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输血液的泵-心脏之血液循环说课提纲教材分析教学流程 考点分析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反思重、难点及突破目标制定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制定考点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1、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运输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的内容。2、该节内容为解答关于“生物圈中的人”综合题的必备基础知识点,属于基础应用知识,是串联整个“生物圈中的人”的主干线。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制定考点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1、教学面对的七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生物学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2、学生对于“营养物质和氧气吸收后通过什么途径运输到组织细胞”有强烈的好奇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制定考点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1、通过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将学生拉进课堂通过问题导学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2、通过情景剧、教学展板等方式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中,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并通过知识点的多次重现来进行强化3、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血液类型何时转化、课后精选综合题实践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编成口诀、串成线,走进中考,突破难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2、引导学生健康的生活(如:拒绝不健康食品、创伤急救等)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动、静脉血成分的区别来分析血液类型在何处转换)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多面化展示的能力1、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及区别2、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类型变化的位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制定考点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能力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制定考点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一、基础题型:考察血液循环途径,例如:药物从手臂流入身体后先经过心脏哪个腔?(单元性考试)二、综合题型:将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串联起来。(总结性考试)一、重点的突出:通过学生自学和多元化展示课堂内容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二、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紧扣“动、静脉血的区别在于含氧量的高低”并结合氧气的来源和去处这一知识点来进行突破重、难点的确定重、难点的确定重点:1、动脉血和静脉血成分的区别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难点:动脉血和静脉血之间的转变部位及原因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制定考点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重、难点的突破重、难点的突破二、课堂导入:通过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简单回顾抛出问题“1、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是什么?2、我们所吸收的营养物质和吸入的氧气是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运输到全身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知识点之间的串线埋下伏笔)。五、知识点深入探究:提出问题“各血管中血液类型一样么?”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讨论血液类型在何时发生变化,展示并阐述原因(引导学生从动、静脉血成分的差别这一方向去讨论)六、帮助学生总结出知识点概括句(1、人体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2、体循环,左心室到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到左心房。3、体循环中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肺循环中,动脉流静脉血,静脉流动脉血。三、解决导学问题1:随机多次抽取学习情况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阐述动、静脉血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来展示动静脉血成分之间的差别(重点突出动、静脉血之间的差别在于含氧量的高低,为难点的突破打下扎实基础)。四、解决导学问题2:通过情景剧、教学展板的展示来多次强化血液循环途径的记忆,肯定并鼓励更多学生从多方位的去参与到课堂。(通过梯度性问题强化知识点:1、请分别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2、为什么在心脏四个腔中左心室心肌壁最厚?)一、课前准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的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并筹备情景剧、教学展板等。七、通过经典习题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1、小明通过手臂输入的药物通过什么途径到达受伤的脚部?2、小明在路上遇见一个受伤的人,他手臂的伤口不断的涌出鲜红色的血液,请问小明应用布条扎住近心端还是远心端手臂处?) 八、布置精选的中考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制定考点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制定考点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流程教学反思亮点:亮点:1、通过情景剧、自制教学模型、教学展板等全方位、多元化的展示课堂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特别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2、将梯度性的中考题穿插在课堂中,及时帮助学生处理知识点在解题中的应用,也可以通过题目的解决来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反馈课堂效果。不足:不足:情景剧中未能很好解决学生间演示交叉问题。如有不足,万请指点。谢 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