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5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5页 / 共65页
第6页 / 共65页
第7页 / 共65页
第8页 / 共65页
第9页 / 共65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v第一节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v第二节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v第三节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为什么改革?为什么改革? 改革的依据改革的依据怎样进行改革?怎样进行改革? 改革的定位改革的定位改革什么?改革什么? 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内容如何处理和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如何处理和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v一、为什么要改革一、为什么要改革 改革的依据、性质、意义改革的依据、性质、意义(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完善加以解决,解决社会主主义制度自身的完善加以解决,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分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但科学阐明了人问题。但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社会中的运动形式。 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没有进行系统阐述。 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动力,晚年认识到在社晚年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生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把它作为根本性盾,但没把它作为根本性问题提出。问题提出。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中国的实践经验成后,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的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前发展。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性质和特点。 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矛盾的思想。 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 富和发展富和发展 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邓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地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解决社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第四,指出解决社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死路一条。” 邓小平邓小平v 就国内来说,原有的生产关系严重影响了就国内来说,原有的生产关系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比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比较慢。较慢。v 就国际来看,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就国际来看,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与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不与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就要在强烈适应,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就要在强烈的国际竞争中落伍。的国际竞争中落伍。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v“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邓小平v “我们把改革当作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一种革命。” 邓小平邓小平v第一,就改革作为解第一,就改革作为解放生产力来看,改革放生产力来看,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一场革命。v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革命性的变革。”v 邓小平邓小平v第二,就改革的广度第二,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是和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一场革命。v “从这场改革的政策从这场改革的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我们搞的实质上来说,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是一场革命。”v 邓小平邓小平v第三,就改革的复杂第三,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革是一场革命。v “一定会出现各种各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v 邓小平邓小平v第四,就改革决定中第四,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一场革命 v “这场革命不搞,不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亡党亡国。”v 邓小平邓小平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v两次革命的区别:两次革命的区别:v任务不同任务不同v对象不同对象不同v性质不同性质不同v形式不同形式不同v 中共领导的第一次革命,中共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v 中共领导的第二次革命,中共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要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是要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国。v 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基础,第二次革建设提供了基础,第二次革命是使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命是使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善和发展。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v第一,改革不是改变社第一,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即改革的对象)体制(即改革的对象)v第二,改革不是要抛弃第二,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即改革的性质)义。(即改革的性质)v “我们的改革要达到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制度下发展生产力。”v 邓小平邓小平v“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两种评论。体制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v 邓小平v 不改革没有出路,必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v 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义方向。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1)“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及其提出标准内容及其提出v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鲜明地指出,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鲜明地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v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准准v 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标准。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水平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南方谈话 “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非 得失的标准得失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的综合国力(2)如何认识“三个有利于”标准v1.“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三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三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增强社会产力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也是发展生产力的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也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目的。v2.坚持坚持“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标准的要求v需要明确:需要明确:v “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判断姓标准,不是判断姓“资资”姓姓“社社”的标准,而是判断改革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的标准,而是判断改革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v 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社”还是姓还是姓“资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义方向。v 二是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二是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象的姓“社社”、姓、姓“资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v 坚持坚持“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标准 不要把那些合乎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本来姓“社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资”而加以排斥;而加以排斥;v 不要把那些合乎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资本主义可、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资”加以排斥;加以排斥;v 对于那些确实姓对于那些确实姓“资资”,但合乎,但合乎“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和发展。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改革的对象、内容改革的对象、内容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改变落后的生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改变生产关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式,使之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921992年在深圳年在深圳年在深圳年在深圳眺望香港眺望香港眺望香港眺望香港 1.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家庭联产承包家庭联产承包家庭联产承包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农村改革v死亡也是动力,逼着人们做求生的冲刺。 保证书 一、“包产到户”要严守秘密,任何人不准对外说。 二、收了粮食,该完成国家的就完成国家的,该完成集体的就完成集体的,粮食多了,要向国家多做贡献,谁也不要装孬。 三、如果因“包产到户”倒霉,我们甘愿把村干部的孩子抚养到18岁。v签字人v 1978年11月24日城市改革v城市:v经济结构严重失调,重工业的比重大大高于轻工业,造成人民生活的日用品短缺。v重复建设严重,工厂生产效率极其低下。v大量就业人口急需安排。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2.改革的成果v 32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v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v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v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穷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穷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v 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生活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中国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国际地位。v 人均人均GDP从不足从不足200美元,增长到现在超过美元,增长到现在超过2000美元。美元。v 粮食、棉花、肉类等主要农产品和钢铁、煤炭、粮食、棉花、肉类等主要农产品和钢铁、煤炭、化肥、水泥以及电视机、电脑等工业品用量,跃居化肥、水泥以及电视机、电脑等工业品用量,跃居世界首位;进出口总额从世界首位;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亿美元提高到17607亿亿美元,上升为世界第三。美元,上升为世界第三。v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实现了从以吃穿为主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实现了从以吃穿为主向以住行为主以及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多层次以住行为主以及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多层次消费转变消费转变 。3.改革中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v 问题问题v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v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v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v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1)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v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v 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还有不够协调的方面,最突出的是还没有完全做到高效廉洁行政。v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v 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也有不够协调的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2)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平衡v 据中科院测算,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却不足全球的4。进一步改革的任务v (1)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健全政府决策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v (2)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v (3)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医疗闻声体制改革。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仅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仅要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还要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还要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和相互促进 把改革的动力、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把改革的动力、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三节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v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v 对外开放的依据对外开放的依据v怎样进行的对外开放?怎样进行的对外开放?v 对外开放的进程对外开放的进程v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v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的世界是开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放的世界 对外开放的依据对外开放的依据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v1.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v(1)在经济上要对外开放,关门是不行的。)在经济上要对外开放,关门是不行的。v一是要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一是要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v二是主张同外国人做生意。二是主张同外国人做生意。v三是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三是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v(2)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即)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即“洋为中用洋为中用”。v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我国从苏)我国从苏联获得了联获得了14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引进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引进156项成套设项成套设备。备。20世纪世纪60年代中期通过延期付款的方式,利年代中期通过延期付款的方式,利用西方国家的几亿美元,引进了一批急需的石油、用西方国家的几亿美元,引进了一批急需的石油、化工、冶金、电子、精密机械等技术设备。化工、冶金、电子、精密机械等技术设备。v 但由于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的但由于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的政策,以及后来我们自己所犯得政策,以及后来我们自己所犯得“左左”的错误,的错误,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许多正确思想未能完全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许多正确思想未能完全付诸实施。付诸实施。2.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思想v(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v 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然结果v 早在早在18世纪中叶,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就拉开了世界经济走就拉开了世界经济走向开放的序幕。向开放的序幕。v “资产阶级,由于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市场,使一切国家拓了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界性的了。”而而“过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 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v表现为:表现为:第一,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第一,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第二,国际贸易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第二,国际贸易向深度和广度拓展。v 1950年世界商品出口贸易额仅为年世界商品出口贸易额仅为607亿美元,亿美元,2005年年世界贸易总额突破世界贸易总额突破10万亿美元。万亿美元。第三,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第三,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v2004年国际直接投资数额近年国际直接投资数额近6000亿美元,国际金融市场亿美元,国际金融市场日交易额日交易额20000亿美元以上。亿美元以上。第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第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v6.3万家跨国公司万家跨国公司80万个子公司控制着万个子公司控制着80以上的国际直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接投资,60-70的国际技术,的国际技术,50-60的国际贸易,的国际贸易,40以上的世界生产。以上的世界生产。(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v 第一,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第一,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v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直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验教训一直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必须对外开放。v “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头,我们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v 邓小平邓小平v第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第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v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等。要解决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际两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的客观要求。v 第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第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吸收和借的优势,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v “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能顺利建设成功。”江泽民江泽民3.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v v “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v 邓小平邓小平v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立足点。但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立足点。但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v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v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对外开放的内容对外开放的内容 v(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v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v (1)创办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v“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v邓小平邓小平v (2)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v (3)开发海南省和上海浦东)开发海南省和上海浦东v “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济特区。”邓小平邓小平v(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的新阶段v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入世后中国的表现v 第一,降低了关税水平。第一,降低了关税水平。v平均关税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时的平均关税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降至降至2005年的年的9.9v 第二,减少了非关税壁垒第二,减少了非关税壁垒v 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对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对424个税号产品采取的进口配额、许可证和进个税号产品采取的进口配额、许可证和进口招标管理措施,已按承诺于口招标管理措施,已按承诺于2005年年1月全部取消,对粮、棉、油、糖、月全部取消,对粮、棉、油、糖、化肥等进口,建立了完整、公开、透明的关税配额管理体制。化肥等进口,建立了完整、公开、透明的关税配额管理体制。 第三,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外贸管理体制改革v 我国在我国在2004年年7月取消了外贸经营权审批制,比承诺时间提前了半年;月取消了外贸经营权审批制,比承诺时间提前了半年;已开放的服务贸易部门有已开放的服务贸易部门有100多个,在多个,在WTO分类的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占门中占62.5,接近发达成员开放水平。,接近发达成员开放水平。 第四,在法律法规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第四,在法律法规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入世后中国对外经济的变化 v第一,对外贸易增长迅速。第一,对外贸易增长迅速。v 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年中国进出口总额5096亿美元,亿美元,2006年为年为17580亿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的排名,由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的排名,由2001年的第年的第6名,上名,上升到升到2006年的第年的第3名。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名。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5年前的年前的3.9增加到现在的增加到现在的7.5以上。以上。v第二,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v 五年来,中国制成品已经占到出口总量的五年来,中国制成品已经占到出口总量的94,机电产,机电产品占品占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5年前的年前的17.5增加到现在增加到现在的的28v第三,利用外资数量增加。第三,利用外资数量增加。v 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3亿美元,是世界上吸收外亿美元,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截至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05年年5月底,全球最大的月底,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公司中已有近450家在华投资。家在华投资。v 第四,外汇储备增加。到第四,外汇储备增加。到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万亿年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对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美元,成为世界上对最大的外汇储备国。v 第五,在第五,在“引进来引进来”的同时,企业也在加快的同时,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走出去”。v 据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截至年世界投资报告,截至06年上半年,中国对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已经达到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已经达到636.4亿美元。中国累计成立亿美元。中国累计成立的境外投资企业有的境外投资企业有9900多家,他们分布在全球近多家,他们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个国家和地区。和地区。v 第六,中国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第六,中国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v 我国平津年进口近我国平津年进口近5000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万个就业机会。v 外国投资者从中国总共汇出了外国投资者从中国总共汇出了579.4亿美元的利润。亿美元的利润。v 加入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献率为13。v 第七,应对国际贸易中摩擦的能力增强。第七,应对国际贸易中摩擦的能力增强。v 2002年我国企业面对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时,应诉年我国企业面对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时,应诉率只有率只有40左右,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数字已提高左右,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数字已提高到到90左右,对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重点市场的左右,对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重点市场的反倾销应诉率更是达到反倾销应诉率更是达到100。v 我国制定了涉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贸我国制定了涉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贸易壁垒调查等方面的易壁垒调查等方面的24个部门规章,形成了比较完个部门规章,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共发起反倾销备的法律框架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调查110起,保障措施起,保障措施1起,涉案金额起,涉案金额90多亿美元,多亿美元,有力保障了我国产业安全。有力保障了我国产业安全。(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v 第一,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第一,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v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v 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的对外开放。v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范围内的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v 第三,我国对外开放是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第三,我国对外开放是宽领域的对外开放。v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vv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益。vv 坚持坚持“引进来引进来”和和“走出去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相结合的战略。略。vv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