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规定了四类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 但 20072016年的课标卷,只考查了传记一种文体;2017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使用了时代感和实用性更强的新闻和报告, 文本形式由连续性文本变为包含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考查技能转移到筛选并整合信息;以全国卷为例, 文本由三个材料构成;材料一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4 ,是文字材料, 属于调查报告;材料二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52016 , 是文字图表混合材料, 属于调查报告;材料三来源于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一文,是文字材料, 属于新闻报道;材料一着重阐释了博物馆在教育、科研以及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三个方面的作用;材料二通过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分析了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材料三介绍了博物馆的间接经济贡献, 即它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种文本组织形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碎片化”;那么, 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文本, 是否是对当下碎片化阅读的一种认可呢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 三组材料的选择并非随机的, 而是紧密围绕“博物馆的贡献”这一主题, 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其次, 碎片化的呈现方式是对当下碎片化阅读大环境的模拟和再现,但考查的却并非碎片化的思维, 而是考生能否快速完成对碎片化信息的筛选,能否用连贯的逻辑思维把握其内在关联, 能否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和判断来源不同的信息;一 2017 年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完成 7979 题题;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 12, 12 分分材料一材料一: :2011 年 1 月 1 日 8 点整,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 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 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 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 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 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 淡化栏目概念, 强化大时段编排, 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 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 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材料二材料二: :2011 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 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材料三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 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 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 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 其融资渠道、 产品设计、 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 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 并辅以自制精品, 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摘编自张同道等 2011 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 下材料四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 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 34 种语言转播至全球 166 个国家和地区逾 2 亿 9 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 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 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 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 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磁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 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摘编自楚慧萍多元延伸, 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7.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 , 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8.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正确的两项是正确的两项是 5 5 分分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 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 年龄、 学历这三项, 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C.2011 年, 在 71 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 岁以及高中学历;D.根据材料二可知, 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 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的攀升;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比较健全, 它在融资渠道、 产品设计、 人财物资源调度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9.9. 根据上述材料根据上述材料, , 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4; 4 分分二 2017 年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完成 7979 题题;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 12, 12 分分材料一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 对天气、 土壤、 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 产生有毒物质, 威胁着居民健康, 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 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 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据保守估计, 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 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 而是垃圾分类, 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材料二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 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 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 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 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 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 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分类收集、 分类运输、 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 不完善, 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 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 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 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 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 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 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 实际上, 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 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 责无旁贷;当然, 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 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坚持政府主导, 根据本地特点, 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 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 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 各尽其力,形成合力,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7.7.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 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 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 不完善, 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8.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 正确的两项是正确的两项是 5 5 分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 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 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 可以回收再利用, 但也有污染属性,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 观望的情况,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 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 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9.9.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4 分分三 2017 年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完成 7979 题题;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 12, 12 分分材料一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 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 在“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 从 2001 年的 7955 万人次增长到2014 年的 7.2 亿人次, 13 年间增长了 8 倍, 对于青少年而言, 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2014 年, 全国博物馆拥有近 3000 万件 套 藏品, 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 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 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 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 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 年, 西安市委、 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 随后广州、 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 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4材料二材料二: :2008 年起, 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 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减弱;因此, 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 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 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 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5-2016注:计算成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 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 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 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 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 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 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 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 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7.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A.2001-2014 年间, 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 年, 最高的年份是 2014 年;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 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按 2001 年可比价格计算, 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 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 年;8.8.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正确的两项是正确的两项是 5 5 分分A.直到今天, 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 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 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 激励青少年学习;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 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 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9.9. 根据上述材料根据上述材料, , 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4; 4 分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