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4页
第2页 / 共404页
第3页 / 共404页
第4页 / 共404页
第5页 / 共404页
第6页 / 共404页
第7页 / 共404页
第8页 / 共404页
第9页 / 共404页
第10页 / 共404页
亲,该文档总共4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任课教师: 王婷王婷王婷王婷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 7/25/20241参考书目安全系统工程,林伯泉、张景林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杜,2007年安全系统工程,徐志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杜,2007年安全系统工程,左东红贡凯青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安全系统工程,张景林、崔国璋主编,煤炭工业出版杜,2002年安全系统工程,汪元辉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安全原理与危险化学品测评技术,刘荣海、陈网桦、胡毅亭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安全科学原理,金龙哲、宋存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安全科学原理,李树刚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27/25/2024引引 论论3一、安全问题的提出安全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产业安全问题,总是伴随着某项产业的开始、发展而提出并逐步实现的;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五层次需要论(温饱、安全、爱、尊重、自我实现),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求,第二层次就是安全需要,即属于人及其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总之,安全问题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但人们真正主动地去认识和研究安全,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4二、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原始阶段近代安全科学现代安全科学51、安全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只体现为求生、保健的本能。有了狩猎、畜牧、农耕、矿产等活动后,为了防止野兽、环境、生产工具的危害,人们不得不注意自我保护,研究和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这只能算是安全科学的原始阶段。62、近代安全科学的发展十八世纪,以蒸汽机(1765年)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时代从英国发起人们称之为工业革命。它将人类文明和生产力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人们也告别了原始的劳动工具。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一个影响巨大的负面效应。即事故增多,而且由于能量的集中,发生破坏性大、伤亡严重的事故的机会大大增加。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讲即“群死群伤”。71)近代安全科学兴起的几个重要领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电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革命的发展,同时又提出了如何防止电器伤人与电器火灾等安全问题。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化工安全问题。即使到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化工行业仍然是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军事工业的发展也将安全问题推到了历史舞台的最前沿。82)近代安全科学的代表性进步“安全第一”口号的提出(1906年美国U.S.钢铁厂厂长格里);Heinrich提出1:29:300原则的提出;各行业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各种防护措施和装置的改进等;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和进步。93)近代安全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着眼于一些局部或单元;方法的使用上还主要是直观的,片面的和事后处理的;从总体上看,尚处于单学科研究的局部认知阶段。103、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新技术革命时期的出现,推动了各产业特别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并应用于规划、设计、组织和管理的产业全过程,使生产规模更加大型化、机械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并最终导致了其复杂化;形成了“人机器”和知识密集、能量密集、财富密集的“三密集”态势。11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典型事例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解决弹道导弹与核武器运载火箭研制中出现的多次重大事故,美国将系统安全分析和安全系统工程引入军事研究;并于1969年7月发布美军标准MIL-STD-882;1965年,美国Bone公司与华盛顿大学共同主持召开了系统安全性学术研讨会,此间以Bone公司为中心的航空产业开发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及设计方法,并用于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价,证明是有效的;1974年美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原子能发电站危险性(或风险评价)的Rasmusson(拉姆逊)报告,这可以说是当时集FTA和ETA之大成的工作。12三、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全及系统管理学院就提出了安全科学的命题,并创办了“安全科学文摘”。1981年,前西德人A.Kuhlmann(库尔曼)出版了德文专著安全科学导论,成为安全科学的奠基和经典之作。1992年11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了中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即学科分类与代码,其中将安全科学技术设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二十九个三级学科,将其与环境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并称为三个综合性一级学科。13现代安全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内容安全哲学安全观安全基础科学安全学安全技术科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技术安全工程14四、安全科学技术的功能其一个独特的功能是获取和总结有关知识,并将有关发现和获得的知识引入到安全工程中来,尽可能回答公众提出的安全技术问题;安全科学是一门跨学科,与多个学科相互渗透的科学,数学的发展和计算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安全科学提供了有效手段,如概率论,控制论,非线形系统分析等都为安全科学探寻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15五、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本质问题安全科学就是要研究技术应用中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所产生的问题;安全科学与技术反映了作为系统要素的人、机、物、环境及其关系协调发展与适应的问题;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另一个本质问题就是要研究产业安全中安全与安全性大小的问题。16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目的安全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应用现代技术安全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应用现代技术所产生的任何损害后果所产生的任何损害后果(Damaging Effects)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将其保持在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将其保持在可容许的限度内。可容许的限度内。 17六、相关概念和术语1、安全观的树立在现代安全科学技术中,安全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这不仅是因为安全已渗透到国民产业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它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国家安全形势与国民的安全意识密不可分。“不自己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可谓安全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无危为安,无损为全。182、安全与安全度安全:不发生死伤、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安全度:即安全的程度。危险(hazard或danger):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现有或潜在的状况。危险度(risk):危险度=危险可能性或概率危险严重度。193、事故与灾害事故是个常见词(fault,accident,mishap),其定义为: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一个或一系列意外事件。灾害disaster=fault+lost,即有损失的事故。204、安全与危险的关系安全与危险的关系是辨证的,既对立又统一。还有人将其关系描述为“模糊的”。S=1-D1表示全集,D表示全集中的危险因素集合,S可表示全集中安全因素的集合安全与危险的矛盾共存与相互变迁的辨证统一、模糊性和限度以及潜在危险变为显现事故的随机性,是当代安全科学技术理念和传统的安全观念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和进步。215、安全指标一个系统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或危险,但当危险性降低到某种程度(如被人们所接受)时,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了。要达到这一目的,制定出这一可接受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由此,人们提出了安全指标以作为安全目标管理的科学依据。如我国目前常用的安全指标有:千人死亡率,万人死亡率,百万吨煤死亡率等。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在1971年提出的FAFR(FatalAccidentFrequencyRate)值等。226、本质安全的内涵本质安全一名词目前尚无公认定义,但系统绝对的本质安全化(intrinsicsafety)有如下一种解释:人若能对危害因素具有绝对的抵御能力,或物(机、环境)绝对不会造成危害,或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在时空、能量上不发生任何危险性联系,结果都是安全的。本质安全的具体体现可归纳如下人员受到良好培训,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应急反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所处理的物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所有设备均具有完备的安全和冗余设计;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人、机、物的能力;工艺过程无害化,安全化;科学、严密的安全管理。23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安全系统工程概论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一、系统1、系统的发展古代关于系统的描述Aristotle(亚里士多德);Democritus(德谟克利特);Laozi(老子);ZhangHeng(张衡);黄帝内经。15世纪,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开始作为独立学科出现2419世纪,很多自然学科著名理论使人们逐渐了解系统,比如:Darwinism(进化论)etc.ConversationLaw(守恒定律)20世纪,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我们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解决复杂巨系统的问题如何研究社会的经济管理问题等等为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系统科学开始出现。25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很多著名理论被应用于工业,比如:VonBertalanffy一般系统论OperationalResearch操作研究N.WeinerCybernetics控制论Informatics(Informationscience)信息科学ManagementScienceetc.管理科学26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系统科学飞速发展,形成了很多经典理论,比如:1969,I.PrigoginefromBelgium: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耗散结构理论;1969,H.HakenfromGermany:Synergetics协同学1979,M.Eigen:Hypercycletheory超循环理论.etc.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其他领域的发展推动了系统理论的进步,特别是非线性理论和复杂性研究。272、系统有关定义Webster大辞典:有组织的或被组织化的整体,是形成集合整体的各种概念、原理的综合,是以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存形式结合起来的对象的集合。Bertalanffy: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R.L.Ackoff: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任何种类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日本JIS标准: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集合体。苏联大百科全书:一些相互关联与联系之下的要素组成的集合,形成一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28钱学森教授对系统的概念作了如下定义: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的特点Unity整体性Relativity相关性Objective,Goal&Function目的性和功能性AdaptabilitytotheEnvironment环境适应性Dynamic动态性Systemhasitsownorder有序性294、系统的分类NaturalandHuman-MadeSystem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PhysicalandConceptualSystem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StaticandDynamicSystem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ControlandBehaviorSystem控制系统和行为系统OpenandClosedSystem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30二、系统工程1、系统工程的发展萌芽时期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但关于系统工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比如战国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孙子兵法。上世纪初,美国F.W.Taylor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体现了系统工程雏形。30年代,美国的贝尔电话公司提出并采用了系统途径的观点,1940年首次采用系统工程这个名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人们提出并发展了运筹学,以后在应用中逐渐发展成为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1945年美国建立了兰德公司,研究复杂系统的数学分析方法。31n发展时期1957年,美国的HHGoode和REMachol合著出版了系统工程1958年美国在北极星导弹的研制中,首次采用了计划评审技术(PERT)。6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工程广泛应用于工业。32初步成熟时期1965年美国学者REMachol编写了系统工程手册1961年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广泛运用了系统工程。1972年,成立了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332、系统工程定义系统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和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和方法。1975年美国科学技术辞典:系统工程是研究复杂系统设计的科学,该系统由许多密切联系的元素组成,设计该复杂系统时,应有明确的预定功能和目标,并协调各个元素之间及元素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使系统能从整体上达到最优目标,在设计系统时要同时考虑到参与系统活动的人和因素及其作用。341977年,日本学者三浦武雄: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均有普遍意义的方法。1978年钱学森: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跨越许多学科的科学,而且是填补这些学科边界空白的一种边缘学科。因为系统工程的目的是研制一个系统,而系统不仅涉及到工程学的领域,还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所以为了适当地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除了需要某些纵向技术之外,还要有一种技术从横向把它们组织起来,这种横向的技术就是系统工程。35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这个定义表示:(1)系统工程是工程技术范畴,主要是组织管理各类工程的方法论,即组织管理工程;(2)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3)系统工程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363、系统工程方法工程逻辑工程分析统计理论与概率论运筹学374、系统工程原理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动力原理激励原理385、采用系统工程解决安全问题的原因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识别出存在于各个要素本身、要素之间的危险性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了解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互相依存、互相结合而产生的危险性。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39三、安全系统工程1、安全系统特点系统性开放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突变性或畸变性402、安全系统工程定义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识别、分析、评价系统寿命周期中的危险性,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使系统处于最佳安全状态。41对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它是工矿企业劳动安全卫生领域的系统工程。2)安全系统工程追求的是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系统全过程的安全。3)安全系统工程的重点是系统危险因素的识别、分析,系统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4)安全系统工程要达到的预期安全目标将是系统风险控制在人们能够容忍的限度以内,也就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事故,使系统风险在安全指标以下。42四、可靠性、可靠度、可靠性工程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工程技术。可靠性工程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系统可靠度,使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正常常运行,圆满完成其规定功能的问题。就系统规定功能而合,系统整体功能除了应具备加工产品、提供服务等功能外,还必须有保障人员、设备、财产、环境不受损害的安全功能。系统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功能,与它们相对立的是分支学科或分支系统。43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安全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有它本身的研究对象。任何一个生产系统都包括三个部分,即从事生产活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条件,以及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人-机-环境”系统,每一部分就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称为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441、人子系统:该子系统的安全与否涉及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管理手段、方法等是否适合人的特性,是否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问题。研究人子系统时,不仅把人当作“生物人”、“经纪人”,更要看作“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把人子系统看作系统固定不变的组成部分,更要看到人是一种自尊自爱、有感情、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人。452、机器子系统;对于该子系统,不仅要从工件的形状、大小、材料、强度、工艺、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考虑其安全性,而且要考虑仪表、操作部件对人提出的要求,以及从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与生理过程有关参数对仪表和操作部件的设计提出要求。463、环境子系统:对于该子系统,主要应考虑环境的理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理化因素主要有噪声、振动、粉尘、有毒气体、射线、光、温度、湿度、压力、热、化学有害物质等,社会因素有管理制度、工时定额、班组结构、人际关系等。47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了一个“人-机-环境”系统的有机整体。分析、评价、控制“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性,只有从三个子系统内部及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这些关系出发,才能真正解决系统的安全问题。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人-机-环境”系统(以下简称“系统”)。4849二、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其分析过程可概括为:系统安全分析(识别与预测危险);危险性(安全性)评价(包括人、机、物、工艺、环境、组织等);比较;综合评价;最佳化计划的决策。其主要技术手段可概括为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501、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分析是使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技术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用中应注意:1)根据系统的特点、分析的要求和目的,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并非处处通用。使用中有时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以取长补短或相互比较,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2)使用现行分析方法不能死搬硬套,必要时要根据实用、好用的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成简化。3)不能局限于分析方法的应用,而应从系统原理出发,开发新方法,开辟新途径,还要在以往行之有效的一般分析方法基础上总结提高,形成系统性的安全分析方法。512、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评价往往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了解和掌握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但不一定要对所有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而是通过评价掌据系统的事故风险大小,以此与预定的系统安全指标相比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对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该标准以下。523、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其最大的特点是从系统的完整性、相关性、有序性出发,对系统实施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实现对系统的安全目标控制。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军标准系统安全程序,美国道化学公司的安全评价程序,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倡导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系统安全管理是应用系统安全分析和系统安全评价技术,以及安全工程技术为手段,控制系统安全性,使系统达到预定安全目标的一整套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53三、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1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2本质安全方法3人-机匹配法4安全经济方法5系统安全管理方法54四、安全系统工程优点及在安全工作中应用1、安全系统工程优点通过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及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通过评价和优化技术,可以找出最适当的方法使各分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理,实际上现已形成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管理两个分支。可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可迅速提高安全工作人员的水平。552、安全系统工程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安全技术工作和系统安全分工合作阶段安全技术工作引进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阶段安全管理引用了安全系统工程方法阶段以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改革传统安全工作阶段。56第三节第三节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应用特点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应用特点一、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1 1、重要事件、重要事件美国于美国于19621962年提出了年提出了“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制定了,制定了“武器系统安全标准武器系统安全标准”;19631963年提出了年提出了“系统安全程序系统安全程序”;到;到19671967年年7 7月由美国国防部确月由美国国防部确认,将该标准提格为美军标准;之后又经两次修认,将该标准提格为美军标准;之后又经两次修订,成为现在的订,成为现在的MIL-STDMIL-STD882B882B“系统安全程序要系统安全程序要求求”。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中期英国就已建成了系统可靠性服年代中期英国就已建成了系统可靠性服务所和可靠性数据库,成功开发了概率风险评价务所和可靠性数据库,成功开发了概率风险评价(PRA)(PRA)技术。技术。57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拉姆逊教授的“商用核电站风险评价报告”(WASH1400)1964年美国道化学公司发表了化工厂“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俗称道化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蒙德评价法。70年代日本劳动省发表了评价方法“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指南”,又称“化工企业六步骤安全评价法”电子、航空、铁路、汽车、冶金等行业开发了许多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这也可以称之为民品工业的安全系统工程。58我国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开发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开始的。天津东方化工厂应用安全系统工程成功地解决了高度危险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为我国各个领域学习、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起了带头作用。其后是各类企业借鉴引用国外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现有系统进行分析。到80年代中后期人们研究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系统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了多种系统安全评价法,特别是企业安全评价方法,重点解决了对企业危险程度的评价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评价。592、有关论著的共同观点安全系统工程是在事故逼迫下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美国导弹技术的开发促使安全系统工程的诞生,但它不是安全系统工程产生的唯一策源地。安全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分析与评价技术,也应包括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管理科学的内容60二、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点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点系统性预测性层序性择优性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61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通过系统安全分析,可以查明系统中的危险源,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状态,估计事故发生的概率、可能产生的伤害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为通过修改系统设计或改变控制系统运行程序来进行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依据。62一、系统安全分析的主要内容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于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源的措施进行分析调查和分析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调查和分析不能根除的危险源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调查和分析一旦危险源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失应当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63二、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 (P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FEM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系统可靠性分析()原因-后果分析(CCA)64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分类65四、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四、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的目的分析的目的资料的影响资料的影响系统的特点系统的特点系统的危险性系统的危险性6667第二节预先危险性分析一、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基本含义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PHA),是在每项工作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到事故后果及相关措施,作一概略分析。总之,即在行动之前作一安全分析,以避免考虑不周造成的各种损失。68二、危险性预先分析内容与主要优点1、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主要内容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分析物质危险性(MSDS,相关的检测);分析工艺过程危险性(含装置存在的危险性);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环境条件危险性分析;防护措施和安全保障分析。692、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主要优点分析工作在行动之前,可以及早排除、降低和控制危险;系统开发、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等过程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应遵循的注意事项和指导方针;可为制定标准和规范提供必要资料;可以作为安全教育的教材。70三、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时,一般是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先查明危险因素存在方位,然后识别使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触发因素和必要条件,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先危险性分析包括准备、审查和结果汇总三个阶段。71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时,一般是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先查明危险因素存在方位,然后识别使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触发因素和必要条件,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先危险性分析包括准备、审查和结果汇总三个阶段。7273确定系统对象;资料调查收集;系统功能分解;分析辨识危险;确定危险等级;制定措施;实施措施。74分析、辩识危险75四、预先危险性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应采取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干部三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查找危险性时,应将系统进行分解,按系统、子系统、系统元一步一步地进行。可采取以下对策。第一,迭代。第二,抽象。在可能条件下,最好事先准备个检查表,指出查找危险性的范围。76图2-2 分析系统77五、危险性识别造成事故后果两因素:u有引起伤害的能量u有遭受伤害的对象(人或物)78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能源,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做有用功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其能量平衡式为:输入能有用功(做功能)十正常耗损能但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其能量平衡式为输入能有用功十正常耗损能十逸散能79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系统中存在能量或危险物质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了控制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失控的原因有可归纳如下。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管理缺陷80能够转化为破坏能力的能量有:电能、原子能、机械能、势能和动能、压力和拉力、燃烧和爆炸、腐蚀、放射线、热能和热辐射、声能、化学能等。另一种表示破坏能量的因素及事件也可作为参考:加速度、污染、化学反应、腐蚀、电(电击、电感、电热、电源故障等)、爆炸、火灾、热和温度(高温、低温、温度变化)、泄漏、湿度(高湿、低湿)、氧化、压力(高压、低压、压力变化)、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紫外辐射、电离)、化学灼伤、结构损害或故障、机械冲击、振动与噪声等。81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按事故类型分按职业病分类按联合国运输专家委员会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82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由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可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即: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83按事故类型分由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可将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84按职业病分类原劳动部、卫生部和总工会共同颁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其中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九大类。1、职业中毒2、尘肺3、物理因素职业病4、职业性传染病5、职业性皮肤病6、职业性眼病7、职业性耳鼻喉疾病8、职业性肿瘤9、其他职业病85按联合国运输专家委员会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按照联合国运输专家委员会对运输过程中危险货物的分类,将其分为9大类25项:爆炸品6项;压缩气体和液化气3项;易燃液体3项;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3项;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2项;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2项;放射性物品1项;腐蚀品3项;杂类2项。86按引起能量失控原因分:1、物理模式2、化学模式3、有害因素4、外力因素5、人的因素6、环境因素871、物理模式物理能可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以势能的形式出现的,如处于高处的物体(如落体、坠落、倒榻、崩垮、塌方、冒顶等)、受压的弹性元件、贮存的热量、电压等。以动能的形式出现的有运动的机械、行驶的车辆、电流、流动的液体等。势能是静止的、潜在的,人们对其危险性的认识往往不敏感。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势能转换为动能时,危险性就可能急剧增大。88物理模式通常有五种情况:物理爆炸锅炉爆炸机械失控电气失控其他物理能量失控89(1)(1)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纯粹物理现象产生的冲击波,它常常是出压力容器的破坏而产生,受压气体突然释放,能够产生很大的破坏力。如空压机贮气罐、液化气贮气罐、各种气瓶等。(2)(2)锅炉爆炸。锅炉爆炸。锅炉是工业生产中用得较多的设备,又是比较容易发生灾害性事故的设备。锅炉爆炸比单纯的受压气体爆炸的破坏性更大,因为在相向压力下,蒸汽比同等体积的气体能量大很多倍。另外,锅炉的过热水由于锅炉破坏而闪蒸成蒸汽,使蒸汽中所含的热量进一步增多。引起锅炉爆诈的主要事件是锅炉体结垢、炉壁腐蚀、缺水相超压运行。所有的蒸汽发生器、冷却水夹套、烧沸水的设备、家用水暖设备等,都有可能发生锅炉型爆炸。90(3)(3)机械失控。机械失控。机械把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如把水的势能转换为电能,或把机械能转换成压缩、成型、挤压、破碎、切削等有用功。正在运转的机器有很大的动能,它们不断地有次序地进行能量转换工作或做有用功。由于机械设计不良、强度计算有误或超负荷运转,都可能造成机械失控,对机器本身或其附近目标做破坏功,例如离心机由于超速运行而发生爆炸;汽轮机的涡轮叶片超速引起内应力超过轮筋的拉力时,就可能发生物理型爆炸。(4)(4)电气失控。电气失控。电动机和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装置,输电线和变压器、配电设备等则是传输电能的装置,而且前者同时具有电能和机械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系统或元件若不完善或超负荷远行就可能发生电气失控,电能有逆流到人体的潜在危险,同时也会造成火灾或其他损失。(5)(5)其他物理能量失控。其他物理能量失控。一些物理因素如热辐射、核污染、噪声和次声、电场和磁场、微波、激光、红外和紫外辐射等,如果失控,都会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912、化学模式化学模式危险性所产生的破坏力和物理模式不同,它是通过物质化合和分解等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失控而造成火灾或爆炸。其过程是静态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物理能,由物理能对目标施加破坏力。化学爆炸的起因是由于化学反应失控,瞬时产生大量高温气体,该气体受到约束时可具有极大的压力,高压气体产生冲击波,对周围目标造成破坏。92化学模式通常有三种情况: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93(1)(1)直接火灾。直接火灾。当可燃性物质和氧气共存时,遇到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但是,应该注意某些非可燃性物质发生直接火灾的可能性,如各类粉尘,包括有机塑料粉尘、染料粉尘、某些金屑如镁、铝等粉尘、煤及谷物粉尘等,它们能和空气充分结合,有些还有吸附空气的能力。这些粉尘在加工、运输、贮存过程中,容易造成粉尘爆炸,产生严重后果。 (2)(2)间接火灾。间接火灾。间接火灾系指受外力破坏引起本身发生火灾的情况,如设备或容器遭受外来事故的波及、易燃物质外泄、通火源发生爆炸等。因此,在设计布局时耍注意设备之间、装置之间、工厂之间的距离,避免间接火灾发生。(3)(3)自动反应。自动反应。有些化学反应物体本身带有含氧分子团,不需外部供氧就能发生氧化反应。如炸药、过氧化物等,性质极不稳定,遇到冲击振动或其他刺激因素,就能发生火灾爆炸。另外,有些化合物本身聚合(个饱和烃类)和分解(乙炔)、受到温度、压力或贮存时间的影响,会自动发生反应、造成火灾爆炸。943 3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很多化学物质如氰化物、氯气、光气、氨、一氧化碳等,都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的毒害。因此,国家为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规定了这些有害物质在操作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超过了规定的允许值则被认为存在着危险性。要注意惰性气体等对人的危害性,如氮气会使人窒息致死。生物性有害因素会使人致病、如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菌、原生物、螺旋体等)。954 4、外力因素、外力因素外力系指受到外界爆炸而产生的冲击波、爆破碎片的袭击等和地震、洪水、雷击、飓风等自然现象,对生产设备或房屋外施加很大的能量而造成的损坏和人身伤亡。55、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在人机系统中,人子系统比机械子系统可靠性低很多。因为人具有自由性,再加上构成劳动集体的每个成员的精神素质和心理特征不同、易受环境条件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从而造成误操作。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对人加强教育训练、提高其可靠性、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加强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使机器能适应于人的操作,减少误差。966 6、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生产现场,除机器设备能构成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外,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工具以及工业废弃物等,如放置不当也会造成不安全状态,因为这些物体具有潜在的势能。还有粉尘、毒气、恶臭、照明、温度、湿度、噪声、振动、高频、微波、放射性等危害。环境危害不只限于在操作点上发生,而是发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面大。97六、危险性等级、划分危险等级、划分危险等级以各种标准划分划分危险单元的危险等级,可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各种技术标准。层次分析法对没有危险等级划分的详细规定情况下,可采用专家打分,而后层次分析的方法计算得到各因素的危险等级(即权重)。98在危险性查出之后,应对其划分等级,排列出危险因素的先后次序和重点,以便分别处理。由于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的起因和条件不同,因此在危险性预先分析中仅能作为定性评价,其等级如下:1级:安全的不发生危险。2级:临界的处于形成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但应予以排除或控制。3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4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99、危险性等级的确定方法设某系统共有6个危险因素需要进行等级判别,可分别用字母A、B、C、D、E、F代表,回出一个如图25(a)所示的方阵。按方阵图中顺序,比较每一列因素的严重性,用“”号表示在列里严重、在行里不严重的因素。100例如比较因素A和B,A比B严重,则在一列二行空格内画“”号。再比较因素A和C,A比C不严重,在一列三行空格内不画“”号。照此方法,依次一一对应比较后,可得出题一列画”号的总和。图25(a)中结果是因素E画“”号的总和为5,因素A、B、C画“”号的总和均为3、因素F总和为1,因素D则为零。这样就可得出各危险因素的严重性次序:E,A、B、C、F、D,其中因素A、B、C具有同等的严重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承认A、B、C三因素具有同等严重性。为了分得细一些,也可在方阵图中增加一个“1”符导,以它代表严重性的二分之一,如图25(b)所示,在两者有关的行和列各画一个“1”符号。这样处理后,对A、B、C3个因素进行比较,可看出,因素C画“”号为31/2,因素A为3因素B为21/2。这样,6个因素的严重性的顺序是:E,C,AB,F,D。101102例:因素A、B、C、D、E,A比B、C严重,比D、E不严重,B比C严重,D比E严重,试比较5个因素的严重性的顺序。103六、危险性控制对危险而言,人们只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是可以控制的。采取预防措施的原则首先是采取直接措施、即从危险源(或起因)着手。其次,则是间接措施,如隔离、个人防护等。目前我国的安全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说明尽量预防事故(预防为主)事故发生时,尽量避免其扩大,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事故发生并已产生破坏后,应控制其范围,不使其蔓延并破坏到周围的人员、设备、设施等(减小事故影响范围)。104、防止能量的破坏性作用1)限制能量的集中与蓄积定量的能量集中于一点要比它大面上散开所造成的伤害程度更大。有一些能量的物体本身,就是工厂的产品或原料,如炼油厂的原油及其产品汽油和轻油,发电厂的电以及些化工企业原料用轻油等。对这样一些工厂要根据原料或产品的贮量和周转量规定限额来限制能量集中。对某些机械能可采用限制能量的速度和大小,规定极限量,如限速装置。对电气设备采用低电压装置,如使用低压测量仪表以及保险丝、断路器和使用安全电压等。防止能量蓄积,如温度自动调节器、控制爆炸性气体或有害气体浓度的报警器、应用低势能(如地面装卸作业)等。105)控制能量的释放(1)防止能量的逸散。如将放射性的物质贮存在专用容器内,电气设备和线路采用良好的绝缘材料以防止触电,高空作业人员使用安全带及建筑工地张接安全网。(2)延缓能量释放。如用安全阀、逸出阀、爆破片、吸收机械振动的吸振器以及缓冲装置等。(3)另辟能量释放渠道。如接地电线、抽放煤炭堆中的瓦斯、排空管等。1063)隔离能量(1)在能源上采取措施。如在运动的机件上加防护罩、防冲击波的消波器、防噪声装置等。(2)在能源和人与物之间设防护屏障。如防火墙、防水闸墙、辐射防护屏以及安全帽、安全鞋和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具等。(3)设置安全区、安全标志等。4)其他措施为提高防护标准,可采用双重绝缘工具、低压电回路、连续监测和遥控等。为提高耐受能力,可挑选适应性强的人员以及选用耐高温、高寒和高强度材料。107、降低损失程度的措施事故一但发生,应马上采取措施,抑制事态发展,减轻危害的严重性,如设紧急冲浴设备、采用快速救援活动和急救治疗等。、防止人的失误人的失误是人为地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使机件不良的事件,是违反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人的可靠性比机械、电器或电子原件要低很多,特别是情绪紧张时容易受作业环境影响,失误的可能性更大。为了减少人的失误,应为操作人员创造安全性较强的工作条件,设备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重复操作频率大的工作应用机械代管手工,变手工操作为自动控制。108分析举例一、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格式序号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危险、有害因素的触发原因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起的后果对策措施危险等级1火灾、爆炸-1091、家用热水器的安全性分析热水器用煤气加热,装有温度和煤气开关连锁,当水温超过规定温度时,连锁动作将煤气阀门关小;如果发生故障,则由泄压安全阀放出热水,防止事故发生。为了防止煤气漏出和炉膛内滞留煤气在热水器内设有燃气安全控制系统,由长明火、热电偶和电磁阀组成。由于长明火存在,即使溢出煤气也不会发生爆炸。若长明火灭了,热电偶起作用,通过电磁阀将煤气关闭,防止事故发生。1101111121132、硫化氢输送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设计的初期,分析者只知道在工艺过程中处理的物质是硫化氢化学性质如有毒、可燃烧等,于是把硫化氢意外泄漏作为可能的事故。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下:(1)盛装硫化氢的压力容器泄漏或破裂;(2)化学反应中硫化氢过剩;(3)反应装置供料管线泄漏或破裂;(4)在连接硫化氢储罐和反应装置的过程中发生泄漏。114为了防止泄漏事故发生,分析者向设计人员提出如下建议:(1)考虑用一种低毒性物质在需要时能产生硫化氢的工艺;(2)开发一套收集和处理过剩硫化氢的系统;(3)采用硫化氢泄漏报警装置,(4)现场仅储存最小量的硫化氢,不会输送、处理过量;(5)开发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储罐连接程序;(6)设置由硫化氢泄漏监控系统驱动的水封系统封闭储耀;(7)把储罐布置在远离其他道路、方便输送的地方;(8)在投产之前,教育、训练职工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掌握应急程序。115重大危险源辨识116重大危险源概念提出的背景历史上的事故统计分析表明,重大产业事故主要是燃烧(火灾)、爆炸和中毒(含重大的环境污染);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可燃爆物质与毒物大量泄漏和受到意外能量的激发作用。而像2001年上海沪东造船厂的“717”龙门吊倒塌那样的特大伤亡事故(3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是极为少见的。因此该标准把重大危险源的范围限定在危险性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方面。117118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也称国际劳工组织第174号公约)中的定义“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119我国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定义: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安全生产法中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20重大危险源的由来和辨识技术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生产中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预防工业灾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1974年6月弗利克斯巴勒爆炸事故发生后,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负责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辩识、评价技术和控制措施。欧共体在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ECDirective821501,简称塞韦索法令);该法令列出了180种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了“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标准,提出了137种易燃、易爆、强反应性及有毒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要求企业在1997年5月26日前必须完成对上述规定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121我国重大危险源技术的发展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了重大危险源的研究工作。2002年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又推动了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国家相应出台了有关标准和政策,如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原化工部化督发1997459号文“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等。122国内重大危险源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 “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2)1997年开展普查试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和成都等六城市)。(3)2000年制定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4)2004年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扩展了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开始重大危险源第二次普查试点工作。(5)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大力推进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建设,为各地提供技术服务,全国共有8家单位开发的软件通过了总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应用技术审查,其中福建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开发的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软件于2005年5月通过国家局评审,可用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和监控。12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确定潜在的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的评估确定风险程度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进行风险控制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结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结构12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提供风险信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抑制突发事件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危险源的监察政府的监管125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结构图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结构图 重大危险源申报(辨识、登记、普查)评估(事故严重度、可能性)分级(国家、省、市企业四级)监测(国家、省、市企业四级)监控(组织管理、安全技术)应急(厂内、厂外应急计划)国家监察126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GB18218-2000概述在1997年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6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同类标准和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以及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的发生情况,2000年9月,中国安科院和中石化青岛安工院提出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127辨识标准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标准不适用于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处理非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军事设施;c.采掘业;采掘业;d.危险物质的运输。危险物质的运输。128名词术语名词术语(1)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2)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129(3)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4)重大事故major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30GB18218中给出的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及临界量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和数量,并区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类。危险特性:爆炸性、易燃性、化学活性(即反应性)及有毒性四类;临界量:对于同一种爆炸性、易燃性或反应性的危险性物质贮存区重大危险源比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多一个数量级。例如汽油,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2t,而贮存区为20t。这主要是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物质处于动态,会受到较复杂、较强烈的外界作用而有较大的表观危险性的缘故。 而毒性物质的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与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临界量相差不到一个数量级。例如,一甲胺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20t,而贮存区为50t。 131(5)生产场所work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6)贮存区storearea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132辨识依据物质的危险特性物质的数量重大危险源的分类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区重大危险源133134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见GB182182000附表14,共142种。)爆炸性物质(26种)易燃物质(34种)活性化学物质(21种)有毒物质(61种)135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136生产场所与贮存场所临界量的区别分分 类类临界量之比临界量之比(贮存区贮存区:生产区生产区)爆炸性物质爆炸性物质10:1易易燃燃物物质质闪点闪点28的液体的液体10:128闪点闪点60的液体的液体10:1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气体气体10:1活性化学性质活性化学性质10:1有毒物质有毒物质2.5:1137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138(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与其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或等于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即: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139存在的主要问题危险物质的类别尚需进一步扩展GB18218-2000规定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4大类,但其物质的种类仅142种,且基本未包括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及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第8类腐蚀品,其范围在实际操作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140(2)是没有对划分危险单元进行具体说明;GB18218-2000将500m划分为1个单元,但未对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危险物质的辨识、危险物质量的确定、危险物质相对应临界量的确定、混合物监界量的确定都未明确说明。对于中小企业,往往其厂界就达不到500m,且其中存在生产区和贮存区,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带来较大的困扰,在实际操作过程,往往以独立的生产区或贮存区作为一个单元。141是未涵盖贮存区和生产场所以外的其他类型重大危险源:目前GB1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仅从危险物质的观点来考虑,并未从危险能量的角度考虑,应用此标准辨识的重大危险源范围和数量很有限,同时考虑到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等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必须颁布相关行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行业标准。是未给出重大危险源申报的方法和依据,给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1423、重大危险源的申报重大危险源申报的依据(1)安全生产法(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4年4月27日下发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43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144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1)贮罐区(贮罐)类别类别类别类别物物物物 质特质特质特质特 性性性性临界量临界量临界量临界量典典典典 型物质举例型物质举例型物质举例型物质举例易燃易燃液体液体闪点闪点282820t20t汽油、丙烯、石脑油等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828 闪点闪点6060100t100t煤油、松节油、丁醚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可燃可燃气体气体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10t10t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爆炸下限 101020t20t氨气等氨气等毒性毒性物质物质剧毒品剧毒品1kg1kg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有毒品有毒品100kg100kg三氟化砷、丙烯醛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有害品20t20t苯酚、苯肼等苯酚、苯肼等145(2)库区(库)库区(库)类类类类 别别别别物物物物 质质质质 特特特特 性性性性临界量临界量临界量临界量典型典型典型典型 物物物物 质质质质 举例举例举例举例民用爆破民用爆破器材器材起爆器材起爆器材* *1t1t雷管、导爆管等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工业炸药50t50t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爆炸危险原材料250t250t硝酸铵等硝酸铵等烟火剂、烟火剂、烟花爆竹烟花爆竹5t5t黑火药、烟火药、爆炸、黑火药、烟火药、爆炸、烟花等烟花等易燃液体易燃液体闪点闪点282820t20t汽油、丙烯、石脑油等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828 闪点闪点6060100t100t煤油、松节油、丁醚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146(2 2)库区(库)库区(库)库区(库)库区(库)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10t10t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爆炸下限 101020t20t氨气等氨气等毒性物质毒性物质剧毒品剧毒品1kg1kg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有毒品有毒品100kg100kg三氟化砷、丙烯醛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有害品20t20t苯酚、苯肼等苯酚、苯肼等147(3)生产场所类类类类 别别别别物物物物 质质质质 特特特特 性性性性临界量临界量临界量临界量典典典典 型型型型 物质物质物质物质 举举举举 例例例例民用爆破器材民用爆破器材起爆器材起爆器材* *0.1t0.1t雷管、导爆管等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工业炸药5t5t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爆炸危险原材料25t25t硝酸铵等硝酸铵等烟火剂、烟花烟火剂、烟花爆竹爆竹0.5t0.5t黑火药、烟火药、爆炸、黑火药、烟火药、爆炸、烟花等烟花等易燃液体易燃液体闪点闪点28282t2t汽油、丙烯、石脑油等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828 闪点闪点606010t10t煤油、松节油、丁醚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148(3)生产场所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101t1t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爆炸下限 10102t2t氨气等氨气等毒性物质毒性物质剧毒品剧毒品100g100g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有毒品有毒品10kg10kg三氟化砷、丙烯醛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有害品2t2t苯酚、苯肼等苯酚、苯肼等149(4)压力管道)压力管道长输管道:长输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气体,且设计压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力大于1.6 MPa的管道;的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液体介质,输送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液体介质,输送距离距离 200 km且管道公称直径且管道公称直径 300 mm的管道。的管道。公用管道:公用管道:中压、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中压、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 200 mm150工业管道: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的管道;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151(5)锅炉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2.5MPa,且额定蒸发量10t/h。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功率14MW(6)压力容器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152(7)煤矿(井工开采)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煤层自燃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153(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瓦斯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9)尾矿库全库容100万立方米或坝高30米的尾矿库。154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目的意义 采用通过国家安监总局认证并推荐使用的重大危险源企业申报登记系统软件,依据相关标准,对企业申报的重大危险源信息进行自动辨识,确认是否重大危险源,并对辨识的结果进行维护及管理,从而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普查, 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 及时掌握辖区内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 。155重大危险源分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中按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把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级;福建省安监局关于印发“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指导意见”的通知(闽安监综合(2005)297号)中把国家安监总局的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进行细化,具体如下:4 4、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156(1)一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的死亡半径或重伤半径内,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0人或重伤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2)二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的死亡半径或重伤半径内,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10-29人或重伤30-4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的);157(3)三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的死亡半径或重伤半径内,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9人或重伤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的);(4)四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的死亡半径或重伤半径内,可能造成事故的(死亡人数1-2人或重伤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注: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或重伤人数,按死亡半径或重伤半径范围内正常人员数的50%进行核算等级。158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方法方法的原理:主要依据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即通过选择适宜的数学模型计算重大危险源事故的死亡或重伤半径(R),预测死亡或重伤半径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从而进行重大危险源的分级。遵循的原则:最大危险原则;概率求和原则。假设条件:伤害效应各向同性,且无障碍物;伤害区域是以单元的中心为圆心、以伤害半径为半径的圆形区域。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方法的选择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方法的选择159 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模拟160通过选择数学模型可计算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范围,估算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程度。具体事故模型如下:l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模型l蒸汽云爆炸的伤害模型l火灾伤害模型l池火灾伤害模型l沸腾液体扩展为爆炸的伤害模型l固体火灾伤害模型l室内火灾伤害模型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的选择161l毒物伤害模型毒物伤害模型Gaussian模型SLAB模型ERG2000模型162163(1)易燃、可燃液体储罐,可采用液池火灾评价模型、喷射火模型等进行事故影响范围的模拟预测。(2)可燃气体容器泄漏,可采用喷射火模型等进行事故影响范围的模拟预测。(3)盛装可燃气体的压力容器可用TNT当量法,按冲击波伤害-破坏超压准则,对容器物理爆炸事故影响范围进行模拟预测。(4)盛装液体的压力容器和锅炉,可采用TNT当量法进行物理爆炸事故影响范围模拟预测。(5)易燃气体压力容器可用TNT当量法和采用冲击波伤害-破坏超压准则,对容器物理爆炸事故影响区域进行模拟预测;采用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评价容器内易燃气体泄漏发生化学爆炸的事故影响范围。164 (6)可燃液化气体(液化石油气、液氨)的压力容器,可用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和沸腾气体扩展蒸气爆炸评价事故的影响范围。(7)有毒气体压力容器,可采用概率函数法、半球模型、泄漏扩散模型等进行毒性影响区域的评价。(8)评价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事故后果模拟预测,但应注意所使用评估方法对分析对象的适用性。165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图166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通过实地采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等地理信息及生产经营单位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和场所的现场信息,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以重大危险源单元为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进行模拟,有针对性地选择数学模型进行评估分析,预测事故发生的死亡半径、重伤半径及财产损失半径,根据死亡半径、重伤半径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财产损失半径内的财产损失情况进行重大危险源的分级。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主要内容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主要内容 167评估分级程序评估分级程序收集资料事故类型影响因素、事故机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程度风险分级制定计划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监测审查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168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报告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应急救援力量及资源评估;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救援对策措施;评估结论与建议1691.被评估单位的基本情况和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填写福建省重大危险源企业数据库项目表)2.厂区总平面布置图,重大危险源所在位置的平面布置图及其周边环境图;3重大危险源生产装置配备的安全设施和设备配套的安全附件一览表4.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重大危险源检测检验记录5重大危险源周边的确定范围内,24小时的正常作业人员和居住人口的人数以及活动分布情况;6.重大危险源设备、装置的固有资产;7.应急救援资源(填写应急救援力量调查摸底表);8.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制度、操作规程、人员培训等)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被评估单位需提供的资料170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的备案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的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国家规定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安全评估中介机构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中介机构应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并对其安全评估的结论负责。安全评估的费用由被评估单位支付。安全评估报告应当报送所在地县(市、区)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71生产经营单位对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以及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报告,经县级以上安监部门确认后核销。1725、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1)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明确责任分级监控分类指导(2)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国家、地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3)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建立宏观监控系统的网络,各子系统与总系统通过网络联系。(4)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173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的网络组成结构框图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的网络组成结构框图监控总系统局域网网络服务商(ISP)网络服务商(ISP)各城市监控子系统网络服务商(ISP)各城市监控子系统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Intranet)及其他网络企业内部网(Intranet)及其他网络174概述(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危险源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2)危险源数据采集与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结合过程控制、自动控制、传感器、计算机仿真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成监控预警系统。(3)监控预警系统计算机监控正常和非正常工况,并对下一时刻做出一种超前的预警行为。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175实时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基本构架图基本构架图176重点试点监控企业端建设(指导性)企业重大危险源远程数据采集监控报警指示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络web发布的系统,集合多种通讯手段,实现监控数据信息化、网络化,各级监控管理人员依据其管理权限,可通过网络系统查看监控点的实时数据,利用现有的局域网络基础,通过网际组态软件的远程数据传输功能,实现数据的网间共享以及实时监控。重点试点监控企业端系统的建设包括:气体监控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以及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177终端系统结构示意图终端系统结构示意图178设备种类设备种类主要设备主要设备说明说明气体监控管气体监控管理系统理系统各式感应各式感应器器如气体探测器、当气体泄漏时相关的报警设备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如气体探测器、当气体泄漏时相关的报警设备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气体监控气体监控采集工作采集工作站主机站主机将实时采集从现场层送上来的现场数据,并将数据以图文并茂的形将实时采集从现场层送上来的现场数据,并将数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显示于监控页面中,监控人员可以根据屏幕显示对现场的情况进式显示于监控页面中,监控人员可以根据屏幕显示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监视,掌握现在设备的运行情况,当监控站点现场发生任何行实时监视,掌握现在设备的运行情况,当监控站点现场发生任何变化(如有报警信息产生)监控主机将随之变化并发出警报信息。变化(如有报警信息产生)监控主机将随之变化并发出警报信息。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系统系统数字视频数字视频光光端机端机采采用用全全数数字字视视频频无无压压缩缩传传输输技技术术,将将各各路路视视频频信信号号在在单单芯芯光光纤纤上上实实时时同同步步、无无失失真真、高高质质量量地地传传输输。高高质质量量的的视视频频效效果果可可满满足足用用户户的的需求需求摄像机摄像机可根据机房具体情况选用固定、移动云台、球形机或红外线摄像机可根据机房具体情况选用固定、移动云台、球形机或红外线摄像机等。等。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管理终端管理终端监控人员可以根据屏幕显示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监视,掌握现在监控人员可以根据屏幕显示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监视,掌握现在设备的运行情况,当监控站点现场发生任何变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当监控站点现场发生任何变化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管动态监控管理系统理系统监控管理监控管理软件软件危险源普查表格库建立、危险源普查表格库维护、下载、危险源资危险源普查表格库建立、危险源普查表格库维护、下载、危险源资料、单位信息资料、危险源周遍环境资料等子模块。危险源普查表料、单位信息资料、危险源周遍环境资料等子模块。危险源普查表格格监控管理监控管理主机主机使用高品主机,为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证使用高品主机,为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证企业端监控设备及实现功能企业端监控设备及实现功能 1796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法律依据(1)安全生产法:第33条、第85条、第96条。(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0条、第22条、第48条。(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6条。(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125号文;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180(5)2004年4月27日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6)2004年10月21日国家安全监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协调字2004127号)。(7)2005年6月27日国家总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协调字200562号)。181(8)2005年9月27日国家总局下发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9)北京、广东、江苏、吉林、大连、无锡等省、市于近年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10)福建省近年出台了福建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福建省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分级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规范性文件福建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已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修订。182对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总要求建立以企业为责任主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分级监控、各级安监部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18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贮存设施贮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距离要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距离要求184(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明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制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185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甲类物品库房与民用建筑的距离分别为25-40米;储气罐或罐区与民用建筑间的距离为25米40米。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规定:石油化工企业与居住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的防火间距,液化烃罐组120米,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100米。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规定:石油库与居住区及公共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分别为:一级油库100米;二级油库90米;三级油库80米;四级油库70米;五级油库50米。(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186(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以上公共设施均可归类为民用建筑居住区,对于民用建筑与危化品储存设施之间的距离,均可采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 国家对某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规定的防护距离仍可适用以上公共设施;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BGZ1-2002)第4.14条规定:“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臭、粉尘、噪声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的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内建设。”187(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1.5规定:“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的上游建厂”; 应符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10日发布)。(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 以上建筑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列为民用建筑和其他建筑,均有不同的距离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对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包括居住区、国家铁路线、厂外企业铁路线、厂外公路、通航江、河、海岸边等,均列出了距离规定。188(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第二十一条到二十九条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热污染危害。 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也就是说企业的排污及事故泄漏均不能影响农田灌溉、畜牧区、渔业区。189(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划定保护区。第十九条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190因吉化污染事故,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和环保部门的联合发文(安监总危化200610号),沿江、湖、海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应落实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收集、处置防范措施。即: 关键生产装置、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和仓库是否配备事故状态下防止污染事件的事故池、围堰、防火堤等设施及其维护情况。是否有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引发环境污染的设施和措施。已经有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收集、处置设施和措施的,要评估其是否科学有效,适应应急需要。191(7)军事禁区、军事管制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划定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根据军事设施的要求,军区和省人民政府在共同划定陆地军事禁区范围的同时,必要时可以在禁区外共同划定安全控制范围。192(1)要登记建挡,如实申报;(2)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监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监控责任,制定实施方案;(4)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5)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对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管理;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的主体责任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的主体责任193(6)对重大危险源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7)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安全管理挡案;(8)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治理排除。在排除前或者排除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难以立即排除的,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监控措施,制定治理方案,限期完成整改,并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9)要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各项措施;(10)要贯彻执行国家、省和行业的技术标准,推进技术进步,改进监控手段,提高监控水平。194 对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及其重点对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及其重点部位和关键设施要实行动态、实时监控,实现与所在地的部位和关键设施要实行动态、实时监控,实现与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的安监部门远程监控系统的联网。县级以上的安监部门远程监控系统的联网。 (一)存在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必须建立有效(一)存在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必须建立有效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实行不间断的监控,随时掌握重大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实行不间断的监控,随时掌握重大危险源安全状态的变化,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其实时危险源安全状态的变化,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其实时监控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应与所在地的县(市、区)、设监控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应与所在地的县(市、区)、设区市及省安监部门远程监控系统联网;区市及省安监部门远程监控系统联网; (二)存在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通过有效的(二)存在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通过有效的监控措施,定期监测重大危险源状态,并及时处理发现问监控措施,定期监测重大危险源状态,并及时处理发现问题,其信息系统应实现与所在地的县(区、市)、设区市题,其信息系统应实现与所在地的县(区、市)、设区市安监部门远程监控系统联网。安监部门远程监控系统联网。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具体要求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具体要求195政府和安监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政府和安监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督管理(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196重点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情况; (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和备案等情况; (四)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检测、监控情况; (五)重大危险源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情况; (六)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情况; (七)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八)应急救援组织建设和人员配备的情况; (九)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工作的情况; (十)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维护、保养的情况; (十一)重大危险源日常管理的情况;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197(2)政府和安监部门应当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将重大危险源上报有关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3)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信息化管理,应做好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实行分级报告制度:一级重大危险源应当逐级上报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登记、建档;二级重大危险源应当逐级上报至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建档;三级重大危险源应当逐级上报至设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建档;四级重大危险源由所在地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建档。198(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5)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大危险源管理)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大危险源管理中有违法行为的,有权依法实行行政处罚。中有违法行为的,有权依法实行行政处罚。(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生产经营单位)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以及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以及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举报。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举报。 199(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挡,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2)安全监管部门对已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消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200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中对重大危险源的相关规定2004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检查局共同下发了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摸清底数,掌握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定期报告制度;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建立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有效监控;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治理整顿,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和完善有关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治理的法规和政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201安全检查表是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系统安全分析和控制手段,它提取了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各个因素,并分析了其相互关系,简便易行,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较好手段。目前,各个行业有许多安全检查表用于生产实践。第三节安全检查表202概述一、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运用常规、例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及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1、安全检查的性质安全检查除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外,还应定期地进行群众性的检查。检查的性质可分为普通检查、专业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等。2032安全检查的内容(1)查思想:(2)查管理;“五同时五同时”;“三同时三同时”;安全机构、安全教育制度、安全规章制度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制度是否健全。(3)查隐患: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安全行为等(4)查事故处理:“三不放过三不放过”204“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以及综合利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其适用对象包括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和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五同时”是指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建设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所谓“三不放过”,就是发生事故后,有关领导和安全监察部门对事故原因未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205二、安全检查表(一)安全检查表定义通常为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分解、查明问题所在,并根据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有关标准、规范和事故情报等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确定检查的项目和要点,以提问方式,将检查项目和要点按系统编制成表,以备在设计或检查时,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和诊断,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206安全检查表的内涵安全检查表是一份实施安全检查、分析和诊断的项目明细表,是安全检查和分析的备忘录。安全检查表之所以有较强的生命力,有如下主要原因。安全检查表是对系统的全面说明;安全检查表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到的;安全检查表涉及面很广,涉及了系统的所有方面。207检查并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为安全教育提供第一手的素材;诊断和纠正系统活动中的错误;明确安全问题的各种责任;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二)安全检查表的功用208(三)安全检查表的种类安全检查表按其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1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2厂级安全检查表3车间用安全检查表4工段及岗位用安全检查表5专业性安全检查表209(四)安全检查表的特点(1)通过预先对检查对象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所制定出来的安全检查表比较系统、完整,能包括控制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可避免检查过程中的走过场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2)安全检查表是根据有关法规、安全规程和标准制定的,因此检查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易于实现安全要求;(3)对所拟定的检查项目进行逐项检查的过程,也是对系统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和制定出措施的过程,既能准确地查出隐患,又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从而保证了有关法规的全面落实;(4)检查表是与有关责任人紧密相连系的,所以易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后能够做到事故清、责任明、整改措施落实快;(5)安全检查表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检查的过程,所以使用起来简单易行,易于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掌握和接受,可经常自我检查。210(五)安全检查表的内涵安全检查表实际上就是一份实施安全检查、分析和诊断的项目明细表,是安全检查和分析的备忘录。安全检查表之所以有较强的生命力,有如下主要原因。安全检查表是对系统的全面说明;安全检查表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到的;安全检查表涉及面很广,涉及了系统的所有方面。211三、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安全检查表可以按生产系统、车间、工段和岗位编写,也可以按专题编写,如对重要设备和容易出现事故的工艺流程,就应该编制该项工艺的专门的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的编制过程,也是对系统进行安全分析的过程。通过对系统的全面分析,结合有关资料,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隐患、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和影响后果等,然后根据有关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完成检查表的制定工作。为了清楚地列出检查表中的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可通过事故树分析找出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和最小割集,然后进行逐一审查并确定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212(一)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1、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国内外已经出现过的类似系统的事故资料;3、生产实践中的经验;4、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213(二)安全检查表的格式最简单的安全检查表格式如表31所示。214表3-2安全检查表基本格式215(三)编制安全检查表的程序与方法1编制安全检查表的程序2162程序说明(1)系统的功能分解。(2)人、机、物、管理和环境因素。(3)潜在危险因素的探求。217(四)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1)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实质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高水平的安全检查表需要专业技术的全面性、多学科的综合性和对实际经验的统一性。为此,应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人员深入现场共同编制。(2)按查隐患要求列出的检查项目应齐全、具体、明确,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为了避免重复,尽可能将同类性质的问题列在一起,系统地列出问题或状态。另外应规定检查方法,并有合格标准,防止检查表笼统化、行政化。(3)各类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是不宜通用的。如专业检查表与日常检查表要加以区分,如专业检查表应详细,而日常检查表则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4)危险性部位应详细检查,确保一切隐患在可能发生事故之前就被发现。(5)编制安全检查表应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危险性预先分析和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结合进行,把一些基本实践列入检查项目中。218第四节事故树分析一、概述事故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是系统安全分析中最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该方法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H.A.Watson(维森)提出,最先用于导弹发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事故树是一种表示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之间的因果和逻辑关系图,其分析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其理论基础是布尔代数,它不但可以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可给我们提供一条解决系统安全问题的思路。219(一)事故树分析定义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或现有生产系统和作业中,通过对可能造成系统事故或导致灾害后果的各种因素(包括硬件、软件、人、环境等)进行分析,根据工艺流程、先后次序和因果关系绘出逻辑图(即事故树),从而确定系统故障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即判明灾害或功能故障的发生途径及导致灾害、功能故障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生概率,进而计算系统故障概率,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20(二)事故树分析特点(1)事故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故障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逻辑推理方法。它可以就某些特定的故障状态作逐层次深入的分析,分析各层次之间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即输入(原因)与输出(结果)的逻辑关系,并且用专门符号标示出来。(2)事故树分析能对导致灾害或功能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为改进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221(3)事故树分析不仅可以分析某些元、部件故障对系统的影响,而且可对导致这些元、部件故障的特殊原因(人的因素、环境等)进行分析。(4)事故树分析可作为定性评价,也可定量计算系统的故障概率及其可取性参数,为改善和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定量分析的数据。(5)事故树是图形化的技术资料,具有直观性,即使不曾参与系统设计的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通过阅读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控制要点。222(三)事故树分析的程序2231、熟悉系统2、调查事故3、确定顶上事件(系统失效事件)4、调查原因事件5、建造事故树6、修改、简化事故树7、定性分析8、定量分析9、制定安全对策224二、事故树的建造(一)事故树的符号及其意义(二)故障事件的分类(三)事故树建造的启发性指导原则(四)建造事故树时的注意事项(五)事故树的建造方法225(一)事故树的符号及其意义1、事件符号2、逻辑门符号3、转移符号2261、事件符号227(1)矩形符号,矩形符号表示顶上事件或中间事件。顶上事件是所分析系统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它位于事故树的顶端。中间事件是位于顶上事件和基本事件之间的事件。二者都是需要往下分析的事件。(2)圆形符号。圆形符号表示基本原因事件,即基本事件,是不能再往下分析的事件,故位于事故树的底部。(3)菱形符号。菱形符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表示省略事件,即没有必要详细分析或原因不明确的事件。另一种是表示二次事件,如由原始灾害引起的二次灾害,即来自系统之外的原因事件。(4)房形符号。房形符号表示正常事件,是系统正常状态下发生的正常事件。有的也称为激发事件,例如电动机运转等。事件符号原则上有上述四种,其中只有矩形符号是必须往下分析的事件。其余三种都是无须进一步分析的事件故将此三者合称为基本事件成底事件。在事件符号内必须填写事件。从分析事故的目的出发,“事件”就是构成事故的因素。所填入的事件必须是具体事件,不得笼统、含糊不清。例如不能用“违章操作”代替“末戴防毒用具,或未穿好工作服操作”,也不能用“人的不安全行为”代替“手伸进冲模内操作”等等。也就是说不能把管理上的状况和人的状况填入其中。2282逻辑门符号逻辑门符号是表示相应事件的连接特性符号,用它可以明确表示该事件与其直接原因事件的逻辑连接关系。 (1)与门。与门表示只有所有输入事件B1、B2都发生时,输出事件A才发生。换句话说,只要有一个输入事件不发生,则输出事件就不发生。有若干个输入事件也是如此。 (2)或门。或门表示输入事件B1、B2中任一个事件发生时,输出事件A发生。换句话说,只有全部输入事件都不发生,输出事件才不发生。有若干个输入事件也是如此。229230231(3)条件门。条件门分条件与门和条件或门两种,见图。条件与门表示输入事件B1、B2;不仅同时发生,而且还必须满足条件a,才会有输出事件A发生,否则就不发生。a是指输出事件A发生的条件,而不是事件。例如油库火灾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火源”和“油气聚集”。但这些直接原因事件同时发生也不一定发生火灾爆炸,火灾爆炸还必须取决于油气达到爆炸极限1.4一7.6,这一条件必须在条件与门内注明,其连接关系如图所示。条件或门表示输入事件B1、B2至少有一个发生,在满足条件a的情况下,输出事件A才发生。例如:“氧气瓶超压爆炸”的直接原因是;“与火源接触”、“接近热源”和“在阳光下曝晒”。在这三者中,只要有一个直接原因事件发生,就会使氧气瓶超压但并不一定发生爆炸,只有“瓶内应力超过钢瓶强度极限”时才必然爆炸。因此,需在或门连接的基础上附加一个条件,这就是条件或门结构,其连接关系如图所示。2322332343转移符号当事故树规模很大时,在一张图纸上不能绘出树的全部内容,需要将某些部分树在其他图纸上画出;或整个树中有多处包含同样的部分树,为简化起见,就要用转入和转出符号。(1)转出符号。转出符号表示这个部分树由此转出,并在三角形内标出对应的数字,以表示向何处转移。(2)转入符号。转入符号连接的地方是相应转出符号连接的部分树转入的地方。三角形内标出从何处转入,转出转入符号内的数字一一对应。235236(二)故障事件的分类1、故障与失效2、部件故障事件和系统故障事件3、无源部件和有源部件4、直接原因的概念2371故障与失效首先来区分一下特定的词“失效”(failure)和一个一般的词“故障”(fault)例如一个继电器,如果在它两端加上电压时它能正确地闭合,则我们称这个继电器是“成功”的,反之,若继电器没能闭合,则我们称这个继电器是“失效”的。另一种可能就是由于某个先行部件工作不当而使继电器错误地闭合,显然,这并不是继电器失效。然而,继电器错误地工作会使电路进入一个错误的状态,我们称这样发生的事件为“故障”。一般说来,切失效都是故障,但不是所有的故障都是失效。2382部件故障事件和系统故障事件故障事件是指系统或系统中的部件发生状态改变的过程,即故障事件不发生指的是系统、部件处于正常状态,故障事件发生指的是系统、部件处于故障状态。在因果关系分析中部件失效一般是基本事件。部件失效可分为一次失效、二次失效及受控故障。一次失效是指由于故障事件本身的直接原因而使其处于不能正常工作的状态,必须对部件进行修理才能使它恢复到能工作的状态。一次失效是由设计条件范围内的输入所引起的,部件的自然老化是造成这种失效的原因。例如,“传动轴由于金属疲劳而断裂”“灯泡钨丝烧断”等。239二次失效与一次失效现象相同,但部件本身不会造成失效,过去或现在加到部件上的过应力是造成二次失效的原因。这种应力来自超出极限条件的振动、频率、持续时间或极性,或者来自机械、热、电、化学、磁和放射性等能源的能量输入。应力也可能由相邻部件或环境造成,包括气象或地质条件及其他工程系统。另外如操作人员、检验人员等在工作中损坏了部件,也可能造成二次失效。例如:“保险丝由于电流过大而烧断”、“设备由于地震而破坏”等。值得注意的是,过应力的消除并不能保证部件恢复工作状态,因为应力在部件中留下了永久性的损害,必须加以修理。如果已经找到了一次和二次失效的确切模式,则一次和二次失效事件就同基本失效事件一样,在故障树中应填入圆形符号中。240受控故障(或称指令故障)是部件由于不正确的控制讯号或噪音而处于不能工作的状态,常常不必进行修理就可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因为无意识的控制讯号或噪音常常不留下记忆(损害),而后续的正常输入讯号能使部件正常工作,受控故障的例子如“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使灯泡不亮”、“安全检测器受到噪音输入而偶然发生假讯号”、“操作人员未能按下紧急按钮”等。受控故障事件在建树过程中是需要进一步分解的。一般说来,部件故障事件总可以按照下图的规则进行分解。241如果矩形符号内的事件可以用上图的形式进行分解。那么它就是部件故障事件,反之,则称为系统故障事件。系统故障事件是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建造事件树时可做到思维清楚、条理性强、层次分明。2422432443、无源部件和有源部件无源部件一般(或多或少)是以静态方式参加系统工作的。这样的部件相当于一个能量传送器,如管道、导线、轴颈、轴承和焊点等。有源部件相对来说是以一种动态方式参加系统工作,它会以某种方式改变系统的性能,如阀门的开启或关闭会改变系统中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力向,开关对电路的电流也有类似的作用,还有继电器、电阻器、水泵、离合器等。另外,也可将无源部件看做是一个“信号”传送器,而把有源部件看做是一个“信号”发生器。无源部件的失效将导致“信号”不能传输或只能部分传输,而有源部件失效将导致没有输出“信号”,或输出“错误信号”。从定量可靠性的观点来看,无源部件的失效概率比较低,而有源部件的失效概率比较高。2454、直接原因的概念在顶上事件确定后,接下去就是要确定这个顶上事件发生的直接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原因。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直接原因”概念的应用。如图是一个简单系统,当给A一个输入信号,它产生输出。对B、C提供输入,最后将信号传给E。现选定“没有信号传给E”做为顶上事件,并设定在分析中忽略从一个子系统向另一个子系统传输信号的传输器件(无源部件),这相当于认为电线(管道)和指令线路的失效概率为零。现对顶上事件进行逐级分析。事件“没有信号传给E”的直接原因为“D没有输出”,千万要注意防止错误地认为“D没有输入”是“没有信号传给E”的直接原因。246247一级中间事件“D没有输出”的直接原因有两种可能:“D有输入无输出”“D没有输入”。所以“D没有输出”就是事件和事件的并。从这里可看出,如果不是一次进行一步,而是错误地认为一级中间事件是“D没有输出”,那么就会把事件丢了。现在再做下一步分析,找出事件和事件的直接原因。如果分析的极限是子系统级,则事件(还可写成“D由于本身故障而没有发挥其正常功能”)就是基本事件、不用进一步分析了。至于事件,其直接原因是“B和C均没有输出”,它可表示为两个事件的交集,即:式中:A3“B没有输出”A4“C没有输出”A2事件。继续对事件A3和A4进行分析对于A3有:式中:A5“B有输入无输出”;A6“B无输入”。可以看出A5是失效(基本事件)A6是一个可以进一步分析的故障。对A4的处理与A3类似。248(三)事故树建造的启发性指导原则(1)事件符号内必须填写具体事件,每个事件的含义必须明确、清楚,不能把管理上的状况和人的状态写入其中,不得写入笼统、含糊不清或抽象的事件。例如不能用“电动机工作时间过长”代替“给电动机通电时间过长”。(2)尽可能地将一些事件划分为更明白的基本事件。例如“贮罐爆炸”用“加注过量造成爆炸”或“反应失控造成爆炸”来代替。(3)找出每一级中间事件(或顶上事件)的全部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的概念是根据系统的“信号”或“能量流”传递的次序来寻找的。(4)将触发事件同“无保护动作”配合起来。例如“过热”用“冷却失灵”加上“系统未关机”来代替。(5)找出相互促进的原因。例如“着火”用“可燃流体露出”和“明火”来代替。249(四)建造事故树时的注意事项1熟悉分析系统2选好顶上事件3合理确定系统的边界条件所谓边界条件是指规定所建造事故树的状况。有了边界条件就明确了事故树建到何处为止。般边界条件包括以下几项:(1)确定顶上事件。(2)确定初始条件。(3)确定不许可的事件。4调查事故事件是系统故障事件还是部件故障事件5准确判明各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6避免门连门250(五)事故树的建造方法事故树的建造主要是通过分析顶上事件的逻辑关系,用图形的方式将该逻辑关系表达出来。其中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正确选择顶上事件;尽量避免分析过程中出现漏项的现象;分析中出现的基本事件应是比较容易度量的。按照确定顶上事件的方法和原则确定顶上事件以后,就要分析顶上事件是怎样发生的。由顶上事件出发循序渐进地寻找每一层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原因,一直到基本事件为止。寻找直接原因事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机械(电器)设备故障或损坏、人的差错(操作、管理、指挥)以及环境不良等因素。251例1如图615所示的泵系中,贮罐在l0min内注满而在50min内排空,即一次循环时间是1h。合上开关以后,将定时器调整到使触点在10min内断开的位置。假如机构失效,报警器发出响声,操作人员断开开关,防止加注过量造成贮罐破裂。252253思考题:编制事故树某施工单位在近3年的三峡工程大坝砼施工期间,由于违章作业、安全检查不够,共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和事件20多起,其中从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坠落占高处坠落事故总数的60%以上,这些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对安全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选择从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坠落作为事故树顶上事件,编制事故树。254255三、事故树有关计算事故树分析基础计算最小割集计算最小径集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结构重要度分析临界重要度分析256(一)事故树分析基础1、布尔函数如果用某布尔代数表达式表示全集中的某个取值,则称其为布尔函数,这正是我们分析的基本手段。在分析事故树时,必须将图状的事故树表达为用布尔函数形式表示的函数式,以化简和进一步分析其逻辑关系。257事故树的数学描述设任何时间,元部件和系统只取正常和故障两种状态,以x表示单元,y表示系统函数,将其取值定为:1发生,0不发生。根据事故树的逻辑关系,根据布尔代数的规则正确写出其函数关系。称之为结构函数。2582、布尔代数基本运算律幂等律A+A=A;AA=A结合律A+B=B+A;AB=BA交换律A+(B+C)=(A+B)+C;A(BC)=(AB)C分配律A+(BC)=(A+B)(A+C);A(B+C)=(AB)+(AC);(A+B)(C+D)=AC+AD+BC+BD;259吸收律A+AB=A;A(A+B)=A零一律A+1=1;A0=0同一律A+0=A;A0=0互补法则A+A=1;AA=0对合法则A=A德摩根律(A+B)=AB;(AB)=A+B;260(1)与门符号计算(串联)与门符号计算(串联)当B1、B2都接通(B1=1,B2=1)时,电灯才亮(出现信号),用布尔代数表示为X=B1B2=1。当B1、B2中有一个断开或都断开(B1=1,B2=0或B1=0,B2=1或B1=0,B2=0)时,电灯不亮(没有信号),用布尔代数表示为X=B1B2=0。(2)或门符号计算(并联)或门符号计算(并联)当B1、B2断开(B1=0,B2=0)时,电灯才不会亮(没有信号),用布尔代数表示为X=B1+B2=0。当B1、B2中有一个接通或两个都接通(即B1=1,B2=0或B1=0,B2=1或B1=1,B2=1)时,电灯亮(出现信号),用布尔代数表示为X=B1+B2=1。261事故树的定性分析所谓定性分析,主要是针对事故树分析其结构,求出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从中得到基本事件与顶上事件的逻辑关系,即事故树的结构函数。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经过以下一些步骤,即化简事故树,求最小割集,求最小径集。262最小割集割集指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当这些事件均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发生。最小割集即某一割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时,该集合就不是割集了。求最小割集的方法很多,如行列法,结构法,矩阵法,迭代法等,但常用而且简便的是布尔代数法。263用布尔代数法求最小割集264最小割集的计算过程T=A1+A2=x1A3x2+x4A4=x1x2(x1+x3)+x4(A5+x6)=x1x2x1+x1x2x3+x4(x4x5+x6)=x1x2+x4x5+x4x6由此,可得该事故树的三个最小割集,即x1,x2,x4,x5,x4,x6。265求等价树和成功树经过化简的事故树与原事故树在逻辑关系上是等价的,可以化简后的结构式重画事故树,称为等价树(等效树)。如果我们以顶上事件的补事件为顶上事件,则可将事故树改为另一种形式,称为成功树。从事故树可以通过改变可以转变为成功树,如果将事故的补事件成功事件作为顶上事件,采取以下措施,则可将一事故树转化为成功树。这些措施是:(1) 以补事件代替原事件;(2) 将与门换成或门,将或门换成与门。 266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1)表示系统的危险性。(2)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3)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4)利用最小割集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方便地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267最小径集径集指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这些事件均不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不发生。如果某径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它就不再是径集了,称其为最小径集。268最小径集的求取求取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有以下一些步骤。求最小径集是利用它与最小割集的对偶性,首先作出与事故树对偶的成功树,就是把原来事故树的“与门”换成“或门”,“或门”换“与门”,各类事件发生换成不发生。然后,利用上节所述方法,求出成功树的最小割集经对偶变换后就是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将事故树首先变为成功树;求成功树的最小割集;成功树最小割集的各基本事件求补,即得到事故树的最小径集。269270271272273用求最小割集的第三种方法,即用布尔代数化简法,求最小径集:TA1A2(X1B1X2)(X4B2)(X1X1X3X2)(X4CX6)(X1X2)X4(X4X5)X6(X1X2)(X4X4X6X5X6)(X1X2)(X4X5X6)X1X4X1X5X6X2X4X2X5X6这样,就得到成功树的四个最小割集,经对偶变换就是事故树的四个最小径集,即T(X1X4)(X1X5X6)(X2X4)(X2X5X6)每一个逻辑和就是一个最小径集,则得到事故树的四个最小径集为X1,X4,X2,X4,X1,X5,X6,X2,X5,X6同样,也可以用最小径集表示事故树,如图429所示。其中P1,P2,P3,P4分别表示四个最小径集。274275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1)表示系统的安全性。(2)选取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3)利用最小径集同样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事故树分析中,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应用最小径集更为方便。就某个系统而言,如果事故树中与门多,则其最小割集的数量就少,定性分析最好从最小割集人手。反之,如果事故树中或门多则其最小径集的数量就少,此时定性分析最好从最小径集人手,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经济、有效的结果。276事故树的定量分析基本事件发生概率;获取基本事件发生概率是事故树定量分析的基础,它可通过事故统计或实验观测得到。例如:机械杠杆的故障率是10-610-9,继电器的故障发生率是10-410-7,人阅读说明书的可靠度约为0.9918等。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可利用最小割集、最小径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277重要度分析一个基本事件对顶事件发生的影响大小称为该基本事件的重要度。重要度分析在系统的事故预防、事故评价和安全性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事故树中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事件的发生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以及各基本事件在事故树模型结构中处于何种位置。为了明确最易导致顶事件发生的事件,以便分出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发生,必须对基本事件进行重要度分析。278结构重要度分析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说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相同时,分析其各自的重要程度。此项分析的目的是定量给出各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的影响程度,所不足的就是未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但可直观给出事故树的关键部位,以便我们对其进行有目的的监控。279如不考虑各基本事件发生的难易程度,或假设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相等,仅从事故树的结构上研究各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称为结构重要度分析,并用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基本事件割集重要度系数判定其影响大小。利用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可以较准确地判定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顺序,但较烦琐,一般可以利用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按以下准则定性判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1)单事件最小割(径)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最大。(2)仅在同一最小割(径)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相等。(3)两个基本事件仅出现在基本事件个数相等的若干最小割(径)集中,这时在不同最小割(径)集中出现次数相等的基本事件其结构重要度相等;出现次数多的结构重要度大,出现次数少的结构重要度小。(4)若几个基本事件在不同最小割(径)集中重复出现的次数相等,则在少事件的割(径)集中出现的事件结构重要度大。280例1: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K1=x1,x5,x7,x8;K2=x1,x6,x7,x8;K3=x2,x4,x5,x7.试求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解:根据原则3判定I7I1=I5=I8I6=I4=I2281例2: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K1=x5,x6,x7,x8;K2=x3,x4;K3=x1;K4=x2.试求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解:根据原则1判定I1=I2I3=I4I5=I6=I7=I8282简易算法例3: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K1=x5,x6,x7,x8;K2=x3,x4;K3=x1;K4=x2.试求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解:根据原则1判定X5=x6=x7=x8=1/4X3=x4=1/2X1=x2=1I1=I2I3=I4I5=I6=I7=I8283概率重要度分析在分析结构重要度的基础上,如考虑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则为概率重要度分析。定理:如果设所有基本的发生概率为0.5,再用概率重要度计算公式计算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则得到的结果为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284事故树的概率重要度分析是依靠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系数大小进行定量分析。所谓概率重要度分析,它表示第j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引起顶事件发生概率变化的程度。由于顶事件发生概率函数是n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多重线性函数,所以,对自变量求一次偏导,即可得到该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系数为:285事故树定量计算当各基本事件均是独立事件时,凡是与门连接的地方,可用几个独立事件逻辑积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P(T)=qi当各基本事件均是独立事件时,凡是或门连接的地方,可用几个独立事件逻辑积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P(T)=qi286第五节事件树分析一、概述二、事件树的建造三、应用举例287一、概述1、事件树分析的含义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简称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简称E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在事件发生的顺序上,存在着因果的逻辑关系。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以一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达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所分析的情况用树枝状图表示,故叫事件树。它既可以定性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又可以定量计算出各阶段的概率,最终了解事故发展过程中各种状态的发生概率。2882、事件树分析的功用(1)事件树分析是一个动态分析过程,因此,通过事件树分析可以看出系统变化过程,查明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对导致事故发生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判别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及其危害性。(2)由于事件树分析时,在事件树上只有两种可能状态,成功或失败。而不考虑某一局部或具体的故障情节,因此,可以快速推断和找出系统的事故,并能指出避免发生事故的途径,便于改进系统的安全状况。(3)根据系统中各个要素(事件)的故障概率,可以概略地计算出不希望事件的发生概率。(4)找出最严重的事故后果,为事故树确定顶上事件提供依据。(5)事后用ETA分析事故原因,十分方便明确。(6)ETA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和方法。(7)ETA的分析资料既可作为直观的安全教育资料,也有助于推测类似事故的预防对策。(8)当积累了大量事故资料时,可采用计算机模拟,使ETA对事故的预测更为有效。289例:机动车辆行驶在无人看守的平交道口,发动机突然熄火,车辆正停留在轨道上。这一事件可能导致的事故用事件树分析如下图所示:290291二、事件树的建造1、事件树分析原理如前所述,事件树分析是从初始事件出发考察由此引起的不同事件,在事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事件可能有两种状态:事件出现或不出现(成功或失败)。这样,每事件的发展有两条可能的途径而且事件出现或不出现是随机的,其概率是不相等的。如果事故发展过程中包括有n个相继发生的事件,则系统一般总计有2n条可能发展途径,即最终结果有2n个。在相继出现的事件中,后一事件是在前一事件出现的情况下出现的。它与更前面的事件无关。后事件选择某一种可能发展途径的概率是在前一事件做出某种选择的情况下的条件概率。为了便于分析,根据逻辑知识,我们把事件处于正常状态记为成功,其逻辑值为1;把失效状态记为失败,其逻辑值为0。2922、事件树分析的程序(1)确定系统和寻找可能导致系统严重后果的初始事件,即把分析对象及其范围加以明确,找出初始条件,并进行分类,对那些可能导致相同事件树的初始条件可划分为一类。它可以是系统故障、设备失效、人员误操作或工艺过程异常等。一般是选择分析人员最感兴趣的异常事件作为初始事件。(2)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并进行功能分解,便于进一步展开分析。找出与初始事件相关的环节事件。所谓环节事件就是出现在初始事件后一系列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其他原因事件。(3)分析各要素的因果关系及其成功或失败的两种状态,逐一列举由此引起的事件,并回答下列问题:在何种条件下,此事件会进一步引起其他事件?在何种不同的工厂条件下会引起不同的其他事件?这事件影响到哪些事件?它是否不止影响一个事件?293(4)建造事件树。根据因果关系及状态,从初始事件开始向右展开。把初始事件写在最左边。各种环节事件按顺序写在右面;从初始事件画一条水平线到第一个环节事件,在水平线末端画一垂直线段,垂直线段上端表示成功,下端表示失败;再从垂直线两端分别向右画水平线到下个环节事件,同样用垂直线段表示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依次类推,真到最后一个环节事件为止。如果某一个环节事件不需要往下分析,则水平线延伸下去,不发生分支,如此便得到事件树。(5)进行事件树简化。说明分析结果。在事件树最后面写明由初始事件引起的各种事故结果或后果。为清楚起见,对事件树的初始时间和各环节事件用不同字母加以标记。(6)进行定量计算。294事件树定量分析指根据每一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各种途径的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各个途径概率值的大小,作出事故发生可能性序列,确定最易发生事故的途径。一般地,当各事件之间相互统计独立时,其定量分析比较简单。当事件之间相互统计不独立时(如共同原因故障,顺序运行等),则定量分析变得非常复杂。这里仅讨论前一种情况。1.各发展途径的概率各发展途径的概率各发展途径的概率等于自初始事件开始的各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2.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发生概率事件树定量分析中,事故发生概率等于导致事故的各发展途径的概率和。定量分析要有事件概率数据作为计算的依据,而且事件过程的状态又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因缺少概率数据而不能实现定量分析。2953.事故预防事故预防事件树分析把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表述得清楚而有条理,对设计事故预防方案,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事件树上可以看出,最后的事故是一系列危害和危险的发展结果,如果中断这种发展过程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因此,在事故发展过程的各阶段,应采取各种可能措施,控制事件的可能性状态,减少危害状态出现概率,增大安全状态出现概率,把事件发展过程引向安全的发展途径。采取在事件不同发展阶段阻截事件向危险状态转化的措施,最好在事件发展前期过程实现,从而产生阻截多种事故发生的效果。但有时因为技术经济等原因无法控制,这时就要在事件发展后期过程采取控制措施。显然,要在各条事件发展途径上都采取措施才行。2963、事件树的建造1)事件树的建造下面以某一简单的物料输送系统为例,说明事件树的建造方法。图51(a)是一台泵和两个阀门串联组成的系统,物料沿箭头方向顺序经过泵A、阀门B和C。这是一个三因素(元件)串联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有三个节点,因素(元件)A、B、C都有成功或失败两种状态。根据系统实际构成情况,所建造的树的根是初始条件泵的节点,当泵A接受启动信号后,可能有两种状态:泵启动成功或启动失败。从泵A的节点处,将成功做为上分支,失败做为下分支,画出两个树枝。同时阀门B也有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将阀门B的节点分别画在泵A的成功状态与失败状态分支上,再从阀门B的两个节点分别画出两个分支,上分支表示闭门B成功,下分支表示失败。同样阀门C也有两种状态,将阀门C的节点分别画在阀门B的4个分支上,再从其节点上分别画出两个分支,上分支表示成功,下分支表示失败。这样就建造成了这个物料输送系统的事件树,见图5-1(b)。297图5-1 串联物料输送系统的示意图和事件树图298299图5-2(a)是一台泵和两个阀门并联的系统,物料沿箭头方向经过泵A、阀门B或阀门C输出。这也是一个三因素(元件)系统,有三个节点。当泵A接到启动信号后。可能有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将成功做为上分支,失败做为下分支。将阀门B的节点分别画在泵A的成功与失败状态分支上、再从阀门B的两个节点上分别画出两个分支。由于此系统是并联系统,当阀门B失败时,备用阀门C可开始工作。因此,阀门C的两种状态应接在阀门B的失败状态的分支上,并联系统的事件树如图5-2(b)所示。300图5-2 并联物料输送系统的示意图及事件树3013022、事件树的简化从原则上讲,一个因素有两种状态,若系统中有n个因素,则有n个可能结果。一个系统中包含因素较多,不仅事件树中分支很多,而且有些分支并没有发展到最后的功能时,事件的发展已经结束,因此,事件树可以简化,其简化原则有:失败概率极低的系统可以不列人事件树中;当系统已经失败,从物理效果来看,在其后继的各系统不可能减缓后果时,或后继系统已由于前置系统的失败而同时失败,则以后的系统就不必再分支。例如上两例中,当泵失败时其后继因素阀门的成功对系统已无实际意义,所以可以省略。图53是图51(b)和图52(b)的简化事件树。3033043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就是计算每个分支发生的概率。为了计算这些分支的概率,首先必须确定每个因素的概率。如果各个因素的可靠度已知,根据事件树就可求得系统的可靠度。例如73(a)串联系统,若泵A和阀门B、C的概率分别为P(A)、P(B)、P(C),则系统的概率P(S)为泵A和阀门B、C均处于成功状态时,3个因素的积事件概率,即P(S)P(A)P(B)P(C)(71)系统的失败概率,即不可靠度F(S)为:F(S)1一P(S)(72)305若已知P(A)0.95,P(B)0.9,P(C)0.9,代人式(71),得成功概率为:P(S)0.950.9090.7695失败概率为:F(S)1076950.2305同理计算图73(b)并联系统的概率。设各因素的概率与上列相同,则系统的成功概率为:P(S)P(A)P(B)十P(A)1一P(B)P(C)(73)将各因素概率值代入上式,得:P(S)0.950.9十0.950.10.90.9405系统的失败概率为:F(S)1一0.94050.0595将计算结果与上例比较,可看出并联系统的可靠度比串联系统提高了1.2倍多。306例1:某反应器系统如图5-9所示。该反应是放热的,为此在反应器的夹套内通入冷冻盐水以移走反应热。如果冷冻盐水流量减少,会使反应器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以致反应失控。在反应器上安装有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并与冷冻盐水入口阀门联接,根据温度控制冷冻盐水流量。为安全起见,安装了超温报警仪,当温度超过规定位时自动报警,以便操作者及时采取措施。现以冷冻盐水流量减少作为初始事件进行事件树分析。如果这个系统出现冷冻盐水流量减少会按如下步骤进行控制:高温报警仪报警,操作者发现反应器超温,操作者恢复冷冻盐水流量,操作者紧急关闭反应器。每一步都可能出现成功与失败两种情况,将其画成事件树,结果如图510所示。由图中可见,该反应器系统发生反应失控的途径有三种。如果知道每个环节的故障率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三、应用举例307涂图5-9 反应器的温度控制308图5-10 反应器冷冻盐水流量减少事故树309例2:有备用设备系统的事件树分析图5-6是某反应炉夹套的冷却系统。当正常冷却水突然断水(如管道损坏)而造成系统失水,这时失水信号检测器D探得失水信号,将启动备用水泵P1和水泵P2。如果两台备用泵均启动成功,则系统成功,记为(S);若只有其中台泵启动成功,则系统是50的部分成功,记为(P);两台系均停则系统失败,记为(F)。试建造事件树。若所有元件的成功概率都是0.99,试算出每个系统输出的概率。除了要考虑控制器D和水泵P1、P2的因素外,还要考虑电源EP的成功与失败。完全的事件树如图57所示。由于当电源或检测失败时,整个应急冷却系统都要失败,所以完全的事件树可以简化为图58的事件树。图中只需要原来16条分支中的6条、即得到系统的最终状态有3种:系统完全成功(S),系统部分成功(P)和系统完全失败(F)。310311312313例3:火灾事故过程的事件树分析设某贮罐贮有可燃物质、因泄漏而引起火灾,试进行事件树分析。设火灾事故过程如下:有可燃物质泄漏、火源、着火、报警、灭火、人员脱离。建造事件例如图5-5。求系统的概率。314315系统失败的概率:F(S)F(A)F(B)F(C)F(D)F(E)+F(A)F(B)P(C)F(D)F(E)系统事故的概率:F(P)F(A)F(B)F(C)F(D)P(E)+F(A)F(B)F(C)P(D)+F(A)F(B)P(C)F(D)P(E)+F(A)F(B)P(C)P(D)+F(A)P(B)系统成功的概率:P(S)P(A)316例4:人为差错的事件树分析设某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的任务由4项子任务A、B、C、D组成,每个子任务都有可能成功或失败,其操作顺序是:先操作A,次之是B,接下去是C,最后操作D。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成功地完成的子任务是可能发生的唯一差错,而且一个任务的完成不影响其他3个子任务的完成。试建造事件树和求未完成任务的人为差错的概率。求解过程如下。317a、系统的分解与各因素的关系根据题意表明,系统由4项子任务组成,操作人员必须按A、B、C、D的顺序依次完成这4项子任务,而不考虑其结果(成功或失败)。每项子任务只有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而且任一项子任务失败时系统就失败。b、画事件树事件树的根是子任务A,即从A开始,在A的节点处画出两个分支,成功分支在上,失败分支在下。接着在A的成功分支上画出B的节点,再在B的节点上也画出两个分支,成功的分支在上,失败分支在下,同理,画出C、D子任务的分支,得事件树如图54所示。318319c定量计算根据图54,任务的成功概率P(S)为:P(S)P(A)P(B)P(C)P(D)同理,任务失败的概率F(S)为F(S)P(A)P(B)P(C)P(D)+P(A)P(B)P(C)+P(A)P(B)+P(A)因为F(A)1-P(A),F(B)1-P(B),F(C)1-P(C),F(D)1-P(D)将这些代入上式,化简得:F(S)1-P(A)P(B)P(C)P(D)=1-P(S)若已知各子任务成功概率均为0.99则P(S)09940.960596F(S)1-0.9605960.0394320第六节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Mode&EffectAnalysis(FME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常重要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我国国家军用标准GJB-450-88中明确指出:FMEA是找出设计上潜在缺陷的手段,是设计审查中必须重视的资料之一。321FMEA的特点该方法是从部件分析到故障,即分析过程是从原因到结果;侧重于建立上、下级的逻辑关系;定性方法,便于掌握;适用于设计环节。322FMEA的特征分析内容繁杂,多样,全面;对硬件分析的能力强;适用于预评价阶段的系统安全分析,验收评价中也可使用。323FMEA的目的搞清楚系统各环节的故障模式及其对人、机、环境的影响;对各种故障模式提供控制手段;可找到隐患并提出整改方案;明确各种安全措施。324几个概念故障:一般指元件、子系统或系统规定的运行时间和条件内,达不到设计规定功能的情况。故障模式:指故障的不同表现形式。故障原因:产生故障的各种原因,此处所说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故障机理:即说明故障是如何发生的,概率有多大。故障效应:指故障发生后的影响范围及程度。325326补充:人失误的分析327影响人失误的主要原因328防止人失误的措施329FMEA的步骤330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四方面:(1)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2)对系统元件的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3)故障类型对系统和元件的影响;(4)汇总结果和提出改正措施。3311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1)了解作为分析对象的系统、装置或设备。(2)确定分析系统的物理边界,划清对象系统、装置、设备与子系统、设备的界线,圈定所属的元素(设备、元件)。(3)确定系统分析的边界应明确两方面的问题:分析时不需考虑的故障类型、运行结果、原因或防护装置等,如分析故障原因时不考虑飞机坠落到系统外和地震、龙卷风等对系统的影响;最初的运行条件或元素状态等,例如对于初始运行条件,在正常情况下阀门是开启还是关闭的必须清楚。(4)收集元素的最新资料,包括其功能、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功能关系等。3322、对系统元素的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在对系统元素的故障类型进行分析时,要将其看作是故障原因产生的结果。首先,找出所有可能的故障类型,同时尽可能找出每种故障类型的所有原因,然后确定系统元素的故障类型。故障类型的确定,可依据以下两方面:(1)若分析对象是已有元素,则可以根据以往运行经验或试验情况确定元素的故障类型。(2)若分析对象是设计中的新元素,则可以参考其他类似元素的故障类型,或者对元素进行可靠性分析来确定元素的故障类型。一般来说,一个元素至少有4种可能的故障类型意外运行;运行不准时;停让不及时;运行期间故障。333为了区分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必须明确元素的故障是故障原因对元素功能影响的结果。故障原因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分析时要把元素进一步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如机械部分、电气部分等,然后研究这些部分的故障类型(内部原因)和这些部分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功能关系,找出可能的外部原因。一般来说,外部原因主要是元素运行的外部条件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邻近的其他元素的故障。3343、故障类型的影响故障类型的影响是指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详细地分析一个元素各种故障类型对系统的影响。分析故障类型的影响,通过研究系统主要的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故障类型对系统功能的影响,也可以根据故障后果的物理模型或经验来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故障类型的影响可以从下面三种情况来分析:(1)元素故障类型对相邻元素的影响,该元素可能是其他元素故障的原因。(2)元素故障类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该元素可能是导致重大故障或事故的原因。(3)元素故障类型对于系统及周围环境的影响。3354列出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表根据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表,系统地、全面和有序地进行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汇总于表中、可以一目了然地显示全部分析内容。根据研究对象和分析的目的,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表可设置成多种形式。336应用实例1电机运行系统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一电机运行系统如图22所示,该系统是一种短时运行系统,如果运行时间过长则可能引起电线过热或者电机过热、短路。对系统中主要元素进行故防类型和影响分析,结果列于表27。3373383392空气压缩机储罐的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空气压缩机的储罐属于压力容器,其功能是储存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这里仅考察储罐的罐体和安全阀两个元素的故障类型及其影响,分析结果列于表28。340四、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把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则形成了故障类型和影响度FMECA(FailureModesEffectsandCriticalityAnalysis)。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分析:(1)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2)危险度分析例如,起重机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的部分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见表2-9。341342危险度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每种故障类别的危险程度。通常,采用概率一严重度来评价故障类型的危险度。概率是指故障类型发生的概率严重度是指故障后果的严重程度。采用该方法进行危险度分析时,通常把概率和严重度分别划分为若干等级。例如,美国的杜邦公司把概率划分为6个等级,危险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见表29中注)。当用危险度一个指标来评价时、可按下式计算危险度:343344第七节 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概述HAZOP((HazardandOperabilityAnalysis)分析成功与否的影响条件HAZOP的工作程序关键词345概述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于1974年针对化工装置而开发的一种危险评价方法。HAZOP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系统中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变化(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措施。HAZOP的基础是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该方法基于如下一个理念,即各专业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员所组成的分析组一起工作比他们各自一人单独工作更具创造性和系统性,能识别更多问题。346HAZOP的目的和优点HAZOP的目的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HAZOP的优点相互促进,开拓思路;有一定工作程序,一定的工作计划,能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系统。347HAZOP分析成功与否的影响条件分析使用的资料;小组成员的专业技术和洞察力;小组成员的透视能力;小组成员所具备的对事故严重性的分析能力。348HAZOP的工作程序349关键词关键词意义备注NONE(空白)设计与操作所要求的事件完全未发生如流量为0MORE(过量)与标准值比较,数量增加了如流量过量LESS(减量)与标准值比较,数量减少了如流量过低PARTOF(部分)只完成部分的功能ASWELLAS(伴随)完成预定功能的同时,伴随了多余事件REVERVE(相逆)出现了与设计操作相反的事件OTHERTHAN(异常)出现了与设计操作不相干的事件350351第八节原因后果分析一、概述原因后果分析(CauseConsequenceAnalysis缩写为CCA)是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方法,其模型由事件树和事故树构成。前者逻辑上称为归纳分析法,是一种动态的宏观分析法,后者逻辑上称为演绎分析法,是一种静态的微观分析法。两者各有优缺点,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尽量弥补各自的短处,从而提出了两者结合的分析方法即原因后果分析法。352二、因果图及其建造过程1、因果图事故树分析是了解不希望事件的全部原因(因而称为原因图),而事件树分析则将致命事件未受阻止的发生过程作为事件连锁序列进行分析(称为后果图,或事件序列图)。由于是事件树和事故树的结合。因此,与事故树分析一样,要使用“与”门、“或”门等逻辑门。图91是某工厂电机过热为初始(因)事件的因果图。3533542、建造过程首先选取一个致命事件作为初始事件,由这一事件开始对于该致命事件所引起的大部分后果进行分析,即“后果追踪”。追踪分析由此在系统内引起一系列事件链。在某些场合,事件链可能产生分支,向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工厂起火这一事件可能导致两个事件链:一是导致工厂逐渐被焚毁,另一是触发火灾警报,导致消防队来到。这就是从某一初始条件做出事件树图。在事件树的基础上,将事件树的初始条件和失败的环节事件作为事故树的顶上事件,分别做出事故树图。最后,根据需要和取得的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到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评价。355三、分析与评价1基本数据现以图9-1为例进行分析。电机过热可能引起5种后果(G1-G5),这5种后果在图91右侧方框内做了扼要说明。关于各种后果的损失,经分析如表9-1所示。356357(1)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直接烧坏或造成的财产损失。对于G5则包括人员伤亡的抚恤费。(2)停工损失。停工损失是指每停工一小时估计损失1000美元,G1停工2小时,G2停工1天,G3停工1个月,G4、G5均无限期停工、其损失约107美元。为计算初始事件和各失败环节事件的发生概率,表92给出了有关数据。3583592、后果事件的概率计算(1)后果事件G1的发生概率;P(G1)P(A)P(B1)P(A)1-P(B2)0.088(1-0.02)=0.086/6个月即6个月内电机过热但未引起火灾的可能性为0.086。(2)后果事件G2的发生概率:P(G2)P(A)P(B2)P(C1)P(A)P(B2)1-P(C2)C2事件的发生概率:由于C2事件(操作人员未能灭火)是由两个独立事件操作人员失误和手动灭火器故障组成,并用“或”门连接,故用下式计算:P(C2)P(X5+X6)P(X5)+P(X6)-P(X5)P(X6)360已知:P(X5)0.1,P(X6)是手动灭火器故障概率。根据表92,手动火火器的试验周期为730小时,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需要乘系数,系数取0.5即T6365小时。处于试验间隔中的手动灭火器相当于不可修复部件,其发生概率为:P(X6)6T610-43653.6510-2所以P(C2)0.1+3.6510-2-0.13.6510-20.13285所以P(G2)P(A)P(B2)1-P(C2)0.0880.02(1-0.13285)0.0015266个月361(3)后果事件G3的发生概率:P(G3)P(A)P(B2)P(C2)P(D1)P(A)P(B2)P(C2)1-P(D2)D2事件的发生概率:由于D2事件也是由两个独立事件控制系统故障和自动灭火器故障组成,其逻辑关系用“或”门连接,与上述P(C2)一样,用下式计算:P(D2)P(X7+X8)P(X7)+P(X8)-P(X7)P(X8)P(X7)是自动灭火控制系统的故障概率,根据表92,其自动灭火控制系统的试验周期为4380小时,同C2的理由,取系数为0.5,即T72190小时,其发生概率为:P(X7)7T7=10-52190=3.6510-2362P(X8)是自动灭火器的故障概率,根据表92,其试验周期为4380小时,取系数为0.5,即T82190小时,其发生概率为:P(X8)8T810-521902.1910-2所以P(D2)2.1910-2+2.1910-2-2.1910-22.1910-24.3310-3所以P(G3)P(A)P(B2)P(C2)1-P(D2)2.23610-46个月363(4)后果事件G4的发生概率:P(G4)P(A)P(B2)P(C2)P(D2)P(E1)P(A)P(B2)P(C2)P(D2)1-P(E2)同理,P(E2)P(X9)+P(X10)-P(X9)P(X10)P(X9)9T99(T9/2)=510-51095=0.05475P(X10)10T1010(T10/2)=10-51095=0.01095所以P(E2)0.05475+0.01095-0.054750.01095=0.0651所以P(G4)P(A)P(B2)P(C2)P(D2)1-P(E2)=0.0880.020.132850.04332(1-0.0651)=9.4710-6/6个月364(5)后果事件G5的发生概率:P(G5)P(A)P(B2)P(C2)P(D2)P(E2)由于式中各事件的概率均为已知、故直接把数代入上式即可,得P(G5)0.0880.020.132850.043320.06516.5910-7/6个月3653求各种后果事件的风险率(损失率)风险率(R)的定义是:发生概率(P)严重度(S),即Ri=PiSi(91)根据式(91)和表91中的总损失(Si)及上述计算得出的各后果事件的概率,计算出各后果事件的风险率见表93。3663674评价评价采用法默风险评价图,该图用一条曲线将坐标平面分为两个区域,右上方是高风险的禁区左下方为可以允许的低风险区,因此,这条曲线称为等风险线,可作为一种安全标准。根据表9-3中数据可画出电机过热各种后果的风险评价图,见图92。从评价图中可看出,这个系统除G3以外都达到了安全要求,不需再调整。至于G3则应对有关安全设施或系统本身更新进行安全性分析,提出相应措施,使其降至等风险线以下。但从整体考虑。各后果事件的风险率总和不超过1000美元/6个月为允许的风险率的话可认为此系统及其安全设施是可以接受的,或称其为安全的。368369第九节共同原因故障分析共同原因分析(CommonCauseAnalysis缩写为CCA),亦称共同原因故障分析(CCFA)、或共同模式分析(CMFA),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事故树分析的补充方法。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缺点是以单一输入的故障模式为出发点,尤其是以部件(硬件)的故障模式为分析重点。这就可能产生局限性、而忽视了其他系统、环境、人员因素的影响,因而可能造成重大疏忽。在这方面,事故树分析比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稍好些,但它们是属于同一类方法,因此,仅有程度上的差别。370假设任何一个元件的故障与其他所有元件的故障无关。有时在实际分析时会发现,系统故障常常高于使用这种独立假设的预测值,这是在实际系统中存在的一种共同模式的故障。这种故障会导致由于一种共同的原因而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的同时停运。下面举两个实例来说明这种故障。(1)核电站中一次火警造成工作冷却水系统和事故备用冷却水系统的同时失效,因为这两个供水系统的水泵安装在同一泵房内。(2)一架轻便飞机坠毁造成双回路输电线路的失效,因为这两条线路架设在同一杆塔上。371对第一个例子来说、应当从设计上使系统不致发生这种共同模式故障。安全评价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识别这种事件和它发生的故障。如果这种事件的概率不能容许,则应对系统重新进行设计。对第二个例子,也许由于环境条件求得不容许这种共同模式故障,迫使设计人员不得不采用同杆或并行架设线路。这时安全评价的作用就是判别这种事件的后果,以确定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使其影响降至最小。共同原因故障分析虽有多种称谓,但其基本含义是:共同原因故障是具有单一外部原因而引起多重故障效应的事件,而且这些多重故障之间没有相互因果关系。例如,在某X射线胶片工厂,有时产生整批的不良产品,其原因曾一度不详。后来才弄清楚,这是某国进行核试验后沉降在大地上的放射性微粒所致。这些放射线微粒通过空调机过滤器漏入室内,使胶片受污染,这就是共同原因。372二、共同原因和基本事件引起部件失效的原因来自下列四个根源:老化;工厂人员;系统环境,系统各部件。每类根源所包含的共同原因的数量是很大的,这些共同原因还可以进一步分成子类。例如,管道系统中的“水锤”和“管道抖动”可列入“冲击”类。表94列举了某些类型和实例。对每一种共同原因,都应找出所有受它影响而发生的基本事件。这时,要找出每一个共同原因的影内区域以及受影响的基本事件与部件的具体部位。某些共同原因的影响区域是有限的,在此区域之外的基本事件不受其影响。373374第十节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小结系统安全分析(systemsafetyanalysis)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查明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系统故障或事故。375一、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6)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376在危险因素辨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安全检查表法(SafetyChecklist);(2)预先危险性分桥(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PHA);(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lureModelandEffectsAnalysis,FMEA)(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andOperabilityAnalysis,HAZOP)(5)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ETA);(6)事故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7)因果分析(CauseConsequenceAnalysis,CCA)。此外,尚有WhatIf(如果出现异常将会怎样)分析,MORT(管理疏忽和风险树)分析等方法,可用于特定目的的危险因素辨识。377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分类目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许多种,可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安全分析过程。这些方法可以按实行分析过程的相对时间进行分类,也可按分析的对象、内容进行分类。按数理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按逻辑方法,可分为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简单地讲,归纳分析是从原因推论结果的方法,演绎分析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系统安全分析中都有应用。从危险源辨识的角度,演绎分析是从事故或系统故障出发查找与该事故或系统故障有关的危险因素,与归纳分析相比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工作效率;归纳分析是从故障或失误出发探讨可能导致的事故或系统故障,再来确定危险源,与演绎方法相比较,可以无遗漏地考察、辨识系统中的所有危险源。实际工作中可以把两类方法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各类方法的优点。3781、按逻辑思维方法分危险性预先分析安全检查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归纳法致命度分析可操作性研究共同原因分析事件树分析379事故树分析演绎法可靠性工程原因后果分析3802、按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定性的安全分析是指对影响系统、操作、产品或人身安全的全部因素,进行非数学方法的研究与分析,或对事件只给定“0”或“1”的分析程序,而“0”或“1”,这两个数值的意义只表示事件不发生或发生。在系统安全分析中,一般应先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对系统安全的所有影响因素的模式及相互关系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与计算工具,分析事故、故障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规律。其目的是对事故或危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度进行客观评定。381危险性预先分析安全检查表定性分析方法可操作性研究共同原因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382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原因后果分析致命度分析可靠性工程3833、按静、动态特性分根据分析方法能否反映出时间历程和环境变化因素,可分为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两种。动态分析有事件树分析、原因后果分析,其他均为静态分析法。384三、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危险性预先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性,尽量防止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使用危险性的物质、工艺和设备。其特点是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损失,当然在系统运转周期的其他阶段、如检修后开车、制定操作规程、技术改造之后、使用新工艺等情况,都可以采用这种力法,2、安全检查表按照一定方式(检查表)检查设计、系统和工艺过程,查出危险性所在,方法简单,用途广泛,没有任何限制。3853、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以硬件为对象,对系统中的元件进入逐个研究,查明每个元件的故障模式,然后再进步查明每个故障模式对于系统以至系统的影响。本方法易于理解,不用数学,是广泛采用的标准化方法。但一般用于考虑非危险性失效,费时较多,而且一般不能考虑人、环境和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等因素。主要用于设计阶段的安全分析。4、致命度分析确定系统中每个元件发生故障后造成多大程度的严重性,按其严重度定出等级,以便改进系统性能。本法用于各类系统、工艺过程、操作程序和系统中的元件,是较完善的标准方法,易于理解,不用数学,但需要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之后进行,与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一样,不能包含人和环境及部件之间相互作用等因素。3865、事故树分析由不希望事件(顶上事件)开始,找出引起顶上事件的各种失效的事件及其组合。最适用于找出各种失效事件之间酌关系,即寻找系统失效的可能方式。本法可包含人、环境和部件之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加上简明、形象化的特点,因此,已成为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但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6、事件树分析由初始(希望或不希望)的事件出发,按照逻辑推理推论其发展过程及结果,即由此引起的不同事件链。本法广泛用于各种系统,能够分析出各种事件发展的可能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宏观分析方法,但不能分析平行产生的后果,不适用于详细分析。3877、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的任务是研究系统或设备在设计、生产和使用的各个阶段,定性定量分析、控制、评价和改善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因此,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是紧密相关的,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8、可操作性研究研究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以及操作控制中偏差的影响及其发生的原因。其特点是出中间的状态参数的偏差开始,分别向下找原因,向上判明其后果,因此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的引伸,具有二者的优点,适用于流体或能量的流动情况分析,特别是大型化工企业。3889、原因后果分析本法是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的结合,从某一初始条件出发,向前用事件树(后果树)分析,向后用事故树分析,兼有二者的优缺点,本法很灵活,可以包罗一切可能性,易于文件化,可以简明地表示因果关系。10、共同原因分析共因失效是种相依失效事件,避免了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仅从单一输入的故障模式的缺点,因此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的补充。389四、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在系统寿命不同阶段的危险因素辨识中,应该选择相应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例如,在系统的开发、设计初期,可以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在系统运行阶段,可以应用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或者应用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或因果分析等方法对特定的事故或系统故障进行详细分析。系统寿命期间内各阶段适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见表21。3903911、分析的目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应该能够满足对分析的要求,系统安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辨识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要达到一些具体目的,例如:(1)对系统中所有危险源,查明并列出清单;(2)掌握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列出潜在事故隐患清单(3)列出降低危险性的措施和需要深入研究部位的清单;(4)将所有危险源按危险大小排序;(5)为定量的危险性评价提供数据。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时,某些方法只能用于查明危险因素,而大多数方法都可以用于列出潜在的事故隐患或确定降低危险性的措施,但能提供定量数据的方法并不多。3922、资料的影响关于资料收集的多少、详细程度、内容的新旧等,都会对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料的获取与被分析的系统所处的阶段有直接关系。例如,在方案设计阶段,采用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或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方法就难以获取详细的资料。随着系统的发展,可获得的资料越来越多、越详细。为了能够正确分析。应该收集最新的、高质量的资料。3933系统的特点针对被分析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规模,工艺类型,工艺过程中的操作类型等影响来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于复杂和规模大的系统,由于需要的工作量和时间较多,应先用较简捷的方法进行筛选,然后根据分析的详细程度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对于某些工艺过程或系统,应选择恰当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例如,对于分析化工工艺过程可采用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对于分析机械、电气系统可采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因此,应该根据分析对象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操作过程,若事故的发生是出单一故障(或失误)引起的、则可以选择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若事故的发生是出许多危险因素共同引起的,则可以选择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方法。3944系统的危险性当系统的危险性较高时,通常采用系统、严格、预测性的方法,如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方法。当危险性较低时,一般采用经验的、不太详细的分析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法等。对危险性的认识、与系统无事故运行时间和严重事故发生次数,以及系统变化情况等有关。此外,还与分析者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完成期限,经费状况,以及分析者和管理者的喜好等有关。395四、方法选用的几点看法(1)首先可进行初步的、定性的综合分析,如用危险性预先分析、安全检查表、共同原因分析等,得出定性的概念,然后根据危险性大小,再进行详细的分析。(2)根据分析对象和要求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如分析对象是硬件(如设备等)可选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致命度分析或事故树分析,如是工艺流程中的工艺状态参数变化,则选用可操作性研究。(3)如果对新建或改造的项目或限定的目标进行分析,可选用静态分析法;如果对运动状态和过程进行分析,则可选用动态分析方法。(4)如果对系统需要精确评价,则可选用定量分析方法,如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原因-后果分析、致命度分析等方法。(5)应该注意,在做安全分析时,使用单一方法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需要用其他方法弥补其不足。396第三章系统安全预测技术第一节预测的种类和基本原理第二节预测方法397第一节预测的种类和基本原理一、预测的种类预测是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分析、研究历史资料,对安全生产发展的趋势或可能的结果进行事先的推测和估计。也就是说,预测就是由过去和现在去推测未来,由已知去推测未知。预测由4部分组成,即预测信息、预测分析、预测技术和预测结果。3981、预测的含义预言推测规划2、安全生产预测的分类(1)按预测对象范围分为宏观和微观预测。(2)按时间长短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测。399二、预测的程序确定预测目标和任务输入信息阶段预测处理阶段输出结果阶段400三、预测的基本原理连贯的原则系统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大量观察的原则401第二节预测分析一、预测分析方法概述1、定性分析2、定量分析3、定时分析4、定比分析5、评价分析402二、预测方法分类预测方法有150种以上,常用的有20-30种。经验推断预测法头脑风暴法、特尔斐法、主观概率法、试验预测法、相关树法、形态分析法、未来脚本法时间序列预测法滑动平均法、指数滑动平均法、周期变动分析法、线性趋势分析法、非线性趋势分析法计量模型预测法回归分析法、马尔科夫链预测法、灰色预测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宏观经济模型403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