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id控制o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1.1PID控制原理1.1PID控制原理(2 2)积分环节的数学式表示是积分环节的数学式表示是: : 只要偏差e(t)存在,积分控制作用就会就不断的增加(条件是控制器没有饱和),偏差e(t)就不断减小,当偏差e(t)=0时,积分控制作用才会停止。可见,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系统的偏差。但积分控制同时也会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积分作用太强会增加系统的超调量,系统的稳定性会变差。1.1PID控制原理(3 3)微分环节的数学式表示是微分环节的数学式表示是: : 微分环节可以根据偏差e(t)的变化趋势(变化速度)预先给出纠正作用,能在偏差变大之前进行修正。微分作用的引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量,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它加快了系统的跟踪速度,减少调节时间。但微分作用对输入信号的噪声很敏感,对那些噪声较大的系统一般不用微分,或在微分之前先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1.1PID控制原理o模拟PID控制的算法表达式:其中: 是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是PID控制器的积分系数; 是PID控制器的微分系数。1.2 数字PID控制按模拟PID控制算法,以一系列的采样时刻点kT(T为采样周期)代替连续时间t,以矩形法数值积分近似代替积分,以一阶后向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即:1.2.1位置式PID控制算法o位置式数字PID控制的算法表达式:式中,u(k)为第k次采样时刻的控制器的输出值;e (k-1)和e (k)分别为第(k-1)次和第k次采样时刻的偏差值。只要采样周期T足够小,数字PID控制与模拟PID控制就会十分精确的接近。1.2.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o根据递推原理可得:o增量式数字PID控制的算法表达式:式中:如果控制系统采用恒定的采样周期T,只要使用前后三次采样得到的偏差值,就可以求出控制量的增量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与位置式PID算法相比,计算量小的多,因此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也可以通过增量式控制算法推出递推计算公式:上式就是目前在计算机控制中广泛应用的数字递推PID控制算法。1.2.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1.2.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o在普通PID控制中,引入积分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但在过程的启动、结束或大幅度增减设定时,短时间内系统输出有很大的偏差,会造成PID运算的积分积累,致使控制量超过执行机构可能允许的最大动作范围对应的极限控制量,引起系统较大的振荡,这在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o积分分离控制基本思路是,当被控量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以免由于积分作用使系统稳定性降低,超调量增大;当被控量接近给定量时,引入积分控制,以便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具体实现的步骤是:1、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设定阈值0;2、当e (k)时,采用PD控制,可避免产生过大的超调,又使系统有较快的响应;3、当e (k)时,采用PID控制,以保证系统的控制精度。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o积分分离控制算法可表示为:式中,T为采样时间,项为积分项的开关系数1.2.3积分分离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根据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得到其程序框图如右图。1.2.4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o积分饱和现象所谓积分饱和现象是指若系统存在一个方向的偏差,PID控制器的输出由于积分作用的不断累加而加大,从而导致u(k)达到极限位置。此后若控制器输出继续增大,u(k)也不会再增大,即系统输出超出正常运行范围而进入了饱和区。一旦出现反向偏差,u(k)逐渐从饱和区退出。 进入饱和区愈深则退饱和时间愈长。此段时间内,系统就像失去控制。这种现象称为积分饱和现象或积分失控现象。1.2.4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o执行机构饱和特性o抗积分饱和算法在计算u(k)时,首先判断上一时刻的控制量u(k-1)是否己超出限制范围。若超出,则只累加负偏差;若未超出,则按普通PID算法进行调节。这种算法可以避免控制量长时间停留在饱和区。1.2.4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1.2.5梯形积分PID控制算法o在PID控制律中积分项的作用是消除余差,为了减小余差,应提高积分项的运算精度,为此,可将矩形积分改为梯形积分。梯形积分的计算公式为:1.2.6 变速积分算法o变速积分的基本思想是,设法改变积分项的累加速度,使其与偏差大小相对应:偏差越大,积分越慢;反之则越快,有利于提高系统品质。o设置系数f(e(k),它是e(k)的函数。当e(k)增大时,f减小,反之增大。变速积分的PID积分项表达式为:o系数f与偏差当前值e(k)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或是非线性的,例如,可设为1.2.6 变速积分算法o变速积分PID算法为:o这种算法对A、B两参数的要求不精确,参数整定较容易。1.2.6 变速积分算法1.2.7不完全微分PID算法o在PID控制中,微分信号的引入可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但也易引进高频干扰,在误差扰动突变时尤其显出微分项的不足。若在控制算法中加入低通滤波器,则可使系统性能得到改善。o不完全微分PID的结构如下图。左图将低通滤波器直接加在微分环节上,右图是将低通滤波器加在整个PID控制器之后。o不完全微分算法结构图1.2.7不完全微分PID算法o不完全微分算法: 其中 Ts为采样时间,Ti和Td为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Tf为滤波器系数。1.2.7不完全微分PID算法1.2.8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o微分先行PID控制的特点是只对输出量y(k)进行微分,而对给定值r(k)不进行微分。这样,在改变给定值时,输出不会改变,而被控量的变化通常是比较缓和的。这种输出量先行微分控制适用于给定值r(k)频繁升降的场合,可以避免给定值升降时引起系统振荡,从而明显地改善了系统的动态特性。o微分先行PID控制结构图1.2.8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o微分部分的传递函数为:式中, 相当于低通滤波器。o设被控对象为一个延迟对象:采样时间T=20s,延迟时间为4T。输入信号为带有高频干扰的方波信号:1.2.8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微分先行微分先行PID控制方波响应控制方波响应普通普通PID控制方波响应控制方波响应1.2.8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微分先行微分先行PID控制方波响控制方波响应控制器输出应控制器输出普通普通PID控制方波响应控制控制方波响应控制器输出器输出1.2.8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o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某些系统为了避免控制作用过于频繁,消除由于频繁动作所引起的振荡,可采用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控制算式为:式中,e(k)为位置跟踪偏差,e0是一个可调参数,其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控制对象由实验确定。若e0值太小,会使控制动作过于频繁,达不到稳定被控对象的目的;若e0太大,则系统将产生较大的滞后。1.2.9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1.2.9带死区的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控制算法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程序框图1.3PID控制的参数整定(1)PID控制的参数整定是指如何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Ti、微分系数Td和采样周期T的具体数值。整定的实质是通过选择合适的PID控制器参数,改善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指标,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2)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计算整定法和工程整定法。(3)工程整定法特点不需要事先知道过程的数学模型,直接在过程控制系统中进行现场整定方法简单、计算简便、易于掌握。(4)工程整定法有凑试法、临界比例法、经验法、衰减曲线法和响应曲线法等。1.3.1 临界比例法将PID控制器,置于纯比例控制作用下(即:积分系数Ti= 、微分系数Td =0),用阶跃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然后从小到大逐渐改变比例系数Kp ,直到使系统输出产生等幅振荡过程。此时的比例系数称为临界比例系数Ku,相邻两个波峰间的时间间隔,称为临界振荡周期Tu ,则根据经验公式,PID控制器的参数可按下表取值:1.3.2 衰减曲线法将PID控制器,置于纯比例控制作用下(即:积分系数Ti= 、微分系数Td =0),用阶跃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然后从大到小逐渐改变比例系数Kp ,直到使系统输出产生1/4的幅值衰减过程,如下图所示。令此时的比例系数为K2,相邻两个波峰(幅值相差4倍)间的时间间隔为T2,则根据经验公式,PID控制器的参数可按下表取值:1.3.2 衰减曲线法1.3.3 采样周期(频率)的选择数字PID控制器中采样频率选取的步骤:(1)将数字PID控制器,置于纯比例控制作用下(即:积分系数Ti= 、微分系数Td =0),先使用一个较大的采样频率。(2)用阶跃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然后从小到大逐渐改变比例系数Kp ,直到使系统输出产生等幅振荡过程。(3)由于阶跃响应的上升部分是频率变换最快的部分,所以也是最难跟踪的部分,如果希望跟踪效果比较好的话,则需要在上升时间内至少采到10个样本,而这等价于采样频率为阶跃响应等幅荡频率的35倍(具体推导略)。1.3.4 采样周期(频率)选取的一般原则(1)根据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必须大于输入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如果系统中有高频扰动,则采样频率必须大于高频扰动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2)当被控对象的响应快(如流量、压力)、波动大时, 应选取较短的采样周期;反之,当被控对象响应较慢(如温度)、滞后较大时,可选取较长的采样周期。(3)采样周期太小,会使积分作用、微分作用不明显。同时,因受微机计算精度的影响,当采样周期小到一定程度时,前后两次采样的差别反映不出来,使调节作用因此而减弱。执行机构的动作惯性大,采样周期的选择要与之适应,否则执行机构来不及反应数字控制器输出值的变化。1.3.4 采样周期(频率)选取的一般原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