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3页
第2页 / 共133页
第3页 / 共133页
第4页 / 共133页
第5页 / 共133页
第6页 / 共133页
第7页 / 共133页
第8页 / 共133页
第9页 / 共133页
第10页 / 共13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1;.人体感觉系统人体感觉系统。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人类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中,对于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手碰到火马上会缩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应激性。它是通过反射,在一系列的基本神经单位,即神经元所形成的反射弧中完成的。当刺激为感受器所接受,传入神经元和中枢神经元,把刺激信号变为指令信号,通过传出神经元到达效应器官而发生作用。 2;.一般的反射活动,是在脊髓上发生的,而大脑皮层则能发生高级的反射,具有思维和意识的功能。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其中脑又分为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四个部分。后者是由脑干发出的对脑神经和脊髓发出的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能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变化。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又把管理内脏活动的神经称为植物性神经。根据它的功能,又分为交感、副交感神经两种,它们能调整内脏平滑肌收缩,使体内外保持相对平衡,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界的能力。3;.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倒置关系。即左半大脑支配右半身运动,右半大脑控制左半身运动;大脑上部管理人体下半身,而下半个大脑正好相反。人的大脑,左半球偏重于语言功能,右半球则偏重于有关空间概念的功能。 建筑设计主要是空间形象思维。由此看来,从小加强左手(右脑)功能的锻炼,对学习增强空间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4;.二、视觉系统(一)视觉的生理基础 眼睛是人体最精密、最灵敏的感觉器.外部环境的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来感知的,眼睛是由眼球、眼眶、结膜、泪器、眼外肌等构成的。见图1-2每只眼球直径约是25mm,其余部分包以粗糙而多纤维的巩膜,籍以保护眼睛不受损伤并维持其形状不变。中间层是黑色物质的脉络膜,富有血管。视网膜是薄而纤细的内膜,它含由光感受器和一种精致而相互连接的神经组织网络。 5;.6;.7;.作为一个光学器官的眼睛,类似一架照相机。来自视野的光线由眼睛聚焦,从而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相当准确的视野的倒像。这种光学效应,绝大部分来源于角膜的曲度,但是,对远处和近处物体的焦点还能作细微的调整,这是借助改变水晶体形状来实现的。在水晶体两侧的前房和后房里充满着透明物质。虹膜是色素沉着的结构,它的中心开孔就是瞳孔,能以类似照相机改变光圈的方式缩小或扩8;.9;. 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从眼睛的角膜、瞳孔进入眼球,穿过如放大镜的晶状体,使光线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图象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在那里进行分析和整理,产生具有形态、大小、明暗、色彩和运动的视觉。10;.(二)视觉特性光知觉特性光是人们认识世界一切物体的媒介,是视觉的物质基础。颜色知觉特性颜色的本质同光一样,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各种颜色的波长也在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人对颜色的反应,表现在颜色的基本特性的知觉,即对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知觉及其心理表现。形状知觉特性由于光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不同,而产生了人对物体形状的图形知觉,故形状知觉特性表现为人对图形和背景,良好形态和空间形象的认识。质地知觉特性11;.由于光对物体表现作用的差异,物体表面的质地也就呈现出来。人对物体表面质地的感觉,即质感,表现为光洁程度、柔软度。空间知觉特性人在空间视觉中依靠多种客观条件和机体内部条件来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从而产生空间知觉。空间知觉也就是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和方位知觉等.空间知觉特性表现为人对空间的认识,空间的开放性和封闭性。时间知觉特性由于光对物体和环境作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的不同,人们在进行时间知觉时,总是要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照标准的。比如,人们可以依据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星座的移动、四季的交替等,来感知和判断时间。人对环境的适应和辨别率也不一样,这就是视觉的时间特性。12;.恒常特性人对固定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颜色、空间等特性的认识,不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这就是视觉的恒常性。一般情况下,中国人人的头发看起来总是黑的。但如果某人的头一边朝向亮光,另一边则背着亮光,此时从刺激的物理属性分析来看,给予我们的刺激肯定是半白半黑。但事实上我们的心理知觉却又不是半白半黑,为什么我们感觉的刺激有变动时,我们的知觉却不发生变化呢?为什么我们怎么看也看不出这个人头发是一半白一半黑,而总是看出全黑的效果呢?这就是亮度的恒常性在发挥着作用。日常生活中,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画家,才能摆脱主观的影响,画出半白半黑的头发,而没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是摆脱不了这种自己的主观影响的。13;.光线与视觉光线的作用众所周知,太阳光线不仅具有生物学及化学作用,同时对于人类生活和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光能照亮一切物体,有了光线,人们才能看清世界。直射的阳光对人们居留的房间具有杀菌作用。利用阳光可以治疗某些疾病。(提高室内温度 艺术效果)光与健康光线也有许多不利的地方。长期在阳光下工作会容易疲劳,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容易使皮肤发生病变。过多的直射阳光在夏季会使室内产生过热现象。不合理的光照,会使工作面产生眩目反应,甚至伤害视力。14;.室内光的利用和遮挡利用直射阳光照亮室内环境、制造室内环境气氛,提高卫生水平,故要保证建筑合理间距,选择好采口。 利用直射阳光进行日光浴、治疗疾病,也要选择采光方向和采光口位置及建筑保温。 采用人工照明,照亮室内环境、制造室内环境气氛,故要选择合理的光源、正确的照明设计。防止夏季过多的直射阳光进入室内,需要进行建筑遮阳,建筑隔热。15;.(三)视觉机能根据视觉系统和视觉刺激的特点,视觉机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视力视力是眼睛对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视力与人的视觉生理有着密切关系,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眼球左右,这个不动能看到最鲜明的映像范围约为2度左右。这个范围的视觉称为中心视觉。它的外侧模糊视角,称为周边视觉。见图215.稍偏中性,视力就下降。而暗处偏离中心5度左右为最高。这对人的夜里活动十分重要。视力与亮度的关系也很密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对不同亮度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只有到达一定亮度时才能发挥作用。同时由于眼的调节机能,具有收缩和放大作用,故其变化也有一定的范围。16;.17;.18;.适应人的感觉器官在外界条件刺激下,由于生理机制,会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它既能免受过强刺激的损害,又能对弱刺激具有敏感的反应能力,同时对几个不同刺激进行比较。这种感觉器官感受性变化的过程及其变化达到的状态,叫适应。眼睛向暗处的适应叫暗适应,向亮处的适应叫亮适应或叫明适应、光适应。另外有的研究者认为,在暗视和明视之间,还存在间视,即间适应。人类的视网膜包含两种光感受器,即同明视有关的锥体细胞和同暗视有关的棒体细胞。间视则是这两种细胞的共同作用。人眼的明暗视觉见表2-219;.人的明适应和暗适应的视觉特性对室内设计影响较大。如地道的出入口,经常采取在近入口的亮处设置日光灯照明系统,在地道暗处采用白炽灯照明,使人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大型商场、电影院和大展厅的入口处,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需要采用混合照明系统。对照明系统应采用分路开关、调光装置或多级镇流器来控制照明水平,以便适应在白昼和夜晚人对照明系统的适应要求,提高视觉环境的质量。20;.21;. 视野 视野就是视线固定时,眼睛所看到的范围。图2-19 为右眼视野。图中显示,在中心视野就是视线固定时,眼睛所看到的范围。图部位,红、黄、绿、蓝等各色都能看清,而稍偏离中心,先是看不到红绿色,再偏一点,色彩就分不清。这种现象表明了视网膜上各种感受体的分布情况。对明视起主要作用的锥状体构成了“彩色片”,对暗视起主要作用的棒状体构成了“黑白片”。22;.23;.24;.图2-20是头部固定时的视野状况。静视野是两眼静视时的合成视野。动视是让眼球自由运动,注视的范围大约停留在的界限内。视野概念对研究室内空间设计十分重要。经验表明,人在室内,如果室内各围合空间的界面在视野范围以内,一般情况下,室内空间感就显得太小,或太压抑。反之,则显得较宽广。另外对研究视觉分布和设计区的划分,也很重要,这将在下面介绍。25;.26;. 眩光眼睛遇到过强的光,整个视野会感到刺激,使眼睛不能完全发挥机能,这种现象称为眩光。在眩光下,瞳孔会缩小,以提高视野的适应亮度,也就降低了眼睛的视敏度。或使眼球内流动的液体形成散射,就像帷幕遮住眼界,这就妨碍了视觉,这种眩光称为视力降低眩光。如白天眼睛正视阳光,夜间眼睛正视迎面而来的汽车灯光,都会出现这种情况。27;.28;.另一种情况,一个很大的高亮度光源,悬吊在接近视线的高度上,会感到很刺眼,这就是不舒适眩光。它虽然不会降低视力,但感觉很不舒适。如看阳光下的积雪,或透过窗户看室外明亮的积雪,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对不舒适眩光的感觉程度,黄种人与白种人是不同的。就光源的辉度来说,黄种人是白种人的两倍,故日本人,中国人更加讨厌眩光,这是由于黄种人眼睛里的黑色素较多,它吸收到眼球内的散射光。不恰当的阳光采光口,不合理的光亮度,不恰当强光方向,均会在室内形成眩光现象。29;.30;.31;.视错觉观察注意对象所得到的印象与实际注意对象出现差异的现象,叫视错觉。32;.33;.34;.35;.36;.37;.在室内设计中利用视错觉拓展空间降低家具高度使空间变大重复的竖线能增高空间的感觉众多的横线条能使墙面有增宽感用装饰画或照片扩展空间利用镜子调节空间 制造虚拟空间局部吊顶衬托高低界面的延伸38;.39;.40;.41;.42;.43;.44;.室内光环境设计概念天然采光 对人的视觉和健康有利,而且由于它和室外自然景色联系在天然光线,不仅因为它的照度和光谱性质一起,它还可以提供人们所关心的气候状态,提供三维形体的空间定时、定向和其他动态变化的信息,因此,它对创造室内环境气氛十分重要。天然光的采光设计,就是利用日光的直射、反射和透射等性质,通光各种采光口设计,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和舒适的光环境。45;.46;.47;.48;.49;.50;.不同窗形有不同的作用,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水平窗可以使人舒展、开阔、垂直窗可以取得条屏挂幅式构图景观和大面积实墙。落地窗可取得同室外环境紧密联系感。高窗台可以减少眩光,取得良好的安定感和私密性。而各种漏窗、花格窗,由于光影的交织,似透非透,虚实对比,使自然光投射到粉墙上,而产生变化多端、生动活泼的景色。各种洞口、柱廊、隔断、矮墙以及建筑构部件,同窗子一样大多数室内环境都是利用光的透射特性,使天然光透过窗玻璃照亮室内空间。因此窗玻璃就成了滤光器。人们利用各种玻璃的特性,又在室内造成不同感受的采光效果,无色的白玻璃给人以真实感,磨砂白玻璃使人产生朦胧感,玻璃砖给人以安定感,彩色玻璃给人产生变幻神秘感.51;.52;.53;. 人工照明人工照明设计就是利用各种人造光源的特性,通过灯具造型设计和分布设计,造成特定的人工光环境。由于光源的革新、装饰材料的发展,人工照明已不只是满足室内一般照明,工作照明的需要,而进一步向环境照明、艺术照明发展。它在商业、居住、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室内环境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环境设计要素。利用灯光指示方向,利用灯光造景,利用灯光扩大室内空间等。54;.55;.56;.57;.58;.59;.三、听觉系统(一)听觉的生理基础 了解耳朵的构造及其生理机制,才能知道听觉刺激的特性。明白大的声音对听觉的干扰,使人烦躁,噪声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利用听觉特性,设计一个好的室内听觉环境。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入中耳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60;.鼓膜在外耳道的末端,是一片椭圆形的薄膜,厚约0.1mm.当外面的声音传入时即产生振动,把声音变成多种振动的“密码”传向后面鼓室。鼓室是一个能使声音变得柔和而动听的小腔,腔内有三块听小骨,即锤骨、镫骨和砧骨。听小鼓能把鼓膜的振动波传给内耳,在传导过程中,能将声音信号放大十多倍,使人能听到轻微的声音。鼓室下部有一咽鼓管,通到鼻咽部,当吞咽或打哈欠时管口被打开,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61;. 内耳由耳蜗、前庭和半规管组成,结构复杂而精细,管道弯曲盘旋,可以又叫“迷路”。其中耳蜗主管听觉,前庭和半规管则掌握位置和平衡。耳蜗是一条盘成蜗牛状的螺旋管道,内部有产生听觉的“基底膜”。基底膜上有2.4万根听神 经纤维,其上附着许多听觉细胞。62;.63;.64;.65;.(二)噪声级大小与主观感觉广义地说,除了能传播信息或有价值的声音外的一切声音,均称为噪声。 耳的可听声音的频率和声压的强弱,即声强的大小,对人耳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太弱的声音听不见, 图的中央虚线所围范围是人类声音所使用的范围过强的声音使人耳痛,太强的声则会造成人耳的损伤,以至耳聋。不同噪声级所产生的主观感觉.66;.67;.68;.(三)噪声对人的影响考虑对人体素质的活动的影响,声音可分为两大类:有用声或有意义的声音,干扰声或无意义的声音。人是在正常环境噪声中,对环境噪声有一定的适应性。如在安静环境中居住多年的居民,一旦搬到一个新的吵闹的环境中,就会对这种嘈杂感到非常难以忍受。相反,在城市环境中住久的人,一旦搬到市郊居住,也会感到寂静。过分寂静或突然寂静的环境会使人产生凄惨或紧张的感觉。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极其寂静,时间长了会产生孤独、冷淡的心理状态,因而影响身心健康。如果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突然中断,这种意外的寂静会使人特别紧张。当情况紧急的时候,暴风雨前的寂静,预示着天灾已经压顶,此时会使人受到呆若木鸡的惊吓。因此,过分寂静,即环境本底噪声太低,也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69;.这些噪声对人类活动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噪声会影响听者的注意力,使人烦恼;2.噪声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尤其对脑力劳动的干扰;3.噪声会使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造成错误,影响工作成绩,加速疲劳;4.噪声影响睡眠。时间长了,则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消化衰退与血压升高。5.大于的噪声,会立即破坏人的听觉器官,或局部损失听觉,轻者则造成听力衰退。70;.室内噪声控制与隔声(一)控制声源控制噪声源是减低室内噪声最有效的方法。首先要在建筑规划时就要考虑室外环境噪声对室内的影响。设计前要做好调查工作,将环境噪声的强度和分布情况,制定出“噪声地图”降低声源的发声强度主要是改善设备性能。如车间里的机器设备,要尽可能采用振动小,发声低的机器。对于民用建筑的空调设备、特别是冷水机组的压缩机,要尽可能选用噪声小的机器。对于车库的机动车,要限制喇叭声71;.(二)控制声音的传递过程如民用建筑中采用分体式空调,就将噪声大的声源作为室外机组置于室外,将电冰箱远离卧式置于厨房里,将车库或空调设备置于地下室,将冷却设备置于屋顶,等等。吸收或限制传递途径上的声能主要是采用吸声处理、或作隔断、绿化等防噪措施。在有声源的房间里,将其顶棚和墙面布置吸声材料,减少声音对有人停留的地方的传播,布置室内绿化或隔断,用来阻挡、吸收声音的传播。利用不连续媒质表面的反射和阻挡,主要是采用隔声处理。72;.73;.隔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对声源的隔声,可采用隔声罩。74;.75;.76;.77;.78;.79;.80;.四、嗅觉的生理基础 室内的空气品质所显示的气味、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含量等,不仅影响室内环境的质量,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而能感知其刺激作用的则主要依靠人的嗅觉器官,即鼻子。依靠嗅觉可以辨别有害气体(如煤气),也可以辨别植物的芬芳,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81;.人的鼻子是由外鼻、鼻腔与副鼻 窦三部分组成(见图14)鼻子由骨和软骨作支架。外鼻的上端为鼻根,中部为鼻背,下端为鼻尖,两侧扩大为鼻翼。鼻腔鼻中隔分成左右两半,内衬粘膜。由鼻翼围成的鼻腔部分为鼻前庭,生有鼻毛,有阻挡灰尘吸入过滤空气的作用。 82;. 当有气味的化学微粒从吸入的空气中到达嗅粘膜,嗅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即传入大脑嗅觉中框,从而辨别出物体的气味。一般人可辨出约二百种不同的 气味。鼻子闻一种气味持续时间过长,由于嗅觉中枢的“疲劳”,反而感觉不到原有的气味。83;.84;.五、肤觉的生理基础感知室内热环境的质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大小分布及流动情况;感知室内空间、家具、设备等各个界面给人体的刺激程度大小、冷暖程度、质感强度等;感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等,除视觉器官外,主要依靠人体的肤觉及触觉器官,即皮肤。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结构之一,具有各式各样的机能和较高的再生能力。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等三个主要的皮层和皮肤衍生物(汗腺、毛发、皮脂腺、指甲)所组成。如图1-5皮肤构造模式图。皮肤对人体有防卫功能。成年人的皮肤面积约有1.52平方米,其重量 约占体重16%。它使人体表面有了一层具有弹性的脂肪组织,缓冲人体受到的碰撞,可防止内脏和骨骼受到外界的直接侵害。 85;.皮肤有散热和保温的作用,具有“呼吸”功能。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皮肤的血管就扩张,充血,血液所带的体热就通过皮肤向空气放散;同时汗腺也大量分泌汗液,通过排汗带走体内多于的热量。当外界寒冷时,皮肤的血管就收缩,血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散热减慢,从而使体温保持恒定。 皮肤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它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感觉器官,它对人的情绪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皮肤广泛分布的神经末梢是自由神经末梢,构成真皮神经网络,形成了位于真皮中的感受器,可产生触、温、冷、痛等感觉。86;.87;.88;.五、血液循环系统 家具尺度是否科学,室内界面材料是否合理,室内气流组织好坏,都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影响健康。 人的血液在全身始终沿着一定的管道,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着。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89;.左心室里含有大量氧气的血液,经过主动脉、中动脉、小动脉,不断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中,将氧气和养料供给各个组织,收回废物和二氧化碳,后又经过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返回右心房和右心室。这种循环要经过全身,故称“体循环”,又叫“大循环”。 返回右心室的充满二氧化碳的血液从这里出发,经过肺动脉在肺部的毛细血管里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然后又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和左心室。这种循环称作“肺循环”,又叫“小循环”。90;. 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循环称作“微循环”。因为毛细血管是完成运输任务的所在地,所以又叫“末梢循环”。人体中的毛细血管有一千亿到一千六百亿根,它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血液循环系统还将各种激素运送到全身各处。激素是各种信号分子。各种细胞从血液中接到不同的信号,使全身活动配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血液循环系统不仅是人体生命的“运输线”,也是生命活动的“通讯网” 91;.当我们使用的家具,如果尺度不合理,比如椅面太高,脚够不着地,坐久了,则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造成腿脚麻木。人体的血液循环是抗重力循环,头和脚是“散热器”,如果室内地面材料的蓄热系数太小,如水泥或石材地面,生活久了,对人的下肢血液循环也是不利的。如果设置采暖或空调系统,其设备布置和空调方式,也要考虑人体血液循环的特点,以保障人体健康。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人体运动系统和人体力学人体运动系统和人体力学人体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 关系到人的姿势、人体的功能尺寸和人体活动的空间尺度,从而影响家具、设备、操作装置和支撑物的设计。108;.(一)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1.骨骼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人体中有206块骨头占人体重量的60%。它们一块一块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了骨骼,支撑着人体,决定了身体的基本形。人骨按形状分长骨、短骨和扁骨。 骨骼连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韧带和软骨的直接连接,其活动性很小,或不能活动,如颅顶骨连接使之形成了完整的头盖骨;另一种是通过关节的间接连接,连接处运动灵活,如上肢骨与肩胛骨的连接等。人的骨骼分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部分。中轴骨骼包括颅骨、脊柱、胸骨和肋骨,是人体的支架大梁,保护着重要的脏器和中枢神经系统;四肢骨骼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附着于四肢骨上,根据大脑指令进行收缩,牵动骨骼完成运动功能。109;.2.肌肉 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人的全身 有639块肌肌肉。占体重的40%。肌肉分分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 骨骼肌有两种作用,一是静力作用,如维持站立姿势,肌肉通过杠杆作用与地球重力抗衡,保持一种静态平衡;另一种是动力作用,肌肉收缩产生哭、笑、走、跑等动作,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和空间状态。3.关节和韧带 关节是人体杠杆的重要联结方式和联结结构。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在关节的内外还有一些韧带帮助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防止关节异常活动。不同部位的关节,功能不同,结构也不同。如提拉重物 时,肘关节是向内活动的;为使腿后蹬有力,膝关节只能向 后屈。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共同作用,完成了人体活动的各种 动作。如果室内局部设计不合理或不符合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就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110;.111;.112;. (二)人体力学 人体骨骼力学模型 人体运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造就了人的空间形态,也维持了人的内力和重力平衡。它类似一个“钢筋混凝土空 间结构”,骨骼好比“钢筋”,肌肉好比“混凝土”。它们共同作用,不仅支撑了人体各个器官,还承担了外来的负荷。而各种力的传递就是通过关节或韧带来实现的。图16。 人体重力最后主要传至足上,而人的下肢骨的结构则巧妙地适应了这一特点,见图1-7足弓部象三角架一样支撑着整个身体,把踝部传来的重力传到了三个点上,非常合理。足弓还可以缓冲行走对人体产生的振荡和冲击,保护人体。2.人体姿势 人体的静态姿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见图1-8。根据人体测量学所制定的规范,每个人的立姿、坐姿、蹲姿、跪姿(单腿跪或双腿跪)和卧姿的基本形态及其结构尺寸几乎是不变的。唯独弯姿,由于人体活动的功能不同,弯姿也不定形,其空间功能尺寸也不同。113;.114;.1.力的传递由于人体姿势不同,人体内力和重力传递的路线也不相同,图是人体重力传递简图。115;.图110是不同姿势的支撑面对压力分布图。116;.从图中看出,各支撑面的压力线分布不同,压力大小也不同 。 故在支撑面设计时,如家具的椅面、床垫等,应力求使压力均匀分布,即变“集中荷载”为“均 布荷载”, 以满足人体的舒适要求。117;.图1-11是负荷时,不同姿势引起的脊椎骨内力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合适的工作面高度,可减少脊椎骨不必要的弯曲,以免引起腰肌劳损。118;.2.运动和疲劳 人的室内活动和家务劳动引起的人体运动,要耗费大量的体能。据测试,一个家庭主妇每天的家务劳动所花费的能量,可超过一般轻工业工人或邮递员。人的运动是靠肌肉收缩实现的,收缩就要耗费人的肌力。连续活动到一定限度之后,则会引起人体的疲劳,这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疲劳的主要特征有:疲劳通过机体的活动产生,通过休息可减轻或消失;人体的耐疲劳能力可以通过疲劳和恢复的重复交替而得到提高:人体能量消耗越多,疲劳的产生和发展越快;疲劳程度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损伤人的肌体。 测量疲劳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通过心电图测量心率恢复期,研究疲劳的程度;二是通过肌电图,测量肌力的消耗,确定疲劳程度;三是通过能耗的测量,确定疲劳程度。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主要是与运动有关的局部尺寸,如楼梯的踏步高度和宽度,煤气灶和洗盆的高度,生产流水线各种装配件的位置等。如何使其距离、高度有一个适合人体运动需要的合理尺寸,以减少肌力和体能的损耗,亦即减少疲劳,这也是运动中的工效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