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4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5页 / 共84页
第6页 / 共84页
第7页 / 共84页
第8页 / 共84页
第9页 / 共84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院感科院感科2015-7-202015-7-201优选内容目录目录l一、概念及现状l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害l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l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l五、手术部位感染发生过程l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l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2优选内容一、概念一、概念l手术部位感染(SSI):指发生在切口及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3优选内容现状现状l手术部位感染是影响患者健康、威胁患者生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四种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美国每年发生SSI约30万,死亡约1.3万,直接经济损失近74亿美元。欧洲每年发生SSI45-600万,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欧元。发展中国家SSI发病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不同手术部位SSI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别。 4优选内容现状现状. 美国2006-2008年,SSI发病率较高的是肝脏手术(13.7%),其次是直肠手术(7.4%)、小肠手术(6.1%)和结肠手术(5.6%)。英国2010年度2011年 , SSI发 病 率 较 高 的 是 大 肠 癌 手 术(10.1%),其次是肝胆胰腺手术(8.1%)和小肠手术(6.8%)。.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占医院感染的15%左右,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第3位。. . 5优选内容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害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害 1、导致手术失败 2、增加病人痛苦、甚至死亡 3、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4、延长住院时间 5、 增加医疗纠纷 6、 减少医院收入6优选内容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7优选内容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一)手术时间75百分位计算方法: 首先,75百分位是一个统计学使用的数据变量位置指标,它的意义代表了“大多数数据水平”l其次,手术时间百分位数是按照自己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以四分位的概念解决75百分位的问题最为简单。计算的话:样本量*3/4取整即可。也即:l75百分位=样本量*3/4,然后取整数8优选内容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l举例:SSI目标性监测收集了30份病例登记表,那手术时间75百分位是多少?325份登记表呢?l答:30例:75百分位=30*3/4=22.5,然后取整数为23;l325例:75百分位=325*3/4=243.7,然后取整数为244;l即,你的30例的登记表,手术时间按升序排序后,第23例以后的登记表病例危险指数定为1。前面的病例均定为0就好啦。325例的同理。9优选内容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二)手术伤口清洁度分类:l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l清洁切口(类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l清洁-污染切口(类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l污染切口(类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10优选内容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l(三)ASA评分:l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级:l级:正常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l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l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l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l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l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11优选内容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l、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12优选内容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l(一)发生时间l(二)病原学特点l(三)SSI分类13优选内容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l(一)发生时间lSSI一般发生在术后5-6日,80%-90%发生在术后30日以内,有植入物的手术可发生在术后1年以内。14优选内容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l(二)病原学特点l感染病原体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l内源性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患者菌群,如皮肤、黏膜和消化道等,以及远距离感染灶病原菌播散。外源性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手术人员:如污染的手术衣、无菌技术操作不严、外科手消毒不合格;手术室环境和通风,以及手术部位使用的器械、设备和材料等。15优选内容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四、医院感染诊断要点l病原学特点:美国2006-2007年资料显示,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3.7%)、肠球菌(占11.2%)、大肠埃希菌(占9.6%)、铜绿假单胞菌(占5.6%)等。不同的切口分类,病原菌有所不同。清洁切口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细菌,非清洁切口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细菌。随着耐药形势的日益加剧,由MRSA等多重耐药菌所致的SSI越来越多。16优选内容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SSISSI)诊断)诊断l(三)SSI分类:l 1、浅表切口感染l 2、深部切口感染l 3、器官、腔隙感染17优选内容1 1、浅表切口感染、浅表切口感染概念: 手术后30日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感染。18优选内容1 1、浅表切口感染、浅表切口感染诊断要点:仅限于涉及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30天内,并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1.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1.2、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19优选内容1 1、浅表切口感染、浅表切口感染不列入切口浅层组织的手术部位感染不列入切口浅层组织的手术部位感染:1.1、针眼处脓肿(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1.2、外阴切开术或新生儿包皮环切术后部位感染;1.3、感染性烧伤创面;1.4、延伸至筋膜或肌层的手术部位感染。1.5 、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1.6、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20优选内容案例:案例:l案例1:患者甲,于2009年2月2日以化脓性阑尾炎诊断入院,入院当天急诊行阑尾切除手术。2月6日,患者切口红、肿、热,有脓性分泌物。l案例2:患者乙,于2009年2月2日以化脓性阑尾炎诊断入院,入院当天急诊行阑尾切除手术,2月6日,患者切口无红、肿、热痛,引流管内排出的引流液为脓性分泌物。l以上2例是否属于医院感染?21优选内容案例分析:案例分析:l诊断思路:l化脓性阑尾炎穿孔为感染性手术,但其感染部位为腹腔,如果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即说明手术过程存在问题,导致手术部位被腹腔或环境中的细菌所污染,故应为医院感染。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的“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l诊断:l案例7为医院感染浅表切口感染;l案例8为术后抗感染无效,不属于医院感染。22优选内容2 2、深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概念:无植入物手术后30日以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层软组织(筋膜和肌肉)的感染。23优选内容2 2、深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诊断要点: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2.1、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同时病人具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之一:有脓性分泌物,发热(38)局部疼痛或肿胀.2.2、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或影像学发现切口深层组织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2.3、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脓液液( (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2.4、临床医生诊断为切口深部组织的手术部位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24优选内容3 3、器官、腔隙感染、器官、腔隙感染概念: 无植入物手术后30日以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器官、组织间隙)的感染。25优选内容(三)器官、腔隙感染(三)器官、腔隙感染诊断要点: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3.1、引流或穿刺有脓性分泌物。3.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或影像学发现有脓肿或感染的其他证据。3.3、由临床医生诊断为器官/腔隙的手术部位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26优选内容说明:说明:l感染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器官、组织间隙),但仅从切口部位引流、不进行二次手术的感染属于深部切口感染。l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以及局限性外伤感染不属于手术部位感染l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l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l切口脂肪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l局限性的刺伤切口感染不算外科切口感染。应根据其深度纳入皮肤软组织感染。l外阴切开术切口感染应计皮肤软组织感染。 27优选内容案例:案例:l案案例例3 3:患患者者 男男 4040岁岁20122012年年3 3月月入入院院,入入院院诊诊断断:左左跟跟骨骨粉粉碎碎性性骨骨折折3 3月月5 5日日行行 “左左跟跟骨骨骨骨折折切切开开复复位位内内固固定定术术” 于于6 6月月4 4日日因因左左跟跟骨骨术术后后感感染染再再次次入入院院 。医医生生报报了了院院感一类手术感一类手术 表浅切口感染表浅切口感染 l第第二二次次入入院院,给给患患者者行行换换药药、抗抗炎炎处处理理,使使用用抗抗菌菌药药物物1111天天后后停停用用,伤伤口口干干燥燥但但未未愈愈合合,两两次次培培养养均均为为阴阴性性,于于7 7月月2 2日日行行左左跟跟骨骨内内固固定定取取出出术术,在在同同一一切切口口上上进进行行手手术术,术术前前未未用用抗抗菌菌药药物物,术术后后三三天天见见切切口口皮皮缘缘稍稍红红,术术后后第第五五天天,医医生生换换药药时时挤挤出出大大量量脓脓性性分分泌泌物物, 培培养养阳阳性性。同同一一切切口口第第二二次次手手术术后后发发生生SSISSI,您您认认为为应应该该算算几几次次SSISSI呢?原因是什么呢?呢?原因是什么呢? 28优选内容案例分析:案例分析:l患者在同一部位实施两次手术,均发生感染,根据标准的诊断原则,患者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混合感染),属于另一次感染。l如果第二次培养分离出与第一次相同病原体,为一次感染。29优选内容案例:案例: 患者,女,20岁,以“反复右下腹疼痛1年半,再发伴加重7 天”为主诉于11月12日入院,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 作”,11月15日行“阑尾手术切除术”。 11月21日患者切口拆线后出现手术切口渗液,呈淡黄色,无臭味,予行切口引流; 11月22日引流液培养结果:大肠埃希菌生长;11月28日二次送检培养结果:鹑鸡肠球菌(D群)生长; 本科诊断: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l是否为医院感染?30优选内容案例分析:案例分析:l切口引流液培养出病原菌为切口感染。l不属于脂肪液化。31优选内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和手术切口感染鉴别要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和手术切口感染鉴别要点临床表现(全身+局部)血常规渗液涂片显微镜检查渗液培养结果CRP与PCT检查结果换药效果抗菌药物治疗效果32优选内容五、手术部位感染发生过程五、手术部位感染发生过程1、细菌(内源性、外源性)污染:早期容易清除;2、定植:细菌粘附于组织细胞表面但未大量繁殖,不易迅速清除;3、感染: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炎症。33优选内容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患者 医院34优选内容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患者:患者:1、年龄2、营养状况:肥胖、营养不良者;3、基础疾病:糖尿病,肿瘤患者;4、生活习惯 :吸烟;5、以往的治疗 :免疫抑制剂,化、放疗;6、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7、置入人工材料。35优选内容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医院医院:1、医院管理者2、主管及主刀医生3、参与手术的其他人员4、病房的护理人员5、院感专职人员36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与患者相关:l(一)术前准备:l(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l(三)术中手术患者相关因素控制l(四)术后切口护理37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与医院有关:l(一)术前准备l(二)麻醉操作l(三)手术操作l(四)手术室环境l(五)手术器械及物品l(六)特殊病原体相关手术的管理 (七)额外预防控制措施 (八)不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38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一)术前准备:l1、应进行相应的检查,积极控制手术患者的基础疾病。l2、应仔细检查患者的手术野皮肤是否清洁、有无破损及疖肿,确认并治疗远离切口的感染。必要时延期手术。l3、手术患者宜戒烟,术前限制吸烟。l4、不推荐营养支持作为所有外科患者预防SSI的方法。39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5、手术患者手术当天或前一天晚上应沐浴,以减少皮肤上的微生物数量。l6、除非手术部位或者其周围毛发会干扰手术,不应在术前去除毛发;如果须去除发毛发,应在术前即时进行,最好使用剪刀或电动剪去除,不应用刮刀和脱毛剂。l7、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但需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在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40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l1、围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l2、应用指征:l3、药物选择原则l4、用药时机:l5、用药方式l6、用药时间 41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1、围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1.1、大多数清洁手术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75百分位、ASA评分、清洁-污染和污染手术方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感染手术应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42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1.2、根据手术种类、手术部位感染最可能的病原菌以及指南推荐选用抗菌药物种类。1.3、大多数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应在切皮前30-60分钟,或麻醉开始时首次静脉给药,但万古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应切皮前120分钟给药。43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l2、应用指征:l2.1、清洁手术:不宜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使用。(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心脏、内眼等手术。(3)器官移植手术,如心、肺、肝、肾等移植手术。(4)植入物手术,如心脏瓣膜、人工晶体、人工关节、人工血管、血管腔内复膜支架等植入手术。(5)患者为易感人群,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44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l2、应用指征:l2.2、清洁-污染手术:宜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是经口咽部、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l2.3、污染手术:此类手术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包括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经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l另:有失活坏死组织的陈旧创伤、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在手术前后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不属于预防用药的范畴。45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3、药物选择原则l3.1、应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安全、有效、经济、能覆盖引发SSI大多数病原菌的抗菌药物。l3.2、不推荐氨基糖苷类为预防使用药物l3.3、不推荐万古霉素为预防使用药物,除非有特殊适应症,如由MRSA所致的SSI流行。l3.4、不宜预防使用喹诺酮类药物,除非药物敏感试验证明其有效。46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4、用药时机: 4.1、给药时间设计应确保在切口切开时,血清和组织中可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治疗水平的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l4.2、在择期进行结肠手术前,除了按一项操作外,应当用泻剂和灌肠剂进行结肠准备。在手术前一天分次给予肠道不可吸收的口服抗菌药物。l4.3、对于高危的剖宫产手术,在刚刚结扎脐带后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47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5、用药方式:宜静脉用药,20-30分钟滴完;如果预防使用万古霉素,滴注时间则不应少于1小时。48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6、用药时间:l6.1、清洁手术:在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而所用抗菌物又为短效者,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术中应每3小时追加一剂。失血量大(1500ML),术中应增加一次抗菌药物。抗抗菌菌药药物物的的有有效效覆覆盖盖时时间间应应包包括括整整个个手手术术过过程程和和手手术术结结束束后后4 4小小时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49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6.2、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通常为24小时,必要时可延至48小时。l6.3、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50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三)术中手术患者相关因素控制l1、维持术中患者的正常体温l2、宜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l3、应维持充足的血容量,保持血压稳定。l4、避免围术期高血糖:51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三)术中手术患者相关因素控制:l1、维持术中患者的正常体温:l1.1核心体温36为低体温,术中患者低体温可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l1.2应维持术中患者的核心体温在36以上。52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三)术中手术患者相关因素控制:l1.3术中加温方式分被动加温和主动加温。通过减少患者热量散失维持患者体温的方式,如使用保暖棉被、保暖护垫等称被动加温。通过增加患者热量维持患者体温的方式,如加盖热空气压力被、电热毯、循环水毯等称主动加温。主动加温的效果优于被动加温。 l1.4 手术部位冲洗液、输液、输血、消毒剂等应加温至37使用,以减少患者的热量散失。l1.5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53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l2、宜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手术中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麻醉复苏阶段,保证血氧饱和度不小于95%。l3、应维持充足的血容量,保持血压稳定。54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4、避免围术期高血糖: l4.1术后第1日和第2日(手术当日为术后第0日)清晨6点血糖应11.1mmol/L。 l4.2当有糖尿病的患者不要常规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l4.3糖尿病患者应术前3日改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不推荐对非糖尿病患者常用规使用胰岛素调整术后血糖水平,并作为SSI的预防措施。55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四)术后切口护理:l1、切口评估与记录l2、一般切口的处理l3、引流的处理l4、已发生感染的切口处理l5、切口裂开的预防与处理56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四)术后切口护理:l1、切口评估与记录:每位患者出院时均应对其切口的愈合等级作出评估,将愈合情况分为甲、乙、丙三级,将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情况一并记录。57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四)术后切口护理:l2、一般切口的处理:l2.1切口应用无菌纱布保护24-48小时。l2.2与切口有任何接触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l2.3切口换药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应戴口罩和帽子,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l2.4应教育患者及家属了解正确的切口护理、SSI症状以及报告这些症状的必要性。l2.5拆线时间应根据手术部位和类型而定,应遵守无菌原则,露在皮肤外面的缝线不应经过皮下组织而抽出。58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四)术后切口护理:l3、引流的处理:切口内留置的引流管应尽早拔出,手术创面较大、渗出物较多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要及时更换被浸透的敷料。l4、已发生感染的切口处理:l4.1应充分引流,必要时拆除缝线,敞开伤口l4.2更换敷料时,应仔细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l4.3脓性分泌物应做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l4.4若感染逐渐控制,肉芽组织迅速生长,应及早进行二期缝合59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5、切口裂开的预防与处理:l5.1预防:5.1.1应在良好的麻醉、肌肉松驰条件下缝合,避免强行缝合造成组织撕裂l5.1.2在逐层缝合切口的基础上,宜采用减张缝合方法l5.1.3术后应及时处理导致切口张力增高的因素,如腹胀、膀胱充盈、用力咳嗽等,必要时加压包扎。l5.2处理: 5.2.1切口裂开时,应立刻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在麻醉条件下采用减张方法重新缝合l5.1.2当切口部分裂开时,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必要时应局部加压包扎60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l与医院有关:l(一)术前准备l(二)麻醉操作l(三)手术操作l(四)手术室环境l(五)手术器械及物品l(六)特殊病原体相关手术的管理 (七)额外预防控制措施 (八)不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61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一)术前准备1、外科洗手及消毒2、防护用品的使用:口罩、帽子、手术服及铺单、手套、护目镜及面罩、手术鞋3、感染或带菌医务人员的监测与工作限定62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一)术前准备l1、外科洗手及消毒l1.1准备:应保证手臂及甲床皮肤完整,无损伤,无感染。指甲应尽量剪短,长度不应超过指尖,并去除指缝内污垢,不应戴人造指甲、首饰和涂抹指甲油。l1.2方法:用流动水将双手和上臂冲洗一遍。用无菌刷取皂液刷洗指尖,再取皂液按手、腕、前臂、肘部和上臂下1/3的先后顺序揉搓1-3分钟后用流动水冲洗,用消毒纸(巾)擦干。采用非手触法取适量手消毒剂,分别涂抹并充分揉搓手部、前臂及上臂下1/3段3分钟。63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一)术前准备l1、外科洗手及消毒l1.3注意事项: l1.3.1接台手术、手套破损或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拉洗衣手及消毒。 l1.3.2整个洗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手指朝上,手的位置高于肘部,使水由手指流向肘部。l1.3.3洗手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1.3.4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应每日清洁与消毒;揉搓用品合使用后应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l1.3.5流动水应符合GB5749要求(生活饮用水)。l1.3.6应选用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手消毒剂,并于有效期内使用。64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2、防护用品的使用l2.1 口罩:进入手术部洁净区时应佩戴符合YY0469标准的外科口罩。戴口罩时应完全遮住口鼻,潮湿、污染或佩戴4小时后应及时更换。l2.2 帽子:进入手术区戴的帽子应完全遮住头发及耳部。心脏、脑外、关节等手术,宜使用遮覆式手术帽。65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关l2.3 手术服及铺单:应使用符合YY/T0506标准的手术服及铺单。感染手术及急诊手术时,应使用一次性手术服及铺单;在某些血供丰富区域手术时,宜选择择具有加强抗血液渗透的一次性手术服及铺单。手术过程中,当手术服或铺单的无菌环境和(或)屏障作用被破坏(渗入血液或其他的潜在的感染物质)时,应尽快更换或覆盖。66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关l2.4 手套:穿手术服后,应使用无接触戴手套法戴无菌手套。应使用无粉手套;对橡胶过敏者宜使用抗过敏手套。手术过程中手套破损应立即重新洗手更换。根据手套类型选择手套:经血液传播疾病手术时宜使用双色双层手套;进行深部手术操作时,宜使用加长手套;对骨组织、关节等硬而尖锐的组织进行操作时,宜使用加厚专用手套。l2.5 护目镜及面罩:感染手术及可能发生喷溅的手术时应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护目镜或面罩。当发生喷溅事故时,手术室内宜设有紧急冲淋间和眼部快速冲洗喷头。l2.6 手术鞋:手术人员宜选择耐高温、易清洗、具有防护功能的手术鞋。67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3、感染或带菌医务人员的监测与工作限定l3.1监测: 3.1.1对象:手术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麻醉人员、保洁员。 l3.1.2内容:感染性疾病患病情况、病原菌携带情况、皮肤破损情况。l3.1.3方法:建立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及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报告登记制度。采取主动报告与定期筛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出现SSI暴发,应及时对手术室人员进行感染排查,由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测。68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3、感染或带菌医务人员的监测与工作限定l3.2 工作限定:对患有感染性疾病可能引发SSI暴发或双手和前臂皮肤破损的医务人员,应暂时停止手术工作。不推荐对皮肤或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手术医务人员进行工作限制,除非这些人员与SSI暴发有流行病学相关性。69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二)麻醉操作l1、麻醉人员操作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l2、进行侵入性置管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穿刺部位铺置无菌单,执行无菌操作原则。l3、气管插管、喉镜、管芯等经过口鼻的麻醉器材应灭菌后使用。l4、经鼻插管前应进行鼻腔消毒。l5、禁止在手术间内更换钠石灰。l6、麻醉机螺纹管及呼吸囊、面罩应保证一人一更换,用后清洁消毒。70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三)手术操作l1、基本要求: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应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l2、冲洗:不推荐为降低SSI进行切口冲洗、腔隙灌洗。有积血和破碎组织的切口及污染切口需冲洗时,冲洗液的温度应与体温相当。l3、引流:宜使用闭式引流管。宜在远离手术切口的位置做一个独立的切口来放置引流管;应尽快拔除引流管。l4、缝合:应在有效止血的基础上,按层次由里向外,将组织逐层对位缝合,结扎缝线松紧适中,组织间不留死腔。切口愈合力低或张力大,除一般缝合外,还宜用减张缝合。对于严重污染切口,宜延迟一期缝合或保持伤口敞开到愈合。71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四)手术室环境:l1、基本要求l1.1手术室环境应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严格分区的原则。l1.2普通手术室应符合GB15982类区域环境要求的标准l1.3洁净手术室的等级划分应符合GB50333的标准l1.4手术室卫生工作应使用不易落絮的卫生洁具分区分室实施湿式清洁。l1.5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内的人员数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l1.6手术室门在手术过程中应保持关闭状态。l1.7所有进入手术室的非无菌用品应进行清洁管理。l1.8手术室应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清洁与消毒。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应连续使用72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2、手术室卫生清扫的要求l2.1手术间地面及所用的各种物品,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每日手术前用清洁巾进行湿式擦试手术间窗台、在面、无影灯、敷料桌、托盘、输液架、手术床及走廊地面等。每台手术后应擦净地面上污液,清除地面上的线头、纸屑等杂物。手术结束后彻底清扫手术间卫生。特殊感染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地面及房间物品的擦试。每周至少1次彻底清扫,手术间全部物品移出房间,擦净高处物品,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均要擦净。l2.2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清扫应在运行中进行,清扫工作结束后净化空调系统要继续进行,一般不短于该洁净室自净时间。73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关l2、手术室卫生清扫的要求l2.3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室有各自专用清扫用品,手术室的医疗废物应装入黄色垃圾袋中。l2.4 卫生洁具的管理:l2.4.1 手术室洁具应分开使用l2.4.2 拖把用后立即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清洗后干燥备用l2.4.3 手术室抹布每室一块,用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清洗后干燥备用l2.4.4 卫生用橡胶手套分红黄两色,红色处理血瓶时用,其他用黄色手套74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五)手术器械及物品:基本要求l1、手术器械及物品使用前均应达到灭菌要求。l2、外来手术器械,应重新清洗和常规灭菌,达到WS310.2的要求,并备案。l3、首次使用的手术器械和敷料,应先清洗、消毒后再灭菌。l4、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及物品不应重复使用l5、手术器械宜建立可追溯系统,资料保存期三年。l6、手术器械及物品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灭菌的原则。75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五)手术器械及物品:基本要求l7、特殊污染(朊毒体、气性坏疽、破伤风)、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处理按消毒供应中心特殊感染器械的处理要求进行处理。l8、手术废弃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l9、手术器械及物品处理时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灭菌蒸汽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消毒灭菌监测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l10、重复使用手术器械及物品处理流程应遵守WS310.2中规定的技术操作流程。76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六)特殊病原体相关手术的管理l1、处理原则l1.1普通手术室处理特殊感染手术时应设立专用隔离手术间,洁净手术部应设立负压手术间。手术间门口应有隔离标志。l1.2无法设立专用隔离手术间或无负压手术间的,应遵循先非感染后感染的手术安排顺序,每台特殊感染病原体手术之间,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l1.3术前申请手术时应标明特殊感染种类,手术期间禁止参观。l:77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l(六)特殊病原体相关手术的管理l1、处理原则l1.4 手术物品应使用一次性或耐高压物品l1.5 手术间内外应分别设置护理人员l1.6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l1.7 医疗废弃物应单独密闭回收,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标明感染种类,参见医疗废物管理条例l2、围术期管理(见附表)78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七)额外预防控制措施当采取核心预防控制策略仍然不能有效控制SSI的发生时可采取如下额外预防控制措施。1、使用莫匹罗星消除鼻腔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对于择期心脏手术以及其他手术,如骨科和神经外科植入手术患者筛查鼻腔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阳性患者采用莫匹罗星局部用药。2、调整肥胖患者(BMI 30)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剂量。79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七)额外预防控制措施3、定期反馈SSI发病率:3.1 对SSI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将适当信息反馈给外科医生,被证明是降低SSI发生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3.2 但不建议将经过编码的特定手术者的资料提供给感染控制委员会。80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八)不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1、手术室入口处使用黏性蹭鞋垫预防感染:放置在手术室入口处的黏性蹭鞋垫不能减少鞋或者推车上的微生物数量,也不能降低SSI的发考危险。2、穿鞋套预防感染:穿鞋套不能降低SSI的发生危险,相反还会增加手污染的风险。3、微生物学常规采样:不要常规进行手术室环境微生物学采样。仅在作流行病学调查或检测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状况时进行手术室环境表面或空气的微生物学采样。81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4、手术器械常规快速灭菌:快速灭菌仅在手术器械需要立即使用时才可采用。不要因为图方便,或不愿额外购买器械,或节省时间而使用快速灭菌。5、手术室采用紫外线照射预防感染:术中紫外线照射消毒并未显示有降低SSI发生危险的作用。6、常规限制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群链球菌定植的手术人员参加手术:除有流行病学证实SSI与细菌定植有关,不要常规限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群链球菌定植(鼻、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手术人员参加手术。82优选内容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与医院有关与医院有关7、限制手术患者输注必要的血液制口预防感染: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减少对手术患者进行输血与减少切口或器官(组织)SSI发生危险之间有任何关联。8、常规预防性使用万古霉素:不要常规预防性使用万古霉素,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83优选内容 感谢各位领导、同仁的聆听!由于本人水感谢各位领导、同仁的聆听!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平有限,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84优选内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