迅速切断电源实现保护ISSL1L2L3RNPENN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L3L1L2NPE外露可导电部分电力系统接地点TN-S系统系统(分用)正常工作条件下,外露导电部分和保护导体呈零电位安全性最好爆炸、火灾危险性较大安全要求高的场所(科研院所、计算机中心、通信局站等)TN-C-S系统系统(前分后合)L3L1L2PEN外露可导电部分电力系统接地点PEN宜用于厂内低压配电场的场所民用楼房TN-C系统系统(合用)L3L1L2PEN外露可导电部分电力系统接地点可用于触电危险性小用电设备简单场所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同一接零系统中不允许部分/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2)重复接地合格(3)对P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手持和移动电气设备应保证不超过0.4s(4)工作接地合格不超过4(5)PE线和PEN线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6)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7)等电位连结电力系统对地关系I带电部分与地绝缘 或一点经阻抗接地T一点(通常是中性点) 直接接地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状态T直接接地N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中性点联结保护接零N工作接零PE的关系C合用S分用C-S先合后分特低安全电压特低安全电压特低电压额定值(工频有效值)的等级:42V、36V、24V、12V 、6V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漏电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功能保护原理额定动作电流动作时间使用场所选用考虑因素定期检查检验三、三、 雷电危害雷电危害(一)雷电的种类和危害(一)雷电的种类和危害了解1.雷电的种类雷电的种类(1)直击雷(2)感应雷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3)球雷2.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危害特点:雷电流幅值(数十kA数百kA)雷电流陡度(50kA/s)冲击过电压(数百kV数千kV)破坏:多方面破坏作用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雷电危害:(1)火灾或爆炸(2)触电(3)设施或设备的毁坏(4)大规模停电(二)防雷技术(二)防雷技术1.建筑物防雷分类建筑物防雷分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2.直击雷防护直击雷防护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完整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3.3.二次放电二次放电4.4.感应感应雷雷5.雷雷电冲击波电冲击波6.6.人身防雷人身防雷四、静电危害四、静电危害(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1.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2)固体物质粉碎、研磨(3)搅拌高电阻率物质(4)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或管口喷出(5)穿化纤、高绝缘鞋人员操作、行走、起立2.静电的特点静电的特点(1)电压高(2)泄漏缓慢(3)静电的影响因素多3.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1)爆炸和火灾(2)给人以电击(3)可能妨碍生产(二)(二) 防静电措施防静电措施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工艺控制接地增湿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加强静电安全管理五、电气装置安全五、电气装置安全(一)变配电站(一)变配电站1.变配电站位置2.建筑结构3.间距、屏护、隔离通道通风封堵标志联锁装置(二)主要变配电设备安全(二)主要变配电设备安全1.电力变压器2.电力电容器3.高压开关(三)电气线路安全(三)电气线路安全1.架空线路2.电缆线路(四)配电柜(箱)(四)配电柜(箱)1.安装2.运行(五)用电设备和低压电器(五)用电设备和低压电器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0类设备类设备类设备类设备2.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电气设备外壳防护3.电动机电动机4.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5.电焊设备电焊设备6.低压控制电器低压控制电器7.低压保护电器低压保护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由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代码来标示其组成如下: IP 补充字母附加字母第二位特征数字第一位特征数字代码字母第二位特征数字简要说明0无防护1防止垂直方向滴水2防止当外壳在15范围内倾斜时垂直方向的滴水3防淋水4防溅水5防喷水6防强烈喷水7防短时间浸水影响8防持续潜水影响第四节第四节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大纲要求1.熟悉熟悉机械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2.掌握掌握防止机械电气火灾事故的措施一、引燃源一、引燃源(一)电气引燃源电气引燃源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二)非电气引燃源非电气引燃源明火高热物体及高温表面自燃发热及化学反应热冲击和摩擦绝热压缩光线二、危险物质和环境二、危险物质和环境(一)危险物质(一)危险物质爆炸性危险物质爆炸性危险物质3类类类:矿井甲烷(CH4)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类:爆炸性粉尘、纤维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按引燃温度分6组T1、T2、T3、T4、T5、T6爆炸性粉尘、纤维爆炸性粉尘、纤维按引燃温度分3组T11、T12、T13类爆炸性气体(分类爆炸性气体(分3级)级)按最小点燃温度和最大安全间隙分A;B;C类爆炸性粉尘(分类爆炸性粉尘(分2级)级)A;B(二)危险环境(二)危险环境1.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频繁程度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分为:0区、1区、2区0区区: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连续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短时间频繁出现1区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2区区: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10区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11区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3.火灾危险环境火灾危险环境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21区区: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22区区: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23区区:可燃固体三、防火防爆技术三、防火防爆技术(一)防火防爆技术防火防爆技术1.限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使用安全装置3.消除点火源4.惰化和稀释5.耐燃、抗爆结构6.隔离和间距7.泄压(二)电气防爆电气防爆1.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1)防爆电气设备类型(2)危险环境的电气设备选型根据:安装环境的类型和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2.防爆电气线路防爆电气线路(1)位置选择(2)敷设方式选择(3)隔离密封(4)导线材料选择(5)允许载流量(6)电气线路的连防爆电气设备类型防爆电气设备类型(1)隔爆型(d)(2)增安型(e)(3)充油型(o)(4)充砂型(q)(5)本质安全型(ia、ib)ia正常工作、发生一个故障及两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主要用于0区ib正常工作及发生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主要用于1区(6)正压型(p)(7)无火花型(n)(8)特殊型(s)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明显处须设制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设备铭牌的右上方应有明显的“Ex”标志防爆标志表示法防爆型式类别级别组别例如dBT3类B级T3组的隔爆型电气设备iaAT5类A级T5组的ia级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如有一种以上复合防爆型式应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然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epBT4表示主体为增安型有正压型部件的防爆型电气设备第六章 重大危险源监管 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章节 基础知识概念:危险源 危险有害因素 隐患 重大危险源 单元 临界量 安全措施原理:事故致因 木桶原理第二章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辨识 分级 监管 应急救援第三章节 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方法 隐患管理 隐患治理第一章节 基础知识第一节 概念 危险源 危险有害因素 事故隐患 安全措施第二节 原理 事故致因理论 木桶原理第一节 概念一、危险源一、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及其装置的集合。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这样定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态。第一节 概念从导致事故和伤害的角度,可以将危险源分为两类:类危险源是直接引起人员伤亡、财物损失和环境恶化的能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离能、核能等)、能量载体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它是造成系统危险或系统事故的物理本质,称之为固有型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类危险源是导致类危险源失控,作用于人员、物质和环境的条件(包括人失误、元件故障、系统扰动等),它是系统从安全状态向危险状态转化的条件,是使系统能量意外释放,即造成系统事故的触发原因,它的危险性主要由固有型危险源的性质决定,可称为触发型危险源触发型危险源。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严重性, 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一节 概念二、危险有害因素二、危险有害因素GB/T15236-199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中的定义: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的定义: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第一节 概念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危险有害因素分四类一、人的因素2种: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共22类二、物的因素2种:物理性69类、化学性18类,共87类三、环境因素4种:室内作业环境、室外作业环境、地下(水下)作业环境、其它等共45类四、管理因素6种:组织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投入、职业健康管理、其它等共10类第一节 概念三、事故隐患三、事故隐患 GB/T15236-199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定义:事故隐患是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是控制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的事故隐患是控制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失。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失。 事故隐患按照可能导致事故的类型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分为20类,包括: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6 淹溺 7 灼烫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 坍塌 11 冒顶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 14 火药爆炸 15 瓦斯爆炸 16 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 18 其它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20 其它伤害 第一节 概念四、安全措施四、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各种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 作用和目的: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2、处置危险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或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4、能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5、发生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互救条件;6、最大限度防止事故扩大;7、最大限度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8、实现经济和安全相适应,使危险有害性达到可接受范围第一节 概念 根据安全措施的优先顺序分四种:根据安全措施的优先顺序分四种:1、直接安全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具备的本质安全性能,本身安全的,不出现任何事故和危害。安全电压,厂房采用耐火防爆结构,自然通风系统等。 2、间接安全措施:连锁,防护性的安全措施。 3、信息安全措施:标志,说明,检测报警等。4、安全管理和个体防护 按照安全措施的等级顺序,采用安全技术措施的原则按照安全措施的等级顺序,采用安全技术措施的原则有: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有: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采用安全措施基本要求:采用安全措施基本要求:针对性、可操作性、经济合理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一节 概念五、五、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在采取安全措施时,把危险源和危险有害因素并不区分,是一并考虑的。第二节 安全原理一、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用来阐明事故的成因、始末过程和事故后果,以便对事故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明确的分析。 1、 多米诺骨牌原理多米诺骨牌原理 海因里希提出,并经一些专家多年的改进认同,构成事故因果顺序的五因素是:1、社会环境和管理;2、人为失误(或过失);3、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4、意外事件;5、伤亡(后果)。解释: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促成了人为失误;人为失误又造成了不安全行为或机械、物质危害;后者导致意外事件(包括无伤亡的未遂事故)和由此产生的人员伤亡的事件。这五因素连锁反应构成了事故。核心: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质的危害,这就必须加强探测技术的控制技术的研究。第二节 安全原理2、能量转移论能量转移论 生产系统中可以相互转变为各种能量形式的有:势能、动能、热能、化学能、电能、原子能、辐射能、声能、生物能。 该理论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有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第二节 安全原理二、安全对策措施原理 水桶原理或者短板理论: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第二节 安全原理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安全生产就像一只木桶,木板就是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的好坏取决于安全措施的好坏与完善程度。 要实现安全生产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降低安全生产水平,也就是降低木桶中的水量;二是减少短板和坏板,保持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那些短板或者坏板就是隐患或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因此,主要要针对隐患和薄弱环节采取和完善安全措施,以此来实现整体安全生产。第二章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定义和分类 重大危险源 单元 临界量 分类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 政府职责 企业职责 监管方式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 演练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定义和分类一、重大危险源定义一、重大危险源定义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物品依据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确定。 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概念二、重大危险源分类二、重大危险源分类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移动性,分为移动重大危险源,如超过临界量的化学品槽罐车、运输船,固定重大危险源,如超过临界量的危险物品库区(烟花爆竹仓库、矿山的爆炸品仓库、油漆库)、储罐区(甲醇灌区、苯灌区、液化石油气灌区) 根据危险物品及其装置的危险性,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地下矿井重大危险源,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其它重大危险源(如核设施、军事弹药库)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级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本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1 1、临界量的确定、临界量的确定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给出了临界量。 第一种情况:明确的78种物质,如甲醇 500t、 汽油 200t、 氯 5t 、氨 10t、 液化石油气50t 、乙炔1t等,表一给出了临界量。 第二种情况:78种物质以外的危险化学品,按照表二给出的临界量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2、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计算,若满足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Q1,Q,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例:某焦化厂粗苯工段共有3个粗苯中间槽,最大贮存量为16吨;2个粗苯贮槽,最大贮存量为60吨;工艺管道等设备中粗苯量为8.3吨。粗苯产品中苯含量为68,甲苯含量为18,二甲苯为4。1、确定辨识的物质和临界量查GB18218表一,苯:50吨,甲苯:500吨。查危险化学品名录,二甲苯属易燃液体,查MSDS,闪点为2444 ,沸点为138.35144.42,不在表一中,按照表二规定,临界量为5000吨。 2、计算Q值Q=(60+16+8.3)*68%/50+(60+16+8.3)*18%/500+(60+16+8.3)*4%/5000=1.146+0.03+0.006=1.18213、结论 该焦化厂粗苯工段构成重大危险源。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级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4年4月27日下发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 1、锅炉锅炉锅炉锅炉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2.5 MPa,且额定蒸发量10 t/h。 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功率14 MW。2 2 2 2、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压力容器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 MPam3的压力容器(群)。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3 3 3 3、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压力管道 长输管道:长输管道:长输管道:长输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 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 mm的管道。 公用管道:公用管道:公用管道:公用管道: 中压的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 工业管道:工业管道:工业管道:工业管道: 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的管道;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4 4、其它大型特种设备、其它大型特种设备( (国家尚未有规定国家尚未有规定) )根据可能事故严重度,其它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参考临界量为:大型起重机械 起重量 100t客运索道 输送距离 500米客运电梯 单侨箱运载量 15人以上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三、煤矿(井工开采)三、煤矿(井工开采) 高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煤层自燃发火期煤层自燃发火期6 6个月的矿井;个月的矿井; 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瓦斯矿井;瓦斯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五、尾矿库五、尾矿库 全库容全库容100100万立方米或坝高万立方米或坝高3030米的尾矿库。米的尾矿库。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六、重大危险源分级六、重大危险源分级1 1、能量等级、能量等级根据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暂行)苏安监200971 号,第九条第九条 重大危险源能量等级由高到低有一至四个等级组成,并按以下原则划分确定。(一)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标准辨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能量等级划分为:一级,达到或高于标准所列临界值的15倍或以上;二级,达到或高于标准所列临界值的10倍或以上、15倍以内;三级,达到或高于标准所列临界值的5倍或以上、10倍以内;四级,达到标准所列临界值或高于其5倍以下。(二)依据国家安监总局指导意见的规定辨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能量等级划分为:一级,达到或高于指导意见所列临界值的15倍或以上;二级,达到或高于指导意见所列临界值的10倍或以上、15倍以内;三级,达到或高于指导意见所列临界值的5倍或以上、10倍以内;四级,达到指导意见所列临界值或高于其5倍以下。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2 2、监控管理等级、监控管理等级根据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暂行)苏安监200971 号,第十条第十条 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依据其监控管理的有效程度划分为甲、乙、丙3个等级。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相关规定,及时定期修改、颁布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的划分标准。按照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评估分级实施导则(暂行)(苏安监2009144 号),对重大危险源的10个A级要素和50个B级要素进行评估打分,分级标准如下表,丙级未监管最优级。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监控管理评分监控管理评分总得分总得分M管理等级管理等级重大危险源风险状况重大危险源风险状况M59不达标有不可接受风险,须立即停止运行,投入整改,消除隐患后,方可恢复运行。60M75甲级风险虽可接受,但仍须对存在问题加以整改75M85乙级风险可接受,基本在可控范围内运行85M100丙级重大危险源在可控范围内运行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监管总体要求: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属地监管总体要求: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安监部门综合监管。管理,分级负责,安监部门综合监管。一、监管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一、监管法律法规规章依据(1)安全生产法:第33条、第85条、第96条。(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0条、第22条、第48条。(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6条。(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125号文; 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5)2004年4月27日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6) 2004年10月21日国家安全监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协调字2004127号)。(7)2005年6月27日国家总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协调字200562号)。 (8)2005年9月27日国家总局下发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9)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第19条,第31条,第48条。(10)江苏省安监局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知道意见(暂行)(苏安监200971 号)(11)江苏省安监局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评估分级实施导则(苏安监2009144 号)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二、重大危险源监管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二、重大危险源监管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1、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3、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4、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5、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6、GB2894 安全标志7、GB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8、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9、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0、AQ3009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11、AQ30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12、AQ3003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灌区现场安全监控设备设置规范13、其它专业标准和规范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三、企业监管主体职责三、企业监管主体职责1、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和检测监控,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措施)。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全面负责。2、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并按照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具体要求,在每年3月底前将有关材料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3、对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要及时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报告核销。对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新辨识、评估,并及时报告当地安监部门。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4、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和检测监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5、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等。6、要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后果、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7、至少每3年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报告要经本单位评审后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8、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现场检测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管理。9、要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以及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测、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10、对重大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资金、责任人和整改期限。整改期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11、要制订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建立相应的救援组成和配备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要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12、要贯彻执行国家、省和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推进技术进步,改进监控手段,提高监控水平,实现动态、实时、联网监控;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必须设置紧急切断装置。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四、安监部门职责四、安监部门职责1、县级以上安监部门要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并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各类信息的管理。2、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3、县级以上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在检查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隐患,应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排除;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或使用。 4、制订重大危险源管理政策(规划、审批、监察和执法)和应急、减灾措施。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五、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五、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1 1、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情况(2)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措施落实情况(3)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申报备案情况(4)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及备案、检测、监控及定期报告的情况(5)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检测情况(6)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7)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情况(8)应急救援组织建设和人员配置情况(9)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修订、备案和演练情况(10)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置、维护和保养的情况(11)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的情况(12)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况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2 2、监督检查的实施、监督检查的实施(1)要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和方案(安全检查表),做好必要的检查准备工作。(2)检查可以分安全管理检查和现场安全检查两部分来实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检查主要检查:制度、操作规程的制订、修订和完善情况;重大危险源档案建立和维护情况;各项操作、维护、维修、检查、检测记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各项安全管理台账;安全评估资料;法定安全检测报告、证书;季度报告和备案手续情况;隐患登记及治理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订、修订、备案、演练的情况;应急组织、人员的配置情况;其它安全资料(MSDS)。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监管现场安全检查应围绕危险危害因素的安全措施的落实、完善和有效运行进行重点检查。主要检查: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变化情况;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防雷防静电措施的完善情况;安全用电情况;报警检测装置的有效性和完备性;防护设施的完备性、有效性;防火防爆设施的情况;灭火器材、设施的情况;防范监控设施的情况;应急器材的配置、维护情况;控制仪表的情况;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情况;职业危害因素控制设施情况;现场安全管理(值班、人员控制)情况;“三违”情况;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置和使用情况;其它情况。3、检查要有企业人员陪同,并做好记录,记录要经在场人员签字。4、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提出处置意见,必要时提交相关检查文书。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一、应急预案的编制 按照AQ/T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应急救援预案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属于专项应急预案,是企业总体应急预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程序,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等7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要编制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作为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相互衔接。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二、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二、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按照总局17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要形成书面纪要。评审后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施行。三、备案三、备案1、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根据其能量等级分别报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2、备案提交的材料: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3、备案部门形式审查合格,准予备案,并出具备案登记表。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四、奖励和处罚四、奖励和处罚第34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第35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五、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五、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按照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印发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应急办函200962号),按组织形式分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按演练内容分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主要包括:演练组织,演练准备,演练动员与培训,实施演练,演练评估与总结等。国家已经制定了AQ行业标准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指南(征求意见稿),不久就会发布实施。第三章节 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及主要内容一、范围二、排查治理内容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一、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二、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第三章节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定义隐患定义 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可能引发事故。第三章节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分级隐患分级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三章节 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特点事故隐患特点事故隐患是发生事故的根源,是导致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事故隐患具有下列特点: 具有隐蔽性。 隐患是潜在的、不易被发现,有时当事故发生时才会明确显现出来。人们对事故隐患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总结教训并逐步完善的过程,对尚未认识的隐患,其控制或治理可能存在盲区或缺陷。 具有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隐患不一定导致事故,当控制不好或未及时整治可能引发事故。但我们对隐患不能存侥幸心理,就如同违章一样,不是所有违章都发生事故,违章确能引发事故。第三章节 隐患排查治理 具有危害性。隐患一旦转化为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印度农药厂泄漏事故则是如此。 具有动态性。事故隐患会不断变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无。隐患治理后还会再产生,所以它具有动态性、可变性。第一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隐患排查治理范围一、隐患排查治理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排查范围为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包括: 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备设施;2)矿山、烟花爆竹、船舶修造、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冶金、有色金属等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备设施;3)道路交通、水陆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站点、场所及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第一节 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和主要内容4)农机、水利、海洋渔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场所及设施;5) 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含水上游览场所)、旅游景点、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网吧、公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7)易受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水、暴雪、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8)近三年来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和近年来工伤事故多发的企业。第一节 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和主要内容二、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内容二、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内容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第一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主要内容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7)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第一节 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和主要内容8)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9)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10)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 11)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12)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第一节 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和主要内容三、其它行业(领域)排查治理内容三、其它行业(领域)排查治理内容1、冶金有色行业 2、危化品领域3、烟花爆竹行业 4、机械制造行业5、道路交通领域 6、建筑领域 7、水利领域 8、特种设备领域9、环境安全领域 10、学校11、人员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12、消防领域 13、矿山领域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一、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根据总局16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有: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事故隐患等级和档案信息管理制度,重大隐患评估制度,重大隐患治理方案,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隐患信息汇总分析和报送制度等6方面的制度。1、建立隐患登记档案2、每季度报送隐患汇总信息3、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和治理方案报告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罚则:16号令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五)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二、隐患评估二、隐患评估 对事故隐患的评估,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对危险因素的评估。可以采用的评估方法很多。常用LEC法(格雷厄姆法)进行定性评估。格雷厄姆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2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用E表示。3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C表示,即危险性LECL、E、C的取值是人为的一种主观规定,可以参照有关资料。根据评估得到的危险性指标,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三、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三、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1、重大事故隐患上报和挂牌整改2、制订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3、落实好整改期间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4、做好重大隐患整改后的验收、销号5、收集重大事故隐患相关资料,建立重大隐患档案执行省市相关规章制度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四、隐患排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四、隐患排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隐患排查过程实际上是安全检查的过程。在现场进行隐患排查既要动脑筋,也很辛苦,有时还有一定危险性。因此要讲究方法,研究技巧,注意自身安全。 (一)方法与技巧 1、拉网式或地毯式排查 拉网式或地毯式排查:对一个企业或单位进行全面、系统隐患排查,向拉网一样,面面俱到,一网打尽。这是一种声势。这种排查面广最大,能掌握企业(单位)全面情况,有些隐患死角、管理盲区暴露无遗。但这种排查花精力、花时间。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2、局部重点排查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在一个地区域选几个重点单位,或在一个企业(单位)选择重点车间,部位、岗位进行排查。这些部位、岗位无疑是隐患存在或隐患较大的岗位。这些岗位要查全(全面)、查细(仔细),既面面俱到,又突出重点,做到查排隐患不漏项,隐患资料进档案。3、先自查,再抽查在企业(单位)隐患自查自改的基础上,在查阅企业(单位)隐患档案之后,选择有关对象进行突击抽查,可在隐患现场检查隐患治理方案、方案评估情况、隐患对策措施、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整改费用落实情况等。对重大隐患检查后要做出总结,提出限期整改及确保现状安全的要求。 4、例行督查 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安排对隐患进行例行督查。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二)注意事项去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或督查,大家都有经验,一般要注意以下问题: 1、成立隐患排查小组或督查小组 到基层检查隐患,一般以小组形式为好,以组织或小组名义更加正规、严肃,要得到组织批准,这样检查是正常的履行职责,便于工作的开展。 2、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要下发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台帐(隐患照片、检查人、检查时间等),必要时编号挂牌督办。 3、对一时难以定性的较为复杂的隐患,企业要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企业根据评估结论落实对策措施,安监部门进行督查。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4、挂牌督办的隐患,需要停产停业的不能手软。典型化学反应没有自控装置,公共聚集场所没有逃生门等要停产停业整改。5、隐患排查书面材料成文后,先征求企业有关人员意见(尤其工艺、设备等专业性内容要正确),再形成正式材料,避免差错。6、对危险性较大的企业或场所检查,有条件时可安排安全技术专家参加,监管人员、专家和企业人员代表三结合。7、要注意自我保护,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对危险性较大的场所、挂牌督办的装置或部位不宜停留太久。第七章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好标准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标准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获得授权发布任务书明确任务的优先顺序编制工作时间进度表时间分配资料收集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应急资源评估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应急演练的类型应急演练的类型综合演练专项演练现场演练桌面演练检测性演练研究性演练预警与通知决策与指挥应急通讯应急监测警戒与管制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保障现场处置公众引导现场恢复总结与评估其他应急演练的基本内容:应急演练的基本内容: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应急救援组织措施事故现场的控制措施负伤人员的紧急救护第八章第八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与职业危害防护与职业危害防护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 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 3生严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严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生产场所设计或安装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卫生标准。(2)车间布局不合理。(3)通风。(4)照明。(5)防尘、防毒、防暑降温。(6)安全防护。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有害影响的产生及其大小,根据其强度(剂量)、人体与其接触机会及程度、从业人员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几种有害因素相互作用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有害作用不大时,人体的反应仍处于生理变化范围以内。若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作用超过二定的限度,并持续较长时间,则可能产生由轻到重的两种不同后果。1.1.出现职业特征出现职业特征有害因素引起身体的外表改变,称为职业特征,如皮肤色素沉着、起老茧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机体对环境因素的代偿性反应。2 2抗病能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有害因素极可能引起人体内发生暂时性的机能改变或者出现人体抵抗力下降,较一般人群更容易患某些疾病,表现为患病率增高和病情加重。3 3引发职业病引发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作用如果达到一定程度,持续一定时间,在防护不好的情况下,将造成特定功能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引发职业病,并且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劳动能力。职业病的种类职业病的种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职业危害申报管理申报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企业除外),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的管理,另行规定。申报内容:申报内容: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J睛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申报管理:申报管理: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按照职责分工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职业危害申报,按照职责分工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申报要求:申报要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生产经营单位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 5日内进行申报;(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职业危害防护职业危害防护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l)尘肺长期吸入一定量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这是生产性粉尘引起的最严重的危害。(2)粉尘沉着症吸人某些金属粉尘,如铁、钡、锡等,达到一定量时,对人体会造成危害。(3)有机粉尘可引起变态性病变某些有机粉尘,如发霉的稻草、羽毛等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或支气管哮喘。(4)呼吸系统肿瘤有些粉尘已被确定为致癌物,如放射性粉尘、石棉、镍、铬、砷等。(5)局部作用粉尘作用可使呼吸道黏膜受损。经常接触粉尘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可使皮肤干燥,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浑浊。沥青在日光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6)中毒作用吸人的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被吸收,引起中毒。革革水水密密风风管管教教护护检检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经过呼吸道进入并通过肺吸收,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有些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如有机磷农药、苯胺,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经消化道进入引起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但是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两毒物进入消化道吸收。职业病危害防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只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而是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主要防护手段。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防护眼镜和面罩、呼吸防护器、防噪声用具和皮肤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关键在要懂得其防护特点和性能,训练使用者正确使用、维护、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国际上称为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即个人防护器具。从劳动卫生学角度,PPE按照防护部位不同,分类如下:头部防护,如安全帽等。眼面部防护,如护目镜等。听力防护,如耳塞等。呼吸防护,如口罩、防毒面罩等。手部防护,如防酸碱手套等。足部防护,如防砸安全鞋等。躯体防护,如各种防护服等。坠落防护,如安全带等。皮肤防护,如护肤膏和洗涤剂等。2024/7/25176176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单位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代替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单位应教育本单位劳动者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货、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使用者进行使用方法的培训,以及对防护用品的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使用单位应到顶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征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验收。第九章 安全生产事故 报告、调查和处理事故的等级划分事故的等级划分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一般事故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原则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原则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事故处理的原则事故处理的原则“四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请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收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事故处理只是一种手段,不是为了处理而处理。不仅是为了揭示事故发生的内外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预防重复发生事故的措施,作出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的认定,依法依责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而且也是为政府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重、特大事故,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事故调查结论正确与否,对后续工作的影响非常重大。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