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4页
第2页 / 共324页
第3页 / 共324页
第4页 / 共324页
第5页 / 共324页
第6页 / 共324页
第7页 / 共324页
第8页 / 共324页
第9页 / 共324页
第10页 / 共324页
亲,该文档总共3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节第一节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种类繁多,主要为鳞翅目的袋蛾、刺蛾、斑蛾、尺蛾、枯叶蛾、舟蛾、灯蛾、夜蛾、毒蛾及蝶类;鞘翅目的叶甲、金龟子;膜翅目的叶蜂;直翅目的蝗虫等。危害特点是:(1)危害健康的植株,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2)大多数食叶害虫营裸露生活,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其虫口密度变动大。(3)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并能主动迁移扩散,扩大危害的范围。 一、袋蛾类(一)大袋蛾(一)大袋蛾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山东、河南发生严重。该虫食性杂,以幼虫取食悬铃木、刺槐、泡桐、榆等多种植物的叶片,易暴发成灾,对城市绿化影响很大1雌成虫2雄成虫3雌袋(示卵)4幼虫5 、6蛹7雄袋n2、识别特征3、生活习性多数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出蛰,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份羽化,卵产于护囊蛹壳内,每头雌虫可产卵20003000粒。6月中旬开始孵化,初龄幼虫从护囊内爬出,靠风力吐丝扩散。取食后吐丝并咬啮碎屑、叶片筑成护囊,袋囊随虫龄增长扩大而更换,幼虫取食时负囊而行,仅头胸外露。初龄幼虫剥食叶肉,将叶片吃成孔洞、网状,3龄以后蚕食叶片。79月份幼虫老熟,多爬至枝梢上吐丝固定虫囊越冬。袋蛾类的防治措施袋蛾类的防治措施1冬春人工摘除越冬虫囊,消灭越冬幼虫,平时也可结合日常管理工作,顺手摘除护囊,特别是植株低矮的树木花卉更易操作。2用黑光灯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3药剂防治。幼虫危害时,喷洒低毒的胃毒剂90%晶体敌百虫12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有良好的防效。喷药时应注意喷施均匀,要求喷湿护囊,以提高防效。4生物防治。用青虫菌或Bt.制剂500倍液喷雾,保护袋蛾幼虫的寄生蜂、寄生蝇。二、刺蛾类二、刺蛾类(一)黄刺蛾(一)黄刺蛾1、分布与危害该虫分布几乎遍及全国。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主要危害重阳木、三角枫、刺槐、梧桐、梅花、月季、海棠、紫薇、杨、柳等120多种植物。初龄幼虫只食叶肉,4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 2、识别特征3、生活习性1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叉等处结茧越冬,翌年56月份化蛹,6月出现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或数粒相连,多产于叶背。卵期56d。初孵幼虫取食卵壳,而后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4龄后分散取食全叶。7月份老熟幼虫吐丝和分泌粘液做茧化蛹。(二)扁刺蛾(二)扁刺蛾1、分布与危害危害悬铃木、榆、杨、柳、泡桐、大叶黄杨、樱花、牡丹、芍药等多种林木花卉,以幼虫取食叶片。2、识别特征3、生活习性1年13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6、8两月为全年幼虫危害的严重时期。成虫傍晚羽化,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面,初孵幼虫剥食叶肉。5龄以后取食全叶,幼虫昼夜取食。9月底以后开始下树结茧越冬。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 其他刺蛾其他刺蛾 刺蛾类的防冶措施刺蛾类的防冶措施(1)灭除越冬虫茧。根据不同刺蛾结茧习性与部位,结合修枝清除树上的虫茧,在土层中的茧可采用挖土除茧。也可结合保护天敌,将虫茧堆集于纱网中,让寄生蜂羽化飞出。另外,初孵幼虫有群集性,摘除带初孵幼虫的叶片,可防止扩大危害。(2)灯光诱集。刺蛾成虫大都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羽化期间可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刺蛾类的防冶措施刺蛾类的防冶措施(3)化学防冶。幼虫危害严重时,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此外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亦有很好的效果。药杀应掌握在幼虫23龄阶段为好。(4)生物防冶。Bt.乳剂500倍液潮湿条件下喷雾使用。(5)保护天敌。如上海青蜂、姬蜂等 三、毒蛾类三、毒蛾类(一)(一)柳毒蛾柳毒蛾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及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幼虫危害多种杨、柳、白蜡、泡桐、槭树等。2、识别特征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缝、落叶层下结薄茧越冬。4月中旬杨、柳树叶萌发时活动危害,有上下树习性,白天躲伏在树皮缝间,夜晚上树危害,先取食下部叶片,逐渐向树冠上部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在卷叶、树皮缝、树洞、枯枝落叶层下等处化蛹。蛹期约10d。生活习性成虫飞翔力不强,趋光性强,卵多产在树干表皮或树冠上部叶片背面,呈块状,卵块表面覆盖有灰白色泡沫胶状物。卵期约15d。初孵幼虫先群居危害,取食叶肉呈网状,受惊后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危害,昼夜取食。7月为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9月为第二代幼虫危害盛期,于9月底至10月上旬即寻找隐蔽处吐丝结茧越冬。舞毒蛾舞毒蛾1消灭越冬虫体。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在树干上帮草把诱集幼虫越冬,第二年早春摘下烧掉,并在树皮缝、石块下等处搜杀越冬幼虫等。2对于有上、下树习性的幼虫,可用溴氰菊酯毒笔在树干上划12个闭合环(环宽1cm),可毒杀幼虫,死亡率达86%99%,残效810d。也可绑毒绳等阻止幼虫上、下树。3灯光诱杀成虫。毒蛾类的防治措施毒蛾类的防治措施毒蛾类的防治措施毒蛾类的防治措施4人工摘除卵块及群集的初孵幼虫。结合日常养护寻找树皮缝、落叶下的幼虫及蛹。5药剂防治。幼虫期喷施5%定虫隆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等;用10%多来宝悬浮剂6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4000倍液喷射卵块。四、舟蛾类(一)(一)杨扇舟蛾杨扇舟蛾1、危害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以幼虫危害各种杨树、柳树的叶片,发生严重时可食尽全叶。以幼虫危害各种杨树、柳树的叶片,发生严重时可食尽全叶。2、识别特征3、生活习性发生代数因地而异,1年28代,越往南发生代数越多,均以蛹结薄茧在土中、树皮缝和枯叶卷苞内越冬。成虫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单层排列呈块状。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肉;2龄后群集缀叶结成大虫包,白天隐匿,夜间取食,被害叶枯黄明显;3龄后分散取食全叶。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食量最大,虫口密度大时,可在短期内将全株叶片食尽。老熟后在卷叶内吐丝结薄茧化蛹。苹掌舟蛾苹掌舟蛾 1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2大部分舟蛾幼虫初龄阶段有群集性,可将枝叶剪下或震落消灭。3结合养护管理,在根际周围掘土灭蛹。舟蛾类防治舟蛾类防治舟蛾类防治舟蛾类防治4幼虫孵化期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5生物防治。第1代幼虫发生期喷Bt乳剂500倍液,1、2代卵发生盛期,每公顷释放30万60万头赤眼蜂,傍晚或阴天释放白僵菌粉孢防治幼虫。(一)国槐尺蛾(一)国槐尺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山东、河北、北京、浙江、陕西等地均有分布。主山东、河北、北京、浙江、陕西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食料不足时也危害刺槐。以要危害国槐、龙爪槐,食料不足时也危害刺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是我国庭园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是我国庭园绿化,行道树种主要食叶害虫。绿化,行道树种主要食叶害虫。 五、尺蛾类五、尺蛾类、识别特征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每年每年3 34 4代。以蛹在树下松土中越冬。翌年代。以蛹在树下松土中越冬。翌年4 4月月中旬羽化为成虫。中旬羽化为成虫。 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在墙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在墙壁、树干或灌木丛里停落,夜出活动产卵,卵壁、树干或灌木丛里停落,夜出活动产卵,卵多产于叶片正面主脉上多产于叶片正面主脉上, , 每处每处1 1粒。每雌虫平均粒。每雌虫平均产卵产卵420420粒。粒。5 5月中旬刺槐开花时,第一代幼虫月中旬刺槐开花时,第一代幼虫危害;危害;6 6月下旬及月下旬及8 8月上旬,第月上旬,第2 2代、代、3 3代幼虫危代幼虫危害。幼虫共害。幼虫共6 6龄,龄,4 4龄前食量小,龄前食量小,5 5龄后剧增,幼龄后剧增,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至松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至松土中化蛹。土中化蛹。(二)丝棉木金星尺蠖(二)丝棉木金星尺蠖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 丝棉木金星尺蠖又名卫矛尺蠖。华北、华南、丝棉木金星尺蠖又名卫矛尺蠖。华北、华南、西北及华东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丝棉木、西北及华东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丝棉木、大叶黄杨、扶芳藤、卫矛、女贞、白榆等多种大叶黄杨、扶芳藤、卫矛、女贞、白榆等多种园林植物。该虫是黄杨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园林植物。该虫是黄杨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时将叶片食光,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重时将叶片食光,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识别特征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每年发生每年发生4 4代代, ,以老熟幼虫在被害寄主下松土以老熟幼虫在被害寄主下松土层中化蛹越冬。层中化蛹越冬。3 3月底成虫出现,月底成虫出现,5 5月上中旬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及第一代幼虫及7 7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危害最重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危害最重, ,常将大叶黄杨啃成秃枝常将大叶黄杨啃成秃枝,甚至整株死亡。成甚至整株死亡。成虫有不太强的趋光性,多在叶背成块产卵虫有不太强的趋光性,多在叶背成块产卵, , 排列整齐。初孵幼虫常群集危害,啃食叶肉,排列整齐。初孵幼虫常群集危害,啃食叶肉,3 3龄后食成缺刻。龄后食成缺刻。3 3、4 4代幼虫在代幼虫在1010月下旬及月下旬及1111月中旬吐丝下垂,入土化蛹越冬。月中旬吐丝下垂,入土化蛹越冬。 尺蛾类的防治措施尺蛾类的防治措施1结合肥水管理,人工挖除虫蛹。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幼虫期喷施杀虫剂,如生物制剂Bt乳剂6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2000倍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凹眼姬蜂、细黄胡蜂、赤眼蜂、两点广腹螳螂等。成片国槐林或公园内可释放赤眼蜂,其寄生率在40%77%。六、夜蛾类六、夜蛾类(一)斜纹夜蛾(一)斜纹夜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东北、华北、华中、华西、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尤东北、华北、华中、华西、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危害严重。有的地区呈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危害严重。有的地区呈间歇性的大发生。斜纹夜蛾食性杂,寄主植物已知间歇性的大发生。斜纹夜蛾食性杂,寄主植物已知的已达的已达290290余种。既危害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植物,余种。既危害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植物,也危害菊花、康乃馨、牡丹、月季、木芙蓉、扶桑、也危害菊花、康乃馨、牡丹、月季、木芙蓉、扶桑、绣球等观赏植物。以幼虫取食叶片,花蕾及花瓣,绣球等观赏植物。以幼虫取食叶片,花蕾及花瓣,近年来对草坪的危害特别严重。近年来对草坪的危害特别严重。 2、识别特征n斜纹夜蛾幼虫斜纹夜蛾幼虫斜纹夜蛾卵斜纹夜蛾卵斜纹夜蛾蛹斜纹夜蛾蛹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华中、华东一带,一年可发生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华中、华东一带,一年可发生575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 3月羽化,成虫对糖、月羽化,成虫对糖、酒、醋等发酵物有很强的趋性。卵产于叶背。初孵幼酒、醋等发酵物有很强的趋性。卵产于叶背。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虫有群集习性,2323龄时分散危害,龄时分散危害,4 4龄后进入暴食期。龄后进入暴食期。幼虫有假死性,幼虫有假死性,3 3龄以后表现更为显著。幼虫白天栖居龄以后表现更为显著。幼虫白天栖居阴暗处,傍晚出来取食,老熟后即入土化蛹。此虫世阴暗处,傍晚出来取食,老熟后即入土化蛹。此虫世代重叠明显,每年代重叠明显,每年710710月为盛发期。月为盛发期。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属于喜温性害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属于喜温性害虫,发育适宜温度为虫,发育适宜温度为28302830,不耐低温,长时间在,不耐低温,长时间在00以下基本不能存活。以下基本不能存活。(二)黏(二)黏虫虫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黏虫在我国分布极广,国内除新疆、西藏尚无黏虫在我国分布极广,国内除新疆、西藏尚无记载外,各省记载外,各省( (自治区自治区) )均有发生。黏虫是一种均有发生。黏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大量发生时常把叶片吃光,甚至暴食性害虫,大量发生时常把叶片吃光,甚至整片地吃成光秃,主要危害稻、麦、谷子、玉整片地吃成光秃,主要危害稻、麦、谷子、玉米、蟋蟀草、马唐草和狗尾草等禾本科作物和米、蟋蟀草、马唐草和狗尾草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以及甘蔗、芦苇等。近年来对草坪的危害杂草以及甘蔗、芦苇等。近年来对草坪的危害日趋严重。日趋严重。 成虫体长成虫体长1517mm1517mm,体灰褐色至暗褐色;前翅,体灰褐色至暗褐色;前翅灰褐色或黄褐色;环形斑与肾形斑均为黄色,灰褐色或黄褐色;环形斑与肾形斑均为黄色,在肾形斑下方有在肾形斑下方有1 1个小白点,其两侧各有个小白点,其两侧各有1 1个小个小黑点;后翅基部淡褐色并向端部逐渐加深。卵黑点;后翅基部淡褐色并向端部逐渐加深。卵馒头形,长馒头形,长0.5mm0.5mm。老熟幼虫体长约。老熟幼虫体长约38mm38mm,圆,圆筒形,体色多变,黄褐色至黑褐色,头部淡黄筒形,体色多变,黄褐色至黑褐色,头部淡黄褐色,有褐色,有“八八”字形黑褐色纹,胸腹部背面有字形黑褐色纹,胸腹部背面有5 5条白、灰、红、褐色的纵纹。蛹红褐色,体条白、灰、红、褐色的纵纹。蛹红褐色,体长长1923mm1923mm。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黏虫幼虫黏虫幼虫黏黏虫虫成成虫虫黏虫害状黏虫害状1 1年发生多代,从东北的年发生多代,从东北的2323代至华南代至华南的的7878代,并有随季风进行长距离南北代,并有随季风进行长距离南北迁飞的习性。成虫昼伏夜出,有较强迁飞的习性。成虫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化性和趋光性。幼虫共的趋化性和趋光性。幼虫共6 6龄,龄,1212龄幼虫白天潜藏在植物心叶及叶鞘中,龄幼虫白天潜藏在植物心叶及叶鞘中,高龄幼虫白天潜伏于表土层或植物茎高龄幼虫白天潜伏于表土层或植物茎基处,夜间出来取食植物叶片。基处,夜间出来取食植物叶片。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幼虫有假死性,幼虫有假死性,1212龄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龄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悬于半空,随风飘散,悬于半空,随风飘散,3434龄幼虫受惊后立即龄幼虫受惊后立即落地,身体卷曲不动,安静后再爬上作物或落地,身体卷曲不动,安静后再爬上作物或就近转入土中。虫口密度大时可群集迁移危就近转入土中。虫口密度大时可群集迁移危害。黏虫喜欢较凉爽、潮湿、郁闭的环境,害。黏虫喜欢较凉爽、潮湿、郁闭的环境,高温干旱对其不利。黏虫高温干旱对其不利。黏虫1212龄幼虫只啃食叶龄幼虫只啃食叶肉,呈现半透明的小斑点,肉,呈现半透明的小斑点,3434龄时,把叶片龄时,把叶片咬成缺刻,咬成缺刻,5656龄的暴食期可把叶片吃光,虫龄的暴食期可把叶片吃光,虫口密度大时能把整块草地吃光。口密度大时能把整块草地吃光。(三)银纹夜蛾(三)银纹夜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 又名黑点银纹夜蛾、豆银纹夜蛾。分布广,又名黑点银纹夜蛾、豆银纹夜蛾。分布广,遍及全国各地。危害菊花、大丽花、一串红、遍及全国各地。危害菊花、大丽花、一串红、海棠、香石竹等多种花卉。海棠、香石竹等多种花卉。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成虫体长1517mm1517mm,体灰褐色,胸部有两,体灰褐色,胸部有两束毛耸立着。前翅深褐色,其上有二条束毛耸立着。前翅深褐色,其上有二条银色波状横线,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银色波状横线,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老熟幼虫体长泽。老熟幼虫体长2532mm2532mm,青绿色。腹,青绿色。腹部部5 5、6 6及及1010节上各有一对腹足,爬行时节上各有一对腹足,爬行时体背拱曲。背面有体背拱曲。背面有6 6条白色的细小纵线条白色的细小纵线。银纹夜蛾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 1年年2828代,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东北,河北、山东代,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东北,河北、山东1 1年年2525代,上海、杭州、合肥代,上海、杭州、合肥4 4代,闽北地区代,闽北地区6868代,代,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北京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北京1 1年年3 3代,代,5656月间出现成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 3龄后分散危龄后分散危害,幼虫有假死性。害,幼虫有假死性。10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夜蛾类的防治措施夜蛾类的防治措施1清除园内杂草或于清晨在草丛中捕杀幼虫。人工摘除卵块、初孵幼虫或蛹。2灯光诱杀成虫,或利用趋化性用糖醋液诱杀,糖:酒:水:醋(2:1:2:2)少量敌百虫。夜蛾类的防治措施夜蛾类的防治措施3幼虫期喷Bt.乳剂5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5%定虫隆乳油10002000倍液、20%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等。七、灯蛾类七、灯蛾类(一(一) ) 美国白蛾美国白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白灯蛾,秋幕毛虫,是一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白灯蛾,秋幕毛虫,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对象。美国白蛾食性极杂,种世界性的检疫对象。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可危害可危害100100多种植物,如桑、榆、杨、柳、泡多种植物,如桑、榆、杨、柳、泡桐、五角枫、糖槭、樱花、白蜡、臭椿、核桐、五角枫、糖槭、樱花、白蜡、臭椿、核桃、山檀、连翘、丁香、爬山虎、美国地锦、桃、山檀、连翘、丁香、爬山虎、美国地锦、桃、苹果和梨等。桃、苹果和梨等。 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912mm,纯白色。多数雄蛾前翅散生几个黑色或褐色斑点,触角双栉齿状。雌蛾无斑点,触角为锯齿状。成虫外形易与星白灯蛾、柳毒蛾混淆。卵圆球形,黄绿色,表面有刻纹。幼虫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我国目前发现的多为“黑头型”。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色具光泽,腹部背面具1条灰褐色的宽纵带。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生白色长毛丛。蛹深褐至黑褐色。一年发生23代,以茧内蛹在杂草丛、落叶层、砖缝及表土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树冠外围叶片上,呈块状,每块有卵数百粒不等,卵表面有白色鳞毛,卵期为11d左右。幼虫共7龄,5龄后进入暴食期。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并吐丝结网缀叶13片,随着虫龄增长,食量加大,更多的新叶片被包进网幕中,使网幕增大,犹如一层白纱包缚着。大龄幼虫可耐饥饿15d,这有利于幼虫随运输工具传播扩散。3代区幼虫发生在511月,以8月危害最严重。n3、生活习性(二)红缘灯蛾(二)红缘灯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危害菊花、月季、芍药、木槿、萱草、鸢尾危害菊花、月季、芍药、木槿、萱草、鸢尾等。以幼虫取食叶肉,等。以幼虫取食叶肉,3 3龄后取食叶片,影响龄后取食叶片,影响寄主的发育和观赏。寄主的发育和观赏。 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820mm,前足胫节末端具1弯形的爪,后足胫节有内距和端距各1对。体及翅白色,前翅前缘鲜红色,后翅横脉有一黑斑,近外缘处有13个黑斑。卵半球形,卵壳表面有多边形刻纹。老熟幼虫体长3660mm,头部茶褐色,体茶黑色。有不规则的赤褐色至黑色毛,胸足黑色,腹足及臀足红色。蛹长2226mm,黑褐色。3、生活习性在河北1年发生1代,在华中、华东1年发生3代。以蛹在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56月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块状。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叶肉,3龄以后分散危害,取食叶片,残留叶脉和叶柄。1对美国白蛾加强检疫。疫区苗木未经过处理严禁外运,疫区内积极防治,并加强对外检疫。2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有虫叶。3冬季换茬耕翻土壤,消灭越冬蛹,或在老熟幼虫转移时,在树干周围束草,诱集化蛹,然后解下诱草烧毁。灯蛾类的防治措施灯蛾类的防治措施灯蛾类的防治措施灯蛾类的防治措施4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5保护和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用苏云金杆菌和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喷雾防治。6化学防治。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95%巴丹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速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八、斑蛾类八、斑蛾类(一)(一) 梨星毛虫梨星毛虫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危害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危害梨、苹果、海棠、樱桃等植物。以幼虫危害梨、苹果、海棠、樱桃等植物。以幼虫危害叶片、花蕾等,吐丝将叶片向正面对折或将叶片、花蕾等,吐丝将叶片向正面对折或将两叶粘合,幼虫匿居其中,啃食叶肉。两叶粘合,幼虫匿居其中,啃食叶肉。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成虫体长1012mm1012mm,体、翅黑色,翅半透明,体、翅黑色,翅半透明,无光泽。雌蛾触角锯齿状,雄蛾触角羽毛状。无光泽。雌蛾触角锯齿状,雄蛾触角羽毛状。初龄幼虫淡紫色,老龄幼虫淡黄色,纺锤形。初龄幼虫淡紫色,老龄幼虫淡黄色,纺锤形。各节背面有黑斑一对,每一体节有各节背面有黑斑一对,每一体节有6 6个星状毛个星状毛丛,故名星毛虫。丛,故名星毛虫。 梨星毛虫成虫梨星毛虫幼虫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 1年发生年发生1 1代,个别地区代,个别地区1 1年年2 2代,以代,以2323龄幼龄幼虫在树干裂缝、粗皮、老翘皮下、土块缝隙虫在树干裂缝、粗皮、老翘皮下、土块缝隙中等处结茧越冬。翌年中等处结茧越冬。翌年4 4月上旬梨树发芽时,月上旬梨树发芽时,幼虫出蛰,咬食花蕾、嫩叶,展叶后将叶缀幼虫出蛰,咬食花蕾、嫩叶,展叶后将叶缀合成饺子状,在其内啃食叶肉,幼虫有转叶合成饺子状,在其内啃食叶肉,幼虫有转叶危害习性。幼虫危害习性。幼虫6 6月上中旬老熟后在叶片内化月上中旬老熟后在叶片内化蛹,蛹,6 6月下旬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幼虫于月下旬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幼虫于7 7月下旬开始越冬。月下旬开始越冬。 (二)大叶黄杨斑蛾(二)大叶黄杨斑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分布于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危害大叶黄杨、银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危害大叶黄杨、银边黄杨、金心冬青卫矛、大花卫矛、扶芳藤边黄杨、金心冬青卫矛、大花卫矛、扶芳藤和丝棉木等。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发生严和丝棉木等。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发生严重时将叶片食光,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重时将叶片食光,影响植物正常生长。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712mm,触角、头胸和腹端黑色,中胸与腹部大部分污桔黄色。前翅浅灰黑色,略透明,基部1/3浅黄色。后翅大小为前翅的一半,色稍淡。卵椭圆形。幼虫老熟时体长为15mm左右,腹部黄绿色,前胸背板有A形黑斑纹。体背共有7条纵带,体表有毛瘤和短毛。蛹黄褐色,表面有不明显的7条纵纹。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一年生枝上越冬。翌年3月底至4月初卵孵化,低龄幼虫群集枝梢取食新叶,以后随虫龄增长分散危害,食量剧增,并可吐丝缠绕叶片。幼虫稍受震动即吐丝下垂。4月底至5月初幼虫老熟,在浅土中结茧化蛹,以蛹越夏。11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后产卵于枝梢,以卵越冬。斑蛾类的防治措施斑蛾类的防治措施1结合冬春修剪,剪除虫卵。生长期人工捏杀虫苞、摘除虫叶,集中销毁,捕捉成虫;以幼虫越冬的,可在幼虫越冬前在干基束草把诱杀。2幼虫期喷洒青虫菌500倍液、l%灭虫灵20003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九、螟蛾类九、螟蛾类(一)黄杨绢野螟(一)黄杨绢野螟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全国分布。幼虫危害大叶黄杨、瓜子黄杨、全国分布。幼虫危害大叶黄杨、瓜子黄杨、庐山黄杨、锦熟黄杨、朝鲜黄杨、雀舌黄杨、庐山黄杨、锦熟黄杨、朝鲜黄杨、雀舌黄杨、冬青和卫矛等。此虫具有突发性,轻者影响冬青和卫矛等。此虫具有突发性,轻者影响正常生长,重者叶枯脱落,造成光秃枝,致正常生长,重者叶枯脱落,造成光秃枝,致幼株死亡幼株死亡黄杨绢野螟危害状黄杨绢野螟危害状2、识别特征黄杨绢野螟成虫黄杨绢野螟幼虫黄杨绢野螟幼虫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缀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越冬幼虫活动危害,5月上旬为盛期,5月中旬在缀叶中化蛹,蛹期9d左右。成虫有弱趋光性,昼伏夜出,雌蛾将卵产在叶背面,卵期约7d。幼虫共6龄。第一代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以第二代幼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若防治不及时,叶片被蚕食光,植株变黄枯萎。9月下旬幼虫结网缀叶做包,在包内结薄茧越冬,天敌有凹眼姬蜂、蚂蚁、卵跳小蜂等。(二)棉卷叶野螟(二)棉卷叶野螟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楸葵、木槿、芙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楸葵、木槿、芙蓉、女贞、木棉、扶桑、蜀葵和海棠等园林蓉、女贞、木棉、扶桑、蜀葵和海棠等园林植物。植物。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015mm,淡黄色。头部浅黄色,胸部背面有12个黑褐色小点排成4行。前后翅内横线及外横线为波状栗色,前翅前缘近中央处有“OR”形的褐色斑纹,缘毛淡黄色,后翅中室端部有细长棕色环纹,外横线和亚外缘线波状,缘毛淡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526mm,体绿色,头部棕黑色,胸足黑色,体上有稀疏的长刚毛。蛹纺锤形,红褐色。3、生活习性北京1年34代,华南代,以老熟幼虫在茎杆、落叶、杂草或树皮缝中越冬。翌年5月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以植株上部最多。幼虫6月中至7月孵化,初孵幼虫多聚集于叶背啃食叶肉,3龄后分散危害,将叶片卷成筒状,幼虫潜藏其中危害,并有转叶危害习性,严重时将叶片吃光,7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8月底至9月上旬出现第3代成虫,11月份以幼虫越冬。螟蛾类的防治措施螟蛾类的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虫源。 如秋季清理枯枝落叶及杂草,并集中烧毁。2在幼虫危害期可人工摘虫苞。3发生面积大时于初龄幼虫期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敌敌畏1份+灭幼脲3号1份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4开展生物防治。卵期释放赤眼蜂,幼虫期施用白僵菌等。十、天蛾类十、天蛾类(一)霜天蛾(一)霜天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危害梧桐、丁香、女贞、泡桐、白蜡、苦楝、危害梧桐、丁香、女贞、泡桐、白蜡、苦楝、樟、楸等园林花木,以幼虫食叶。樟、楸等园林花木,以幼虫食叶。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4550mm,体翅灰白至暗灰色。胸部背面有由灰黑色鳞片组成的圆圈。前翅上有黑灰色斑纹,顶角有一个半圆形黑色斑纹,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后翅灰白色。卵球形,淡黄色。老熟幼虫体长7596mm,有两种体色:一种是绿色,腹部18节两侧有一条白斜纹,斜纹上缘紫色,尾角绿色;另一种也是绿色,上有褐色斑块,尾角褐色,上生短刺。蛹体长5060mm,红褐色。3、生活习性1年1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羽化。67月份危害最烈。10月底幼虫老熟入土化蛹越冬。成虫白天隐藏,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多散产于叶背。幼虫孵化后先啃食叶表皮,随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和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树下有大量的碎叶和深绿色大粒虫粪。(一)(一)桃天蛾桃天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主要寄主为桃、苹果、梨、杏、樱桃、枇杷、主要寄主为桃、苹果、梨、杏、樱桃、枇杷、海棠、葡萄等,以幼虫啃食叶片,发生严重海棠、葡萄等,以幼虫啃食叶片,发生严重时,常逐枝吃光叶片,甚至全树叶片被食殆时,常逐枝吃光叶片,甚至全树叶片被食殆尽,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尽,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3646mm,体肥大,深褐色,头细小,复眼紫黑色。前翅狭长,灰褐色,有数条较宽的深浅不同的褐色横带,在后缘臀角处有一紫黑色斑纹。后翅近三角形,枯黄至粉红色,翅脉褐色,臀角处有2个紫黑色斑纹。卵扁圆形,绿色透明。老熟幼虫体长80mm,黄绿色,头部呈三角形,体上附生黄白色颗粒,第四节后每节气门上方有黄色斜条纹,有一个尾角。蛹长45mm,纺锤形,黑褐色,尾端有短刺。3、生活习性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地下510cm深处的蛹室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于5月中旬出现,白天静伏不动,傍晚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树枝阴暗处、树干裂缝内或叶片上,散产。每雌蛾产卵量为170500粒。卵期约7d。第一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发生危害。6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入地作穴化蛹,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危害,9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地47cm作穴(土茧)化蛹越冬。天蛾类的防治措施天蛾类的防治措施1结合耕翻土壤,人工挖蛹。根据树下虫粪寻找幼虫进行捕杀。2利用新型高压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3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时,喷洒Bt.乳剂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多来宝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十一、枯叶蛾类十一、枯叶蛾类(一)马尾松毛虫(一)马尾松毛虫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马尾松毛虫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华南马尾松毛虫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等地,主要危害马尾松,也危害湿地松、火等地,主要危害马尾松,也危害湿地松、火炬松等。炬松等。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 1年发生年发生2424代,发生世代的多少随不同代,发生世代的多少随不同地区而异。一般于地区而异。一般于1111月间以月间以4 4、5 5龄幼虫龄幼虫聚集在树皮缝隙间、树下杂草内、石块聚集在树皮缝隙间、树下杂草内、石块或叶丛中越冬。在长江流域一带或叶丛中越冬。在长江流域一带5 5月中、月中、下旬第下旬第1 1代幼虫孵化,代幼虫孵化,7 7月下旬孵化出第月下旬孵化出第2 2代幼虫:一部分第代幼虫:一部分第2 2代幼虫于代幼虫于9 9月上旬结月上旬结茧化蛹,产生下一代,而另一部分第茧化蛹,产生下一代,而另一部分第2 2代代幼虫于幼虫于8 8月中、下旬滞育,生长发育缓慢,月中、下旬滞育,生长发育缓慢,延续至延续至1111月越冬。月越冬。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卵产于松针或小枝上,聚集成块。初孵幼虫嚼食卵卵产于松针或小枝上,聚集成块。初孵幼虫嚼食卵壳,然后在附近的针叶上群集取食。壳,然后在附近的针叶上群集取食。1 1、2 2龄幼虫受龄幼虫受到惊扰即吐丝下垂,并可借风传播。到惊扰即吐丝下垂,并可借风传播。3 3、4 4龄幼虫分龄幼虫分散危害,遇惊即弹跳掉落。散危害,遇惊即弹跳掉落。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单食性的害虫,在一般情况下只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单食性的害虫,在一般情况下只危害马尾松。但近年来,随着湿地松、火炬松等的危害马尾松。但近年来,随着湿地松、火炬松等的引进栽培,对这些松树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引进栽培,对这些松树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二)黄褐天幕毛虫(二)黄褐天幕毛虫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危害杨、梅、桃、李、杨、柳、榆、栎、危害杨、梅、桃、李、杨、柳、榆、栎、苹果、梨、樱桃等多种阔叶树木。该虫苹果、梨、樱桃等多种阔叶树木。该虫食性杂,以幼虫食叶,严重时能将大面食性杂,以幼虫食叶,严重时能将大面积阔叶林全部吃光。积阔叶林全部吃光。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 1年年1 1代,以卵在小枝条上越冬。翌春孵化,代,以卵在小枝条上越冬。翌春孵化,初孵幼虫吐丝作巢,群居生活。稍大以后,初孵幼虫吐丝作巢,群居生活。稍大以后,于枝杈间结成大的丝网群居。白天潜伏,晚于枝杈间结成大的丝网群居。白天潜伏,晚上外出取食。老龄幼虫分散取食。上外出取食。老龄幼虫分散取食。6 6月末月末7 7月月初幼虫老熟并在叶间做茧化蛹。初幼虫老熟并在叶间做茧化蛹。7 7月中、下旬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卵产于细枝上,呈羽化成虫。卵产于细枝上,呈“顶针状顶针状”。成虫有趋光性。成虫有趋光性。 (三)杨枯叶蛾(三)杨枯叶蛾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桃、樱花、李、梅及杨柳等。桃、樱花、李、梅及杨柳等。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翅黄褐色,翅展雌蛾成虫体翅黄褐色,翅展雌蛾5676mm,雄蛾,雄蛾4060mm。前翅狭长。前翅狭长,外缘呈波状弧形,有外缘呈波状弧形,有5条黑条黑色断续波状纹,后翅有色断续波状纹,后翅有3条明显波状纹,前后翅散条明显波状纹,前后翅散布稀疏黑色鳞片。卵椭圆形布稀疏黑色鳞片。卵椭圆形,灰白色,卵块上覆盖灰灰白色,卵块上覆盖灰黄色绒毛。幼虫体长黄色绒毛。幼虫体长8085mm, 头棕褐色,体灰褐头棕褐色,体灰褐色,中、后胸背面有蓝色斑各一块,斑后有灰黄色色,中、后胸背面有蓝色斑各一块,斑后有灰黄色横带。腹部第横带。腹部第8节有一瘤突,体侧各节有大小不同节有一瘤突,体侧各节有大小不同的褐色毛瘤一对。的褐色毛瘤一对。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每年发生每年发生2 2代代, ,以幼虫紧贴在树皮凹陷处越冬。以幼虫紧贴在树皮凹陷处越冬。当日平均气温大于当日平均气温大于55以上时,开始取食。以上时,开始取食。4 4月中、下旬化蛹月中、下旬化蛹,5,5月下旬至月下旬至6 6月上、中旬第一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危害代幼虫危害,初孵幼虫群集取食初孵幼虫群集取食, 3, 3龄后分散,龄后分散,数量多时数量多时, , 可将叶片食光。幼虫老熟以后可将叶片食光。幼虫老熟以后, , 吐丝缀叶或在树干上结茧化蛹。吐丝缀叶或在树干上结茧化蛹。 1消灭越冬虫体,可结合修剪、肥水管理等消灭越冬虫源。2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摘除卵块或孵化后尚群集的初龄幼虫及蛹茧;灯光诱杀成虫;于幼虫越冬前,干基绑草绳诱杀。n枯叶蛾类的防治措施枯叶蛾类的防治措施枯叶蛾类的防治措施枯叶蛾类的防治措施3化学防治。发生严重时,可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50%磷胺乳剂10001500倍液、25%灭幼脲3号稀释1000倍液喷雾防治。4生物防治。利用松毛虫卵寄生蜂。用白僵菌、青虫菌、松毛虫杆菌等微生物制剂使幼虫致病死亡。十二、甲虫类十二、甲虫类(一)榆蓝叶甲(一)榆蓝叶甲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甘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甘肃、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以成虫、幼虫取食肃、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以成虫、幼虫取食榆叶,常将叶片吃光。榆叶,常将叶片吃光。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成虫体长78.5mm78.5mm,近长椭圆形,黄褐色,鞘,近长椭圆形,黄褐色,鞘翅蓝绿色,有金属光泽,头部具一黑斑。前翅蓝绿色,有金属光泽,头部具一黑斑。前胸背板中央有胸背板中央有1 1个黑斑。卵黄色,长椭圆形,个黑斑。卵黄色,长椭圆形,长径长径1.1mm1.1mm。老熟幼虫体长约。老熟幼虫体长约11mm11mm,长形微扁,长形微扁平,深黄色。体背中央有平,深黄色。体背中央有1 1条黑色纵纹。头、条黑色纵纹。头、胸足及腹部所有毛瘤均漆黑色。前胸背板后胸足及腹部所有毛瘤均漆黑色。前胸背板后缘近中部有一对四方形黑斑。蛹污黄色,椭缘近中部有一对四方形黑斑。蛹污黄色,椭圆形,长圆形,长7.5mm7.5mm。 北京、辽宁一年发生北京、辽宁一年发生2 2代,均以成虫越冬。翌代,均以成虫越冬。翌年年4545月份成虫开始活动,危害叶片,并产卵月份成虫开始活动,危害叶片,并产卵于叶背,成于叶背,成2 2行。初孵幼虫剥食叶肉,被害部行。初孵幼虫剥食叶肉,被害部呈网眼状,呈网眼状,2 2龄以后将叶食成孔洞。老熟幼虫龄以后将叶食成孔洞。老熟幼虫于于6 6月中下旬开始爬至树洞、树杈、树皮缝等月中下旬开始爬至树洞、树杈、树皮缝等处群集化蛹。成虫羽化后取食榆叶补充营养。处群集化蛹。成虫羽化后取食榆叶补充营养。成虫有假死性。越冬成虫死亡率很高,所以成虫有假死性。越冬成虫死亡率很高,所以第一代危害不太严重。第一代危害不太严重。 (二)白杨叶甲(二)白杨叶甲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内蒙、河南、湖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内蒙、河南、湖北、新疆等地。以幼虫及成虫危害多种杨柳北、新疆等地。以幼虫及成虫危害多种杨柳的叶片。的叶片。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成虫体长1015mm1015mm,近椭圆形。前胸背板蓝黑,近椭圆形。前胸背板蓝黑色,鞘翅橙红色,近翅基四分之一处略收缩,色,鞘翅橙红色,近翅基四分之一处略收缩,末端圆钝。卵长椭圆形,长末端圆钝。卵长椭圆形,长2mm2mm,初时淡黄色,初时淡黄色,后变橙红色。老熟幼虫体长后变橙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7mm17mm,橘黄色,橘黄色,头部黑色。前胸背板有黑色头部黑色。前胸背板有黑色“”形纹,其形纹,其它各节背面有二列黑点,第它各节背面有二列黑点,第2 2、3 3节两侧各有节两侧各有一个黑色刺状突起。蛹长一个黑色刺状突起。蛹长1014mm1014mm,初为白色,初为白色,近羽化时橙红色。近羽化时橙红色。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或浅土层中越冬。翌年4月份寄主发芽后开始上树取食,并交尾产卵。卵产于叶背或嫩枝叶柄处,块状。初龄幼虫有群集习性,2龄后开始分散取食,取食叶缘呈缺刻状。幼虫于6月上旬开始老熟附着于叶背悬垂化蛹。6月中旬羽化成虫。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虫开始越夏越冬。(三)茄二十八星瓢虫(三)茄二十八星瓢虫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台湾、海南、广东、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危害茄子、金银花、枸杞、五爪金龙、藏等。危害茄子、金银花、枸杞、五爪金龙、冬珊瑚、三色堇等。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肉,冬珊瑚、三色堇等。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肉,严重时全叶食尽。严重时全叶食尽。 2、识别特征 成虫半球形,黄褐色,头部黑色,体表密生黄色细毛。前胸背板上有6个黑点,2个鞘翅上共有28个黑斑。卵长0.7mm,长纺缍形,淡黄至褐色。幼虫体长8mm,淡黄色,中部膨大,两端较细,体背各节有6个枝刺。 3、生活习性1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在土块下、树皮缝中、杂草丛中越冬。每年以5月发生数量最多,危害最重。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和自残性。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取食下表皮和叶肉,只剩上表皮。2龄后分散危害,造成许多缺刻或仅留叶脉。幼虫4龄后老熟,并在叶背或茎上化蛹。田间世代重叠。甲虫类的防治措施甲虫类的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虫源。清除墙缝、石砖、落叶、杂草下等处越冬的成虫,减少越冬基数。2利用假死性人工震落捕杀成虫或人工摘除卵块。3化学防治。各代成虫、幼虫发生期喷洒80%敌敌畏和90%敌百虫1000倍液、40.7%乐斯本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4保护、利用天敌寄生蜂、瓢虫、小鸟等来减少虫害。十三、叶蜂类十三、叶蜂类(一)蔷薇三节叶蜂(一)蔷薇三节叶蜂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危害蔷薇、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危害蔷薇、月季、十姐妹、黄刺玫、玫瑰等花卉,以幼月季、十姐妹、黄刺玫、玫瑰等花卉,以幼虫食叶,严重时可把叶片食光。虫食叶,严重时可把叶片食光。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1 1年年1919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翌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翌年年3 3月上、中旬化蛹、羽化、交尾和产卵,成月上、中旬化蛹、羽化、交尾和产卵,成虫用产卵管将月季、蔷薇等寄主植物的新梢虫用产卵管将月季、蔷薇等寄主植物的新梢纵向切开一开口,产卵于其中,使茎部纵裂,纵向切开一开口,产卵于其中,使茎部纵裂,并变黑倒折,幼虫孵化后,爬出来危害叶片,并变黑倒折,幼虫孵化后,爬出来危害叶片,初龄幼虫有群集习性,先啃食叶肉,后吞食初龄幼虫有群集习性,先啃食叶肉,后吞食叶片。天敌有蜘蛛、捕食性蝽象等。叶片。天敌有蜘蛛、捕食性蝽象等。 叶蜂类的防治措施叶蜂类的防治措施1冬春季结合土壤翻耕消灭越冬茧。2寻找产卵枝梢、叶片,人工摘除卵梢、卵叶或孵化后尚群集的幼虫。3 幼虫危害期喷洒Bt.乳剂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500倍液。十四、蝗虫类短额负蝗短额负蝗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危害一串红、凤仙花、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危害一串红、凤仙花、鸡冠花、三色堇、千日红、长春花、金鱼草、鸡冠花、三色堇、千日红、长春花、金鱼草、冬珊瑚、菊花、月季、茉莉、扶桑、大丽花、冬珊瑚、菊花、月季、茉莉、扶桑、大丽花、栀子花等多种花卉。栀子花等多种花卉。 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成虫体长2132mm2132mm,体色多变,从淡绿色到褐,体色多变,从淡绿色到褐色和浅黄色都有色和浅黄色都有, ,并杂有黑色小斑。头部锥形,并杂有黑色小斑。头部锥形,前翅绿色,后翅基部红色,末端部绿色。若前翅绿色,后翅基部红色,末端部绿色。若虫、初孵若虫体淡绿色,带有白色斑点。触虫、初孵若虫体淡绿色,带有白色斑点。触角末节膨大角末节膨大, ,色较其它节深,复眼黄色,前、色较其它节深,复眼黄色,前、中足有紫红色斑点。卵块产于土中中足有紫红色斑点。卵块产于土中,外有黄外有黄色胶质。色胶质。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年2代,以卵越冬。5月上旬开始孵化,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7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第二代若虫7月下旬开始孵化,8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产卵盛期,产下越冬卵。成、若虫大量发生时,常将叶片食光,仅留秃枝。初孵若虫有群集危害习性,2龄后分散危害。 防冶措施防冶措施1人工捕捉。初孵若虫群集危害及成虫交配期进行网捕。2若虫或成虫盛发时,可喷洒50%杀螟松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效果。十五、蝶类十五、蝶类柑橘凤蝶柑橘凤蝶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危害柑橘、金橘、柠檬、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危害柑橘、金橘、柠檬、佛手、花椒、黄波罗等。以幼虫取食幼芽及佛手、花椒、黄波罗等。以幼虫取食幼芽及叶片,是园林中常见的蝶类。叶片,是园林中常见的蝶类。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成虫体长2232mm2232mm,体黄色,背面中央有黑色,体黄色,背面中央有黑色纵带。翅面上有黄黑相间的斑纹,亚外缘有纵带。翅面上有黄黑相间的斑纹,亚外缘有8 8个黄色新月形斑。后翅外缘波状,后角有一个黄色新月形斑。后翅外缘波状,后角有一尾状突起。卵圆球形,长尾状突起。卵圆球形,长1mm1mm,初时黄白色,初时黄白色,近孵化时黑灰色。老熟幼虫体长近孵化时黑灰色。老熟幼虫体长4051mm4051mm,绿,绿色。后胸有眼状纹及弯曲成马蹄形的细线纹。色。后胸有眼状纹及弯曲成马蹄形的细线纹。腹部第腹部第1 1节后缘有节后缘有1 1条大形黑带,第条大形黑带,第4646腹节两腹节两侧具黑色斜带。头部臭丫腺为黄色。蛹长侧具黑色斜带。头部臭丫腺为黄色。蛹长2932mm2932mm,纺锤形,头部分二叉,胸部稍突起,纺锤形,头部分二叉,胸部稍突起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各地发生代数不一,东北各地发生代数不一,东北1 1年年2 2代,长江流域及其以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地区1 1年年3434代,台湾代,台湾1 1年年5 5代。以蛹悬于枝条上越代。以蛹悬于枝条上越冬。以冬。以3 3代为例,翌年代为例,翌年4 4月出现成虫,月出现成虫,5 5月上中旬为第月上中旬为第1 1代幼虫,代幼虫,7 7月中至月中至8 8月中第月中第2 2代幼虫,代幼虫,9 9月上旬至月上旬至1010月月第第3 3代幼虫。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白天活动,卵单代幼虫。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白天活动,卵单个产于嫩叶及枝梢上。初孵幼虫茶褐色,似鸟粪。个产于嫩叶及枝梢上。初孵幼虫茶褐色,似鸟粪。幼虫老熟后吐丝缠绕于枝条上化蛹。成虫春、夏二幼虫老熟后吐丝缠绕于枝条上化蛹。成虫春、夏二型颜色有差异。型颜色有差异。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1人工摘除越冬蛹,并注意保护天敌。2结合花木修剪管理,人工采卵、杀死幼虫或蛹体。3严重发生时喷施20%除虫菊酯乳油2000倍液、2.50%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第二节第二节 园林植物主要吸汁害虫及防治园林植物主要吸汁害虫及防治园林植物吸汁害虫种类很多,包括同翅目的蚜虫、介壳虫、叶蝉、蜡蝉、木虱、粉虱;半翅目的蝽象;缨翅目的蓟马;蜱螨目的螨类等。发生特点为发生特点为:(1)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幼嫩组织的养分,导致枝叶枯萎;(2)发生代数多,高峰期明显;(3)个体小,繁殖力强,发生初期危害状不明显,易被人忽视;(4)扩散蔓延迅速,借风力、苗木传播远方;(5)多数种类为媒介昆虫,可传播病毒病和植原体病害。一、蚜虫类一、蚜虫类(一)桃蚜(一)桃蚜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极广,遍及全世界。危害海棠、郁金香、分布极广,遍及全世界。危害海棠、郁金香、叶牡丹、百日草、金鱼草、金盏花、樱花、叶牡丹、百日草、金鱼草、金盏花、樱花、蜀葵、梅花、夹竹桃、香石竹、大丽花、菊蜀葵、梅花、夹竹桃、香石竹、大丽花、菊花、仙客来、一品红、白兰、瓜叶菊、桃、花、仙客来、一品红、白兰、瓜叶菊、桃、樱桃、柑桔等樱桃、柑桔等300300余种花木。以成、若蚜群集余种花木。以成、若蚜群集危害新梢、嫩芽和新叶,受害叶向背面作不危害新梢、嫩芽和新叶,受害叶向背面作不规则卷曲。规则卷曲。 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无翅孤雌成蚜:体长2.2毫米。体色绿、黄绿、粉红、褐。尾片圆锥形、有曲毛6-7根。有翅孤雌蚜:体长同无翅蚜、头胸黑色、腹部淡绿色。卵:椭圆形、初为绿色,后变黑色。若虫:近似无翅孤雌胎生蚜、淡绿或淡红色、体较小。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每年发生30-40代,以卵在桃树的叶芽和花芽基部和树皮缝、小枝中越冬。属乔迁式。翌年3月开始孵化,先群集芽上,后转移到花和叶上。5、6月份繁殖最盛,并不断产生有翅蚜迁入蜀葵和十字花科植物上为害,1011月以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樱花等树上。春末夏初及秋季是桃蚜为害严重的季节。月季长管蚜月季长管蚜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危害月季、蔷分布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危害月季、蔷薇、十姊妹等蔷薇属植物。以成、若蚜群集薇、十姊妹等蔷薇属植物。以成、若蚜群集于新梢、嫩叶和花蕾上危害。植株受害后,于新梢、嫩叶和花蕾上危害。植株受害后,枝梢生长缓慢,花蕾和幼叶不易伸展,花形枝梢生长缓慢,花蕾和幼叶不易伸展,花形变小。变小。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 1年年10201020代,以成蚜和若蚜在月季、蔷薇的叶芽和代,以成蚜和若蚜在月季、蔷薇的叶芽和叶背越冬。营孤雌生殖。无翅胎生雌蚜叶背越冬。营孤雌生殖。无翅胎生雌蚜4 4月初开始发月初开始发生,生,4 4月中、下旬至月中、下旬至5 5月份发生数量和被害株数均明月份发生数量和被害株数均明显增多。显增多。7878月高温天气对其不适宜,月高温天气对其不适宜,910910月份发生月份发生量又增多。平均气温在量又增多。平均气温在2020左右,气候又比较干燥左右,气候又比较干燥时,利于其生长和繁殖。时,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三)棉蚜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扶桑、木槿、石榴、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扶桑、木槿、石榴、一串红、茶花、菊花、牡丹、常春藤、紫叶一串红、茶花、菊花、牡丹、常春藤、紫叶李、兰花、大丽花、紫荆、仙客来、玫瑰等。李、兰花、大丽花、紫荆、仙客来、玫瑰等。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嫩梢,花蕾、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嫩梢,花蕾、花朵和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影响开朵和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影响开花,同时,诱发煤污病。花,同时,诱发煤污病。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mm,夏季棕黄至黑色;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mm,黄色或浅绿色,前胸背板黑色,腹部两侧有34对黑斑纹。腹管黑色,圆管形,尾片同无翅型。无翅若蚜复眼红色,夏季多为黄白色至黄绿色,秋季蓝灰色至绿色。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年发生20代左右,以卵在木槿、石榴等枝条的芽腋处越冬。翌年春34月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进行孤雌胎生,繁殖34代,45月产生有翅胎生雌蚜,飞到菊花、扶桑、茉莉、瓜叶菊等夏寄主上危害,并继续孤雌生殖,晚秋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从夏寄主迁到冬寄主上,与雄蚜交配后产卵,以卵越冬。 (四)绣线菊蚜(四)绣线菊蚜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我国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危害白玉兰、广玉兰、榆叶梅、樱花、银柳、柑树、脐橙、海棠、苹果、含笑、海桐、石楠、南蛇藤、枇杷和绣线菊等80余种。以成、若蚜群集危害新梢、嫩芽和新叶,受害叶片向背面横卷。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 无翅雌蚜体长约无翅雌蚜体长约1.7mm1.7mm,体黄或黄绿色,腹管,体黄或黄绿色,腹管和尾片灰黑色。有翅雌蚜头和胸部黑色,腹和尾片灰黑色。有翅雌蚜头和胸部黑色,腹管黄色,有黑色斑纹。若蚜黄绿色,腹部肥管黄色,有黑色斑纹。若蚜黄绿色,腹部肥大,腹管短小大,腹管短小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该虫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在树皮缝、芽腋等处越冬,以23年生枝条分杈皱缝和芽腋处卵量较多。翌年3月花木萌芽时,越冬卵孵化。先在越冬寄主上危害,群集刺吸幼芽、嫩梢和幼叶汁液,造成叶片卷曲、枯黄、提早落叶。45月迁飞到绣线菊等花卉上刺吸危害,进行孤雌繁殖,此时虫口密度上升,夏季多雨时节虫口密度下降。夏末秋初产生有翅蚜,逐渐迁飞到树木上危害。10月产生雌雄有性蚜,雌蚜交配后产卵,以卵越冬。蚜虫类的防治措施蚜虫类的防治措施1注意检疫虫情,抓紧早期防治。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醮水刷掉,刷时要小心轻刷、刷净,避免损伤嫩梢、嫩叶,刷下的蚜虫要及时处理干净,以防蔓延。2保护和利用天敌。瓢虫、草蛉等天敌已能大量人工饲养后适时释放。另外蚜霉菌等亦能人工培养后稀释喷施。3烟草末40g加水1kg,浸泡48h后过滤制得原液,使用时加水1kg稀释,另加洗衣粉23g或肥皂液少许,搅匀后喷洒植株,有很好的效果。4药剂防治。尽量少用广谱触杀剂,选用对天敌杀伤较小的、内吸和传导作用大的药物。发生严重地区,木本花卉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卵和初孵若虫。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啶虫咪乳油20002500倍液、40%硫酸烟精8001200倍液、鱼藤精10002000倍液、50%辟蚜雾乳油30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4000倍液;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100倍液进行涂茎,对梅、樱花等安全。5物理防治。利用涂有黄色和胶液的纸板或塑料板,诱杀有翅蚜虫;或采用银白色锡纸反光,拒避迁飞的蚜虫。菊小长管蚜菊小长管蚜二、介壳虫类二、介壳虫类介壳虫属同翅目蚧总科。园林植物上的介壳虫种类很多,据估计有700多种。植物的根、茎、叶、果等部位都有不同种类的介壳虫寄生。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红蜡蚧l、日本龟蜡蚧、吹绵蚧、日本松干蚧、草履蚧、常春藤圆盾蚧、糠片盾蚧、桑白盾蚧、褐软蚧、仙人掌盾蚧、梨圆盾蚧、月季白轮盾蚧等。日本蜡蚧日本蜡蚧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全国各地。食性杂,危害山茶、夹分布全国各地。食性杂,危害山茶、夹竹桃、白兰、含笑、海桐、蜡梅、栀子竹桃、白兰、含笑、海桐、蜡梅、栀子花、桂花、石榴、月季、蔷薇、海棠、花、桂花、石榴、月季、蔷薇、海棠、牡丹、芍药等植物。若虫和雌成虫在枝牡丹、芍药等植物。若虫和雌成虫在枝梢和叶背中脉处,吸食汁液危害,严重梢和叶背中脉处,吸食汁液危害,严重时枝叶干枯,花木生长衰弱。时枝叶干枯,花木生长衰弱。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雌成虫椭圆形,暗紫褐色,体长约雌成虫椭圆形,暗紫褐色,体长约3mm3mm,蜡壳,蜡壳灰白色,背部隆起,表面具龟甲状凹线,蜡灰白色,背部隆起,表面具龟甲状凹线,蜡壳顶偏在一边,周边有壳顶偏在一边,周边有8 8个圆突。雄成虫体棕个圆突。雄成虫体棕褐色,体长约褐色,体长约1.3mm1.3mm,长椭圆形。翅透明,具,长椭圆形。翅透明,具2 2条翅脉。雌若虫蜡壳与雌成虫蜡壳相似,雄条翅脉。雌若虫蜡壳与雌成虫蜡壳相似,雄若虫蜡壳椭圆形,雪白色,周围有放射状蜡若虫蜡壳椭圆形,雪白色,周围有放射状蜡丝丝1313根。根。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 1年年1 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次年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次年55月雌月雌成虫开始产卵,成虫开始产卵,5 5月中、下旬至月中、下旬至6 6月为产卵盛期。月为产卵盛期。6767月若虫大量孵化。初孵若虫爬行很快,找到合适寄月若虫大量孵化。初孵若虫爬行很快,找到合适寄主即固定于叶片上危害,以正面靠近叶脉处为多。主即固定于叶片上危害,以正面靠近叶脉处为多。雌若虫雌若虫8 8月陆续由叶片转至枝干,雄若虫仍留叶片上,月陆续由叶片转至枝干,雄若虫仍留叶片上,至至9 9月上旬变拟蛹,月上旬变拟蛹,9 9月下旬大量羽化。雄成虫羽化月下旬大量羽化。雄成虫羽化当天即行交尾。受精雌成虫即于枝干上越冬。该虫当天即行交尾。受精雌成虫即于枝干上越冬。该虫繁殖快、产卵量大、产卵期较长,若虫发生期很不繁殖快、产卵量大、产卵期较长,若虫发生期很不一致。一致。 (二)草履蚧(二)草履蚧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山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区。危害广玉兰、罗汉松、碧桃、海西等地区。危害广玉兰、罗汉松、碧桃、海棠、紫叶李、大叶黄杨、丝棉木、龙爪槐、棠、紫叶李、大叶黄杨、丝棉木、龙爪槐、悬铃木、珊瑚树、樱桃、海桐、紫薇、十大悬铃木、珊瑚树、樱桃、海桐、紫薇、十大功劳、垂柳、绣球、柑橘等花木。以若虫、功劳、垂柳、绣球、柑橘等花木。以若虫、成虫聚集在树干基部或嫩枝、幼芽等处吸汁成虫聚集在树干基部或嫩枝、幼芽等处吸汁危害。危害。 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雌成虫体长雌成虫体长7.810mm7.810mm,体扁平,长椭圆形,体扁平,长椭圆形,背面淡灰紫色,腹面黄褐色,周缘淡黄色,背面淡灰紫色,腹面黄褐色,周缘淡黄色,被一层霜状蜡粉,腹部有横列皱纹和纵向被一层霜状蜡粉,腹部有横列皱纹和纵向凹沟,形似草鞋。雄成虫体紫红色,长凹沟,形似草鞋。雄成虫体紫红色,长56mm56mm,翅,翅1 1对,淡黑色。若虫与雌成虫相对,淡黑色。若虫与雌成虫相似,但体小,色深。似,但体小,色深。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1 1年年1 1代,以卵囊在树根附近的土中越冬。长代,以卵囊在树根附近的土中越冬。长江流域各省,越冬卵在当年的江流域各省,越冬卵在当年的1212月和次年的月和次年的1 1月间孵化,月间孵化,3 3月上、中旬若虫上树较多,多集月上、中旬若虫上树较多,多集中在中在1212年生枝上吸食危害,以年生枝上吸食危害,以4 4月份危害最月份危害最烈。烈。4 4月中、下旬雄若虫潜伏于树皮缝等隐蔽月中、下旬雄若虫潜伏于树皮缝等隐蔽处,分泌大量蜡丝缠绕虫体,变拟蛹。交尾处,分泌大量蜡丝缠绕虫体,变拟蛹。交尾后的雌成虫于后的雌成虫于55月下旬开始寻找附近疏松的月下旬开始寻找附近疏松的土表或树皮缝隙等处形成卵囊产卵。土表或树皮缝隙等处形成卵囊产卵。 (三)桑白盾蚧(三)桑白盾蚧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全国各地。危害梅花、桃花、樱花、丁香、棕分布全国各地。危害梅花、桃花、樱花、丁香、棕榈、芙蓉、苏铁、桂花、榆叶梅、木槿、翠菊、玫榈、芙蓉、苏铁、桂花、榆叶梅、木槿、翠菊、玫瑰、芍药、夹竹桃、蒲桃、山茶、白腊、紫穗槐等瑰、芍药、夹竹桃、蒲桃、山茶、白腊、紫穗槐等花木。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刺吸汁液,花木。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刺吸汁液,严重时介壳密集重叠。受害后,花木生长不良,树严重时介壳密集重叠。受害后,花木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甚至枝条或全株死亡。势衰弱,甚至枝条或全株死亡。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雌介壳圆形或近圆形,长雌介壳圆形或近圆形,长22.5mm22.5mm,灰白色,灰白色,背面微隆,有螺旋纹;壳点黄褐色,偏在介背面微隆,有螺旋纹;壳点黄褐色,偏在介壳的一方。雌成虫体宽,体长约壳的一方。雌成虫体宽,体长约1mm, 1mm, 卵圆形,卵圆形,橙黄或桔红色。雄介壳细长,白色,长橙黄或桔红色。雄介壳细长,白色,长1mm1mm左左右,背面有右,背面有3 3条纵脊,壳点橙黄色,位于介壳条纵脊,壳点橙黄色,位于介壳的前端。的前端。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世代数因地而异,1年可发生25代,以受精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各代若虫孵化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上、中旬。早春树液流动后开始吸食汁液,虫体迅速膨大,体内卵粒逐渐形成。卵产于雌介壳下。雌成虫产完卵便干缩死亡。初孵化的若虫将口针插入枝干皮层内固定吸食。雌若虫在第一次蜕皮后即分泌蜡质物,形成圆形介壳;雄若虫在第一次蜕皮后,进入二龄后期才开始分泌白色絮状蜡质物形成长筒形介壳。雄虫寿命极短,仅1d左右。该虫多分布于枝条分叉处和枝干阴面。介壳虫类的防治措施介壳虫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植物检疫,禁止有虫苗木输出或输入。2加强养护。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如实行轮作,合理施肥,清洁花圃,提高植株自然抗虫力;合理确定植株种植密度,合理疏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冬季或早春,结合修剪、施肥等农事操作,挖除卵囊,剪去部分有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介壳虫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毛笔轻轻清除,或用布团蘸煤油抹杀。3化学防治。冬季和早春植物发芽前,可喷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代若虫和雌虫。在初孵若虫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40%乐斯本乳油,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每隔710d喷1次,共喷23次,喷药时要求均匀周到。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乳油510倍液打孔注药。4生物防治:介壳虫天敌多种多样,种类十分丰富,如澳洲瓢虫可捕食吹绵蚧;大红瓢虫和红缘黑瓢虫可捕食草履蚧;红点唇瓢虫可捕食日本龟蜡蚧、桑白蚧、长白蚧等多种蚧虫;异色瓢虫、草蛉等可捕食日本松干蚧。寄生盾蚧的小蜂有蚜小蜂、跳小蜂、缨小蜂等。因此,在园林绿地中种植蜜源植物、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天敌较多时,不使用药剂或尽可能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在天敌较少时进行人工饲养繁殖,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三、粉虱类三、粉虱类粉虱类属同翅目粉虱科。体微小,雌雄均有翅,翅短而圆,膜质,翅脉极少,前后翅相似,后翅略小。体翅均有白色蜡粉,故称粉虱。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温室粉虱、橘刺粉虱、烟粉虱、柑橘粉虱等(一)温室粉虱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又名白粉虱,是一种分布很广的露地和温室害虫,是一世界性的检疫对象。危害倒挂金钟、茉莉、兰花、凤仙花、一串红、月季、牡丹、菊花、万寿菊、五色梅、扶桑、绣球、旱金莲、一品红、大丽花等多种花卉。主要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寄主植物叶背,刺吸汁液危害,使叶片卷曲、褪绿发黄,甚至干枯。此外,成虫和幼虫还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 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01.2mm,体浅黄或浅绿色,被有白色蜡粉。复眼赤红色。前、后翅上各有一条翅脉,前翅翅脉分叉。卵长0.20.5mm,长椭圆形,具柄,初时淡黄色,后变黑褐色。幼虫体长0.5mm,扁平椭圆形,黄绿色,体表具长短不一的蜡丝,两根尾须稍长。蛹长0.8mm,稍隆起,淡黄色,背面有11对蜡质刚毛状突起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年10余代,在温室内可终年繁殖。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现象显著,以各种虫态在温室植物上越冬。成虫喜欢选择上部嫩叶栖息、活动、取食和产卵。卵期68d,幼虫期89d。成虫一般不大活动,常在叶背群聚,对黄色和嫩绿色有趋性。营有性生殖,也能孤雌生殖。幼虫孵化后即固定在叶背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蔫甚至导致死亡。此外,此虫可分泌大量蜜路,造成煤污,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粉虱类的防治措施粉虱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避免将虫带入塑料大棚和温室。早春,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及时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2加强养护。清除大棚和温室周围杂草,以减轻虫源。阴蔽、通风透光不良都有利于粉虱的发生,适当修枝,勤除杂草,以减轻危害。防治方法3物理防治。白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用黄色诱虫板诱杀。4药剂防治。38月严重危害期,可采用80%敌敌畏熏蒸成虫,按1ml/m3原液,兑水12倍,每隔57d喷1次,连续57次,并注意密闭门窗8h。亦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时注意药液均匀,叶背处更应周到。四、叶蝉类四、叶蝉类叶蝉类属同翅目叶蝉科,身体细长,常能跳跃,能横走,易飞行。通称浮尘子,又名叶跳虫,种类很多。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大青叶蝉、小绿叶蝉、棉叶蝉、二星叶蝉等。(一)大青叶蝉(一)大青叶蝉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木芙蓉、杜鹃、梅、李、樱花、海棠、梧桐、扁柏、桧柏、杨、柳、刺槐等多种花木。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片呈现小白斑,枝条枯死,影响生长发育,且可传播病毒病。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 成虫成虫体长710mm,雄较雌略小,青绿色。头橙黄色,左右各具1小黑斑,单眼2个,红色,单眼间有2个多角形黑斑。前翅革质绿色微带青蓝,端部色淡近半透明;前翅反面、后翅和腹背均黑色,腹部两侧和腹面橙黄色。足黄白至橙黄色。 卵长卵圆形,微弯曲,一端较尖,长约16mm,乳白至黄白色。 若虫若虫与成虫相似,共5龄。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一年35代,以卵于树木枝条表皮下越冬。4月孵化,若虫期3050天,第l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上旬。各代发生期大体为:第1代4月上旬7月上旬,成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第2代6月上旬8月中旬,成虫7月开始出现;第3代7月中旬11月中旬,成虫9月开始出现。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成虫有趋光性,夏季颇强,晚秋不明显,可能是低温所致。产卵于寄主植物茎秆、叶柄、主脉、枝条等组织内,以产卵器刺破表皮成月牙形伤口,产卵612粒于其中,排列整齐,产卵处的植物表皮成肾形凸起。每雌可产卵30一70粒,非越冬卵期9一15天,越冬卵期达5个月以上。10月下旬为产卵盛期,直至秋后,以卵越冬。(二)小绿叶蝉(二)小绿叶蝉1、分布与危害又名小绿浮尘子、叶跳虫,分布普遍。危害桃花、梅花、樱花、红叶李、苹果等花木。以成虫和若虫栖息于叶背,吮吸汁液危害,初期使叶片正面呈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全叶苍白,早期脱落。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34mm,绿色或黄绿色。头略呈三角形,复眼灰褐色,无单眼。中胸小盾片中央有1横凹纹和白色斑。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卵长0.8mm,新月形。初时乳白色半透明,孵化前淡绿色。若虫似成虫,黄绿色,具翅芽。3、生活习性世代数因地而异,江苏、浙江1年911代,广东1213代,海南17代。以成虫在杂草丛中或树皮缝内越冬。在杭州,越冬成虫于3月中旬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叶背主脉内,初孵若虫在叶背危害。3龄长出翅芽后,善爬善跳,喜横走。全年有两次危害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中旬、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白天活动,无趋光性。1加强庭园绿地的管理,清除树木、花卉附近的杂草。结合修剪,剪除有产卵伤疤的枝条。2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3在成虫、若虫危害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20%杀灭菊脂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0%叶蝉散乳油1000倍液。叶蝉类的防治措施叶蝉类的防治措施五、蜡蝉类五、蜡蝉类属同翅目蜡蝉科,体小型至大型。中足基节长,着生在身体的两侧,互相远离,后足基节短,固定不能活动,并互相接触,能跳跃。常见的有斑衣蜡蝉、龙眼鸡、八点蜡蝉等,以斑衣蜡蝉为例。斑衣蜡蝉斑衣蜡蝉1、分布与危害又名椿皮蜡蝉。危害臭椿、香椿、香樟、悬铃木、红叶李、紫藤、法桐、槐、榆、黄杨、珍珠梅、女贞、桂花、樱桃、美国地锦和葡萄等。成虫和若虫刺吸嫩梢及幼叶的汁液,造成叶片枯黄,嫩梢萎蔫,枝条畸形以及诱发煤污病。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干和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若虫孵化,5月上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小若虫群居在嫩枝幼叶上危害,稍有惊动便蹦跳而逃离。其危害不仅影响枝蔓当年的成熟,还影响来年枝条的生长发育。6月中下旬成虫出现,成虫和若虫常常数十头群集危害,此时寄主受害更加严重。成虫交配后,将卵产在避风处,卵粒排列呈块状,每块卵粒不等,卵块覆盖有黄褐色分泌物,类似黄土泥块贴在树干皮上。10月成虫逐渐死亡,留下卵块越冬。 蜡蝉类的防治措施蜡蝉类的防治措施1消灭卵块。秋冬季节修剪和刮除卵块,以消灭虫源。2药剂防治。 若虫初孵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施5%氟氯氰菊酯(百树得)乳油5000倍液防治。六、蝽类六、蝽类蝽类属半翅目,以刺吸式口器危害植物的叶片、花、果实等,但不同种类危害症状不同。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盲蝽科的中绿盲蝽、黑盲蝽、网蝽科的梨网蝽、杜鹃冠网蝽等。(一)绿盲蝽(一)绿盲蝽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全国各地。以长江流域各地发生较为普遍,造成较重危害,危害木槿、石榴、海棠、菊花、桃、山茶等。成、若虫喜群集危害嫩叶、叶芽、花蕾。叶片被害后,出现黑斑和孔洞,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花蕾被害处渗流出黑褐色汁液,影响开花和观赏。 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约5mm,黄绿至浅绿色,触角4节,比体短。前胸背板绿色,上有微弱的小刻点。足绿色,腿节膨大。卵香蕉形,黄绿色,长约1mm, , 卵盖乳黄色,中央凹陷。若虫体长3mm左右,鲜绿色。5龄老熟若虫全体密布黑色细毛。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1 1年发生年发生4545代,以卵在寄主的枝干表皮代,以卵在寄主的枝干表皮伤口组织内越冬。翌年伤口组织内越冬。翌年4 4月中旬为若虫月中旬为若虫盛孵期,盛孵期,5 5月上中旬羽化成虫。第月上中旬羽化成虫。第2525代代分别在分别在6 6月上旬、月上旬、7 7月中旬、月中旬、8 8月中旬和月中旬和9 9月中旬出现。从月中旬出现。从1010月中下旬开始产卵。月中下旬开始产卵。成虫活跃善飞,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成虫活跃善飞,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67d67d开始产卵,卵散产于嫩叶主脉、叶开始产卵,卵散产于嫩叶主脉、叶柄及嫩茎组织内。柄及嫩茎组织内。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成虫、若虫均不耐高温干燥,喜多雨潮湿环境成虫、若虫均不耐高温干燥,喜多雨潮湿环境下生活,发生数量多,危害重。成虫白天隐下生活,发生数量多,危害重。成虫白天隐蔽在枝叶处,傍晚后喜群集于花叶嫩头、幼蔽在枝叶处,傍晚后喜群集于花叶嫩头、幼蕾等处刺吸汁液,致使枝叶丛生,叶片破碎,蕾等处刺吸汁液,致使枝叶丛生,叶片破碎,花蕾大量脱落,影响观赏价值花蕾大量脱落,影响观赏价值 (二)梨冠网蝽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又名梨网蝽。分布广泛,危害樱花、梅花、月季、又名梨网蝽。分布广泛,危害樱花、梅花、月季、杜鹃、海棠、桃花、苹果、梨等花木。成虫和若虫杜鹃、海棠、桃花、苹果、梨等花木。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被害处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在叶背刺吸汁液,被害处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点,整个受害叶片背面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点,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呈锈黄色,正面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呈苍白色,提早脱落。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呈苍白色,提早脱落。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成虫体长约成虫体长约3.5mm3.5mm,体形扁平,黑褐色。前胸,体形扁平,黑褐色。前胸背板两侧延伸成扇形,上有网状花纹。前翅背板两侧延伸成扇形,上有网状花纹。前翅略呈长方形,布满网状花纹,静止时前翅重略呈长方形,布满网状花纹,静止时前翅重叠,中间形成叠,中间形成“”字纹。后翅膜质,白色字纹。后翅膜质,白色透明,翅脉暗褐色。卵长约透明,翅脉暗褐色。卵长约0.6mm0.6mm,长椭圆形,长椭圆形,一端弯曲,淡绿到黄绿色。若虫共一端弯曲,淡绿到黄绿色。若虫共5 5龄。初孵龄。初孵若虫乳白色,最后变成深褐色。身体两侧有若虫乳白色,最后变成深褐色。身体两侧有明显的锥状刺突。明显的锥状刺突。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世代数因地而异,华北世代数因地而异,华北1 1年年3434代,华中和华南代,华中和华南1 1年年5656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枯枝落叶、杂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枯枝落叶、杂草丛中或土块缝隙中越冬。次年草丛中或土块缝隙中越冬。次年4 4月上、中旬,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 4月下旬开始产卵,卵产月下旬开始产卵,卵产在叶背组织里,上面覆有黄褐色胶状物。初孵在叶背组织里,上面覆有黄褐色胶状物。初孵若虫不甚活动,有群集性,若虫不甚活动,有群集性,2 2龄后活动范围逐龄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渐扩大。6 6月中旬第月中旬第1 1代成虫大量出现。成、若代成虫大量出现。成、若虫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危害。成虫期虫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危害。成虫期1 1个月以个月以上,产卵期也长,有世代重叠现象。全年上,产卵期也长,有世代重叠现象。全年7878月份危害最严重。月份危害最严重。1010月中、下旬以后成虫开始月中、下旬以后成虫开始越冬。越冬。 蝽类的防治措施蝽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养护。及时清除落叶和杂草,注意通风透光,创造不利于该虫的生活条件。2化学防治。用3%呋喃丹颗粒剂埋入盆栽花木的土壤中(每盆5g左右,深5 cm),可达到防治该类害虫的目的。发生严重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蝽类的防治措施蝽类的防治措施3保护和利用天敌。草岭、蜘蛛、蚂蚁等都是蝽类的天敌,当天敌较多时,尽量不喷药剂,以保护天敌。七、蓟马类七、蓟马类蓟马类属缨翅目。种类很多,食性较杂,多蓟马类属缨翅目。种类很多,食性较杂,多为植食性。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花蓟马、为植食性。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花蓟马、烟蓟马、黄胸蓟马、榕管蓟马等。烟蓟马、黄胸蓟马、榕管蓟马等。(一)花蓟马(一)花蓟马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剑兰、柑桔、香石竹、唐菖蒲、菊花、美人蕉、木槿、玫瑰、牵牛、葱兰、石蒜、紫薇、合欢、兰花、九里香、荷花、月季、夜来香、茉莉等花木。多在花内危害。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雌成虫体长雌成虫体长1.31.5mm1.31.5mm,赭黄色。触角,赭黄色。触角8 8节,节,念珠状。头部短于前胸,头顶前缘仅中央略念珠状。头部短于前胸,头顶前缘仅中央略突出,各单眼内缘有橙红色月晕,单眼间鬃突出,各单眼内缘有橙红色月晕,单眼间鬃长,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上。翅为缨翅,不长,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上。翅为缨翅,不善飞行。卵肾形,长约善飞行。卵肾形,长约0.3mm0.3mm。2 2龄若虫长龄若虫长1mm1mm,黄色,复眼红色,触角,黄色,复眼红色,触角7 7节,节,3 3、4 4节最长。节最长。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在我国南方1年约1114代。以成虫越冬。5月中、下旬至6月危害严重。成虫有很强的趋花性,凡有香味、花冠较大的蕊心内,成虫、若虫多达上百头。卵多产于花瓣、花丝、嫩叶表皮内,产卵处稍膨大或隆起,可对光检查发现。(二)榕蓟马(二)榕蓟马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北方主要在温室内)。危害榕树、无花果、杜鹃、龙船花等,以成虫、若虫吸食嫩芽、嫩叶,在叶背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紫褐色斑点,进而沿中脉向叶面折叠,形成饺子状的虫瘿,叶内常有几十至上百头若虫、成虫危害,是榕树等的重要害虫之一。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雌成虫体长雌成虫体长2.6mm2.6mm,雄成虫体长,雄成虫体长2.02.2mm2.02.2mm,体黑色,有光泽。触角体黑色,有光泽。触角8 8节,念珠状,翅无色节,念珠状,翅无色透明,前翅较宽,翅缘直。雄虫腹部第透明,前翅较宽,翅缘直。雄虫腹部第9 9节侧节侧鬃及管状体均短于雌虫。卵肾形,乳白色。鬃及管状体均短于雌虫。卵肾形,乳白色。若虫若虫4 4龄。龄。 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北方北方1 1年多代,常以成虫越冬,广东和北方温年多代,常以成虫越冬,广东和北方温室内全年发生。发育适温为室内全年发生。发育适温为2525,相对湿度,相对湿度50%70%50%70%,干燥的气候对发生有利。成、若虫,干燥的气候对发生有利。成、若虫均嗜食榕树叶片。成虫腹部有向上翘动的习均嗜食榕树叶片。成虫腹部有向上翘动的习性,多产卵于嫩叶表面。该虫常与大腿榕管性,多产卵于嫩叶表面。该虫常与大腿榕管蓟马混合发生。蓟马混合发生。 蓟马类的防治措施蓟马类的防治措施1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及时喷水、灌水、浸水。结合修剪摘除虫瘿叶、花,并立即销毁。2化学防治。在大面积发生高峰前期,喷洒10%多来宝胶悬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也可用番桃叶、乌桕叶或蓖麻叶兑水5倍煎煮,过滤后喷洒。3盆栽花木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35g、15%铁灭克颗粒剂12g施入盆土中。八、木虱类八、木虱类木虱类属同翅目木虱科。体小型,形状如小蝉,善跳能飞。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梧桐木虱、柑橘木虱、樟叶木虱等。(一)梧桐木虱(一)梧桐木虱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又叫青桐木虱。分布于北京、河南、山东、又叫青桐木虱。分布于北京、河南、山东、陕西、江苏、浙江等地区,危害梧桐。常以陕西、江苏、浙江等地区,危害梧桐。常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嫩梢或枝叶,吸汁危害,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嫩梢或枝叶,吸汁危害,尤以嫩梢和叶背居多。若虫分泌白色棉絮状尤以嫩梢和叶背居多。若虫分泌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蜡质物,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诱发霉菌寄生。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枝诱发霉菌寄生。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枝梢干枯。梢干枯。 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1 1年年2 2代,以卵在枝叶上越冬。次年代,以卵在枝叶上越冬。次年4 4月下旬至月下旬至5 5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 6月上、中旬羽化月上、中旬羽化成虫,下旬为羽化盛期。第成虫,下旬为羽化盛期。第2 2代若虫代若虫7 7月中旬月中旬发生,发生,8 8月上、中旬羽化,月上、中旬羽化,8 8月下旬成虫开始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卵散产于枝叶等处。产卵,卵散产于枝叶等处。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成虫产卵前需补充营养,成虫寿命约成虫产卵前需补充营养,成虫寿命约6 6周。若周。若虫潜居于白色棉絮状蜡丝中,行动迅速,无虫潜居于白色棉絮状蜡丝中,行动迅速,无跳跃能力。若虫、成虫均有群聚性,往往几跳跃能力。若虫、成虫均有群聚性,往往几十头群聚在嫩梢或棉絮状白色蜡质物中。成十头群聚在嫩梢或棉絮状白色蜡质物中。成虫羽化虫羽化1212天后,移至无分泌物处继续吸食汁天后,移至无分泌物处继续吸食汁液。喜爬行,如受惊扰,即跳跃它处。液。喜爬行,如受惊扰,即跳跃它处。 木虱类的防治措施木虱类的防治措施1苗木调运时加强检查,禁止带虫材料外运。结合修剪,剪除带卵枝条。2若虫发生盛期(叶背出现白色絮状物时)喷施机油乳剂304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40%速扑杀乳油或1%杀虫素2000倍液。3保护天敌,如赤星瓢虫、黄条瓢虫、草蛉等,对梧桐木虱的卵和若虫都能捕食。九、螨类螨类属于蛛形纲,蜱螨目,俗称红蜘蛛。整个身体分为颚体和躯体两部分。种类多,危害广,多数以危害叶片为主,受害叶片表面出现许多灰白色的小点,失绿,失水,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生长缓慢甚至停止,严重时落叶枯死。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朱砂叶螨、山楂叶螨、二点叶螨、柑橘全爪螨、史氏始叶螨、柏小爪螨、卵形短须螨、侧多食跗线螨等。(一)朱砂叶螨(一)朱砂叶螨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又名棉红蜘蛛。分布广泛,是世界性的又名棉红蜘蛛。分布广泛,是世界性的害螨,也是许多花卉的主要害螨。危害害螨,也是许多花卉的主要害螨。危害香石竹、菊花、凤仙花、茉莉、月季、香石竹、菊花、凤仙花、茉莉、月季、桂花、一串红、鸡冠花、蜀葵、木槿、桂花、一串红、鸡冠花、蜀葵、木槿、木芙蓉、万寿菊、天竺葵、鸢尾、山梅木芙蓉、万寿菊、天竺葵、鸢尾、山梅花等花木。被害叶片初呈黄白色小斑点,花等花木。被害叶片初呈黄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后逐渐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黄脱落。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世代数因地而异。1年发生1220代。主要以受精雌成螨在土块缝隙、树皮裂缝及枯叶等处越冬。越冬时一般几个或几百个群集在一起。次春温度回升时开始繁殖危害。在高温的78月份发生重。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高温干燥利于其发生。降雨,特别是暴雨,可冲刷螨体,降低虫口数量。(二)山楂叶螨(二)山楂叶螨1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又名山楂红蜘蛛。分布于北京、辽宁、内蒙古、河又名山楂红蜘蛛。分布于北京、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江苏、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江苏、江西等地。危害樱花、海棠、桃、榆叶梅、锦葵等江西等地。危害樱花、海棠、桃、榆叶梅、锦葵等花木。群集在叶片背面主脉两侧吐丝结网,并多在花木。群集在叶片背面主脉两侧吐丝结网,并多在网下栖息、产卵和危害。受害叶片常先从叶背近叶网下栖息、产卵和危害。受害叶片常先从叶背近叶柄的主脉两侧出现黄白色至灰白色小斑点,继而叶柄的主脉两侧出现黄白色至灰白色小斑点,继而叶片变成苍灰色,严重时则出现大型枯斑,叶片迅速片变成苍灰色,严重时则出现大型枯斑,叶片迅速枯焦并早期脱落,极易成灾。枯焦并早期脱落,极易成灾。 2 2、识别特征、识别特征3 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世代数因地区气候条件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世代数因地区气候条件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辽宁辽宁1 1年年5656代,山东代,山东1 1年年7979代,河南代,河南1 1年年12131213代。代。以受精雌成螨在枝干树皮裂缝、粗皮下或干基土壤以受精雌成螨在枝干树皮裂缝、粗皮下或干基土壤缝隙等处越冬。次年缝隙等处越冬。次年3 3月下旬至月下旬至4 4月上旬,越冬雌成月上旬,越冬雌成螨出蛰危害。当日均温达螨出蛰危害。当日均温达1515时成虫开始产卵,时成虫开始产卵,5 5月月中、下旬为第中、下旬为第1 1代幼螨和若螨的出现盛期。代幼螨和若螨的出现盛期。6767月危月危害最重。进入雨季后种群密度下降,害最重。进入雨季后种群密度下降,8989月出现第二月出现第二次危害高峰,次危害高峰,1010月底以后进入越冬状态。月底以后进入越冬状态。 螨类的防治措施螨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搞好圃地卫生,及时清除园地杂草和残枝虫叶,减少虫源;改善园地生态环境,增加植被,为天敌创造栖息生活繁殖场所。保持圃地和温室通风凉爽,避免干旱及温度过高。夏季园地要适时浇水喷雾,尽量避免干旱或高温使害螨生存繁殖。初发生危害期,可喷清水冲洗。2越冬期防治。叶螨越冬的虫口基数直接关系到翌年的虫口密度,因而必须做好有关防治工作,以杜绝虫源。对木本植物,刮除粗皮、翘皮,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条,越冬量大时可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杀灭在枝干上越冬的成螨。亦可树干束草,诱集越冬雌螨,来春收集烧毁。3药剂防治。发现红蜘蛛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或15%达螨灵乳油1500倍液、50%阿波罗悬浮剂5000倍液。喷药时,要求做到细微、均匀、周到,要喷及植株的中、下部及叶背等处,每隔1015d喷1次,连续喷23次,有较好效果。4生物防治。叶螨天敌种类很多,注意保护瓢虫、草蛉、小花蝽、植绥螨等天敌。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枝干害虫及防治主要枝干害虫及防治园林植物枝干害虫主要包括鞘翅目的天牛、小蠹虫、吉丁虫、象甲,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螟蛾,膜翅目的树蜂、茎蜂等。蛀干害虫的特点是:生活隐蔽。除成虫期营裸露生活外,其它各虫态均在韧皮部、木质部营隐蔽生活。害虫危害初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被害征兆,则已失去防治有利时机。虫口稳定。枝干害虫大多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受环境条件影响小,天敌少,虫口密度相对稳定。危害严重。枝干害虫蛀食韧皮部、木质部等,影响输导系统传递养分、水分,导致树势衰弱或死亡,一旦受侵害后,植株很难恢复生机。一、天牛类一、天牛类属鞘翅目天牛科,身体多为长型,大小变化很大,触角丝状,常超过体长,复眼肾形,包围于触角基部。幼虫圆筒形,粗肥稍扁,体软多肉,白色或淡黄色,头小,胸部大,胸足极小或无。以幼虫钻蛀植物枝干,轻则树势衰弱影响观赏价值,重则损枝折干,甚至枯死。主要种类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双条杉天牛、桃红颈天牛、双斑锦天牛、双条合欢天牛、松褐天牛等(一)星天牛(一)星天牛1、分布与危害 又名白星天牛、柑橘星天牛。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国。食性杂,危害杨、柳、榆、刺槐、悬铃木、母生、乌桕、相思树、柑橘、樱花、海棠等。以成虫啃食枝干嫩皮,以幼虫钻蛀枝干,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正常生长及观赏价值,严重时被害树易风折枯死。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2041mm,体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两侧有尖锐粗大的刺突。每鞘翅上有大小不规则的白斑约20个,鞘翅基部有黑色颗粒。卵长56mm,长椭圆形,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3860mm,乳白色至淡黄色,头部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有“凸”字斑,“凸”字斑上有2个飞鸟形纹,足略退化。蛹纺锤型,长3038mm,黄褐色,裸蛹(图5-43)。3、生活习性南方1年1代,北方23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翌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成虫57月羽化飞出,6月中旬为盛期,成虫咬食枝条嫩皮补充营养。产卵时先咬一“”形或“八”字形刻槽。卵多产于树干基部和主侧枝下部,以树干基部向上10cm以内为多。每一刻槽产一粒,产卵后分泌一种胶状物质封口,每雌虫可产卵2332粒。卵期915d,初孵幼虫先取食表皮,12个月以后蛀入木质部,11月初开始越冬。(二)桑天牛(二)桑天牛1、分布与危害又名粒肩天牛,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在江、浙地区,普遍危害。以幼虫蛀食枝干,轻则影响树体发育,重则全株枯死。主要危害桑、杨、柳、榆、枫杨、油桐、山核桃、柑桔、枇耙、苹果、梨、枣、海棠、樱花、无花果等园林树木和果树。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叶黄,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降低工艺价值,严重受害时常整枝、整株枯死。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2651mm,体宽1816mm。体和鞘翅都为黑色,密被黄褐色绒毛,一般背面呈青棕色,腹面棕黄色,深浅不一。前胸背板有横行皱纹,两侧中央各有一刺状突起。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卵扁平,长57mm,长随圆形。幼虫体长60mm左右,圆筒形,乳白色。第1胸节发达,背板后半部密生棕色颗粒小点,背板中央有3对尖叶状凹皱纹。蛹体长50mm,纺锤形,淡黄色。3、生活习性南方每年1代,在北方2或3年完成1代,以成熟幼虫在树干孔道中越冬,23年1代时,幼虫期长达2年,至第2年6月初化蛹,下旬羽化,7月上中旬开始产卵,下旬孵化。在广东、台湾1年1代的地区,越冬幼虫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6月上旬产卵,中旬孵化。3、生活习性成虫于6、7月间羽化后,一般晚间活动有假死性,喜吃新枝树皮、嫩叶及嫩芽。被害伤痕边缘残留绒毛状纤维物,伤痕呈不规则条块状。卵多产在直径1030mm粗的一年生枝条上。先咬破树皮和木质部,成“U”字形伤口,然后产入卵粒。一头雌虫约产卵一百多粒。卵经两周左右孵化,初孵幼虫即蛀入木质部,逐渐侵入内部,向下蛀食成直的孔道,每隔一定距离向外有一排粪孔。幼虫化蛹时,头向上方,以木屑填塞蛀道上、下两端。蛹经20d左右羽化,蛀圆形孔外出。(三)双条杉天牛(三)双条杉天牛1、分布与危害我国发生普遍。以幼虫危害侧柏、桧柏和龙柏等柏树以及罗汉松、杉木等。该虫多危害衰弱树和管理养护粗放的柏树,是柏树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被害初期树表没有任何症状,枝上出现黄叶时,已为时过晚,再看树皮早已环剥,皮下堆满虫粪。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为10mm左右,扁圆筒形。前胸背板有5个突起点,鞘翅黑褐色,有两条棕黄色横带。卵椭圆形,长2mm,白色,体似稻米粒。幼虫老熟时体长为15mm左右,扁粗,长方筒形,足退化,体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1小字形凹陷及4块黄褐色斑纹。蛹浅黄色,裸蛹。3、生活习性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干蛹室内越冬。翌年3月上旬成虫咬椭圆形孔口外出,不需补充营养,飞翔力较强。成虫将卵产于树皮裂缝或伤疤处,每处有卵110粒不等,卵期为11d左右。3月下旬初孵幼虫蛀入树皮后,先取食韧皮部,随后危害木质部表面,并蛀成弯曲不规则的坑道,坑道内堆满黄白色粪屑,且虫道相通,树干表皮易剥落。树皮被环形蛀食后,上部枝干死亡,树叶枯黄。以5月中下旬幼虫危害最严重,6月上旬开始蛀食木质部。8月下旬开始在边材处做蛹室,并陆续在其内化蛹,910月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在原蛹室内越冬。(四)桃红颈天牛(四)桃红颈天牛1、分布与危害国内分布遍及各省。危害桃、梅花、樱桃、杏、梨、苹果、海棠和樱花等。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是桃树的主要害虫。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为32mm左右,体黑色发亮。前胸棕红色,密布横皱,两侧有刺突1个,鞘翅翅面光滑。卵乳白色,卵圆形,长67mm。幼虫老熟时体长为48mm左右,乳白色,前胸最宽,背板前缘和两侧有4个黄斑块,体侧密生黄棕色细毛,体背有皱褶。蛹体长35mm,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3、生活习性该虫2年(少数地区3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翌年34月幼虫开始活动,46月化蛹,蛹期为8d左右。68月为成虫羽化期,多在午间活动与交尾,产卵于树皮裂缝中,以近地面35cm以内树干产卵最多,卵期约7d。幼虫期23年,幼虫在树干内的蛀道极深,蛀道可达地面下6cm。幼虫一生钻蛀隧道全长约5060cm,蛀孔外及地面上常常堆积大量红褐色粪屑。受害严重的树干中空,树势衰弱,以致枯死。天牛类的防治措施天牛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天牛类害虫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树干里,易被人携带传播,所以在苗木、繁殖材料等调运时,要加强检疫、检查。双条杉天牛、黄斑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松褐天牛为检疫对象,应严格检疫。对其他天牛也要检查有无产卵槽、排粪孔、羽化孔、虫道和活虫,一经发现,立即处理。天牛类的防治措施天牛类的防治措施2适地适树。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对在天牛发生严重的绿化地,应针对天牛取食树种种类,选择抗性树种,避免其严重危害;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除古树名木外,伐除受害严重虫源树,合理修剪,及时清除园内枯立木、风折木等。天牛类的防治措施天牛类的防治措施3人工防治。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和具有假死性的特点,人工捕杀成虫。寻找产卵刻槽,可用锤击、手剥等方法消灭其中的卵。用铁丝钩杀幼虫。特别是当年新孵化后不久的小幼虫,此法更易操作。4饵木诱杀。对公园及其它风景区古树名木上的天牛,可采用饵木诱杀,并及时修补树洞,干基涂白等,以减少虫口密度,保证其观赏价值。天牛类的防治措施天牛类的防治措施5保护利用天敌。如人工招引啄木鸟,利用天牛肿腿蜂、啮小蜂等。6药剂防治。在幼虫危害期,先用镊子或嫁接刀将有新鲜虫粪排出的排粪孔清理干净,然后塞入磷化铝片剂或磷化锌毒签,并用粘泥堵死其它排粪孔,或用注射器注射80%敌敌畏、或采用新型高压注射器,向树干内注射果树宝。在成虫羽化前喷2.5%溴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二、木蠹蛾类木蠹蛾类属鳞翅目木蠹蛾总科。以幼虫蛀害树干和枝梢,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常见的种类有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小线角木蠹蛾、黄胸木蠹蛾、咖啡木蠹蛾、榆木蠹蛾等。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寄主有柳、杨、榆、桦、白蜡、槐树、丁香、核桃、山荆子等。幼虫蛀入枝干和根际的木质部,蛀成不规则坑道,使树势衰弱,严重时能造成技干、甚至整株树枯死。2、识别特征成虫灰褐色,体长2437mm。雌虫头部前方淡黄色,雄虫色稍暗。触角栉齿状,紫色。胸腹部粗壮,灰褐色。前翅散布许多黑褐色横纹。卵灰褐色,椭圆形,长1.11.3mm。老熟幼虫体长5670mm,背部为淡紫红色,侧面稍谈,前胸背板有较大的凸字形黑斑。蛹体长3845mm,褐色,稍向腹面弯曲3、生活习性辽宁、北京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第2年老熟后离开树干入土越冬。第3年5月间化蛹,6月出现成虫。成虫寿命410d,有趋光性。卵产于离地11.5m的主干裂缝,多成堆、成块或成行排列。幼虫孵化后,常群集10余头至数十头在树干粗枝上或根际爬行,寻找被害孔、伤口和树皮裂缝等处相继蛀人,先取食韧皮部和边材。树龄越大被害越重。(二)小线角木蠹蛾(二)小线角木蠹蛾1、分布与危害又叫小褐木蠹蛾、小木蠹蛾。危害白蜡、国槐、龙爪槐、银杏、榆、樱桃、樱花、元宝枫、丁香、海棠、悬铃木、冬青等。幼虫蛀食花木枝干的木质部,常常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危害,造成千疮百孔,与天牛危害状有明显不同。木蠢蛾蛀道相通,蛀孔外面有用丝连接的球形虫粪。轻者造成风折枝,重者树皮环剥,全株死亡。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为24mm左右,翅展为48mm左右,雄蛾较小。体灰褐色,触角线状,翅面上密布黑色短线纹,前翅中室至前缘为深褐色。卵椭圆形,黑褐色,卵表有网状纹。幼虫老熟时体长为40mm左右,体背鲜红色,腹部节间乳黄色,前胸背板黄褐色,其上有斜B字形黑褐色斑。蛹为被蛹,初期黄褐色渐变深褐色,略弯曲。3、生活习性该虫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活动危害。幼虫化蛹时间极不整齐,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化蛹期。69月为成虫发生期,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产卵时将卵产在树皮裂缝或各种伤疤处,卵呈块状,粒数不等。幼虫孵化后先蛀食韧皮部,以后蛀人木质部,直危害到11月,以幼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第二年3月活动危害至11月,以大龄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第三年从3月危害至5月,新一代化蛹开始。该虫发生不整齐,常常同一时期各种虫龄的幼虫都有,因此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木蠹蛾类的防治措施木蠹蛾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防止机械损伤,疏除受害严重的枝干,及时剪除被害枝梢,以减少虫源。秋季人工捕捉地下越冬幼虫,刮除树皮缝处的卵块。2.掌握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用新型高压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1个诱捕器1夜最多的可诱到250多头成虫。连续诱杀成虫3年效果明显。3幼虫孵化后未侵入树干前用50%磷胺乳油、50%久效磷乳油500倍液喷干毒杀。4幼虫初蛀入韧皮部或边材表层期间,用40%氧化乐果乳剂柴油液(1:9),或50%杀螟松乳油柴油液涂虫孔。5对已蛀入枝、干深处的幼虫,可用棉球蘸40%氧化乐果乳油5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倍液注入虫孔内。并于蛀孔外涂以湿泥,可收到良好的杀虫效果。6保护和利用天敌。木蠹蛾天敌有10余种,对此虫的危害与蔓延有一定的自然控制力。如姬蜂、寄生蝇、蜥蜴、燕、啄木鸟、白僵菌和病原线虫等。三、吉丁虫类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甲科,种类很多,成虫生活于木本植物上,产卵于树皮缝内。幼虫大多数在树皮下,枝干或根内钻蛀,蛀道大多宽而扁,有的生活在草本植物的茎中,少数潜叶或形成虫瘿。危害园林树木的几丁虫,主要有合欢吉丁、六星吉丁虫、大叶黄杨吉丁虫、柳吉丁虫等。以合欢吉丁虫为例。合欢吉丁虫合欢吉丁虫1、分布与危害该虫主要危害合欢树,是华北地区合欢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以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边材部分,在树皮下蛀成不规则的虫道,破坏树木输导组织,排泄物不排出树外,被害处常有流胶,严重时造成树木枯死。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4mm左右,头顶平直,体铜绿色,有金属光泽。幼虫老熟时体长5mm左右,体乳白色,头部小,黑褐色。胸部发达,尤其前胸背板宽大,中央有八字形褐色纹,腹部较细,体似铁钉状。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翌年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蛀道内化蛹。6月上旬(合欢树花蕾期)成虫开始羽化外出。成虫常在树干上爬行,并到树冠上咬食叶片,以补充营养。交尾12d后将卵产在树干上,每处产卵1粒,卵期约10d左右。幼虫孵化后潜入树皮下,在韧皮部和木质部边材串食危害,其树表被害处症状不明显,揭开树皮后,可见大量木屑和虫粪。由于该虫的危害,使树木的疏导组织被破坏,造成干枝死亡,树叶枯黄脱落,9月间被害处大量流出黑褐色胶体。11月随着气温下降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吉丁虫类的防治措施吉丁虫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在绿化美化时,对于调运苗木要加强检疫,发现虫株及时处理。2树干涂白。5月在树干上涂白,防止产卵。3药剂防治。成虫期喷施10%吡虫啉1000倍液毒杀成虫,幼虫初孵期用40%氧化乐果50倍液,或25%阿克泰3000倍液涂刷枝干,毒杀幼虫和卵。四、小蠹虫类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为小型甲虫。体近圆形,颜色较暗,触角锤状,鞘翅上纵列刻点。幼虫白色,略弯曲,无足,具棕黄色头部。多数种类寄生于树皮下,有的侵入木质部,种类不同,钻蛀坑道的形状也不同,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种类有柏肤小蠹、日本双齿长蠹、松六齿小蠹、松纵坑切梢小蠹、松横坑切梢小蠹.等。(一)柏肤小蠹(一)柏肤小蠹1、分布与危害又名侧柏小蠹。分布于山东、江西、河北、甘肃、四川、河南、陕西、台湾等省。主要危害侧柏、桧柏、柳杉等。以成虫蛀食枝梢补充营养,常将枝梢蛀空,遇风即折断,发生严重时,常见树下有成堆的被咬折断的枝梢。幼虫蛀食边材,繁殖期主要危害枝、干韧皮部,造成枯枝或树木死亡。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2.13.0mm,赤褐或黑褐色,无光泽。头部小,藏于前胸下。前胸背板阔大于长,体密布刻点及灰色细毛。鞘翅上各有9条纵纹,鞘翅斜面具凹面,雄虫鞘翅斜面有栉齿状突起。卵白色,圆球形。幼虫乳白色,体长2.53.5mm,体弯曲。蛹乳白色,体长2.53.0mm。3、生活习性在山东泰安一年1代,以成虫在柏树枝梢越冬。翌年34月份陆续飞出,寻找树势弱的侧柏或桧柏,蛀圆形孔侵入皮下,雌雄虫在孔内交配,交尾后雌虫向上蛀咬单纵道母坑,并沿坑道两侧咬成卵室,在内产卵。4月中旬初孵幼虫出现,主要在韧皮部构筑坑道危害。5月中下旬幼虫老熟化蛹。6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飞至健康柏树或其它寄主上蛀咬新梢补充营养,常将枝梢蛀空,遇风即折断。成虫10月中旬开始越冬。(二)日本双齿长蠹(二)日本双齿长蠹1、分布与危害又名二齿茎长蠹、双棘长蠹等。我国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均有发生。危害国槐、刺槐、竹、紫藤、紫荆、紫薇、合欢、栾树、小叶白蜡、盐肤木等。成虫与幼虫喜欢蛀食生长势弱、发芽迟缓及新移栽树的花木枝干,造成枯枝或风折枝,严重破坏树形,影响生长和观赏。被害初期外观无明显被害状,等发现被害时,已为时过晚。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6mm左右,体黑褐色,筒形。前胸背板发达,似帽状,可盖着头部。鞘翅密布粗刻点,后缘急剧向下倾斜,斜面有两个刺状突起。卵椭圆形,白色半透明。幼虫老熟时体长为4mm左右,乳白色,略弯曲,蛴螬形,足3对。蛹初期白色,渐变黄色,离蛹。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枝干韧皮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在越冬坑道内危害,4月下旬成虫飞出交配,将卵产在枝干韧皮部坑道内。产卵百粒不等,卵期5d左右,卵孵化时期很不整齐。56月为幼虫危害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蛹期6d左右。6月上旬始见成虫。成虫在原虫道串食危害,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外出活动,8月中、下旬又进人蛀道内危害。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虫迁移到13cm粗的新枝条内,横向环形蛀食,然后在虫道内越冬。由于该虫危害,养分和水分的输导被切断,秋末冬初大风来临,被害新梢从环形蛀道处被风刮断,严重影响花木翌年的正常生长。(三)松六齿小蠹(三)松六齿小蠹1、分布与危害俗称刻木虫、树顶小蠹等。以幼虫钻蛀危害红松、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华山松、高山松、云杉、云南松和思茅松等。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4mm左右,短圆柱形,赤褐至黑褐色,有光泽,全体被有黄色长绒毛。额中部有两个小瘤,前胸背板前半部有瘤突,后半部有刻点。鞘翅面上有成行的下凹刻点沟,刻点大而圆。鞘翅末端形成倾钭的凹面,每侧有齿3个。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老熟时体长不足4mm,头部黄褐色,体肥胖,乳白色,圆筒形,略弯曲。蛹前端较钝,后端有突起两个。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寄主蛀道内越冬。58月为越冬成虫危害与产卵期,由于活动和产卵期甚长,所以生活史很不整齐,68月均可见到各虫期。成虫有补充营养习性,入侵寄主有两次高峰,第一次在6月上旬,第二次在7月中旬,9月越冬。卵期约10d。幼虫期为25d左右。蛀道为复纵坑式,上、下母坑道数条,甚长,道内布满红褐色木屑。子坑道小而短,不规则排列在母坑道两侧。危害松树类的小蠹还有落叶松八齿小蠹、松十二齿小蠹等。小蠹虫类的防治措施小蠹虫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对于调运的苗木加强检疫,发现虫株及时处理。2园林技术防治。加强抚育管理,适时、合理的修枝、间伐,改善园内卫生状况,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本身的抗虫能力。疏除被害枝干,及时运出园外,并对害虫进行剥皮处理,减少虫源。3诱杀成虫。根据小蠹虫的发生特点,可在成虫羽化前或早春设置饵木,以带枝饵木引诱成虫潜入,并经常检查饵木内的小蠹虫的发育情况并及时处理。4.化学防治。在成虫羽化盛期或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五、透翅蛾类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全世界已知100种以上,我国约10余种,其显著特征是成虫前翅无鳞片而透明,很象胡蜂,白天活动。以幼虫蛀食茎干、枝条,形成肿瘤,危害园林树木严重的有白杨透翅蛾、葡萄透翅蛾、苹果透翅蛾等。以白杨透翅蛾为例:白杨透翅蛾白杨透翅蛾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危害杨柳科植物。以幼虫钻蛀树干和顶芽,抑制顶芽生长,形成秃梢,蛀入树干后,被害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因此易造成枯萎或风折。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120mm,翅展2238mm。体青黑色,形似胡蜂。头顶有一束黄褐色毛簇,其余密布黄白色鳞片。前翅窄长,覆盖赭色鳞片,后翅全部透明。腹部青黑色,上有5条橙色环带。卵椭圆形,黑色。幼虫体长3033mm,初孵幼虫淡红色,老熟时黄白色,臀节略骨化,背面有2个深褐色的刺,胸足3对,腹足、臀足退化,仅留趾钩。3、生活习性1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取食,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时蛹壳有2/3伸出孔外,并遗留在孔外经久不掉,极易识别。成虫飞翔力很强,且极为迅速,白天活动。卵多产于12年生幼树叶柄基部有绒毛的枝干上。幼虫孵化后危害嫩芽,使嫩芽枯萎脱落;危害侧枝或主干时,钻入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围绕枝干,钻蛀虫道,被害处形成虫瘿。近9月下旬,幼虫停止取食,在虫道末端吐丝作薄茧越冬。透翅蛾类的防治措施透翅蛾类的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幼虫。可结合修剪将受害严重且藏有幼虫的枝蔓剪除、烧掉。6、7月份经常检查嫩梢,发现有虫粪、肿胀或枯萎的枝条及时剪除。如果被害枝条较多,不宜全部剪除时,可用铁丝从蛀孔处刺入,杀死初龄幼虫。2可从蛀孔处蛀入80%敌敌畏乳油2030倍液或用棉球蘸敌敌畏药液塞入孔口内杀死幼虫。3可在成虫羽化盛期,喷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以杀死成虫。六、象甲类象甲类属于鞘翅目象甲科,亦称象鼻虫。是重要的园林植物钻蛀类害虫。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取食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成虫多产卵于植物组织内,幼虫钻蛀危害,少数可以产生虫瘿或潜叶危害。常见的有臭蝽沟眶象、沟眶象、长足大竹象等。(一)臭椿沟眶象(一)臭椿沟眶象1、分布与危害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臭椿、千头椿等,尤其是刚移栽的臭椿、行道树、片林等受害较重。以幼虫蛀食木质部,造成树木生长势衰弱以至幼树死亡,树干或树枝上常出现灰白色的流胶。与此同时发生的还有沟眶象。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约11mm左右,黑色,前胸背板白色,刻点小而浅,鞘翅坚厚,基部白色,刻点粗大而密布,鞘翅前端两侧各有1个刺突。卵长圆形,黄白色。幼虫体长14mm左右,头部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每节背面两侧多皱纹。蛹长1012mm,黄白色,裸蛹。沟眶象同臭椿沟眶象形态近似,但体形稍大。体长为18mm左右,前胸背板多为黑或赭色,小部分为白色。其刻点大而深。鞘翅肩部白色,中间部分掺有赭色。幼虫体长为18mm左右,乳白色。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和土内越冬。翌年5月越冬幼虫化蛹,67月成虫羽化,7月为羽化盛期。在土中越冬的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危害。有假死性。两代成虫盛发期分别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至10月还可见到成虫。成虫有假死性和补充营养习性。卵期约8d。孵化后的幼虫咬食皮层,蛀孔为圆形,稍长大后即钻入木质部危害。老熟幼虫在坑道内化蛹,蛹期为12d左右。象甲类的防治措施象甲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严禁调入、调出带虫苗木,防止其传播蔓延。2及时清除枯死枝、干,剪除被害枝条,拔除并烧毁带幼虫的竹笋。3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人工振落扑杀。4保护和利用啄木鸟和蟾蜍等天敌。5药剂防治。成虫外出期喷20%菊杀乳油15002000倍液12次,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成虫期用灭幼脲油胶悬剂超低量喷雾防治成虫,使成虫不育,卵不孵化;幼虫期向树体内注射40%氧化乐果乳油10倍液,可杀死幼虫。也可在幼龄幼虫期,危害状明显时,用氧化乐果微胶囊,灭幼脲缓释膏油剂点涂排泄孔或喷干。第四节第四节园林植物主要地下害虫及防治园林植物主要地下害虫及防治地下害虫又称根部害虫,在苗圃和一二年生的园林植物中,常常危害幼苗、幼树根部或近地面部分,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龟子幼虫,直翅目的蟋蟀、蝼蛄,等翅目的白蚁等。一、蝼蛄类一、蝼蛄类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地狗、拉拉蛄等。常见的有东方蝼蛄、华北蝼蛄两种。1、分布危害东方蝼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但以南方为多。华北蝼蛄分布于北方。蝼蛄食性很杂,主要以成虫、若虫危害植物幼苗的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茎。同时成虫、若虫常在表土层活动,钻筑坑道,造成播种苗根土分离,干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见大量不规则隧道,虚土隆起。近几年来,危害草坪也较严重。2、识别特征3、生活习性东方蝼蛄在南方1年完成1代,在北方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6龄若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开始上升至土表活动,4、5月为活动危害盛期,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产卵前先在腐殖质较多或未腐熟的厩肥土下筑土室产卵其中,每雌可产卵6080粒。57d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10月下旬以后开始越冬。东方蝼蛄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往往在灯下能诱到大量蝼蛄,还有趋湿性和趋厩肥习性,喜在潮湿和较粘的土中产卵。此外,对香甜食物嗜食。华北蝼蛄3年完成1代,若虫达13龄,于11月上旬以成虫及若虫越冬。翌年,越冬成虫34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为产卵末期。卵多产在轻盐碱地,而粘土、壤土及重盐碱地较少。蝼蛄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很大,土温1620,含水量在2227%为最适宜,所以春秋两季较活跃,雨后或灌溉后危害较重。土中大量施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防治措施1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可减少蝼蛄的产卵。2灯光诱杀成虫。在闷热天气、雨前的夜晚灯光诱杀非常有效,一般在晚上7:0010:00进行。3鲜马粪或鲜草诱杀。在苗床的步道上每隔20m挖一小土坑,将马粪、鲜草放入坑内,清晨捕杀,或施药毒杀。4毒饵诱杀。用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kg拌入50kg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苗床上。但要注意防止畜、禽误食。5灌药毒杀。在受害植株根际或苗床浇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二、地老虎类二、地老虎类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其中以小地老虎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下面以小地老虎为例说明。1、分布危害分布比较普遍,其严重危害地区为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各省,在北方分布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小地老虎食性很杂,幼虫危害寄主的幼苗,从地面截断植株或咬食未出土幼苗,亦能咬食植物生长点,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824mm,前翅暗褐色,肾状纹外有1尖长楔形斑,亚缘线上也有2个尖端向里的楔形斑;后翅灰白色,翅脉及边缘黑褐色,缘毛灰白色。卵0.500.55mm,半圆球形。幼虫体长3750mm,灰褐色,各节背板上有2对毛片;臀板黄褐色,有深色纵线2条。蛹长约20mm,赤褐色,有光泽,末端有刺2个。3、生活习性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1年发生27代。关于小地老虎越冬虫态问题,至今尚未完全了解清楚,一般认为以蛹或老熟幼虫越冬。小地老虎发生期依地区及年度不同而异,1年中常以第1代幼虫在春季发生数量最多,造成危害最重。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苗床及圃地杂草,减少虫源。2诱杀成虫。在春季成虫羽化盛期,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配制比为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加适量敌敌畏,盛于盆中,于近黄昏时放于苗圃地中。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在播种前或幼苗出土前,用幼嫩多汁的新鲜杂草70份与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份配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地面,诱杀3龄以上幼虫。4人工捕杀。清晨巡视苗圃,发现断苗时,刨土捕杀幼虫。5药杀幼虫。幼虫危害期,喷洒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浇苗间及根际附近的土壤。三、蛴螬类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统称,属于鞘翅目,金龟甲科,种类很多,成虫主要啃食各种植物叶片形成孔洞缺刻或秃枝。幼虫危害多种植物的根茎及球茎。腐食性的种类则以腐烂有机物为食。在园林植物上危害较重的有:小青花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苹毛丽金龟等。(一)小青花金龟(一)小青花金龟1、分布与危害又名小青花潜。分布于东北、华北、中南和陕西、四川、云南、广州、台湾等地。主要寄主植物有马尾松、云南松、榆、槐、杨、柳、苹果、柑橘、玫瑰、葡萄、月季、梅花、梨、美人蕉、大丽花、海棠、鸡冠花、桃等。主要以成虫危害多种植物的花蕾和花,严重危害时,常群集在花序上,将花瓣、雄蕊和雌蕊吃光。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217mm,宽78mm。头部长,黑色。胸、腹部的腹面密生许多深黄色短毛。前胸背板和鞘翅均为暗绿色或铜色,并密生许多黄褐色毛,无光泽。翅鞘上具有对称的黄白斑纹。卵近椭圆形,白色。老熟幼虫体长3236mm,头部较小,褐色,胴部乳白色,各体节多皱褶,密生绒毛。蛹长14mm,为裸蛹,乳黄色,后端为橙黄色。3、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4、5月份成虫出土活动,成虫白天活动,主要取食花蕊和花瓣,尤其在晴天无风或气温较高的10:0014:00时,成虫取食飞翔最烈,同时也是交尾盛期。如遇风雨天气,则栖息在花中,不大活动,日落后飞回土中潜伏,产卵。成虫喜欢在腐殖质多的土壤中和枯枝落叶层下产卵。6、7月始见幼虫,8月底绝迹。(二)铜绿丽金龟(二)铜绿丽金龟1、分布与危害分布广。危害杨、柳、榆、松、杉、栎、油桐、油茶、乌柏、板栗、核桃、柏、枫杨等多种林木和果树,尤其对小树幼林危害严重,被害叶呈孔洞缺刻状或被食光。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518mm,宽810mm,背面铜绿色,有光泽。头部较大,深铜绿色,前胸背板为闪光绿色,密布刻点,两侧边缘有黄边,鞘翅为黄铜绿色,有光泽。卵白色,初产时为长椭圆形,以后逐渐膨大至近球形。幼虫中型,体长30mm左右,头部暗黄色,近圆形。蛹椭圆形,长约18mm,略扁,土黄色。3、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开始化蛹,成虫一般在6至7月出现。5、6月份雨量充沛时,成虫羽化出土较早,盛发期提前。成虫昼伏夜出,闷热无雨的夜晚活动最盛。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食性杂,食量大,被害叶呈孔洞缺刻状。卵散产,多产于56cm深土壤中。幼虫主要危害林木及果树的根系。1、2龄幼虫多出现在7、8月份,食量较小,9月份后大部分变为3龄,食量猛增,11月份进入越冬状态。越冬后又继续危害到5月。幼虫一般在清晨和黄昏由深处爬到表层,咬食苗木近地面的基部、主根和侧根。(三)黑绒鳃金龟(三)黑绒鳃金龟1、分布与危害又名天鹅绒金龟子、东方金龟子。分布广,食性杂,危害100多种植物,主要危害杨、柳、榆、桑等的花和叶片。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78mm,宽4.55mm,卵圆形,前窄后宽;初羽化时为褐色,以后逐渐变成黑褐色或黑色,体表具丝绒状光泽。卵椭圆形,长1.2mm,乳白色,光滑。幼虫乳白色,3龄幼虫体长1416mm,头宽2.7mm左右。蛹长8mm,黄褐色,复眼朱红色。3、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一般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土活动,4月末至6月上旬为成虫盛发期,有雨后集中出土的习性。6月末虫量减少。成虫有夜出性,飞翔力强,傍晚多围绕树冠飞翔。5月中旬为交尾盛期。雌虫产卵于1020cm深的土中,卵散产或10余粒集于一处,卵期510d。幼虫以腐植质及少量嫩根为食,共3龄,老熟后在2030cm深土层中化蛹,蛹期1ld。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中、下旬,当年羽化成虫大部分不出土即蛰伏越冬。(四)苹毛丽金龟(四)苹毛丽金龟1、分布与危害又名茶色金龟子。以成虫取食梅花、樱花、杨、柳、槐、小叶朴、五角枫、黄杨等多种树木和苹果、海棠、梨、葡萄、樱桃、杏等果树的花蕾、花芽、嫩叶等。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约10mm左右,卵圆形,背部较平。鞘翅茶褐色,有绿色闪光,半透明,鞘翅无毛,其余各部有灰黄色绒毛,腹部两侧有明显的黄白色毛丛。卵近圆形,乳白色。幼虫老龄幼虫体长为20mm左右,全身被有黄褐色细毛。蛹长12.513.8mm,裸蛹,深红褐色。3、生活习性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深4050cm处越冬。翌年随着土温回升,成虫向表土移动,4月为成虫出土盛期。成虫中午活动最盛,危害新芽、幼叶、花和花芽以补充营养,卵产于915cm土中,多产在荒草地、植被较密、湿度较大的疏松土中,卵期为25d左右。成虫为日出型,有假死性,5月中旬绝迹。5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在地下食植物细根和腐殖质。8月进入化蛹期,9月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随着土温下降,向深土层移动并越冬。金龟甲类的防治措施金龟甲类的防治措施1消灭成虫(1)金龟子一般都有假死性,可于早晚气温不太高时振落捕杀。(2)夜出性金龟子大多数都有趋光性,可设黑光灯诱杀。(3)利用性激素诱捕金龟,如苹毛丽金龟、小云斑鳃金龟等效果均较明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应用。(4)成虫发生盛期(应避开花期)可喷洒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2除治蛴螬(1)加强苗圃管理,圃地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将杀虫剂与堆肥混合施用.冬季翻耕,将越冬虫体翻至土表冻死。(2)可用50辛硫磷颗粒剂3037.5kg/hm2处理土壤。(3)苗木出土后,发现蛴螬危害根部,可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灌注苗木根际。灌注效果与药量多少关系很大,如药液被表土吸收而达不到蛴螬活动处,效果就差。(4)土壤含水量过大或被水久淹,蛴螬数量会下降,可于11月前后冬灌,或于5月上、中旬生长期间适时浇灌大水,均可减轻危害。四、金针虫类1、分布与危害金针虫又名铁丝虫、黄夹子虫,属鞘翅目,叩头甲科。金针虫是叩头甲类幼虫的统称,有多种,常在苗圃中咬食苗木的嫩茎、嫩根或种子。幼苗受害后逐渐枯死。危害园林植物最常见的是沟金针虫。2、识别特征金针虫身体细长,圆柱形,略扁,皮肤光滑坚韧,头和末节特别坚硬,颜色多数是黄色或黄褐色。3、生活习性生活在土壤中,取食植物的根、块茎和播种在地里的种子。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显然比蛴螬要灵活的多。一年中也随气温的变化,在土壤中作垂直迁移,所以危害主要在春、秋两季防治措施1食物诱杀。利用金针虫喜食甘薯、土豆、萝卜等习性,在发生较多的地方,每隔一段挖一小坑,将上述食物切成细丝放入坑中,上面覆盖草屑,可以大量诱集,然后每日或隔日检查捕杀。2翻耕土地。结合翻耕,检出成虫或幼虫。3药物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浇苗间及根际附近的土壤。4毒饵诱杀。用豆饼碎渣、麦麸等16份,拌和90%晶体敌百虫1份,制成毒饵,具体用量为1525kg/hm。五、蟋蟀类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台湾等地。成虫和若虫均危害,在它生活的地区,几乎所有园林植物均可被害。主要危害木麻黄、油茶、桉、人面子、台湾相思、大叶相思等多种幼苗,是重要的苗圃害虫。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4050mm,黄褐或暗褐色。头较前胸宽。触角丝状,长度比体稍长。前胸背板中央有1纵线,其两侧各有1个颜色较浅的楔形斑块。足粗短,后足腿节强大,胫节具2列45个刺状突起。若虫外形与成虫相似,体色较浅,随虫龄的增长而体色逐渐转深。3、生活习性1年1代,以35龄若虫在洞内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57月羽化,67月间成虫盛发,且开始产卵,9月为产卵盛期,同时若虫开始出现。成虫在10月间开始陆续死亡。1011月若虫亦常出土危害,12月初若虫开始越冬。此虫多发生于沙壤土、沙土、植被稀疏或裸露、阳光充足的休闲地、荒芜地或全垦林地、沿海等地,潮湿壤土或粘土很少发生。蟋蟀类的防治措施1毒饵诱杀。用敌敌畏、辛硫磷等拌炒过的米糠、麦麸或炒后捣碎的花生壳,或切碎的蔬菜叶,施于其洞口附近,或直接放在苗圃的株行间,诱杀成虫或若虫。用毒饵诱杀,最好在播种前或者苗木出土前进行,效果较好。2白天寻找大蟋蟀洞穴,拨开洞口封土,滴入数滴煤油,然后灌入水,或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1%灭虫灵乳油20003000倍液灌入洞内,使其爬出或死于洞中。六、软体动物1、分布与危害危害园林植物的软体动物主要有蜗牛和蛞蝓。主要分布于温暖潮湿的地区,北方地区主要发生于温室大棚,危害兰花、红掌等花卉植物的根尖、嫩叶、新芽,将其啃食成不规则的洞或缺刻甚至咬断幼苗,啃食部位易感染细菌而致腐烂。2、识别特征蜗牛具有螺旋形贝壳,成虫的外螺壳呈扁球形,有多个螺层组成,壳质较硬,黄褐色或红褐色。头部发达,具2对触角,眼在后1对触角的顶端,口位于头部腹面。卵球形。幼虫与成虫相似,体形较小。蛞蝓不具贝壳,体长形柔软,暗灰色,有的为灰红色或黄白色。头部具2对触角,眼在后1对触角顶端,口在前方,口腔内有1对胶质的齿舌。卵椭圆形。幼体淡褐色,体形与成体相似。3、生活习性蜗牛、蛞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且多腐殖质的地方。有夜出性,白天常潜伏在花盆底部的漏水孔、树皮块等疏松基质以及周围的潮湿环境中。防治措施1人工捕捉:发生量较小时,可人工捡拾,集中杀灭,晚上消灭效果最好。小蜗牛常躲藏于栽培基质中,可先把整盆花卉浸泡于清水中一小段时间,促使蜗牛从盆内爬出,然后人工捕杀之。2菜叶诱杀法:采用幼嫩多汁的菜叶引诱其前来取食,从而集中杀灭。3在兰花等花卉周围、台架及花盆上喷洒敌百虫、溴氰菊酯等农药,或撒生石灰及饱和食盐水。4在兰花等花卉栽培场地周围,撒上宽80cm的生石灰薄层,阻止蜗牛通过。温室应注意通风透光,消除各种杂草与杂物。5施药:撒施8%灭蜗灵颗粒剂或用蜗牛敌(10%多聚乙醛)颗粒剂;用蜗牛敌+豆饼+饴糖(1103)制成的毒饵撒于花盆周围,诱杀蜗牛与蛞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