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课题题:古诗二首古诗二首学学科科语文班级班级二年级执教老师执教老师余阿依先木古力肉孜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课标要求:课标要求:4、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5、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7、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1、认识“莺、拂、堤”等 11 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 8 个字,积累由“堤、柳、拂”等生字拓展的词语。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学习重点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想象诗中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教法:教法:学法:学法:多种形式朗读,创设情境。朗读背诵,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1、生字卡片。(师生)学具准备:学具准备:2、前置作业。(师生)3、课件。(教师)课课时:时:2 课时学学习习过过程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每课三分钟每课三分钟按规定主题,统一进行。环节环节学学案案(主备人一稿)(主备人一稿)备课记录备课记录(二稿)(二稿)个性化简案个性化简案(三稿)(三稿)一、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认读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并口头组词。二、练习书写生字:诗村童碧妆绿丝剪(要求认读生字,其中“绿”是多音字,掌握它的两个读音;书空生字,笔顺正确,字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写端正、匀称;并口头组两个词语,练习说话。三、背诵两首古诗。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四、课外收集关于春天的诗句或词语。五、通过预习,我还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探究。反馈前置作业情况1、出示课文中会认字 11 个,引导学生认读。2、交流识字方法。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4、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汇报汇报5、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6、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进行检测。1.导语:马上就是阳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吗?在古代,无数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春天的两首古诗。2.板书课题,指导写“诗”字。(1)教师范写“诗”,边写边点拨: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寺”,“寺”的上半部分为“土”,第二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2)学生描红,临写。3.板书课题,指导写“村”字。(1)教师范写“村”字,点拨: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右边“寸”字中的点和木字旁的点要相互避让。(2)学生描红,临写。4.理解诗题。(1)给“村”和“居”找朋友,分别为“乡村”“居住”,进而理解“村居”的意思。(2)齐读诗题。5.小结:清代诗人高鼎晚年隐居乡村,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他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写进这首诗。大家想知道诗人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吗?1.初读古诗,读通诗句。(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2)指名读,教师正音。(3)读诗句“拂堤杨柳醉春烟”(注意这句含 4 个生字)。识记“拂”:a.用“拂”组词。b.指名学生做一做“拂面”的动作。识记“堤”:a.指名读,组词。b.引导:它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像?c.比较“堤、题、提”。识记“柳”:a.指名读。b.引导扩词:你见过什么和柳相关的事物? (杨柳、 垂柳、 柳絮) 你能说几个含 “柳”的表示颜色的词吗?(柳黄、柳绿花红)识记“醉”:a.出示古文字“”,猜一猜:这是导入新知导入新知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与交流与交流什么字?你是怎样猜的?b.引导发现:左边像个酒杯,右边像个站立不稳的人, 酒喝多了人就醉了。 c.用“醉”组词。(4)教师范读。2.再读古诗,读出韵味。(1)读对节奏。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2)读出韵律。教师范读,示范停顿和长音。引导评价: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指名读。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1.观察插图,圈画字词。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图中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并从课文中圈出相关的词语。点拨:河边草绿,杨柳轻拂,鸟儿啼飞,孩子们忙着放风筝。这样的乡村春光多么令人陶醉啊!相机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诗中所描述的事物,如,草、 莺、堤、杨柳、春烟、纸鸢等。2.品读古诗,想象画面。(1)品读春天的“美景”。春天到了,小草怎么样啦?学生自由说,相机引出“长”,出示小草图片,并理解“草长”的意思。 (出示黄莺高飞图) 你们看, 春天的黄莺在干什么呢?相机读出“莺飞”。那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呢?是的,春天,阳春二月,草长莺飞。齐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注意节奏。结合插图观察杨柳的位置,理解“拂堤”的意思。并指名读好“拂堤杨柳”,读出轻柔、温柔的感觉。(出示细雨蒙蒙中的杨柳图)春天,细雨蒙蒙,空气中常常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这就是诗中所说的“春烟”。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醉)齐读“拂堤/杨柳/醉春烟”,注意节奏,读出轻柔、陶醉的感觉。小结:阳春二月,草长莺飞,春烟弥漫,杨柳拂堤,我们陶醉于这么美的春景。那此时此刻,远处放学回来的儿童又会营造出怎样一幅景象呢?(2)品读春天的“童乐”。(出示风筝图)结合图片,认识“纸鸢”。为什么会在春天放风筝呢?交流春天的季节特点,知道“东风”就是“春风”。关注“忙”字。a.指导组词:急忙、繁忙。b.在这句诗里,“忙”是指什么呢?c.说明了小朋友非常喜欢放风筝。拓展: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呢?“放纸鸢”的具体情形如何?在这样的季节,你们还会干些什么呢?联系生活,感受春天带给大家的欢乐。1.师生合作,对读古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师生合作。教师描述诗句中的春天,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示例:师: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欢快地飞总结巩固总结巩固与评价与评价学习收获与学习收获与检测检测着,唱着动听的歌谣。生:草长莺飞二月天。师: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起舞,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它仿佛在春天里醉了。生:拂堤杨柳醉春烟。师:孩子们放学后急忙跑回家,趁着春风放风筝。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2.积累背诵,指导写字。(1)以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课件出示:草_莺_二月天,_堤_柳醉春_。_散学归来早,忙趁_放_。草长莺飞_,拂堤杨柳_ _ 。儿童散学_ _,忙趁东风_ _ 。(2)配乐背诵古诗。(3)指导写“童”字。教师范写“童”字,点拨:第九笔为横,第十笔为竖,“里”中间的竖处于竖中线上。学生描红,临写。作业布置作业布置1、复习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 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3、背诵古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每课三分钟每课三分钟按规定主题,统一进行。环节环节学学案案(主备人一稿)(主备人一稿)备课记录备课记录(二稿)(二稿)个性化简案个性化简案(三稿)(三稿)一、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认读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并口头组词。二、练习书写生字:诗村童碧妆绿丝剪(要求认读生字,其中“绿”是多音字,掌握它的两个读音;书空生字,笔顺正确,字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写端正、匀称;并口头组两个词语,练习说话。三、背诵两首古诗。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四、课外收集关于春天的诗句或词语。五、通过预习,我还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探究。1、复习村居,指名背诵。2、出示问题:(1)咏柳一诗中写了哪些景物?(2)咏柳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咏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小组讨论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汇报汇报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1.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村居。(2)过渡:春天的杨柳随风舞动,不仅使清代诗人高鼎陶醉,而且让唐代诗人贺知章赞不绝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首古诗咏柳。2.读诗题,识记“咏”字。(1)猜猜:“咏”是什么意思?(2)拓展: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1.初读古诗,读通诗句。(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2)指名读,教师正音。(3)朗读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识记“妆”:指名读。它是一个三拼音节(zhun)的字。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如化妆、梳妆。(4)朗读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识记“丝” “绦”:指名读,注意“丝”是平舌音。引导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朗读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识记“裁”:指名读,组词。引导观察“裁”和“载”的异同。(6)朗读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识记“剪”:指名读,组词。引导发现字义与“刀”相关。2.再读古诗,读出韵味。(1)读对节奏。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2)读出韵律。教师范读,示范停顿和重音。引导评价: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指名读。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过渡:诗人是怎样咏柳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1.学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指导理解“碧玉”。课件出示“碧玉”图片,引导观察碧玉的外形特点,尤其是颜色和光泽。想想“碧玉”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明确:诗人用碧玉来形容柳树鲜嫩的新叶。(2)指导理解“丝绦”。课件出示“丝绦”图片,学生直观地看到“丝绦”就导入新知导入新知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与交流与交流总结巩固总结巩固与评价与评价是衣裙上的长长的丝带。想想“丝绦”和柳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明确: “绿丝绦”指的是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3)指名学生说诗意,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完再补充。教师点拨,如“一树”指满树。2.学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教师提问: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是谁裁出来的呢?(2)学生齐读二月春风似剪刀。(3)教师读诗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想象春风裁剪柳叶的画面。(4)一问一答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分组合作读:一、三组读前半句,二、四组读后半句。男女合作读:男生(女生)读前半句,女生(男生)读后半句。(5)指名学生说诗意,师生评议。教师拓展:春风还可以裁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3.熟读诗歌,感悟诗情。(1)朗读古诗,正确流利。自由读。同桌互读、互听、互评。(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教师配乐范读。明确节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学生配乐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分开读、齐读。 1.读“碧玉妆成一树高”,指导写“碧、妆”字。(1)指导“碧”字。指导学生观察结构,想一想:“碧”的上面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下面是一个什么字?编一首儿歌来让学生记住字形, 如 “王先生和白先生,背靠背坐在石头上赏风景”。指导书写: “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字要写得扁且宽,与上方的“珀”字相平衡。(2)指导“妆”字。出示甲骨文 ,指导学生观察, 猜一猜: 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左边是床,右边是女子,表示女子起床后梳妆打扮。指导书写:左边为点、提、竖,右边的“女”字写在竖中线偏右处。2.读“万条垂下绿丝绦”,指导写“绿、丝”字。(1)引导观察“丝”和“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出示“丝”的甲骨文 ,引导:这是“丝”的甲骨文,你有什么发现?(象形字)“丝”就是从蚕蛹中抽出的成缕成股的细线,它的甲骨文字形像两束丝线。(3)指导书写。“绿”:左边为绞丝旁,第二笔“ ”从第一笔的收学习收获与学习收获与检测检测笔处偏上方开始起笔;右边为“录”字。“丝”:四个“ ”平衡地分布在横中线和竖中线周围;下方的“一”字从左下格中间起笔,写至右下格中间。3.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指导写 “剪”字。(1)读词语:裁剪、剪裁。(2)做裁、剪的动作。(3)引导发现:裁字有“戈”,剪字有“刀”,都与刀具有关。(4)指导书写:“剪”的上部分“月”“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字底”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作业布置作业布置1、复习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2、朗读古诗。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中描写的景色。3、背诵古诗。并收集关于春天的古诗和词语,分享给同学们。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