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恕伯 06.7人教版高中物理3-3模块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肖旭东肖旭东肖旭东肖旭东 200 200 200 2008 8 8 8. . . .2 2 2 2. . . .24242424 黄恕伯 06.7(一)新教材和原教材的(一)新教材和原教材的 章节结构对比章节结构对比黄恕伯 06.7 新新第七章第七章 1 1 物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2 分子分子的热运动的热运动3 3 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间的作用力 4 4 温度温度和温标和温标5 5 内内能能 原原第九章第九章 一、物体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分子二、分子的热运动的热运动 三、分子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间的相互作用力 四、内四、内能能 五、热五、热力学第一定律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 六、能六、能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 七、热七、热力学第二定律力学第二定律电势能、电势、电势能、电势、电势能、电势、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的知识线电势差的知识线电势差的知识线电势差的知识线索不同索不同索不同索不同热力学定律新建热力学定律新建热力学定律新建热力学定律新建一章一章一章一章 (新)第十章(新)第十章 热学定律热学定律1 1 功和内能功和内能2 2 热和内能热和内能3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5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黄恕伯 06.7 新新第八章第八章 气体气体 1 1 气体气体的等温变化的等温变化2 2 气体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3 3 理想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状态方程4 4 气体气体热现象的微观解释热现象的微观解释原原第十第十章固章固体、液体、气体体、液体、气体一、固体一、固体二、晶体二、晶体的微观结构的微观结构三、液体三、液体的表面张力的表面张力四、毛四、毛细现象细现象五、液晶五、液晶六、气体六、气体的压强的压强七、气体七、气体的压强的压强 体积体积 温度温度 增增增增加加加加 新新第九章第九章 物物态和物态变化态和物态变化 1 1 固体固体2 2 液体液体 3 3 饱和汽和饱和气压饱和汽和饱和气压4 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不作为必学内容不作为必学内容不作为必学内容不作为必学内容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学生自学黄恕伯 06.7总的感觉总的感觉 一一一一、结结结结构构构构方方方方面面面面:大大体体继继承承了了原原教教材材的的基基本本结结构构和和线线索索,对对此,不会造成教学不适应的问题。此,不会造成教学不适应的问题。 二二二二、内内内内容容容容方方方方面面面面:新新增增加加的的知知识识内内容容较较多多(气气体体的的三三大大定定律律和和引引入入了了熵熵的的概概念念)。而而且且在在编编写写这这些些新新内内容容时时,注注重重基基础础性性、连贯性和可读性,新教科书在知识上不会有大的困难。连贯性和可读性,新教科书在知识上不会有大的困难。 三三三三、理理理理念念念念方方方方面面面面:新新教教科科书书重重视视“过过程程“目目标标的的落落实实,重重视视“情情感感”目目标标的的体体现现,重重视视联联系系学学生生生生活活、社社会会实实践践和和现现代代科科技技。如如何何在在新新教教科科书书的的基基础础上上通通过过教教师师的的进进一一步步创创造造,在在课课堂堂教教学学中中体体现现新新的的课课程程理理念念,这这是是实实施施新新课课程程需需要要解解决决的的最最大大问问题。题。 课课文文中中有有的的地地方方提提出出了了一一些些新新概概念念(如如熵熵等等),旨旨在在增增强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有意增添新的知识点。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有意增添新的知识点。黄恕伯 06.7(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和教学建议黄恕伯 06.7一、教材分析的几个基本出发点一、教材分析的几个基本出发点能能量量是是贯贯穿穿于于所所有有自自然然科科学学和和技技术术学学的的物物理理量量。本本模块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热运动的问题。模块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热运动的问题。本本模模块块中中,学学生生将将从从宏宏观观和和微微观观两两个个角角度度认认识识热热现现象象的的规规律律,应应用用统统计计思思想想和和能能量量转转化化与与守守恒恒规规律律解解释释现现象、处理问题。象、处理问题。本本模模块块在在高高中中物物理理的的学学习习中中首首次次涉涉及及统统计计思思想想,学学习习中中要要注注意意统统计计思思想想在在日日常常生生活活和和解解释释自自然然现现象象中中的的普普遍意义。遍意义。通通过过联联系系生生活活和和生生产产实实际际,学学生生将将进进一一步步认认识识能能源源开开发发、消消耗耗和和环环境境保保护护等等方方面面的的问问题题,树树立立可可持持续续以以展展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黄恕伯 06.7二、各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议:二、各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议: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一、课程标准内容一、课程标准内容1、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其实验依据。、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其实验依据。2、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3、认识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认识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4、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内能的概念。黄恕伯 06.7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2、认识分子的简化模型,理解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原、认识分子的简化模型,理解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原理。理。3 3、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发展要求发展要求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会用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会用这个常数进行的关的计算或估算。这个常数进行的关的计算或估算。黄恕伯 06.7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实验原理,知道分子球形模型和单分子层模型。、知道实验原理,知道分子球形模型和单分子层模型。2 2、会测定一滴油滴的体积,并根据稀释比例计算一滴油中纯油、会测定一滴油滴的体积,并根据稀释比例计算一滴油中纯油酸的体积。酸的体积。3 3、会描绘油膜形状,知道油膜面积的确定方法。、会描绘油膜形状,知道油膜面积的确定方法。4 4、能够根据测定的结果计算油酸分子的大小。、能够根据测定的结果计算油酸分子的大小。发展要求发展要求1 1、经历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实验过程,体会模型和估算方法、经历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实验过程,体会模型和估算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2 2、知道油酸为什么必须进行稀释。、知道油酸为什么必须进行稀释。说明说明1 1、不要求知道油滴扩展成油膜的机理。、不要求知道油滴扩展成油膜的机理。2 2、不要求知道油酸的分子结构。、不要求知道油酸的分子结构。黄恕伯 06.7第二节第二节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热运动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了解扩散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扩散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2 2、知道布朗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知道布朗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3 3、知道分子热运动及温度的关系。、知道分子热运动及温度的关系。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知道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区别与联系。知道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区别与联系。说明说明气体中的布朗运动不作要求。气体中的布朗运动不作要求。黄恕伯 06.7第三节第三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 2、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3 3、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定性关系。、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定性关系。4 4、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要求发展要求知道分子动理论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会用分子动理论解知道分子动理论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会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简单的热现象。释简单的热现象。说明说明黄恕伯 06.7第四节第四节 温度和温标温度和温标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状态参量、平衡态和热平衡的含义。、知道状态参量、平衡态和热平衡的含义。2 2、知道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知道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3 3、知道热力学温度的单位、符号,能进行热力学温标和摄氏、知道热力学温度的单位、符号,能进行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之间的换算。温标之间的换算。发展要求发展要求1 1、了解平衡态与热平衡的区别。、了解平衡态与热平衡的区别。2 2、初步了解热平衡定律。、初步了解热平衡定律。说明说明黄恕伯 06.7第五节第五节 内能内能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认识分子动能,知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认识分子动能,知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2 2、认识分子势能,知道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物体体积)有、认识分子势能,知道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物体体积)有关。关。3 3、理解内能概念。、理解内能概念。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了解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了解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说明说明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不作要求。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不作要求。黄恕伯 06.7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课时建议:第七章第七章 课时分配建议课时分配建议1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 1课时课时实验: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1 1课时课时2 2、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热运动1 1课时课时3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1 1课时课时4 4、温度和温标、温度和温标1 1课时课时5 5、内能、内能1 1课时课时复习与评估复习与评估2 2课时课时黄恕伯 06.7第八章第八章 气体气体一、课程标准内容一、课程标准内容1、了解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了解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2、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型。、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型。3、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和气体实验规律。、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和气体实验规律。黄恕伯 06.7第一节第一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气体的等温变化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温度、体积、压强是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知道温度、体积、压强是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2 2、知道实验中压强、体积的测量方法。、知道实验中压强、体积的测量方法。3 3、知道玻意耳定律,会运用该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知道玻意耳定律,会运用该定律解决简单问题。发展要求发展要求1 1、经历气体等温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经历气体等温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2 2、理解气体等温变化时的、理解气体等温变化时的P PV V图像。图像。说明说明不要求运用气体等温变化的图像分析、解决问题。不要求运用气体等温变化的图像分析、解决问题。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黄恕伯 06.7第三节第三节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认识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知道常温、常压下的气体可、认识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知道常温、常压下的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看作理想气体。2 2、知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知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能够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能够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说明说明1 1、不要求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要求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2、不要求解决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不要求解决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3 3、不要求解决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时的气体状态变化问题。、不要求解决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时的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黄恕伯 06.7第二节第二节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查理定律和盖、知道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吕萨克定律。2 2、理解气体等容变化的、理解气体等容变化的P PT T图像。图像。3 3、理解气体等压变化的、理解气体等压变化的V VT T图像。图像。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会运用查理定律、盖会运用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解决简单问题。吕萨克定律解决简单问题。说明说明1 1、图像转换不作要求。、图像转换不作要求。2 2、不要求运用气体等容、等压变化的图像分析、解决问题。、不要求运用气体等容、等压变化的图像分析、解决问题。黄恕伯 06.7第四节第四节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经历投掷硬币的实验过程,认识大量事物出现的机会遵从一定、经历投掷硬币的实验过程,认识大量事物出现的机会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的统计规律。2 2、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知道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特点。、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知道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特点。3 3、进一步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进一步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4 4、知道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知道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发展要求发展要求1 1、能列举日常生活中遵循统计规律的事例。、能列举日常生活中遵循统计规律的事例。2 2、会对气体实验定律作微观解释。、会对气体实验定律作微观解释。说明说明本节内容不要求进行定量的计算。本节内容不要求进行定量的计算。黄恕伯 06.7三、教学课时建议三、教学课时建议第八章第八章 课时分配建议课时分配建议1 1、气体的等温变化、气体的等温变化2 2课时课时2 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2 2课时课时3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 2课时课时4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2 2课时课时复习与评估复习与评估2 2课时课时黄恕伯 06.7第十章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一、课程标准内容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有关史实,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通过有关史实,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败对科学发现的意义。体会科学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败对科学发现的意义。2、认识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用能量守恒定律观点、认识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用能量守恒定律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体会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解释自然现象。体会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3、通过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通过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 性,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初步了性,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初步了解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解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4、认识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黄恕伯 06.7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功和内能功和内能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绝热过程的含义。、知道绝热过程的含义。2 2、了解焦耳两个代表性实验,知道其实验结论。、了解焦耳两个代表性实验,知道其实验结论。3 3、知道绝热过程中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知道绝热过程中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发展要求发展要求1 1、认识内能是一个状态量。、认识内能是一个状态量。2 2、会运用、会运用“绝热过程中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绝热过程中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分析简单分析简单问题。问题。说明说明不要求计算以焦耳实验为背景的问题。不要求计算以焦耳实验为背景的问题。黄恕伯 06.7第二节第二节 热和内能热和内能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2 2、知道单纯传热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和传递热量的关系。、知道单纯传热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和传递热量的关系。3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4 4、从能量转化与转移的角度比较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从能量转化与转移的角度比较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的区别。的区别。发展要求发展要求1 1、知道热量与内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知道热量与内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 2、能运用单纯传热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和传递热量的关系、能运用单纯传热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和传递热量的关系分析简单的问题。分析简单的问题。说明说明黄恕伯 06.7第三节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表述式。、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表述式。2 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3 3、知道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知道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4 4、会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释有关现象。、会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释有关现象。发展要求发展要求1 1、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2 2、会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会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说明说明黄恕伯 06.7第四节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具、知道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具有方向性。有方向性。2 2、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3 3、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4 4、知道第二类永动机的含义。、知道第二类永动机的含义。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会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简单问题。会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简单问题。说明说明1 1、不要求分析冰箱的技术细节。、不要求分析冰箱的技术细节。2 2、不要求计算热机效率。、不要求计算热机效率。黄恕伯 06.7第五节第五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了解宏观态和微观态,知道有序与无序的含义。、了解宏观态和微观态,知道有序与无序的含义。2 2、知道、知道“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3 3、知道熵是量度系统内分子运动无序性的物理量。、知道熵是量度系统内分子运动无序性的物理量。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知道熵增加原理。知道熵增加原理。说明说明不要求运用熵的表达式。不要求运用熵的表达式。黄恕伯 06.7第六节第六节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知道能量耗散引起了能量品质的降低。、知道能量耗散引起了能量品质的降低。2 2、知道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知道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3 3、认识能源使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增强节能减排的意识。、认识能源使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增强节能减排的意识。4 4、初步了解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初步了解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发展要求发展要求说明说明黄恕伯 06.7三、教学课时建议三、教学课时建议第十章第十章 课时分配建议课时分配建议1、功和内能、功和内能1课时课时2、热和内能、热和内能1课时课时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2课时课时4、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1课时课时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1课时课时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课时课时复习评估复习评估2课时课时黄恕伯 06.7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