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4页
第2页 / 共204页
第3页 / 共204页
第4页 / 共204页
第5页 / 共204页
第6页 / 共204页
第7页 / 共204页
第8页 / 共204页
第9页 / 共204页
第10页 / 共204页
亲,该文档总共2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梁、板、柱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骨料中含过量杂质事故案例图片事故分析及原因|分析如下:屋面局部倒塌后曾对设计进行审查,未发现任何问题。在对施工方面进行审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进深梁设计时为C20混凝土,施工时未留试块,事后鉴定其强度等级只是C7.5左右。在梁的断口处可清楚地看出沙石未洗净,骨料中混有鸽蛋大小的黏土块、石灰颗粒和树叶等杂质。(2)、混凝土采用的水泥是当地生产的400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后经检验只达到350号,施工时当作400号水泥配制混凝土,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受到一定影响。(3)、在进深梁断口处上发现偏在一侧,梁的受拉1/3宽度内几乎没有钢筋,这种主筋布置使梁在屋盖荷载作用下处于弯、剪、扭受力状态,使梁的支承处作用有扭力矩。(4)、对墙体进行检查,未发现有质量问题。综合以上施工问题,可以认为进深梁的断裂主要由于该梁受有扭矩和剪力产生的较大剪应力,而梁的混凝土强度又过低,导致梁发生剪切破坏的饿缘故。其中混凝土骨料含过量的土块等有害杂质,又是混凝土强度过低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受冻或养护温度过低事故案例|某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纵墙承重、灰土基础(图2.13)。施工后于当年10月浇灌二层楼盖混凝土。全部主体结构于第二年1月完工。在4月间进行装修工程时,发现各层大梁均有斜裂缝。|其现象:裂缝多为斜向,倾角5060,且多发生在300mm的钢箍间距内。近梁中部为竖向裂缝斜裂缝两端密集,中部稀少(值得注意的是在纵筋截断处都有斜裂缝);其沿梁高度方向的位置较多地在中和轴以下,个别贯通梁高。裂缝宽度在梁端附近约0.51.2mm,近跨中约0.10.5mm;裂缝深度一般小于1/3,个别的两端穿通;裂缝数量每根梁少则4根,多则22根,一般为1015根。混凝土受冻或养护温度过低事故案例图片事故分析及原因|施工原因:浇灌二层梁板时,未采用专门养护措施,浇灌后2h就在板面铺脚手板、堆放砖块进行砌墙。11月初浇灌三层现浇板时,室内温度为01C,未采取保温措施。根据试验资料,混凝土在21d后的强度只达28d理论强度值的42.5%,一个月后才达到52%。因此混凝土早期受冻是这起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低(只有210kg/m3,略少于225kg/m3的最低值)也是因素之一。|设计原因:其一是箍筋间距过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7条规定,“当梁高为500mm且V0.07fcbh0时,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为200mm。”而本工程箍筋间距却为300mm,这就是斜裂缝多发生在箍筋之间的原因。其二是是纵筋在梁跨中间截断。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1.5条规定,“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而本工程梁中部分纵向受拉钢筋在跨中截断,截断处都出现斜裂缝,这说明受拉钢筋对梁截面的抗剪能力起到一定作用,也说明规范的规定是最适合的。比较施工和设计原因,显然可见,施工中混凝土早期受冻是产生本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加固方案|由于梁上有大量斜裂缝,很容易发生脆性截面破坏,引起梁的断裂,故必须进行加固。加固方案是在原大梁外包一U形截面梁,该梁按承受原来梁的的全部弯矩和剪力进行设计,并在U形截面梁的端部沿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和基础,作为加固梁的支承。混凝土初期收缩事故案例|某办公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达到预定混凝土强度拆除楼板模板时,发现板上有无数走向不规则的微细裂纹,如图2.16所示。裂缝宽0.050.15mm,有时上下贯通,但其总体特征是板上裂纹多于板下裂纹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查得施工时的气象条件是:上午9时气温13C,风速7m/s,相对湿度40%;中午温度15C,风速13m/s(最大瞬时风速达18m/s),相对湿度29%;下午5时温度11C,风速11m/s,相对湿度39%。灌注混凝土就是在这种非常干燥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异常干燥加上强风影响,故使得混凝土在凝结后不久即出现裂纹。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当风速为16m/s时,混凝土的蒸发速度为无风时的4倍;当相对湿度10%时,混凝土的蒸发速度为相对湿度90%时的9倍以上。根据这些参数推算,本工程在上述气象条件下的蒸发速度可达通常条件的810倍。|因此,可以认为与大气接触的楼板上面受干燥空气和强风的影响成为产生较多失水收缩裂纹的主因,而曾受模板保护的楼板下面这种失水收缩裂纹会比较少一点。经过对灌注楼板是预留的试块和对楼板承载能力进行试验,均能达到设计要求。|这说明具有失水收缩的混凝土初期裂纹对楼板的承载力并无影响。但是为了建筑物的耐久性,还应使用树脂注入法进行补强。混凝土麻面掉角蜂窝露筋和空洞事故案例|某剧场挑台平面和柱截面配筋如图2.19(a)、(b)所示。在14根钢筋混凝土柱子中有13根有严重的蜂窝现象。具体情况是:柱全部侧面面积142m2,蜂窝面积有7.41m2,占5.2%;其中最严重的是K4,仅蜂窝中露筋面积就有0.56m2。露筋位置在地面以上1m处,正是钢筋的搭接部位(图2.19c).事故原因分析|混凝土灌注高度太高。7m多高的柱子在模板上未留灌注混凝土的洞口,倾倒混凝土时未用串筒、留管等设施,违反施工验收规范中关于“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及“柱子分段灌注高度不应大于3.0m”的规定,使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已有离析现象。|灌注混凝土厚度太厚,捣固要求不严。施工时未用振捣棒,而采用6m长的木杆捣固,并且错误地规定每次灌注厚度以一车混凝土为准(约厚40cm),灌注后捣固30下即可。此规定违反了施工验收规范中关于“柱子灌注厚度不得超过20cm”的界限。|柱子钢筋搭接处的设计净距太小,只有3137.5mm,小于设计规范规定柱纵筋净距应50mm的要求。实际上有的露筋处净距为0或10mm。事故处理方案|剔除全部蜂窝四周的松散混凝土;用湿麻袋塞在凿剔面上,经24h使混凝土湿透厚度至少4050mm;按照蜂窝尺寸支以有喇叭口的模板,如图2.19(e);灌注加有早强剂的C30(旧混凝土为C20)豆石混凝土;养护14昼夜;拆模后将喇叭口上的混凝土凿除。除以上补强措施外,还应对柱进行超声波探伤,查明是否还有隐患。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当事故案例|某会议室门厅,屋面板为预制楼板,而大梁、圈梁、雨罩均为现浇C20钢筋混凝土构件(图2.27)。施工时,大梁混凝土先灌筑,圈梁、雨罩混凝土因故后浇灌,但却不适当地将施工缝留在大梁梁端与圈梁交接处(图2.27甲),而且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没有妥善处理,又由于该处混凝土没有侧向限制而无法振捣,实际上形成松散的一堆。事故原因分析|施工缝留在梁端剪力最大部位;|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等级显然不满足设计要求,甚至不足C10,严重影响梁端抗剪能力和粘着力强度;|新旧混凝土无法连接。事故处理措施|将梁端混凝土用工小心地凿成如图2.27乙所示形状,并将部分预制楼板,以加强梁端的抗剪能力。混凝土受腐蚀事故案例|北京某旅馆的某区为一6层两跨连续梁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上铺预应力空心楼板,房屋四周的底层和二层为490mm厚承重砖墙,二层以上为370mm厚承重砖墙。全楼底层5.0m高,用作餐馆,底层以上层高3.60m,用作客房。底层中间柱截面为圆形,直径550mm,配置9根直径为22的二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6200箍筋,如图2.35所示。柱基础的底面积为3.50m3.50m的单柱钢筋混凝土阶梯形基础;四周承重墙为砖砌大放脚条形基础,底部宽度1.60m,二者均以地基承载力fk=180Kn/m2(持力土层为粘性土),并考虑基础宽、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算得。|该房屋的一层钢筋混凝土工程在冬季进行施工,为混凝土防冻而在浇筑混凝土时掺入了水泥用量3%的氯盐。|该工程建成使用两年后,某日,突然在底层餐厅A柱柱顶附近处,掉下一块约40mm直径的混凝土碎块。为防止房屋倒塌,餐厅和旅馆不得不暂时停止营业,检查事故原因。事故原因分析|在该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对两跨连续梁施加于柱的荷载,均是按每跨50%的全部恒活荷载传递给柱估算的(另50%由承重墙承受),与理论上准确的两跨连续梁传递给柱的荷载相比,少算25%的荷重。柱基础和承重墙基础虽均按fk=180Kn/m2设计,但经复核,两侧承重墙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沉降估计45mm左右,显然大于钢筋混凝土柱下基础的计算沉降量(估计在34mm左右)。虽然,他们间的沉降差为11mm0.002l=0.0027000=14mm,是允许的;但是,由于支承连续梁的承重墙相对“软”(沉降量相对大)。而支承连续梁的柱相对“硬”(沉降量相对小),致使楼盖荷载往柱的方向调整,使得中间柱实际承受的荷载比设计值大而两侧承重墙实际承受的荷载比设计值要小。(1)和(2)项累计,柱实际承受的荷载将比设计值要大得多。事故原因分析|柱虽按550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设计,配置9根直径为22的二级钢筋纵向钢筋,AS=3421mm2,含钢率1.44%,从截面承载力看是足够的,但箍筋配置不合理,表现为箍筋截面过细、间距太大、未设置附加箍筋,也未按螺旋箍筋考虑,致使箍筋难以约束纵向受压力后的侧向压屈。事故原因分析|底层混凝土工程是在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在浇筑是掺加了氯盐防冻剂,对混凝土有盐污染作用,对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起催化作用。实际上,从底层柱破坏处的钢筋实况分析,纵向钢筋和箍筋均已生锈,箍筋直径原为6,锈后实为5.2左右,截面损失率约为25%。如此细又如此稀的箍筋难以承受柱端截面上9根直径为22的二级钢筋纵筋侧向压屈所产生的横拉力,起结果必然是箍筋在其最薄弱处断裂,此断裂后的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混凝土碎块下掉。钢筋配置不当事故案例|某百货大楼一层橱窗上设置有挑出1200mm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雨篷,如图2.36(a)。待到达混凝土设计强度拆模时,突然发生从雨篷根部折断的质量事故,呈门帘状如图2.36(b)。事故分析|受力筋放错了位置(离模板只有20mm,如图2.36c)所致。原来受力筋按设计布置,钢筋工绑扎好后就离开了。打混凝土前,一些“好心人”看到雨篷钢筋浮搁在过梁箍筋上,受力筋又放在雨篷顶部(传统的概念总以为受力筋就放在构件底面),就把受力筋临时改放到过梁的箍筋里面,并贴着模板。打混凝土时,现场人员没有对受力筋位置进行检查,于是发生上述事故。施工时因钢筋位置配置引起事故案例|某工程框架柱的原设计截面及配筋如上图a,在绑扎柱基插筋时,错误地将两排5 25变成3 25(图b)。此失误在柱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才发现。事故案例处理方法|在柱的短边各补上225插筋。|为保证新加插筋的锚固,在两个短边上各用325横筋与短边325焊成一体,并将第二步台阶加高500mm。加高台阶时将原基础面凿毛、清洗、支模、浇筑提高一级的混凝土,并在新台阶面层铺设6200钢筋网一层。|原设计在柱底500mm高度内加密箍筋,现增至1000mm。水泥和骨料含有害物质事故案例|山西某厂有9幢4层砖混结构住宅,均采用预制空心楼板。该工程1984年5月开工,同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翌年内部装修。在1985年6月进行工程质量检查时,发现其中一幢(12号楼)有多处预制楼板起鼓、酥裂情况。随后,该楼楼板损坏愈来愈严重,其它四幢(11、13、16、17号楼)也有相继不同程度地出现破坏迹象。事故案例分析及原因|从预制板普遍破坏迹象看,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材料品质不良引起的,而且显然是因为混凝土内含有害物使材料逐渐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引起体积膨胀所造成的。于是,从破坏最严重的楼板以及尚未出厂的楼板上取样2000余个,筛选10,再从中抽出部分样品作材料的化学分析和岩相分析检验。检验时按粗骨料的不同颜色分类。|由此可见,过量的游离SO3(大大超过规定的含量标准13.5,且SO31的占总分析样的78.9)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继续与水化铝酸钙作用形成水化硫铝酸钙,未耗尽的石膏也可能在混凝土硬化后继续生成水化硫铝酸钙,而水化硫铝酸钙生成时的体积约达原体积的2.5倍,这就是造成预制板混凝土膨胀、酥裂、破坏乃至倒塌的主要内在原因。混凝土碱-骨料反应事故案例|北京某厂受热车间,建于1960年,建成后常年处于4050C的高温环境中,后发现其混凝土墙面上有许多网状裂纹。经查当年混凝土所用原料为400号矿渣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410Kg/m3配合比为水泥沙石水=11.0993.580.39,粗骨料为粒径530mm的卵石,掺2CaCl2(氯盐)和2CaSO42H2O(石膏)的外加剂。事故案例分析|为了确定此墙面的严重网状裂纹是否为碱骨料反应所致,在裂纹处钻一直径70mm、长120mm的混凝土圆柱芯体。将此芯体横向锯成若干磨光薄片,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内部有许多网状裂缝(图2.6)。将此磨光薄片进行岩相分析,发现每个薄片含有611枚粗骨料中有13枚粗骨料含微晶石英和玉髓。将磨光薄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并进行能谱分析,发现骨料边缘的钾含量明显增加。表明碱在骨料边缘富集。但是,对芯体中的细骨料鉴定表明没有活性矿物存在,为非活性矿物(它与粗骨料来自不同产地)|该长露天堆场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保护层也严重剥落,钢筋严重锈蚀,从剥落的混凝土中取得一些骨料进行岩相分析,其中也含有典型的活性矿物玉髓和微晶石英。因而,此柱的混凝土剥落和钢筋锈蚀可视作是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开裂,从而加剧钢筋锈蚀,而钢筋锈蚀又促使混凝土剥落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证明上述墙面严重裂纹是由于碱-骨料反应所引起的。事故案例分析背景|一、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若干午(数年至二、三十年)逐渐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由于活性骨料经搅拌后大体上呈均匀分布。所以一旦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内各部分均产生膨胀应力,将混凝土自身胀裂、发展严重的只能拆除,无法补救,因而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二、碱骨料反应的分类和机理1碱硅酸反应1940年美国加利尼亚州公路局的斯坦敦,首先发现碱骨料反应问题,引起全世界混凝土工程界的重视,这种反应就是碱硅酸反应。碱硅酸反应是水泥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成分反应产生碱硅酸盐凝胶或称碱硅凝胶,碱硅凝胶固体体积大于反应前的体积,而且有强烈的吸水性,吸水后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膨胀应力,而且碱硅凝胶吸水后进一步促进碱骨料反应的发展、使混凝土内部膨胀应力增大,导致混凝土开裂。发展严重的会使混凝土结构崩溃。能与碱发生反应的活性氧化硅矿物有蛋白石、玉髓、鳞石英、方英石、火山玻璃及结晶有缺欠的石英以及微晶、隐晶石英等,而这些活性矿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岩石中。因而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发生的碱骨科反应绝大多数为碱硅酸反应梁根断裂事故九|该工程某县公路段的机修车间(底层)和宿舍,为2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556m2,屋顶局部平面与剖面见图3-62|屋顶层的挑梁尺寸与配筋情况见图3-63,混凝土C18,在拆模时发现7根挑梁根部断裂。事故九原因分析|1.混凝土实际强度无试验资料,发现混凝土密实度很差,有很多空隙,当时的水灰比不是由试配决定的。|2.挑梁的主要受力钢筋严重往下移位|3.悬挑部分比设计要长|4.屋面超厚,自重加大。|5.拆模时间过早事故九处理措施|1.将墙上残剩的挑梁根部打掉500mm,露出全部钢筋|2.在墙内100mm处将挑梁的主筋锯断,重新焊接新的主筋|3.修改设计,将悬挑结构改为全现浇配筋错误事故十|山西某教学楼为现浇10层框剪结构,长59.4m,宽15.6m,标准层高3.6m,地面以上高度41.8m,地上建筑面积9510m2,在第4和第5层结构完成后,发现这两层柱的钢筋配错,其中内跨柱少配钢筋44.53cm2,外跨柱少配13.15cm2事故十原因分析|该工程第4,5层柱的配筋相同,第6层起配筋减少,施工时,误将6层的柱子断面用于4,5层,造成配筋错误。事故十处理措施|加固构件:凿去4,5层的保护层,露出柱四角的主筋和全部箍筋,用通长钢筋加固,加固直径,间距与原设计相同空洞露筋事故十一|南京某单位办公大楼为5层现浇框架,其平面示意图见图3-90,2层框架柱浇注后,拆模时发现有6根柱存在空洞,烂根,露筋等严重缺陷,其缺陷情况见图3-91,92,93事故十一原因分析1.柱浇注时分层厚度太大2.混凝土浇注后漏振或振捣不实事故十一处理措施|由于空同,漏筋,烂根十分严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混凝土内部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决定立即全部拆除,绑扎钢筋后,重新浇注混凝土。梁开裂事故四|某工程为混合结构,屋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梁跨度9m,为矩形截面,高800mm,宽400mm,混凝土为C18。配筋情况为:梁跨中受力钢筋425,支座受力钢筋218,浇筑后14d拆模,发现梁上由0.1-0.35mm宽的裂缝事故四原因分析规定中大于8m的梁,拆模时的强度要达到100%才可以,而现实才达到80%,于是因强度不足导致开裂。事故四处理措施|检验发现裂缝没有明显开裂,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所以可以采用环氧胶泥涂抹表面,封闭裂缝大梁裂缝事故五|某车间12m钢筋混凝土屋面大梁,平卧生产,起吊后发现50%吊环附近混凝土局部压碎,吊环偏斜,混凝土裂缝,事故五原因分析|1.上翼缘裂缝吊环安装时箍筋被碰撞发生位移,未恢复原状,因此,平卧起吊是仅有两个钢箍其作用。|2.大梁腹板裂缝腹板侧向刚度本来很小,翼缘开裂后,上部梁的侧向刚度大为减少,所以引起腹板开裂|3.吊环偏斜两台吊车的吊环受力不均匀,受力较大的吊环,残余变形也大,因此吊环发生偏斜。事故五处理措施|对翼缘处的倾斜裂缝,凿去斜缝范围内的混凝土并凿成直槎,然后用C40细石混凝土重新浇筑养护腹梁裂缝事故六|某煅工车间跨度10m,屋盖梁采用双坡T形截面薄腹梁,共4榀,其形状,尺寸与配筋见图3-42,梁内无弯起钢筋,混凝土设计强度C18,实际试块强度为12-15N/mm2,在检查时发现梁支座附近有斜裂缝出现,并不断增加和扩大。事故六原因分析|原设计无弯起钢筋,箍筋断面及数量均不足实测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事故六处理措施|由于薄腹梁的承载能力不足,必须加固,加固方案在原有的薄腹梁上加钢筋混凝土,加固后的断面见图3-43,增设箍筋来承担斜截面强度,并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砼柱偏斜事故七|江苏某冷作车间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距6m,跨度18m,主要构件为矩形柱,钢筋混凝土屋架,大型屋面板,吊屋面板时发现1根柱向内倾斜,柱顶向内位移50mm。事故七原因分析|柱吊装后没有认真校正,当屋盖吊装时,发现了屋盖与柱连接处有错位,但未及时查明原因,直到吊装完后才发现有内倾现象事故七处理措施|由于柱的偏差太大,必须进行纠正,纠偏方案有两个:一是大型屋面板与屋架焊接处割开后,再对柱纠偏;二是把屋架连同屋面板等整体顶起,然后对柱纠偏楼板开裂事故三|某学校为3层混合结构,纵墙承重,外墙厚37cm,内墙厚24cm,灰土基础,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在装饰工程时发现大梁两侧的混凝土楼板上部普遍开裂,裂缝方向与大梁平行,凿开后发现负钢筋被踩下。事故案例三原因分析|1.施工方面|1)浇筑混凝土时,把板中的负弯矩钢筋踩下,造成板与梁连接处附近出现通长裂缝|2)混凝土每立方用量少于250kg|3)在第二层楼盖浇筑后没达到规定强度,就在其上堆放施工工具,导致荷载超载。|4)混凝土在冬季施工而没采取任何施工措施。|2.设计方面|1)对楼板的荷载计算错误|2)梁箍筋间距太大框架梁开裂事故案例二|某邻街建筑的底层为商店,2层以上为宿舍,是7层现浇框架结构,纵向二跨,其第7层平面图如图3-11所示。|室内粉饰时发现顶层纵向框架梁KJ-7,KJ-8上有15处裂缝,其位置如3-11,裂缝情况见图3-12事故案例二原因分析|1.混凝土收缩|2.施工图漏画附加的横向钢筋。拆模过早引起的倒塌|事故概况|某轻工厂为二层现浇框架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单位在浇筑完首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吊装完一层楼板后,继续施工第二层.在开始吊装第二层预制板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将第一层的大梁下的立柱拆除,以便在底层同时进行装修,结果在吊装二层预制板将近完成时,发生倒塌,当场压死多人,造成重大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经调查分析,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底层大梁立柱及模板拆除过早.在吊装二层预制板时,梁的养护只有3天,强度还很低,不能形成整体框架传力,因而二层框架及预制板的重量及施工荷载由二层大梁的立柱直接传给首层大梁,而这时首层大梁的强度尚未完全达到设计的强度C20,经测定只有C12.首层大梁承受不了二层结构自重及结构辎重而引起倒塌.骨料中混入膨胀性矿物引起事故|某一市镇的乡办企业车间,面积4600平方米,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为现浇混凝土,楼板为本镇预制产生产的多孔板.于1986年春开工,同年8月完成,交付使用后个月后即发现梁、柱等有多处爆裂,中在6-7个月以后,又陆续发现在混凝土柱基,柱子大梁根部混凝土爆裂,其中严重的爆裂裂缝长达150厘米,有的已贯通大梁;导致大梁折端.|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取裂缝处碎片进行X光分析,结果指出主要的晶相为方镁石MgO,此外还有少量的生石灰石CaO,由此可以判定是方镁石及石灰石水化膨胀.起源是乡镇施工企业为了节省资源,采用了本乡耐火材料厂生产镁砂时所导致的废砂代替混凝土中的部分集料,该厂以白云石CaMg(CO3)2为原料,煅烧生产耐火材料,而废渣中含有MgO及CaO.结果引起事故,得不偿失.混凝土受冻害事故|某省一综合加工楼,五层楼,砖混结构,砖墙承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在浇注混凝土时正值冬季.但施工队缺乏冬季施工措施,在拆模后发现冻害严重.具体表现在1板面混凝土层剥落.板面疏松用铁器或木板刮时,表层纷纷剥落,有的外露石子,用手可以挪动,结构疏松;2混凝土强度严重不足.原设计混凝土为C25,实测强度大都在C10C13之间,个别的仅为C6,3表面裂缝遍布,参看图混凝土受冻害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显然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受了冻害.这从取样混凝土中,发现骨料表面有明显的结冰痕迹.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随着温度的减低而减弱,水结冰则水化反应完全停止.水的冰冻温度为0度,但在混凝土混合物中总有一些溶解物质,水的结冰温度要低于0度,约在-1-4度.在低温环境中浇筑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在硬化前受冻,水化反应很弱,同时新形成的水泥水化物的强度弱,水结冰冻胀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因而强度严重不足.|因锚固长度不足而引起大梁折断|某煅工厂车间屋面梁为12米跨度的T型薄腹梁,在车间建成后使用不久.梁端头突然断裂,造成厂房部分倒塌,倒塌构件包括屋面大梁及大型面板.|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到现场进行调查分析,混凝土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从梁端断裂处看,问题出在端部钢筋深入支座的锚固长度至少150毫米,实际上不足50毫米,梁端部至柱端外边缘的距离为400毫米,实际上去只有140150毫米.如图因此,梁端支于柱顶上的部分接近于素混凝土梁,这是非常不可靠的.加之本车间为锻工车间,投产后锻锤的动力作用对厂房振动力的影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梁的负荷.在这种情况下.才引起了大梁的断裂钢筋难以施工引起大量倒塌|某农村企业生产车间,砖柱上搁置大梁,施工完成后不久,大梁就倒塌|原因分析|主要是梁端支撑设计不当.原设计现浇梁垫加一锚筋.实际施工时,锚筋很难插入砌体中,因而改为局部扩大混凝土垫,使之与圈梁相连并一起浇注.因砖柱顶局部扩大,施工时顺便先砌砖柱的扩大部分作为浇混凝土的侧模.因砖逐皮外伸,浇注混凝土时没有充分搞固,因而很疏松.砖无咬槎,与混凝土结合力极差,实际上起不到承载作用.在大梁压力下,砖先掉落,疏松的混凝土也无足够承载力,于是引起大梁倒塌现浇梁柱铰接处理不妥引起裂缝、破损|某厂房横梁与柱铰接,处理如图符合通常做法,但投入使用后,在铰接点附近发生裂缝也局部破坏|原因分析|钢筋X形原意是只能受水平力而不能承受弯矩,从而实现铰的功能,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有相当程度的嵌固作用.当两边柱子有不均匀沉降时,节点处梁端生产一角度变位,使锚筋受拉,梁端面与柱混凝土接触面受压而形成抵抗力矩.若这种弯矩过大,则会使节点处开裂,甚至局部破坏.在要求铰接的条件较高时,可改进节点做法,如图.这两种节点做法更接近理想铰接的形式,构造也较简单,施工也很方便.梁柱间的间隙可视具体情况及梁、柱尺寸的大小而定现浇梁柱铰接处理不妥引起裂缝、破损人字折梁计算错误而倒塌|某库房为单层结构,跨度10米,长24.5米,采用砖墙承重,屋面采用人字形折梁折梁间距3.5米,在折梁上搁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檩条,每米放3根,工30根,檩条上铺85cm*60cm*5cm的预制平板.人字屋架结构及配筋如图当铺完屋面,拆除折梁的模板及支撑时.屋盖倒塌|事故分析|该工程愿意采用人字屋架,形式上似拱,因而在梁集中均匀配置8%18钢筋,该工程实际上无拉杆,两端又没有抗拉推力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折线形钢筋混凝土斜梁.则使强度严重不足,承载力严重不足,加上折梁曲折处受拉钢筋受拉边顺放,在弯折处对受拉力极为不利,为规范所禁止.折梁承载力不足,构造又极不合理,必然引起屋盖的破坏.水泥过期和受潮案例一事故过程和原因|事故过程:此车间于1983年10月开工,当年12月79日浇筑完大梁混凝土,12月2629日安装完屋盖预制板,接着进行屋面防水层施工;1984年1月3日拆完大梁底模板和支撑,1月4日下午房屋全部倒塌并发现大梁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分析倒塌原因如下:l钢筋混凝土大梁原设计为C20混凝土。施工时,使用的是进场已3个多月并存放在潮湿地方已有部分硬块的325号水泥。这种受潮水泥应通过试验按实际强度用于不重要的构件或砌筑砂浆,但施工单位却仍用于浇筑大梁,且采用人工搅拌和振捣,无严格配合比。致使大梁在混凝土浇筑28d后(倒塌后)用回弹仪测定的平均抗压强度只有5MPa左右;有些地方竟测不到回弹值。水泥过期和受潮案例一原因|在倒塌的大梁中,发现有断砖块和拳头大小的石块。|大梁纵筋和箍筋的实际配置量少于设计需要(纵筋原设计为1022,实配720,322;箍筋原设计为8250,实配6300),分别仅及设计需要量的88和47。经按施工时实际荷载复核,本倒塌事故是因施工中大梁混凝土强度过低,在大梁拆除底模后,其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所引发,继而导致整个房屋倒塌。使用过期受潮水泥是主因,混凝土配比不严、振捣不实、配筋不足也是重要原因。砖柱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倒塌事故|某学校的教学楼,二层砖混结构,工程已接近完工,在室内进行抹灰粉刷突然倒塌,造成多人死亡|工程概况|该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及主要尺寸如图.教学楼为二层砖混结构,基础为水泥沙浆砌筑的毛石基础,墙厚180MM.顶头大教室中间深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三个月后拆除大梁底部支撑及模板,开始装修发现墙体有较大变形,工人用锤子将凸出墙体打了回去,继续施工.第三天发现大教室的窗墙在市内窗台下约100MM处有一条很宽的水平裂缝,宽约20MM.整个房屋就全部倒塌,两层楼板叠压在一起.未及时撤离的工人全部死亡|砖柱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倒塌事故|事例分析|本工程并无正式设计图纸,只是由使用单位直接委托某施工单位建造.根据现场情况参照一般砖混结构草草画了几张草图就进行施工的.施工队伍由乡村瓦木匠组成,没有技术管理体制.事故发生后测定,砖的等级为MU0.5,沙浆强度只有M0.4.在拆模的第二天发现险情后,还不采取应急措施.才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现制混凝土的裂缝和缺陷违反操作规程带来的质量事故|某化工厂备品库施工中,倒运混凝土行车梁时,需要从构件堆中抽出一根。因吊钩不垂直,行车梁相互碰撞,刮倒一根行车梁断裂报废。|原因分析:z违反操作规程,即没有按顺序将其他构件倒开,然后再起吊装车,这是这次事故发生的前提。z指挥人员与司机判断有误和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结构安装事故案例|某单层厂房柱吊装开裂事故某单层厂房柱吊装开裂事故|某厂机修车间的预制混凝土柱尺寸形状如图某厂机修车间的预制混凝土柱尺寸形状如图5-2所示。原设计吊装位置在牛腿下面。施工时所示。原设计吊装位置在牛腿下面。施工时随便将吊点移至牛腿上边的随便将吊点移至牛腿上边的A点。起吊时,柱点。起吊时,柱子刚刚离地,吊点绑扎绳突然由子刚刚离地,吊点绑扎绳突然由A点滑到靠近点滑到靠近上柱顶的上柱顶的B点,这时吊车司机立即刹车。经检点,这时吊车司机立即刹车。经检查,发现上柱根部已经开裂,拉区裂缝贯通柱查,发现上柱根部已经开裂,拉区裂缝贯通柱的全部厚度,裂缝宽度达的全部厚度,裂缝宽度达5mm,高度达,高度达360mm,压区混凝土被压碎,上柱柱顶向一侧压区混凝土被压碎,上柱柱顶向一侧偏斜偏斜80mm,吊装无法进行。只好重新浇灌柱子,吊装无法进行。只好重新浇灌柱子,整个工程为此拖延近三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整个工程为此拖延近三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某厂大头柱倒排事故|事故概况事故概况|1982年秋季的一天夜里刮起了年秋季的一天夜里刮起了6-7级的大风,级的大风,第二天某单位的吊装施工人员一上班,就发现第二天某单位的吊装施工人员一上班,就发现了前几天吊起来的了前几天吊起来的20根柱子有根柱子有4根根“推排刮倒推排刮倒”。4根柱子全部折断报废,造成了重大的质根柱子全部折断报废,造成了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量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施工准备时,技术人员所作的措施不妥善。对施工准备时,技术人员所作的措施不妥善。对于于350350mm的柱身、的柱身、3501500mm的牛腿的的牛腿的这种大柱头,不是常规施工,应有保证在结构这种大柱头,不是常规施工,应有保证在结构安装过程中的特殊措施。措施中也提出了除用安装过程中的特殊措施。措施中也提出了除用楔子作为临时固定工具外,还要在每个柱子的楔子作为临时固定工具外,还要在每个柱子的四面拉上缆风绳。然而缆风绳的规格选为四面拉上缆风绳。然而缆风绳的规格选为8铅丝拉锚,其强度不够,事故后被拉断的缆风铅丝拉锚,其强度不够,事故后被拉断的缆风绳足以证明这一点。绳足以证明这一点。|施工现场管理太差,事故后调查中得知,事故施工现场管理太差,事故后调查中得知,事故发生当天白日,有人已发现前几天安装的柱子发生当天白日,有人已发现前几天安装的柱子有两根柱上的缆风绳,不知何时已被碰拔出来有两根柱上的缆风绳,不知何时已被碰拔出来了,不再起作用,然而都视而不见,无人过问了,不再起作用,然而都视而不见,无人过问和处理。事故现场证明最先被刮倒的柱子,就和处理。事故现场证明最先被刮倒的柱子,就是这两根柱中的一根。是这两根柱中的一根。|没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要求施工,即吊装后没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要求施工,即吊装后没有及时校正并浇灌混凝土。没有及时校正并浇灌混凝土。北京市某美食娱乐城一楼地面(证券厅)质量问题|证券厅地面是用天然花岗岩证券厅地面是用天然花岗岩“将军红将军红”铺铺设的,于设的,于1994年年5月份交工。在交工验收月份交工。在交工验收时发现了较为严重的空鼓和铺设不平、缝时发现了较为严重的空鼓和铺设不平、缝子不匀等质量问题,现对上述问题做了如子不匀等质量问题,现对上述问题做了如下分析。下分析。|地面空鼓地面空鼓|事故现象事故现象|验收时敲击多处明显的空鼓声音,个别板验收时敲击多处明显的空鼓声音,个别板块松动,有的出现裂纹。块松动,有的出现裂纹。|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基层清理不干净,浇水湿润不够,有的板基层清理不干净,浇水湿润不够,有的板块下面的水泥素浆结合层涂刷的不均匀,块下面的水泥素浆结合层涂刷的不均匀,有的是因为涂刷时间过长,致使风干硬结,有的是因为涂刷时间过长,致使风干硬结,造成面层和垫层同时出现空鼓。造成面层和垫层同时出现空鼓。|垫层砂浆加水过多或一次铺得太厚,不易垫层砂浆加水过多或一次铺得太厚,不易砸密实,造成面层空鼓。砸密实,造成面层空鼓。|板块背面浮灰没有清理,也没有用水湿润,板块背面浮灰没有清理,也没有用水湿润,直接影响粘结效果、加之操作质量差,锤直接影响粘结效果、加之操作质量差,锤击不当,故多处出现空鼓。击不当,故多处出现空鼓。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挑梁板支模错误引起的倒塌事故z事故概况|某四层内框结构,外墙一层窗上设有挑出80c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遮阳板(图4-5)。|该工程在浇筑遮阳板的过程中突然发生局部外墙倒塌事故。倒塌物有遮阳板及全部一层窗间墙,倒向室外,倒塌线基本上沿脚手眼发生。倒塌后的吊架斜杆大部分发生严重的压曲变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挑梁板支模错误引起的倒塌事故|倒塌事故与支撑不当有关。该遮阳板是用吊架支模:在每个窗间墙上设置一个吊架,吊架间用木垫板联系起来,并用105cm方木支撑遮阳板的底模图(4-6),斜撑(105cm)支承在窗台墙上(图4-7)。z原因分析|通过对窗间墙施工中的受力分析和承载能力的验算得知,造成倒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新砌好的窗间墙承受不了施工过程中由吊架传来的倾复力矩。钢筋工程|事故现象|某教学楼屋顶为井字梁楼盖,平面尺寸为10.814.4m,梁断面2570cm,受力钢筋为322。浇灌完混凝土拆模后,发现离支座2.5m的部位出现了大量的裂缝。见图4-12。钢筋工程|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经过调查分析得知,事故是因为钢筋绑扎不当造成的。从设计图上看,受力钢筋为3根22的钢筋。施工中,由于22钢筋没有长于10cm的料,在离支座两端2.5m处,将受力钢筋在同一截面切断,并搭接焊上119、222,致使该焊接截面同时有6根19-22的钢筋,钢筋间基本没有空隙。浇灌混凝土时无法保证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保护层,钢筋与混凝土间失去粘着力,钢筋的搭接失去作用。致使拆模后该梁在搭接部位严重开裂。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地基与基础事故房屋倾斜事故|南京某楼长15.4m,宽13.3m,高17m,建筑面积1100m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基底下有2-3m厚的大片石垫层,在建成后发现房屋向东倾斜。事故原因分析|1.建筑地区属长江漫滩,有厚20m左右的软粘土层,承载力低,压缩性高|2.地基开挖后,基底有低洼水塘,用大片石回填处理,因施工质量问题,形成东侧垫层厚而沉降大,西侧垫层薄而沉降小,因而导致建筑物倾斜。事故处理措施|1.在沉降大的东侧压入20m左右长的桩共36根,以减少地基沉降|2.在沉降小的西侧采用钻孔抽水和掏土,以加大沉降施工中严格控制沉降速率|3.设置21根保护桩水塔倾斜事故|青海某厂一座水塔50M3,水箱,塔架与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图719所示,在水塔建成后发现向南倾斜20.4cm,向东倾斜9.45cm事故原因分析|由于C柱附近的给水管漏水,地基浸水后引起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下沉,导致水塔整体倾斜事故处理措施|根据湿陷性黄土因含水率不同可引起不均匀沉降的情况,采用浸水法矫正,然后在浸水的一边用石灰桩加固地基,注水孔用混凝土捣实。水塔倾斜事故|青海某厂一座水塔容积50m3,水箱,塔架与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图7-19所示。水塔地基为2级湿陷性黄土,在建成后两年发生水塔整体倾斜现象事故处理措施|根据湿陷性黄土因含水率不同可引起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决定采用浸水的一边用石灰桩加固地基,注水孔用混凝土捣实某泵某泵站基站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 工工 程程 概概 况况| 单集泵站,位于江苏铜山县单集乡,是南水北调东线控制工程之一。| 该场地内层分为5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地层组成,各土层分布如下:黄褐色粉质壤土,局部为砂壤土,厚2.9m;黄色、灰色粉砂、粉散、饱和,厚1.7m;灰色壤土,可塑软塑,夹粉砂,厚1.5m;黑灰色重壤土,粘土,可塑,含小豆状Fe,Mn结核,厚1.2m,粉质粘土层,黄夹灰白色,可塑硬塑,上部钙质结核富集,含量9095,结核直径一般1050min,大者可达150mm,该段富水性好、基坑涌水量120200m /h,下部含钙质结核较少、土体致密多呈棱块状、片状,具滑面、滑面多见于灰白与黄色边缘变,颗粒分析其粘粒含量28 31、粉粒含量45 51、极细砂含量1823%,各阶段的土性指标见表26;该层厚10.3m,下伏为震旦系薄中厚层状石灰岩。|2 2 基基 坑坑 开开 挖挖| 泵站基坑开挖深度11.2m,边坡13,由于场地条件允许基坑采用一阶开挖。由于泵站出水槽基础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过大地开挖边坡不但使挖填土方量增加,而且站房后形成较大填土区将增加出水槽地基处理的难度。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挖填工作量和缩小填土区,鉴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南侧边坡开挖相对较陡;开挖方式采用机械与人工交替,明沟排水,当开挖至第层时,该层普遍向外涌水,同时局部钙质结核层涌塌;有34处集中出水点,点涌水量2030m /h。开挖深度接近10m时,边坡土体开始出现裂缝,随后南侧边坡发生大规模塌方,并不断扩展;继而北边坡也发生塌坡。施工单位认为边坡过陡、明排水效果不好,采取削坡、清底,打草包坝,加木桩挡土、加深排水沟等措施,后来又投生石灰;但都无济于事,边坡土体开裂滑塌继续扩展,塌方土不断涌入基坑,同时地基土体出现明显的隆胀和严重扰动,施工已无法继续进行。|3 3 事事 故故 分分 析析| 3.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存在失误。| 该场地第层为粉质粘土,具有不均匀的膨胀性,属弱中等膨胀土,膨胀力较小但膨胀速度很快,但勘察报告没有放映出第层土的胀缩性。使基坑施工和基坑设计都没有对第层土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基坑开挖出现大规模塌方事故,以及基坑设计在参数取值、构造处理等方面的失误。|膨胀土是一种颗粒高分散,对含水量变化极为敏感的高塑性粘土,密度比较大,压缩性低,渗透性差,其地质年代多为上更新统以前地层,它的岩土工程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地质特征,二是其矿物成份特征,三是岩土工程环境或者是水和湿热的变化。| 粘土矿物成分是决定膨胀土工程性质的物质基础。差热分析曲线表现为几种矿物热效应的综合反映,成分以伊利石为主,含高岭石、水针铁矿及少量蒙脱石。| 土体中含钙质及铁锰质结核是膨胀土外观地质特征之一,二者可单独富集也可共生,铁锰结核呈豆状、粒状,一般5mm左右,钙质结核主要分为方解石并有粘土及砂粒胶结,体形较大者多为浑圆状,剖开后可见较大的溶隙并有方解石晶体的表面生成。| 从外观结构来看,土体结构多呈块状,片状,黄灰白色斑状相间,土体中砂矿物含量3.2419.9,以褐铁矿、石英、长石为主。经测试证明黄色土块含砂质较多,灰白色土块含砂质较少,膨胀性与砂质含量成反比。事故发生后,对第层重新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其各项胀缩性指标如下:| 其中,膨胀力的大小取决于土体结构、粘土矿物成分及相应的含水量,试验结果实测膨胀力429KPa,平均16KPa;对工程设计膨胀力是一项有实际工程意义的指标。从膨胀速度曲线可以看出土体浸水后膨胀较快,3035min即可完成膨胀量的85%左右;23h后完成膨胀全过程。膨胀速度快对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极为不利,同时要求地基基础处理要迅速,否则对土体强度降低有很大影响。|3.2 3.2 降水、排水措施不力降水、排水措施不力| 第层黑灰色重壤土经曝晒干裂,产生许多东西向近于垂直的裂缝,把土体分裂成约1.0m宽的楔形体,上部粉砂层潜水沿裂缝流入基坑,致使裂隙面土质软化,边坡土体已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同时下部土体因遇水而膨胀崩解,促使极限平衡破坏,导致边坡滑塌。| 显化崩解性是膨胀土的一个显著特征。膨胀土体浸水后,水进入孔隙引起粒间公共水化膜增厚,导致土颗粒间连结减弱或消失,以至土体产生崩解。实质上崩解是土体膨胀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是进一步的发展。试样浸水后表层立即产生裂缝迅速崩落,8min后土样呈块状裂开,裂面多沿灰白色与黄色边缘产生。48h后崩解稳定,土样崩解为2.5cm左右或更小的土块及粉末。| 膨胀土遇水膨胀后结构改变,土样强度必然降低。从基坑开挖期间的土样测试结果卡门,含量大者已达38.9,已接近液限,显然土体已经完全膨胀。土的压缩性增大,压缩系数由原来0.26MPa增加到0.360.48MPa,有的已达到完全膨胀后的压缩系数值;室内完全膨胀后的压缩系数为0.530.56MPa ,比原状土增加1.52.2倍。原内凝聚力5578KPa,试验室浸水膨胀后凝聚力仅7.026.0KPa(约为原来的1/31/4);内摩擦角也由原来的2021降低到14(降低57),比贯入阻力降低2/3。|4 4 事事 故故 处处 理理|4.1 4.1 设置降水系统设置降水系统| 由于基坑基础开挖到底,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十分清除,降水系统采用两阶分层封闭降水。一阶采用轻型| 塑料管井系统,一阶为真空射流轻型井点系统。轻型塑料管井为25mm硬质塑料花管、包塑料纱及纱布;采用150型钻机成孔下管,管外滤料为粗砂,抽水泵采用1.01.5英寸微型潜水电泵,井距8.0m、井深11.5m,主要抽降上部粉砂层水。由于地下水流场已经形成,加之是雨季施工,降水效果不十分理想,砾石层仍有水流出但水量很小,采用盲沟和局部小井点处理;而上部真空射流井点系统抽降粉砂层水比较成功。|4.2 4.2 固坡、清基固坡、清基| 降水对边坡土体稳定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又采取放缓边坡、做好坡面截水等措施。边坡下部结核层及膨胀土部分采用块石挡墙,墙前设反滤层导水入井。清基采用边清边换砂的办法,换砂可以起到压重和滤层作用,有可以减少膨胀对基础的影响。换砂的厚度视清除厚度而定,一般要求不小于20cm,以完全消除扰动部分和控制基底高程为准。|5 5 地地 基基 处处 理理 与与 基基 础础 修修 改改|5.1 5.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 根据地基土膨胀力不大和膨胀速度快的特点,采取了隔水、随清随封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首先将原扰动后的土全部清除并超挖20cm,随即用水泥砂浆封闭,水泥砂浆厚20cm;站房基础部位因无防渗要求采用回填黄砂的方法,换砂厚度0.82m不等,以控制基底高程为准,封填或振实完毕后随即进行基础浇筑,实践证明效果很好|5.2 5.2 地基设计参数取值地基设计参数取值| 关于地基参数的取值,采用原状土的参数不符合实际而且明显偏高,采用完全膨胀后的参数同样不符合实际而且明显偏低。除膨胀性因素外深基坑开挖土体也有一定的回弹,所以基底下土体强度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地基土参数为:c=27KPa,=20。| 地基设计与计算原则是以荷载大于膨胀力为尺度,即:P(荷)Pe(胀);膨胀变形量Se0.泵站地基按砂垫层计算,同时加密底层板钢筋;站身改为现浇混凝土,并增加封顶钢筋,下游翼墙原设计为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后改为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土墙,同时加宽地板尺寸以增加抗滑和抗倾稳定性,减小地基反力增加地基强度储备。| 泵站基础完成后,在基础前进行了静力触探试验,曲线表明原状土体的比贯入阻力为4.2MPa,而基础下比贯入阻力仅1.11.5MPa,影响深度2.0m左右,尤以1.01.5m范围内严重。泵站建成后进行了沉降观测,最大沉降量32.1mm,最小25.3mm,沉降差6.8mm;沉降量和最大容许沉降差均符合规范要求.“京京光广光广场场”基坑基坑工程工程事故事故分析分析|1 1 工工 程程 概概 况况|京光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路。| 基坑深16m,双排钢筋混凝土密布桩支护,桩径1.0M,一道锚杆加固。| 1995年6月某日凌晨1时5分,基坑支护桩突然断裂,断裂部位在基坑底面以上,其高度不等,但两端头部位较高,中间接近基坑底面,造成长达40M的边坡大塌房,基坑边缘的两层工棚滑入基坑,造成2人死亡,17人受伤。4时许,继续倒塌的支护桩又导致两个移动式办公室倒塌。倒塌的工棚原为小卖部、仓库、材料库和工人宿舍,事故伤亡者多为外地民工。|2 2 事事 故故 分分 析析| 2.1 讥基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各方面片面追求较低的工程造价,使得支护系的安全储备过小。| 2.2 基坑边缘严重超载。基坑施工时,施工单位在倒塌地段的基坑边缘建造一个两棚作为仓库、小部、材料 、工人宿舍,基坐边还有移动式办公室,形成较大的地面鑄加荷载,使基坑支护结构所承受的作用力远大于设覡抗力,从而产生较大的变形。| |2.3 工人们把生活用水随意倒在基坑边,造成支护桩后土体含水量不断增大,支护结构所受的主动土压力增大。| 2.4 施工单位监测不力,安全意识差。事故发生的前一天,已发生基坑周围地面开裂,支护桩墙有松动的迹象,这是基坑支护结构大变形征兆,但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监测部门也没有及时报警,更没有采取果断的处理措施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从而造成灾难。|3 3 事事 故故 处处 理理| 事故发生后,天河消防中队的三辆消防车首先赶到现场,消防队员立即与工地民工一起从瓦砾中抢救伤员。广州市急救中心 迅速调动附近医院投入抢救。附近的派出所和公安分局的干警也赶到现场,协助救援。副市长及城建部门的领导也亲临现场指挥抢救工作。| 由于支护桩从基坑底面以上不同高度断裂,事故发生时,基坑开挖也基本结束了,所以事故现场清理后,可以继续进行基础施工。某大某大厦基厦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 工工 程程 概概 况况|广州某大厦位于珠江大桥口,南靠交通干线黄沙大道,东邻荔湾公园的荔湾湖。该大厦地上22层,地下室2层,开挖面积1260,基坑深8.0M采用直径为1000MM的钻孔灌注桩支护,桩长14M,嵌入粘土层1.0M,桩距1.3M,桩间用直径为700MM的高压旋喷桩连接,形成挡土防水帷幕,基坑平面见图297。| 该场地地质条件较复杂,有砂层、淤泥质粘土层和粘土层等,地下水为高,补给水源很近。该工程施工场地狭窄,相邻道路交通繁忙。| 基坑开挖后,止水帷幕漏水涌砂,接着,相邻东邻荔湾湖水倒灌,基坑北边的支护桩向坑内倾斜达27CM,外围地面严重塌陷,附近的游泳池建筑物损坏。|2 2 事事 故故 分分 析析| 该基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基坑止水方案的制定不切合实际情况。一般地说,高压旋喷桩和灌注桩组合使用,能解决一般场地中挡土防水问题,但是,当存在不均匀砂层时,必须认真对待。相同压力下的旋喷桩在不同的砂层中桩成行情况相差悬殊,在砾砂层中高压旋喷桩形成的桩径很大,其高压水泥浆液甚至可沿孔隙流出很远(有流至4M远处井内的记录),如果钻机拔杆速度较快,则形成的桩体密实度不足,存在裂缝、空洞等缺陷;在密实的、级配较好的中细砂层,由于空隙小,阻力大,浆液难扩散,混凝土水下难胶结,往往造成桩深局部缩下,与其两侧的灌注桩不能很好地结合。总之,在不均匀砂层地基中采用高压旋喷桩补空形成防水帷幕,容易存在裂缝和漏洞,基坑开挖后,由于坑内存在较大的水压,按照缝隙的不同高度,会导致漏水漏砂、管涌等基坑事故。|3 3 事事 故故 处处 理理| 根据造成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在水土流失地段采用化学灌浆,不灌固砂总长40M,见图297。每次抢险灌浆孔视漏水空洞位置而定,一般离出水口12M,灌浆段在出水口上下12M,浆液凝固时间515S。通过实施化学灌浆,该基坑漏水得到控制,支护桩得以稳定。某大某大厦基厦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 工工 程程 概概 况况| 鞍山某大厦地上31层,高100m,基坑深14m,基础为箱形基础。| 该场地的工程地质从上至下为:第一层土厚1.65m,r19KN/m;第二层土厚9.35m,r=19.1KN/m ,c=23KPa,=8.3;第三层土厚度大于10m,r=19.5KN/m,c=42.8KPa,=12.7.地下水位为5.0m|2 2 基基 坑坑 设设 计计 与与 开开 挖挖| 该基坑三面临街,一面与一建筑物相邻。基坑先放坡5.3m深,然后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加两层锚杆支护,桩径1.0m,桩长13.25m,间距1.6m,嵌固深度为4.55m,锚杆长16m,倾角15,层距为3.5m,用槽钢作横梁,参考图2102。基坑开挖时采用深井降水。| |当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不久,基坑局部便发生破坏。首先是锚杆端部脱落,横梁掉下,桩间土开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桩土之间裂缝增大桩后4m远的基坑周围地面开始裂缝,裂宽逐渐增大,最后倒塌。基坑的破坏使邻近的自来水管道断裂,基坑浸泡,接着再次塌方,支护桩在坑底附近被折断,见图2-102。|3 3 事事 故故 分分 析析| 3.1 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储备不足。通过验算发现,如果不改动锚杆,而将支护桩的嵌固深度由4.55m增加到6.5m,支护结构稳定性和抗倾覆均能较好地满足要求。| 3.2 基坑附近地下水管的渗漏,使得基坑上部的粘土含水量增大,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同时,地基土含水量增大使得锚杆的锚固力减小,导致支护结构受力趋于临界状态。| 3.3 施工质量不过关。从事故现场可以发现,支护桩的混凝土强度,以及锚杆固段混凝土强度均达不到设计要求。| 3.4 施工单位的一部分工人没有完全掌握工艺要求,所以在锚杆灌浆、横梁安装以及其它方面均存在一些较大的偏差。某批某批发市发市场基场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建设街某儿童用品批发市场,地上5层,地下2层,采用桩筏基础,其中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400mm,桩距600mm,通长配筋1220。该基坑平面尺寸为23m*30m,深7.5m,基坑四周的工程桩兼作基坑支护桩。支护桩桩长14m,桩顶位于地面下3m,嵌固深度9.5m。该场地地基土为粉质粘土,夹有粉细沙薄层,地下水位-19.3m。| 与该基坑相邻的是一栋始建于1927年的5层俄罗斯砖木结构大楼,建筑面积约600,基础埋深约3m,该大楼在1998年初被确认为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该批发市场与1998年4月30日开挖基坑,5月6日挖至设计标高。5月7日凌晨,值班人员听到该二类保护建筑有异常的响声,发现裂痕,及时通知楼内百余人撤出。4时许,该大楼靠近基坑一侧的5间房屋坍塌,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现场见附录中照片1.|2 2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2.1 违章建造。事故联合调查组认定,该二类保护建筑的倒塌,是相邻工程(批发市场)违章建设造成的。该工程的建设单位未获得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证就擅自开工,并且对相邻保护建筑未向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设计图纸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施工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就开工;监理单位对无照违章工程实施监理。| 2.2 设计单位没有进行施工验算。由于采用工程桩兼作支护桩,没有作施工验算,在相邻建筑物附近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从而使该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度在不同地地段差异较大,尤其是在二类保护建筑物附近形成危险环节。| 2.3 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基坑开挖到支护桩顶附近后,施工单位没有作钢筋混泥土圈梁将支护桩顶连在一起整体协同受力,这样一来,支护桩成为单根受力的悬臂桩,整体性差,| 在相邻层建筑较大荷载作用下,逐个大变形,以至破坏,使得相邻建筑物地基土滑移,上部结构破坏。由于旧式建筑物整体性较差,所以造成其中的一部分(约500平方米)塌坍。z监理公司对施工方案没有严格审查,没有提出修改某消某消防水防水池基池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哈尔滨北方酒店经港方投资改造将建成集娱乐、餐饮、住宅、商务为一体的大型酒店,为了满足消防要求,新建一室外地下消防水池。该消防水池平面为“L”型,边长分别为34.68m,9.5m和7.3m,总蓄水量为1000t。该消防水池基坑深6.0m,其平面见图2-19,基坑南侧与一水泵房外墙相距0.8m;基坑北侧与某二层办公楼外墙相距1.2m,该办公楼二层通长外走廊挑出1.5m,其投影已进入基坑边缘;消防水池基坑短边一侧与国际旅行社主楼相距5m。| |该场地地质情况为:第一层为杂填土,厚0.5m;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厚2.7m;第三层为粘土,厚8.8m,土质稍湿硬塑。|2 2 基坑支护与开挖基坑支护与开挖|施工单位在未经设计的情况下,凭经验在基坑两侧打入一排DN1084,H=8m,间距为200mm的钢管桩作为基坑支护,而后采用大型挖掘机从西侧开始程坡道型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当开挖约1/3长度时,发现支护桩向基坑内倾斜,相邻两侧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并且发展较快,同时建筑物开始倾斜。鉴此,施工单位立即停止开挖,连夜抢运大量粘土进行回填。经过4h的抢险,变形逐渐停止。|3 3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该基坑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支护方案不切合实际。尽管该场地土质较好,但是,基坑距两侧建筑物很近,而两侧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仅1.8m,办公楼下-2.0m处理有一个100t的蓄水池。这样消防水池基坑支护桩所承受的主动土压力将特别大,而支护桩的嵌固深度却只有2m,所形成的被动土压力很小,所以,悬臂支护桩在很大的主动土压力和较小的被动土压力作用下,必然产生倾斜。|4 4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为了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基坑的重新开挖必须进行支护设计。新设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加钢管水平支撑的基坑支护方案。该支护桩直径为400mm,长8m,并在桩顶一道封闭的钢筋混凝土圈梁,每隔4.2m,设一根DN220的钢管水平支撑。为了防止大型机械在成孔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再次造成危害,基坑施工采用人工间隔成孔,成孔后立即灌注混凝土。另外,对原塌方区采用高压灌注水玻璃水泥浆液的方法对松散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某某“广场广场”基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该该“广场广场”位于北京市北三环路附近,地上位于北京市北三环路附近,地上2525层,地下层,地下3 3层。层。|该场地地质情况大致为:该场地地质情况大致为:0-3m0-3m为填土,为填土,-3-3-10m10m为粘质粉土和砂质粉土的交互层;为粘质粉土和砂质粉土的交互层;-10-12m-10-12m为粉土层;为粉土层;-12-15m-12-15m为粉细砂层。上层滞水位为粉细砂层。上层滞水位于于-2.9-4.2m-2.9-4.2m。|2 2 基坑开挖与支护基坑开挖与支护| 图2-7为基坑平面图,各处深度不等,最深处为-14.77m。基坑在-5.0m以上采用插筋补强护坡,3直径为14的钢筋束,长45m,边坡表面布钢丝网,抹水泥砂浆护面。基坑在-5.0m以下采用直径为800mm、间距为1.6m的钢筋混泥土灌注桩支护,桩长22m。基坑外侧作间距为10m、深为32m的降水井(井底至砂层),将上层滞水通过井底砂层排走。| 1995年8月基坑开挖完毕,开始作地下室。11月2日上午11点钟,绿化用地出现裂痕,并且发展较快,12电钟左右附近基坑的插筋补强护坡坍塌,事故现场见附录中的照片11。|3 3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 如图2-7所示,基坑东侧南段的绿化用地为一片松树林,基坑施工时,树木没有被砍伐,所以基坑外侧的降水井只能作到树林两侧。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在树林里打了几口浅井,用泵抽取该地段的上层滞水,作为一种临时应急措施。百盛百盛大厦大厦基坑基坑工程工程事故事故分析分析|1 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北京百盛大厦二期工程,基坑深15米,采用桩锚支护,钢筋混泥土灌注桩直径为800mm,桩顶标高3.0m,桩顶设一道钢筋混泥土圈梁,圈梁上做3m高的挡土砖墙,并加钢筋混泥土结构柱。在圈梁下2m处设置一层锚杆,用钢腰梁将锚杆固定,其实锚杆长20m,角度15度到18度,锚筋为钢绞线。|该场地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粉细砂,中粗砂,石层等。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底版施工。一夜的大雨,基坑西南角30余根支护桩折断坍塌,圈梁拉断,锚杆失效拔出,砖护墙倒塌,大量土方涌入基坑。西侧基坑周围地面也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2 2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 2.1 锚杆设计的角度偏小,锚固段大部分位于粘性土层中,使得锚固力较小,后经验算,发现锚杆的安全储备不足。| 2.2 持续的大雨使地基土的含水量剧增,粘性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大大降低,导致支护桩的主动土压力增加。同时沿地裂缝(甚至于空洞)渗入土体中的雨水,使锚杆锚固端的摩阻力大大降低,锚固力减小。| 2.3 基坑西南角挡土墙后滞留着一个老方洞,大量的雨水从此窜入,对该处的支护桩产生较大的侧压力,并且冲刷锚杆,使锚杆失效。|3 3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对西侧桩后出现裂缝的地段紧急用工字钢斜撑支护的圈梁,阻止其继续变形。西南角塌方地带,从上到下进行人工清理,一边清理边用土钉墙进行加固。某渔某渔委商委商住楼住楼基坑基坑工程工程事故事故分析分析|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某渔委商住楼为322层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大楼,一层地下室,总面积23150平方米。基坑最深出(电梯井)-6.35M| 该大楼位于珠海市香洲区主干道凤凰路与乐园路交叉口,西北两面临街,南面与市粮食局5层办公楼相距34M,东面为渔民住宅,距离大海200M。| 地质情况大致为:地表下第一层为填土,厚2M;第而层为海砂沉积层,厚7M;第三层为密实中粗砂,厚10M;第四层为黏土,厚6M;-25以下为起伏岩层。地下水与海水相通,水位为-2.0M,砂层渗透系数为K=43.251.3m/d。|2 2 基坑设计与施工基坑设计与施工|基坑采用直径480MM的振动灌注桩支护,桩长9M,桩距800MM,当支护桩施工至粮食局办公楼附近时,大楼的伸缩缝扩大,外装修马赛克局部被振落,因此在粮食局办公楼前作5排直径为500MM的深层搅拌桩兼作基坑支护体与止水帷幕,其余区段在震动灌注桩外侧作3排深层搅拌桩*(桩长1113M,相互搭接50100MM),以形成止水帷幕。基坑的支护桩和止水桩施工完毕后,开始机械开挖,当局部挖至-4M时,基坑内涌水涌砂,坑外土体下陷,危及附近建筑物及城市干道的安全,无法继续施工,只好回填基坑,等待处理。|3 3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止水桩施工质量差是造成基坑涌水涌砂的主要原因。基坑开挖后发现,深层搅拌止水桩垂直度偏差过大,一些桩根本没有相互搭接,桩间形成缝隙、甚至为空洞。坑内降水时,地下水在坑内外压差作用下,穿透层层桩间空隙进入基坑,造成基坑外围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威胁临近的建筑物和道路。|另外,深层搅拌桩相互搭接仅50MM,在桩长13M的范围内,很难保证相临的完全咬合。| 从以上分析可见,由于深层搅拌桩相互搭接量过小,施工设备的垂直度掌握不好,致使相临体不能完全弥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防水体,所以即使基坑周边作了多排(35排)搅拌,也没|有解决好止水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 4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4.1采用压力注浆堵塞桩间较小的缝隙,用棉絮包海带堵塞桩间小洞。用砂白为堰堵砂,导管引水,局部用灌注混凝土的方法堵塞桩间大洞| 4.2在搅拌桩和灌注桩桩顶做一到钢筋混凝土圈梁,增加支护结构整体性。| 4.3在基坑外围挖宽0.8M、深2.0M的渗水槽至海砂层,槽内填碎石,在基坑降水的同时,向渗水槽回灌,控制基坑外围地下水位。|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处理措施,基坑内涌砂涌水现象消失,基坑外地面沉陷得以控制,确保了相临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祖祖国广国广场场”基坑基坑工程工程事故事故分析分析|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祖国广场”位于珠海市拱被关前,基坑深16.2M,采用8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地下连接墙(逆作法)加4层钢支撑支护,2排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帷幕。基坑的4个角采用水平支撑(支撑梁同其他支撑)| 该场地地质属软弱地层,地下水较丰富。| 基坑采用逆作法施工,施工顺序为:往下作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挖土、作钢支撑,循环进行。当做完第四层支撑后,基坑出现严重管涌现象,地下连续墙下部向基坑内位移,墙体部往基坑外位移,使得钢支撑变形过大,最后往上崩出,1998年5月6日下午4时30分,地下连续墙倒塌,致使附近一栋层楼房和一栋层楼房陷入坑中,另一栋也遭破坏,事故现场附近中照片7。经清查,施工人员中有1人小腿骨折,另有4人受轻伤。事故发生后,珠海市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抢救伤员,疏散附近村民。警方即使封锁了部分街道,拱被交通一度受阻。正在广州开会的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多次打电话了解情况,部署善后工作。5月9日下午2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建委、公安消防等有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10余名消防队员率先进入陷入坑中的居民楼,搬出所有煤气罐,多名房主获准进入屋内捡出其贵重物品。2 2事故分析事故分析该基坑工程事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关于事故调查工作目前尚在进行,结论尚未给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施工过程中的超挖对基坑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3 3事故处理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立即运土回填了基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 。某基某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上海某基坑工程深4.55.0M,采用悬臂式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支护,桩径600MM,桩长15M,桩间距50MM,桩间采用压密注浆防渗。| 该场地地表下1.0M厚为杂填土,再往下为淤泥质黏土,厚约为20M。|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随即浇注混凝土垫层,绑扎基础钢筋,这时候,基坑靠近马路一侧的支护桩间多处渗水,逐渐发展到桩后土体流失。施工单位用编织袋土堵塞,效果较差。接着,支护桩向坑内侧倾斜,坑外地面开裂,临近商店的墙体出现裂缝,柱子下沉。2 2事故分析事故分析桩后压密注浆的压力不足是导致桩间漏水的主要原因。该基坑支护柱长15M,桩间间隙50MM,而压密注浆的压力仅为0.5MPa,这样以来,形成的注降体直径较小,更重要的是15M深的注浆孔垂直度较难控制,偏差较大,使得较小直径的注浆体不可能在全程范围内处处与支护桩严密结合。如果采用高压注浆,则形成较大直径的注浆体,可避免注浆体与支护桩之间的缝隙和空洞。3 3事故处理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用水泥浆填充流失土体,在东北角(靠近商店)增设支撑。康南康南花园花园大厦大厦基坑基坑工程工程事故事故分析分析|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上海康南花园大厦是一组二座姐妹楼,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分别为24曾和32曾,基坑开挖深度为8M,地下水位-0.5M。该工程位于二主干道交叉处,北面距相邻建筑25M,系锦南苑住宅的3栋6层住宅。|2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可分为以下5层:|1耕填土:该土层厚1.001.20M,主要由褐黄色粘性土组成,并含有碎石、碎砖及植物根茎等。|2褐黄色的粉质黏土:该土层厚达1.20M1.60M,土性表现为湿、可塑,含铁锰质浸污斑点,为中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为29.1%。|3灰色粉质黏土与砂质粉土互层:该土层厚达4.60M5.10M,粉质黏土为饱和、流塑,砂质粉土为饱和,稍密,属中偏搞高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为33.7%。|4灰色淤泥质黏土:该土层厚达9.60M10.20M,土性为饱和,流塑,夹少量薄层粉砂,含贝壳碎屑,属高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为50.1%。|5灰色黏土:该土层厚6.808.00M,很湿,软塑,含泥质结核和半腐芦苇根茎,属中偏高高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为35.2%。|3 3 基础桩施工:基础桩施工:| 基础桩设计为预制两接抗震桩,桩断面为500MM500MM,长度位5.5M。| 1993年8月15日在开打第一根壮时发现最后三阵惯入度平均达30CM以上,因此上海地区是以标高控制的,对惯入度无要求,故设计单位认为没门体,继续施工。但是为了抢施工进度,加快打桩速度,一个台班有打22根之多的记录,焊接时间过短,不按施工流程打桩,竟有先打3根一节桩后,焊接3根第而节桩,即3根一起焊,一起打。|4 4基坑支护与开挖基坑支护与开挖|基坑支护桩采用三层水泥土搅拌桩,桩径650MM,桩长16M,部分增加搅拌桩墩。搅拌桩顶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基坑被侧支护因故改为部分放坡。在基础打桩完毕后,立即施工支护桩,在这过程中,仅有被面设置井降点。在支护桩到达龄期后,1993年12阅日开挖A楼(24层)基坑,与此同时,在离开开挖边线20M处,施工单位盖起3层临时用房,这时基坑周围发生大面积塌方,大部支护结构后面土体出现5CM以上的裂缝,部分支护桩内移1M,临时用房出现裂缝。为防止再发生更大塌方位移,当日拆除临时用房,为保护支护桩,采取桩外挖土卸荷减少土压力,制止基坑再变形。A楼桩基测试表明,基坑塌方没有对桩基造成不利影响,所以,A楼于1993年底之前浇桩基承台和地下室墙底板。1994年1月10日开挖B楼基坑,采用2台挖机,台阶式挖土一步到位,挖土顺利,没有明显的支护位移及塌方,1994年1月19日基坑开挖结束,但在验桩时发现桩顶大部向西偏移,大于规范的规定值。|为了确保32层大楼的安全,对B楼桩基进行小应变测试,结果将桩分为三类。类为好桩,P单1700KN,占20.2%;类桩为有20MM以下接头空隙者,P单1350KN,占32.5%;类为有20MM以上接头空隙者,P单800KN,占47.3%。|5 5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 5.1支护桩的被动土压力不足和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漠是造成基坑大变形的主要原因。该工程止水桩桩端正处于淤泥层与砂层的交接处,被动土压力不足,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这是产生事故的内因。场地中水管的长期渗漏使地基土含水量增大,支护结构承受的主动土压力增大。更严重的是,施工单位在基坑边缘建起了3层临时用房,使得已经处于临界状态的止水桩再也承受不了如此大的超荷,产生大变形。| 5.2部分基础桩报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设计单位认为砂层入桩不能在深,取桩长25.5M(后来不桩实践证明可以打到30M),使得桩间距较小,特别是B楼,由于荷载远大于A楼,其间距更小,使打桩过程中产生相互影响成为必然。其次,打桩速度快,在饱和状态的高压缩性土体中形成很大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特别是B楼,由于桩间距过小,而且基础桩平面接近方形,越来越大的朝静孔隙水压力形成很大的水平推力,将基础桩推向一侧。再次是接桩时的焊接质量不过关,将近一半桩的接头空隙大于20MM,好桩只占1/5。 |6 6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为了进一步查明事故情况,选择一根类桩拔出后,发现接头有焊接质量问题,打桩单位认为可以代表接桩质量的全面情况。在综合和分析桩基现状以后,提出钢桩管加固处理方案,用609MM15M钢管双接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按30M长桩,单桩承载力按2000KN设计。为了确保所有桩共同作用,则采用外围封闭式补桩方式。加固钢管桩施工从1994年6月22日开始到7月18日结束,历时1个月共打入钢管桩98根,经动测,满足单桩承载力2000KN要求。| 全面监测表明,打钢管桩对原水泥桩影响比较小,上浮值为03CM左右,未发现对周围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补桩是成功的。某大某大厦基厦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上海某大厦位于黄浦区福建路和广东路,基坑深12.35M,基坑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加4道支撑,其中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柱,第二、三、四道为609的钢管支撑。| 黄浦区地基土基本上为淤泥质软黏土。| 1994年9月1日,该大厦广东路一侧约40长范围内的基坑支撑破坏,钢筋混凝土地下连接墙突然倒塌,广东路面下陷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下陷深处达67M,路面下的电力电缆、电车电缆、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排水管道等遭到严重的损坏,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交通中断,幸好没造成人员 伤亡。当地公安局调派350余名干警维持秩序,消防局出动百余名消防战士用大口径水枪稀释外溢煤气。该基坑工程事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2 2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 该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是,据一些知情人介绍,基坑局部严重超挖,一挖到底,导致支护结构受力失衡,基坑内出现涌土现象。另外,当基坑工程的一些险情处于萌芽状态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也是造成这次基坑工程事故的严重原因。1994年8月18日,基坑周围地面沉降达15MM,从沉降时间曲线上可以看出,这是基坑支护结构破坏前的预兆,同时挖土工人也发现基坑内涌土量增大,这表明地下连续墙背后水土流失严重。更为严重的是,1994年8月31日晚11时,基坑内钢支撑发出吱吱响声,但是这些越来越严重的征兆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及早行动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3 3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为了控制事态发展,施工单外在基坑靠广东路一侧进行注浆加固,基坑内回增大量的砂土,加固支撑和立柱,尽快浇注为破坏部位的钢筋混凝土底板。某大某大楼基楼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温州某工程位于市心十字路口,基坑平面呈“L”形,开挖深度5.75M。 该工程地面以下为流塑状淤泥土,厚达25M以上。 支护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浇桩,桩径600,桩长15M,间距1000,桩顶作300高钢筋混凝土圈梁。该工程土方从中间向两端开挖,土方挖至1/3时,靠近马路一侧的支护桩整体倾斜,最大桩顶位移达750MM,压顶圈梁多处断裂,人行道大面积塌陷,靠近支护桩的14根工程桩(800的钻孔灌注桩)也随之断裂内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 2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 2.1 设计参数选择不当。设计计算时选用固结排水剪强度指标,这对于没有任何降排水措施的淤泥土质土,该参数的选择显然偏大,从而使得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储备过小,甚至于危险。一般对淤泥土中支护结构计算宜选用直剪或不排水三轴试验所提供的强度指标,如勘察单位没提供该数数据,对应固结排水剪的张度指标进行修正。| 2.2由于淤泥图渗透性较差,故设计时没考虑止水措施,且间距过大(桩间净距400MM)。尽管淤泥土的渗透性很小,但流塑状的淤泥土在渗透水压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流土”现象。从本工程支护桩外人行道大面积下陷的现象分析,土方开挖过程中产生大量流土(坑底隆起)。工程桩的断裂主要是由于土体的滑坡所造成。| 2.3施工单位考虑带原支护桩设计采用悬臂结构不安全,在土方开挖到一半深度时用现有的型钢作临时支撑,但支撑长细比过大(截面尺寸400MM400MM,长17M),造成支撑受压后失稳,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3 3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该工程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将底板分三块施工,留两条垂直工缝,施工缝处设计钢板止水带,已开挖部分先清理后浇筑板底,然后再开挖另外两块土方,避免坑底土体暴露时间过长。| 对于后开挖的部分,在-2.5M处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然后每隔6M左右设一道型钢支撑,并设连系杆控制长强比,防止失稳,两端部设钢筋混凝土角撑。| 南边及东边均有旧建筑,距离约有8M,为防止桩间挤土面危害旧房,在围护桩外打2排600水泥搅拌桩用于汁水挡土,水泥掺量13%,并掺加2%的石膏快凝。| 对于断裂的工程桩,采用沉井作围护下挖至断裂处,清理上部断桩后用高一等级混凝土接至设计标高,并在施工时随时注意观察坑底有无涌土或隆起现象。| 经过以上措施,该地下室工程得以顺得实施。某综某综合大合大楼基楼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杭州某综合大楼,位于延安路东侧,基坑平面尺寸为160M75M,基坑挖深为9.05M、6.5M与5.2M三种。|该场地范围内以低强度高压缩性的淤泥质土地为主。|基坑支护采用两种形式,即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联合支护,水泥搅拌桩止水;双排沉管灌注桩支护,水泥搅拌止水。基坑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由南向北逐渐进行。当南边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时,一根支撑连杆断裂,围护桩位移超过设计规定的限值,距基坑5M左右的路面也出现裂缝。|2 2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 经有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出现险情的主要原因是勘探资料提供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偏大,不符合实际情况,给设计人员造成一定假象,使得设计计算结果不安全。同时,支护结果设计时因为追求较低的工程造价,使得支护体系截面偏小,更为严重的是设计计算没考虑长细比的影响,安全度严重不足,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支撑体系所受的压力增大,造成杆件失稳破坏,从而导致支护桩产生较大的桩顶位移。|3 3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进加固:| 对已断裂的系杆,在四周加设钢筋,支模后再浇筑高一等级混凝土,使截面加大,并在杆件的中部设立柱,减小杆件的长细比。| 对于已开挖的部分地下室,加快进行垫层施工,并分段开挖下翻梁。采用叠合梁的形式先浇捣板底以下部分下翻梁的混凝土。在板底的位置留设水平施工缝,混凝土中掺加早强剂,有效地提高被动区的稳定性。|对于开挖部分的地下室,考虑其支护结果也有一定的薄弱环节,故同样采用叠合梁的形式进行施工,即先开挖土方至板底,然后分段开挖下翻梁,把板底以下部分梁的混凝土先浇后再开挖另一段,另一半梁与底板混凝土一同浇捣。| 施工加强监测,每天对测斜管反映的支护桩位移进行认真分析,一旦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经以上措施处理,在基坑工程以后的施工中,支护体系相对稳定,没有另外异常情况产生。某车某车库基库基坑工坑工程事程事故分故分析析|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杭州某地下停车库,基坑平面尺寸为125m75m,深6.5m。|该场地地基为高压缩性的流塑状淤泥土。|基坑支护采用800悬臂式钢筋混泥土钻孔灌注桩,桩长15M,桩间距1000MM。|基坑开挖时,由于地基上软弱,挖掘机在上面行走困难,于是施工单位用挖掘机自北向南一次挖至坑第设计标高,当土方挖近1/4时,引起坑大路一侧的支护桩明显倾斜,压顶圈粱最大侧向位移动达230MM,形式比较危险,施工单位立即对基坑内侧进行回填,阻止桩体移进一步发展。|2 2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 根据该工程的土质情况,挖土深度和支护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出现危情的原因主要是地基的力学性能差,支护桩的固深度较小,从而导致支护桩的被动土压里过小,而施工单位又一次性挖土至坑底,使得处于临界状态的支护结构一侧突然大量卸载而失蘅,造成桩顶位移过的啊。所以,在软弱淤泥场地中开挖基坑,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进行正确的设计计算;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规程程进行信息话施工,并且根据测试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确保基坑支护体系完成使命。|3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因该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较大,采用对撑形式来加强维护体系不仅费用很高,而且难以解决支撑长细比过的啊容易失横的问题,最后决定将远设计的结构后浇带移向杭大桥一侧,西侧靠近原有地下室部分先开挖土方,施工地下室底版,靠近杭大桥的只户桩边的土方预留内压三角土不动,待用斜撑加强支护(一端支在压顶圈梁上,另一端支在混泥土底板预留的牛腿上)后,然后开挖土方,施工另一部分底板。再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毛石混凝土填充底板与支护桩间的空隙,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支护桩的悬臂长度,而且支护桩的被动土压力,这时可拆除斜撑进行下一步施工。|实践证明这种“中心岛式”的抢险方式是成功的,支护体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比较稳定,与加设对撑的加固方式进行比较,节约了较大费用。某综某综合楼合楼基坑基坑工程工程事故事故分析分析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杭州某研究中心综合楼,地处翠苑小区文一路旁,基坑平面尺寸为32M50M,挖深3.75M。该场地地表下1M深的范围内为杂填土,其下为饱和淤泥 质土,流塑状,高压缩性,内摩擦角=5。| 该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双排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550,间距1100,桩长7M,前后排距1100,桩顶做300厚压顶圈梁,并且桩顶下放2M(即桩顶 标高比地面低2M)。|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支护柱发生严重内倾, 桩顶最大位移达50CM,压顶圈梁多处断裂,并且造成工程桩偏位达30CM以上。|2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2.1设计方案欠妥。该场地地质主要为淤泥质土层,而该工程的支护桩及工程桩均设计为预制的管桩,桩的密度较大,打桩对淤泥产生很大的扰动,土体的力学性能有较大下降(该地区高灵敏度的淤泥土在被扰动的情况下,强度可降低34倍,甚至更多)。这样一来,支护桩所承受的住动土压力远大于设计值。而支护柱的被动土压力也远小于设计值,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产生较大倾斜。|2.2淤泥土场地中密集打桩,产生较大的超孔隙水压力,使部分工程桩偏位。同时,基坑开挖中支护结构较大倾斜也对工程桩的偏位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2.3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时,因为分层开挖较困难,而且急于抢工期,故用挖掘机一次开挖到底,也不进行分块开挖,使得淤泥场地的支护结构因一侧卸栽过快而极易失去平衡,产生倾斜。|2.4基坑开挖过程中,不断降雨,使得土体的含水量进一步加大,施工单位也没有及时浇注混凝土垫层,造成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变形随时间不断加大。|2.5该地区淤泥土渗透性较差,设计时没考虑止水问题。但是,由于打桩严重扰动了淤泥,又不断的降雨,使得淤泥发生触变,在侧压力作用下从支护桩桩间缓慢地挤入基坑,加剧了支护桩的倾斜和工程桩偏位。|3 3事故处理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在支护桩外侧挖土卸载,控制支护桩继续位移,并加强了监测,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加快垫层浇注,并在垫层上设斜撑,斜撑上满焊止水片,底版浇注好后才拆除斜撑。|另外,对于偏位的工程桩,用千斤顶将起复位。为保证工程桩的质量,桩体复位时几次进行,每次复位不大于15CM,并考虑其回弹,施工时过顶510CM。|以上措施的实施,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工程顺利结束。河道疏浚引起岸坡滑动|某市在运河边建一新客运站,并在客运站河边建码头和疏浚河道。客运站大楼坐落在软土地基上,采用天然地基,建成后半年内未产生不均匀沉降。为建码头疏浚河道,后发现客运大楼产生不均匀沉降,靠近河边一侧沉降大,另一侧沉降小,不均匀沉降使墙体产生裂缝。其示意图如图7-33所示。|经专家组分析:岸坡产生微小滑动可能是客运大楼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造成岸坡产生微小滑动可能与疏浚河道在坡脚取土有关。采取下述措施治理:清除岸坡上不必要堆积物;在岸坡上打设抗滑桩;设立观测点,监测岸坡滑动趋势。|设置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后,岸坡滑动趋势得到阻止,几年来岸坡稳定,客运大楼不均匀沉降不再发展。客运大楼和码头正常使用。土方回填工程某厂的通廊基础下沉事故|工程概况|某钢铁厂11号通廊,是排架式结构,钢筋混凝土的支架、梁及板。支架基础一支做在老土上,一支做在回填土上。|事故现象|通廊使用后不久,发现支架下沉,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明显变形和开裂现象,当时立即布置观测,不到两个月时间,支架一支下沉8.2cm,长度贯通梁高的2/3。情况很严重,如果继续下沉,整个通廊有下塌的危险。|原因分析|为了分析事故,在基础附近钻了两个孔,因基底标高-1.3m当孔钻至-5-6m时,见到矿渣和老土,并发现基础底以下填土质量不好,土内夹有木屑杂质,土壤含水量很大,说明基础还会下降。|根据以上分析,采用了扩大原基础底面积,并用四个爆扩桩支承,以防止基础继续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同时,又对上部通廊斜梁增设了钢珩架支托。处理后满足了生产要求。某水池上浮事故|事故概况|四川省某一引进项目,系国外设计。其中有一圆形钢筋混凝土搅拌池,内径15M,池深4.4M。混凝土浇筑后,未及拆模及回填土,结果遇上一场暴雨,搅拌池上浮了1.8M,偏离了原设计位置。|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很清楚,在水池未完成,空载而上又无覆土压重的情况下,地下水上涨的浮力超过水池自重而引起上浮。水退后,水池往往会倾斜并偏离设计位置,必须处理。|这种事故处理通常包括复位、固定、找平几个步骤。|首先使水池复位。在池壁外绕4根钢丝绳,在四个方向拴在锚桩上,然后用手动葫芦稳定搅拌池,开动水泵注水,使水池缓缓下沉。同时根据水池偏位情况,用收紧或放松栓在池壁上的钢丝绳,使水池回复到设计位置。下沉复位时,要保持徐徐均匀下沉。复位后(当然,不可能完全达设计位置,在前后左右两个方向仍有242和272MMd偏移值,已不影响使用),池底四周用碎石填实,然后将水抽干。为防止暴雨再来时池子上浮,在池底四周,距边为400MM处凿四个250的洞,以便泄水。某水池上浮事故|复位后固定。定位后,池底板下为稀泥,必须清除,并将空隙填实。为此,在池底距周壁400MM处大致等距开10个孔,在离中心2M处凿四个孔,孔径约250MM。先用水管向一孔内注水,其它孔进压缩空气,将池底稀泥搅成泥浆;然后用污水泵将泥浆从另一洞吸出。然后变换进水、抽污的孔位,直到抽出的基本上是清水为止。抽污结束后,在洞内灌注C15混凝土;并预埋压浆管,对可能不密实的部分进行压力灌浆。灌浆从中心开始,向外逐步进行。池外也留有一定量的压浆管,先排气,后用压浆密封。地基加固后,为防止水池再次浮起,在池壁外周打上1M宽、高度比池壁低200MM的钢筋混凝土压重,如图所示。找平堵裂。水池复位后,池顶还有偏斜,高差达117MM。对此,将壁顶凿毛,以高点为准,用高强度混凝土找平。在复位调整过程中,池壁多处产生了裂缝,在灌浆口处也有渗水现象。这样,池底的防腐层无法施工。对此,经协商后,决定在内增打钢筋混凝土内套(容积减小90M3)。施工做法为:先将池底、池壁清洗干净,再裂缝处刷酮亚胺环氧涂料,再贴一布两涂的环氧璃璃钢;在地板上铺设二毡三油防水层;浇注钢筋混凝土内套,地板厚400MM,壁厚150MM,高2.45M;在钢筋混凝土内层刷酮亚胺环氧涂料一道。然后再按设计要求作地基的局部处理忽视钎探引起的质量事故案例|(一)事故概况|某仓库区,建有砖木结构仓库六座,设计时没有钻探资料。据调查,该地段上只有一口井。在场地规划时,各座仓库均没有落在井上。基槽开挖后因没发现异常现象而没钎探。建成使用后,一边的三个仓库在同一直线的部位上,前后墙均出现裂缝(图2-8)。|(二)原因分析|经过调查,裂缝出现的部位正是原灌溉沟的位置。裂缝出现的原因是:该地段上土质含砂量较大,沿灌溉沟地带,由于水流的常年冲刷,较细的土粒被带走,较粗的砂粒沉积下来,同时,水的渗透对土层也起密实作用,所以灌溉沟废止不用后,形成了一条较硬的砂土带,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小;而其他部分,土质的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大。因此,沿着较硬的地带上的砖墙就出现了裂缝。|地基处理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地基的局部处理忽视钎探引起的质量事故案例|基槽一般应挖至老土以下1530cm。以下几种判断方法:|1观察土层颜色和土的结构密实度、含水量等是否和周围老土一致;|2观察土层颜色是否有小砂块、瓦片等人工回填土;|3通过夯走一遍,听声音是否有异常现象;|(二)经过钎探,根据锤击次数发现有无坑、井、坟、沟、管道等地下埋藏物外还应请当地群众,介绍本地段的历史情况,进行校核。|(三)判断基槽是否挖到了设计要求的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四)要检查换土地基承载力,使其与持力层的容许承载力差不多。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某厂地下室油毡防护墙倒塌事故案例|事故概况|某厂地下室油毡防护墙工程,在进行施工时,根据现场基坑深、土质差、狭窄放不了坡等条件,决定将防护墙兼作挡土墙用,为此要砌至8m多高,墙外侧采用灰土回填。|施工时采用边砌边回填的方法,单面回填而在对侧没有设置临时支撑,同时又无壁拄。当夯填到4m高时,发现北墙东头20cm长墙被挤压倾斜19cm,仍没及时加固,围墙砌筑进行迟缓,拖了两个月而进入雨季,第一天防护墙南面被冲倒约60cm第二天,北面防护七哪个又倒塌70多米。|原因分析:|将原防护墙改为挡土墙用,加高至8cm多高,虽然墙厚也加宽为50cm,但仍不合理,因墙下无足够深的基础。|单面回填土,对侧不加支撑,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因此倒塌事故是必然的。|施工拖拉,管理混乱,技术措施不妥善,不具体,无法落实,同时对土方工程雨季施工的不利因素认识不足。因地基土冻胀引起的缺陷事故案例|北京某饭厅为29.5m跨度的两铰木结构,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饭厅正门向东。沿南、北外纵墙各有三个边门斗,均为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屋面,200mm埋深的灰土基础。该饭厅于冬季建成,建成后北部三个门斗墙有45方向斜裂缝,其形状都是从窗口上下角开始发展,裂缝最宽处23mm,上下两头细。南部三个门斗完好无损。如图3.36所示。事故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起初,曾怀疑北侧地基不好,主体结构下沉,但经观测,主体结构并无明显沉降。后来挖开北部门斗基础,发现埋深仅200mm,基础下面土的颗粒间有冰渣。仔细观察北门斗地面,有上翘现象,离北纵墙愈远处地面上愈高。相反,挖开南部门斗基础,虽埋深相同,但基础下面土未遭冻结,地面也无上翘现象。接着在北纵墙根附近日照阴影范围内的天然地面处挖坑,发现地面下450mm深度以内的粉土层已冻结;相反,在南墙根类似地面挖坑,却无冻结现象。|因此可以确认,北门斗墙裂是由于墙基埋深太浅遭受土的不均匀冻胀力的结果(北门斗内部冻结深度浅、冻胀力小,而外部冻结深度深、冻胀力大);南门斗下土层因有日照影响未曾冻结。|改进措施:立支柱将北门斗屋面板顶起,将侧墙和墙基拆除,重新做素混凝土基础,埋深深度为室外地坪下600mm处。按此做法改建后,此房屋的缺陷得到根治。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屋面事故屋面倒塌事故|广西某车间为单层砖混结构建筑,车间平面示意见图3-59,车间檐高为5.87m,屋面大梁梁底板高为5m.屋面采用预制空心板,搁置在屋面大梁上,屋面大梁之间设有四道连系梁。大梁荷载传递到砖柱(490mm*870mm)砖壁柱(490mm*620mm)在拆除大梁模板和支撑后,发现屋面工程全部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检查未发现设计问题。而施工方面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到施工技术管理都存在严重问题,因而造成工程质量低劣上海某旋索结构屋顶塌落事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后现场后,发现90根钢索全部沿周边折断.因本工程于1960年建成,本为试验性建筑,因长期观测.但使用单位于1965年迁移外地,停止了专门观测.七十年代末迁回原址后,仅因屋面局部漏水做了修补,悬索部分因为上有油毡下有粉刷.如不专门去看,一般不会发生锈蚀现象,而实际上已锈蚀严重.专家讨论分析,一致认为:由于钢铰线长期被锈蚀.断面减少,承载力不足而一起塌落.上海某旋索结构屋顶塌落事故|事故概况事故概况|上海市某研究所食堂,屋盖为双层圆形旋索屋盖,直径17.5米,支撑在砖墙家扶壁的砌体结构上.屋盖内环有型钢组成,直径3米,高.5米,外环为钢筋混凝土环梁,核心截面720毫米*600毫米,内环外环由90根直径为7.5毫米的钢铰素组成,上铺钢筋混凝土扇形板,板内填注豆石混凝土,上铺二毡三油防水层,板底平顶粉刷.建筑目的主要是为、探索建造直径106M的大跨旋索素结构的可行性,以便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研究问题,积累经验.工程于1960年施工完毕,并交给研究所作为食堂使用.结构平剖面如图该工程于1983年9月晚间突然整体倒塌,因事故发生在晚间,幸好未造成人员伤亡.屋面防水工程|工程实例|某一单层金属材料库,建筑面积2500。坡屋顶,内檐沟有组织排水。原设计如图7-1。1984年11月完工。1985年7月有一天晚上下大雨,第二天上班时还没有停,只见雨水顺内墙大量的流向室内,地面有5cm深的积水。上屋面观查,檐沟积满雨水,雨水口全部被粉煤灰和豆石堵死,雨水顺檐沟卷起上口流淌,将雨水口疏通后,积水逐步排净,漏雨现象停止。|原因分析|设计不合理|该工程离厂内锅炉房很近,粉煤灰落在屋面上。由于是破屋顶,粉煤灰都堆积在檐沟。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一点,没有采取措施。屋面防水工程|油毡收口处设计不合理,只用模板条压,即油毡收口处设计不合理,只用模板条压,即便雨水口不堵死,也容易发生渗漏现象。时便雨水口不堵死,也容易发生渗漏现象。时间一长,压条也要损坏,渗漏会更严重。应间一长,压条也要损坏,渗漏会更严重。应该用砂浆将收口封住,如图该用砂浆将收口封住,如图7-2。在檐沟垂直。在檐沟垂直面上用豆石混凝土压油毡效果更好。面上用豆石混凝土压油毡效果更好。屋面防水工程|施工问题施工问题|施工质量的不好是主要原因。施工质量的不好是主要原因。|豆石保护层施工不好。在坡屋面上有一层豆石保护层施工不好。在坡屋面上有一层浮着的豆石,被雨水一冲刷,就冲到檐沟浮着的豆石,被雨水一冲刷,就冲到檐沟里;檐沟垂直面上,也用同样的豆石,几里;檐沟垂直面上,也用同样的豆石,几乎全部脱落。再加上很厚一层粉煤灰,将乎全部脱落。再加上很厚一层粉煤灰,将雨水口堵死。雨水口堵死。|卷材收口不好。一是高度不够,有一部分卷材收口不好。一是高度不够,有一部分没有达到设计高度;二是压顶抹灰时没有没有达到设计高度;二是压顶抹灰时没有将滴水做好,没有将收口堵严,留下了后将滴水做好,没有将收口堵严,留下了后患患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墙体、施工缝、骨架、装饰事故砖砌体结构设置圈梁质量问题事故案例|北京某校学生宿舍为两幢五层砌体结构,未考虑抗震设防。该房屋的结构做法为纵横墙混合承重,H形平面,总长102.75m,层高3.30m(图3.45a),预制板梁楼盖,人字木四坡屋盖,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地基为承载力只有10t/m2的软弱土层。为防止房屋墙体发生因过大不均匀沉降的裂缝,除在图3.45(a)所示A、B两处设置沉降缝并严格控制所有墙体的砌筑质量外,在全部纵横内外墙的各层楼盖、屋盖标高处设置88的配筋砖带。其做法是:将预制楼板附近的三皮砖用1:3水泥砂浆砌筑,在其灰缝中铺设纵横墙配筋砖带(沿钢筋每350mm设一4横筋,与它点焊连接),如图3.45(d)所示。|为了实测墙体发生不均匀沉降后砖带中钢筋的应力状态,在房屋南外纵墙中部各层设有观测匣,在匣中穿过的钢筋上贴有电阻应变片。同时,观测房屋的实际沉降。事故图片事故原因分析|该房屋建成一年后测得的沉降曲线如图3.45(b),实测沿墙高钢筋带的应变分布如图3.45(c)。这时,内外纵横墙体并未出现裂缝。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该房屋位于6.5烈度地区,经震害调查也未发现墙体有因震害产生的各种裂缝。可以认为,该房屋使用45年来,虽地处软弱地段,经历地震烈度为6.5度的影响,结构状态依然良好。这在一定意义说明构造恰当的圈梁在抵抗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地震力是的作用(该房屋结构布置好、砌体砌筑质量高也是重要原素)。砖砌体结构因抗压承载力不足事故案例|北京某校教学楼为二层渣混结构,370mm厚砖墙(MU7.5,M1)钢筋混凝土楼板,木屋架,如图3.7(a)。屋架两端用螺栓固定在支承墙顶端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上,圈梁外每隔1m有一个外伸1.2m的挑檐梁(均见图3.8)。该楼建成后不久即发现在二层1m宽的窗间墙内侧有通长水平裂缝,约1mm宽,如图3.7(b)所示。发现裂缝后随即凿开抹灰层,在裂缝后贴石膏,两个月后,石膏又开裂,说明裂缝还在发展。从裂缝的位置、宽度和发展趋势分析,属砖砌体偏心受压破坏的前兆,墙体处于危险状态,必须立即进行加固。事故原因分析|本房屋二层外纵墙支承着木屋架(跨度分别为11.68m和14.38m),但支承处的构造做法两端均为不动铰支座而不是按规定做成一端不动铰、另一端滚轴支座。当木屋架受载后有挠度时,支承处会给外纵墙顶端一个水平推力。如果考虑木屋架会有徐变变形,外纵墙顶端的水平推力就会不断增值。这无疑将增加二层外纵墙的计算高度及其所承受的弯矩。这是屋盖结构布置中的一个缺陷。较正确的布置是:对这种跨度较大的空旷砌体结构,除两端有横墙连接外,宜在顶部增设一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或增设联系外纵墙的横梁;不然就要在外纵墙上设壁柱按排架结构处理。至于屋架支承构造必须按一端动铰、一端滚轴支座的构造做法解决。|原设计外纵墙的高厚比刚满足规范允许限值要求:H0/ d=538/37=14.5 12=14.7如考虑外纵墙的屋架支承条件而使墙体的计算高度有所增加,设计高厚比就不足了。事故原因分析|原设计未考虑混凝土挑檐外贴水刷饰面层重力对外纵墙产生的弯矩影响,认为它们都能由外纵墙顶部圈梁抗扭承受。实际上,这部分悬挑荷载应由外纵墙的抗弯和圈梁的抗扭共同承担。因而给予外纵墙的弯矩显然算少了。如果悬挑荷载全部传递给外纵墙,算得的窗间墙1-1截面内力为:M=1.15tm,N=11.30t,e0=M/N=10.18cm,e0/d=0.28截面承载力为(=0.52,=14.5,=0.61,A=3550cm R=18kg/cm2)Np= AR=0.610.52355018=20.27103kg=20.27t K= Np/N=20.27/11.30=1.792.3说明外纵墙窗间墙的强度安全系数不满足设计要求。加固措施|在外纵墙窗间墙内侧设置4根直径为16的二级受拉钢筋,以提高窗间墙的承载能力,并加强窗间墙抵抗水平推力的能力;|在窗间墙增加2根直径为22的二级钢筋水平拉杆,防止屋架下弦进一步拉伸,并承受由于下弦进一步拉伸对外墙产生的水平推力,以上图均见3.8。|木屋架下弦用夹板进行加固。此外,还取消挑檐来年感的预制水刷石饰面板,减轻挑檐梁荷重。加固措施图片砖砌体结构因抗压承载力不足事故案例|山东某新建包装车间为一栋单跨吊车墙厂房,与原有车间相接(图3.9)。该新建车间跨度12m,檐高5.8m,北端为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两铰拱屋架,屋架间距4.5m,槽形屋面板,上铺100mm厚炉渣混凝土保温层、1:3水泥砂浆找平层和六层做法卷材。屋架及屋架下墙体搁置在托墙梁L1上,L1支承于纵墙外伸壁柱的肋部(肋部截面240mm370mm)上。车间内设有起重量为1t的吊车,行驶在纵墙壁柱翼缘顶部吊车垫梁上。托墙梁L1与吊车垫梁之间留有70mm间隙,用水泥沥青砂浆填缝,均见图3.9所示。事故案例图片事故过程|该车间在施工过程中,设计负责人已发现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固图纸,但未向建设单位提出停工加固,也未向施工单位交代保证加固工作的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法。施工单位发现难以按加固图纸进行施工,就搁置了下来。约20d后,正值雨天,并刮有67级的东北风,其时正在做屋面炉渣保温层,室内正进行回填土,车间新建部分突然倒塌,造成重大事故,时值1980年12月25日。事故原因分析|砖吊车墙厂房设计,一般做法是将托墙梁与吊车垫梁连在一起,以增加托墙梁下砖砌体的局部受压面积和局部受压强度。但本工程的设计人却将二者分开,中间填以水泥沥青砂浆,又未对托墙梁下砌体局部承压强度进行复核,这是设计错误。经对现有设计进行复核的主要数据如下:托墙梁下砌体局部受压面积Ac=3024=720cm2影响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A0=(30+24/2)24=1008cm2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r=1.18(1008除以720再开根号)砌体局部抗压强度rR =1.1827=32kg/cm2(采用MU7.5、M5) 事故原因分析N(托墙梁底面承受的纵向力)=18.23t(使用阶段设计荷载)15.65t(施工阶段实际荷载)按托墙梁底面均匀受压估算K=AcrR/N=72032/N=1.26、1.272.3,这是托墙梁下砌体局部受压强度严重不足的依据,也是导致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车间北端敞口,在风荷载作用下,使本已不安全的纵向墙体(包括壁柱)内又产生附加弯曲应力,这是促成车间倒塌的次要原因。砖砌体结构因高厚比过大引起的缺陷和事故|北京某厂仓库,木屋架,密铺望板,平剖面尺寸如图3.11。纵墙为240mm厚砖墙,130mm240mm渣垛,山墙砖垛尺寸同前。墙体皆用MU10、M2.5砂浆砌筑。室内空旷无横墙,室内地坪至屋架下弦高度为4.50m。该仓库建成后发现两端山墙中部外鼓2025mm,不符合墙面垂直度偏差限值规定。这个缺陷使人怀疑是由高厚比过大和承载力不足两种可能所造成。缺陷原因分析|经核算山墙及纵墙承载力均无问题,但高厚比均大于限值:山墙。可按刚性方案作静力计算。算得折算墙厚d =27.0cm,计算高度H0=740cm,故墙体高厚比= H0/ d =740/24=27.4,=22纵墙。由于山墙间距5904m48m,故应按弹性方案作静力计算。算得折算墙厚d =28.4cm,计算高度H0=1.5H=1.5(450+50)=750cm,1=1.0,2=1-0.41500/3300=0.82,=22,12=1.00.822=18.04,故墙体高厚比=H0/ d =750/28.4=26.418.04缺陷原因分析|根据以上验算,证明缺陷多半是由于墙体高厚比过大引起,应对该仓库墙体进行加固。加固方案:对于山墙,增砌240mm370mm砖柱,如图3.12(b)做法;对于纵墙,考虑到使用条件允许,在房屋中间加设两道横墙,使弹性方案变成刚性方案,H0=500cm,= H0/ d =500/2804=17.618.04,保证了纵墙墙体高厚比的条件,如图3.11和图3.12(a)所示。加固方案图片砖砌体结构因温度变形引起的缺陷事故案例|石家庄某车间为一个两层和三层的砖混结构,两层部分为车间,三层部分为办公室,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如图3.22(a)所示。两、三层之间虽有错层,但并未设置变形缝分开。该工程建成后不久即在错层处墙体上发生中间宽两头窄的竖向裂缝。事故原因|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使混凝土楼盖发生比砖墙墙体大得多的变形|错层处墙体欲约束楼盖的相对变形,因而在墙体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使砌体开裂的缘故。施工时因放线不当引起事故案例|重庆市某临街建筑底层为商店,2层以上为宿舍,系6层砖混结构,横墙承重。设计要求底层墙厚为37cm,2至6层为24cm.底层与标准层局部平面,剖面见图22。考虑到构件的统一和建筑外观,设计的横墙轴线有的是墙中心线,有的偏左偏右。|但本工程施工到2层,在楼面上防线时,发现2层以上砖墙位置确定困难。事故案例原因分析|经检查,发现该工程在测量放线时,一律把墙的中心线当作轴线进行放线,以致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整幢建筑物的长度加长了13cm,二是二层以上砖墙位置确定困难,或是不能采用标准化构件,或是影响整个建筑的外观和使用。事故案例处理措施|整幢建筑加长13cm,对该地区无明显影响,可以不考虑处理。二层以上砖墙位置的确定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1.加大楼板跨度,增加值为185-120=65mm,|2.把1至6层的山墙和楼梯间墙改为一砖半墙|3.为了将就现有楼板和底层墙的实际尺寸,可修改山墙的剖面尺寸屋架裂缝事故|某工程有21m和24m预应力拱形屋架共92榀,端部节点侧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0.05-0.31mm,个别达09-1.0mm,裂缝长度一般小于500mm,个别大于600mm,见图4-5事故原因分析|1.屋架端部锚板厚度由14mm改为8mm|2.取消端部承压钢板两侧的三角形加劲钢板|3.预应力钢筋预留孔由直径50改为60|4.预留孔道端部,孔道周围的螺旋筋由直径8长400mm改为直径6长300mm,事故处理措施|采用钢板,螺栓加固端节点,见图4-6弦杆断裂事故|四川某厂房24m跨预应力屋架预制时,采用高压胶管充压力水预留孔。混凝土浇注完尚未凝固时,发现胶管堵头失效,压力水流失。为防止预留孔缩小河以后抽拔胶管的困难,施工人员立即重新对预留孔胶管冲水,加压,结果造成下弦杆预留孔道部位出现断续的纵向裂缝。事故原因分析|在下弦杆混凝土浇注后不久,胶管内的压力水流失,造成胶管外径缩小,下弦预留孔也随之变形。施工采用重新充灌压力水,胶管再次膨胀,挤压已成型但尚无强度的新浇混凝土而造成裂缝。事故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灌水加压,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2.对裂缝区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压抹,消除或减轻裂缝|3.孔道灌浆前作压水试验,未发现严重渗漏,仅有轻微渗水墙顶倒塌事故|山东某中学体育场有一道石砌挡土墙,长100余米,高8m左右,挡土墙地基为风化岩,墙后5m范围内为回填土,在建成后不久发现很多竖向裂缝,从根部到墙顶全部倒塌。事故原因分析|1.擅自减小挡土墙截面尺寸和降低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2.未按设计要求作好墙后和墙身的泄水,排水。|3.墙后填土不符合要求|4.未按设计要求每20m长留30mm宽的变形缝|5.砌筑质量差事故处理措施|1.对倒塌部分进行全部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重新浇筑挡土墙以及留设变形缝|2.对未倒塌部分用毛石墙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某高层建筑结构因采用不合格水泥而拆除|某地一高层建筑结构,共27层,建筑平面尺寸为60.7M*90.4M.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1987年施工,198年主体结构完成到14层楼板.赶上重点工程建筑质量大检查,发现第10层到14层混凝土强度普遍达不带设计要求.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实际测定只有C10C15.有些混凝土显得疏松,用小锤轻轻敲打,即有掉皮及漏砂现象,从散落的混凝土可见水泥浆粘结性能差|原因分析|抓哟是水泥质量极差.在浇注1014层混凝土期间,进场的水泥没有严格检验.水泥来源于许多小水泥厂,牌号很杂.原厂表明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经实测只能到达225号325号,施工时按425号水泥配制,强度达不到要求.加上施工用的砂子本应粗砂,实际上用了粉细砂.框架结构计算错误引起事故|某市百货商店工程,主体三层,局部四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框架柱横向开间间距6.6米,层高4.5米.框架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O,楼板为预应力圆空板.工程主体全部完工,在层面找平防水层时,发生大面积倒塌,其中5根柱子被压断,八根横梁被折断.|事故分析|经检验,原设计有严重失误,主要有,1漏算荷载,2框架内力计算有误.3计算简化不当.由于计算失误,钢筋内配制比需要的少的多.加上施工质量不好.才造成框架结构的破坏.某包装车间扩建厂房倒塌事故|事故情况事故情况|某车间12M跨,为扩大车间,由东端向北接出一段厂房,使车间成L形,如图扩建厂房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倒塌,造成4位施工人员死亡.|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厂房原车间及扩建部分均为单跨单层,有轻型吊车.扩建部分跨度为12M,采用钢筋混凝土双铰拱屋架,屋架间距4.5M,承重墙为370MM,带240*300砖跺.如图吊车支于砖跺的墙体上,屋架支于托墙上,如图扩建部分由县设计院设计.县施工队施工.材料为MU7.5砖、M5沙浆均合格|某包装车间扩建厂房倒塌事故|事故分析|设计者将托墙梁与吊车梁分开,中间有70MM间隙,这样屋面传来的荷载与上段墙体只压在240MM*300MM的砖跺上,形成局部承压.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某饮食店木屋架倒塌事故|经鉴定,问题出在施工队改建时,不是改制木屋架,仅将临街的三间木屋架的支撑端点处直接锯掉一截.然后用两块木板从两侧将上下弦夹住,用钉子钉住.这种方法完全不能满足弦杆传立的要求.圆钉因抗剪强度不足而逐渐被弯曲,拔出.最终导致整个屋盖倒塌.某饮食店木屋架倒塌事故事故概况|四川省某地区一饭店营业房为木砖结构平房,长12M,开间4M.木屋架跨度8米,工三间.由于城市改建需要该店向里推半米左右.把跨度8米改为7.52米.因改动不大,业主就委托绵阳市某乡镇建筑队改建.该施工队就简单的将木屋架锯掉一截,钉上立木既高完工.如图改建工程在后第十一天中午,营业房屋顶和门面儿墙上半截倒塌某教学楼砌体裂缝事故|工程与事故概况工程与事故概况|某市一中学教学楼,为5层内走廊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44m.砖砌墙体承重,楼盖|为现浇进深梁加空心板,外墙为清水墙,内墙为普通抹灰.使用半年后,建筑物开裂严重,至使屋面漏水,墙体渗水.门窗不能开关.现浇混凝土起壳、开裂.圈梁也有竖向裂缝.|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现场事故调查时,进行材料复检,发现工程砂有问题.工程采用硫铁矿渣代替建筑用砂打混凝土,搅拌砂浆.硫铁矿渣中的化学物质与水泥和石灰膏发生作用,生成硫酸钙和铝酸钙,同时体积膨胀,起膨胀力远远超过砂浆或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使砌体开裂、起壳.大模混凝土质量事故案例|北京市卫戌区某部招待所主楼为14层框剪结构,外墙板采用北京市大模住宅通用构件(79G6),内墙为C20现浇钢筋混凝土。采用大模施工。|施工中将每层平面划分为6个流水段。每个流水段平均需要1.5天。当主体结构施工到六层时,发现下列部位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要求,出现松碎现象。经测定:三层有6个轴线上墙体混凝土28天试块抗压强度是9.9Mpa,82天墙体取芯样一组,抗压强度分别为8.2、13和12.9Mpa.|四层有6个轴线上墙体混凝土28天试块抗压强度是12.4Mpa,78天墙体取芯样一组,抗压强度分别为7.1、5.3、12.3Mpa。|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对水泥进场时间无记录;现场水泥管理不善,小厂水泥、大厂水泥,没有明显标志和区分,造成工程上的乱用;|材料的配合比控制不严,以体积比来代替重量比。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混凝土的配合比失控。|水灰比控制不严,混凝土坍落度偏大出现泌水、离析现象,浇灌混凝土时落距大,产生砂石分离现象,致使上下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严重的影响了混凝土的浇灌质量。|振捣和养护不利,也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十层预制装配式骨架倒塌案例|某年某年4月发生了一起十层预制装配式骨架倒月发生了一起十层预制装配式骨架倒塌的恶性事故。该建筑物平面如图塌的恶性事故。该建筑物平面如图6-7所示,所示,建筑物全高为建筑物全高为41m。 该设计中指出,只有在该设计中指出,只有在前一层的全部结构固定完毕之后,方可开始前一层的全部结构固定完毕之后,方可开始安装次一层的装配式构件。安装次一层的装配式构件。十层预制装配式骨架倒塌案例|事故情况:事故情况:|建筑物骨架倒塌时,基础工程已全部完工,地下室墙壁接近完工,只有部分基础坑空隙尚未完全填好。地下室基础回填工程虽有一部分完工,但地下室地面工程全未进行。建筑物10层钢筋混凝土骨架的安装工程全部完工。柱接头只完工一部分,全部联接板的焊接只完成50。按焊接工程日志看,横梁接头焊接全部完工,但从倒塌结构的观察中发现了大量的未焊接头。梁柱接头的灌浆工作大体进行到第二层。|骨架沿纵向倒塌,倒塌后的骨架成了一片瓦砾堆,柱子断离基础。|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引起建筑物骨架倒塌的直接原因是:在自重荷载的作用下,以及建筑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太大的水平力的作用下,使处于极限状态的建筑物骨架沿纵向丧失稳定。|引起建筑物的间接原因:z管理混乱。负责骨架吊装的单位同负责节点混凝土、板与横梁、板与板,以及叠合梁板的混凝土浇灌单位,分工合作不好,联系不及时,才造成了骨架处于失稳前的极限状态的局面。z对骨架倒塌事故的资料研究表明,这一工程的施工和技术检查人员都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对于这类问题,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混凝土的施工缝|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大梁及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大梁及柱连接处施工缝错误地留在梁的下部,如柱连接处施工缝错误地留在梁的下部,如图图4-19所示。待再浇梁上层的混凝土后,所示。待再浇梁上层的混凝土后,在施工缝以下钢筋混凝土柱的两侧附近,在施工缝以下钢筋混凝土柱的两侧附近,产生向下发展的竖向裂缝。产生向下发展的竖向裂缝。|在带有承托的大梁上,如采用上面相似的在带有承托的大梁上,如采用上面相似的方法留施工缝,也会发生类似的竖向裂缝,方法留施工缝,也会发生类似的竖向裂缝,如图如图4-20。混凝土的施工缝|产生以上裂缝的原因,是施工缝以下已凝固的混凝土还未达到足够强度时,接着就打施工缝上面的混凝土。这不仅使下部混凝土承受上部混凝土的重量,而且在浇灌新混凝土时,就会发生竖向裂缝。另一原因是柱子部位混凝土高度大,干缩量也大,相反,托梁部位混凝土厚度薄,干缩量小,所以厚薄交接处产生裂缝。|合理的做法是将施工缝留在柱与梁的交接处。饰面工程|彩色弹涂出现色点、起粉、掉色、发白|北京市大兴县某公司建外墙装饰采用奶油色涂料的弹涂做法。待交工验收时,甲方发现,正面外立面的两侧彩色弹涂均出现色点、其粉、掉色、发白现象。|原因分析:|基层太干燥。彩色色浆弹上后,水分被基层吸收,基层在吸水时,色浆与基层之间水缓缓移动,色浆和基层粘结不牢。色浆中的水被层基过快吸收后,水泥水化时缺乏足够的水,所以影响强度的发展。|水泥中加的颜料太多,颜料颗粒很细,颜料过多,缺乏足够厚的水泥浆薄膜包裹颜料颗粒,影响水泥色浆的强度,易出现起粉、掉色等弊病。|(3)弹涂的色点未干,用聚乙烯醇丁醛或甲基硅树脂喷涂于表面,作饰面的保护层,如喷涂时弹涂的色浆未全部干透,就急于罩面,将湿气封闭在内,诱发水泥水化时析出白色的氢氧化钙,即析白。而析白又是不规则的,所以,彩色弹涂的局部会变色发白。北京市某美食娱乐城一楼地面(证券厅)质量问题|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将松动的板块搬起后,把底板砂浆和基层表面清理干净,用水湿润后,再刷浆重新铺设。|对有裂纹的板块和边角有损坏的板块予以更换。|铺设不平、缝子不匀|事故现象事故现象|整个地面铺设不平,多处相邻板块之间有高差;板块之间缝隙宽窄不匀。|原因分析原因分析|(1)基底和垫层处理不平,导致板块铺设不平。|(2)板块本身厚薄宽窄不匀,有窜角、突边等缺陷,事先挑选搭配不严,铺设后便产生不平和缝子不均等现象|(3)地面铺设后,成品保护不好,在养护期内上人过早,使板块间出现高附差。|(三)大效果不好|1事故现象事故现象|相邻板块间色差太大;花纹过渡不顺畅;好的板块未用在显眼的部位。|2事故原因事故原因|事先未进行试铺,没有按照颜色深浅和花纹进行挑选、调整,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缺憾。门窗工程|某美食娱乐城铝合金窗质量事故|某美食娱乐城的内外装修是冬末春初时进行的,为保持室内装修温度,六层楼的一百多樘双层玻璃的铝合金窗,全部提前安装完毕。门窗安装后接续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内外装修工作。施工单位在赶施工进度时,忽略了成品保护和质量监检工作,造成了铝合金窗的制作安装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同窗扇的尺寸比较铝窗制作时,型材系列选的偏小,铝窗的五金件规格选用也偏小。因此,铝窗安装后,经过一两次开启,尚没交工窗框就产生翘曲变形。|窗扇开启的五金件质量有问题:平开窗支撑的四连杆中有一铆钉普遍突出在外面,而没有按规定凹进杆件中,致使窗扇开启不自由,并且每开启一次都发生“卡登”的响声。|窗套抹灰时未留适当的间隙,因此软性的隔离、密封材料塞不进去。致使铝合金窗框与窗套的水泥砂浆直接接触,将会使窗框遭到腐蚀。|不注意成品保护,一次夜间施工,二层的十一樘窗中就有八樘被从六楼窗口倒下的建筑垃圾砸伤、砸坏,无法使用必须彻底更换。|在内外墙装修过程中,未对窗采用遮挡保护措施,使不少玻璃被打碎,以致于全部更换。既造成了浪费又延误了工期;外墙喷涂花砖剥落|某工程在外墙混凝土面上喷涂水泥类复层图案喷涂材料(一般称喷涂花砖)饰面施工后大约过了3个月,外涂层就变成了颜色,只好重新喷涂外涂层。后来经过一年时间,外墙喷涂花砖又严重地剥落。|原因分析:z外墙喷涂时间是2月上旬,施工时室外气温在5以下,打底的混凝土相当凉,引起基本材料硬化不良。z因为是在基本材料硬化不充分时涂敷的外涂层,外涂层变质了,待气温上升后,基本材料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使表面的薄膜膨胀,这就导致了表面的薄膜破裂、打卷儿。z底子混凝土未经充分干燥便做涂敷施工,所以粘结性能低,起不到密封材料的作用。|使用的喷涂基本材料中,混有易溶于雨水的碳酸钙。如上所述,在外涂层被破坏后,雨水很容易地溶解基本材料里的碳酸钙,使材料变质。因此可以说这种材料的喷涂花砖是不宜用于外饰的。墙体失稳屋盖塌落事故|某厂施工中的文化活动站的观众某厂施工中的文化活动站的观众厅,于某年厅,于某年4月月14日下午因墙体日下午因墙体失稳,拱形钢筋混凝土屋盖塌落,失稳,拱形钢筋混凝土屋盖塌落,造成了重大事故。造成了重大事故。|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活动站建筑为观众厅,前厅两部活动站建筑为观众厅,前厅两部分组成。观众厅单层,建筑面积分组成。观众厅单层,建筑面积142.22,前厅两层前厅两层,建筑面积建筑面积98.54;总面积为总面积为245.76。结。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及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及剖面见图剖面见图3-9(a. b)。)。 墙体失稳屋盖塌落事故墙体失稳屋盖塌落事故|2.墙体检查墙体检查|墙体是整体向外倾斜的,在毛石基础顶面留有墙体是整体向外倾斜的,在毛石基础顶面留有1-2皮皮砖,倾斜后的墙体有的横向发生错位,墙的整体性砖,倾斜后的墙体有的横向发生错位,墙的整体性差,砂浆用手可捻成碎末。在未倒的山墙上,可见差,砂浆用手可捻成碎末。在未倒的山墙上,可见直槎,通缝。在现场对碎砖含量进行了测量,碎砖直槎,通缝。在现场对碎砖含量进行了测量,碎砖含量为含量为69。|3.基础检查基础检查|在加固砖垛处基础侧面在加固砖垛处基础侧面2.02.4m范围内,发现有范围内,发现有9块块毛石松动(包括垫石),其中石英石毛石松动(包括垫石),其中石英石4块,低品位原块,低品位原铁矿石铁矿石2块,有的毛石可以拉出,有块,有的毛石可以拉出,有5块在靠近加固块在靠近加固砖垛处,其位置均在距基础顶面砖垛处,其位置均在距基础顶面1m的范围内。已松的范围内。已松动的毛石约占毛石总数的动的毛石约占毛石总数的8,绝大部分毛石不符合,绝大部分毛石不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符合要求的仅占施工规范的要求,符合要求的仅占27。|4屋面检查屋面检查|在未拆模的屋面上,发现靠近在未拆模的屋面上,发现靠近A轴线一侧有一条轴线一侧有一条3.40m 的裂缝(图的裂缝(图3-10)。)。墙体失稳屋盖塌落事故|材料检查材料检查|对砖、以及砂浆、混凝土的主要材料的检对砖、以及砂浆、混凝土的主要材料的检验,其结果表明:水泥是小窑烧制的,安验,其结果表明:水泥是小窑烧制的,安定性不合格;红砖的抗压强度低于设计要定性不合格;红砖的抗压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石子中含有大量云母片;毛石中片石求;石子中含有大量云母片;毛石中片石较多;混凝土中的砂子过多,含砂率高达较多;混凝土中的砂子过多,含砂率高达45。|冬季施工措施检查冬季施工措施检查|整个工程处于冬季施工。砂未加热,并用整个工程处于冬季施工。砂未加热,并用冷水搅拌砂浆和混凝土,水中也未加任何冷水搅拌砂浆和混凝土,水中也未加任何早强剂。早强剂。|现场用回弹仪对塌落的屋盖混凝土进行测现场用回弹仪对塌落的屋盖混凝土进行测试,当时龄期试,当时龄期31天,实际强度为理论设计天,实际强度为理论设计强度的强度的60.08。龄期。龄期28天拆模时的混凝土天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肯定低于设计强度的强度肯定低于设计强度的70,因为屋盖,因为屋盖模板拆早了。模板拆早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