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三经简介經學概說經學概說n經書的本質經書的本質n六經的教化作用六經的教化作用n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n經書的價值經書的價值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書經書經n名稱:尚書上古之書名稱:尚書上古之書n性質:左史記言,言在尚書;右史記事,事在春秋。性質:左史記言,言在尚書;右史記事,事在春秋。n年代:起自堯舜,止於秦穆公。年代:起自堯舜,止於秦穆公。n內容: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內容:虞書、夏書、商書、周書。n六體:典、謨六體:典、謨、訓、誥、誓、命。訓、誥、誓、命。n今古文之辨:今古文之辨:今文尚書:漢初伏生漢隸今文尚書:漢初伏生漢隸古文尚書:孔壁先秦古文古文尚書:孔壁先秦古文偽古文尚書:東晉梅赜今通行本偽古文尚書:東晉梅赜今通行本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易經易經n名稱:夏名稱:夏連山,商連山,商歸藏,周歸藏,周周易。周易。n演變:成於四聖之手演變:成於四聖之手1伏羲畫八卦伏羲畫八卦2文王衍六十四卦文王衍六十四卦3周公作卦辭周公作卦辭4孔子作十翼孔子作十翼n三義:易簡、變易、不易。鄭玄三義:易簡、變易、不易。鄭玄n十翼:彖辭十翼:彖辭上下上下、象辭、象辭上下上下、文言、繫辭、文言、繫辭上下上下、說卦、序卦、雜卦。、說卦、序卦、雜卦。n首末:始乾,終未濟。首末:始乾,終未濟。易經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 上(外)卦 下(內)卦 乾(上) 兌(上) 離(上) 震(上) 巽(上) 坎(上) 艮(上) 坤(上) 乾(下) 乾 夬 大有 大壯 小畜 需 大畜 泰 易經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 乾乾 卦辭 乾:元、亨、利、貞。乾:元、亨、利、貞。 爻辭 初九,潛龍勿用。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小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小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三禮三禮n周禮周官:周禮周官:1古代理想官制古代理想官制2傳為周公所作傳為周公所作3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冬官以考工記補足冬官以考工記補足4影響後世之政治制度影響後世之政治制度n儀禮士禮、古禮經:儀禮士禮、古禮經:1記古代禮儀規範多記士人之禮記古代禮儀規範多記士人之禮2古文家古文家周公所作,今文家周公所作,今文家孔子所作。孔子所作。3為五經之一為五經之一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三禮三禮n禮記:禮記:1有關禮的單篇文章有關禮的單篇文章2古代生活大全,禮學叢書古代生活大全,禮學叢書3本附於儀禮各篇之後本附於儀禮各篇之後4作者:孔子後學所記或七十子後學作者:孔子後學所記或七十子後學5編訂者:編訂者:(大大)戴德戴德八十五篇八十五篇(小小)戴聖戴聖四十九篇四十九篇即今禮記即今禮記周禮周禮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為民極。乃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治官之屬:以佐王均邦國。治官之屬:大宰:卿一人。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徒百有二十人。周禮周禮宮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宮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宮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宮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儀禮儀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鴈。主人筵于戶西,昏禮。下達。納采用鴈。主人筵于戶西,西上,右几。使者玄端至。擯者出請事,西上,右几。使者玄端至。擯者出請事,入告。主人如賓服迎于門外,再拜。賓入告。主人如賓服迎于門外,再拜。賓不荅拜。揖入。至于廟門,揖入。三揖不荅拜。揖入。至于廟門,揖入。三揖至于階,三讓,主人以賓升,西面。賓至于階,三讓,主人以賓升,西面。賓升西階,當阿,東面致命。主人阼階上升西階,當阿,東面致命。主人阼階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閒,南面。賓降,出。北面再拜。授于楹閒,南面。賓降,出。主人降,授老鴈。主人降,授老鴈。禮記禮記戰于郎,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曰:戰于郎,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曰: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魯人矣。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魯人欲勿殤重汪踦,問於仲尼。仲尼曰:欲勿殤重汪踦,問於仲尼。仲尼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可乎!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春秋春秋n內容:孔子據魯史而作,為編年史之祖。內容:孔子據魯史而作,為編年史之祖。n時間:魯隱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歷十二公,時間:魯隱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旁及各國之事二百四十二年。旁及各國之事n意義:正名分,寓褒貶,別善惡。意義:正名分,寓褒貶,別善惡。微言大義,史文質約,記事簡略。微言大義,史文質約,記事簡略。n三傳:左三傳:左傳傳左丘明左丘明以事解經以事解經(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公羊傳公羊傳公羊高公羊高釋義例,闡發微言大義釋義例,闡發微言大義穀梁傳穀梁傳穀梁赤穀梁赤釋義例,闡發微言大義釋義例,闡發微言大義春秋春秋n經: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經: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左傳左傳傳:傳:初,鄭武公娶于申,曰申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初,鄭武公娶于申,曰申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西鄙北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既而大叔西鄙北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曰: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左傳左傳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左傳左傳公羊傳公羊傳傳:傳: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殺之也。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殺之也。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曷為大鄭伯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曷為大鄭伯之惡?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段者之惡?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段者何?鄭伯之弟也。何以不稱弟?當國也。其地何?何?鄭伯之弟也。何以不稱弟?當國也。其地何?當國也。齊人殺無知何以不地?在內也。在內雖當國也。齊人殺無知何以不地?在內也。在內雖當國不地也,不當國雖在外亦不地也。當國不地也,不當國雖在外亦不地也。穀梁傳穀梁傳傳:傳: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之也。段失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論語論語n名稱:論、語、傳、記、孔子曰。名稱:論、語、傳、記、孔子曰。n定名:漢文景之際始稱論語。定名:漢文景之際始稱論語。n作者:漢書藝文志: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作者:漢書藝文志: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n內容: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內容: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夫子之語。n中心思想:仁中心思想:仁n篇目:共二十篇,始學而,終堯曰。篇目:共二十篇,始學而,終堯曰。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孟子孟子n作者:孟子、孟子弟子及再傳弟子。作者:孟子、孟子弟子及再傳弟子。n中心思想:仁義並論中心思想:仁義並論n篇目: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篇目: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共七篇。盡心,共七篇。n註:原屬子部,五代後蜀孟昶刻石經,始加入孟子。註:原屬子部,五代後蜀孟昶刻石經,始加入孟子。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孝經孝經n特點:唯一在漢以前被稱為經之書。特點:唯一在漢以前被稱為經之書。n內容:孔子與曾參討論孝道之言,內容:孔子與曾參討論孝道之言,多記曾子言行,多記曾子言行,凡十八章。凡十八章。n作者:作者:(1)孔子孔子(2)曾子曾子(3)曾子弟子曾子弟子十三經概說十三經概說爾雅爾雅n特點:我國最早的一部訓詁寶典。特點:我國最早的一部訓詁寶典。n內容:蒐集古書傳注解釋,歸類編成字書。內容:蒐集古書傳注解釋,歸類編成字書。n意義:類似百科全書,可以作為讀古書的輔助。意義:類似百科全書,可以作為讀古書的輔助。經書的價值經書的價值n哲學價值哲學價值n文化價值文化價值n歷史價值歷史價值n政治價值政治價值n文學價值文學價值n學術價值學術價值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3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