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专用四川专用第十四讲文言文阅读(三)概括、探究、感悟四川专用第十四讲文言文阅读(三)概括、探究、感悟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第十四讲文言文阅读(三)概括、探究、感悟课件四川中考考情追踪及趋势分析:从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来看,各省市文言文阅读中“概括、探究、感悟类”题型基本上以文言文比较阅读为命题方式。所以要注意课内文言文和课外阅读材料的比较阅读。根据大多地区文言文阅读以考查比较阅读为主的现象,四川2017年考查比较阅读的可能性非常大,希望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四川中考考情追踪及趋势分析: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第十四讲文言文阅读(三)概括、探究、感悟课件一、(2016泸州)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一、(2016泸州)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大铁椎传(节选)魏禧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节选)1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但他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每当领会了书中的内容时便高兴得忘了吃饭。B五柳先生传写法别具一格,着重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及精神气质,语言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蕴意深刻。C大铁椎传中,作者通过对大铁椎的肖像、语言等的描写,刻画出一位个性鲜明的奇人形象,给人一种神秘之感。D两篇选文的开头都提到了“不知何许人”,主要原因是作者对传主的身世一无所知,便只好从侧面的角度写人叙事。1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内容的能力。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写的自传,不可能不知道“何许人也”;隐去真名,正是他“不慕荣利”的表现。大铁椎是一个人的代称。文中谈道:“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可见,作者可能不知道他是哪里人。【答案】1.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内容的能力。五柳先生二、(2016广安)文言文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二、(2016广安)文言文阅读。【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释】荀罃(yng):春秋时晋国大将。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1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_【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两个语段都有“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句子,结合【甲】文中的“彼竭我盈,故克之”以及【乙】文中的“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可概括出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从【乙】文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可以概括出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从“气已竭而复振”中可概括出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1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答案】1.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答案】1.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要2017年中考,预计各省市文言文阅读中“概括、探究、感悟类”题基本上以文言文比较阅读为命题方式,题型以问答式,或简答题型为主,估计少数地区会出现选择题型。分值预计在3分至6分之间。2017年中考,预计各省市文言文阅读中“概括、探究、感悟类”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第十四讲文言文阅读(三)概括、探究、感悟课件文言文概括题主要要求在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宏观地理解整个选文。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对文言文进行全面地理解: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概括文段;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文言文探究主要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内容包括:根据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中人物的做法、性格、品质进行认识评价。文言文阅读感悟题主要要求考生探究古文中的经典语句的现实意义;根据文章内容谈看法、感受和启示。文言文概括题主要要求在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宏观地一、概括文意1揣摩标题,领悟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大多能揭示文章重点内容,暗示文章主旨,启迪行文思路。2理清思路,了解结构。大体辨明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对文章内容有个初步的印象。3确定文体,把握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表现中心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阅读时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把握文意。如叙事性文言文可以按“分清要素理清层次认清主旨”的程序展开阅读,而议论性文言文则可从把握论点入手,进而弄清论据,分析论证思路。一、概括文意4精读首尾,体味主旨。人们常常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还常说“卒章显志”“结尾点题”。由此可见文章的首尾往往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阅读时揣摩首尾,能体味题旨,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4精读首尾,体味主旨。人们常常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5抓住关键,筛选信息。首先,是检索性筛选。对一些比较显性的语言材料能够准确地提取信息。如“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具体是指:_。”我们可以在“忠之属也”一句的前后,用推断的方法去辨认一下,即可确定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其次,是理解性筛选。如“谈论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妾、客的话的不同”。妻、妾、客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妻用反问句,十分肯定地表达了她的偏爱之情,她是热情的;妾仍然用反问句,但少了“君美甚”三个字,加上她地位低微,因而她是畏怯、顺从的;客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5抓住关键,筛选信息。首先,是检索性筛选。对一些比较显性的6领悟分析,读懂情感。有的文言文,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是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式直接表达出来的。带有明显的赞颂或批评、肯定或否定,从文章的重要语句中就能找到。有的文言文,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通过对人、事、物、景的描述(说明、议论)中显现出来的,其观点和态度比较隐蔽,又分散在各部分之中,这就需要在领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去综合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注重从选文的开头句、中心句、结尾句入手,把作者对原文中的人、事、物的评价或事理的分析的句子找出来,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6领悟分析,读懂情感。有的文言文,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是借助抒二、内容探究1审清题意,把握要点。题意是答题的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否则,答案与问题就会风马牛不相及。2扣住文本,有的放矢。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答题时观点应来自文本,不能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3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由于这类题目一般有字数限制,故绝对不能写太多的闲话。所以在答题时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直接入题,且观点必须具有探究性,这样,才能体现出考生个性阅读的意义。4结构完整,表达充分。答题时必须周密思考,审慎落笔,做到有头有尾。二、内容探究三、感悟延伸1认真阅读选文。要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选文(包括链接材料),理解文中内容、情感,再结合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2善于捕捉信息。要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等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形成自己的理解。3联系生活实际。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提出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当然还要考虑观点的正确性。4组织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通顺流畅。三、感悟延伸实战演练,请在30分钟内完成以下考题!(共15分)一、(2016巴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6分)【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实战演练,请在30分钟内完成以下考题!(共15分)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游大林寺序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若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村庄)不同。初到恍然,如至人间仙境。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留文句,因叹曰:“此乃匡庐(庐山)第一景也。然由驿路至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无半日程,自萧、魏、李,迄今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有删改)【甲】【乙】两文作者同为游览山水,柳宗元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白居易感叹“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他们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甲】文借描写凄清幽静的景物,表现内心的愤懑抑郁(或凄苦孤寂)之情。【乙】文写出了作者欣然寄情于山水,表达了淡泊名利、心胸旷达的情怀。,无半日程,自萧、魏、李,迄今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二、(2016德阳)文言文阅读。(6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二、(2016德阳)文言文阅读。(6分)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注释】弃:断绝,绝交。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典狱官,士师之下有乡士、遂士等属官。后一个“士”指士师的下属。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与孟子的进谏效果如何?试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齐威王愉快地接受了意见并产生了巨大成效,齐宣王却不接受意见。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邹忌采用委婉劝说的方式,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而孟子的劝说则语带锋芒,过于犀利,使听者显得尴尬。邹忌与孟子的进谏效果如何?试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三、(2016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3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三、(2016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3分)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B五柳先生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D文章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D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和初步欣赏文言文基本内容的能力。“性嗜酒”“期在必醉”,表现了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解答此类题目时,除了采用排除法之外,还要注意从写作背景、作品主题、人物特点、写作风格及手法,结合具体的语句内容等方面分析。【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和初步欣赏文言文基本内容的能力。“性嗜酒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